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经济人_利他行为的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经纪人概论》

《经纪人概论》

经纪人的概念“经纪人是以信息为基础,以代理、居间、行纪等多种方式积极促进委托方和相关方达成交易,以佣金等方式获取利益的个人、法人经营者。

”经纪人的概念包括四个层次:1.经纪人以收取佣金为目的;2.经纪人为促成他人交易而进行服务活动;3.经纪人活动的形式包括居间、行纪、代理等;4.经纪人主体包括个体经纪人、合伙经纪人、公司经纪人等。

居间:介于委托人与合同相对人之间,接受委托人委托,向委托人提供订立合同的机会,或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

行纪:接受委托人委托,以自己的名义同合同相对人订立合同,并承担规定的法律责任。

代理:在受托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活动,其法律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其费用由被代理人支付。

经纪人的特征1、经纪人是促成供需双方达成交易的中间服务人2、经纪人无须承担交易风险责任3、经纪人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经营者4、经纪人的经营收入主要是佣金形式经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一、经纪人的市场地位经纪人的职能就是对市场的信息进行收集、评估、传输,换届信息不对称,促使交易双方达成协议经纪人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经纪人推动了社会分工,提高市场效率,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经纪人的法律地位三、经纪人的社会地位经纪人的发展趋势一、经纪人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二、经纪人的品牌化发展趋势三、经纪人的规模化发展趋势四、经纪人的网络化发展趋势(一)开放性。

(二)互动性。

(三)生动性。

(四)快捷性。

(五)低成本性。

经纪人的研究对象经纪人研究对象是经纪主体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事经纪中介服务活动的行为以及经纪业务的运行规律。

经纪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纪主体的组织类型、经纪行为以及经纪行为的运行方式。

经纪中介服务本身并不占有商品,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本和活动能力以及广泛的社会联系、独有的供销渠道,为交易穿针引线,全面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客观、公正、准确、高效的服务。

经纪人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是研究者未经控制的日常生活下,直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

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

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理解人类行为对于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变得愈发重要。

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正是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决策过程、偏好以及认知偏差等,来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我们每天都在做出各种经济决策,小到购买一瓶饮料,大到选择职业、投资房产。

这些决策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和认知因素。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往往假设人们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所有信息,并做出最优的选择。

然而,现实中的人们并非如此完美。

比如,我们在购物时常常会受到促销活动的影响。

商家打出“买一送一”的招牌,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划算的交易,而忽略了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商品。

这就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偏差,被称为“交易效用偏差”。

我们更关注交易的形式和表面的优惠,而不是实际的价值和需求。

再来看投资领域。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常常会表现出“羊群效应”,即盲目跟随大多数人的投资决策,而不是基于自己对市场的独立分析。

当市场繁荣时,大家纷纷涌入,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涨;而当市场下跌时,又恐慌性地抛售,导致股价暴跌。

这种群体行为往往会加剧市场的波动,与传统经济学中理性投资者的假设相背离。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行为偏差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

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很难获取到完全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即使能够获取到一些信息,我们处理和理解这些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此外,人们的心理因素也起着关键作用。

恐惧、贪婪、过度自信等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厌恶”概念也很有意思。

人们对于损失的痛苦感往往大于获得相同收益的快乐感。

这就导致在面临风险决策时,我们更倾向于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同等程度的收益。

例如,在股票投资中,如果我们已经亏损了一部分资金,可能会更不愿意割肉止损,而是抱着侥幸心理等待回本,结果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

另一个重要的行为分析概念是“时间偏好”。

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在当下享受而不是为未来储蓄,即使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收益可能更大。

浅谈市场经济下的“经纪人”

浅谈市场经济下的“经纪人”
开发 以 下经纪 人 项 目: ( 1 科技 经纪 公 司
殳展农 村 市场 经
司 农 村 产业 结 整
句发 展 。要做 到 寸 诸如 商品 供 的
农 民盼 望跨 城 : 把关 定 向 . 高 提
: 、 术 又会 经营 的
拄入农 村技 术 市 £ 推 广 各 种 高 和
慢务
利导。
重 要 角色 , 有计 划 、 的经 纪人 网络 . 发挥 其 潜在 的 、 巨大 的经 济
鼓励支持“ 纪人" 作 。 展“ 经 工 发 经
纪 人 " 业 是 市 场 经 济 的迫 切 需要 产
“ 纪人 ” 个 职业 的工作性 质 . 别于 一般生 经 这 有
能量 , 对加 速 我 国社 会 主 义市场 经 济 的发 展 . 重 有
要 的意义 。
对 “ 纪 人 " 个 概 念 的重 新 认 识 经 这
“ 经纪 人” 在人 们 的传 统思 维里大概 是倒 爷 、 穴 头 、 客、 掮 黄牛一 类词汇 的组合 , 就算 《 辞海 》 的诠 上 解“ 资本主 义市场 上的 中间商人 ” 其 色彩也 是冷冰 .
犟 潜 在 的 巨大 其

他 们 中懂 市
苞 发 挥他 们 应 分
活动 有 法 可依 。 章可 循 : 上至 下 形 成 完 整 的经 有 从 纪 人 体 系 , 立 各 种协 会 进 行 行 业 管 理 , “ 纪 成 使 经 人” 工作 能做 到核 准从 业 资格 , 明确 从 业范 围 , 用 使 专 用发 票 , 置独 立核 算 账 户 , 立奖罚 制度 。 实 设 建 切 保障“ 经纪 入 ” 的权益 和 国家 利益 不受 损失 。 2制定本 地发 展 “ 纪 人 ” 织 , . 经 组 开展 经 纪 交 易 的分步 实施 计划 除 证 券 、 品 交 易等 专 业 经 纪 公 司 外 , 特 别 商 要

论述经纪人假设的核心内容

论述经纪人假设的核心内容

论述经纪人假设的核心内容
经济人又称作“经济人假设”,即假定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有目标理性的,惟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最大化。

这常用作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

“经济人假设”来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之后,西尼耳定量地确定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一名词引入经济学。

经纪人假设核心内容概括为五点:①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②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

③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④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⑤经济人假设又称为X理论,X理论认为人类本性懒惰,厌恶工作,尽可能逃避,唯一的激励办法就是以经济报酬来激励生产,只要增加金钱奖励,便能取得更高的产量。

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

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

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叶航汪丁丁罗卫东(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310027)内容提要:现代经济学与现代生物学对人性的看法相当一致,都把自利看作人类行为的基本前提。

但来自桑塔费学派的最新研究证明,在人类进化早期阶段,利他行为作为社会规范内部化的产物,在维持个人之间的合作劳动、有效提高族群生存竞争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ESS基础上提出一个演化均衡模型,进一步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优势以及合作剩余导致利他偏好内生的机制。

关键词:利他行为利他偏好内生化合作剩余演化均衡一、传统:一个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回顾1. 经济人假设与理性人假设现代主流经济学把自利作为人类行为的基本前提,从而本质上排斥了利他行为①对经济研究的意义(张五常,2001;田国强,2005)。

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所谓的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人确立为经济分析的出发点,为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分析生产者行为的基本范式(Smith,1776)。

19世纪50-70年代的边际革命把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确立为经济分析的另一个出发点,为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基本范式(Gossen,1854;Jevons,1871;Menger,1871;Walras,1874)。

这两个范式内在地统一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帕累托把具有这种行为倾向的人概括为“经济人”,并认为它是全部经济分析的前提假设(Pareto,1896)。

由于这个假设隐含着一种对人性自私的肯定,一经面世就引发了众多批评,其中也包括来自经济学内部的批评。

20世纪20年代以后,经济人假设逐步被理性人假设取代,这种取代主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持续批评,使许多经济学家,也许他们并不赞同这些批评,但为了避免怀疑和争论,不得不在表述时使用一些更抽象的术语,比如最大化行为、最优决策、理性选择等,从而导致了“理性人”这一概念的流行(杨春学,1998);第二,20世纪30-50 年代,萨缪尔森出于经济学数理化的需要,对许多传统经济学概念进行了重新表述,而效用* 本文得益于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与美国桑塔费研究院(SFI)的学术交流,特别是Samuel Bowles教授、Herbert Gintis教授与我们的深入讨论。

从经济人假设角度对企业内宣工作的行为分析经济人假设

从经济人假设角度对企业内宣工作的行为分析经济人假设

从经济人假设角度对企业内宣工作的行为分析经济人假设一、经济人假设分析基础经济人又称理性经济人,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

经济人是指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经济人假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经济活动中的人是自私的,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所具有的唯一动机,就是追求自身目标利益的最大化。

二是经济人的行为有完全理性,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

三是经济人拥有完全信息,能够清楚地了解其经济行为的条件和后果。

四是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作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有效地增进公共利益。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主体,每个企业都会从自身的目标出发,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内宣工作是经济人选择的结果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多种活动,内宣工作是企业的辅助性工作之一,主要载体有内部新闻报道、企业内刊、内网论坛等等。

(1)企业的经济人选择。

内宣工作有助于消除企业内部不确定性。

内宣工作可以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沟通,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内部关系不确定性,节约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

内宣工作有利于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内宣工作是培育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

企业可以将员工先进事迹以及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进行及时宣传,鞭挞后进,鼓励先进,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发展战略进行重点宣传报道,唤起员工的认同感,营造企业良性发展的工作范围。

内宣工作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

内宣工作是凝聚人心、统一思想的重要渠道。

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可以通过内部新闻宣传采用适当的形式真实、准确、及时地传达到企业的各个层次,以达到转变思想、统一认识、凝聚力量的目的。

利弊相比,内宣工作的收益远远大于它付出的成本,因此,重视开展内宣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纪人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经纪人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起源经纪人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成立于1906年,并于1910年被英国政府贸易委员会予以注册。

据统计,英国保险市场上有800多家保险公司,而保险经纪公司就超过3200 家,共有保险经纪人员8万多名。

发达国家保险市场上大约70%的业务都是由经纪人来完成。

在德国,独立保险经纪人更是有投保人的“同盟者”之称职业方向代理人:受雇于保险公司并代表公司的利益,为其所受雇的保险公司推销保险产品经纪人:受雇于投保人,代表客户的利益与实际情况,横向比较各公司产品与条款优劣,为其量身定制独立经纪人:具有独立思维,代表客户利益。

秉持客观、公正的服务理念协助客户(个人和企业)完成风险规划与财务策略区别思维模式代理人的思维模式大多出发于受雇公司的产品作为推销导向经纪人思维跟随投保人的切实需求,在市场中配置最优产品服务不同代理人为其受雇的公司推销产品并代为收取保费,在理赔立场上会提交申请,但最终会跟随当时公司的决定与态度经纪人为客户提供风险规划,综合评估,并协助理赔与追偿(向保险公司施压或提起诉讼)等全过程服务法律责任不同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为代理与被代理关系,保险公司仅对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的行为后果负责经纪人是受客户委托,为委托与被委托关系。

因经纪人的过失对客户造成的损失由经纪人承担业务范围不同代理人受雇于各自的公司,并推销各自的公司的产品经纪人可以安排寿险和财产险以及再保险服务对象不同代理人主要针对个人业务经纪人针对个人人身业务以及中高端消费人群与大中型企业和项目经纪人优势经纪顾问的优势:1.经纪顾问精通保险技术、熟悉保险市场运作方式。

并对各公司产品进行大量的横向对比与条款分析,能够充分考虑个人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并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方案,使客户能够以科学、合理的保险条件获得充分的保障2.随着社会化与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企业把自己不熟悉的风险管理和保险安排委托经纪顾问去做,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使企业能够更专注于自己主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3.通过对风险管理使客户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有所改善,容易获得更为优惠的承保条件。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的经纪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从而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社会利益。

该假设是建立在理性人基础之上的,即人们的行为是理性的、有目的的,并且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经纪人假设下,人们的行为是自利的,但是这种自利行为往往会带来社会的利益。

例如,一个企业家在追求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时,可能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品,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

然而,经纪人假设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批评者认为,该假设过于简化和理想化,现实生活中的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

另外一些批评者则认为,经纪人假设缺乏道德因素,因为它认为人们的行为仅仅是基于自利的动机,而忽视了人们可能因为道德或责任而采取的行为。

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兼与叶航等探讨

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兼与叶航等探讨
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兼与叶航 等探讨
目录
01 一、利他行为的定义 和动机
03
三、利他行为的回报 与动机
02
二、利他行为的经济 效应
04 参考内容
在经济学研究中,利他行为一直是一个备受的话题。利他行为指的是个体将 自身利益置于次要位置,以促进他人利益为目标的行为。本次演示将探讨利他行 为的定义、动机和经济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与叶航等学者进行深入讨论。
在与叶航等学者的探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入研究利他行为的经济学意义。 通过了解利他行为的定义、动机和经济学效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行为在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我们寻求合理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 制,以促进利他行为的普及和深化。
参考内容
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 意义
在传统经济学中,个体行为通常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但现实生活 中存在着许多并非完全利己的行为。本次演示将探讨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 济学意义,旨在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行为提供新的视角。
2、社会收益与公共品供给
利他行为往往能够产生社会收益。例如,志愿者为社区提供公共品(如图书 馆、公园等),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这种 利他行为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3、心理收益与自我实现
利他行为还能带来心理收益,包括增强自我认同、提高自尊心等。这种心理 收益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自我实现和成长。例如,艺术家通过 创作公共艺术品表达对社会的关爱和贡献,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赏,从而满 足心理需求。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探讨利他行为的神经生理学基础:是否存在特定的神经生理机制导致人 们产生利他行为?这些机制如何与内生偏好相互作用?

经济人的利己

经济人的利己

经济人的利己“‘经济人’是关于经济学家用以解析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

”“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就是从“利己心”出发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

斯密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术语,但他实际上在经济学说史上是系统的运用“经济人”这一假设的第一人。

所谓“经济人”实际上就是资本的人格化,它被解释为按普遍的行为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人。

这种行为方式之所以具有普遍性,乃是因为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共同的,这就是“以争取利润为目标”。

他首先是按照上帝赋予的“利己心”行为的人,是伴随着“每个人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的自然的努力”的本能的人。

再者,“经济人”的活动原则以自由竟争为前提,只要这个前提不存在,“经济人”就不能进行其所应有的活动。

因为当“经济人”处于自由竟争的环境中时,没有受到某些东西的妨害,那么,“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这个孟德维尔的反论就会成为真理。

斯密不是把实在的人当作这种“经济人”来规定其实质,而是为了统一地说明经济现象,只把实在的人——他除了“利己心”以外还具有其它各种资质和个性——的一个方面以“利己心”为标识抽出来,并仅拟就此研究人类活动的合规则性……理性的利己,其目的是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花更少的时间处理带给自己痛苦的事情。

只顾自己,完全不顾他人,通常这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自私。

因为完全不顾他人,有可能带给自己痛苦。

是否要顾及他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遵循理性的决策,做对于自己更加有利的事情。

利己与助人不矛盾。

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快乐,同样的帮助别人也可能带给自己痛苦。

帮还是不帮,依据是自己的利益和感受以及理性的分析。

那种不顾一切,完全的利他的人是非理性的。

曼德维尔强调人的自利性,认为人的道德行为,虽应当以理性和利他为重,但其动机则出于自爱或自利;人若除掉自爱,不但没有道德,连社会也不能存在。

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通用一篇

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通用一篇

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通用一篇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 1论“经济人”和利己与利他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或商品生产制度的经济学家,都有经济人的假设。

所谓经济人,就是指导商品生产者、商品经营者和货币经营者,或资本家之行为原则的人格化。

由于经济学家研究对象的发展阶段不同,尤其是由于经济学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同,他们所假设的经济人也不相同。

我初步认为,著名的“经济人”有好几个:孟德维尔假设的、斯密假设的、李嘉图假设的、__假设的和边际效用学派假设的。

(注:李嘉图假设的经济人,“只有一种活动,即谋利的活动;只有一种要求,即生利的要求;只有一个目的,即成为富人的目的。

在李嘉图的大著里,我们找不到几个关于精神文化的字样,因为在他假定的那种社会,那种市场里面,是用不着那些字样的。

”(参见王亚南.政治经济学史大纲[M].上海:中华书局,1949.244.)奥地利学派假设的经济人是:“荒岛上的遇难船夫”、“沙漠中的旅客”、“孤立在全世界之外的农夫”和“在原始森林中有一座单独棚舍的移民”。

)由于我们论述的需要,我只谈孟德维尔的、斯密的和__的。

孟德维尔是移居英国的荷兰人,医生、经济学家和作家。

1705年他出版了《抱怨的蜂巢,或__变为老实人》。

这是一首诗。

1714年他对原诗加上注释,以《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书名出版。

这里的公共利益指的是社会经济的发达,社会财富的增加;个人劣行指的是个人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利益。

他认为:各个人如果自由进行利己的活动,其结果会自然而然地增进社会全体的繁荣,其利益比最初以非利己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要大得多。

该书有一首诗,是借记述蜜蜂的生活而讽刺人世的。

诗中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如果(被认为的)劣行和奢侈风行,那么这个社会就繁荣昌盛;如果代以(被认为的)道德和俭朴,那么这个社会就冷落衰退。

他还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社会动物的,不是友情,不是善性,不是恻隐之心,不是装模作样的殷勤厚意,而是他那最卑鄙和最可恶的本性,这本性是使他能够适合于这个最大的、世俗地说也就是最幸福和最繁荣的社会的最必要的条件。

关于经纪人调研报告

关于经纪人调研报告

关于经纪人调研报告第1篇: 经纪人调研报告农村经纪人行业是活跃农副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村经纪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动农村经纪人发展的大趋势下,xx市如何发展农村经纪人行业,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一、宣传要广泛由于xx处边疆民族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存在着对农村经纪人行业不熟悉、认为离自己很远不会干、当地农副产品数量少不想干、农村经纪人行业收入差不愿干、自己无门路关系不敢干等问题,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经纪人在当地的发展。

为改变这种状况,负有服务和监管职责的行政部门及相关媒体的宣传工作显的尤为重要,行政部门要站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不断增收的高度,加大在农村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村经纪人的有关概念、政策、法规、条件、作用、收入等情况,使农民群众明政策、懂法规、清收入、无顾虑,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经纪有为、经纪增收的意识,增强从事农村经纪人行业的信心。

同时,在城镇居民区也要大力宣传,力争人人了解农村经纪人行业的政策法规等内容,使那些有门路、有能力的城市居民也加入到农村经纪人行列中来,进一步扩大农村经纪人执业人员的范围,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渠道。

二、准入要放宽在起步阶段,各级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在农村经纪人的市场准入方面要降低标准、减免税费、放宽条件、主动服务,尽量降低其投入成本,减轻其怕亏损的负面心理,树立其干就赚、不干也不会亏的信心,鼓励广大的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加入到农村经纪人这个行业中来。

通过允许农民兼营、季节性经营、注册与备案相结合、免收税费及政府部门主动上门服务解难等举措,增加农村经纪人的就业数量。

三、目标要明确促进农村经纪人行业的发展,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途径仅限于农副产品能卖出去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卖出去的农副产品要能给农民带来真正的较大收入。

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

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

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活动无处不在。

从购买日常用品到投资房产,从选择职业到规划退休生活,每一个决策都与经济息息相关。

而在经济学的领域中,行为分析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试图揭示人们在经济决策中的真实行为和心理机制,从而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什么是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经济学中的行为分析,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

它不同于传统经济学中假设的“理性经济人”模型,即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总是能够冷静、理智地权衡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相反,行为分析认为,人们的决策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和认知偏差的影响,并非完全理性。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购买了并不真正需要的商品,或者因为对某个品牌的偏好而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而这些行为并不能用传统的理性经济模型来很好地解释。

二、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多个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等。

其中,一些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包括:1、有限理性有限理性理论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由于信息的不完全、认知能力的限制以及时间和精力的约束,往往无法做到完全理性的思考和计算,而是会采用一些简单的启发式和经验法则来做出决策。

2、前景理论前景理论是由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的,它挑战了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

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收益和损失时的风险态度是不同的。

在面对收益时,人们往往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们则往往是风险偏好的。

3、心理账户心理账户是指人们会在心理上把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并且对这些账户有着不同的价值评估和决策方式。

例如,我们可能会把工资收入和意外之财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对待它们的消费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三、行为分析在消费行为中的应用消费是经济活动中最为常见的行为之一,而行为分析在消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消费者的偏好和选择行为分析揭示了消费者的偏好并非完全固定和理性,而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经纪人行为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研究

经纪人行为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研究

经纪人行为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研究在当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经纪人行为涉及到许多道德与伦理问题。

经纪人是指介绍交易双方完成交易的中介人,常见的有房地产经纪人、股票经纪人等。

由于经纪人的利益和职责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他们往往面临道德和伦理的考验。

本文探讨经纪人行为中的道德与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信息披露经纪人作为交易双方之间的中介人,往往掌握着大量的信息。

如何处理和披露这些信息是一个重要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如果经纪人隐瞒或故意误导客户,将会对客户的利益产生极大的损害。

因此,经纪人应该简明真实地告知客户所有相关的信息。

如果不确定客户是否需要某项服务,经纪人还应主动提供帮助和建议,让客户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利益冲突经纪人的利益往往与客户的利益产生冲突。

如果经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客户利益,将会严重损害客户的利益。

例如,房地产经纪人推荐不必要或不符合客户需求的房产,股票经纪人推荐高风险的股票等。

对此,经纪人应该优先考虑客户的利益,保证客户的资金安全和利益最大化。

经纪人要始终保持诚信和透明,不应以任何方式损害客户的利益,同时要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三、保密问题由于经纪人掌握着交易双方的信息,如客户的身份、资产状况和交易细节等,因此保密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经纪人必须谨慎地处理客户信息,保护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

经纪人不应披露任何与交易无关的信息,不应将客户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也不应利用客户信息谋取私利。

四、合法合规经纪人在开展业务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中介服务协议。

作为中介人,经纪人应当遵循诚信守法、客观公正、保护客户利益、保密等原则,维护行业声誉和社会公信力。

经纪人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如果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报告。

五、专业素养经纪人行业要求满足不同类别的从业资格准入标准,不同领域的关注点需求和专业水平差异大,经纪人需要充分了解自己从事的领域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房地产经纪人的市场分析技巧

房地产经纪人的市场分析技巧

房地产经纪人的市场分析技巧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房地产经纪人的市场分析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房地产经纪人作为一个专业的中介人,要能够准确预测市场走势,并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房地产经纪人在市场分析方面应掌握的技巧。

首先,房地产经纪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触觉。

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并了解最新的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

比如,了解宏观经济状况、政府政策调整、供求关系变化等因素,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房地产市场。

通过对市场的敏锐观察,经纪人可以预见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在合适的时机做出调整。

其次,市场数据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房地产经纪人需要收集各种市场数据,如房价走势、成交量、库存量、均价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市场的供求状况。

例如,当网上房源信息广泛流传时,经纪人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收集数据,分析用户关注度、浏览次数和转化率等指标,从而判断房源的市场需求。

此外,经纪人还可以关注当地楼市热点区域,观察其房价、租金和市场需求等指标,以获取更为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

第三,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也是关键。

经纪人需要详细了解他们的客户群体,包括他们的购房需求和财力状况。

通过该了解,经纪人可以提供更为精准的市场分析和建议,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例如,对于下岗职工或年轻购房者来说,他们可能更关注价格合理、交通便利和教育资源等方面,而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他们可能更注重住房品质和社区环境。

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经纪人可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以提高销售效益。

最后,房地产经纪人还应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行业知识,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和行情变化。

此外,他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以便更好地与客户和其他相关方进行交流和合作。

一位优秀的房地产经纪人还应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与开发商、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建立紧密联系,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综上所述,房地产经纪人在市场分析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

天睿:房产经纪人要拥有利他思维

天睿:房产经纪人要拥有利他思维

天睿:房产经纪人要拥有利他思维每日写一篇文章的第1年201天天睿:帮你无虑的在天津买房在房产经纪人或者说房产中介这个行业当中。

要做到自尊,自爱,自信。

也就是说要从内心喜爱这个职业,尊重这一个职业,并且要有足够的信心。

要做到不卑不亢。

就是说不要过度卑微,也不要过度的骄傲。

为什么呢?我记得前段时间我写过一个关于房产经纪人,这一个职业的定义。

当中我提到了,房产经纪人是如何挣到钱呢?我个人的理解就是。

通过帮助其他人的方式帮助自己赚到钱。

我们为业主找到高质量的客户,让他足够省心,省力。

我们为客户找到高质量的房子,让客户也省心,也省力。

我们是通过帮助业主和客户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赚很多钱。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尊,自爱,自信。

而在其中,面对业主,面对客户,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这里我重点与大家分享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

叫做利他思维。

我认为如果你想在房产经纪人这个职业上取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必须要有利他思维。

什么是利他思维?利他就是指我们所有做出的一切行动,都是你帮助对方以利他作为起始点。

为什么我们要拥有利他思维呢?原因一: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舒服房产经纪人的心态管理非常重要。

因为一个人心态会影响一个人的行动。

好的心态,则只会让自己更好。

坏的心态,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差。

所以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具体应该如何做呢?打个比方。

我们要天天约实勘,拍照片,录小视频。

所以我们需要通知业主给我们开下门,在这其中,毫无疑问会麻烦到业主的。

所以有些人就会感到有些犹豫,有些迟疑,对自己天天给业主打电话的行为有些不太好意思。

但其实不然。

因为有了足够多的照片,小视频,包括户型图我们才可以上传到内网上,包括上传到外网上。

我们才可以帮助对方推广房源。

对于业主来说,他最麻烦的就是在空闲的时间给我们开一个门。

而其他的事情,只有我们自己去操作。

包括画户型图,包括推广房源。

这些都是对业主有利的,同时对于自己也是有利的。

所以千万不要有不好意思的心态。

浅谈房地产经纪人在房地产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房地产经纪人在房地产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房地产经纪人在房地产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浅谈房地产经纪人在房地产经济工作中的作用【摘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先像大家简单介绍房地产经纪人这一概念及其特点,再阐释其发展前景和发展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房地产经纪人在房地产经纪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济作用前言:在现阶段,社会是一个住房供需紧张的时代,随之发展而来的房地产经济更是在壮大,由于房地产要在建筑商和住户之间建立买卖联系,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行业也就就此诞生。

在我国,这样的房地产中介才渐渐发展而来,不算是很成熟,发展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房地产经纪人在房地产经济工作中的作用又很大。

1.简述房地产经纪人这一行业1.1房地产经纪人的概念房地产经纪人是指在房地产市场中专门提供房地产信息!技术和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从事房地产策划!评估和代理业务,为房地产交易双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并协助办理有关手续,从而收取佣金的自然人和法人。

1.2房地产经纪人的特性房地产经纪人在工作中有一特性,有别于其他,这一特殊点,我们称其为“一手托两家”。

既:房地产经纪人不同于一般的销售人员,他不隶属于某一特定公司,由于信息的相对公开,往往多家公司都掌握同一信息,这就导致了作为一名房地产经纪人,不仅在与其他公司的房地产经纪人竞争,甚至也在与自己公司内部的同事竞争,不仅在竞争买房客户,也在竞争卖房业主即房屋这一特定商品的拥有者。

同时,房地产经纪人交易的目的只在提供服务,搜集信息进行匹配,最终促成双方交易,直接实现了房产买卖或租赁双方的利益,间接实现了房地产公司!经纪人的利益。

2.房地产经纪人发展背景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二手房交易逐日火热,部分城市的二手房交易甚至超过了新建商品房与二手房交易息息相关的房地产经纪人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房地产经纪业迅猛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并且其市场主导能力和市场空间将日趋庞大,已成为房地产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经济人理性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可否理性, 取决于理性的定义。其实, 从效用分析的角度看, 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一定条件 ! "# !
!"#$#;#$ %
下的利己行为 # $ % 。因此, 利他行为也应该是理性的 # & % 。作为经济人, 最大化自身的效用, 利他行为是经济 利他行为是理性的, 符合一般性显示偏 人在约束条件下满足他自己的利他偏好的最大化行为 # ’ % 。可见, 好公理, 包含了利他行为的效用函数是连续的、 单调的凸函数 # ( % 。对此, 王玉珍认为, 人们之所以总是站 在经济人理性的角度对于利他行为进行分析, 是源于一元动机驱策两种行为的分析, 将各种因利他动机 但无论如何, 不仅人类寻求自利最大化的 而产生的利他行为也解释为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 % 。 行为是理性的, 而且对利他行为的追求也是理性的 # "* % 。利己是经济人行为的根本目的, 利他是经济人实 现利己目的的有效手段, 为己利他是经济人的普遍持久的行为 # "" % 。 “利己动机” “利他行为” “双重动机假设” “社会人” 汪和建为了解决 和 的矛盾, 提出了 。他认为, 一个 具有原初的利己动机和新生的价值动机。价值动机控制、 约束和重塑利己动机, 使之具有社会认同的合 法性, 扩展成为利益动机或内化价值的利己动机 # "+ % 。 张旭昆则将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都看作是行为人的具体动机。他认为,人们从事活动的动机层次 结构分为:从事活动的根本动机及其在不同制度下的具体动机。行为人的具体动机则是追求各种需要 他还是将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并列, 属双重动机的范畴, 并 的满足, 包括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 # ", % 。可见, 未将经济人的行为动机统一起来。而董志勇认为利他行为产生于利他动机, 同时他给出一个行为模型, “利己心” “利他性” 导致 的论述也是相 认为利他动机可以来源于利己动机 # "- % 。这与亚当・斯密当初关于 一致的。 董志勇认为, 行为主 如图 " 所示, 体为了利己目标而产生了利己动机, 并且在实现自己的利己目标过程中, 发现要实现这一利己目标,需要以某 “发现” 些利他行为为手段, 这种 过程 便是利他动机形成的过程, 而形成的利他动机又成为利他行为发生的直接推动因素。这样, 就将利己动 机和利他行为统一起来了。这与林莎、 邓春玲的论述如出一辙。 同时, 管毅平认为, 理性就是行为人最大化自身的效用, 即在现实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做事结果最 优的利己心。这里的效用既包括物质的, 也包括精神的, 可以是利己的, 也可以是利他的, 总之是全方位 的社会中行为人的可能偏好。这样, 管毅平将经济人的理性动机、 偏好、 行为和效用函数结合起来, 构造 了一个关于理性行为人动机、 偏好及其行为假设的一般性命题: 利己行为, 是行为人在约束条件下满足 他自己的利己偏好的最大化行为; 利他行为, 是行为人在约束条件下满足他自己的利他偏好的最大化行 为。因此, 无论行为人的利己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源自于唯一不变的利己动机。 这样, 利己动 机与利他偏好就 可以统一起来, 无 论是纯粹利他、 亲 缘利他, 还是互惠 利他, 都可以用这 一命题解释。由 ! "" !
经济学家
……
!""#$ %
“经济人” 利他 行为的经济分析
!徐贵宏 ! 贾志永 ! 王晓燕 "
(!" 西南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 河南 郑州 ’($$$& )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财务处,
对于利他行为, 许多学者往往将它与利己行为分割开来进行分析, 而且很少引入成本收益分析。 事 实上, 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都是内部动机的一种偏好体现。 本文通过引入利他主义参数和成本收益, 提 出了一个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利他行为经济模型,并借助该模型对利他行为进行了符合理性的经济分 析。 关键词: 经济人理性; 内部动机; 利己偏好; 利他偏好; 利他行为
$ #" & $ "H &
; IJ;K6-;8 L3 4- M9585 讨论了在行动反应博弈中生态对称的
。杨春学把利他主义描述和模型
“相互依存的” “偏好” 化为个人的 效用函数中的一个主观 。把利他主义纳入个人的效用函数之中, 从而 使其他人的效用成为个人满足的一个新增源泉。文建东、 李欲晓通过建立理性的利他主义模型, 分析了 “合作剩余” “生物演化稳定策略 (IAA) ” 叶航在 和 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能 利他主义行为的利己动机 $ ## & 。 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 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做出了说明 $ #O &
-
( ) * ! + , "!.#*.
. ) "
(# )
可见, 行为人效用的大小, 不仅与其自身的直接净收益有关, 而且与行为人带给与其有敌友指数联 系的人的收益有关。张廷华在这个理性行为的效用模型中, 将利他行为包括了进去, 说明利他行为也是 使行为人的效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取决于利他行为。 但是, 理性行为。 并且, 这个模型给出了敌友指数 !., 该模型依然没有揭示经济人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的关系,也没有指出经济人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发生 的条件。对此, 杨春学、 文建东和李欲晓在行为人效用函数中加入了利他主义参数, 因利他主义参数在 $ /, 随着利他主义参数的变化, 行为人的利他程度也在变化, 可以完全利他, 可以完全利 " ’ 区间上取值, 己, 也可以部分利他部分利己, 只是利他程度或利己程度有所不同。 杨春学将利他主义看作行为人效用函数中的一个主观偏好,将利他主义行为纳入到理性经济人的 假设之下,只是利他主义者所要最大化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个人福利,还包括他所关心的其他人的福 利。于是, 利他主义者 . 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成: 0. ) 1 . 2 3 . 4 , "15 2 3 5 4 的效用函数。 文建东、 李欲晓通过探讨利他主义行为的内部动机, 建立了理性利他主义模型。他们认为, 利他主 义也可能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 人们从利他行为中感到满足, 因此愿意花费资源实施利他行为。这样, 支撑利他行为的动机就是利己动机, 利他行为的多寡就取决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于是, 他们给出了一 个纯粹利他主义模型, 该纯粹利他主义者的效用函数是: ;8 #8 ) 2 " ! $ 4 # 2 9 8 7 % 9 8 :, : 4 , $#: 7 / <$<" 人如何在利己动机驱使下实施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 叶航构建了一个广义效用函数, 把经济学的最大化方法推演至人类整体行为模式, 包括利他主义和 道德行为的分析, 从而, 可以将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同时包括进去。利用最大化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在 利己行为和利他行为同时发生在同一个理性经济人身上时, 他什么时候偏重于实施利己行为, 什么时候 偏重于实施利他行为。叶航构建的广义效用函数及其约束方程如下: 0 ) 1 2 >" 7 >% 7 … 7 > - ) &?@ , &?1 ) &? B0" ) B0% ) ) B0- ) … ’ C" C% C! "# ! (& ) (A ) (= ) 该模型把 $ 看作利他主义参数, 可以解释行为人利他的程度。但是, 该模型依然没有明确指出经济 (6 ) 其中, 且 "$ $ /7 " ’ 。当 " ) / 时, 该函数就是完全利己者 5 是 . 关心的另一个人, " 是利他主义参数,
$ #P & $ #% &
” “生物演化稳定策略 (IAA)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演化均衡模 。同时, 叶航、 汪丁丁、 罗卫东一起在 ! "# !
!"#$#%&’(
……
!""#$ %
型, 进一步解释了利他行为的进化优势以及合作剩余导致利他偏好内生的机制 $ %& ’ 。本文希望通过比较 分析他们的利他行为模型, 进一步改进利他行为的经济模型, 通过内部动机分析利他行为, 建立经济人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模型。 无论是损人行为还是 张廷华在分析理性人行为的效用时, 通过敌友指数 ! 与其他人的收益相联系。 利他行为都是理性人使自己行为效用最大化的途径。这样, 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就可以表示成:
贝克尔接受了经济人理性假设对利他行为的适用性,并且给出了利他主义者的效用函数及其约束 条件, 但是, 贝克尔依然认为, 一个经济人要么就是利己主义者, 要么就是利他主义者, 因而, 并未解释内 部动机如何产生利他行为。同时, 贝克尔从经济学上给出了较为直观的均衡分析, 但是, 尚未进行行为 人的成本效益分析, 并给出可以计量的行为人成本效益函数或效用函数。贝克尔之后, 23 456789: 2;<=> 也通过数学 (;-? 等人对家庭里的利他行为进行了重新思考 $ "@ & ; A-?5= 等人对利他行为在经济中的作用, 模型进行了讨论 $ "B & ; A6C-< D(9E<9C9<F- 等人研究了不确定利他行为与对孩子的投资 $ "G & ; 2;<7:F<5? 等人讨 论了利他行为如何在演化环境里流行的 打破对利他行为演化的帮助 $ #N & 。 国内有些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努力, 其中, 张廷华、 刘鹤龄、 杨春学、 文建东和李欲晓、 叶航分别做 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努力。张廷华通过将敌友指数与其他人的收益相联系,认为损人利己和利他行为 都是理性人使自己行为效用最大化的途径。刘鹤龄阐述了动物行为学研究利他行为的三次理论突破。 亲缘选择理论从概率的角度, 通过分析亲缘关系指数, 解释了近亲利他现象; 合作进化理论借用博弈论 建立数学模型, 解释了互惠利他现象; 驯顺性理论在受限理性的基础上, 比较社会强加给个体的利他主 义要求与通过驯顺性获得的有利知识和技能, 解释了纯粹利他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