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合集下载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增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独立、客观的审核、评估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然而,内部审计也存在重大的风险。

本文将浅析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一、内部审计风险成因1.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

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无法发现并排除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此外,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存在主观意识的干扰,可能会影响其判断和决策,导致审计失误。

2. 内部控制不严内部控制不严是导致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完善,容易造成内部管理漏洞、资金流失、违法违规等风险。

如果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地检查和发现这些问题,就可能导致其丧失监督和预警作用。

3. 管理人员不支持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整个企业内部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审计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缺乏重视,甚至存在对内部审计的抵触态度,不配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甚至为内部审计撤换人员、干扰审计结果等。

二、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防范各种风险。

2. 完善审计人员培训企业应该注重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加强培训可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 强化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管理人员应该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配合,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管理人员也应严格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

总之,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范内部审计风险需要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审计人员培训、强化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等措施,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国家审计是中国政府对财政收支及管理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验、评价和预警等活动的一项重要手段。

没有国家审计,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的行为就无从监管,也无从约束。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是必须重视的,因为它与财务管理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将从国家审计风险成因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家审计风险成因1.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财务管理制度是审计的重要依据,因此如果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缺陷,就容易对审计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审计工作出现问题。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数据处理错误、档案管理不当或账务不清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审计工作受影响。

3.财务报告不准确。

财务报告是反映财务管理状况的重要工具,因此如果财务报告不准确,审计机关就难以从中获得正确的信息,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4.审核内控不到位。

审核内控是指对财务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如果审核内控不到位,审计员就会难以对财务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从而影响审计工作效果。

5.经济形势不良。

经济形势不良会导致财务管理机构的财务收支状况恶化,从而增加审计员工作难度和风险。

此时,审计员需要更加谨慎,小心处理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结果准确。

二、国家审计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审计的准确性。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能够减少财务管理操作失误,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正确的审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坚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财务报告是审计工作重要的依据,因此必须坚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杜绝虚假、欺诈等行为,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加强审核内控。

加强审核内控,能够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审计风险。

此外,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审计对象存在重大的会计处理问题或内部控制问题;
2. 审计对象的业务本身存在风险,如市场变化、社会环境变化、政策变化等;
3. 审计对象和审计师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信任不足等问题;
4. 审计师工作的不足或疏忽等原因。

为了降低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对审计对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了解其内部控制情况,特
别是在涉及重要业务的领域;
2. 建立健全的审计程序和文件,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审计流程进
行操作;
3. 严格执行道德准则和审计质量要求,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
4. 给予审计工作足够的时间并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
及时处理;
5. 对审计师的培训和聘任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审计师能够胜任
相应的工作。

总之,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采取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方法,综
合运用各种手段,全面降低审计风险。

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摘要】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错误、误解或遗漏的风险。

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内部控制不足、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程序执行不当和审计管理不当。

为了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组织应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并加强审计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保障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在于,它关乎组织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信任度和决策。

审计风险的引起和解决,不仅仅是审计工作中的一项技术问题,更是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明确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够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素质、审计管理、加强、提高、执行、重要性、定义、结论。

1. 引言1.1 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活动过程中,可能遭受不确定性和潜在损失的风险。

具体来说,审计风险包括审计程序不完整或不恰当导致审计错误的风险、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导致审计工作不准确的风险、审计管理不当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实施的风险等。

审计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和审计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将给企业和审计机构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和声誉风险。

审计风险的产生往往与企业内部控制不足、审计程序设计不当、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程序执行不当以及审计管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这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审计工作的失误和不准确,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了解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控制,对于保障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深入探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以期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审计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可能导致审计报告不准确或者失实的风险。

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刍议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250-01摘要随着社会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会计事务所面临的法律诉讼也有扩大化的趋势。

基于这些问题,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出发,对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社会审计防范措施一、审计风险的概念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准则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一)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差异。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其业务素质的高低会造成同类审计内容的审计结论的差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其审计行为的偏差,也同样会导致审计结论的差异。

因此,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执业风险的防范具有决定性作用。

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有限,会计师事务所很大一部分审计业务都是由不具备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助理人员来执行,而具备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只负责形式上的签字,这就造成了整体执业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扩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程序和方法不恰当。

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审计事项全部查清。

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

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

审计失败的成因及防范策略分析

审计失败的成因及防范策略分析

审计失败的成因及防范策略分析审计是一项对企业财务、业务、管理等各项活动的全面审查和盘点,是保障公司治理体系健康、保障公司经济效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力手段。

在实际运作中,审计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对企业自身造成财务和声誉上的损失,也可能对整个市场带来不良的影响。

那么,审计失败的成因是什么?又该如何制定防范策略呢?本文将从审计失败的成因和防范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审计失败的成因分析1.人员问题: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如果公司聘用的审计人员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或者没有进行良好的培训,就很容易导致审计工作出现失误,从而影响审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管理体系问题:有些公司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审计工作的流程不清晰、制度不完善,审计工作往往难以进行到位,容易出现盲点和遗漏,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3.数据问题:审计工作需要依赖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如果企业的数据系统不够健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就容易对审计工作造成阻碍,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4.风险管理问题:有些企业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不够全面,导致在审计工作中对风险的控制不到位,从而可能发生财务失误或者严重的违规行为,导致审计失败。

5.审计程序问题:审计程序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审计程序设计不够科学、不合理,或审计程序的执行不到位,就容易导致审计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引发审计失败。

二、防范策略分析1.加强人员培训:公司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使其能够胜任复杂的审计工作。

公司还可以将内部员工和外部专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完善的审计团队,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2.健全管理体系: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完善审计工作的流程,明确审计程序和责任人,加强审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和准确。

3.完善数据系统:公司应当加强对数据系统的管理,确保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一、概述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其作用日益凸显。

审计风险作为审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状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不仅可能影响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还可能对投资者、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深入探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对于提高审计质量、保障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这一主题展开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审计风险概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状况存在差异,从而可能给相关利益方带来损失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源于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审计活动的内在不确定性。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和机构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应对。

抽样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需要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查,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样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样本不能代表总体,或者样本规模不足,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

报告风险: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如果审计人员在编写报告时出现错误或遗漏重要信息,可能会导致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产生风险。

为了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

审计机构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质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1. 审计风险的定义:阐述审计风险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状况存在偏差,从而给相关利益方带来损失的风险。

这一概念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审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客观存在性,即审计风险在任何审计项目中都存在;二是潜在性,即审计风险可能转化为实际损失,但并非必然发生;三是可控性,通过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措施,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防范。

试论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试论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除 国际“ 大” . 内事务所在招聘 四 外 国
( ) 计 独 立 性 的 缺 失 一 审
近 年 来 国 内 外 的 事 务 所 不 断 的 发 生 境 的 改 变 . 法 顺 序 的 先 后 不 同 . 得 这 立 使
( ) 册 会 计 师 的 胜 任 能 力 和 专 业 四 注
程 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 与信誉 . 甚 贿 赂 审 计 人 员 . 其 失 去 使
独 立 性 . 之 我 围对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的 外部 加
进 入 2 世 纪 发 生 了 轰 动 全 球 的 安 然 1 事 件 . 居 世 界 前 五 位 之 ~ 的会 计 师 事 务 位 所 — — 安 达 信 在 财 务审 计 中 未 能 尽 其 职 责 , 认 了 安 然 公 司 的 会 计 舞 弊 : 田 南 默 美 l 健 会 计 造 假 丑 闻 收露 . 方保 为其 连 续 多年
措施 已刻不容缓 。

我 国 颁 布 实 施 的 审 计 质 量 控 制 基 本 准则 足注册 会计 师职 l规范 的重 要组成 \ l 部 份 . 保 证 审 计‘ 是 r作 质 量 . 范 审 计 行 规
为 的 基 本 准 则 。 果 事 务 所 未 能 认 真 贯彻 如
( ) 关 注 册 会 计 师 相 关 法 律 紊 文 二 有

审 计 风 险 的 成 因
《 国注 册 会 计 师 质 量 控 制 基 本 准 则 》 势 中 , 必 造 成 会 计师 事 务 所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混 乱 .
导致会计师 事务所审计计划编写 的不 当. 造 成 审 计外 勤 1 作 、 计 取 证 、 计 工 作 : 审 审 底 稿 编 写 和 复核 等 =作 严 重 错 误 和 遗 漏 . _ I = _ ( ) 计 师事务所聘任制度扭 曲 六 会

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求 审 计 人 员 注 意 风 险 存 在 的 可 能 性 , 并 采 取 相 应 措 施
合理选择审计方法 , 范审计程序 , 规 以控 制 审 计 风 险 。
二 、 计 风 险 的 成 因 审 1审 计 机 构 自 身 不 当 形 成 的 。 如 审 计 人 员 素 质 、 . 能
力 的差 别 造 成 同 类 审 计 业 务 结 论 不 同 ; 审计 人 员 职 业 道 德 品质 的 高 低 决 定 审 计 行 为 的 偏 差 ,导 致 审 计 结 论 的偏 差 ; 计 人 员 在 取 证 和 选 用 证 据 上 , 存 在 很 多 不 审 都 确定 因素 , 果取证 不充分 , 结 论也就不 一定合 理 ; 如 其 审 计 操 作 不 规 范 、 计 程 序 脱 节 、 观 臆 断 、 经 验 办 审 主 凭 事, 就增 加 了 审 计 的 失 误 率 ; 计 方 法 选 择 不 当 , 将 审 也 影 响 审计 结 论 的是 否 正 确 等 。
济 损 失 严 重 程 度 不的
大 小 不 确 定 , 等 , 而它 也 是 一 种 潜 在 风 险 。 三 , 等 因 第 经 济 损失 的严 重 性 。审 计 风 险 一旦 发 生 , 会 造成 严 重 的 就 经 济后 果 。 就会 计 事 务 所 而 言 , 审计 风 险 的发 生 , 然 必
主 观 判 断 ,极 易 遗 漏 重 要 的项 目 ;三 是 审 计 操 作 不 规 范 ,如 审 计 人 员 为 了 降 低 审 计 成本 随 意 放 弃 一 些 自认 为 不必 要 的 审 计 程 序 , 计 方 法 的选 用 不 科 学 , 计 报 审 审 告的编写不明确 、 公允等 。 不
会 降低 其 可 信 度 , 册 会 计 师 的形 象 , 重 者 还 会 招 惹 注 严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未能完全发现或无法发掘出客户账户中的实际情况,导致审计报告的错误或不完整。

审计风险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风险防范和对策来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率。

审计风险的原因:1.客户管理方面的疏漏。

由于客户自身的管理不到位,账务信息不真实,审计师无法全面了解业务运作情况。

例如,客户在处理财务报告时没有进行复核和审批程序,导致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缺陷,进而影响了审计师的工作。

2.业务复杂性。

客户的业务往往是非常复杂的,有大量的交易和分析,而这些又常常会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

这就会给审计师的工作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他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细节进行全面考察。

3.审计师自身因素。

审计师可能会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因素,有些是因为工作疲劳,有些是因为过度依赖自己已预先设定好的理论框架等问题,从而影响审计效果。

预防审计风险的方法:1.制定高质量的审计计划。

在开始任何审计工作之前,审计师应该评估审计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这样的计划必须具有高品质,有助于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充分的数据并发现潜在的审计风险或误差。

2.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在受托人的管理中,审计师应该进行筛选,并选择那些有良好财务管理的组织。

与客户沟通时,应要求提供过去的会计数据、报表、日志和合同,这样可以帮助审计师更好地了解客户的经营情况并跟进进行审查。

3.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审计团队成员需要及时互相交流,讨论和解决发现的问题,并通过情报合并汇交来规避潜在的审计风险。

此外,在与客户沟通时,审核团队应该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做好客户关系,以便更好地跟进审查工作。

4.强化内部管控。

审计机构自身应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制定出适合本机构的审计规范,健全业务流程和内部审批流程。

在审核过程中,应该对有风险的项目进行加重审查,确保审计质量。

5.使用专业工具,提高审计效率。

现代审计工具已非常发达,审计师应当充分应用现代技术,为审计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

浅析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方法摘要:审计风险一直普遍存在于各个企业之中,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不小的损失。

审计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当今企业又如何尽可能减少避免审计风险?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并且探讨的问题。

本文就从当今关于出现审计风险的各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完善改进审计方面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审计风险独立性沟通要避免审计风险,首先必须了解何为审计风险。

所谓审计风险,指的就是在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在当今社会中,企业改革和发展与审计唇亡齿寒,不能分离。

审计于企业的重要性不易言表,因此审计风险永远是企业的敌人,是审计人员必须扼杀的对象。

必须从审计风险的本质出发,深入研究审计风险本身的起因、形成的因素,进而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治理,从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1.形成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首先,审计机构建立模式不合理。

审计机构的建立模式是整个审计机构的框架,建立模式不合理好比建筑的钢筋打的不对,会对后面的建造造成严重的质量以及外观影响。

同理,审计机构建立模式的不合理,会影响整个审计机构进而出现各种审计问题。

客观的来说,在我国,审计机构的不够独立,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我国的内部审计才逐渐发展起来。

由于政府的“一手带大”,因此审计机构对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强,政府对审计机构的影响也颇大。

久而久之,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被削弱。

而审计工作的核心就是独立性,只有独立性得到了保障,才能进一步避免审计风险。

其次,是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下永恒的话题。

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使自身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企业竭尽所能推成出新,以至于造成企业环境中不确定的因素不断增加。

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大大加重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审计人员不仅要从自身的专业出发进行基本判断是否有坏账,存货是否遭到破坏等,同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职业素质来判断一些信息的真实性。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和类型审计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对企业财务报表、业务活动和财务信息的不真实表达所存在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内部控制风险:即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不完善,导致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

2. 欺诈风险:即企业管理层或员工故意操纵财务报表,以达到不真实的目的,严重影响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判断。

3. 知识和技能风险:即审计师本身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审计技能,无法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合理的审核和评价,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财务报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业务范围广泛、业务复杂性高、会计处理方式多样等。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审计师进行审计工作的难度,提高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2. 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性,包括对内部控制的不重视、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忽视等。

这些因素会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增加审计风险的发生。

3. 企业管理层的不诚信和欺诈行为,包括对外披露的不真实信息、蓄意欺骗审计师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审计师难以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增加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了有效防范审计风险的发生,会计师事务所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1. 加强对企业风险评估的重视,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估、对企业管理层诚信度和欺诈风险的评估等。

通过这些评估,审计师可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因素,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

2. 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审计技能,使其能够对复杂的财务报表进行合理的审核和评价,减少因审计人员自身知识和技能不足导致的审计风险。

3. 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减少因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导致的审计风险。

4. 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企业管理层的不诚信和欺诈行为,减少因企业管理层行为不端导致的审计风险。

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技术、新业态等的不断涌现,现代经济社会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

这些审计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经营效益,也会损害科学合理的社会经济运行秩序。

因此,必须对现代经济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加以深入研究。

一、成因1. 经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也日益频繁。

这就使得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更加紧密,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其变化。

此外,全球化还使得金融交易、资本流动等活动的复杂性增加,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2. 新技术、新业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运营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复杂化。

例如,以互联网平台为代表的新业态企业,在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与传统企业存在不同之处。

这些新技术、新业态带来的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数据可靠性、网络安全等方面。

3. 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也是审计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例如,金融市场波动、税收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二、防范1. 完善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防范潜在的审计风险。

内部控制包括财务、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应该形成相互补充、互不矛盾的体系,确保内控体系的有效性。

2. 强化风险意识企业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加以防范。

如果企业存在不同业务各自为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就需要加强交流、协作,逐步形成风险防范的体系。

3. 制定合规方案企业应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合规方案,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同时,企业应该对所服务的对象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合适的安全管理制度。

4. 引入审计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企业可以引入现代审计技术,如大数据分析、智能审计等,对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强审计风险的防范。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与防范

法 内容上 都落后 于审计实践 的发展 ,具有一 定的滞 后 性 。这不仅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践的规范性 , 而且
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的客观性 、 公正性 , 而引发 审 进 计风险。
5审计 主体存在的问题和执业要求不相匹配 。经济 . 责任审计涉及的面广 , 干部任期时间长 , 领导 换届是经 济责任审计任务非常集 中的时期 ,由于审计力量不足 , 对存在 的问题 根本无法查清 ; 责任审计对象具有客 经济 观复杂性 ,要求审计人员不仅掌握相关 的理论知识 , 还
审计工作
计 风险 的成因与防范
高丽华
经济责任审计风 险是指审计对象 中存在重大缺陷 , 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 因做出错误 审计结论 , 发表不当的 审计意见而导致其承担相关责任 的可能性 。 审计人员只 有认真分析 、 恰当评价 , 才能规避 风险, 使审计风险降到
可接受 的低水平 。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7 . 审计成果运用不到位 。组织 、 纪检 、 审计部门对审
证。使经济责任 审计效能无法正常发挥 , 存在潜在审计 风险。
2经济责任审计体制上的缺陷。独立性是审计最本 . 质的特征。在现代审计关 系中 , 要求审计人与审计委托 人 、 产所有 人或财产管理人均无经 济利害关系 , 财 审计 人 只有处于绝对独立地位 ,其审计结果才具有客观性 、
审计的法制建设 , 无论 在立法观念 、 立法形式 , 还是在立
10 5
二、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1 . 改善宏观管理模 式 , 强法制建设。经济责任审 加
计风 险的控制与防范 , 不能完全指望审计机关和审计人 员通过一定 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 即使审计人员的素质再 高、 技术再娴熟 、 力量再雄厚 , 也难 以控制和防范由于宏

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的成因1、审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1)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但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

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

(3)法律环境的影响。

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衍接,审计人员就会失去统一标准,增加风险机会。

近年来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审计准则中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谨嗔”和“适当的职业关注”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

今后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法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人员面临的风险将日趋增大。

(4)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被审单位经济活动记录都已变成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然而储存在电脑中的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修改、删除或转移,而且并无明显的痕迹,从而也就加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1)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

审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因此对人的要求就相应较高。

如果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职业道德水平较差,那么审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则就会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而形成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落后。

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

审计人员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

他们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而抽取的样本及其代表的整体主观结论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可能存在一定偏离,从而形成一定审计风险。

(3)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新形势下国家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新形势下国家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95新形势下国家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V V 徐英杰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和处理意见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被审计单位如何整改问题,如果审计结果和处理意见不准确、不恰当,将对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审计人员应规避审计风险,依法审计,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既能按照法定职责、规范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审计报表、内控制度和收支的合理性、合规性、全面性等恰当、准确地提出审计意见和评价,又能准确出具审计结果,规避审计风险的发生,提高审计质量,落实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确保审计整改到位,切实发挥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一、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一)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强造成审计风险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专业性强、全面性强的工作,审计所涉及的领域多、部门多,各个领域和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也复杂多样,审计人员要想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审计项目,就需要具备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审计能力,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最新的审计方法,同时还要具备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如果审计人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就会导致审计工作出现判断不准确、查找问题不确切、层次度不深,影响审计评估、审计评价、审计结果、审计建议以及审计整改等一系列问题,审计风险也就不可避免。

(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造成审计风险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为指导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中保持独立的地位、公正的态度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制定的一整套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忠于职守,努力学习审计业务知识,提高计算机运用水平,同时不断学习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把握好与审计事项或者与被审计单位的利害关系并进行恰当处理。

审计人员要廉洁自律,遵守廉政勤政规定的“四严禁”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如果经不起“糖衣炮弹”的诱惑,查出的问题隐瞒不报、利用权力进行私下交易,将会严重影响审计质量,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三)审计对象复杂性造成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涉及各领域、各部门,业务流程不一样、法规政策不一样、大数据信息数据库不一样,所以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财务报表失误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一、审计风险的成因(一)被审计客户的因素1、客户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客户内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例如会计制度存在漏洞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财务报表本身不符合准那么要求,缺失公允性和真实性,从而增加了审计失败的风险。

在客户没有完整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客户内部的财务就是混乱和失真的,注册会计师根本无法发表恰当的意见。

2、客户管理层有意进展财务舞弊。

在现实业务中,更可能出现的是公司管理层为了掩饰其糟糕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成心编造虚假财务报表,调低亏损,虚增利润。

由于审计人员是站在事后的角度来审查这些业务,可能由于对业务不够了解、现场检查不够全面等各种因素而未能发现这些财务舞弊。

只有那些经营风险巨大、财务状况糟糕的公司才有进展财务舞弊的动机,这种公司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因为经营苦难、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宣布破产,从而暴露其财务舞弊。

(二)审计人员的因素1、自身业务能力缺乏。

现代公司开展速度很快,市场竞争剧烈,为了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出现了。

它们的业务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巨大,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审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业务经历,很可能在审计过程中难以发现虚假信息,增加了出具不实报告的可能性。

2、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时刻遵循的准那么,它影响着审计质量。

只有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履行职责,才能完成审计任务,出具真实可靠的审计意见。

如果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与客户相互勾结,丧失独立性,便会严重影响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除了上述审计人员自身的因素,在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上,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也会增加审计风险。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仅仅一个人的业务水平或者职业道德出现问题,也会被其他人发现然后改正,不会影响到最终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浅谈审计风险和其防范措施

浅谈审计风险和其防范措施

浅谈审计风险和其防范措施为了保证各个公司企业之间的经济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审计风险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有审计的地方就必然存在审计风险,审计的风险无法降低到零,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防范将风险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所以我们了解审计风险的形成,以有效的方法去防范是我们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提高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对审计工作的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来帮助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来降低审计风险。

标签:现状;原因;措施1 审计风险的概述1.1 审计风险的概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将审计风险定义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可以定义为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1.2 审计风险的特点1.2.1 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即根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特性,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点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

1.2.2 普遍性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

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

2 审计风险产生原因2.1 函证程序不规范2.1.1 未保持对函证的有效控制当实施函证程序时,不应失去对函证的控制,审计执业人员应该保持应有的职业素养,较高的警觉性,对函证保持有效控制。

例如某会计事务所审查一家集团,该集团发函工作从头到尾都有被审工作人员参与,且集团有直接回函的情况,发函与回函的真实性就有待考察,应重点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两者之间的风险性是有一定差别的,国家审计风险不仅会影响自身的社会信誉和社会权威,还会对政府部门造成一定的影响。

审计风险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是潜在的影响过程。

论文以国家审计为出发点,围绕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和防范措施展开详细的分析。

【Abstract】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isk of state audit and social audit. The state audit risk not only affects their own social credibility and authority,but also causes influence to the government. The audit risk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and these factors are potential influence processes. Paper based on the state audit,analyzes the form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audit risk in detail.
标签:审计风险;风险原因;防范措施;国家审计
1 引言
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财务风险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对财务账簿进行核查,而在经济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仅是要核查财务账簿,还要对责任人的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综合判断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是否真实,这也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2 审计风险的基本概述
审计工作是审计单位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经济活动进行的经济监督、财务鉴证和财务评价活动,是在相关执行标准下进行的审计活动。

因其具有法律效应,所以应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则,审计活动结束后,审计单位要出具相应的审计报告,以保证其合法性。

审计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谓风险指的是在审计环节,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信息与实际的财务状况并不相符,被审计单位并没有将真实的财务状况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这就使得审计单位出具的结论与真实情况背道而驰,违反了合法性和公正性的原则,在出具审计报告后,审计单位就要面临被诉讼的风险,并且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被审计单位所提供财务信息的不真实性而存在的固有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审计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其财务信息的不真实性却出具合格性报告的控制风险。

总结来说,审计风险的发生存在主体因素、对象因素和外部因素。

3 审计风险的具体成因分析
通过对审计风险的简单介绍得出,其风险的发生因素主要是审计工作技术手段的影响因素、国家审计法律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国家审计内控制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下面对这三种因素做出具体的分析。

3.1 审计工作技术手段的影响因素
首先,在新形势下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无法满足新的审计工作要求。

现阶段,国家审计单位人员的业务能力存在很大的不足,审计工作人员需要熟练运用国家的财经法规、法律政策和计算机审计技术。

但是从目前来看,具备这三方面综合素质的人员很少,无法满足审计工作要求。

其次,現阶段审计业务的开展并没有跟上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形势。

在财务信息繁荣复杂的背景下,传统的抽样检查和账户核实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审计要求,但现在国家审计工作中仍有采用手工对账的现象,审计工作人员习惯以自身的审计经验对审计事项作出判断,同时往往会采取抽样的形式,这无疑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使得国家审计工作的风险加大。

最后,部分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很容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而借职务之便作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不依据公正客观的原则出具违背真实情况的审计报告,给审计单位带来风险。

3.2 国家审计法律环境相关的影响因素
履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权利的前提下,应承担的相应责任要予以明确。

在已出台的《审计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及《刑法》等有关法律中,明文条例规定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如果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因为违约、欺诈等原因,给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就容易引起行政复议,自然成为被申请人,产生审计风险。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今法律法规体系内部还有诸多“顶牛”现象,尤其表现在部门法与部门法、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部门规章与地方规章不一致的矛盾、混乱的规定,都使得审计人员在依法开展审计工作时,面临诸多风险。

3.3 国家审计内控制度相关的影响因素
在多元化的经济形势下,审计工作面临的环境变得复杂,而其本身并没有较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使其在财务审计工作的执行上容易出现审计人员暗箱操作的现象,不真实的评价工作使得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明显降低。

目前,我国总体的经济形势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部分单位趁机钻法律空子的现象较为严重,使得国有资产产生明显损失。

内部监管制度的匮乏使其不能有效地控制内部风险,并且部分审计机关单位并没有对审计工作的职权和约束条文进行明显的设置和划分,在风险责任的追究上也没有给予明确的条文规定,使国家审计工作的潜在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4 面对审计风险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4.1 加强国家审计的法制化建设,使得国家审计规范化
完善统一的审计制度机制,积极推动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进程,避免审计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低效无序[1]。

一方面,将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多变化,及时修改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审计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详细的审计执业规范,提出更具可操作性和技术性的合理执业规范,国家审
计机关或人员依法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遵循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完善《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背景下国家审计工作,使国家审计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断明确化、具体化和规范化。

4.2 建立国家审计的内部制度,强化人员防范意识
第一,在国家审计部门内部设置完善的审计监控管理制度,建立奖惩考核机制,以应对出现的审计风险。

第二,要估测审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所有风险,根据其分析结果明确指定各项解决方案,从中选择风险性最小的方案运行,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三,在审计结论的表述上要尽可能得详尽,清晰地表达出审计工作展开的具体事项和事项范围,在内容表述上要尽量避免绝对性的结果表述,在审计意见上要进行有限性的表述,避免无限性的表述。

第四,要明确风险的具体发生原因,在牵连部门或是责任人较多的情况下,可将所需承担的责任进行部门划分,也就是将风险责任逐一按照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分项承担。

第五,提升审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信誉度,提升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使审计人员在展开工作时具有独立性,具有抵抗外部不良干扰因素的能力,从而保证整个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抵制风险的发生。

4.3 技术性防范措施
国家审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技巧性,在开展审计工作时:
首先,应对所有审计的项目进行预先勘察,将事项查透、查深,明确事项的性质,明确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审查工作中的各项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一旦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隐患问题,应当即查清具体原因、牵涉因素、如何处理等。

其次,对审计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具有倾向性的问题,要善于究其根本原因,找準其中的实质性问题,由点及面,帮助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体现国家审计工作的服务性质;再次,严格要求审计报告的撰写工作,审计报告在数据参考、语言表述和证据搜集等方面要完整、谨慎。

最后,在审计流程和审计规范上一定要严格执行,按照指定的审计方案实施每项工作,对最后的审计报告要进行严格的审计复核,以降低国家审计工作的风险。

4.4 信息化防范措施
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于审计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

要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既熟悉审计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高端复
合型人才,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审计,进一步扩展审计领域,深入全面了解被审计对象,从而规避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同时,深入推进联网审计,通过和社保、财政、公积金等部门实施联网,前移审计监督关口,对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实时动态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增进审计主动权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禹湘晖.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08):6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