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合同法名词解释马工程

合同法名词解释马工程

合同法名词解释马工程合同法,是指调整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合同法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法律行为的具体规则。

1.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便告成立的合同。

也就是说,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一旦双方达成共识,合同即告成立,无需另行交付标的物。

例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都属于诺成合同。

2. 实践合同:又称为要物合同,指除了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例如,借款合同、保管合同等都属于实践合同。

3. 格式合同:是指合同必要条款的内容直接由法律规定的合同,又称标准合同。

例如,银行存贷款合同、保险合同等,这些合同的内容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当事人只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和调整。

4. 合同法基本原则: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贯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主要包括合同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遵守法律法规原则等。

5. 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应当具有明确的内容,包括合同的主要条款,足以使对方了解要约人的意愿。

要约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以书面形式作出。

6.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例如,商品广告、招标公告等,都具有要约邀请的性质。

7. 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以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约发生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要约撤回应当采用与要约相同或者更为明显的方式作出。

8. 承诺迟延:是指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届满后才发出的承诺。

承诺迟延一般情况下,视为新要约,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9. 承诺撤回:是指受要约人再发出承诺通知以后,在承诺正式生效之前而将其撤回。

承诺撤回的,视为未发出承诺。

10. 拍卖:拍卖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等拍卖标的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拍卖过程中,拍卖人应当遵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1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其特征为:①是一种合意;②是发生法律上效果的双方民事行为;③是发生民法上效果的民事行为。

2 合同的要素:①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②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③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3 有名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及规则的合同。

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

法律适用:在适用法律时,有名合同直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无名合同则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合同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

4 双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单务合同:是合同当事人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

在法律上区分单、双务合同的意义:①在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方面不同;②在风险的负担上是不同的;③因一方的过错所致合同不履行的后果不同。

5 有偿合同:是指一方通过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而给对方某种利益,对方要得到该利益必须为此支付相应代价的合同。

无偿合同:是一方给付对方某种利益,对方取得该利益时并不支付任何报酬的合同。

其区分的意义:①确定某些合同的性质;②义务的内容不同;③主体要求不同。

6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的合同。

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其区别: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起合同即告成立,实践合同在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以后才能成立。

7 为订约人自己订立的合同:是指订约当事人订立合同是为自己设定权利,使自己直接取得和享有某种利益。

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订约当事人并非为了自己设定权利而是为第三人的利益订立合同,合同将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的特征:①第三人不是订约当事人,他不必在合同上签字,也不需要通过其代理人参与缔约;②此种合同只能给第三者设定权利,而不能为其设定义务;③此种合同的订立,事先无需通知或征得第三人的同意。

合同法名词解释重点

合同法名词解释重点

合同法名词解释重点合同法名词解释重点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合同法是指调整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便告成立的合同。

实践合同:又称为要物合同,指除了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格式合同:是指合同必要条款的内容直接由法律规定的合同,又称标准合同。

合同法基本原则:是指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贯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以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约发生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承诺迟延:是指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届满后才发出的承诺。

承诺撤回:是指受要约人再发出承诺通知以后,在承诺正式生效之前而将其撤回。

拍卖:所谓拍卖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等拍卖标的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拍定:是指拍卖人在竞买人的所有应价中选择最高那一个予以接受的意思表示,在法律性质上它其实就是承诺。

强制缔约:所谓强制缔约,是指就某一类合同而言,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个人或企业负有应对方的请求与其订立合同的法定义务。

这也就是说,此方合同当事人在对方提出要约的时候,非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承诺。

复合缔约:是指合同条款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对方只有附合该条款表示出来的意思,方能成立合同的缔约方式。

行为默示形式:合同当事人以某种表明法律意图的行为间接地表示合同内容的合同形式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附条件的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约定某种事实状态,并以其将来发生或不发生作为该合同生效或者解除依据的合同。

附期限的合同:是指以将来确定到来的期限作为合同的条款,并在该期限到来时合同的效力发生或终止的合同。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合同法名词解释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有名合同: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及规则的合同。

3、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

4、双务合同: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即一方当事人愿意负担履行义务,旨在使他人因此负有对待给付的义务。

5、单务合同:指合同当事人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

6、有偿合同:指一方通过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而给对方某种利益,对方要得到该利益必须为此支付相应代价的合同。

7、无偿合同:指一方给付对方某种利益,对方取得该利益时并不支付任何报酬的合同。

8、诺成合同: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的合同,即“一诺即成”的合同。

9、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指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10、要式合同:指应当或者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方式而成立的合同。

11、不要式合同: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依法并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方式,也可采取书面形式。

12、主合同:指不需要其他合同的存在即可独立存在的合同。

13、从合同:指以其他合同的存在而为存在前提的合同。

14、预约:指当事人之间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合同。

15、本约:指将来应当订立的合同。

16、为订约人自己订立的合同:指订约当事人订立合同是为自己设定权利,使自己直接取得和享有某种利益。

17、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指订约当事人并非为了自己设定权利,而是为第三人的利益订立合同,合同将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18、合同关系的主体:即合同的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19、合同关系的内容:即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债权和债务,又称合同债权和合同债务。

20、合同债权:指债权人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而享有的请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1、合同债务:指债务人依据法律或合同所承担的义务,即债务人向债权人为特定行为的义务。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

一1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单务合同:指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

二3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4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5要约的撤销:指要约人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将其取消,从而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

6承诺:指受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内向要约人作出的,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

7格式条款:是当时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8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约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三1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已经具备成立要件,但欠缺一定的生效条件,因而自始、确定、当然地不发生法律效力。

2可撤销合同:是指已经生效但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现其真实意志,违反自愿原则而可由一方当事人请求撤销的合同。

3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行为。

四1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条件下对抗另一方当事人的请求权、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

2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3代位权:是指合同依法成立后,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的债权实现构成妨害之时,债权人为保全自己的债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的权利。

4合同的变更: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于其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完毕之前,由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对其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5合同的转让:是指在合同的内容与客体保持不变的情形下,将合同由原来的主体转移给别的主体的一种法律行为。

五1合同的承受:是指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将其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全部转移于第三人,第三人承受其在合同中的地位,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

《合同法》名词解释汇编

《合同法》名词解释汇编

《合同法》名词解释汇编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法:广义的合同法是指调整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的合同法,即由立法机关通过严谨的立法技术创制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以合同法命名的基本法,可以称为合同法典。

有名合同:是指法律上或者经济生活习惯上按其类型已确定了一定名称的合同,又称典型合同。

中国合同法中规定的合同和民法学中研究的合同都是有名合同。

无名合同是指有名合同以外的、尚未统一确定一定名称的合同。

无名合同如经法律确认或在形成统一的交易习惯后,可以转化为有名合同。

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

前者称为法定之要式合同,后者称为约定之要式合同。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需要特定的形式,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和手续的合同。

不要式合同,是指法律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和手续的合同。

单务合同:也称为单边合同或片面义务契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只负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合同(如赠与合同、归还原物的借用合同和无偿保管合同),与双务合同相对应。

主合同:不以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不受其制约而能独立存在的合同。

持续性合同:就是按照原有的合同,到期后按原来的在接下去签的合同诺成合同: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便告成立的合同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指除了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格式合同:是指合同必要条款的内容直接由法律规定的合同。

又称标准合同。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以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也就是在要约发生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

合同法名词解释 完美整理版

合同法名词解释 完美整理版

名词解释题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合同关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集中抽象和反映、其效力穿于合同法始终的根本规则。

2、主给付义务:指合同关系中所固有、必备的、自始确定的,并能够决定合同类型的基本义务,如买卖合同中卖方的交付标的物、买方支付价款的义务。

3、过错责任原则: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

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侵犯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可见,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1、合同: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包括意思:合同是双方行为,合同是双方的合意,合同是债的发生原因。

2、合同法:指调整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便告成立的合同。

4、实践合同:指除了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5、要式合同:指依据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方能成立生效的合同。

6、不要式合同: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不需要采取法律规定的某种形式,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合同的形式。

7、主合同:指不需其他合同的存在即可独立存在的合同。

8、从合同:就是不能独立存在,而以其他合同的存在为存在前提的合同。

9、单务合同:指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

如借用合同、赠与合同。

10、双务合同:指当事人双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11、有偿合同:指当事人互为对价给付的合同。

12、互为对价:当事人双方互相给予对方某种利益且两种利益具有概括的等价性能。

13、无偿合同:指当事人间无对价关系的合同。

14、有名合同: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名称和内容的合同。

15、无名合同:指法律上未确定名称与内容的合同。

16、本合同:指为了今后履行预约合同而订立的合同。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

债特定当事人之间可以为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债的要素指构成债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包括债的主体债的内容和债的标的。

主体债权人和债务人。

内容即债的主体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

标的是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债的相对性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请求债务人本人对自己履行债务,不得请求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

债权的特征债权是请求权,是相对权,债权的设立具有任意性,债权具有平等性,债权无排他性。

意定之债和法定之债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完全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加以决定的债。

单方允诺属于意定之债。

法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债。

种类物之债和特定物之债:根据债的标的物的属性不同划分,特定物之债是指以特定物为标的物的债。

在债发生时,其标的物已存在并特定化。

种类物之债是指一种类物为标的物的债。

主债和从债:主债是指在两个并存的债中,居于主要地位,能够决定债的命运的债。

例如,买卖、金钱借贷合同为主债,而为其担保主债履行的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则为从债1、主债是从债发生的根据,或者说主债是从债得以发生的基础关系,没有主债,从债不可能发生。

2、主债的效力决定从债的效力,主债不成立从债也不成立,主债因瑕疵而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时,从债也随之失去效力。

3、当主债因清偿等原因消灭时,从债也随之消灭。

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按份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人一方当事人各自按照确定的份额享有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债。

在按份债务中,各债务人只对自己分担的债务额负责清偿,无须向债权人清偿全部债务。

连带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人一方当事入之间有连带关系的债。

所谓连带关系,是指对于当事人中一人发生效力的事项对于其他当事人同样发生效力。

合同及其特征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直的民事法律行为。

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缔结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遭受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

2。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刘待给付以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

3.赔偿损失,是指由于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应当承担的财产责任。

4.试用买卖,是指当事人约定试验或检验标的物,以买受人认可标的物为条件的买卖合同。

5·捐赠,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或其他目的,无偿地将财产给与他人的法律行为。

6.合同法: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广义的合同法是指调整合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侠义的合同法,即由立法机关通过严谨的立法技术创制的、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以合同法命名的基本发,可以称为合同的法典。

P47.互为对价:指当事人互相给予对方民众利益且两种利益具有概括的等级性,这不一定意味着双方互相给予的利益完全相等,只要双方当事人互以彼此的给付为自己给付的条件即可,一般讲来,只要双方互相给予的利益大致相等,即可满足此要求,构成有偿合同。

P218要约失效:是指要约丧失了法律上的拘束力,因而不再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具有的拘束作用。

P429承诺撤回:是指受要约人在发出承诺通知以后,在承诺正式生效之前而将其撤回。

P4610.拍定:是指拍卖人在竟买人的所有应价中选择最高那一个予以接受的意思表示,在法律性质上它其实局势承诺。

P5111.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P21012.供用电合同:指当事人中一方提供电力,另一方使用电21可撤销的合同,是指已经生效但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没有表现其真实意志,违反自愿原则而可由一方当事人请求撤销的合同。

22侵权责任,是指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3合同解释,是指在合同生效及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因理解合同条款的涵义发生歧义时应当如何适用法律的一种制度。

合同法学名词解释

合同法学名词解释

合同法学名词解释1.有名合同:又称为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和内容的合同。

2.要式合同: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一定形式方能成立生效的合同。

3.单务合同:是指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

4.主合同:是指不需要其他合同的存在即可独立存在的合同。

5.持续性合同:指合同内容非一次给付便可完结,而是持续的实现的合同。

6.从合同:保证合同相对于主债务合同而言即为从合同。

由于从合同要依赖于主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所以从又被称为“附属合同” 。

7.双务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即一方当事人愿意负担义务,目的在于使相对方因此负担对待履行的义务。

8.有偿合同:当事人之间互为对价给付的合同为有偿合同。

9.无偿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无对价关系的合同。

10.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指法律上未确定名称与内容的合同。

11.为本人利益的合同:订约人都是为了本人的利益而订约,此称之为本人利益的合同。

12.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订约为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他人的利益订立合同,此称之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13.本合同:凡为了今后履行预约合同而订立的合同是本合同,又称本约。

14.预约合同:凡当事人约定将来设立一定合同的合同是预约合同,又称为预约。

15.非格式合同:是指法律未对合同内容作出直接规定的合同,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合同均属此类。

16.确定合同:是指合同的法律效果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确定的合同。

17.射幸合同:是指合同的法律效果在订立合同时尚未确定的合同。

18.一时性合同:指一次给付便使合同内容实现的合同。

19.持续性合同:指合同内容非一次给付便可完结,而是持续的实现的合同。

20.承诺适格:所谓要约的实质上的拘束力在民法上也称为承诺适格,它实际上是指,受要约人在要约生效期内即可以取得依其承诺而成立合同的一种法律地位。

21.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以后,尚未到达受要约人之前,也就是在根绝发生效力之前,要约人使其失去法律效力的意思表达。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

合同法名词解释合同法是一部专门规范和保护合同关系的法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交易活动的法律规则。

合同法的实施,对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合同法中相关术语的解释。

1. 合同:合同是指自愿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一致意思表示,即约定的交易内容。

2. 双方当事人: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指的是主动发出要约的受要约人和被接受要约的要约人。

3. 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之间达成一致意思表示,即达成合同的约定。

4. 无效合同:无效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意愿的违反,导致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

5. 有效合同:有效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

6. 同意:同意是指合同当事人对于交易内容表示接受或者表示赞成的意思。

7. 撤销:撤销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法规定的情况和条件,解除合同的法定权利。

8. 违约:违约是指合同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

9. 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使合同一方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

10. 保证:保证是指当事人对合同中的某一情况作出承诺,承诺其实现或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11. 代理:代理是指当事人委托他人代表自己行使权利或者履行义务的行为。

12. 担保:担保是指当事人为保障债权人权益,提供财产或者履行义务的行为。

13. 立约诚信原则:立约诚信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独立自主、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

14. 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

15. 守信原则:守信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应当遵守自愿履行、诚实信用、等价交换、互利共赢的原则。

16. 保护弱势当事人原则:保护弱势当事人原则是指合同法在保护消费者、劳动者等弱势当事人权益时,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合同法名词解释(最全)

合同法名词解释(最全)

合同法名词解释(最全)【合同法名词解释(最全)】合同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法律专门针对合同关系的法律。

它规定了合同的基本要素、订立、履行、变更、转让、解除、撤销、无效和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合同法相关的名词和术语,以下是对合同法中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第一,合同。

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一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

合同是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它构成了约束当事人责任的基础。

第二,当事人。

合同法中的当事人是指合同中承担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三,订立合同。

订立合同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内容、条件等进行商议,并通过双方表示意思的方式达成一致的过程。

第四,标的物。

标的物是指合同中所涉及的具体物品、财产或权益,可以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或法律权益等。

第五,履行。

履行是指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

履行是合同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合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第六,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履行义务,导致合同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是指因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原因,被法律认定为无效的合同。

无效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备履行和要求履行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由一方或双方解除合同关系的行为。

第九,撤销合同。

撤销合同是指当事人基于欺诈、胁迫等原因,请求法院对合同的有效性进行重新审查,撤销合同的法律行为。

第十,合同的变更和转让。

合同的变更是指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协商一致、书面确认等方式,对原有合同内容进行修改的行为。

合同的转让是指当事人将其在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给第三人的行为。

综上所述,合同法名词解释涵盖了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标的物、履行、违约责任、无效合同、解除合同、撤销合同以及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等重要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债特定当事人之间可以为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债的要素指构成债所必须具备的因素包括债的主体债的内容和债的标的。

主体债权人和债务人。

内容即债的主体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

标的是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债的相对性债权人只能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请求债务人本人对自己履行债务,不得请求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

债权的特征债权是请求权,是相对权,债权的设立具有任意性,债权具有平等性,债权无排他性。

意定之债和法定之债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完全由当事人依其自由意思加以决定的债。

单方允诺属于意定之债。

法定之债是指债的发生及其内容均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债。

种类物之债和特定物之债:根据债的标的物的属性不同划分,特定物之债是指以特定物为标的物的债。

在债发生时,其标的物已存在并特定化。

种类物之债是指一种类物为标的物的债。

主债和从债:主债是指在两个并存的债中,居于主要地位,能够决定债的命运的债。

例如,买卖、金钱借贷合同为主债,而为其担保主债履行的保证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则为从债1、主债是从债发生的根据,或者说主债是从债得以发生的基础关系,没有主债,从债不可能发生。

2、主债的效力决定从债的效力,主债不成立从债也不成立,主债因瑕疵而被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时,从债也随之失去效力。

3、当主债因清偿等原因消灭时,从债也随之消灭。

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按份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人一方当事人各自按照确定的份额享有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债。

在按份债务中,各债务人只对自己分担的债务额负责清偿,无须向债权人清偿全部债务。

连带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人一方当事入之间有连带关系的债。

所谓连带关系,是指对于当事人中一人发生效力的事项对于其他当事人同样发生效力。

合同及其特征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直的民事法律行为。

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产生的民事法律行为。

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单务合同:仅有一方当事人负给付义务的合同是无偿合同。

赠与合同借用合同等。

双务合同:双方当事人互负给付义务的合同。

是有偿合同买卖合同,承揽合同,租赁合同。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有偿:当事人一方享有合同规定的利益,须向对方当事人付相应代价的合同。

无偿合同:当事人一方享有合同规定的利益,不必向对方当事人付相应的代价的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法律要求必须具备一定形式的合同。

不要式:法律或当事人不要求具备一定形式的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诺成: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成立的合同。

比如买卖等。

实践:除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

还需要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的合同。

比如保管合同,定金合同。

预约与本约:预约,即“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契约的契约”。

通常,人们把将来要订立的契约称为本约,而以订立本约为其标的合同便是预约。

要约与承诺: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收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

依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即受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而与要约人成立合同。

要约邀请:是指一方邀请对方向自己发出要约,而要约是一方向他方发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撤回和撤销:撤回是指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取消其要约的行为。

合同法第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

要约的撤销是指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后,要约人取消要约从而使要约归于消灭的行为。

要约的撤销不同于要约的撤回(前者发生于生效后。

后者发生于生效前)。

交叉要约:是合同法中的法律概念,是指订约当事人采取非对话式的方式,几乎同时相互向对方提出两个独立且内容相同的要约的现象。

是指当事人一方向对方要约,适值对方亦为同一内容的要约,而且双方当事人彼此都不知道有要约的现象。

交叉要约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特殊方式合同订立的时间:承诺生效之时为合同成立之时,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给付义务:分为主给付义务和从给付义务。

原给付义务(合同上原有的)和次给付义务(因特殊事由演变而生的)。

主:是指合同关系所固有必备,并用以决定合同类型的基本义务。

从:是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只有辅助主给付义务的功能,其存在目的在于确保债权人的利益能够获得最大满足的义务。

现物要约:是指未经订购而邮寄或投递商品,通常投寄人都会单方为相对人设定一个期间,逾期不作拒绝表示或不予退还即被视为双方间达成契约而购买投寄之商品附随义务:广义的附随义务包括先合同义务、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后合同义务。

狭义的附随义务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为协助实现主给付义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主给付义务和从给付义务:主:是指合同关系所固有必备,并用以决定合同类型的基本义务。

从:是不具有独立的意义,只有辅助主给付义务的功能,其存在目的在于确保债权人的利益能够获得最大满足的义务。

原给付义务与次给付义务:次给付义务是由原给付义务的给付不能、给付迟延或者不完全给付而产生的损害赔偿义务,或者是由于合同解除时所产生的回复原状义务。

次给付义务是由于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结果,或者是由于违约行使解除权的结果。

合同的推定形式:推定形式,又称行为默示形式或意思实现形式,指合同当事人以某种表明法律意图的行为间接地表示合同内容的合同形式,它以合同的开始履行推定合同已经订立。

如停车场收费。

又如租期届满后,承租人继续交纳房租,出租人接受之,由此可推知当事人双方作出了延长租期的法律行为。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格式条款的说明义务:说明义务是指在利用格式条款订立格式合同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当事人要求对免责或者限责条款作出说明,格式条款的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向其作出说明,使之能够理解免责或者限责条款的内容与意义。

合同的解释:合同解释的原则:包括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是指把全部合同条款和构成部分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各条款及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所处的地位和整体联系上阐明某一合同用语的含义。

)。

目的解释原则,参照惯例习惯解释原则。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的先契约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效力和合同的成立:又称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约束当事人各方乃至第三人的强制力。

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合同成立:合同成立是指订约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合同的本质是一种合意,合同成立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

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分为一般要件和特殊要件一般要件是行为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可撤销可变更合同:可撤销: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

可变更事由有以下:①欺诈②胁迫③乘人之危④重大误解⑤显失公平更、可撤销合同。

法律规定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有关生效要件的规定,因此其效力能否发生,尚未确定,一般须经有权人表示承认才能生效。

法律特别允许根据情况予以补救的合同。

重大误解: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显失公平: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欺诈: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胁迫:,指为达到非法的目的,采用某种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的压力或直接对他人肉体施加暴力强制的行为。

给付:即债权债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我国债法理论上的客体,在德国民法称为内容,在日本民法称为目的。

给付是大陆法系债法中的概念。

预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情事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事情的发生(或者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事变更)导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是丧失,或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显失公平)时,则应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的法理。

债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不当减少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与第三人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

债权人的代位权:债的保权制度的一种。

所谓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

债权人的撤销权:又称“撤销诉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当债务人所为的减少其财产的行为危害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全债权得请求法院予以撤销该行为的权利。

债的担保:是指法律为保证特定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而特别规定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财产保障债务人履行义务、债权人实现权利的制度。

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又称分离原则,是指权利主体移转标的物的交付义务的法律行为(一般为债法上的契约或合同)与其完成物权的各种变动的行为,而不是一个法律行为这两个行为各有其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

连带责任保证与一般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

连带保证仍具有一般保证的从属性。

保证责任:指保证人和债务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的有效期间;超过保证期间,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先诉抗辩权:先诉抗辩权亦称检索抗辩权,是指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用于清偿债务前,保证人对债权人可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定金罚则:指定金的惩罚规则,即“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 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