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译文
清·张之洞的《诫子书》原文全文翻译、赏析
清·张之洞的《诫子书》原文全文翻译、赏析清·张之洞的《诫子书》原文全文翻译、赏析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
为父未尝一日忘汝。
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吾儿知悉(书信开头用语):你出门离国,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我每天都记挂着你。
父母爱子,无微不至,真恨不得一天都不离开你,但又一定要让你出门离家,因为希望你能用功上进,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有用的人才啊。
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
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
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
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
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
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现在国家纷乱,外寇纷纷入侵,边疆国土接连失陷,国家腹地亦已危殆。
兴国之道,最重要的是治理好国家。
治理好国家的办法不止一个,训练军队实在是首要的办法。
你从小就贪玩好动,在书房中,老师一旦离开,你就跳掷嬉笑,什么事情都干。
如今碰上科举已废除,要不你最多也就只能以一个秀才的身份终老,一定不能金榜题名,成为朝廷的官员。
所以学校开始设立,我就送你入学。
那时还有很多前辈不认可这样的做法,但我十分了解你的性情,知你一定不是科举之人,所以排除各种困难送你入学读书,果然除体操外,其他的没一点儿长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
然世事多艰,飞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
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
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
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纵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
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我少年登科及第,自然背负上“清流”之名,如果也要你这样,真的会让我愤懑愧疚得想死。
张之洞劝学篇(3)
张之洞劝学篇(3)前代国有大事,财用不足则科敛于民,汉、唐以来皆然,今土司犹仍其俗。
即如宋宣和将伐辽,则派天下出免夫钱六千二百万缗〔见蔡条《铁围山丛谈》〕。
宣和中创经制钱,绍兴以后又有经总制钱、月桩钱、板帐钱、折帛钱,岁得数千万缗,并无奖叙。
明季用兵,初加辽饷,继加剿饷,又加练饷,共加赋二千万。
果如此法,筹饷易耳。
本朝每遇河工、军旅,则别为筹饷之策,不以科派民间。
历年开设捐输,奖以官爵,并加广其学额、中额。
朝廷不惜为权宜之策,而终不忍朘小民之生。
是曰行权,仁政九也。
自暴秦以后,刑法滥酷,两汉及隋,相去无几,宋稍和缓,明复严苛。
本朝立法平允,其仁如天,具于《大清律》一书。
一、无灭族之法;二、无肉刑;三、问刑衙门不准用非刑拷讯,犯者革黜;四、死罪中又分情实缓决,情实中稍有一线可矜者,刑部夹签声明请旨,大率从轻比者居多;五、杖一百者折责实杖四十,夏月有热审减刑之令,又减为三十二;六、老幼从宽;七、孤子留养;八、死罪系狱不绝其嗣;九、军流徒犯,不过移徙远方,非如汉法令为城旦鬼薪,亦不比宋代流配沙门岛,额满则投之大海;十、职官妇女收赎,绝无汉输织室,唐没掖庭,明发教坊诸虐政。
凡死罪必经三法司会核,秋审句决之期,天子素服,大学士捧本,审酌再三,然后定罪,遇有庆典则停句减等,一岁之中,句决者天下不过二三百人,较之汉文帝岁断死刑四百,更远过之。
若罪不应死而拟死者谓之“失入”,应死而拟轻者谓之“失出”,失入死罪一人,臬司、巡抚、兼管巡抚事之总督降一级调用,不准抵销;失出者,一案至五案止降级留任,十案以上始降调,仍声明请旨,遇有疑狱,则诏旨驳查复讯,至于再三,平反无数,具见于历朝圣训。
是曰慎刑,仁政十也。
昔南北分据之朝,中外阻绝之世,其横遭略卖没蕃陷虏之民,朝廷不复过问。
本朝仁及海外,凡古巴诱贩之猪仔、美国被虐之华工,特遣使臣,与立专约,保护其身家,禁除其苛酷,此何异取内府之金以赎鲁人、拔三郡之民以归汉地耶?是曰覆远,仁政十一也。
张之洞《劝学篇》
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
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劝学篇序》昔楚庄王之霸也,以民生在勤箴其民,以日讨军实儆其军,以祸至无日训其国人。
夫楚当春秋鲁文宣之际,土方辟,兵方强,国势方张,齐晋秦宋无敢抗颜行,谁能祸楚者!何为而急迫震惧,如是之皇皇耶?君子曰:不知其祸则辱至矣,知其祸则福至矣。
今日之世变,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
语其祸,则共工之狂,辛有之痛,不足喻也。
庙堂旰食,乾惕震厉,方将改弦以调琴瑟,异等以储将相,学堂建,特科设,海内志士,发愤搤捥,於是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道者守旧学,莫衷於一。
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
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
夫如是,则旧者愈病新,新者愈厌旧,交相为瘉,而恢诡倾危乱名改作之流,遂杂出其说以荡众心。
学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植流天下。
敌既至无与战,敌未至无与安,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矣!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
不佞承乏两湖,与有教士化民之责,夙夜兢兢,思有所以裨助之者。
乃规时势,综本末,著论二十四篇,以告两湖之士,海内君子,舆我同志,亦所不隐。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内篇九:曰同心,明保国、保教、保种为一义,手足利则头目原,血气盛则心志刚,贤才众多,国势自昌也;曰教忠,陈述本朝德泽深厚,使薄海臣民咸怀忠良,以保国也,曰明纲,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至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以保教也:曰知类,闵神明之胄裔,无沦胥以亡,以保种也;曰宗经,周秦诸子,瑜不掩瑕,取节则可,破道勿听,必折衷於圣也;曰正权,辨上下,定民志,斥民权之乱政也;曰循序,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曰守约,喜新者甘,好古者苦,欲存中学,宜治要而约取也;曰去毒,洋药涤染,我民斯活,绝之使无萌拚也。
劝学篇张之洞《同心》全文翻译及原文
劝学篇张之洞《同心》全文翻译及原文《同心》是清末政治家张之洞所写的一篇劝学文章,下面分别给出原文和翻译。
原文:同心者,同心也,心不同,则事异;心相似,则功同。
天下之大业,非一人之力能成,其任重而道远也。
君子曰:执大象,天下往。
独夫之心,莫吾知也;县门之内,莫大于我者;墙有耳,家有隐,言必自重,行必慎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也。
学者之心,益广则道益辟,思深则物思所至无穷。
不务学之深浅,则难以明辨事理;不思道之远近,则难以投身大业。
故君子务本、道始、德成,则无不克。
夫学者尚明志于四方,而泰然处之;亦有不急功之心,而学问进益。
不好问则劣,宁可有涯,也当以无涯为志。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翻译:同心者,指志同道合、心意一致。
若心不同,则所做的事情也会不同;若心相似,则会有相同的功劳。
天下的大事业,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任务艰重而路程遥远。
有谚语说:执掌大事,就可让天下之人听从。
但独夫之心,我不明了;县城之内,没有谁比我更大方的;虽然有人可能会偷听,但我说话一定要谨慎,行动也一定要慎重,不要因为一点小错就去做它,也不应该因为一点小善而不去做它。
学者的心,若越加学习,则道路会越加通畅;若深思研究,则物物皆可思索。
若不去深入研究,就难以明辨事理;若不去思考道路的远近,就难以投身大业。
因此,君子需要坚守自己的根本,遵从道德规范,让自己的道德修养完满,就无所不能。
学者应当保持一颗开明的心,平静地看待周遭事物,不要心急求成,而学识将逐渐增长。
不好好问问题就会落后,但是宁可有一个界限,也应立志于没有界限。
只有天下最诚实的人,才能使自己的人性得到完全发挥;当人性得到完全发挥,就能够认识到其他人的人性;当认识到其他人的人性时,就能够认识到所以万物的本质;当认识到所以万物的本质,就可以去颂扬天地育人的伟大功劳,也就有了贴近天地的境界。
诫子书(张之洞) 阅读答案附翻译
诫子书(张之洞) 阅读答案附翻译张之洞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
为父未尝一日忘汝。
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是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
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
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
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
故肇开,即送汝入校。
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
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
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
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
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
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
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
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
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
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
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
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
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
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骛。
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
父涛示。
(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反足贻堂上以忧赠给B.勿惮劳,勿恃贵畏惧C.为贱卒,苦身戮力竭尽D.当必亲炙之熏陶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果也除体操外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然犹兢兢也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今则去国万里矣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3.下列句子中,都属于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的原因的一组是()①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②外寇纷来,边境屡失③学校肇开④不与汝之性情相违⑤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⑥得学问上之益A.②④⑥B.①③⑤C.①②④D.③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张之洞十分关爱儿子,在儿子离家半月后,就急着写信给他,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让他安心学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9.4课文注释:张之洞
课文注释:张之洞
1837—1909,字孝达,一字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
同治年间,他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职。
1882年,他出任山西巡抚,1884年擢升两广总督。
中法战争期间,他主战,奏准起用前广西提督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
1889年,他调任湖广总督,创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设立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创办两湖书院,筹办卢汉铁路,与李鸿章争夺权势。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著名代表人物。
1898年,他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维新变法。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在帝国主义策划下,他参与所谓“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地区人民反洋教斗争和唐才常自立军起事。
1907年,他调任军机大臣,掌管学部,1908年督办粤汉铁路。
有《张文襄公全集》。
《张之洞传》翻译鉴赏和阅读答案
《《张之洞传》翻译鉴赏和阅读答案.doc》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
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年十六,举乡试第一...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585952.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劝学篇张之洞原文翻译
劝学篇张之洞原文翻译劝学篇张之洞原文翻译《劝学篇》为中国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于1898年发表的一部宣传优先传授中国传统经史之学教育思想的作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劝学篇张之洞原文翻译,欢迎参考~ 张之洞劝学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此段教材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一——九)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一——九)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一益智第一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
孔子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未有不明而能强者也。
”人力不能敌虎豹,然而能禽之者,智也;人力不能御大水堕高山,然而能阻之开之者,智也。
岂西人智而华人愚哉?欧洲之为国也多,群虎相伺,各思吞噬,非势钧力敌不能自存,故教养富强之政,步天测地、格物利民之技能,日出新法,互相仿效,争胜争长。
且其壤地相接,自轮船、铁路畅通以后,来往尤数,见闻尤广,故百年以来焕然大变,三十年内进境尤速。
如家处通衢,不问而多知;学有畏友,不劳而多益。
中华春秋,战国、三国之际,人才最多。
累朝混一以后,儽然独处于东方,所与邻者类皆陬澨蛮夷、沙漠蕃部,其治术、学术无有胜于中国者。
惟是循其旧法随时修饬,守其旧学不逾范围,已足以治安而无患。
迨去古益远,旧弊日滋,而旧法、旧学之精意渐失,今日五洲大通,于是相形而见绌矣。
假使西国强盛开通,适当我圣祖、高宗之朝,其时朝廷恢豁大度不欺远人,远识雄略不囿迂论,而人才众多,物力殷阜,吾知必已遣使通问、远游就学,不惟采其法、师其长,且可引为外惧,藉以儆我中国之泄沓,戢我中国之盈侈,则庶政、百能未必不驾而上之。
乃通商、用兵,待至道光之季,其时西国国势愈强,中国人才愈陋,虽被巨创,罕有儆悟,又有发匪之乱,益不暇及。
林文忠尝译《四洲志》《万国史略》矣,然任事而不终;曾文正尝遣学生出洋矣,然造端而不寿;文文忠创同文馆,遣驻使,编西学各书矣,然孤立而无助,迂谬之论、苟简之谋充塞于朝野,不惟不信不学,且诟病焉。
一儆于台湾生番,再儆于琉球,三儆于伊犁,四儆于朝鲜,五儆于越南、缅甸,六儆于日本,祸机急矣,而士大夫之茫昧如故,骄玩如故。
天自牖之,人自塞之,谓之何哉!夫政刑兵食,国势邦交,士之智也;种宜土化,农具粪料,农之智也;机器之用,物化之学,工之智也;访新地,创新货,察人国之好恶,较各国之息耗,商之智也;船械营垒,测绘工程,兵之智也。
张之洞劝学篇(2)
张之洞劝学篇(2)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一曰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
保国、保教、保种,合为一心,是谓同心。
保种必先保教,保教必先保国。
种何以存?有智则存,智者教之谓也。
教何以行?有力则行,力者兵之谓也。
故国不威则教不循,国不盛则种不尊。
回教,无理者也,土耳其猛鸷敢战而回教存。
佛教,近理者也,印度蠢愚而佛教亡。
波斯景教,国弱教改;希腊古教,若存若灭。
天主耶苏之教,行于地球十之六,兵力为之也。
我圣教行于中土,数千年而无改者。
五帝三王,明道垂法,以君兼师,汉、唐及明,宗尚儒术,以教为政。
我朝列圣,尤尊孔、孟、程、朱,屏黜异端,纂述经义,以躬行实践者教天下。
故凡有血气,咸知尊亲。
盖政教相维者,古今之常经,中西之通义。
我朝邦基深固,天之所岉,必有与立。
假使果如西人瓜分之妄说,圣道虽高虽美,彼安用之?五经四子,弃之若土苴;儒冠儒服,无望于仕进。
巧黠者充牧师,充刚巴度,充大写〔西人用华人为记室。
名大写〕。
椎鲁者谨纳身税,供兵匠隶役之用而已。
愈贱愈愚,愚贱之久,则贫苦死亡,奄然澌灭。
圣教将如印度之婆罗门,窜伏深山,抱守残缺。
华民将如南洋之黑昆仑,毕生人奴,求免笞骂而不可得矣。
今日时局,惟以激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
执政以启沃上心、集思广益为事,言官以直言极谏为事,疆吏以足食足兵为事,将帅以明耻教战为事,军民以亲上死长为事,士林以通达时务为事,君臣同心,四民同力,则洙泗之传、神明之胄,其有赖乎。
且夫管仲相桓公、匡天下,保国也,而孔子以为民到于今受其赐。
孟子守王道、待后学,保教也,而汲汲焉忧梁国之危,望齐宣之王,谋齐民之安。
然则舍保国之外,安有所谓保教、保种之术哉?今日颇有忧时之士,或仅以尊崇孔学为保教计,或仅以合群动众为保种计,而于国、教、种安危与共之义忽焉。
《传》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孟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此之谓也。
教忠第二自汉、唐以来,国家爱民之厚,未有过于我圣清者也。
复儿子书文言文翻译
复儿子书文言文翻译《复儿子书》【作者】张之洞【朝代】清代【原文】儿自去国至今,为时不过四月,何携去千金业皆散尽?是甚可怪!汝此去,为求学也。
求学宜先刻苦,又不必交友酬应。
千金之资,亦足用一年而有余,何四月未满即已告楼?汝如此浪费,必非饮食之豪,起居之阔,必另有所销耗。
吾儿恃有汝父庇荫,然亦当稍知稼穑之艰难,尽其求学之本分。
非然者,即学成归国亦必无一事能为。
今汝若此,余今而后恐无望于汝矣!用钱事小,而因之息弃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则国甚大也。
余前曾致函戒汝,须努力用功,何竟忘之?光阴可贵,求学不易,此中甘苦,应自知之,毋负老人训也。
【翻译】你从离开国家到现在,不过四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带去的那么多钱都花完了?这确实很让人奇怪!你这次去,目的是求学。
求学应当以刻苦为先,不必去在乎交友应酬的事。
你带去的费用,也是足够用一年多的,为什么四个月不到就花完了呢?你假如花在了应该用的地方,即使一天百金,按财力我也足以供得起你。
不过你不应该是像这样的。
何况这样的浪费,必定不是花在饮食起居上,一定是另有其他的事耗费的。
你也曾读过《孟子》吧,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定先让他的内心受苦,让他的身体受饿受累,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会有所作为。
你倚仗有父亲我的保护,不需要这样,但是你应当知道劳动的艰辛,尽你求学的本分。
如果不这样,即使学成回国,也一定是一件事也做不了。
你现在这样,我今后可能对你没有指望了!花钱是小事,但因为钱而荒费学业,损耗精力,虚度光阴,就是大事了。
我之前曾写信告诫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你怎么就忘了?光阴可贵,求学不易,这中间的甘苦,你应该自己去体会,不要辜负老人的一番教导。
张之洞译文
张之洞《劝学篇》的西文译本黄兴涛张之洞写于戊戌维新关键时期的《劝学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部名著。
以往,不少学者在评论此书时,多会提及它被译成西方文字的事。
如冯天瑜先生在《张之洞评传》中就曾写道:“帝国主义对此书也深表欣赏,先后译成英、法文出版。
1900年美国纽约出版的英文本,易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
帝国主义分子丁题良的《花甲忆记》也选录了《劝学篇》。
[①]”但有关此书被译成西文的具体情况,却未见有更多的中文记述。
因此,对一般人来说,该书到底有哪几种译本,它何以被译成西方文字,又究竟受到怎样的评价,却不甚了解。
《劝学篇》的法文译本出现在1898年。
译者为西班牙耶稣会士管宜穆(Jerorme Tobar, 1855~1917)。
管宜穆1880年来华,曾任职于耶稣会江南教区,著有《中国与外国宗教》一书,并将开封犹太人的碑文译成法文。
1898年冬,他在《中法新汇报》(I'Echo de Chine)季刊上连载了《劝学篇》的法文译本。
是年底,该译本在上海由东方出版社作为“东方系列”的一种正式出版。
《中法新汇报》的主编在译本的序言中称,管宜穆是“最早以外国语言翻译此书”的人。
就译本的独立出版而言,应当说这一说法大体不差。
1908年,该译本经过修订,又出了新版。
新版对初版的翻译作了提炼,有所删节,同时补充了原本所漏掉的段落,在法国著名汉学家高第(Henri Cordier, 1849-1925)的帮助和指导下,该书的中文原文也随译文附在了每页下端。
实际上,这是一种法文和中文对照本。
在1898年的法文译本序言中,译者对张之洞的爱国和所谓“慎重改革”精神,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赞赏。
他指出,张之洞属于那种将爱传统同爱国视为一事,传统对他们来说即意味着祖国的那一类中国人。
“人们常说在中国不存在爱国主义,这是经不起检验的。
”序言还把当时中国主张改革的“爱国者”分为两类:一类以康有为等为代表,“希望骤然彻底地改变一切,将帝国一下子抛在改革的路上”;另一类则以张之洞等为代表,“更加慎重,步子迈得小些,以一种更持久的方式来进行建设”。
诫子书(张之洞)原文
诫子书(张之洞)原文诫子书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已半月余矣。
为父未尝一日忘汝。
父母爱子,无微不至,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
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
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
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
故肇开,即送汝入校。
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送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
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
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
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
汝之前途,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虑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
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
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
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
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
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
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
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
汝尽心求学,勿妄外骛。
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
父涛示。
吾儿知悉(书信开头用语):你出门离国,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我每天都记挂着你。
张之洞劝学篇(8)
张之洞劝学篇(8)昔者国家尝严刑峻法以禁之而不效,天祸中国,谁能除之?然而吾意以为不然,《论语》曰:“齐之以刑,免而无耻;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是法所不能治者,名得而治之。
〔顾亭林曰:以法治人不若以名治人〕《学记》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是政所不能化者,学得而化之。
何也?中国吸烟之始,由于懒惰,懒惰由于无事,无事由于无所知,无所知由于无见闻。
士之学取办于讲章墨卷,官之学取办于例案,兵之学取办于钝器老阵,如是已足,〔近日宋学、汉学、词章、百家之学亦皆索之故纸,发为空言,不必征诸实事,考诸万物〕农无厚利,地无异产,工无新器,商无远志,行旅无捷途,大率皆可以不勤动、不深思、不广交、不远行而得之,陋生拙,拙生缓,缓生暇,暇生废,于是嗜好中之,此皆不学之故也。
若学会广兴,文武道艺,城乡贵贱无有不学,弱者学之于阅报,强者学之于游历,其君子胸罗五洲,其小人思穷百艺,方且欲上测行星、下穷地隔、旁探南北极,岂尚有俾昼作夜、终老于一灯一榻者?导之且不为,况禁之哉?故曰兴学者,戒烟之药也。
近日海内志士,伤时念乱,怵然有人类灭绝之忧。
上海、扬州均有戒烟会,其说大抵各自治其所属之人,如吸烟者,主不以为仆,师不以为士,将不以为兵,田主不以为佣,商贾不以为伙,匠师不以为工,凡以治愚贱之人而已。
夫不治富贵智能之人,则将吏、师长、田主、工师不乏吸烟者,彼恃有逃墨归杨之薮,犹不戒也。
且官师皆无常职,彼视其官师如传舍,亦不戒也。
吾谓惟在以学治智能少壮之人,愚贱者视吾力所能及者治之,衰老者听之,十年之后,此智能少壮之士大率皆富贵成立,或有位、或有家,因以各治其所属之人,三十年而绝矣。
今各省多创立学会,谓宜即以戒烟会附之而行,无论何学会皆列此一条。
四十岁以上戒否听其便,四十岁以下者不戒烟不得入会,家训训此,乡约约此,学规规此,剥穷则反,此其时乎?孔子曰:“知耻近乎勇。
”孟子曰:“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夫以地球万国鄙恶不食之鸩毒,独我中华乃举世寝馈湛溺于其中,以自求贫弱死亡,古今怪变无过于此。
张之洞劝学篇(13)
张之洞劝学篇(13)矿学第十一矿学者,兼地学、化学、工程学三者而有之,其利甚博,而其事甚难。
夫以浑浑土石,略见苗引,而欲测其矿质之优劣、矿层之厚薄、矿脉之横斜、施工之难易,是何异见垣一方人之神术矣。
西国矿师之精者声价极重,不肯来华,其来者中下驷而已。
方今兴利之法,诚无急于此者,然华商既无数百万之巨资,矿之易开者,一矿亦须数十万,又无数十年之矿学,但凭西师一言,岂能骤集巨股?且无论何矿,非深不佳,水源不止一孔,石隔不止一层,资费耗尽,亦必中作而辍。
若略备微资,姑用土法,遇水、遇石即已废然而返,是矿利终不可兴也。
是惟有先讲实学,缓求速效之一法。
今山东之矿已为他人所笼,山西之矿亦为西商所觊,若东三省之金,湖南、四川、云南以及川滇边界、夷地、番地之五金,煤炭最为丰饶,他省亦尚不多。
有矿之省,宜由绅商公议,立一矿学会,筹集资斧,公举数人出洋,赴矿学堂学习,数年学成回华,再议开采,察矿之质性。
而后购机。
水有开通运道之法,陆有接通大小铁路之法。
而后采矿,能不用西师固善,即仍用西师,我亦可辨其是非而不为所欺。
如是则得尺得寸,不等于象罔求珠矣。
窃谓今日万事根本惟在于煤,故煤矿较他矿尤急,而开煤尤非凿井深入不为功,凡近地面之煤,其灰质必较多,其矿气必较重,其煤质必不甚坚结。
土法之病,斜穿而不能深入,遇水而不能急抽,或积水淹,或架木圮,或煤气闭,或地火发,是四者皆足以坏井。
即使浅尝可得佳煤,而所得无多,其井已废,数月必弃一井,一年必易一山,人力已竭,而佳煤未动,虽凿遍九州之山,而断不能得一可用之煤矿。
〔锅炉、气机止用烟煤、白煤,若炼铁、炼钢必须焦炭,非佳煤不能炼焦炭,非西炉、西法所炼亦不能精,此又煤矿之相因递及者〕尝考英国之富以煤矿兴,故西人谓煤矿之利国利民实在五金以上,五金若乏,可以他物代之,煤则孰能代之?煤源一断,机器立停,百举俱废,虽有富强之策,安所措手哉?大抵西法诸事皆以先学艺后举事为要义,学将而后练兵,学水师而后购舰,学工师而后制造,学矿师而后开矿,其始似迟,其后转速,其费亦必省。
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清史稿-张之洞传》专练
《清史稿-张之洞传》专练张之洞,字香涛,直隶南皮人。
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
年十六,举乡试第一。
同治二年,成进士,廷对策..不循常式。
十二年,典试四川,就授学政。
所取士多俊才。
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为大言。
俄人议归伊犁,与使俄大臣崇厚订新约十八条。
之洞论奏其失,疏上,乃褫崇厚职治罪。
往者词臣率雍容养望,自之洞喜言事,同时宝廷、陈宝琛、张佩纶辈崛起,纠弹时政,号为清流。
七年,由侍讲学士擢阁学..。
俄授山西巡抚。
条上治晋要务,未及行,移督两广。
八年,法越事起。
法攻越未能下,复分兵攻台湾,其后遂据基隆。
会法提督孤拔攻闽浙炮毁其坐船孤拔殪而我军不知法原停战廷议许焉。
授李鸿章全权大臣,定约。
之洞耻言和,则阴自图强,设广东水陆师学堂,创枪炮厂,开矿务局。
疏请大治水师,岁提专款购兵舰。
二十一年,代刘坤一督两江,至则巡阅江防,购新出后膛炮,改筑西式炮台,设专将专兵领之。
募德人教练,名曰“江南自强军”。
采东西规制,广立武备、农工商、铁路、方言、军医诸学堂。
时国威新挫,朝士日议变法,废时文,改试策论。
之洞言“废时文,非废五经、四书也。
否则国家重教之旨不显,必致不读经文,背道忘本,非细故也。
今宜首场试史论及本朝政法,二场试时务,三场以经义终焉。
”又言“武科宜罢骑射、刀石,专试火器。
欲挽重文轻武之习,必使兵皆识字,励行伍以科举。
”二十六年,与坤一合上变法三疏,其论中国积弱不振之故,宜变通者十二事,宜采西法者十一事。
其尤要者,则设学堂,停科举,奖游学。
皆次第行焉。
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继崩,醇亲王载沣监国摄政。
议立海军,之洞言海军费绌可缓立,争之不得。
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
赠太保,谥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风仪峻整。
莅官所至,必有兴作。
务宏大,不问费多寡。
爱才好客,名流文士争趋之。
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一亩云。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四》,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法提督孤拔攻闽浙/炮毁其坐船/孤拔殪而我军/不知法/原停战/廷议许焉B.会法提督孤拔攻闽浙炮/毁其坐船/孤拔殪/而我军不知/法原停战/廷议许焉C.会法提督孤拔攻闽浙炮/毁其坐船/孤拔殪而我军/不知法/原停战/延议许焉D.会法提督孤拔攻闽浙/炮毁其坐船/孤拔殪/而我军不知/法原停战/廷议许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策,最初是一种设置问题由应试者回答的察举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之洞《劝学篇》的西文译本黄兴涛张之洞写于戊戌维新关键时期的《劝学篇》,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部名著。
以往,不少学者在评论此书时,多会提及它被译成西方文字的事。
如冯天瑜先生在《张之洞评传》中就曾写道:“帝国主义对此书也深表欣赏,先后译成英、法文出版。
1900年美国纽约出版的英文本,易名为《中国唯一的希望》。
帝国主义分子丁题良的《花甲忆记》也选录了《劝学篇》。
[①]”但有关此书被译成西文的具体情况,却未见有更多的中文记述。
因此,对一般人来说,该书到底有哪几种译本,它何以被译成西方文字,又究竟受到怎样的评价,却不甚了解。
《劝学篇》的法文译本出现在1898年。
译者为西班牙耶稣会士管宜穆(Jerorme Tobar, 1855~1917)。
管宜穆1880年来华,曾任职于耶稣会江南教区,著有《中国与外国宗教》一书,并将开封犹太人的碑文译成法文。
1898年冬,他在《中法新汇报》(I'Echo de Chine)季刊上连载了《劝学篇》的法文译本。
是年底,该译本在上海由东方出版社作为“东方系列”的一种正式出版。
《中法新汇报》的主编在译本的序言中称,管宜穆是“最早以外国语言翻译此书”的人。
就译本的独立出版而言,应当说这一说法大体不差。
1908年,该译本经过修订,又出了新版。
新版对初版的翻译作了提炼,有所删节,同时补充了原本所漏掉的段落,在法国著名汉学家高第(Henri Cordier, 1849-1925)的帮助和指导下,该书的中文原文也随译文附在了每页下端。
实际上,这是一种法文和中文对照本。
在1898年的法文译本序言中,译者对张之洞的爱国和所谓“慎重改革”精神,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赞赏。
他指出,张之洞属于那种将爱传统同爱国视为一事,传统对他们来说即意味着祖国的那一类中国人。
“人们常说在中国不存在爱国主义,这是经不起检验的。
”序言还把当时中国主张改革的“爱国者”分为两类:一类以康有为等为代表,“希望骤然彻底地改变一切,将帝国一下子抛在改革的路上”;另一类则以张之洞等为代表,“更加慎重,步子迈得小些,以一种更持久的方式来进行建设”。
其所推重的显然是后一种改革态度和方式。
序中还历述了张之洞在中国的铁路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声言“很久以来,西方人已经知道应还给张之洞精神以公正的评价”了。
因此,序言最后认定,“无论如何,该书是鼓舞人心的”。
1908年,该译本重版后,管宜穆在序言中依然保持了此种评价,但在表述上,似更加注意介绍该书的客观影响,亦即注重该书对于西方认识近代中国改革的“中国学”意义。
同时,他也强调了该书的文学价值。
序言写道:“《劝学篇》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对它的任何赞美都是多余的。
本书的作者张之洞,因其超人的才华、担负的重任及为他的祖国所做的一切而闻名遐迩。
他在书中所探讨的课题,即关于中国的革新,以及他所末取的方法和提出的建议,这一切都很自然地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我在此并不想谈作者那朴实、有力、引经据典而富于历史感的文笔,实际上,本文确实堪称现代文学的杰作。
《劝学篇》的出现和它所产生的重大反响并不令人吃惊。
它在很短的时间里多次再版,并被译成法文和英文。
与此同时,一些详细介绍它和对它进行理性评论的文章,也相继在外国杂志土发表了……10年后,张之洞的《劝学篇》仍未失去其现实意义。
它提醒欧洲读者注意中国在步入进步道路上的这一起点,并表明了北京政府想要达到的目标。
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一些虚夸不实的改革方案所进行的修正。
我们出版于1898年的译本早已销售一空,而读者们仍然渴望读到此书。
因此,现决定将译文修订再版。
”如果就在杂志上开始连载的时间而言,《劝学篇》的英文翻译可能并不晚于法文。
自1898年11月起,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吴板桥(Samuel Isett Woodbridge, 1856~1926)即在((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上连载了《劝学篇》的英文译文,持续时间达一年之久。
1900年,他的《劝学篇》译本得以在纽约出版,名为《中国的唯一希望》(China's Only Hope)。
次年,该译本又以同一书名在英国伦敦、爱丁堡等地再版。
可见该译本传播之广、影响之远。
另外,这一英译还曾以《劝学》(Learn! )为名,由上海水星公司印刷出版过一个版本(国内尚未见有人提到,北京图书馆有藏),书上未标明具体出版时间,估计在《中国的唯一希望》初版之前,时间大约是1899年底。
这个版本同《中国的唯一希望》在翻译上并无大的变化,只是后者对个别章节的标题和“译者前言”有所修改[②],注释有所调整和增删,并附上了杨格非(Griffith John, 1831~1912)致《字林西报》编辑的一封关于“张之洞地位”的短信。
另外,《中国的唯一希望》全篇无一汉字,而《劝学》在正文部分和注释里则保留了一些汉字。
似乎前者是要面对本土的西方人,而后者则以在华西人特别是传教士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吧。
吴板桥的英译本并非全译本。
他不仅删掉了张之洞在论证过程中引经据典的不少文字[③],整章未译的也有“外篇”中的“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和“矿学”等部分。
“译者前言”解释说,这样做是考虑到一般西方读者对这些内容不会感兴趣。
同时,吴板桥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也不是一字一句地死抠,而是简洁明了地传达原文含义。
给该译本作序的杨格非认为,吴板桥的英译相当成功,真正做到了既准确又可读。
不过,只要随手翻检一下就会发现,吴板桥的译文其实也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
[④]但这不是我们在此所要关注的问题。
吴板桥乃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堂妹夫。
1882年来华后一直在镇江传教。
1900年调往上海,次年创办英文传教刊物《通问报》,担任主编。
在《劝学》(Learn)译本“译者前言”中,他写道: 像这样一本书如果出版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将会被看作是具有革命倾向的著作,即便望高权重、远见卓识有如张之洞者,也不敢将其刊行。
但那场战争以及由欧洲列强所带来的其他问题的持续不断的压力,迫使中国走土了进步之路。
可以肯定,张之洞阁下在准备此书之前,对其所欲言者已然深思熟虑。
他的观点,完全代表了当权者和文人学士的看法。
且所有观点都被置于经典证据的保护和支持之下。
吴板桥认为,《劝学篇》所探讨的问题正是当时人们所热切关心的焦点,所以它出版后引起了成千上万中国士人的关注。
后来其影响急剧扩大,很大程度上又缘于戊戌政变的发生。
至于传教士和一般外国人对其也深怀兴趣,则是因为他们从中得意地看到,“长久习惯于孔教那垂死的令人昏昏欲睡的陈词滥调的中国人,现在终于被时代的现实震醒了”。
吴板桥最后特别强调指出:“了解该书的内容,对于传教士将是有用的,因为它代表了总督这样的中国官员的思想倾向。
”由此可见,吴板桥翻译此书的最初动机,主要还是为了传教工作。
给吴板桥英译本写序的杨格非,也是一个传教士,并且是一个热衷于以基督教来改造中国的英国著名教士。
他长期在以汉口为中心的华中地区传教,有“街头传教士”之称。
他为该书写序的时间是1899年。
《劝学》和《中国唯一的希望》两个版本用的都是此序,只有个别文字略微作了变动。
在序言中,杨格非特别提醒在华的传教士同行应该注意该书的“明纲”、“正权”、“去毒”、“设学”、“非攻教”等章,因为其中提出了值得传教士重视的观点[⑤]。
他尤其欣赏张之洞在“设学”章所提出的改庙兴学等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建议,认为它们无论是就性质还是目标而言都是极不寻常的。
他称赞张之洞的教育计划是真正宏伟的规划,如果不是戊戌政变造成中断,肯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这一切也表明张氏“不仅是一个改革家,而且是一个最激进的敢作敢为的改革家”。
此外,他还赞扬了张之洞对外部世界的广泛了解和对本国问题的剀切批评,认为张氏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尽管还谈不上完满,陈述中不免经常出错,但总体说来却在力求公正、克服偏见;至于张氏对国内种种弊病的剖评,他则认为反映了其对中国国情了如指掌,显示出其难得的务实精神和无畏的勇气。
对于“非攻教”一章,杨格非的评价值得今人深思。
该章谆谆告诫国人对基督教要采取宽容态度,弘扬儒教的办法是改革内政,而不是无休止地攻评异教,这给在华传教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杨格非坦诚地写道:“‘非攻教’章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值得赞赏的。
‘中国基督教小册子出版会’可能会几乎原封不动地出版它,这样,它将成为一本广为传布的非常有用的宗教宣传册子。
”在中国人民的反洋教运动日趋激烈的年代,张之洞以士大夫领袖的身份出而作此种宗教宽容的劝戒,给传教士带来一种安全感、温馨感,乃至使其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激之情,都是自然的、不难理解的。
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传教士之所以较驻华外交官和其他来华人士更重视《劝学篇》,热衷于将其翻译成西文,除了他们自身具备深厚的中文功底,对中国的发展更加关心之外,恐怕也与其深入骨髓的传教情结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
在为《劝学篇》英译本作序之前,杨格非就与张之洞熟识。
他对张氏的人品、见识、学问、才干和精力钦佩之至,并敬服其勤于政事、永不懈怠的工作作风和一心拯救中国的爱国情、使命感。
在序言中,杨格非除了对自己所认定属于张氏的这些品质给予赞美之外,还极力称扬了他的廉洁,认为张氏在贪污成风的中国官场中,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他甚至表示,尽管张之洞可能有自己的缺点和癖嗜,但他无疑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在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比他更爱国和更能干的政治家了。
对张之洞作如此评价,也许会令今人感到困惑。
但在当时,类似的评价却是除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极端顽固派之外中国士大夫的一般共识。
甚至于在戊戌政变特别是《劝学篇》出世之前,维新派人士唐才常等也大体作如是观。
戊戌时期曾旅华遍访中国要员的日本名人冈千切,不也认为张之洞乃当时中国高级官员中唯一“能办事”之人吗?《圣经》里并不排斥“爱国”精神,以培养所谓“爱国”精神教化华人,也一直是花之安、林乐知等许多在华著名传教士常不离口的传教“功夫”,因此传教士赞扬张之洞爱国也并不奇怪。
只是这种爱国并不包括所谓“排外”和“攻教”在内而已。
然而,无论是杨格非还是吴板桥都没有一味地为张之洞喝彩。
比如,对张氏认为西方的“liberty”应译为“公道”,而不应译成“自由”,吴板桥就特意作注说:“在这点上,总督相当肤浅。
”张之洞声言中国虽不如西方富强,但其人民无论贵贱贫富,都享有完美的自由,并安居乐业,不像西方人。
杨格非对此也大不以为然。
他批评张说乃大言不惭的美化,并认为这类美化在《劝学篇》中还有不少。
不仅如此,杨格非还对《劝学篇》的中心思想“中体西用”提出了“严正”的批评。
他写道:“张之洞把拯救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两件事情之上,即复兴儒教和采用西方的科学与方法。
旧者构成道德基拙,新者服务于实践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