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合集下载

人体工效学国家标准汇总

人体工效学国家标准汇总

标准名称 Standard Title 几何定向及运动方向 坐姿人体模板功能设计要求 人类工效学照明术语 人类工效学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术语 人体模板设计和使用要求 多媒体用户界面的软件人类 工效学 第1部分:设计原则和框架 多媒体用户界面的软件人类 工效学 第3部分:媒体选择与组合 使用基于平板视觉显示器工 作的人类工效学要求 第1部分:概述 采光测量方法 照明测量方法 室内热环境条件
更新信息 Update info -
GB/T 23699-2009
GB/T 23700-2009
GB/T 23701-2009
GB/T 14774-1993 GB/T 14775-1993 GB/T 14776-1993
本标准给出了成年男性头型三维尺寸,包括成年男性的标准头型及头型尺寸分布。 本标准适用于头部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三维扫描人体测量方法的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20685:2005《应用于国际兼容人体测量数据库的三维扫描方法 般要求 》(英文版)。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三维表面扫描系统采集人体体形数据的规则,以及利用三维表面 扫描系统测量GB/T 5703中定义的能从三维扫描图像中提取的人体尺寸项目的规则。本标准不适用于测 量标记点位置和(或)运动的设备。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人体全身扫描仪,但也同样适用于体段扫描仪(如头部扫描仪, 手部扫描仪和足部扫描仪)。 工业产品及设计中人体测量 本标准规定了被试组的组成方法,在人体测量学特性方面被试组应能代表待测对象 学特性测试的被试选用原则 的目标用户群。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产品及设计的人体测量学特性测试,这些产品及设计或与人体直 接接触,或与人 体尺寸相关,例如:机器、工作设备、个体防护装备、消费品、工作空间、建筑或 运输设备等。 本标准也适用于与人体尺寸相关的产品在安全方面的测试。 本标准不涉及任务的其他方面和其他要求,如信息的感知(观察对象的几何布置除 外)和控制器的使用(它们的几何布置除外)。 本标准是从人体测量学的角度来选择被试,但类似的一般原则也可用于其他变量的 测试,如生物力学方面的测试。 人-系统交互人类工效学 本标准规定了GB/T 以人为中心的生命周期过程 18976-2003《以人为中心的交互系统设计过程》中描述的以人为中心过程的规范模 描述 型。此模型宜用于系统开发和运行时对以人为中心的过程进行规格说明、评估和改 进。 人-系统交互人类工效学 本标准提供了人 系统模型(HS),该模型可用于ISO/IEC 人-系统事宜的过程评估规范 15504的一致性评估,用以评估组织的成熟度,以便组织在实施这些过程中能确保 系统可用、健康、安全。本标准详细说明了针对人 系统事宜的过程和这些过程的 结果,并详细描述了达到每一过程结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产生的工作产出。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 求, 操纵器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操纵器的选用、设计原则和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 系统中用手控或脚控的操纵器的设计和选用。 人类工效学 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本标准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 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数值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 14776—93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 14776—93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477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1994—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 引用标准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3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图1 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图2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图3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GB/T 16251—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3—26批准1996—10—01实施前言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ISO 6385《工作系统设计的工效学原则》1981版等效。

本标准规定了与人的生活质量、安全和健康有关的工作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倡设计工作系统时应根据实际经验,应用人类工效学知识来满足上述要求;同时指出,技术的、经济的、组织的和人的因素作为工作系统的一部分会影响到人的工作行为和身体健康。

本标准可作为指导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人类工效学标准的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负责起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广东省劳动保护研究所参加,共同完成。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滑东红、徐联仓、肖惠、高晶、陈森尧。

本标准1996年3月首次发布。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各个国家标准研究机构(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团体。

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由ISO技术委员会完成。

对已获准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的课题感兴趣的每个成员团体都有权参加该委员会。

各国际组织,政府的、非政府的,均可与ISO保持联络,也可参加其工作。

在ISO理事会作为国际标准接受前,须由技术委员会将要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发送到各成员团体认可。

国际标准ISO 6385是由ISO/TC 159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的,并于1978年10月发送到各成员团体。

下列成员团体赞成此标准的发布: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韩国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波兰罗马尼亚南非西班牙瑞士英国下列成员团体不赞成此标准的发布:保加利亚美国本国际标准于1981年6月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的基本原则。

用于对人的生活质量、安全和健康的最佳工作条件的设计,同时也考虑到技术和经济上的效果。

注1 本标准应结合其他有关的标准、规则或协定来使用。

人体工程学尺寸详解(史上最全配图解)

人体工程学尺寸详解(史上最全配图解)

人体工程学尺寸详解(史上最全配图解)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客厅设计要点及常用尺度LD 客斤的处理要点I .客厅是人们日网的主要活动 场所,平面布置应按会客、娱乐 、学习等功能进行区域划分.乙功能区的划分与通道应避免 干抵 团客厅常用人体尺度可通行第拐角处沙发布各产 I- *4 t- 1060-1220拐角处分发椅布宜包WI-K 指 回幼活-4W-6I 叶 1€0- 1320^ 带门.岫国柜子 V nt 相拗,蜕性)归樽K嘴套二处髭如伸一票含lOfiO- 12W ----帝有阉缉的财检 男性和女11,[JJ 餐厅的处理饕点 1餐厅可单独设置, 也可设在起用室靠近附房 的一股 2 .就餐区域尺寸应与 虑人的守往」强务等活动. 3.正式的餐厅内应设 自备餐仆.小车及售具小 械柜等设备, (2警厅的功能分析 归”常用人体尺寸 四人刖小方・7^0-9107FF3fiFi450^610!K 力舒六人遇依口(rtW>■ Ki,置力寸 --- “0 - 1 _____ ■•中0 * 山■■黄M | 也・公用M ]■・・ ♦・•・・・・•一・•■•, *人送香0布H“ATI ---- ----------- 4I3S-MIO -- 1 160- mo -----员小用•牛心wrt田房房处理要点1用房设备及家具的布置应按照交潮操作顺序来布置C以方时房功能分析便操作.避免走动过多.2.平面布置除考虑人体和家具尺寸外,还应考虑家具的活动. 国洋房常用人体尺寸网I同!!«■取“只r§7水也布“尺”上万拚场*谢坦台・・各・一善方910i而T从修0‘:拐京柜式案台M距M许*豕X切*卓&7M忱备之初最小K即------------------------------- M00 - 2500-61。

一”! [ ---- ”10谷;明,'1 •"%最•.同应610~660炉灶布H立的新餐布置VWM-(三》E-一史£ocslKl*ttlgy・y£"f金:,0-6*ow----------------------------------41人能第到的・大卷度LD 卫生间处理婺点 P 生间功能分析 发化的m-450叟化的1 .卫生何中洗浴部分应与 网所部分分开.如不能分开. 也应在布置上有明显的划分. 并尽可能设SS 隔屏.帝等.2 .浴船及便池附近应设置 尺度适宜的扶手,以方便老弱 卜 7107新人的使用. 3.如空间允许,洗脸梳妆 部分应单独设置. 净身址愦的盆通常号虚的尺寸便的国卫生间人体尺寸 令便池,,2 “使渔丫图 20一沈女平面及间用 浴玄积向AZ - 10一21£10-2-j-<l rs 72为性的注聆U 尺寸101;菱女性和儿童的愉力尺寸施游间中而 藩济间。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477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1994—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 引用标准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3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图1 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图2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图3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人类工效学证规则

人类工效学证规则

人类工效学证规则人类工效学证规则是一项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和标准的规则。

人类工效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使工作更适合人类特性的科学,包括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该规则的制定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职业伤害和提高员工满意度。

一、人体测量学原则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尺寸和形态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使工作场所的设计和设备的尺寸更适合人类的体型和力量。

人体测量学原则包括:1.人体尺寸测量: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群体进行人体尺寸测量,以确定适合大多数人的人体尺寸范围。

2.工作场所设计:根据人体尺寸测量结果,设计适合不同体型和力量水平的工作场所,包括座椅、工作台、工具和设备等。

3.工具和设备设计:根据人体尺寸测量结果,设计和改进工具和设备的尺寸和形状,以使其更适合人类的操作和使用。

二、生理学原则生理学原则关注人类身体的生理特点和需求,包括肌肉力量、骨骼结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

生理学原则包括:1.肌肉力量:在工作场所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上,应尽量减少员工的肌肉力量负担,避免过度使用某些肌肉群或姿势不良导致肌肉疲劳或损伤。

2.骨骼结构:工作场所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应尽量减少对员工骨骼结构的压力,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或不良姿势导致骨骼损伤或变形。

3.神经系统:工作场所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应尽量减少对员工神经系统的刺激和压力,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导致神经衰弱或心理问题。

4.呼吸系统:工作场所的设计和设备的选择应保证员工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避免空气污染和不良工作环境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三、心理学原则心理学原则关注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特点和需求,包括认知负荷、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人际关系等。

心理学原则包括:1.认知负荷:工作场所的设计和任务分配应尽量减少员工的认知负荷,避免任务过于复杂或时间压力过大导致员工焦虑或错误。

2.工作压力:工作场所的设计和任务分配应尽量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避免过度追求产量或目标导致员工心理压力过大。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14776—93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14776—93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14776—93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477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1994—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 引用标准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3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图1 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图2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图3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人体工程学常用尺寸

人体工程学常用尺寸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

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

按照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日本千叶大学小原教授认为:人体工程学是探知人体的工作能力及其极限,从而使人们所从事的工作趋向适应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各种特征。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作为独立学科有40多年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学技术,开始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坦克、飞机的内舱设计中,如何使人在舱内有效地操作和战斗,并尽可能使人长时间地在小空间内减少疲劳,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

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1960年创建了国际人体工程学协会。

及至当今,社会发展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渡,重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人体工程学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衣、食、住、行以及一切生活、生产活动中综合分析的新思路。

其实人-物-环境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今后“可望运用人体工程学主动地、高效率地支配生活环境”。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模板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模板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1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477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 1994—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 引用标准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23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 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 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 而且经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 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图1 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4图2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 B和D尺寸同图1b)5图3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 B和D尺寸同图1b)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 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6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 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 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 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 G7。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工作系统设计这一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高深,但其实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咱们每天都在和各种工作环境打交道,像是办公室的椅子、电脑的高度、甚至是桌子的颜色,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人类工效学就是研究如何让这些工作环境更符合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简单来说,就是让我们工作得更轻松、更愉快。

1. 人体工学基础1.1 让座位更舒适首先,咱们聊聊座位。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坐了一天办公室椅子,屁股痛得像被锤了一样的经历?这就跟人体工学密切相关。

一个好的座椅不仅要有合适的高度,还得能支撑你的腰背。

要是你的椅子像个铁桶,坐上去一天就是一场折磨,那可真是吃亏了。

研究发现,坐得舒服的人,工作时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思维也更清晰。

所以,投资一把好的椅子,绝对是对自己的“投资理财”!1.2 电脑屏幕的高度接下来,咱们再看看电脑屏幕的高度。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低头看电脑的习惯,久而久之,脖子和肩膀都累得像背了千斤重担。

其实,把电脑屏幕调到眼睛水平线的位置,能大大减轻颈椎的压力,让你一整天都能精神抖擞。

试想一下,坐在一台舒适的电脑前,手指飞舞,效率爆表,那种感觉真是棒极了!2. 工作环境的氛围2.1 照明的重要性说到工作环境,照明也是个不得不提的话题。

昏暗的灯光就像一个无形的敌人,让你打不起精神,脑子像是被榨干的柠檬。

而明亮又柔和的光线,能让你的工作热情像火焰一样燃烧。

试着把光线调得适中,这样不仅能保护眼睛,还能提升工作效率。

这样一来,连咖啡都觉得没那么重要了!2.2 空气流通还有,空气流通也是很关键的哦!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里,空气都快凝固了,连呼吸都成了一种奢望,那工作还怎么干?适当的通风可以让新鲜空气进来,保持思维活跃。

试试在办公室里开窗,或者摆放一些绿植,让工作环境更清新,这样工作起来,心情也会跟着变好,真是一举两得。

3. 工作与休息的平衡3.1 定时休息最后,咱们得聊聊工作和休息的平衡。

建筑设计中的人体工效学原则

建筑设计中的人体工效学原则

建筑设计中的人体工效学原则人体工效学(Ergonomics)是指人机工程学,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建筑设计中,遵循人体工效学原则可以提高空间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的人体工效学原则,并探讨它们在不同空间中的应用。

一、空间布局1. 空间流线人体工效学强调避免空间中的交叉干扰和阻塞。

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用户的行走路径和使用需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避免狭窄的通道和拥挤的区域,确保人员流动的顺畅和安全。

2. 动线设计建筑设计中的动线设计要符合人体的自然习惯和舒适性。

比如,公共建筑的出入口应合理设置,方便人员出入;住宅的房间布局宜符合日常活动顺序,如起居区与餐饮区的相对位置设置,方便日常生活。

3. 空间分隔合理的空间分隔是保护用户隐私和提供良好工作环境的重要因素。

不同功能区域的布置应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例如,将办公室与会议室、休息区与工作区分开,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二、设备与家具1. 设备高度建筑设计应考虑设备的使用者身高,保证设备的易用性和人体的舒适性。

根据使用者的平均身高数据,确定设备的操作高度、按钮的位置等。

同时,考虑到不同用户的身高差异,设置可调节的设备,以满足不同需求。

2. 家具设计家具在建筑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直接影响用户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采用符合人体工效学的家具设计,可以减少腰椎和颈椎的压力,避免姿势不良引起的身体不适。

如办公椅的座高、背高、扶手高度等要考虑人体曲线和工作需求。

三、照明与声学1. 自然光利用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合理设置窗户和采光孔,确保室内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射,减少人眼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感。

2. 照明设计照明设计要兼顾功能性和舒适性。

选择适合任务需求的照明方式,避免刺眼的强光照射和阴影,以保护用户的视觉健康。

光的色温和光强也应根据不同空间和活动需求进行合理设计。

3. 声学控制合理的声学控制对于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人体工程学尺寸

人体工程学尺寸

人体工程学尺寸人体工程学尺寸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理特征、人体结构、感知和运动能力的科学,旨在设计和制造更符合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物品、工具和环境。

人体工程学尺寸是人体工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各种人体尺寸的测量和应用,对于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体尺寸人体尺寸是人体工程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数据之一,包括身高、体重、肩宽、臀围、手臂长度、腿长等。

通过对人体尺寸的测量和研究,可以得出人体在各种活动状态下的静态和动态尺寸,为设计提供依据。

二、坐高与站立高坐高是指人坐直时头顶到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而站立高则是人站立时头顶到脚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这两个尺寸对于椅子和站立式工作台的设计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椅子的座高应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来设计,以使使用者坐姿舒适;站立式工作台的站高也应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来设计,以使使用者保持正确的站姿。

三、手臂与腿部长度手臂与腿部长度对于产品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设计键盘和鼠标时,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手臂长度和手部大小,以便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在设计座椅时,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腿部长度,以便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曲线的椅子。

四、肩宽与臀围肩宽与臀围是设计服装和座椅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尺寸。

肩宽尺寸对于服装的合身度和舒适度非常重要,而臀围尺寸则对于座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五、感知与运动尺寸感知与运动尺寸也是人体工程学中重要的尺寸之一。

例如,人的感知能力受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使用者的感知能力,以便设计出更加易于使用的产品。

人的运动能力受到力量、耐力、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产品时需要考虑使用者的运动能力,以便设计出更加易于操作的产品。

六、应用领域人体工程学尺寸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业设计中,需要考虑使用者的手部尺寸和操作习惯等因素,以便设计出更加易于使用的产品;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使用者的身高和视域等因素,以便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建筑空间;在交通工具设计中,需要考虑使用者的体型和乘坐习惯等因素,以便设计出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交通工具。

人类工效学相关标准

人类工效学相关标准

人类工效学相关标准01GB/T 1251.1-1989 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02GB/1251.2-1996 人类工效学险情视觉信号一般要求设计和检验03GB/1251.3-1996 人类工效学险情和非险情声光信号体系04GB/3869-1997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05GB/T 12330-1990 体力搬运重量限值06GB/T 12454-1990 视觉环境评价方法07GB/T 12985-1991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08GB/T 13379-1992 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系统照明09GB/T 13547-1992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10GB/T 14774-1993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11GB/T 14775-1993 操纵器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12GB/T 14776-1993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13GB/T 14777-1993 几何定向及运动方向14GB/T 15241.2-1999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第2部分:设计原则15GB/T 16251-1996 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16GB/T 17161-1997 机床控制装置的操作方向17GB/T 17244-1998 热环境根据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对作业人员热负荷的评价18GB/T 18153-2000 机械安全可接触表面温度确定热表面温度限值的工效学数据19JB/T 5062-1991 信息显示装置人机工程一般要求20GB/T 13441-92人体全身振动环境的测量规范21GB/T 13442-92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降低界限和评价准则22GB/18568-2001加工中心安全防护技术条件。

(完整版)人体工程学尺寸

(完整版)人体工程学尺寸

在装饰工程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与人体尺度的关系问题,为了方便装饰室内设计,这里介绍一些常用的尺寸数据。

1、墙面尺寸(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800—1500mm。

(3)挂镜线高: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2.餐厅(1) 餐桌高:750—790mm。

(2) 餐椅高;450—500mm。

(3) 圆桌直径: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人1100mm,六人1100-1250mm,八人1300mm,十人l500mm,十二人1800mm。

(4) 方餐桌尺寸:二人700×850(mm),四人1350×850(mm),八人2250×850(mm),(5) 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6) 餐桌间距:(其中座椅占500mm)应大于500mm。

(7) 主通道宽:1200—1300mm。

(8) 内部工作道宽:600—900mm。

(9) 酒吧台高:900—l050mm,宽500mm。

(10) 酒吧凳高;600一750mm。

3.商场营业厅(1)单边双人走道宽:1600mm。

(2)双边双人走道宽:2000mm。

(3)双边三人走道宽:2300mm。

(4)双边四人走道宽;3000mm。

(5)营业员柜台走道宽:800mm。

(6)营业员货柜台:厚600mm,高:800—l 000mm。

(7)单*背立货架:厚300—500mm,高:1800—2300mm。

(8)双*背立货架;厚;600—800mm,高:1800—2300mm(9)小商品橱窗:厚:500—800mm,高:400—1200mm。

(10)陈列地台高:400—800mm。

(11)敞开式货架:400—600mm。

(12)放射式售货架:直径2000mm。

(13)收款台:长:1600mm,宽:600mm4.饭店客房(1)标准面积:大:25平方米,中:16—18平方米,小:16平方米。

人体工程学 常用人体尺寸总结

人体工程学 常用人体尺寸总结

人体工程学是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知识,了解人体工程学可以使装修设计尺寸更符合人们的曰常行为和需要。

人体工程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人体尺度*人体行为区域*常用家具设备尺寸*建筑尺度规范*视觉心理和空间一、人体尺度人体尺度,即人体在室内完成各种动作时的活动范围。

设计人员要根据人体尺度来确定门的高宽度、踏步的高宽度、窗台阳台的高度、家具的尺寸及间距、楼梯平台、家内净高等室内心尺寸。

常用的室内尺寸如下:支撑墙体:厚度0.24m室内隔墙断墙体:厚度0.12m大门:门高2.0~2.4m,门宽0.90~0.95m室内门:高1.9~2.0m左右、宽0.8~0.9m门套厚度0.1m厕所、厨房门:宽0.8~0.9m、高1.9~2.0m室内窗:高1.0m 左右窗台距地面高度0.9~1.0m室外窗:高1.5m 窗台距地面高度1.0m玄关:宽1.0m、墙厚0.24m阳台:宽1.4~1.6m、长3.0~4.0m(一般与客厅的长度相同)踏步:高0.15~0.16m、长0.99~1.15m、宽0.25m;扶手宽0.01m、扶手间距0.02m、中间的休息平台宽1.0m。

二、常用家具尺寸;卧室:单人床:宽0.9m、1.05m、1.2m;长1.8m、1.86m、2.0m、2.1m;高0.35m~0.45m。

双人床:宽1.35m、1.5m、1.8m,长、高同上。

圆床:直径1.86m、2.125m 、2.424m。

矮柜:厚度0.35~0.45m、柜门宽度0.3~0.6m、高度0.6m。

衣柜:厚度0.6~0.65m、柜门宽度0.4~0.65m、高度2.0~2.2m。

客厅:沙发:厚度0.8~0.9m、坐位高0.35~0.42m、背高0.7~0.9m。

单人式:长0.8~0.9m双人式:长1.26~1.50m三人式:长1.75~1.96m四人式:长2.32~2.52m茶几:小型长方:长0.6~0.75m、宽0.45~0.6m、高度0.33~0.42m大型长方:长1.5~1.8m、宽0.6~0.8m、高度0.33~0.42m圆型:直径0.75/0.9/1.05/1.2m,高度0.33~0.42m正方型:宽0.75/0.9/1.05/1.20/1.35/1.50m,高度0.33~0.42,但边角茶几有时稍高一些,为0.43~0.5m书房:书桌:厚度0.45~0.7m(0.6m最佳)、高度0.75m。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和数值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和数值

...
.
5 工作岗位尺寸
根据与作业关系的程度,工作岗位尺寸分为与作业有关的和与作业无关的两类。
5. 1 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以作业人员有关身体部位的第 5 或第 95 百分位数值 ( 见 GB/ T 12985 和 GB 10000) 推导出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见表
1。
尺寸符号 D W T1 T2 G I
女性 135 375
P5 男性 135 415
P95 女性 175 435
男性 175 480
5. 3 工作岗位尺寸的设计
5. 3. 1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的一般程序
a . 确定工作岗位类型;
b . 根据 5. 2. 3 条确定作业要求的类别,在表 2 中查出和作业人员性别相符的第 95 百分位数的相对高度 H1 或工作高度 H2。
5. 2. 3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 H1 和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 H2( 见表 2 及图 4) 。
根据作业时使用视力和臂力的情况,把作业分为三个类别:
Ⅰ类:使用视力为主的手工精细作业
分别以 GB 10000 中坐姿立姿女性、男性眼高的第 5 和第 95 百分位数为参照,并考虑到姿势修正量和经验,确定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
2 引用标准 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 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GB / 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
3 术语和符号
3. 1 水平基准面 PXY
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 ( 见图 1 至图 3) 。
3. 2 垂直基准面 PYZ
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
H1 和立姿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doc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doc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477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1994—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 引用标准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3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图1 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图2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图3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技术手册

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技术手册

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技术手册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优化人体工作效率、保护劳动者健康和减少事故风险。

本技术手册将详细介绍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帮助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原则,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者福利。

一、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程学是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学为基础,通过研究人体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和反应来改善工作效率和工作条件的学科。

它关注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旨在创造适合人体特性和需求的工作环境。

二、人体尺寸和比例人体尺寸和比例是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基础。

不同人群的身高、体重、肢体长度等具有差异,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差异。

比如,办公椅要有可调节的座椅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员。

此外,设备和工作空间的尺寸也应考虑到工作人员的体型以及可能的穿戴物(如防护服)。

三、工作姿势和动作设计时需考虑工作姿势和动作对人体的影响。

长时间保持不自然的姿势容易引发疲劳和肌肉疼痛。

应尽量设计成能让工作人员自然保持舒适姿势和运动,如使用可调节的工作台和符合人体曲线的办公椅等。

对于需要频繁重复动作的工作,应采取自动化设备或人机协同设计,减少工人的体力消耗。

四、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是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人机界面是指人与机器或设备之间的交互界面。

设计时要考虑到人的认知特点和操作需求。

例如,电子设备的按钮和控制面板应布置合理,易于使用和区分,避免操作错误。

此外,相关信息的显示和反馈也要符合人的知觉特点,便于工作人员准确、迅速地获取信息。

五、工作环境设计工作环境设计是人体工程学中关键的一环。

工作环境包括光照、噪音、温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

合理的工作环境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照明设备,控制噪音水平,调节温湿度,保证良好的空气流通。

六、工作安全和健康保护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目标之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设计时要考虑可能的危险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设计原则及其数值GB/T 14776—93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12—24批准1994—07—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 引用标准GB 3975 人体测量术语GB 10000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2985 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3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图1 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图2 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图3 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3 立姿工作岗位的脚空间高度I容脚空间上方界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

3.14 腿部空间进深T1垂直基准面和限制小腿或膝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5 脚空间进深T2垂直基准面与限制脚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6 腿部空间宽度 B限制膝或脚向外侧扩展的两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7 横向活动间距 D两相邻工作岗位上的纵向中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8 向后活动间距W垂直基准面和限制人体向后活动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4 工作岗位的类型根据作业时人体的作业姿势,工作岗位分为三种类型:坐姿工作岗位,立姿工作岗位和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

5 工作岗位尺寸根据与作业关系的程度,工作岗位尺寸分为与作业有关的和与作业无关的两类。

5.1 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以作业人员有关身体部位的第5或第95百分位数值(见GB/T 12985和GB 10000)推导出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见表1。

5.2 与作业有关的工作岗位尺寸5.2.1 作业面高度 Ca.通常依据作业对象、工作面上配置的尺寸确定;b.对较大的或形状复杂的加工对象,以满足最佳加工条件来确定被加工对象的方位。

5.2.2 工作台面厚度K对原有设备,K值是已知的;新设计情况的K值,应满足下式关系。

%5%5S A Z K +-= (1) %95%95S A Z K +-= (2)5.2.3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 H1和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 H2(见表2及图4)。

根据作业时使用视力和臂力的情况,把作业分为三个类别: Ⅰ类:使用视力为主的手工精细作业分别以GB 10000中坐姿立姿女性、男性眼高的第5和第95百分位数为参照,并考虑到姿势修正量和经验,确定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和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

Ⅱ类:使用臂力为主,对视力也有一般要求的作业分别以GB 10000中坐姿立姿女性、男性肘高的第5和第95百分位数为参照,结合经验,确定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和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

Ⅲ类:兼顾视力和臂力的作业以Ⅰ、Ⅱ两类相应的高度平均值分别确定坐姿、立姿工作岗位的女性、男性的第5和第95百分位数的相对高度H1和工作高度H2。

图4 依作业要求确定的坐姿工作岗位相对高度H1和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数值。

展示了第5百分位数女性(5%♀)和第95百分位数男性(95%♂)情况,以及对视距和手、臂姿势的影响5.2.4 工作平面高度A 的最小限值 a . 坐姿工作岗位(见图1)S C H A +-≥1 (3)或F U C H A ++-≥1 (4)b . 立姿工作岗位(见图2)C H A -≥2 (5)5.2.5 座位面高度S 的调整范围%)95(1%)5(1%5%95H H S S -=- (6) 5.2.6 脚支撑高度F 的调整范围%5%95%95%5%95%5U U S S F F -+-=- (7)或%5%95%)5(1%)95(1%95%5U U H H F F -+-=- (8)5.2.7 大腿空间高度Z 和小腿空间高度U 的最小限值大腿空间高度Z 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限值见表3。

5.3 工作岗位尺寸的设计5.3.1 工作岗位尺寸设计的一般程序 a . 确定工作岗位类型;b . 根据5.2.3条确定作业要求的类别,在表2中查出和作业人员性别相符的第95百分位数的相对高度H 1或工作高度H 2。

5.3.2 坐姿工作岗位5.3.2.1 工作面高度A 被限定、不能升降时,座位面高度S 、脚支撑高度F 必须满足第5和第95百分位数的作业人员身材的升降调整范围。

5.3.2.2 工作面高度A 可以升降时,座位面高度S 必须可以升降调整,以适应第5和第95百分位数身材的作业人员。

5.3.2.3 在设计女性和男性共同使用的坐姿工作岗位时,应选取男性的相对高度H1计算工作面高度A ;同时座位面高度5和脚支撑高度F 必须有较大的调节范围,以适应女性作业人员。

5.3.2.4 在用公式(4)计算工作面高度A 时,必须使用小腿空间高度U 和脚支撑高度9的第95百分位数,保证第95百分位数的作业人员有必要的腿部空间高度G 。

5.3.2.5 按公式(6)、公式(7)、公式(8)分别确定座位平面高度S 和脚支撑高度9的调节范围。

5.3.2.6 根据5.2.3.2条检验第5和第95百分位数的大腿空间高度Z 5%和Z 95%是否大于表3中的最小限值。

如果不符合要求,可参照下述方面进行修改: a . 加大工作平面高度A 的尺寸;b . 减小作业点高度C ,如改变工件、工装夹具安置方位(见5.2.2条);c . 减小工作台面厚度K 值(见5.2.3条)。

经修改后的设计,应再作复核。

5.3.2.7 设计步骤举例见附录A(参考件),例1。

5.3.3 立姿工作岗位5.3.3.1 在工作面高度A 被限定情况下,可使用踏脚台解决作业人员的适应性,同时必须注意:a . 踏脚台的设置对立姿工作岗位原有灵活性的限制;b . 踏脚台的设置增加意外伤害的可能性;c . 脚踏台对不同百分位数身材作业人员的适应性。

5.3.3.2 在工作面高度A 未被限定情况下可以使用工作面能升降调节的台面以适应第5和第95百分位数的作业人员。

5.3.3.3 在工作平面高度A 必须统一的情况下(如生产流水线),工作高度H2按作业人员性别异同分两种情况确定。

a . 作业人员性别一致时2/[%)95(2%)5(22H H H += (9) 其中H 2(5%)和H 2(95%)分别为表2中某一类别作业的女性或男性第5和第95百分位数立姿工作岗位高度。

b . 作业人员性别不一致时,取2/[%)5.(2%)95.(22M W H H H += (10)式中:H2(W.95%)——表2中某一类别、女性第95百分位数立姿工作岗位高度;H2(M.5%)——表2中该类别男性第5百分位数立姿工作岗位高度。

5.3.3.4 用公式(5)确定工作平面高度A。

同时必须注意:a.对第95百分位数的男性(或女性)作业人员增加了视距,应检查是否影响观察和操作;b.对第5百分数的女性(或男性)作业人员,应该检查作业点是否可及。

5.3.3.5 当作业点在垂直基准面以外150mm以上时,必须保证站姿腿部空间进深T1、脚空间进深T2和脚空间高度I符合表1中规定的数值。

5.3.4 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5.3.4.1 用5.3.3中所示的立姿工作岗位设计方法,确定工作高度片:和工作平面高度A。

5.3.4.2 根据作业要求的类别,从表2中查出工作高度H1(5%)和H1(95%);分别按5.2.6条和5.2.7条计算座位面高度S调整范围和脚支撑F调整范围;核算大腿空间高度Z是否大于表3中规定的最小限值。

5.3.小3 检查在立姿工作时第5百分位数的作业人员能否触及以坐姿为主安排的工装卡具、作业对象。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和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铭续、周学敏、姚海兴、吴珂、肖惠、罗秋科。

本标准参照采用德国标准DIN 33406《生产区域工作岗位尺寸术语工作岗位类型工作岗位尺寸》(198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