丽江旅游经济
丽江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
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饮食文化、土特名优、手工艺、民风民俗等在商品经济的充斥下正在消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流动、转换、冲击,给当地的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现在的纳西小孩子都不学母语,而开始学四川话和昆明话,他们认为纳西语是对智利的一种障碍。即使在家里,也有好几个层次,往往是祖父母说纳西语,孙辈就不会说。伴随而至的色情、暴力等外来文化糟粕对丽江社会文化特别是对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冲击力不可低估。
3.保护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尽可能地把高新技术成果运用到旅游业发展上,保护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产立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之上。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东巴文化产品。运用影视人类学的原理,抢救、整理、复原、摄制几个重要的东巴仪式。强调文物保护,珍惜旅游资源,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发展都市旅游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旅游资源。
4.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优势,政府和民间互相监督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体、旅游、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发动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到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来,监督政府工作,为政府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鼓励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依法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专门用于旅游资源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海外社会团体、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在我国设立旅游资源保护基金。
3.从实际出发,制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条例、法令等
把环境与发展问题落实到政策、法令和政府决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民族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政策和法令的强制命令,才能从根基上保证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民族文化,打击各种不文明的破坏行为。制定和完善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努力运用旅游规划、法规和法律政策来调控和管理各种旅游经济活动,使整个旅游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完整版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
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
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
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
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
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摘要:可持续发展现如今已成为热门话题,国家已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纲要中。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中的支柱。
丽江是一个旅游大市,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丽江的支柱产业,根据丽江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实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须的。
当然,旅游业的发展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加强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一、可持续发展概述(一)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要求。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也不损害后代人的旅游需求。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保护旅游产品和文物古迹;2、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长远发展;4、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传承优秀文化,有助于文化之间的传播。
二、环境保护(一)环境与旅游的关系:1、环境对旅游的影响:要实施环境保护,有些时候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阻碍作用。
有些地方,生态比较脆弱,环境很容易被破坏,所以就不易开发旅游产品。
2、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丽江的旅游业发达,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丽江的环境质量。
旅游者增多,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就增加了,汽车尾气放出的废气也增加了,就会造成丽江空气质量下降。
再者,人口增多,温度就会上升,导致玉龙雪山上的冰川融化,玉龙雪山可能就会不存在了,就没有了雪山的神圣庄严,丽江就会失去一个旅游资源。
人量增多,车量也增多,造成了丽江严重的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一些游客的不良行为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又会对环境的保护带来很大的作用,旅游发展使得旅游管理者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制定出很多规章制度,强制实施。
(二)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统一,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结合,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
丽江市旅游经济模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积 极 构建 国 际精 品旅 胜 地 。 丽江 还参 与 了
构 建“ 大香格里拉” 、 “ 滇川 I 藏 中 国香 格 里 拉 生 态旅 游 区 ” 和“ 大西 南无 障碍 旅 游 圈 ” 的计 划, 丽 江 可 以借 此 机 会 发 展 区域 间旅 游 合 作, 促 进 区域 间 旅 游 资源 共 享 , 全 面整 合 规 划, 促 进 了实 现丽 江 国际 精 品旅游 模 式 的全 面 建设 与 发展 目标 的要 求 。
展现状 及在接 下来 发展过程 中存在 的发 展机会点 与契机 , 并对 此提 出了几点 自己的看 法与相 应的解 决对策 与建 议, 希 望能够从真 正意义上 实现丽江旅游 经济模式 的 良好发展 , 以文化发展 为基调 , 结合 当前实 际情 况 , 走 出一 条 真 正属于丽江 的特色经济模式 发展之路 。
关键词 : 丽江 旅游经济 发展模式 现状
、 候 乌天堂 拉 市海 。 丽 江 人文 旅游 资 源还 见 》 ( 国发 ( 2 0 0 9 ) 4 1 号) 提 出 了“ 把 旅游 业 培 国内 外旅 游 经 济 发展 模 式 流 ” 有 世界 记 忆遗 产 东 巴文化 、 音 乐 活化 石 纳西 育 成 国 民经 济 的 战略 性 支 柱 产 业 和人 民群 的相 关研 究
三 、丽 江 旅 游 经济 发 展模 式 存
素 主要 有 以 下 几 方 面 : ( 1 )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水 游 综合 收入 3 6 3 . 7 3 亿元人 民币, 年 均 增 长 在 的问题 ( 一) 发展 模 式较 为滞 后 平: ( 2 ) 社 会 经济 制 度 和经 济 发 展 模 式 : ( 3 ) 2 1 . 8 O %。 2 0 1 0 年 以旅 游业 为主 的第 三产 业 对 由于 丽 江 旅 游 业 发 展 模 式 较 为 滞 后 , 旅 游业 形 成 时 期 和所 处 的发 展 阶 段 ; 同时 , 全 市 经 济 的 贡献 率 达 到 4 6 . 8 %, 拉 动 GD P 旅 游 经 济模 式 的类 型可 分 为 : 超 前 型旅 游 产 增 长 6 . 4 个百分点。 ” 通过 国家政 策 的 支持 、 不 能及 时地 随社 会 经济 状 况的 改善 、 客 流 量 条件 较 为 落后 、 停 滞不 前 , 接到 水平 不高 , 经 营 条件 不 能得 到改 良。 基础 设施 落 后是 制约
丽江经济调研报告
丽江经济调研报告
丽江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丽江的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调研报告旨在评估丽江市的经济状况,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促进其经济发展。
首先,丽江市的旅游业是其经济的主要支柱。
丽江以其古城区、束河古镇和玉龙雪山等景点而闻名于世。
每年都有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为丽江市创造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然而,丽江市的旅游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丽江的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一些景点的环境破坏和文化失真。
因此,丽江市应该加强生态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以确保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除旅游业外,丽江市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支柱。
农业是丽江市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农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
因此,丽江市应该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丽江市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产业发展潜力。
丽江以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和丰富的民俗活动而闻名。
丽江市可以通过挖掘和开发这些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丽江市还应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丽江市的交通系统相对落后,给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不便。
因此,丽江市可以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公共交通系统,
提高城市的便利度。
总之,丽江市的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发展农业和文化产业,以及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丽江市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
丽江旅游业发展现状丽江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自从1990年代以来,丽江的旅游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丽江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使得丽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丽江旅游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首先,丽江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完善。
大量的酒店、旅馆和民宿矗立在丽江的街道上,为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住宿选择。
同时,丽江的交通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丽江有一个现代化的机场,许多国内外的航班直接飞往这里。
此外,陆路交通也相对便利,丽江与周边城市之间有许多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相连。
其次,丽江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丽江市政府致力于保护和修复古城区,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区。
古城区的石板街道、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和独特的街头巷尾,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丽江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如玉龙雪山、束河古镇和纳西族村寨等。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再次,丽江的旅游服务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许多旅行社和导游公司在丽江设立了分支机构,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同时,丽江还有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和教育。
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丽江的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创造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最后,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丽江的旅游业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旅游业也为当地的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丽江的旅游业对于当地的文化传承和艺术表演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丽江的旅游业目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国内外游客对丽江的兴趣持续增加,使得丽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丽江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继续加强旅游业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丽江的旅游业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丽江旅游经济小议
表 1 丽江旅游发展规模
年 份 国 内 游 客 国 内收 人 国外 游 客 外 汇 收 入 总 游 客 总 收入
( 万人次 )
1 99 6 l o4 7
( 亿元 )
1 . 5 5
( 万人次 ) ( 万美元 ) ( 万人次) ( 亿元 )
1 O. 2 96 5. 9 4 11 2 2. 3 5
1 9 9 7
1 68 . 48
8. 4 4
1 O . 81
l 24 3 O 6
1 73. 2
9, 4 7
要求 ,要求人们用更 长远 的眼光 去看待 经济 的发展 与景 区的开 发 ,这 时 可 持续 发 展 战 略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丽江旅游经济需 进行调 整 ,防止过 快增长 ,造 成旅 游 超负 荷容纳 。丽江作为一个 旅游 重点城 市 ,旅游接 待人 士的 素质也 显得尤为重要 ,应加强酒店业 、旅行社服 务人员 的培训力度 。 在 注 重 发 展 丽 江 旅 游 经 济 的 同 时 ,应 真 正 做 到 保 护 各 个 景 点 ,制止恶意扭 曲当地 民族文化 的投机 商人 ,严厉惩治其 行为 , 让 当地 的 民族 文 化 和 风 情 得 以 实 实 在 在 的 保 护 。 与 此 同 时 还 应 加 强 环 境 管 理 ,尽 量 杜 绝 游 客 随 地 乱 扔 垃 圾 这 一 不 文 明 行 为 ,
3 8. 9 4
30. 8 7
73 5 0
4 60 O9
46. 29
截止 2 0 1 2年 丽 江 旅 游 人 次 已超 过 1 5 0 0万 人 次 ,再 创 旅 游 佳 绩 ,丽 江旅 游 已 步人 成 熟 期 。 二 、丽江 旅游 发展 现 状 及 存 在 缺 陷
旅游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及作用--以丽江为例
旅游业的发展在地方经济中的功能及作用--以丽江为例内容摘要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旅游业相应的产生。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时,发展旅游业反过来又对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但是从整体上讲,旅游业所影响的积极的一面,要远远大于消极的一面。
正确认识旅游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所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抑制旅游业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对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字旅游; GDP ;经济增长第一章旅游业(一)、旅游业概念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
又称无烟工业、无型贸易。
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
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
旅行游览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的社会消费形式,往往是把物质生活消费和文化生活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
从国家政策引导上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1978年转换机制,旅游业开始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
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旅游经济学案例
旅游经济学案例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旅游成为了大众娱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当地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刺激经济增长,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文将以中国著名的丽江古城为例,探讨旅游经济学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区,以其古朴的小巷、古老的建筑和独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而著名。
自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丽江古城的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首先是旅游业的直接贡献。
丽江古城的流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它们所带来的巨大的消费需求必然会带动当地各个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丽江古城仅2018年一年就吸引了超过1000万的游客,旅游收入高达50多亿元人民币,这为丽江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旅游业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丽江古城的景区人流密集,很难避免的就是对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在节假日或周末更是城市交通的噩梦。
而且丽江市的旅游资源集中,周边其他景区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这导致了旅游业的单一性和不均衡性。
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集中力量,不断进行环境保护和向城市周边的其他景区的发展,实现了旅游业的协调和平衡。
其次,旅游业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丽江地处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聚集地,而且还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美食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接待游客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由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地民俗文化得以持续传承和保护,旅游业也成为了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提高旅游管理水平,保护好传统文化,发展特色游览业,更好地呈现当地文化面貌。
最后,旅游业的发展也对人民身体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地政府出门帮助旅游业机构和餐饮企业实施健康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游客的身体健康安全,不少相关企业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不良旅游导游、安全隐患、食品卫生等问题。
旅游循环经济视野下的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研究
《商场现代化》8年月(下旬刊)总第58期一、旅游循环经济的由来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上个世纪60年代,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的线性而提出的。
自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由此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然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废弃物,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
循环经济的原则有:减量化(Re duce )、再利用(Re us e )、再循环(R e cyc l e ),简称“3R ”原则。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方式,是循环经济发展思想在旅游中的具体实现,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活动,不仅美化旅游者的旅游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贡献消耗比达到最优。
它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旅游业经济发展生态化,无害化,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将旅游开发对当地造成的各种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的这种要求与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一致的,旅游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佳载体。
二、丽江古城概况1.地理概况丽江是举世罕见的拥有三项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东巴典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的地方。
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世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
长期的民族交融、多种文化的汇交、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
丽江旅游业发展情况简介1
丽江旅游发展情况简介丽江市旅游局近年来,丽江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丽江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齐心协力、团结奋斗,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
丽江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市之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青年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中国十大优秀生态旅游景区,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品牌城市荣誉奖等几十项殊荣。
2008年,丽江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一、丽江旅游资源概况丽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是丽江旅游资源的主要代表。
“两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
玉龙雪山景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的动植物群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一城”即丽江古城,有800多年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
“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泸沽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一江”即金沙江,流经丽江615公里,沿江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代表性的有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宝山石头城、塔城唐代铁桥遗址等。
“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是融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纳西文化体系,东巴古籍文献已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一风情”即摩梭风情,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母系氏族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习俗,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
生态旅游给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收益的例子
生态旅游给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收益的例子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和社区发展的旅游形式,它既关注游客的体验,又注重对当地人民的经济收益的影响。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关于生态旅游给当地人带来经济收益的例子。
在云南的丽江古城,生态旅游项目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而闻名于世。
然而,过去几十年来,由于过度开发和旅游业的泛滥,丽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丽江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生态旅游理念。
他们通过修复水系、疏导河道,恢复湿地和植被,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并引入生态旅游项目。
这些生态旅游项目与当地村民合作,通过开展一系列旅游活动,例如生态徒步、观鸟、草原生态农业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村民们成为了旅游项目的受益者,他们可以出售手工艺品、提供导游服务、出租农家乐等。
这不仅为村民们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社区的发展。
举例来说,位于丽江古城附近的一个村庄,通过发展生态旅游项目,带动了村民收入的增长。
村民们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开设了农家乐、民宿,提供了乡村美食和特色的手工艺品。
同时,他们还组织了古城周边山区的生态徒步和观鸟活动,吸引了许多自然爱好者来到这里。
这些旅游活动不仅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当地村庄的知名度,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不仅能够保护自然环境,还能够给当地人民带来经济收益。
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可行的旅游模式,也是一种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丽江经济分析
丽江经济分析一:丽江概况丽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部,滇西北中部,东经99°23′~101°31′之间,东西最大横距21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13.5公里,地跨北纬25°59′~27°56′。
处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527公里。
东部及东北部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毗邻,西部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接壤,西北部与迪庆州中甸县隔金沙汪相望,南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永仁两县相连或隔江相望。
全区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玉龙雪山,虎跳峡……使丽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
1997年12月4日,丽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丽江是以世界遗产为依托的发展中的国际旅游城市;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融“山水田城”为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西北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
二:丽江经济的综合分析2012年丽江市总产值完成212.2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8%。
其中,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快速增长,随着近年中央到地方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农林牧渔业快速发展,总产值达到65.6亿元。
第二产业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丽江市的企业工业基本都是粗放型的粗加工企业,如煤炭采掘、水泥砖瓦等建材生产和小水电企业等,在全球经济大气候不乐观的情况下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工业总产值完成17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8%。
第三产业旅游业发展欣欣向荣,2012年丽江旅游人数达到1599万人,创历史新高,全市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规模进一步扩大,乡镇企业也跟着受益,实现第三产业总产值211.21亿元,同比增长38.75%。
截止到2013年第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180亿元,同比增长 16.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12.72亿元,增长 6.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 50.73亿元,增长 2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6.94亿元,增长 11.7%。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全域旅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困境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丽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如玉龙雪山、束河古镇、丽江古城等,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2. 政府扶持力度大:丽江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旅游业的投资和建设。
3. 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丽江乡村旅游业发展迅猛,不少乡村景区逐渐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就业和收入增加。
1.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开发和商业化乡村旅游资源,导致景区环境恶化,破坏了乡村的原生态和文化传统。
2. 缺乏专业人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撑,但目前丽江乡村地区的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3. 服务水平不高:由于乡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当地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游客的体验感受不佳,影响了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4. 乡村产业单一:部分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旅游业来维持生计,一旦旅游市场波动,就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1. 积极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一种以“全域”为发展视角,以“全产业链”为发展路径,以“全要素融合”为发展方式的旅游发展新理念。
丽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城乡旅游资源的融合,打破传统旅游区划,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旅游产业体系。
2. 加强乡村旅游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景区的管理,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倾向,保护乡村的原生态和文化传统。
3. 引进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相关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乡村旅游业的合作,培养出更多的乡村旅游专业人才。
4. 提升服务水平: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加大对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升当地居民的服务意识和素质,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改善游客的体验感受。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发展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列入重要议程。
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项意见中,积极准备,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优先事项之一。
会后,丽江提出并实施“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机场、公路、玉龙雪山风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工作,重点培育旅游支柱产业。
丽江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1995年,旅游人数增至84.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增至2.4亿元。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
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
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7.0级地震。
丽江还抓住“2.3”地震的机遇,加大了丽江的对外宣传力度,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加快了古城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并取得了成功,游客显著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
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从云南改革开放的末期走到了前列,成为中国西部具有强大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丽江产业发展趋势
丽江产业发展趋势丽江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被誉为“东方瑞士”。
丽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丽江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转变。
本文将介绍丽江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一、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丽江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一直是当地的重要产业。
随着中国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丽江的旅游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近年来,丽江不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游客,也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游客,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游客。
丽江的旅游业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1.1 独特的自然风光丽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包括雪山、湖泊、峡谷、溶洞等等。
其中,“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丽江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丽江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尤其是追求自然和文化体验的游客。
这为丽江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1.2 丰富的民族文化丽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纳西族是丽江最主要的民族,他们有独特的音乐、舞蹈、手工艺等文化表达形式。
此外,丽江还有彝族、白族等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
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不少对文化体验感兴趣的游客,为丽江的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1.3 发达的旅游基础设施丽江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城市,其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丽江拥有现代化的机场、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方便游客的到达。
此外,丽江还有各类酒店、民宿、景区服务设施等,可以满足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发达的旅游基础设施为丽江的旅游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丽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丽江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渐退居二线,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逐渐崭露头角。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分析丽江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2.1 旅游服务业的兴起随着丽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服务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丽江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1
丽江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地发展,相应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朝阳产业——旅游业也发展迅猛,特别对于风景秀丽的南方地区而言。
丽江凭借着自身独特的自然风光、浓厚的少数名族氛围,以及热情的待客方式,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
但是,发展势必也会出现问题。
本文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客观的对丽江旅游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弱势,外部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让我们更客观的了解这座城市——丽江。
【关键词】:丽江,旅游发展,swot分析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
这里共有23个少数民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纳西、白、普米、藏、僳僳、彝、苗等民族。
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左右。
因此丽江的民族风情迥异多彩,特点十分突出。
丽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三顶桂冠。
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世界上唯一“活着的”东巴象形文字,居住在泸沽湖畔的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等,使得丽江成为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并且使得丽江旅游业具有了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特征。
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旅游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旅游接待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起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目前丽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都制约着丽江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丽江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各项优势、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加快丽江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丽江市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内部优势1、区位优势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汉、藏、白、纳西等多民族的交汇区。
同时,丽江也是滇西旅游区重要支撑地之一。
多元文化独具特色,自然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
美丽、神奇、和谐、富饶、开放,这些特点决定了丽江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浅析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量 。首先 , 环境的恶化对于旅游景观 的影 响。丽江水资源 的紧 缺, 使景观用水成为问题 , 多的 自然景观都是依 山傍水 , 点 众 景 景观水的断流 , 使景观 缺失了原有的美感 , 影响了游客 的参观 。 其次 , 自然生物的减少 , 对于大 自然的探 索之心也被扼杀 。这样
连的建筑风格 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极 为罕 见的 。丽江古城是具 有重要意 义的少数 民族传统聚居地 , 它的存在 为人类城市 建设
车 ,9个旅游购物会 员店 , 2 注册的导游就有 5 7 69人。旅游业 的 发展首先解决了丽江市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提供了上万个就业 岗位 , 证了丽江市民的收入 。在收入 的保证下 , 保 人民的生活水 平有 了显著的提高 , 丽江的人 口也迅速增长 。经济 危机 的冲击
著, 成为环境保护 的负担 。
生态旅游 是近 几年提出的旅游的新观 念 , 在生态旅 游的基 础上 实现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 。根据丽江古城的生态环境
() 3 旅游业对生物的影响 。首先 , 旅游景 点的建设 , 要 占 需 据大量 的土地 , 对于丽江的生态环境 产生了破环 。土地 的 占用 使原生 的植被遭到 破环 , 对于生态环 境的多样化也产生 了显著 的影响 。其次 , 旅游业 造成 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游客对于景区的 动植物的喜爱 , 造成对部分植物 的过度贩卖 。同时 , 一些动物 品
8 .6 8 亿元人民 币, 6 同比增长 2 .9 7 %。 4
3、 江 古 城 环 境 现 状 丽
态环境 为依托的丽江古城 想要更好 地发展旅 游业必须 充分地 协调与环境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 带
税收政策调整对丽江市旅游业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调整对丽江市旅游业的影响研究一、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到不同行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对旅游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可以分为增值税政策、营业税政策、消费税政策、文化事业建设费政策等。
在过去,我国对旅游业实行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成熟,税收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修订,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
二、丽江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自古以来就是一座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丽江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束河古镇等景点成为了游客们心目中的热门景点,丽江的客栈、餐饮、手工艺品等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丽江的旅游业已经成为了丽江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丽江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税收政策调整对丽江市旅游业的影响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丽江市的旅游业将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丽江市旅游业的经营成本。
增值税是对企业的销售额进行征税,而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其销售额的提高将使得企业的税负增加,进而导致企业经营成本的上升。
营业税政策的调整也将对丽江市的旅游业产生影响。
营业税是对企业的营业收入进行征税,其税率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
消费税政策的调整也将对丽江市的旅游业产生影响。
消费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生产、经营及消费行为进行征税,其税率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对丽江市的旅游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税收政策的调整将对丽江市的旅游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在短期内,税收政策的调整将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产生一定的冲击。
长期来看,税收政策的调整将促使丽江市的旅游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丽江市的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不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以丽江为例
不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以丽江为例一、 丽江市现有产业结构分析丽江现有产业结构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且形态较为初级、落后;第二产业虽然增加较快,但所占比重依然较低,且内部结构不完善,产业竞争力较差;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增长较快,但业态单一,主要依靠旅游业。
1020304050图1 二、 1. 地区,2.丽江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政府着重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丽江现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与大力发展工业相比,丽江发展旅游业更有优势。
在一些发达地区,虽然工业发达,人们的消费能力强,但是本地区并没有极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会选择去像丽江这样,风景优美,富有文化特色的地区旅行。
这也是地区与地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综上,丽江这个工业并不发达的地区,选择发展旅游业,是对其现有资源更有效的利用。
三、可能带来的后果虽然丽江发展旅游业并不违背产业演进顺序,但由于在本地区产业发展过于依靠旅游业,而一、二次产业并没有很好的发展,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
将丽江市2011年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达的广州市进行一个比较,可知:图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广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工业高度发展后,第三产业发展良好,占据产业结构比例一半以上。
并有数据显示,其第三产业比重在逐年增加。
而丽江作为不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但是第一二产业比重仍较大,占有一半以上,第三产业比例一直在40%多的水平徘徊。
这样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
1.旅游业需求弹性大,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旅游服务品为非必需品,而很多因素会使旅游业有较大的波动。
如自然灾害、疾病、社会动荡等。
一旦发生这些事情,旅游业定会元气大伤,如果当地居民和政府以旅游业作为主要收入,利益容易受到损害。
而像丽江这样过度依赖旅游发展的地区,其产业比较脆弱。
2.发展不均衡,收益分配不合理丽江的旅游主要是玉龙雪山、丽江古城和纳西族风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江市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云南丽江旅游的发展,通过“八五”期间的“抓观念、打基础”、“九五”期间的“抓机遇、促发展”和“十五”期间的“抓质量、促效益”,使全市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推动丽江经济结构调整、刺激消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丽江先后荣获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
2008年,丽江市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优势特色经济解放思想,选准符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经济。
在改革开放后的前10年,丽江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快。
1978—1988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丽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只有1%,全省倒数第三,财政收入全省倒数第五。
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够,未能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优势特色经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以粮为纲”的思想束缚,片面发展传统农业,错失了云南省以烟、糖、茶为重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拉开了与玉溪、曲靖等地州的差距。
不少企业投产之日即为亏损之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有的工业企业不但没有经济效益,还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丽江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结合丽江改革开放前10年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要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开展区情调查研究,认真探索有丽江特色的发展路子。
解放思想方面狠抓了“四破除、四树立”:一是破除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这怕那的“左”的思想束缚,树立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树立敢闯、敢干的积极进取观念。
二是破除墨守成规、照搬书本或别地经验的僵化观念,树立认清丽江区情、坚持从丽江实际出发、建设有丽江特色的现代化经济观点。
三是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封闭守旧思想,树立全方位开放的广纳观点。
四是破除两眼向上、两手向上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自强观念。
在探索丽江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丽江人深刻地认识到:丽江的农业,因为自然条件的立体性、分散性,交通运输不便和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虽为基础产业,但不可能成为主导产业;丽江的工业,因为起点低、基础差、远离市场、技术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支柱产业;丽江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国家近期水电开发重点不在丽江,一定时期内水电也不可能成为丽江的主导产业;只有发展旅游业,既符合丽江实际,又具有优势。
第一,丽江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丽江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自然景观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不化、被称为“现代冰川博物馆、植物王国”的神奇的玉龙雪山;有世界上集深、险、奇、绝、秀为一体的最壮丽的大峡谷虎跳峡;有风光如画的“长江第一湾”;有被国内外学者称为横断山植物基因库的新主天然植物园;有仙境瑶池般的百里杜鹃王国老君山;有一天能见三次日出和日落的黎明丹霞赤壁红石林风光;有“环球第一树”之称的万朵山茶等。
第二,丽江地处滇川藏民族地区的交通要塞,自古以来就是汉、藏、彝、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享誉世界的人文景观。
第三,丽江有国内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有保存了唐宋音乐原形而又自成风格,被称为“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丽江有博大精深、以人类至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为载体的东巴文化;有至今仍保留母系社会形态的摩梭文化;有集多种宗教为一体,象征民族宗教文化融合与民族团结经典之作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白沙壁画等。
多元投资,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首先,政府投入巨资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上世纪90年代就建成了丽江机场,“十一五”期间计划扩建为口岸机场;近几年又建设大(理)丽(江)铁路、准备开工建设大(理)丽(江)高速公路、泸沽湖支线机场等。
2006年底作出了免费开放著名的黑龙潭公园的决策,使当地群众和游客共享旅游发展的成果,不仅使丽江古城的旅游环境、人居环境质量有了根本性转变,而且提升了整个丽江的城市品位。
其次,利用地震受援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点建设。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7级大地震,造成全区64万人受灾,死亡294人,受伤15431人,房屋倒塌42万间,受损79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
丽江地震后,得到了国内各省区市、香港同胞和国际友人大力援助,仅香港地区捐赠的钱物就达3亿多元,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的元首致电慰问和给予捐赠。
援助资金除按照受灾等级给受灾群众发放民居恢复重建资金以使破坏受损的民居建筑和生产设施全面恢复外,其余用于旅游设施建设,把灾后重建变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集中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交通、水系建设、古城改造、玉龙雪山和古城景点恢复重建等旅游工程。
各企业和社会上争取来的补助资金和外引资金,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宾馆酒店、文化展示表演场所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旅游基础设施。
以旅游酒店为例,1996年全区只有16家酒店,其中二星级、三星级酒店只有4家,床位1800个。
到2007年,全市星级宾馆185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2家、三星级52家,总接待能力接近60000个床位。
其三,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来建设丽江旅游设施。
无论是在抗震救灾还是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丽江非常重视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玉龙雪山景区3条索道建设、高尔夫球场建设、束河古镇保护与开发建设、大部分宾馆酒店及近几年城市化建设中的大工程,都是以引进的外部资金为主进行建设开发的。
丽江市委、政府仅在过去的5年里,就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累计投入5亿多元,实施了以改善旅游、卫生、通信、供电、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古城环境整治、户内电气线路改造、玉河广场建设、北门街道路改建、灯光夜景、星级厕所改造、玉河和老干片区排污管网、景观用水源头治理、东郊环境整治、道路绿化工程、廉租住房建设、金山路建设、古城数字化建设等一系列保护性建设工程项目。
彰显文化,增添丽江旅游业的无穷魅力要改变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单调模式,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丽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是“孪生兄弟”,赏丽江山水——游丽江古城——品丽江文化是丽江旅游的“三连环”,缺一不可。
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平台;文化产业的繁荣,为旅游业注入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多年来,市委领导班子坚持“文化就是财富”的新理念,把文化产业放在支柱产业、龙头产业的重要位置,一抓到底,抓出了成效。
涌现许多旅游文化的成功典范:宣科先生采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纳西古乐,使纳西古乐成为家喻户晓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先后到国内许多大城市和英国、瑞典、法国、荷兰、挪威、比利时、日本等国演出、教学,开展文化交流,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丽江的文化形象推向国内外。
音乐舞蹈诗画《丽水金沙》,自2002年5月投入商业演出以来,累计演出4100多场,大获成功,目前,家庭作坊或“前店后家”式的文化工艺产品制作专业户数以百计,构建起歌舞演艺、手工艺品、博物展览、风情领略、图书出版、音像制作、影视基地等组成的民族文化产业群体。
扩大开放,广纳海内外资金和人才丽江市委、政府始终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指导实践,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博大的胸怀拓展开放领域:一是在谋划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世界眼光、全球化的思维对丽江的发展进行定位,逐步形成了丽江品牌。
二是不断提升丽江知名度,发展开放型经济。
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始风貌的原则,加大投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对古城内房屋、道路、供水、排污、电力、水系等进行了逐步改造,保持了古城小桥流水、古朴自然的风貌,使丽江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从而为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条件。
三是以旅游业招商引资为突破口,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改善服务水平,大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把招商引资的领域延伸到城市建设、水电开发、影视拍摄等方面。
如,引进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著名导演,与他们合作开发出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实景演出剧目《印象丽江》;引进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开发金沙江中游的水电资源等。
四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组建了玉龙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公司、古城管理公司、土地储备中心,规范了政府行为,强化了政府用市场手段调控经济的职能;将丽江师范学校和丽江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高等师专;把卫校、财校、农校三校合并,组建丽江民族中专学校;引进社会力量采用新模式创办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丽江旅游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旅游的综合收益不断增加,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2%,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由1994年的21.69万人次和8,141万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625.49万人次和69.54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8年底丽江市有1500户旅游基本单位,占全省总量的13%。
今年丽江旅游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1至7月,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19.35万人次,同比增长23.73%,其中海外游客30.34万人次,同比增长23.55%,国内游客389万人次,同比增长23.75%。
旅游业总收入47.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945.31万美元,同比增长25.42%,国内旅游收入4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2%。
相关阅读丽江市概况丽江市地处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东部,金沙江中游,东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南接本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分别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毗邻。
全市幅员面积2.06万平方公里,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72个乡镇。
全市总人口120万人,有纳西族、白族、傈僳族、彝族、普米族、汉族等10多种世居少数民族。
丽江位于著名的滇川藏大三角文化交汇地,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必经地,丽江多种文化交融并存、多种民族和睦相处。
由于立体地貌突出,兼具了横断山地貌和滇西北高原的地貌特征,境内相对高差4581米,立体地貌造就了立体气候,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丽江别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丽江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业如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丽江的旅游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