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剧作分析论文_《茶馆》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茶馆话剧赏析

茶馆话剧赏析

茶馆话剧赏析
茶馆话剧是我国现代戏剧的经典之作,由郭沫若所创作,首演于1958年。

该剧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一个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等一群普通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命运的沉浮。

茶馆话剧的赏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

首先,剧中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具特色、性格鲜明,代表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

比如,茶馆老板王利发是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商人,他经营茶馆时对待顾客热情周到,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关心国家大事。

而茶馆中的茶客、小人物等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通过这些角色的刻画,使得观众能够更加贴近剧中人物,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茶馆话剧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剧中涉及了清末民初的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北洋政府、五四运动等,以及中国百姓在这些事件中所承受的苦难和困境。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再现,茶馆话剧不仅展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疾苦和斗争。

此外,茶馆话剧还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剧中的人物形象既有善良正直的人,也有狡诈利己的人,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使得剧情更加紧凑、引人入胜。

通过展示人性
的复杂性,茶馆话剧让观众对社会问题有着更加深入的思考。

总的来说,茶馆话剧是一部经典之作,它通过展示人物形象、历史事件和人性的多个层面,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命运。

无论是戏剧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从中获得思考和感悟,体味到中国戏剧的独特魅力。

经典剧作分析论文 《茶馆》人物形象

经典剧作分析论文 《茶馆》人物形象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茶馆的变迁和在其中活动的各种各样人物生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透露社会的变化。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写他们怎样活着又是怎样死去,折射出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反映了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命运。

1.王利发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

在第一幕里,他正值年富力强,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经营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

(1)唐铁嘴是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虽然经常赊欠茶钱,但王利发还是不断送茶给他,为的是不让他打搅茶馆的安宁和清静。

刻画了一个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

(2)他唤二德子为“德爷”,他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典型的息事宁人,为茶馆的秩序着想,为讨好他的主顾着想,为着大家的“太平”着想。

他知道马五爷是谁,他对大人物的身份了如指掌,折射出了他为了茶馆“费尽心机”,他明白哪些人不能得罪,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

至此,一个活灵活现的精明能干而又世故圆滑的生意人形象已经跃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对大兵、警察、特务,他说“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一副买卖人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姿态,表现了他的圆滑世故。

(3)对难民、李三等人他说“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对难民态度强硬、冷漠。

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老舍并没有采用浓重强烈的笔触,突兀变化的戏剧性情节来塑造王利发。

相反,他透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看来得琐碎的活动,一层层的、细致入微的揭示了王利发的思想性格、风貌神态和内心情感,是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
《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作品,由鲁迅先生创作。

该剧以清末乱世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年轻人在茶馆里的热闹场面,揭露出当时社会上卑鄙无耻、堕落腐朽的现实。

剧中对主要人物尤狄森和李明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受到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尤狄森是一位年轻的左翼思想者,他带领众多年轻人去参加反帝斗争,为了改变当时的邪恶社会,但他也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走向了失败。

李明则反映出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他虽然精明能干,但只会维持现状,不敢改变,甚至不敢去想。

《茶馆》通过尤狄森和李明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暗示着中国人民必须有勇气去改变社会,使社会更加美好。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有何特点?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有何特点?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有何特点?
《茶馆》是由老舍创作的一部著名话剧,通过丰富多彩的角色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特点。

1. 王宝钏:
王宝钏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母性光辉的女性形象。

她深明事理,为了家庭的幸福奋斗不息,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

2. 王利发:
王利发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政治角色。

他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反动势力,并通过权谋手段不择手段地追求自身的利益。

3. 买办:
买办是一批聚集财富、自私自利的商人。

他们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部分阶层,追逐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贪恋权力,喜欢投机买办的行为。

4. 洗头房老板娘:
洗头房老板娘是一个聚焦当时社会顽强生活状态的形象。

她通
过各种手段来获取生计,展现了普通百姓生存的困境和艰辛。

5. 郁达夫:
郁达夫是一位孤独的知识分子,他对社会问题持有独到的见解。

他的形象体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茶馆》中的角色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符号意义,通过他们的塑造,帮助读者
更好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茶馆》人物王利发形象分析

《茶馆》人物王利发形象分析

《茶馆》人物王利发形象分析《茶馆》是中国著名剧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话剧,其中的人物王利发是其中一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

本文将从外貌形象、性格特点、社会角色等方面对王利发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从外貌形象上来看,王利发是一位身材高大,长相普通的中年男子。

他留着一头黑色的短发,胡须茂密而整齐。

他穿着一套既不华丽又不破旧的中式长衫,衣着整洁朴素。

总的来说,他的外貌形象给人一种平凡朴实的感觉,没有太多突出的特点。

其次,从性格特点上来看,王利发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实际的人。

他对生活和社会抱有一种务实的态度,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在那些他认为是徒劳无功的事情上。

他追求稳定和安全,对于任何可能导致他的利益受损的情况都是非常警觉的。

他是一个非常精明能干的人,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

此外,王利发还具有一种势利心和功利心。

他以追逐金钱和地位为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他对权力和地位有很高的欲望,对于那些有利于他提升地位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去争取。

他经常讲究眼前的利益,对于那些可能破坏他利益的人或事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此外,王利发还具有一种非常现实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他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准确地判断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他深知现实社会的弱肉强食规则,不愿意去挑战和改变这种规则,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在现有的规则下尽可能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

最后,从社会角色上来看,王利发是一个典型的小资产阶级代表。

他是一位商人,经营着自己的茶馆生意。

他在社会中处于中下层,虽然身份尚算尊贵,但仍然被高层人物所操纵和左右。

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位是非常脆弱的,只能通过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关系网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综上所述,王利发是鲁迅话剧《茶馆》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

他的外貌形象平凡朴实,性格特点务实、势利,具有现实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他扮演着商人这一小资产阶级代表的社会角色,经营着自己的茶馆生意。

通过王利发这个角色,鲁迅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底层人民的苦难。

经典剧作分析论文_《茶馆》人物形象[详细讲解]

经典剧作分析论文_《茶馆》人物形象[详细讲解]

经典剧作分析论文_《茶馆》人物形象[详细讲解]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茶馆的变迁和在其中活动的各种各样人物生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透露社会的变化。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写他们怎样活着又是怎样死去,折射出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反映了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命运。

1. 王利发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

在第一幕里,他正值年富力强,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经营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

(1)唐铁嘴是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虽然经常赊欠茶钱,但王利发还是不断送茶给他,为的是不让他打搅茶馆的安宁和清静。

刻画了一个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

(2)他唤二德子为“德爷”,他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典型的息事宁人,为茶馆的秩序着想,为讨好他的主顾着想,为着大家的“太平”着想。

他知道马五爷是谁,他对大人物的身份了如指掌,折射出了他为了茶馆“费尽心机”,他明白哪些人不能得罪,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

至此,一个活灵活现的精明能干而又世故圆滑的生意人形象已经跃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对大兵、警察、特务,他说“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一副买卖人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姿态,表现了他的圆滑世故。

(3)对难民、李三等人他说“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对难民态度强硬、冷漠。

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老舍并没有采用浓重强烈的笔触,突兀变化的戏剧性情节来塑造王利发。

相反,他透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看来得琐碎的活动,一层层的、细致入微的揭示了王利发的思想性格、风貌神态和内心情感,是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茶馆鉴赏论文1000字

茶馆鉴赏论文1000字

茶馆鉴赏论文1000字《茶馆》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

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

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除茶馆老板之外,有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作品通过茶馆老板王利发对祖传“裕泰茶馆”的惨淡经营,描写他虽然精明圆滑、呕心沥血,但终于挡不住衰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走向。

剧作在国内外多次演出,赢得了较高的评价,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茶馆》的谋篇布局独具匠心。

全剧没有贯穿到底的矛盾斗争,是一出以人物带故事的话剧。

它由几乎没有联系的几个小故事组成。

幕与幕之间在情节上的联系,表面上看是不太紧密的,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三幕之间的联系是作者描写的一种深层的政治意识。

如“莫谈国事”的字条一幕比一幕多。

这富有象征意义的纸条,揭示出在这三个军阀政府的专制下,人民受苦受压,是不能说话的,同时也有力地说明临近解放的国民党政府残酷的事实真相。

作者老舍塑造人物形象有其独特的方式。

着重刻画时代的、阶级的、职业的和气质的特点以及地方色彩,作出各种社会典型的艺术概括,通过浮雕般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反映出不同的社会面貌。

如秦二爷是民族资本家,他出场时少年得志,对实业救国充满信心,但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年幼无知。

秦二爷轰赶饥民的恶劣态度,暴露了他和贫民格格不入的本性。

经过几十年风雨,他只剩下对现实和自我痛苦而盲目的诅咒。

秦二爷的悲剧是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性格和命运的缩影。

《茶馆》中有不少悲剧性的场面,但是全剧的基调却是喜剧的,而且即使是悲惨的情节和细节也往往以幽默的笔法表现出来。

老舍茶馆毕业论文

老舍茶馆毕业论文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人物形象二〇一二年六月摘要王利发是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的主人公,他是逆来顺受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却屡遭无耻权贵的剥削;他是处世圆滑、精明干练的小商人,却被反动派长期欺压;他是与时俱进的积极改良主义者,却终因没有新的思想武器而被现实击碎。

他的凄凉命运不仅是自身复杂的性格所致,也是清朝末年到解放以前五十年间的专制政体等多方面因素所致。

本文第一部分对老舍先生和话剧《茶馆》进行简介。

第二部分是写作的重点,将对王利发的典型人物形象深入剖析,包括悲剧的人生经历、复杂矛盾的统一体以及王利发的结局三个方面的阐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揭示王利发形象的现实意义,通过我们深层次的探索,对王利发的形象深入剖析,他的善良与冷漠,顺从与反叛,圆滑与老实,所处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他复杂的性格特征,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茶馆》王利发形象现实ABSTRACTWang Lifa is Lao She's famous play" teahouse" the hero, he is resign oneself to adversity social bottom figures, but was shameless exploitation of power; he is a shrewd and capable people, a small businessman, but by reactionaries long oppressed; he is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and actively reformist, but due to the end of no new ideological weapon and was the real break. His sad fate is not only their own complex character by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to before liberation, but also fifty years of monarchy and other factors.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Lao She and drama" teahouse" brief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focus on the writing of Wang Li, the typical image of in-depth analysis, including the tragic life experience,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unity and Wang Li ending in three aspects.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reveals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the image of Wang Li, through our in-depth exploration, to Wang Li 's image of in-depth analysis, his kindness and apathy, obedient and rebellious, sleek and hone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made his complex character, be worth us thoughtful.Keywords" Teahouse" Wang Lifa image reality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绪论 (1)一、《茶馆》概况 (2)(一)老舍简介 (2)(二)话剧《茶馆》的简介 (2)二.王利发——悲剧的小人物 (5)(一)悲剧的人生经历 (5)1.茶馆的新掌柜 (5)2.家庭的顶梁柱 (6)3.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6)(二)复杂矛盾的统一体 (7)1.善良与冷漠 (7)2.顺从与反叛 (8)3.圆滑与老实 (9)(三)王利发的结局 (10)三、王利发形象的现实意义 (11)(一)永葆善良 (11)(二)适当退让 (11)(三)处世圆融 (12)结论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绪论话剧《茶馆》是老舍在1956年完成的作品,《茶馆》是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

松二爷的形象分析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 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 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 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 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 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 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8),原名舒庆 春,字舍予,满族人。“人民艺 术家” 。 他以小说、剧作和曲 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 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 生写下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 (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 近 20部译著。 代表作:长篇小 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剧本《茶馆》《龙须沟》。
人物分析
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源自王利发的形象分析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 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 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 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 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 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 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 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 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 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剧照写真
常四爷的形象分析
常四爷是旗人,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 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 完”被抓起来,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以后又凭力气靠 卖菜为生。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 他不讳言他的不满,对抓过他的特务仍然很强硬,对 正在发愁的王利发则雪中送炭。就是这样一个人,最 后也穷困潦倒,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中国呀, 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 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老舍《茶馆》论文

老舍《茶馆》论文

老舍《茶馆》论文11语文教育4 曾茵慧浅论老舍《茶馆》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摘要:《茶馆》以其独一无二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状况,是老舍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创作的富有“独立之美”的扛鼎之作。

剧作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的社会本质,展示了历史反战的必然趋势,揭示出吃人的旧社会必然要灭亡的历史规律。

关键字:艺术社会创作历史意义正文:《茶馆》是一部非常著名的话剧。

老舍的《茶馆》创作于1956年,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把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状况,装进了不足5万字的《茶馆》里,以话剧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一、《茶馆》独一无二的写作手法。

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

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

二、《茶馆》独特的艺术创新艺术贵在创新,纵观老舍的剧作,可以说每一出都有其独到之处,而《茶馆》则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创作的富有“独立之美”的扛鼎之作。

1、《茶馆》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事,一线到底”的结构形式。

作品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和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用富于典型意义的戏剧片段组成一系列社会生活画面,共同完成表现主题的任务,这里有“太监娶妻”之类的血腥买卖,有流氓打手的寻衅敲诈,特务暗探的搜捕无辜等。

2、《茶馆》采用的是一种典型的人物展览式的戏剧结构。

《茶馆》展览了七十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生活风貌和性格特点,揭示了社会的一角。

它没有突出的主人公,也没有共同一致的行动,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过去,成为一条独立的故事线,而《茶馆》的出色之处不在于老舍使用了这种戏剧结构,而在于这种戏剧方法成功的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正是这些创新赋予了《茶馆》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使它在十七年文学众多话剧中脱颖而出,成为十七年文学独挡一面的旗帜。

论《茶馆》中小丁宝人物形象

论《茶馆》中小丁宝人物形象

论《茶馆》中小丁宝人物形象
《茶馆》是经典的现实主义话剧作品,小丁宝是其中一个重要的
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聪明能干,善于钻营,却有着深刻人生体悟的人。

小丁宝常常在茶馆里出没,他与茶馆老板、茶客以及官员之间的相处,展现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历史风云变幻中生存的真实面貌。

小丁宝的形象既有一定的喜剧色彩,同时也带着一份悲情和无奈。

他一边百般周折地想要换取官职和地位,一边也清楚地知道这种方法
不可取。

他最终的离开,象征着一个觉醒的人的人生历程。

小丁宝的形象近年来也成为社会上讨论的焦点。

他抱有一定理想
和追求,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所淘汰。

这也启示着我们,尽
管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和不顺,也要为理想奋斗,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

老舍《茶馆》人物分析《茶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作品,通过描写民国时期一家与茶馆相关的旅店中的动荡人生,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变迁。

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茶馆》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形象,下面将对主要人物进行分析。

1.王四爷:王四爷是茶馆的老板,也是故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是一个有着深厚人情味的人,经营茶馆旅店的同时也充当着各种社会角色。

他善良、正直、宽容,体现了老舍对中国农民的朴实与坚韧的理念。

他坚持抗战,帮助苏大娘,保护着农民的利益,是整个故事中最具正义感的角色之一、他的形象刻画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的代表。

2.九妈:九妈是茶馆的女管事,她是一个性格刚烈、粗犷的人,因为年轻时遭遇不幸,对男人充满了嫉恨和仇视。

她忠诚于王四爷,在茶馆中劳累不堪,却从不抱怨。

她的生活充满了辛酸和苦难,通过她的形象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的朴素和坚韧。

3.赵大爷:赵大爷是一位放牧羊的老人,他是一位传统的红学家,希望通过研究红楼梦来了解中国的历史。

赵大爷一直追求纯洁的爱情和精神世界,在剧中他被描绘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人物。

他始终保持着对正义的信仰,冷静、理性、坚持自己的价值观。

4.猴子:猴子是一个性格活泼、机灵的流氓角色,在茶馆中混迹,与各种人打交道。

他天生聪明机智,但也因此往往丢失了自己的正义感。

猴子在剧中是个善于钻营的人物,他在一次次的生意场上斗智斗勇。

他通过自己狡猾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诸多不公和阴暗面。

5.苏大娘:苏大娘是一个善良贞洁的农家妇女,她的丈夫因战乱而离世,她带着孩子来到茶馆寻求帮助。

苏大娘的形象反映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坚强和善良,她在茶馆中被迫以卖色为生,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

通过这些主要人物的刻画,老舍将茶馆作为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通过各种细节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总之,老舍在《茶馆》中巧妙地刻画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命运。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论文分析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旳一部不朽旳名著,该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旳世事变化,由70多种角色表演各阶层人民旳生活层面。

一种大茶馆,就是一种浓缩旳小社会。

老舍先生选用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旳三个历史阶段,透过茶馆这一窗口,呈现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旳生死沉浮,折射出整个社会旳变迁;描绘了一幅近半个世纪旧时代旳历史画卷。

茶馆之因此成功,是由于《茶馆》具有鲜明旳人物形象,独特旳戏剧构造,特殊旳戏剧冲突以及风趣诙谐旳语言艺术。

它在历史内容、构造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既体现了鲜明旳民族性,也传达出强烈旳现代审美特性。

《茶馆》成功地塑造了众多旳人物形象。

全剧出场旳人物有七十多人,有名有姓旳就有五十多人,并且这些人物大多种性鲜明。

下面对以王利发、秦二爷、常四爷、刘麻子旳形象进行分析。

王利发是一种贯穿全剧旳人物。

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屈求全,善于应酬。

在剧中,他巧于应付巡警旳敲诈,耐心倾听崔久峰旳牢骚。

作为商人,他还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旳特点。

如他对李三旳苦处、康顺子旳处境和难民旳哀告虽然同情,但也很有限度。

他对社会抱有强烈旳不满,但体现得十分含蓄,如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旳时候,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中蕴含了他旳愁苦和愤怒。

王利发旳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旳真实写照。

秦二爷是民族资产阶级旳代表。

他完全可靠着祖上旳财产,吃喝玩乐一辈子,但是面对国弱民穷,帝国主义列强旳入侵,他决心搞实业救国,变卖了家里所有旳房产、地产,办了个“顶大顶大”旳工厂,但是,在那黑暗旳、腐朽旳时代,他旳努力最后只智能化成泡影。

当他从自己亲手办旳工厂被赶出来时,只带了签支票用旳金笔和在工厂门口捡到旳两个螺丝帽。

他对王利发说:“人哪,有钱就该吃喝嫖赌,决不能做好事,做好事绝没有好下场!”他旳失败有力地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旳旧中国,靠实业救国是行不通旳。

茶馆话剧观后感人物分析

茶馆话剧观后感人物分析

茶馆话剧观后感人物分析茶馆话剧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由著名剧作家老舍所创作。

该剧以上海茶馆为背景,通过对各种各样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的展示,揭示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性。

观看茶馆话剧后,我对其中的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下面就来逐一剖析。

首先是茶馆老板王利发。

他是茶馆的主人,也是这个剧中唯一存在于始终的人物。

王利发是一个富有智慧的商人,他经营茶馆的同时也深谙人情世故。

他以商人的眼光看待世界,对于潮起潮落的政治风云洞若观火。

他虽然经历了许多起伏不定的命运,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态度。

王利发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这个茶馆的灵魂和象征,也是茶馆中最亮眼的一颗明珠。

其次是茶馆里的酒保刘二。

刘二是一个有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人物,他粗犷而善良,守望着茶馆的一切。

刘二用他的简单和真诚来展现着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他善于倾听他人的心声,给予他们关怀和慰藉。

尽管生活对他并不公平,但是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为茶馆的正常运营默默奉献。

刘二的坚韧和善良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佩和欣赏。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物是茶馆中的穷秀才杨九。

杨九是一个已经被社会抛弃的人,他如同废物一样被人们对待。

他在茶馆内反复哭诉着自己的不幸遭遇,抱怨着社会的不公平对待。

杨九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失落的群体的集体象征,他们被社会边缘化,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尊重。

杨九的形象引发了我对社会不公的深思,同时也唤起了我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

茶馆话剧中还有许多其它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故事。

茶馆中的各类人物形象的展示,给观众们传达了一个非常直白的信息:人类社会的残酷和无奈。

茶馆话剧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展示,以其鲜明的对比和冲突,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这些人物形象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鲜活的画卷,勾勒出了中国近百年来人与人之间的痛苦与无奈,以及每个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探索和抵抗。

总体而言,茶馆话剧通过对各种人物形象的展示,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人物形象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人物形象

浅谈《茶馆》中王利发的人物形象
《茶馆》是一部经典的话剧作品,它以清明时节杨柳岸的“茶馆”为背景,通过描写
茶馆老板王利发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现代社会深刻变革时的困境和挣
扎。

王利发是《茶馆》中的主角,他是一个传统的茶馆老板,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情世故和
经验,同时也有着深深的人情味和人文情怀。

他既是茶馆老板,也是朋友,甚至是心灵寄
托的象征。

在整部话剧中,王利发一直是各个角色之间的纽带,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呈现了一种关怀和人性美。

王利发的人物形象虽然看似平凡,但是他经历过无数次的变故,体验了繁华与衰落,
最终,他也只是一个平凡的老人,却在内心中感慨良多,不时地对自己的命运和社会变迁
进行思考。

他内心中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的认知不停地发生变化,随着时代的巨变,他的
传统观念被不断挑战和颠覆,他不得不在自己的传承和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点,这种原则性
和现实性的矛盾是王利发的革命性因素和生命力所在。

总之,《茶馆》中的王利发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以传承和创新的身份,在中华文明
的长河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既是一个茶馆老板,也是一个哲学家和思想者,他通
过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毅力,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展现了一种关怀和人性美,他一
直在为自己和中国的未来努力着,他的形象展现了一个世俗和精神的交汇,是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

戏剧剧作分析《茶馆》论文分析话剧《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一部不朽的名著,该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

老舍先生选取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的三个历史阶段,透过茶馆这一窗口,呈现出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生死沉浮,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变迁;描绘了一幅近半个世纪旧时代的历史画卷。

茶馆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茶馆》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戏剧结构,特殊的戏剧冲突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

它在历史内容、结构形式、主体意识、人物塑造、戏剧语言、场景设计等各方面既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也传达出强烈的现代审美特征。

《茶馆》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全剧出场的人物有七十多人,有名有姓的就有五十多人,而且这些人物大多个性鲜明。

下面对以王利发、秦二爷、常四爷、刘麻子的形象进行分析。

王利发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

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屈求全,善于应酬。

在剧中,他巧于应付巡警的敲诈,耐心倾听崔久峰的牢骚。

作为商人,他还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的特点。

如他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处境和难民的哀告虽然同情,但也很有限度。

他对社会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如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的时候,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中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

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秦二爷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他完全可靠着祖上的财产,吃喝玩乐一辈子,但是面对国弱民穷,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他决心搞实业救国,变卖了家里所有的房产、地产,办了个“顶大顶大”的工厂,但是,在那黑暗的、腐朽的时代,他的努力最终只智能化成泡影。

当他从自己亲手办的工厂被赶出来时,只带了签支票用的金笔和在工厂门口捡到的两个螺丝帽。

他对王利发说:“人哪,有钱就该吃喝嫖赌,决不能做好事,做好事绝没有好下场!”他的失败有力地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靠实业救国是行不通的。

《茶馆》中人物塑造的特点及具体形象分析

《茶馆》中人物塑造的特点及具体形象分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1年1月20日Jan.20 2021第41卷 第1期Vo1.41 No.1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1.012《茶馆》中人物塑造的特点及具体形象分析李 芳(青岛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茶馆》是我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作者老舍在其中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突出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通过分析《茶馆》中的几个代表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松二爷、宋恩子和吴祥子的形象,可以发现,《茶馆》中的人物塑造具有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安排合理;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用简洁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等特点。

由此可知,老舍笔下的人物并不是简单的符号,每个角色都有自身的个性,这使得文学作品具有较强的隐喻性。

关键词:老舍;《茶馆》;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1-0029-02《茶馆》是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老舍大胆地将戏曲与文学进行融合,运用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创造出许多超现实的文学人物,同时也借鉴西方古典主义和现代戏剧的文学创作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话剧的创造形式。

一、《茶馆》作品的相关概述(一)《茶馆》的创作背景任何文学作品都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而独立存在,老舍一生的经历是我国近代文学的缩影,其创造的文学作品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舍创造出来的《龙须沟》《青年突击队》等成为当时舞台剧的典范。

1956年,党中央提出了“双百”方针,使得国内文艺圈百花齐放,作家们热烈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文学创作[1]。

老舍也在这一时期重新找回了自己所熟悉的文学创作契机,写下了《茶馆》这一经典作品。

《茶馆》反映社会变迁的独特剧作

《茶馆》反映社会变迁的独特剧作

《茶馆》反映社会变迁的独特剧作在中国戏剧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其中《茶馆》无疑是一部独特的剧作,因其鲜明的社会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变迁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剧作背景、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等方面探讨《茶馆》如何反映社会变迁。

《茶馆》是由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话剧,首次公演于1957年。

剧作以北京的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展现不同人物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

剧作的背景设定在辛亥革命时期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剧作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象鲜明。

茶馆老板王利发、茶馆女招待王秀英、茶馆常客许灵均、施子清、吴子黑等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他们代表了不同社会阶层和个体命运的缩影。

剧作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到这些人物内心的挣扎和追求,他们的命运在历史洪流中随波逐流,无法摆脱自身的悲剧命运。

情节结构紧凑有序,通过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现了社会变迁的多方面。

剧作以茶馆为中心,将不同年代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茶馆被定位为一个社交场所,人们在茶馆内相互交流、争论,抒发对时事的观点和感受。

这样的设置使得剧作进一步展示了社会上各个阶层人物的思想、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剧作从私人角度出发,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巨变中的生活遭遇和思想变动。

这种细腻的情节安排使得剧作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代表性。

《茶馆》通过多建筑社会背景,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迁这一主题。

剧中的人物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民族解放,再到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漫长历程,展现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剧作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群体和环境,如丧失身份的官僚、混乱的物价、暴戾的地主和土匪、民众的苦难和抗争等,都真实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

老舍通过剧作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封建制度腐朽和劳动人民受苦的强烈愤慨和呼吁。

剧作的主题思想也是《茶馆》反映社会变迁的独特之处。

剧作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主要包括人性的善恶、封建统治的铁腕和民众的抗争。

最新《茶馆》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最新《茶馆》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色

在老舍的茶馆中有着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整部作品叙述的是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仅只是描绘两代人的变化也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故事的背景是在老北京城内的一个大茶馆,通过三幕剧反映出三个时代的变化发展。

老舍通过人物的变化来反映出社会时代的变迁。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将发生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都浓缩到一个小小的茶馆里,通过描绘茶馆和几个重要主人公的命运来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特点。

茶馆中所塑造的人物众多,但每个人物有着鲜活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有处事圆滑的掌柜王利发,为人正直豪爽的常四爷,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胆小却善良的松二爷,反面代表宋恩子,吴祥子等。

他们都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茶馆中,正是因为他们个性生动的形象才能呈现出《茶馆》这么优秀的作品。

不仅如此,具有北京地方特色语言的运用,使他们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

一、人物形象1、王利发王利发是整部作品的线索人物,贯穿与整个作品名的始终。

故事的发展就是按照他年龄的阶段来划分的,他刚出场的时候是裕泰茶馆一个年轻的掌柜,那时候他刚接手父亲的茶馆,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我按着我父亲遗留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这让他可以在混乱的年代得以生存,也体现出他“顺民”的性格特点。

但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为人处事八面玲珑,说话油嘴滑舌。

就连唐铁嘴都曾说:“你的嘴比我的还花哨。

”他也能够很圆滑的处理好茶馆中的人际关系,在常四爷和秦二爷因为乞讨母女的事情陷入尴尬的时候,王利发很好的从中缓和了冲突。

“常四爷,您是积德行好,赏她面吃!可是,我告诉您: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二爷,您看我说的对不对?”就很好的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在他的茶馆里充斥着三教九流的人物,而他却在从中混得如鱼得水。

他一直细心的经营着自己的茶馆,随着时代的更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主张给茶馆改革,也体现出他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馆》人物形象分析通过茶馆的变迁和在其中活动的各种各样人物生活的变化,从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透露社会的变化。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

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写他们的言行举止,写他们怎样活着又是怎样死去,折射出那个黑暗腐朽的时代,反映了人们的悲惨遭遇和命运。

1.王利发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的人物。

在第一幕里,他正值年富力强,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经营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

(1)唐铁嘴是吸食鸦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饭吃的二流子,虽然经常赊欠茶钱,但王利发还是不断送茶给他,为的是不让他打搅茶馆的安宁和清静。

刻画了一个老实本分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

(2)他唤二德子为“德爷”,他说“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

德爷,您后边坐!”典型的息事宁人,为茶馆的秩序着想,为讨好他的主顾着想,为着大家的“太平”着想。

他知道马五爷是谁,他对大人物的身份了如指掌,折射出了他为了茶馆“费尽心机”,他明白哪些人不能得罪,在什么人面前说什么话。

至此,一个活灵活现的精明能干而又世故圆滑的生意人形象已经跃然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对大兵、警察、特务,他说“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一副买卖人的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姿态,表现了他的圆滑世故。

(3)对难民、李三等人他说“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对难民态度强硬、冷漠。

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老舍并没有采用浓重强烈的笔触,突兀变化的戏剧性情节来塑造王利发。

相反,他透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看来得琐碎的活动,一层层的、细致入微的揭示了王利发的思想性格、风貌神态和内心情感,是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第二幕里,王利发已是中年。

为保住祖业、他克扣帮工,在房客身上刮油水;赶潮流、力图在改良中找到出路。

他对巡警的敲诈巧于应付,对自己公寓的房客崔久峰,能很耐心地倾听他的牢骚,尽管他不一定懂,但也不时地说些逢迎的话。

作为商人,王利发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的特点。

从王利发忙里忙外、专心张罗的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依然保持着当年那种发财致富心里。

但他梦寐以求的发家意愿却和军阀混战的黑暗时局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在受到洋人、军阀、兵痞的压迫欺诈后,他表面上仍然像过去一样低声下气,内心里却产生了不平、恼火和愤慨。

时代不同了,王利发的命运变化了,性格中出现了新的东西。

老舍紧紧抓住这一人物的思想脉络来写,真是的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旧中国的黑暗现实面前,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王利发尽管善于经营、善于改良,也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

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的却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的时候,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

第三幕里,到了美军和国民党特务横行的年代。

王利发已老态龙钟,在茶馆里出头露面的人物,也都是子继父业的下一辈子人了。

王利发终于挣扎不下去了,旧社会吞噬了他的祖传家业,他只能绝望沉痛的呼喊:“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这段发自肺腑的自白,正是对王利发这个人物悲惨命运的一个生动概括。

2 常四爷常四爷的身上体现了八旗将士的多数人坚守的爱国情操。

虽曾在满清时吃皇粮.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

“反正打不起来!要真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多么尖锐犀利的言语,一针见血,他也有着洞明的眼睛,但这双眼睛却害了自己,因为他看到了太多不平的事情太多黑暗的事情,而他对这些都不能视而不见,只因为他正直他率真,才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他瞧不上“吃洋饭”的马五爷,瞧不上崇洋媚外的国人“一个人身上有多少洋玩意儿”,看到鼻烟壶也从外洋进口,他心疼“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对国家的衰败痛心疾首,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白银大量外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社会现实。

他是一个正直的旗人,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他虽然也有其局限性,不知道如何拯救民族和国家,但是他却是爱着大清,爱着祖国,和那些吃饭不干事的官差恰恰形成鲜明对比。

“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这是他对二德子说的话。

几句犀利的言词,便亮明了自己的立场,如梗在喉,不吐不快,他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话,他爱国,他恨洋人,他十分愤恨这些“窝里反”的家伙,于是他会招惹祸端,差点导致和二德子拳脚相加。

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马五爷出面相劝,制止了斗殴的发生。

在得知马五爷的身份后,他说:“哼,我就不佩服这吃洋饭的!”常四爷对人贩子刘麻子说的“乡下怎么会弄得卖儿卖女”,这一句,又道出了社会的一个黑暗面。

可以说,常四爷的每句话都直指时弊,眼光非常敏锐,但这种敏锐,是由于他怀有一颗爱国的心,他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个腐败的世道,自然是越看越痛心,而由于他的性格使然,他也不得不一一脱口而出。

之后他又对刘麻子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这是对刘麻子这类社会渣子的愤恨和不齿。

最后两次常四爷和刘麻子的对话则是因了一块洋表,常四爷再次发出感慨,感叹国家的衰落。

常四爷和刘麻子的几次对话,充分展示了他爱清朝爱国家的心声,也表现了他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愤恨不满,但他的那种骨气,那种敢作敢为,以及那种耿直的性格,使人物形象趋近丰满。

常四爷与秦仲义因一对母女讨饭而发生冲突,常四爷并不能理解秦仲义的那种高谈阔论,也并不能够苟同他的观点,他们之间矛盾的所在是对这个社会认识的上的矛盾。

秦仲义和常四爷都是爱国的,但是秦仲义却自负自傲,认为凭借他的实力,搞实业就能够让国家富强,故而对常四爷施给难民的小恩小惠不屑一顾甚至是鄙夷的态度,认为只有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够创立一番事业,他说道“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面吃没有。

”而常四爷根本不把秦仲义放在眼里,认为他是一个只会瞎闹的所谓的“实业家”,而骨子里却连同情穷人的心都没有,所以他看到了这种种的社会现实,他看不到光明,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拯救这个国家,他没有秦仲义的那种不自量力,他知道一切的努力都是以卵击石,他不能力挽狂澜,他只能眼看着大清国衰败下去,于是他痛彻心肺地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他说这句话,并不是诅咒大清国,更不是盼着它完,正如他后面自己所言,他是爱大清国,怕大清国完,但正是这样一句肆无忌惮的言语,却遭到了逮捕,也正应了他那句“要完”的言语,像这样连言论自由都没有的国家,又怎么能够不完!我们由此看到,常四爷是一个清醒的爱国人士,他不盲目,不自负,他是一个普通的旗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一个正直的敢于说真话办实事的老百姓,是一个充满同情心的人。

他感觉到了国不国民不民的惨状,能冲口喊出:“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常四爷被宋恩子吴祥子两个走狗抓走,在走之前,他说了这样几句话“我,我爱大清国,怕它完了!”多么真诚的话!他又以自己是旗人来证明自己是爱大清的。

他在这一幕中说的最后一句台词是“甭锁,我跑不了!”一个敢作敢为的硬汉子形象已经展现出来,他是当时社会少有的有骨气的中国人的代表!他出狱后参加义和团,为护卫国权,他跟洋人刀枪相对地打了几仗。

后来大清国到底亡了,他也并不意外,认准了这是历史的惩罚:“该亡!我是旗人,可是我得说句公道话!”他一生保持着满族人耿忠、倔强的脾气,不向恶人低头,不向命运让步,在民国初期到处排斥满人的时候,就像松二爷说的:“谁愿意瞪着眼挨饿呢!可是,谁又要咱们旗人呢!”哪怕是靠担筐贩菜、挎篮子卖花生米,照样活得腰板挺直。

第三幕中他还为松二爷化缘买棺材。

但最后自己也穷困潦倒,拣来别人撒剩的纸钱,作为对自己将来的祭奠。

他绝望地喊道:“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常四爷,一个多么希望依靠奋斗来换取国家和个人好前途的中国人,他的悲剧不是来自胆怯、懒惰,而是来自他的落伍了的观念,属于旧时代也属于满族传统的人生观,叫他总以为凭着一身正气和不服输的精神,就可以在铺天盖地的社会黑暗间闯开一条生路,这样天真的愿望根本没法实现,邪恶社会永远张着血盆大口,毫不留情地吞食着贫寒的个体的市民小人物,即使你再豪横再不肯屈服也罢。

他能做的,只有坚守着他的气节,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节!3 秦仲义第1幕登场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

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

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

最后,他无奈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

他也有爱国之心,并固执而骄傲地认为自己能够救国救民,但是他自视高人一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

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

4松二爷松二爷也是个旗人,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

“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你说得对!嗻!四爷,走吧!”表现了他胆小怕事民国时期“铁杆庄稼”的待遇没有了,但又不愿自食其力,仍旧留恋过去的生活,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

最后终于饿死。

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5 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第一幕中他用十两银子买来康顺子,又以二百两银子卖给太监庞总管。

之后他又同两位逃兵谈生意,还没谈成就被当做逃兵枪毙了。

正应了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老话。

6 唐铁嘴。

“我感谢这个年月!”“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

无耻。

7 宋恩子、吴祥子。

“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贪婪、蛮横、霸道。

有奶便是娘的走狗。

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老小宋恩子、老小吴祥子、唐铁嘴、老小刘麻子属于恶势力的代表。

他们共同合成了国民劣根性的象征性形象。

老舍通过稍带夸张的“父子传承”的方式表现了恶势力在不同时代的延续,又以茶馆常客的关系使历经沧桑的王利发、常二爷、秦仲义得以聚首回顾一生,从而使“裕泰”成为整个旧中国社会的象征,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民族性的深层心理结构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