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新的实验

新的实验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棉花中学朱丹丹教学内容: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七课教学目标:1. 认识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2. 欣赏感受实验性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

3.开阔艺术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更为多样、包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制作的视频片段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师:你们看过这种艺术吗?生:……(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状态)经过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再总结得出主要不同之处:。

(点题:)二、讲授新课:(课件展示)(1)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别:师:(课件展示)(让学生对现代艺术有一个概念)师:它主要有这样几个类别:(课件展示:图文结合)对于类别这一块采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和图片进行简单的说明(结合图片说明,比较直观,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师:下面请同学们都好好思考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美术作品都有哪些?都是在哪些地方哪个场合看到的,并将其归类。

(学生思考,教师可作简单的引导)生:……(联系现实生活,培养他们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认识艺术的价值,要求将其归类是为了巩固上一环节所学的知识)师:大家刚刚列举的这么多的美术作品,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生:……(2)与生活(展示课件)师:我们知道,它根植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又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说它根植于生活是因为。

那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分组展示(投影仪)让学生展示图片课前搜集的图片,并加以说明(自主探讨,教师稍加补充)(举例本地的传统习俗,突出本地化,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3)的独特艺术语言(课件展示)图片: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一般能在哪些场合见到这样的作品?生:……师:为什么只有在那样的场合才能见到,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生:……(引出下一知识点“”)师:你还能例举一些类似于这样的作品吗?生:……师对学生的回答稍作总结(图片展示)师:请你根据现代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一特点,对这些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来说说你自己的想法(根据各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按需讲解)(给学生一个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形成的意识,让他们参与到的行动中来。

新的实验

新的实验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棉花中学朱丹丹教学内容: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七课教学目标:1. 认识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2. 欣赏感受实验性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及艺术风格。

3.开阔艺术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更为多样、包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用水粉颜料制作“滴淌画”师:你们看老师在干什么?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目光,集中他们的注意力)2、赏:波洛克“滴淌画”视频片段和有关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绘画作品师:你们对画面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有何感受?它和我们之前所了解知道的绘画有什么不一样?生:……(引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更快地进入状态)经过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传统具象;反传统抽象,强调表现主观情感……(点题:新的实验)二、讲授新课:(课件展示)1、新的创作方法欣赏: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与毕加索的变体画《宫娥》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与培根《号角的教皇》师:观察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中画家的形象,注意画家是怎样作画的?生:……师:手持画笔与调色板,根据对象来客观描绘,这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思考: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记录物象?艺术的创作方法可否有所变化?你的看法如何?(让学生对现代艺术有一个概念)对于这一块采用简洁的文字描述和图片进行简单的说明(结合图片说明,比较直观,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思考)欣赏:马蒂斯《国王的忧伤》,汉·弥尔顿“室内场所”,《红色的蜘蛛》师:思考一下,艺术创作方法上有什么变化,在日常生活上有没有见过此类元素的美术作品?(学生思考,教师可作简单的引导)生:……师:大家刚刚列举的这么多的美术作品,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生:……(引出下一知识点)2、新的创作主题欣赏:平面广告,招贴画,网络表情及《汤罐头》师: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大众文化,比如明星、广告、速食等题材,这些可不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内容?你是怎样认为的?生:……师:艺术来源于生活,体现现代的大众文化也是艺术的手段。

第七课 新的实验-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七课 新的实验-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七课新的实验-湘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2.增强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力和欣赏能力;3.了解湖南美术文化和艺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湖南美术文化通过教师的介绍、图片和视频的播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湖南美术文化的历史、特点、代表作品等,从而对湖南美术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2. 美术鉴赏知识(1)作品的视觉艺术特征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等方式,介绍艺术作品的各种视觉艺术特征,如线条、形状、色彩、明暗、质感等,让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一件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的分类对艺术作品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3)艺术评论通过教师的例子、图片和视频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艺术评论能力,让他们学会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3. 艺术欣赏通过教师的讲解、多媒体的辅助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欣赏湖南美术作品,并启发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情感和反应,从而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4. 沙画实验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践,带领学生进行沙画实验,让学生领会“有声有色”的美术形式,进一步理解艺术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1. 看图法通过投影或者图片的方式,展示艺术作品给学生观看。

2. 讲解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知识进行讲解。

3. 实践法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学生们进入教室后,先进行热身活动,烘托良好的教学气氛。

可以通过老师的自我介绍、简单的艺术知识问答等方式,使学生们对本节课目的和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新知讲解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辅以解释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湖南美术文化、艺术作品的分类、艺术评论、美术鉴赏知识等。

3. 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教师播放音频和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对一些湘美版的艺术作品进行观看、欣赏和分析。

4. 沙画实验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沙画的基本要素和技巧,然后用实际演示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沙画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美术的魅力。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七课 新的实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七课 新的实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七课新的实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
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作品的内涵,艺术家们的思想创举、可贵的创新精神。

进而加深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尊重。

知识目标:能分析一些现代艺术作品的表达意图与内涵;并能利用一些工具或教室内偶然材料进行“实验”,表达学生自己要表达的主旨,拓展学生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发散创造性思维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学情分析
学生从初中阶段欣赏课本还具备一定得欣赏、分析美术作品得能力,注重感受和愉悦,然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欣赏,高中学生具有良好得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其鉴赏则更追求体验和思维,在欣赏的同时必须渗透鉴赏,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去思维、去创新。

3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艺术实验的欣赏角度与方法
难点: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的把握与其内涵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一、游戏导入师:让我们在课堂的开始先来做一个游戏——装扮游戏。

好吗?
游戏的规则
游戏的规则是:男女两组同学各自利用准备好的物品完成对石膏头像的装扮,比一比哪一组更有创意、更具效率,其他同学在音乐结束后评述自己感觉到的创意。

(播放《超级玛丽》游戏音乐)。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高中美术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高中美术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一、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性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实验性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5.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实验性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实验性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3.实验性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4.实验性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验性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实验性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20分钟)介绍实验性艺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意义。

3.创作实践(4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来创作实验性艺术作品。

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方式。

4.展示与交流(2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和感受。

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5.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实验性艺术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品创作过程;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探索;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实验性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1.实验性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对学生的观念和固有认识提出了挑战,需要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和接受挑战;2.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3.通过实验性艺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

委拉斯贵支 《宫娥》
立体主义 毕加索
思考: A、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记录物象?从哪看 出来的? B、观察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中画家的形象, 注意画家是怎样作画的?
现代主义艺术
现代主义艺术也被称之为“实验艺术”, 也就是说艺术家尝试着突破传统的美术观 念,不断实验新的观念与技巧。既然是实 验,那么就意味着创新,就意味着改变。 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经验。如果艺 术家不去实验这些因素,那么我们可能也
新的理念引领新的潮流, 新思想多用于生活中各
个领域
课堂练习
1、《红黄蓝》肌理 要求:以红黄蓝三原色画一幅肌理作品。 2、纸张大小:16开。 3、工具不限。
课后作业: 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途径了 解更多的现代艺术形式。
总结: 关注美术多元化 包容世界多元化
谢谢观看
祝福同学们快乐每一天
教皇英诺森十世
号叫的教皇 达达主义
蒙克 《呐喊》 1893年
萌萌哒
3、新的创作理念
美术作品与表演相结合
4、新的创作方法
视频:铅笔小人
这件作品与以 往我们观念中的 美术作品有哪些 不同?
思考在生活 中有没有相关 的新的手法创 作美术作品的 案。
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是什么?(意义何在?)
孟 德 里 安 红 黄 蓝
娜丽莎》印刷品。事实上,在杜尚那儿 ,借助挪用他将自己的创作与达· 芬奇 的原作产生了意义上的割裂,但在图像 上却又保持这种内在的联系,进而也赋
予作品以另一种深意。
达达主义艺术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 派的一种。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 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 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 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高中一年级]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

[高中一年级]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

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新的实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投影仪、多媒体播放教学设计:一、导入1、心理测试:罗夏克墨渍实验(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第一印象觉得象什么?)在备选答案中请学生选择罗夏克墨渍实验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性格测试实验,用墨水滴在纸上,中心对折,让被测者观察所产生的左右对成的图形,以此来测试被测者的性格。

2、出示《蒙娜丽莎》,学生准确的说出其名称对比:为什么对于墨渍的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对于《蒙娜丽莎》所有人却能异口同声的有同样的认识呢?(抽象与具象给人的感受)抽象、具象→抽象与具象之间是否毫无联系呢?(不是)来看看具象与抽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出示毕加索《公牛的变体画》,展示艺术家怎样从具象逐步抽象出物体的最简练外形A、公牛的体量感及质感的表现→B、分析内在的组织结构,质感的表现已经退居其次→C、彻底放弃对皮毛的质感的外在表现,以简练的形式直接表现对象的结构特点→D、精简内部结构,夸张整体的外型特征,在可以识别的限度内,将细节减至最少艺术家这样对形象的探索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引出课题——《新的试验》二、授课1、新的形体理解:对比:Velazquez的《宫娥》与Picasso的变体画《宫娥》[思考]①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记录物象?观察Velazquez的《宫娥》中画家的形象,注意画家实怎样作画的?手持画笔与调色板,根据对象来客观描绘,这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思考]②艺术的创作方法可否有所变化?2、新的创作方法:欣赏:Ferce Cako的《SICAF Soule 2003》[思考]如果早200年我们会不会看见这样的一件作品?为什么?这件作品中用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使用过么?这件作品与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这是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它采用了新的载体形式。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教案 新的实验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教案 新的实验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说课稿、教案新的实验
高中美术《新的实验》说课稿及教案
1、说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是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学生选用,共有《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五个系列共计9 本书,我校选发的教材是《美术鉴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上篇第二单元第七课《新的实验》,也是上篇的最后一课。

它既是第二单元的收尾之篇,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了解20 世纪中后期出现和形成的一些新的艺术表现形态,并了解他们新的艺术创作理念和特点。

②通过认知——讨论探究——再认知的欣赏过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能力、理解感受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多元化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逐步树立宽广包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创新精神。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先说教学重点:了解20 世纪中期以来的艺术家的多种艺术“新实验”(现代实验性艺术),以及他们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

再说难点:大胆发表自己对“新实验”的感受和见解,通过讨论探究获得对
新艺术的再认知。

4、说教学方法
……。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新的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进行实验性的创作。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题简介:介绍《新的实验》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该课题的目的和要求。

2.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新的实验》的基本创作方法,包括材料选择、技巧运用等。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创作,突破传统的美术创作模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新的实验》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新的实验》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示范一些具体的创作技巧。

3.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性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建议。

3.4 展示与评价:第四章:教学资源4.1 教材:提供相关的教材或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4.2 材料:提供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如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4.3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美术作品展示、创作方法介绍等,方便学生更广泛地了解和借鉴。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作思路、技巧运用和作品效果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反思6.1 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作品的质量。

6.2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美术鉴赏(上篇)第三单元第七课新的实验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20世纪中期以后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材料的变革。

2、雕塑领域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

3、伴随新材料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学情分析:根据期初对学生的问卷发现:我校高一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少,学生对新教材理解有困难。

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比外来文化好。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近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2、能力目标:近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动向,艺术家的艺术看法3、情感目标:通过自己的感受评价艺术作品四、教学重点、难点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五、教具与学具:1、教具:实物投影仪、上一届学生作品、多媒体播放工具。

2、学具:提名录一本、笔、墨、砚。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游戏导入):1、把准备好的提名录展开并在旁边摆放好数个笔墨砚。

学生自由的在题名录上签名数次(可交差重叠)2、在多媒体的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签名。

3、学生谈感想4、教师评述:因为大家签名过程中反复的重叠,基本上辨别不出哪个人的签名,正因为这种不经意的笔触给我们很大的遐想。

5、教师选择一个局部在展示台放大。

6、学生谈感想7、教师评述:在以前我们讲过中国笔墨中的干、枯、浓、淡变化。

同学们可以从我们刚才不经意的游戏中找到相同的元素。

笔墨的重叠产生一团纠结一起的线条,有一种厚重感。

(二)授新课1、展示美国艺术家“波洛克”的艺术作品(图1),请同学们欣赏,问同学们能否接受?如果接受,为什么?如果不能接受,为什么?2、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3、教师展示中国现代画家吴冠中国画作品(见图2)并继续提问:这些我们觉得不能接受的作品有没有它独特的价值?4、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5、教师总结,从我们动手的实验,和看到中西方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多的相似点。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七课《新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模块:《美术鉴赏》课题:《新的实验》学时:1学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实验性艺术变得非常复杂多样,它打破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极大地恢复了艺术的自由;拓宽了艺术的发展空间。

是对艺术的更大变革和全面创新。

其关键在于有别于传统艺术的实验性、反叛性特点,及其因此呈现出来的丰富的艺术形式、手法、手段、材料、媒介等,在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材特别将其作为单独一课介绍,较好地突出了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现当代艺术的丰富内容;了解世界多元文化。

2、教材内容:教材立足于艺术本身,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①、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材料的变革。

②、雕塑领域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

③、伴随新材料、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

由于本课涉及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较多,教学中不容易做到全面、深刻。

因此,只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在欣赏的同时必须渗透鉴赏,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去思维、去创新。

为此从视觉创新入手,以“打散重构”为突破口,可望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另外,教师必需面对的一个现状是:我国当代社会的“泛娱乐化”现象很大程度地削减了青少年学生对于深沉知识的学习热情!部分学生一味地追求浮浅的感官娱乐刺激,对于知识、文化的学习比较冷漠;对于美术学科存有歧视心理;学生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实践经验普遍比较缺乏等等。

因而,在教学的难度设计上不宜过大。

关键不是急于使学生仅通过一节课获得多少美术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力求通过本课的教学更好地激起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今后教学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使学生逐渐养成终身爱好美术的兴趣。

在这里,“寓教于乐”才是重要的(即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逐步渗透知识,而不流于乏味的说教或浮浅的娱乐)。

新的实验教案-高中美术

新的实验教案-高中美术

第七课新的实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使学生感受和体验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不同的来现形式及艺术风格。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意识,形成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的艺术观念、探索角度与材料方法。

2、教学难点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的内涵及其价值。

三、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通过ppt展示波洛克的一幅作品《滴淌画》,提问:同学们看到的这幅作品和在生活中看到的美术作品有没有什么区别呢?学生回答,教师讲授:其实这一幅是现代艺术家波洛克的滴淌画,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现代艺术家波洛克的作品到底和传统的美术作品有些什么区别。

播放《3分钟了解美国抽象主义代表人物波洛克》,视频主要介绍了波洛克对二十世纪西方艺术的影响及波洛克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

同学们看完视频,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讲授:波洛克的滴淌画是由一些乱七八糟的毫无规律纠结在一起的线组成的画,也是一种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也被称为“实验艺术”,也就是说艺术家尝试突破传统的美术观念,不断地实践新的观念与技巧。

既然是实验,那么就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创新。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新的实验》。

2、讲授新课①ppt展示委拉斯贵支的《宫娥》和毕加索的《宫娥》,并讲述:虽然两幅作品的名字都叫《宫娥》,都是同一题材的作品,但是作者采用了不同的创作方法,给人的感受也是大不相同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作品,找一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观察思考,抽同学起来回答一下。

(可以从构图、风格、创作方法、画面内容上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两幅作品的构图、人物形象、场景都是相似的,但是我们发现在表现手法上会有一些不一样,委拉斯贵支描绘了宫廷里的日常生活,画面中心位置是小公主玛格丽特,她被描绘得既庄严又有掩盖不住的稚气,旁边一名宫女正向她跪献水杯,而画面的左边正是画家本人波洛克。

新的实验教案

新的实验教案

【课题】:《新的实验》(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七课)【授课人】:龙岩二中林蕊【课型】:讲授课【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2、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

【教学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以及如何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价值,并能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

【教学难点】:大部分的学生对现代艺术都不熟悉,甚至不能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因此通过什么方法来使学生接受并了解现代艺术实验,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教具】:课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欣赏引入:新闻《另类的寺庙》插播重要新闻“通缉”赵半狄与熊猫展示赵半狄与他的熊猫图像日记,介绍赵半狄,他做了很多从没人做过的实验性的事情,引入课题----《新的实验》(连古老寺庙也跟着另类了一把)二、导入新课:1、介绍现代实验艺术。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艺术,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

主要是因为艺术家打破了原有艺术的界限,不断为艺术寻求新的空间。

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

这一时期的艺术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并不是不理喻的,它们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艺术家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回应或对艺术观念的拓展。

2、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和方法:(1)、新的创作理念(艺术家对艺术的看法)通过介绍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表现了20世纪以来艺术家打破传统艺术的局限,尝试着新的艺术创作形式。

展示:波洛克《秋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色彩的抽象。

提问:艺术是否只能客观的记录物象?答案很明显艺术当然不止记录客观物象,除了抽象美术作品,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还交流过,意象美术作品也不是单纯记录客观物象,更多的表现艺术家主观的情感。

他们对客观物象全新的形体认识,常常用几何形体概括形象。

引出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和方法的第二方面:(2)、新的形体认识◆将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与毕加索的《宫娥》做对比,请学生找找毕加索画面中挪用与修改的对象有哪些。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

美术《新的实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新的实验》作品的背景、作者及其艺术风格,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学生将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章以《新的实验》为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通过分析作品的形式、色彩、线条等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风格。

2.2 作品欣赏:介绍《新的实验》的作者、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展示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

2.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新的实验》的作品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难点:如何将现代主义美术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新的实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整体造型、色彩、线条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与示范:分析《新的实验》的作品特点,讲解现代主义美术的基本风格,并在课堂上进行示范。

3.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主义美术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3.4 作品展示与评价:第四章:教学反思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的实验》的作品特点及其艺术风格?是否能够将现代主义美术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章: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其他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并简要介绍作品的特点及其艺术风格。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学生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本次课程中对《新的实验》的理解程度以及现代主义美术技巧的应用能力。

6.2 教学方法评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讲解、示范和互动环节,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探索《新的实验》作品以外的现代主义美术流派和代表作品,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七课 新的实验(2)(教案)

湘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七课  新的实验(2)(教案)

《新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现行普通高中实验教材(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中的第七课《新的实验》。

本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类文明发展的足迹为背景,或从宗教的礼仪教化、或从不同国家的审美自律、或从传统到现代的不同视角,呈现出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壁画、建筑、工艺品、书法、绘画……娓娓道来世界美术的发展历程。

第七课《新的实验》就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而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在与前面的内容相比较,最大不同就是它所呈现的作品、内容都是以一种反传统性、抽象的、带有强烈实验性艺术为特征,它与前面课程所呈现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在传统审美表现、评判下为特点的作品,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如果讲述不当或不到位会引起学生对这一时期作品的质疑与反感。

用“赏析”做为这一课的转折,让学生在美术赏析中真正地体会、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艺术作品的内涵。

着眼于世界美术发展历程,让学生从地球村一员的视角联系文化的情境、从文化的多样性角度去认识理解二十世纪实验性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认识到这一时代的艺术家们的思想创举。

由此折射出人类文明社会的进程,进而以此加深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尊重和理解;从美术鉴赏与动手实验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在大“艺术观”的基础上,进行对现代设计艺术的理解、学习;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考虑,帮助学生学会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高中美术鉴赏课与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美术欣赏课程在设计上是有本质区别的,鉴赏包含鉴赏与欣赏的意思,而欣赏一般不包括鉴别的意识。

如果说初中义务阶段的美术欣赏课似乎更注重感受和愉悦,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则更追求体验和思维。

学生从初中阶段欣赏课本还具备一定的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然而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又不满足于仅仅欣赏,高中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在欣赏的同时必须渗透鉴赏,并引导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去思维、去创新。

为此从小实验入手,以发散的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可以达到本节的教学要求。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新的实验》教学设计

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七课新的实验》教学设计

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第七课新的实验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50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b5E2RGbCAP教学重点与难点: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教具与学具:投影仪、多媒体播放教学设计:一、导入1、心理测试:罗夏克墨渍实验(请同学们看这个图形,第一印象觉得象什么?)在备选答案中请学生选择罗夏克墨渍实验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性格测试实验,用墨水滴在纸上,中心对折,让被测者观察所产生的左右对成的图形,以此来测试被测者的性格。

plEanqFDPw2、出示《蒙娜丽莎》,学生准确的说出其名称对比:为什么对于墨渍的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对于《蒙娜丽莎》所有人却能异口同声的有同样的认识呢?(抽象与具象给人的感受)DXDiTa9E3d抽象、具象—抽象与具象之间是否毫无联系呢?(不是)来看看具象与抽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出示毕加索《公牛的变体画》,展示艺术家怎样从具象逐步抽象出物体的最简练外形A、公牛的体量感及质感的表现—B、分析内在的组织结构,质感的表现已经退居其次—C、彻底放弃对皮毛的质感的外在表现,以简练的形式直接表现对象的结构特点—D、精简内部结构,夸张整体的外型特征,在可以识别的限度内,将细节减至最少艺术家这样对形象的探索过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引出课题一一《新的试验》授课1、新的形体理解:对比:Velazquez的《宫娥》与Picasso的变体画《宫娥》[思考]①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记录物象?观察Velazquez的《宫娥》中画家的形象,注意画家实怎样作画的?手持画笔与调色板,根据对象来客观描绘,这是传统的艺术创作方法[思考]②艺术的创作方法可否有所变化?2、新的创作方法:欣赏:Ferce Cako的《SICAF Soule 2003〉[思考]如果早200年我们会不会看见这样的一件作品?为什么?“这件作品中用了哪些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工具在传统的美术创作中使用过么?“这件作品与以往我们观念中的美术作品有哪些不同?(这是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它采用了新的载体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鼓励发表不同意见。
12、教师总结,仅仅5秒钟,火药爆炸制成了世界最大燃爆壁画。2006年5月14日下午3:00,旅美华人艺术家蔡国强在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内炸成这幅画为“迎客榕”的火药壁画,高18米,宽9米,以不同烈度的火药末、火药线和火药丸在特制的麻纸上爆炸留下形状与深浅不同的灼痕,模仿中国水墨画的效果。该画已立于博物馆大厅正壁作为镇馆之宝。闽南古城泉州出生成长的蔡国强选择家喻户晓的榕树造型以象征海峡两地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亲缘关系。他在画上的题字为“同文、同种、同根生”。善于借用传统元素传递民族特有人文理念是这位大师活跃于当今世界艺坛的主要原因,多年来他的各种火力艺术实践致力于还原火药这种物质发明的原本功用:避邪消灾、喜庆祥和,这显然与火药使用的另一种残酷极端现象成了对比。在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今天,他的火药作品化恐怖为神奇,深受世界各地的欢迎。
4、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5、教师总结,从我们动手的实验,和看到中西方的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有很多的相似点。这也就是本节课要了解的:现代主义艺术——“实验艺术”,艺术家尝试着突破传统的美术观念,不断实验的观念与技巧。20世纪中期,美国艺术家波洛克因为厌烦过去的美术程式,于是将画布放在地板上,泼洒颜料,形成惊人的形象。这些正好符合20世纪艺术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标准:一方面是向往儿童般的单纯性和自发性,使人想起连形象还不能组成的幼小孩子们的乱画,另一方面则是对于“纯粹绘画”问题有深奥的兴趣。
4、教师评述:因为大家签名过程中反复的重叠,基本上辨别不出哪个人的签名,正因为这种不经意的笔触给我们很大的遐想。
5、教师选择一个局部在展示台放大。
6、学生谈感想
7、教师评述:在以前我们讲过中国笔墨中的干、枯、浓、淡变化。同学们可以从我们刚才不经意的游戏中找到相同的元素。笔墨的重叠产生一团纠结一起的线条,有一种厚重感。
课堂预见:
学生可能对本课内容较为新鲜也很感兴趣,但只根据文中的介绍学生很难读懂和理解。而且不同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各异,他们更希望以直观的方式、活动的方式、游戏的方式、本土化的方式来上本节课。
课前的游戏导入使学生获得动手实验的机会,然后对比艺术大师的作品,学生可能会特别的关注本课题——新的实验。
12、教师进行总结,对一些观念进行具体分析。例如大地艺术将艺术创作与展示的空间置于广阔的自然之中,改变了过去美术作品只能在美术馆中展示的状况。也有人把中国的长城也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大地艺术。
13、请同学们分小组准备并完成“活动建议一、二”。教师要积极引导。
14、教师总结。
6、教师展示儿童画作品。
7、学生阅读教材50、51、52页。
8、展示教材中的一些现代美术作品。
9、教师总结:这种试图将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到美术领域中的实验有它出现的原因。既然是实验,那么就意味着改变。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我们的经验。如果艺术家不去实验这些因素,那么我们可能也看不到这些有趣的变化。(对每一件作品分析,特别是作品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方面。)
湘版高中美术新的实验教案
美术鉴赏(上篇)第三单元
第七课 新的实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20世纪中期以后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材料的变革。
2、雕塑领域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
10、展示泉州籍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在闽台缘博物馆的爆破作品及在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图3)。
1)、当代艺术大师“蔡国强”采用哪些新技术和新材料?
2)、应不应该把“爆破”艺术纳入到美术创作中?
3)、如何从蔡国强的艺术当中体会本土文化?
4)、蔡国强的艺术实验是如何揭示社会问题、生存问题。
“草船借箭”,强者暴怒,弱者挨刀。以暴易暴,两败俱伤。中国聪明的古人却表演了一次如何借力打力,四两博千斤。和那些烟火节目相比,‘草船借箭’有点不同。它的名字带来的震荡,丝毫不亚于它在视觉上冲击。外国媒体有的认为这是一件反西方的艺术品,不知道外国人是否了解当年赤壁那场经典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是否听到过类似福祸相生、万物轮回的论调。在大局上看,草船借箭就是力量轮回的一种方式而已。
2、能力目标:近现代艺术发展的新动向,艺术家的艺术看法
3、情感目标:通过自己的感受评价艺术作品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现代艺术实验的探索角度与方法。
2、现代艺术实验的价值。
五、教具与学具:
1、教具:实物投影仪、上一届学生作品、多媒体播放工具。
本课不仅讲国外的艺术实践,而且详细讲我国的艺术实践,注重学生本土文化的认知。对比之下学生更好理解本国文化,也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本节课的导入可能会出现游戏中的混乱,在此要求老师分好小组有秩序的进行。
本课题学生的讨论可能会意见不一,但不影响我们教学目的。教学中不求学生最终取得什么一致的意见,关键是要求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
(三)课后拓展:
展示教师的实验作品鼓励学生课外动手尝试,例如:1、用墨水洒出运动的、放射状的图形。2、用吸管把墨水吹成各种奇形怪状的流动的图形。3、用报纸画色彩并保留部分文字及图象。4、用拼帖的把各种彩色图象组成有机的画面,再进行彩绘。5、以雨伞为元素,进行图形组合(我校位于东石镇,东石镇号称“中国伞都”,材料易于获得)。
(二)授新课
1、展示美国艺术家“波洛克”的艺术作品(图1),请同学们欣赏,问同学们能否接受?如果接受,为什么?如果不能接受,为什么?
2、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3、教师展示中国现代画家吴冠中国画作品(见图2)并继续提问:这些我们觉得不能接受的作品有没有它独特的价值?
2、学具:提名录一本、笔、墨、砚。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导入):
1、把准备好的提名录展开并在旁边摆放好数个笔墨砚。学生自由的在题名录上签名数次(可交差重叠)
2、在多媒体的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签名。
3、学生谈感想
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无法把“新的实验”讲的很透彻,只是培养学生关注艺术形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这也是课,共由四个作品组成,第一个“透明的纪念碑”,是一块15英尺高的玻璃,底部摆置了假的鸟尸。第二部分是“不透明的纪念碑”,与第一部分相呼应,是多块的石浮雕,刻画“9·11”事件后的纽约人悲喜。第三部分叫“走开,这里没什么好看的”,是两只雕塑鳄鱼,身上像刺猬一样插满了机场保安没收的违禁物品。第四部分的“蓝天乌云”,是一个稍纵即逝的雕塑。展览期间,每天正午会在博物馆屋顶的上方,飘来一朵黑色的乌云。这朵乌云是蔡国强以他招牌的爆破艺术制造出来的,但是不同于有五彩颜色的烟火,他会让黑色在蓝天上画一幅意味深长的水墨画。
3、伴随新材料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期初对学生的问卷发现:我校高一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少,学生对新教材理解有困难。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比外来文化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近现代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技巧等方面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