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省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考察分析报告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意见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6•【字号】镇政发[2012]80号•【施行日期】2012.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意见(镇政发〔2012〕80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加快建设和谐幸福城市,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施低碳重点行动,构建低碳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提升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业态和品质,着力建设低碳镇江、美丽镇江。
基本原则: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强化行政推动,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推进低碳城市建设;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企业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革创新、循序渐进。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低碳能力,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逐步推进;广泛发动、全民参与。
广泛开展宣传示范活动,发动全民参与低碳行动。
二、主要目标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构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高效农业为主体的低碳产业体系,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领域的低碳化成效显著,市民生产和生活中自觉践行低碳理念,低碳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2019-2022年,在全国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建立低碳产业体系,确立有镇江特色的低碳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把镇江建设成“特色鲜明、品质高雅、业态领先、令人向往”的现代化低碳山水花园城市。
--碳排放强度下降率。
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确保下降19%,力争下降20%;2020年比2010年下降22 %。
加快江苏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加快江苏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思考加快江苏低碳城市建设的研究与思考摘要:低碳经济作为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的新型经济开展模式已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开展的关注热点。
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 中国在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鉴于我国各地开展水平不同,对低碳经济的规划建设必然存在差异。
因此,本文仅立足江苏,研究江苏城市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选择适合自身的低碳开展路径,实现地区经济低碳和可持续开展。
关键词:江苏省;低碳经济;路径研究随着全球资源环境恶化的加剧,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
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立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开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低碳理念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从国家层面上应对气侯变化及节能减排问题。
2007年9月8日,胡锦涛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提出“开展低碳经济〞的主张。
2021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建设部以河北省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开展示范工程,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仅仅一年多时间,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设想,节能减排的工程在各大城市启动。
一、江苏碳排放现状202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7年低碳开展水平评估的研究成果显示:江苏为相对高碳区。
从江苏的根本省情和目前的能源结构来看,江苏的高碳型工业经济仍然有相当长时期的快速增长。
但从开展战略来看,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开展趋势。
〔一〕碳排放量。
全省碳排放总量快速上升,2000 年的8005.3 万吨增至2021 年的1.7 亿吨, 增幅为118%;人均碳排放对应的从1.09 吨/人上升至2.27 吨/人。
居民低碳消费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镇江市为例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20, 10(3), 368-37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journal/mmhttps:///10.12677/mm.2020.103045Research on Resident’s Low-CarbonConsumption Choice and ItsInfluencing Factors—Take Zhenjiang as an ExampleJing Zhou, Feng Li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Received: May 13th, 2020; accepted: May 27th, 2020; published: Jun. 3rd, 2020AbstractAs one of China’s low-carbon pilot cities, Zhenjiang City’s exploration of its residents’ low-carbo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ies.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selects six factors as demographic factors,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knowledge related to low-carbon con-sumption behavior,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product factors, and external situation factor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above six factors on residents’ low-carbon pur-chasing behavior, low-carbon usage behavior and waste disposal behavior is conducted,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knowledge that affects residents’ low-carbon consumption behavior the most is low-carbon consumption behavior-related knowledge. There is a certain impact.KeywordsLow-Carbon Consumption, Correlation, Zhenjiang City居民低碳消费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镇江市为例周静,李凤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收稿日期:2020年5月13日;录用日期:2020年5月27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3日周静,李凤摘 要镇江市作为中国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探究其居民低碳生产消费行为及影响要素,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工业发达的沿海城市,镇江市一直在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镇江市政府近年来开始尝试在地方立法方面进行初探,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一、镇江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镇江市地处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全国文化名城。
近年来,镇江市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尤其是在工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方面,镇江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为何需要地方立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领,地方立法是政府层面重要的手段。
地方立法可以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监管和引导作用。
地方立法可以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的制度保障。
地方立法可以更好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推动更多的地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实施。
三、镇江地方立法初探在镇江市,地方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立法尝试。
首先在交通领域,镇江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比如在公共交通方面推广新能源车辆、鼓励居民骑行出行等。
在工业领域,镇江市加强了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督导和考核,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在城市规划领域,镇江市将低碳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鼓励建设绿色建筑、推广节能环保设施等。
这些都是镇江市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进行地方立法探索的重要成果。
四、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镇江市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法律法规方面,镇江地方立法还存在不够系统完善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领域的立法体系。
在执行力和监管力度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加严格的执法和监管措施来确保低碳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
宣传和推广力度还不够,需要加大对低碳经济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
镇江市低碳化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借鉴
以“ 四碳 ” 为核 心 的低碳 城 市管 理 行 动 ” ,还 青 山绿 水 于 经 济 发 展 显 示, 对于不 同的被监 管区域使用 体系 , 并 开展 了政 府 、 企业、 公众 中 。其 中, 碳 平 台是前 提 , 通 过碳 不 同的颜 色 , 代表着不 同的数据含 全 民参与的低碳化 城市建设活动 , 考 核 、碳 评估 和碳 资产 管 理 的手 义 , 如碳 排放 总量 、 工 业生 产过 程 取得 了较 好 的成效 。在 2 0 1 5年 1 1 段, 废 弃物 碳排 放量 等 , 其 以最终 达到碳峰值 的 目标 。具 碳排 放量 、
舒 硬 j I } 磊 —
—
目
d o i : 1 0 . 3 9 6 9 4 . i s s n . 1 0 0 3 — 5 5 5 9 . 2 0 1 6 . 1 1 . 0 0 5
低 碳 化 城 嚷 一
● 刘婷婷 董玉峰 石 家庄 邮电职业技术 学院 康琳婕 河北广播 电视 大学
月 3 O日至 l 2月 1 1日巴黎 举行 的 体做法如下 :
系 统运 行 图包括 区域 碳排放 信 息
图、 主干道 碳排放信 息图以及 企业
联合 国气候 变 化大 会上 ,镇 江市 作 为我 国唯 一 一个 以城 市主 题 日
( 一) 碳平台
在2 0 1 3年 ,镇江 市整合 政府 碳排放信 息图 , 同时通过 云平 台中
点建 设工作 , 在2 0 1 2年 1 2月国家 持续 发 展战 略 ,在全 国首创 以碳
通过 云平 台可 对 镇江 市 区的
江苏低碳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江苏低碳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江苏省低碳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江苏低碳产业现状1.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江苏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是能源消耗最大的省份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国排名第三,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大部份。
2. 低碳产业发展情况江苏省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江苏省已经形成为了一批低碳产业集聚区,涵盖了新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
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风能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发展较为突出。
3. 政策支持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支持低碳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方面,为低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江苏低碳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 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江苏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碳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不断提高,为江苏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 挑战(1)能源结构调整:江苏省目前仍然依赖传统能源,如煤炭和石油,这对低碳产业的发展构成为了一定的挑战。
(2)市场需求不足:由于低碳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市场需求相对较低,这对低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江苏低碳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建议1. 调整能源结构江苏省应加大对新能源的开辟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
2. 加强政策支持江苏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投入。
3. 加强科技创新江苏省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低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对镇江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低碳经济是 以低 能耗 、 低污染 、 低排 放为基础 的经济模 式 , 力发 展低碳经济不仅 是应对全球 气候变化 、 大 承担 国际 责任所需 , 而且是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 现可持续发展 的必 实 然选择。2 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明年以 “ 方式 、 09年 转 调 结构” 为工作重点 , 强化节能减排是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政府 提 出降低碳排 放 4 %~4 %的 目标 , 提 出中国要 “ 0 5 并 加快 建 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 、 建筑 和交通体 系” 并 “ , 加快形成 低 碳绿 色的生活方式 和消费模式” 。 镇 江市现阶段正处 于工业化 、 城市化 加速发展 阶段 , 且 产业结构长期偏重 , 化工 、 造纸等高污染 、 能耗产业增长较 高 快, 污水处理 厂、 乡治污管网等环保 基础设施建设 滞后 , 城 经 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加剧 , 可持续发展 面临严 峻挑 战。2 0 0 9年 , 镇江市委 市政 府明确提 出了“ 山水花 园城 市” 目标定位 , 的 为新一轮城市建设 和发展指明 了方向。 面对 机遇与挑战 , 顺应时代潮流 , 镇江需要 “ 低碳转型 ” 。发展“ 低 碳经济” 将成为镇江经济跨越发展最有力的突破 口和着力点 。
21 第 3 0 0年 3期 总 第 17期 0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0MI C RES AR E CH GUI DE
No-3. 01 3 2 0 S ra .07 e lNo 1 i
对 镇 江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思 考
周秋琴 , 杨艳艳
( 江行政学院 行政 管理教研部 , 镇 江苏 镇江 2 2 0 ) 10 3
源 消 费 比 重 , 实 减 少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量 , 断 增 进 社 会 的 和 切 不 谐 、 明 和进 步 。 文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
镇江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步伐。
本文将就镇江地方立法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初步探索进行分析。
镇江可以在低碳经济领域加大政府投资。
政府在低碳产业发展方面可以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低碳技术创新和研发。
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规定,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
政府还应加大对低碳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投资低碳产业来改善环境。
镇江可以加强低碳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镇江可以通过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和提高科研经费投入,加快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政府可以建立技术创新的奖励机制,激励企业和个人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
镇江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低碳经济发展。
可以制定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入市区的规定,鼓励这些企业迁往郊区或者利用先进的清洁技术来减少污染。
还可以制定限制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政府可以实施处罚措施,形成一定的法律威慑力。
镇江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通过举办低碳经济推广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对低碳经济的认同感和实践意识。
通过建立低碳生活示范点、推广低碳出行方式等,引导市民转变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镇江地方立法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以在政府投资、技术创新、法律法规和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探索。
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镇江可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这也能够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和经验,促进全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镇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初探
建 设 部 副 部 长 仇 保 兴 博 士2 0 0 9 年 在 国 际 他 城 市 并 且 明 显 优 干 其 他 城 市 的 绿 色 资 容 易造 成 交 通 拥 堵。
城 市规 划与发展论 坛上首次提 出” , 其 内 源 , 在 长 江 三 角洲 城 市 面 临 “ 特 色危 机 ” 的 镇 江 的 这一 优 势 将 会越 来越 突 出 。 容 包 含 了生 态 城 市 和 低 碳 城 市 的 内涵 。 低 时 候 , 碳 生 态 城 市 是将 低碳 目标 与生 态 理 念 相 整 因 此 在 资 源 紧 缺 以 及 气候 变 化 的 背 景下 ,
碳 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 以及对镇江发展低碳 生态城市的现 状分析, 提出 镇江建设低 碳生态城市的对策建议 。 关键词: 镇江 低碳 生态城 l 市 可 持续发展
中图分 类号 : T U 9 8 4 . 1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O 1 ( b ) 一 0 1 4 0 — 0 2
市 区 的空 气环 境 带 来 危 害。 ( 2 ) 公 共 交 通 系统 不 够 完 善 。 公 交车 方
面: 镇 江 市 公 交 车 虽然 从 今 年 l 0 月开 始 实
2 镇 江 市 概 况
镇 江 在 区域 发 展 的 梯 度 中城 市 规 模 、
行刷 卡 五 折 的 优 惠 政 策 , 但 是 公交 夜 间服 已经停 止 服 务了, 慢行道方面: 有 的街 道 路
低碳城市, 就 是 在 城 市实 行 低碳 经济 ,
型、 环 境 友好 型社会 , 建 设 一 个 良性 的 可 持 续 的 能 源 生 态 体 系 …。 生 态 城 市 是 城 市 可持 续 发展 的高 级模 式 , 它是 社 会 和谐 、 经 济 高 效 、生 态 良性 循 环 的 人 类 住 区 形
镇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书
镇江城市现状分析报告书一、引言镇江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市以北、扬州市以南。
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镇江在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本报告将对镇江市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经济发展现状镇江市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镇江市的GDP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达到8%,远高于江苏省整体水平。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镇江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然而,镇江市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不平衡、创新能力薄弱等。
因此,镇江市应致力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
三、城市规划现状在城市规划方面,镇江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市区的道路交通网络相对较为完善,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
此外,镇江市还积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化工程,增强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然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交通不便等。
因此,镇江市应考虑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四、环境保护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镇江市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镇江市还增加了环保设施投资,改善了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
然而,环境保护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分类不到位、污水处理不完善等。
因此,镇江市应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治理的水平。
五、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镇江市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2. 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优化交通网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3. 加强环境保护,继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4. 加强城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5.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
六、结论综上所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各国纷纷加大了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发达地区,镇江市也在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地方立法在镇江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镇江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地方立法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镇江市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地方立法应该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镇江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地方立法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案例,建立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治理。
还可以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工业排放标准,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地方立法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加积极地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可以通过立法手段,给予符合低碳标准的企业和个人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补贴。
通过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开展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同时可以建立低碳经济发展基金,支持低碳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效激励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低碳经济发展中来。
地方立法还可以通过规划和用地管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立法手段,规定新建工业园区必须符合低碳标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可以制定土地利用规划,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同时可以通过立法手段规范城市建设,推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出行,降低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地方立法还可以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监督和评估。
可以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估标准和考核机制,监督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情况。
同时可以强化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保障低碳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
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有效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镇江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立法在镇江市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通过多方面的立法手段,推动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励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低碳经济发展中来。
低碳节能环保建筑调查报告分析(优秀范文五篇)
低碳节能环保建筑调查报告分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低碳节能环保建筑调查报告分析低碳节能环保建筑调查报告分析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低碳”概念来自于生活。
二氧化碳增多地球变暖,因而低碳建筑应运而生。
之前老百姓只是看见汽车、工厂的排放量,而建筑的碳排放却被忽略了。
由此,低碳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如潮而至。
面对渐行渐近的威胁,实现低碳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积极努力的齐心应对成为了地球人的共同选择。
事实上,低碳建筑并不是建筑界的一个新名词,至少在日本建筑师看来,早在20年前就开始在建筑界践行。
对于一个没有资源的岛国来说,能源就意味着生命,而低碳就成为大多数建筑师当时考虑的出路之一。
如果每个人一天的碳排放量以数字纪录,可以得出一个人一天的碳足迹。
记录碳足迹可以提醒自己亏欠了大自然,算是一种社会责任心的体现。
作为建筑物,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它的碳排放是影响环境的主要来源,所以说“低碳建筑”是当前“绿色建筑”理念的前沿体现。
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为的是进一步了解目前建筑低碳环保的情况,以下是我们进行调查的问卷具体内容:1、您知道节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吗?A.了解B.比较了解 E.非常了解 D.专业2、您认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应由哪个机构或部门负责?A.地方已有的节能办和墙改办B.地方新设建筑节能管理机构3、您认为新建节能建筑在投入市场过程中主要有哪些困难?(多项选择)A.成本提高B.强制执行力度不够C.政府支持力度不够D.公众购买率不高E.其他4、您认为新建建筑是否应实行标识制度?A.应该B.有必要C.非常有必要5、您认为开展建筑能耗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在哪里?A.没有具体部门管理B.统计的设备和统计技术不完善C.业主的积极性不高D.统计人员不确定 E.缺乏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F.其他6、您认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有哪些困难?(多项选择)A.改造所需资金无法落实B.供热体制改革未同步进行C.政府支持力度不够D.居民不予配合E.其他7、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中,拟采用国家、地方和业主自筹资金相结合的方式,您认为业主出资多少比较实际?A.50元/m2以内(10%左右)B.50元/m2-100元/m2(20%左右)C.100元/m2-200元/m2(30%左右)D.200元/m2以上(40%左右)E.都不接受8、您认为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哪些困难?(多项选择)A.技术不成熟B.成本太高C.本地区无足够的可再生能源得以利用D.政府支持力度不够E.其他9、您认为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关键在于?A.政府部门B.设计单位C.开发单位D.消费者 E.其他10、对于新建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采取何种激励方式最为有效?A.对开发商给予税收优惠B.对开发商给予贷款贴息C.对开发商给予补贴D.对购房者给予补贴E.其他11、目前大部分工程是否采用绿色节能措施如有,最主要是哪方面?A.采暖B.照明 C.水循环D.其他此次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90%,接下来,我们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以下结果:在1中,选择A的有25人,B19人,C4人,D6人,各占总数的25%;35.7%;7.4%;1.2%,应该来说,大部分人还是了解节能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这说明大部分人还是挺关注节能建筑的!在 2中,选择A的有17人,B37人,C0人,D0人,各占总数的31.4%;68.6%,应该来说,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应该由地方新设建筑节能管理机构,这说明,大部分人还是相信地方新设建筑节能管理机构的,在3中,选择A的有22人,B5人,C14人,D10人;E2人,各占总数的40.7%;9.3%;26%;18.3%;3.7%,应该来说,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节能建筑成本高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才导致了新建节能建筑在投入市场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在4中,选择A的有0人,B11人,C36人,D7人,各占总数的0%;20.3%;66.7%;13%,应该来说,大部分人认为新建建筑是应实行标识制度的,这说明人们还是比较关注的!在5中,选择A的有13人,B12人,C14人,D2;E11人;F2人,各占总数的24.1%;22.2%;26%;3.7%;20.3%;3.7%,应该来说,大部分人觉得开展建筑能耗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没有具体部门管理以及统计的设备和统计技术不完善和业主个人的积极性不高和缺乏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希望国家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鼓励和提倡,在6中,选择A的有11人,B5人,C4人,D32人;E1人,各占总数的20.3%;9.3%;59.1%;1.9%,应该来说,大家普遍认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有改造所需资金无法落实以及供热体制改革未同步进行和居民不予配合,这表明节能建筑改造目前还有困难,希望部分居民应该改变传统思想,希望国家能够加大此方面的力度,更好推进节能建筑改造!在7中,选择A的有16人,B22人,C10人,D5人;E1人,各占总数的30%;40.7%;18.5%;9.2%;1.6%,应该来说,大部分人觉得业主出资在50元/m2以内(10%左右)和50元/m2-100元/m2(20%左右)以及100元/m2-200均比较实际合理!在8中,选择A的有21人,B12人,C10人,D11人,各占总数的38.9%;22.3%;18.5%;20.3%,应该来说: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成本太高,技术不成熟,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在9中,选择A的有16人,B21人,C5人,D6人;E5人,各占总数的29.6%;38.9%;9.2%;11.1%;9.2%,应该来说: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和设计单位,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积极鼓励人们以及设计单位要不断改进设计!在10中,选择A的有10人,B9人,C9人,D19人;E7人,各占总数的18.8%;16.7%;16.7%;35.1%:;13%,应该来说,对于新建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采取对开发商给予税收优惠激励方式以及对开发商给予贷款贴以及对开发商给予补贴均为有效方法!在11中,选择A的有8人,B16人,C27人,D3人,各占总数的14.8%;30%;50%;5.2%,应该来说,目前大部分工程是否采用绿色节能措施如有,最主要是采暖, 照明以及水循环,表明大部分工程还是有采取低碳节能设施的,这无异于响应节能减排,低碳建筑的号召!节能建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多重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要求,顺应了时代潮流。
江苏省碳排放调研报告
江苏省碳排放调研报告江苏省碳排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江苏省的碳排放情况,评估碳排放的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以推动江苏省的低碳发展。
二、调研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收集江苏省相关统计数据、碳排放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获得准确的碳排放情况。
2.实地考察:实地考察企业、工厂和城市,了解实际的工业排放、能源消耗和交通排放情况。
3.访谈调查:与企业负责人、环保部门和政府官员进行访谈调查,了解碳排放管理措施和低碳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
三、调研结果:1.碳排放总量:根据数据收集和计算,江苏省碳排放总量为XXX吨/年。
2.碳排放构成: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占比60%)、交通排放(占比30%)和能源消耗(占比10%)。
3.碳排放分布:碳排放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的工业园区和大城市,如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
4.碳排放增长趋势:由于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碳排放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5.碳排放管理措施:江苏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行动计划,如推广清洁能源、增加能效改造项目等。
四、调研分析:1.碳排放情况严峻:江苏省碳排放总量庞大,让环境承受巨大压力,加剧了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问题。
2.排放构成问题:工业排放占比较高,说明江苏省的工业生产仍然高能耗高污染。
交通排放也成为重要问题,需要加强公共交通发展和推广新能源车辆。
3.减排建议:江苏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碳排放:a.调整发展思路,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加大清洁能源的投入。
b.鼓励企业进行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公开披露,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c.加强交通管理,推广公共交通,提高交通效率。
d.加大碳排放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法规,对违反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
e.加强碳排放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总结与展望:江苏省的碳排放问题严重,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
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碳排放的监管和管理,推动低碳发展。
镇江低碳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低碳城市建设。
2001年,围绕镇江“城市山林”和大江风貌,提出做好“显山露水·透绿现蓝”文章;2004年,确立“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目标定位,编制《镇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全国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
为推进低碳发展,镇江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展开积极探索。
一、低碳城市建设治理体系的探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成立生态文明(低碳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设立市—县—乡三级低碳办,各级政府(管委会)负责人挂帅,明确各层各级责任分工。
政府、企业、群众,各层各级各单位、各行各业,全面参与低碳城市建设。
常态化开展“低碳生活进我家”活动,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共享低碳”的良好氛围,形成“低碳镇江·我有责任”的社会共识。
二是突出规划引领体系建设。
2013年出台《镇江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市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生态平衡四大区域,落实到县区、乡镇、街道;出台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城市发展、长江岸线保护、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城市管理发展等规划。
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传承发展眼镜、香醋、木业等传统产业。
以规划引领低碳发展,以产业升级减少碳排放。
三是强化督查考核体系建设。
建立镇江市绿色发展评价机制,每月检查、每季度督查、每年评价;建立镇江市生态文明和低碳城市考核目标体系,五年一考核。
从2014年起,以县域为单位,对所属8个辖市区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2018年,生态文明类指标数量占各地年度绩效考核指标总数的50%,权重为35%,数量和权重得到大幅提升。
二、低碳城市建设治理能力的实践一是项目化推进。
从2013年起,每年制定《镇江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计划》,全面实施优化空间布局、发展低碳产业、构建低碳生产模式、碳汇建设、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能力建设、构建低碳生活方式九大行动,将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明确完成时间和责任单位,确保可量化、可考核、见实效。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途径。
作为中国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镇江也在积极探索、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镇江地方政府也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立法,来规范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就镇江地方立法中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步探索进行讨论。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碳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清洁能源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在镇江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减缓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镇江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立法,来规范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镇江地方立法初探1.《镇江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为了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规范和引导,镇江地方政府制定了《镇江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
该条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进行规定:(1)明确低碳目标:《镇江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中明确了镇江市的低碳发展目标,包括减少碳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方面的目标。
这为镇江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
(2)加强政府引导:《镇江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要求镇江市政府要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推动。
政府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激励企业和居民采取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加强监督检查:《镇江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还要求设立专门的低碳发展监督检查机构,加强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低碳政策的贯彻执行。
(1)清洁能源发展目标:《镇江市清洁能源发展促进条例》明确了镇江市清洁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
低碳环保调查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
为了深入了解低碳环保的现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低碳环保调查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实践报告。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低碳环保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低碳环保事业。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低碳环保观念并未深入人心,许多人对于低碳环保的认识和行动力度不足。
2.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低碳环保的认知程度、低碳环保行为现状以及影响低碳环保行为的因素,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低碳环保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公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
同时,对部分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低碳环保观念和行为。
2. 调查过程(1)前期准备:确定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选择调查对象。
(2)实施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发放问卷,对部分受访者进行访谈。
(3)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公众对低碳环保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了解低碳环保的概念,但对其内涵和具体实践措施了解不够深入。
其中,35%的受访者表示对低碳环保有一定了解,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45%的受访者表示对低碳环保概念模糊,缺乏了解。
2. 低碳环保行为现状调查发现,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低碳环保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用水、用电:80%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节约用水、用电,减少能源消耗。
(2)垃圾分类:70%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
(3)绿色出行:60%的受访者表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等。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摘要】镇江市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着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地方。
本文首先介绍了镇江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地方立法探索的必要性以及目前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然后探讨了加强地方立法支持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制定相关政策的困难和挑战。
分析了镇江地方立法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立法内容。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镇江地方立法的制定提供参考,并推动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镇江、地方立法、发展、现状、探索、瓶颈、支持、政策、困难、挑战、作用、发展方向、完善内容。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
作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之一,镇江市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镇江市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更需要相关地方立法的制定和完善。
地方立法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对于镇江市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方立法的完善,可以更好地规范和引导企业和居民节能减排,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探讨和研究镇江市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的地方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围绕镇江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地方立法探索的必要性、发展瓶颈、应当加强的支持方面以及面临的困难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镇江市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立法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立法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方立法,可以有效规范和引导企业和个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减少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镇江地方立法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有望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
发展低碳经济的镇江地方立法初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镇江地方立法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地方立法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为了贯彻地方行政机关的职能使命、管理本行政区域事务所规定的法律规章,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可执行性,是地方政府管理本地区事务的重要手段。
因此,探讨如何在镇江地方立法中发展低碳经济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分析,分析镇江地方立法在这方面的现状,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探索镇江地方立法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并提出建议。
希望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能够为镇江地方立法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如何在镇江地方立法中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通过分析低碳经济的概念以及镇江地方立法的现状,我们可以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们将探讨如何在镇江地方立法中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为镇江地方立法部门提供参考,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正文2.1 低碳经济概念解析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消费和交通等领域,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产业等方式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减少碳排放来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质量、降低能源消耗等,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低碳经济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其中政府在引导、规范和扶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在镇江地方立法中,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全社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镇江地方立法应该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推动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支持力度;二是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确保低碳经济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监督;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合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江苏省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作者:————————————————————————————————日期:关于江苏省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的考察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对人类文明形态和国际秩序造成深层次冲击。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引发的生态危机,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
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是世界潮流,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
今年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建设低碳城市”,为下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赴镇江市开展为期两天的低碳城市建设调研,听取了镇江市发改委的情况汇报,并研阅了工作台账。
通过考察,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一、镇江市概况镇江地处苏南,区位优势独特,西距南京50公里,东距上海200公里,处于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点。
市域面积384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12万。
下辖丹阳、句容、扬中三个县级市和京口、润州、丹徒、新区四个区。
镇江历史悠久,具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
镇江以“城市山林”、“真山真水”自然条件著称,山体、森林、湿地资源丰富,水域面积52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7%,河流60余条,总长700余公里,湿地总面积约4.2万公顷。
镇江自然资源禀赋丰富,为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碳汇生态基础。
镇江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称号。
《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镇江为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和旅游文化名城。
2011年,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469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1.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3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25元。
进出口总额1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
二、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2011年1月12日,镇江市第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明确提出:“统筹利用好有限资源,积极申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
打造城市新名片,塑造城市新形象”。
该市发改委多次向省、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领导汇报,提出镇江的请求。
2012年3月,江苏省发改委在多个城市中筛选出三个城市(苏州、淮安、镇江)上报国家。
2012年4月,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孙翠华副司长来苏专程听取三市汇报。
2012年5月、6月,该市主要领导专程赴京向国家发改委领导专题汇报,召开专家研讨会,研究镇江低碳经济发展思路、重点任务等。
2012年8月18-19日,国家发改委调研组来镇江考察,对镇江的思路、做法给予了肯定。
主要做法如下:(一)明确组织领导和发展目标成立了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市相关部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负责贯彻国家、省有关方针政策,协调各领域低碳工作的开展,统筹解决在低碳城市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对低碳城市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估。
同时,做好低碳发展规划和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组织编制完成了《镇江市“十二五”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以及《镇江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初步实施方案》,明确了镇江低碳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原则、目标和任务,确定了重点工程,统筹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各项工作。
(二)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近年来,先后出台了《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镇江市实施转型升级工程的意见》、《镇江现代化服务业两年(2011-2012)跨越发展指导意见》、《镇江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关于加强节能评估审查从源头上强化能耗控制的通知》、《关于推进我市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从多方面、多层次为有效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省和国家相关政策。
2011年起,所有投资项目,都必须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投资项目节能竣工验收制度,对未组织节能竣工验收或未通过节能竣工验收的项目,实行不接电、不供水的硬性措施。
(三)构建低碳型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推动新兴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电子信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年实现销售1636亿元,同比增长54.5%。
销售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比重达到32.8%。
二是加快发展服务业。
高端商贸、现代物流业、软件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速。
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约950亿元,同比增长12.6%,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2%,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三是低碳生态农业发展较快。
建成25家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个循环农业示范基地。
完成83个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工程,建成41家低碳生态养殖示范场。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7%,秸秆综合利用率95%以上。
(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十一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5%,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1.25个百分点。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十一五”期间,共关停小化工企业175家、关停小砖瓦窑210座。
2011年,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5万吨,关停33家高能耗、高排放企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该市以及下辖丹阳市都是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9家园区、企业是江苏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试点企业。
该市共有省、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34家。
近年来,该市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再制造试点、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及省级“城市矿产”试点示范基地、企业,省级餐厨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等,工作成效明显。
(五)加快山水花园城市建设近年来,该市全面实施了青山绿水、蓝天行动、生态修复、绿化造林、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
集中整治了主城区内11座山体和3条通江河道,建设景观型、休憩型“步行绿道”近100公里,复垦整理土地近5.5万亩。
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9%,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6.5平方米,居全省前列。
淘汰燃煤锅炉、茶水炉600多台。
完成加油站、油库和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改造。
全面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目前已完成973个。
建成城市绿化工程项目140项。
全面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以智能公交项目为引领,推动交通领域低碳发展,同进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
目前全市CNG出租汽车占比已达96.2%。
(六)加强建设低碳城市宣传该市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普及低碳知识,使低碳理念逐步融入广大市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逐步实现全民参与。
三、几点启示(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为组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市低碳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二是强化资金保障。
市财政每年要安排****万元作为市低碳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传统产业(行业)低碳化改造补助;低碳县(市、区)、低碳乡镇(街道)、低碳社区(小区)、低碳工业园区、低碳企业、低碳学校(医院)等工作突出奖励;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等。
三是强化规划引导。
深入实施《**市发展低碳经济及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规划》、《**市循环经济“12555”行动计划》、《**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工作。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
要制订出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定》,全面提出低碳城市建设任务。
同时要制订出台“关于大力培育低碳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建筑节能、发展绿色交通、推进技术减碳、提升碳汇能力、倡导低碳生活,大力推进‘七大城市’(低碳活力城市、低碳能源城市、低碳建筑城市、低碳交通城市、低碳创新城市、低碳宜居城市、低碳健康城市)建设等七个具体实施意见”。
深入实施《**市关于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意见》及以金融、商贸、物流、旅游、房地产等为配套的“1+19”服务业发展政策。
(二)要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与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低碳理念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完善为保障,探索一条以低碳产业为主导、以低碳金融为特色、以低碳生活为基础、以低碳社会为根本的特色低碳发展道路。
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争取实现2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2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2%,森林年固碳能力200万吨。
2019年,力争实现**达到二氧化碳排放的稳定峰值,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超过5400万吨。
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至0.46吨标煤/万元以下,单位能源二氧化碳强度下降至1.72吨二氧化碳/吨标煤以下;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5%左右。
主要任务:一是培育低碳产业,建设低碳活力城市。
重点是:建设低碳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全面推行“节约集约生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用能设备;建立企业碳排放约束机制。
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建设低碳能源城市。
重点是: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优化发展电力工业;加快发展热电联产;加强节能技术开发应用。
三是强化建筑节能,建设低碳建筑城市。
重点是:继续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加快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民用建筑用能管理;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四是发展绿色交通,建设低碳交通城市。
重点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现绿色出行;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提高道路畅通率;严格执行机动车低排放标准;积极推进交通运输节能;构建城市慢行系统,鼓励低碳出行。
五是推进技术减碳,建设低碳创新城市。
重点是:推进低碳金融创新;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鼓励低碳技术研究开发;加快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培育发展低碳技术中介服务。
六是提升碳汇能力,建设低碳宜居城市。
重点是:推进森林碳汇能力建设;推进绿化碳汇能力建设;推进海洋生物碳汇能力建设;推进湿地碳汇能力建设。
七是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健康城市。
重点是:强化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开展低碳创建活动。
(三)要进一步落实试点建设责任制要制订出台《**市低碳城市试点主要发展指标》和《**市低碳试点实施方案重点行动目标责任制》,按照各地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分别落实到相关单位;要出台《各县(市、区)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责任考评办法》,确保各分解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属地责任。
各县(市、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是这次低碳城市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