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BS《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十四条原则》

合集下载

等保测评报告模板

等保测评报告模板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报告模板项目名称:委托单位:测评单位:年月日测评单位名称报告摘要一、测评工作概述概要描述被测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可参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投入运行时间、承载的业务情况、系统服务情况以及定级情况。

(见附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描述等级测评工作的委托单位、测评单位和等级测评工作的开展过程,包括投入测评人员与设备情况、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统计(涉及的测评分类与项目数量,检查的网络互联与安全设备、主机、应用系统、管理文档数量,访谈人员次数)。

二、等级测评结果依据第 4、5 章的结果对等级测评结果进行汇总统计(测评项符合情况及比例、单元测评结果符合情况比例以及整体测评结果);通过对信息系统基本安全保护状态的分析给出等级测评结论(结论为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

三、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 6.3 章节的分析结果,列出被测信息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未部署 DDos防御措施,易遭受 DDos攻击,导致系统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报告摘要- 1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四、系统安全建设、整改建议针对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安全建设、整改建议,是对第七章内容的提炼和简要描述。

报告基本信息信息系统基本情况系统名称安全保护等级中心机房机房位置灾备中心其他机房单位名称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委托单位姓名职务/职称所属部门办公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单位名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报告审核批准测评单位姓名职务/职称所属部门办公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声明声明是测评单位对于测评报告内容以及用途等有关事项做出的约定性陈述,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本报告中给出的结论仅对目标系统的当时状况有效,当测评工作完成后系统出现任何变更,涉及到的模块(或子系统)都应重新进行测评,本报告不再适用。

本报告中给出的结论不能作为对系统内相关产品的测评结论。

矿山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矿山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编号:Q/RAH-001b-20212021-2022版发布日期:2021-02-21 实施日期:2021-05-21XX矿业集团目录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第1章总则 (7)1.1 编者按 (7)1.2 适用范围 (8)1.3 编制依据 (8)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 (8)1.3.2 部门规章 (9)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0)1.3.4 标准和规范 (11)1.4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14)1.5 术语和定义 (14)1.5.1 风险 (14)1.5.2 危险源 (14)1.5.3 风险点 (15)1.5.4 风险辨识 (15)1.5.5 风险评估/评价 (15)1.5.6 风险分级 (15)1.5.7 风险管控 (16)1.5.8 风险信息 (16)1.5.9 重大风险 (16)1.5.10 重大危险源 (17)第2章工作机制 (18)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8)2.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19)2.2.1 总则 (19)2.2.2 组织管理 (19)2.2.3 安全风险辨识 (20)2.2.4 方法及要求 (24)2.2.5 检查考核 (27)2.2.6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 (29)2.3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32)第3章风险点识别方法 (34)3.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34)3.2 风险点识别方法 (34)3.3 风险评价方法 (34)3.4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35)3.5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35)3.6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35)第4章风险点分类标准 (36)4.1 物的不安全状态 (36)4.3 作业环境的缺陷 (38)4.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38)第5章风险识别措施 (44)5.1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岗位风险辨识、风险分级表 (44)5.2 矿山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96)5.2.1 地压灾害 (96)5.2.2 矿山水灾 (97)5.2.3 提升运输 (97)5.2.4 矿山火灾 (98)5.2.5 矿山机械伤害 (99)5.2.6 爆破危害 (99)5.2.7 高处坠落 (100)5.2.8 物体打击 (101)5.2.9 炮烟中毒窒息 (101)5.2.10 电气设备危害 (102)5.2.11 压力容器危害 (102)5.2.12 职业卫生 (102)5.3 风险控制措施 (104)5.3.1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104)5.3.2 井下通用部分 (107)5.3.3 掘进 (114)5.3.4 采矿 (118)5.3.5 残采 (122)5.3.6 提升 (125)5.3.7 辅助大修 (128)5.3.8 设备工段 (131)5.3.9 安全工段 (136)5.3.10 材料室 (139)5.3.11 井上部分 (140)第6章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成果 (142)6.1 作业活动清单 (142)6.2 设备设施清单 (145)6.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46)6.4 设备设施类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79)6.5 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 (184)第7章保障措施 (220)7.1 成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保障工作小组 (220)7.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 (220)7.2.1 培训基本要求 (220)7.2.2 安全和业务技术培训管理 (221)7.2.3 风险预控管理培训考核评估管理 (222)7.3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检查与考核 (224)7.3.1 检查方式 (224)7.3.3 考核评分办法 (224)7.3.4 考核奖惩办法 (225)7.4 其他保障措施 (225)第8章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226)第9章风险告知卡 (227)第10章附表 (229)10.1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专项培训计划表 (229)10.2 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1) (230)10.3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2) (231)10.4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3) (232)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34)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235)1.1 编制目的 (235)1.2 术语及定义 (235)1.3 编制依据 (236)1.3.1 相关法律依据 (236)1.3.2 相关法规及规定 (236)1.4 基本要求 (237)1.4.1 健全机构 (237)1.4.2 完善制度 (237)1.4.3 组织培训 (238)1.4.4 落实责任 (238)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239)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39)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239)2.3 隐患排查 (241)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243)2.4.1 隐患分级 (243)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 (243)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 (244)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244)2.5 隐患分级治理 (245)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电子银行部2024年2月合规考试

电子银行部2024年2月合规考试

电子银行部2024年2月合规考试客户经理在找贷款客户盖章时,在贷款客户单位办公楼一楼大厅遇到一位自称是该公司员工,表示领导在开会,其代劳盖章就可以。

过了20分钟左右,这个人就把盖好章的三方协议交还给客户经理。

关于前述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前述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客户经理表述,客户经理认识该公司员工。

B前述做法不正确,盖章必须客户经理本人,亲自去相关部门盖章、确认。

(正确答案)某银行员工在向监管部门报送相关数据时,经与上级领导沟通,认为,该项数据指标,不利于行内业务发展,故,经领导审批后,将数据指标进行调整后上报。

关于前述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数据报送人员及上级领导做法均不正确,因为,未按照真实性原则上报。

(正确答案)B数据报送人员做法正确,因为已经上报上级领导C上级领导做法正确,因为,是为银行业务发展考虑以下违规行为,不属于违反反洗钱相关管理规定的为: [单选题] *A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B未按照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C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D未按规定查询客户征信(正确答案)以下行为不属于违规行为的是() [单选题] *A小额贷款发放后,可以直接转为定期存款B小额消费贷款发放后,可以用于企业经营C小额贷款发放后,需严格跟踪贷款用途,严防贷款用途挪用(正确答案)根据《银行保险机构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以下不属于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的是() [单选题] *A员工发起、主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类违法犯罪的事件B因网络欺诈及其它信息安全事件,导致本机构或客户资金损失1000万元以上,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C形成损失金额1000万元(含)以上或者超过上年度末资本净额1%(含)以上的事件;D由于员工的违规行为,行内给予开除处分。

(正确答案)以下内容中,属于银行柜员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了有效识别和应对的是() [单选题] *A某客户办理业务时,柜员发现该客户是外地口音,且年龄较大,但核对身份信息无误后,正常办理业务。

20180202【建质函[2018]28号】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20180202【建质函[2018]28号】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的通知建质函[2018]28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我部组织编制了《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8年2月2日(此件主动公开)附件下载:1、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住房城乡建设部2018年2月为加强城市建设风险管理,提高对大型工程技术风险的管理水平,推动建立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专家编制了《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管理事务中心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主要起草人:黄忠辉、金磊铭、周红波、曹丽莉、高惕非、夏群、高承勇、朱晓泉、李冬梅、李浩、崔晓强、尤雪春、朱雁飞、陆荣欣、朱骏、唐亮、陈华、田惠文、梁昊庆、刘爽、周翔宇、张渝、李伟东、邵斐豪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3.1风险管理范围 (4)3.2风险管理目标 (4)3.3 风险管理阶段 (4)3.4 风险等级 (4)3.4.1 概率等级 (4)3.4.2 损失等级 (5)3.4.3 风险等级确定 (6)3.4.4 风险接受准则 (6)3.5 风险控制职责 (7)3.5.1 建设单位职责 (7)3.5.2 勘察单位职责 (8)3.5.3 设计单位职责 (8)3.5.4 施工单位职责 (8)3.5.5 监理单位职责 (8)4风险控制方法 (9)4.1 风险识别与分析 (9)4.1.1风险识别与分析工作内容 (9)4.1.2风险识别与分析工作流程 (10)4.1.3风险识别与分析工作方法 (10)4.2 风险评估与预控 (11)4.2.1风险评估与预控工作内容 (11)4.2.2风险评估与预控工作流程 (11)4.2.3风险评估与预控工作方法 (12)4.2.4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13)4.3 风险跟踪与监测 (13)4.3.1风险跟踪与监测工作内容 (13)4.3.2风险跟踪与监测工作流程 (14)4.3.3风险跟踪与监测工作方法 (14)4.4 风险预警与应急 (14)4.4.1风险预警与应急工作内容 (15)4.4.2风险预警与应急工作流程 (15)4.4.3风险预警与应急工作方法 (16)5勘察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 (17)5.1 建设场址 (17)5.1.1地质灾害风险 (17)5.1.2地震安全性风险 (18)5.2 地基基础 (18)5.2.1地基强度不足和变形超限风险 (18)5.2.2基坑失稳坍塌和流砂突涌风险 (19)5.2.3地下结构上浮风险 (20)5.3 地铁隧道 (21)5.3.1盾构隧道掘进涌水、流砂和坍塌风险 (21)5.3.2盾构隧道掘进遭遇障碍物风险 (21)5.3.3盾构隧道掘进遭遇地下浅层气害风险 (22)5.3.4矿山法施工隧道涌水塌方风险 (22)6设计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 (23)6.1 地基基础 (23)6.1.1基坑坍塌风险 (23)6.1.2坑底突涌风险 (24)6.1.3坑底隆起风险 (24)6.1.4基桩断裂风险 (25)6.1.5地下结构上浮和受浮力破坏风险 (25)6.1.6高切坡工程风险 (26)6.1.7高填方工程风险 (28)6.2 大跨度结构 (29)6.2.1大跨钢结构屋盖坍塌风险 (29)6.2.2雨棚坍塌风险 (30)6.3 超高层结构 (30)6.3.1超长、超大截面混凝土结构裂缝风险 (30)6.3.2结构大面积漏水风险 (31)6.4 地铁隧道 (31)6.4.1盾构始发/到达时发生涌水涌砂、隧道破坏、地面沉降风险 (31)6.4.2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地面沉降、塌方风险 (32)6.4.3区间隧道联络通道集水井涌水并引发塌陷风险 (32)6.4.4联络通道开挖过程中发生塌方引起地面坍塌风险 (32)6.4.5矿山法塌方事故风险 (33)7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要点 (34)7.1 地基基础 (34)7.1.1桩基断裂风险 (34)7.1.2高填方土基滑塌风险 (34)7.1.3高切坡失稳风险 (35)7.1.4深基坑边坡坍塌风险 (35)7.1.5坑底突涌风险 (37)7.1.6地下结构上浮风险 (37)7.2 大跨度结构 (38)7.2.1结构整体倾覆风险 (38)7.2.2超长、超大截面混凝土结构裂缝风险 (39)7.2.3超长预应力张拉断裂风险 (39)7.2.4大跨钢结构屋盖坍塌风险 (40)7.2.5大跨钢结构屋面板被大风破坏风险 (40)7.2.6钢结构支撑架垮塌风险 (41)7.2.7大跨度钢结构滑移(顶升)安装坍塌风险 (41)7.3 超高层结构 (43)7.3.1核心筒模架系统垮塌与坠落风险 (43)7.3.2核心筒外挂内爬塔吊机体失稳倾翻、坠落风险 (47)7.3.3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桁架垮塌、坠落风险 (49)7.3.4施工期间火灾风险 (52)7.4 盾构法隧道 (54)7.4.1盾构始发/到达风险 (54)7.4.2盾构机刀盘刀具出现故障风险 (54)7.4.3盾构开仓风险 (55)7.4.4盾构机吊装风险 (55)7.4.5盾构空推风险 (56)7.4.6盾构施工过程中穿越风险地质或复杂环境风险 (56)7.4.7泥水排送系统故障风险 (57)7.4.8在上软下硬地层中掘进中土体流失风险 (57)7.4.9盾尾注浆时发生错台、涌水、涌砂风险 (58)7.4.10管片安装机构出现故障风险 (58)7.4.11敞开式盾构在硬岩掘进中发生岩爆风险 (58)7.5 暗挖法隧道 (59)7.5.1马头门开挖风险 (59)7.5.2多导洞施工扣拱开挖风险 (60)7.5.3大断面临时支护拆除风险 (60)7.5.4扩大段施工风险 (60)7.5.5仰挖施工风险 (61)7.5.6钻爆法开挖风险 (61)7.5.7穿越风险地质或复杂环境风险 (61)7.5.8塌方事故风险 (61)7.5.9涌水、涌砂事故风险 (63)7.5.10地下管线破坏事故风险 (63)附录A 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64)附录B 动态风险跟踪表 (65)附录C 风险管理工作月报 (67)附录D 风险管理总结报告格式 (69)附录E 风险分析方法 (70)附录F 风险评估方法 (71)1总则1.0.1 为了指导我国大型工程建设技术风险的控制,有效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影响,保障工程建设和城市运行安全,特制定本控制要点。

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从数据收集到风险量化

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从数据收集到风险量化

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从数据收集到风险量化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风险的合理评估,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评估的关键步骤,从数据收集到风险量化,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1. 数据收集风险评估的第一步是数据收集。

企业需要收集与风险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内部数据(如企业历史数据、财务数据、员工数据等)和外部数据(如行业统计数据、市场数据、竞争对手数据等)。

数据收集需要全面、准确,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如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报告、市场调研等。

2. 风险识别在数据收集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识别。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可能对企业运营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

风险识别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包括内外部环境变化、技术发展、法规政策等多个方面。

3. 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到的风险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的过程。

企业可以利用各种分析方法,如SWOT分析、PESTEL分析、风险矩阵等,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同时,还需要对风险的概率、影响度、发生频次等进行评估和量化,以便更好地理解风险的严重性。

4. 风险评估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对风险的概率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每个风险的等级。

评估结果可以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便于企业对不同等级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

5. 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基于评估结果,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控制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风险出现时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6. 风险监测与反馈风险评估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企业需要建立起持续的风险监测与反馈机制。

通过对风险的监测和反馈,可以及时了解风险的变化和演变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还可以通过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进一步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水平。

广东省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管理办法

广东省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管理办法

广东省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篇:广东省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管理办法广东省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是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符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法律和标准进行评估的组织。

第三条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保证测评活动的独立性和测评结论的准确性。

第四条第二级以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应当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简称测评机构)承担:(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港澳台地区除外),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二)由中国公民投资、中国法人投资或者国家投资的企事业单位(港澳台地区除外);(三)近3年完成的测评项目总值150万元以上;(四)具有计算机安全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不少于15人;(五)管理人员应当具有3年以上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领域企业管理工作经历,技术负责人已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从事安全测评工作不少于3年,无犯罪记录;(六)工作人员仅限于中国公民,法人及主要业务、技术人员无犯罪记录;(七)具有与所承担项目适应的技术装备;(八)具有完备的保密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九)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不构成威胁。

第五条我省对测评机构实施备案制度。

符合第四条规定的条件,承担第二级以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测评工作的机构应当到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备案。

第六条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机构申请备案,应当向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提交下列资料:(一)备案申请书;(二)营业执照复印件;(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学历证明、计算机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和无犯罪证明;(四)技术装备情况及组织管理制度报告。

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估方法

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估方法

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估方法IAIS研究发现,从系统性风险角度考虑,经营传统业务的保险机构是风险的吸收者,而不是传播者。

但一些经营非传统保险业务(如财务保证保险)或非保险业务(如CDS、非对冲目的交易、衍生品交易等)的保险机构和保险集团较为脆弱,易受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更有可能产生或扩大系统性风险。

因此,部分从事非传统/非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可能具有系统重要性。

一、G-SIIs评估方法IAIS推荐使用基于指标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与巴塞尔委员会的G-SIBs评估方法类似,指标类别存在部分重叠。

但保险机构与银行机构的结构和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对全球金融体系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因此,为反映保险机构可能产生的负外部性及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程度,G-SIIs的指标评估法筛选了部分特定指标。

巴塞尔委员会报告指出,任何评估方法都无法完全衡量所有国际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

因此,IAIS认为需要对指标评估法的结果进行监管判断与确认,包括附加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附加的定量评估采取赋予各业务条块特定风险权重的形式,也被称为“保险金融稳定评估方法(IFS评估法)”。

(一)数据采集范围和质量鉴于保险机构业务模式和金融市场的动态特征,保险机构的系统重要性评估需要最新、连续和高质量的数据。

IAIS从全球13个国家(地区)挑选了48家保险机构,基于其报送的2010年末数据进行G-SIIs评估。

保险机构样本入选标准包括:总资产超过600亿美元同时在其母国以外的保费收入超过总保费收入的5%;总资产超过2000亿美元同时在其母国以外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为0-5%;根据监管判断加入的个别保险机构,如财务保证保险公司。

在研究G-SIIs评估方法的过程中,IAIS与各国监管机构紧密合作,将获取的监管数据与公开信息进行比对,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连续性。

(二)评估过程1.指标评估法。

该方法与巴塞尔委员会的G-SIB评估方法相似,但在评估指标的选择、分组和权重设置上反映了保险机构在结构与业务方面的特殊性。

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和处理指引

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和处理指引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技术通则》国家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二〇一五年十月《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技术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信息分析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本项任务由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8)提出并归口,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牵头标准起草工作,定于2015年完成;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国家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测处置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参与了起草具体工作.本标准原计划名称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技术规范》。

在标准的研制过程中,专家组建议将“规范”一词更改为“通则”,即主要提出原则性指导,而不过多地作细则要求。

据此,本标准名称改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技术通则”.二、目的和意义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识别、获取、预处理、分析与研判等工作,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开展了产品安全风险信息监测工作,而且逐步建立了与产品有关的伤害监测和预警系统,为政府部门、相关机构进行产品安全管理、制定产品质量安全政策以及消除消费者安全隐患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我国作为生产和制造大国,各类产品经常被这些发达国家预警或召回,使得相关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应对,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作为其他社会组织,如检测机构,在日常工作中会检测大量的产品,其中就不乏有处于潜在风险的产品,但由于没有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及时收集和整理,使得很多产品流入市场,为产品可能导致的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风险带来了潜在隐患。

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政府、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一些组织逐渐认识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陆续成立国家、省市等多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部门。

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经验较少,新成立的这些部门都是在尝试摸索着开展相关工作,成效并不显著。

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监测是开展风险信息管理工作的起点,做好这部分工作将为组织开展风险信息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和支撑。

可行性分析报告五个步骤doc

可行性分析报告五个步骤doc

可行性分析报告五个步骤篇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流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导言: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含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用途: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

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

项目计划书wbs

项目计划书wbs

项目计划书wbs篇一:项目开发计划书项目开发计划书ProjectdevelopmentPlan编号:TmP-PdP版本:1.0变更记录1项目总览1.1基本信息1.2项目主要联系人1.3假设和约束开发环境:宿舍/公用教室测试环境:宿舍/公用教室工具的可获得性:各自的电脑环境的可获得性:双休日的公用教室1.4里程碑提交产品描述本项目按计划有哪些里程碑,对应的里程碑产品是什么,什么时候提交,由谁负责。

1.5发布提交产品2项目计划2.1项目生命周期第一阶段、交易前的准备第二阶段、交易谈判和签订贸易合同第三阶段、办理交易进行前的手续第四阶段、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2.2wBS表描述本项目的wBS及估算的工作量,如果使用Project工具自动生成wBS,则此处可参见Project文档,并且该Project文档必须作为本文档的附件。

wBS的分级,第一级为里程碑,最后一级为分配到具体一个人的任务,要求wBS的分级数目>=2,wBS模板如下:2.3规模估算1.电子商务特点:①普遍性②方便性③整体性④安全性⑤协调性2.软件功能:①广告宣传②咨询洽谈③网上订购④网上支付⑤电子账户⑥服务传递⑦意见征询⑧交易管理2.4工作量估算2.5成本估算电子商务技术成本预算表篇二:项目计划书(模板)公司logoxxx技术有限公司作者:xxx时间:20XX-06-27版本号:v1.0版本历史目录0.文档介.............40.1文档目的.................................................................................................................. ..........40.2文档范围.................................................................................................................. ..........40.3读者对象.................................................................................................................. ..........40.4参考文献.................................................................................................................. ..........40.5术语与缩写解释. (4)1.项目介绍.................................................................................................................. . (5)1.1项目范围.................................................................................................................. . (5)1.2项目目标.................................................................. . (5)1.3客户与最终用户介绍 (5)1.4开发方介...51.5项目制约.................................................................................................................. . (6)2.项目开发模型及过程活动定义 (6)2.1开发模型.................................................................................................................. . (6)2.2项目过程活动定义 (6)3.人力资源计划.................................................................................................................. .. (7)4.软硬件资源计划.................................................................................................................. .85.财务计划.................................................................................................................. . (9)6.任务与进 (9)7.项目的阶段定义和里程碑点 (10)8.沟通管理计划.................................................................................................................. (11)9.问题和风险管理计划 (12)1)总体管理策略..................................................................................................................122)问题、风险类别与来源 (12)3)问题管理.................................................................................................................. . (12)4)风险等级与排序 (12)5)风险识别、分析、跟踪..................................................................................................1310. 11.项目培训计13子计划(下属计划) (13)附件:甘特图进度表.................................................................................................................130.1文档目的0.2文档范围0.3读者对象0.4参考文献提示:列出本文档的所有参考文献(可以是非正式出版物),格式如下:[标识符]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例如:[aaa]作者,《立项建议书》,机构名称,日期[cmmi-Pd-PRoc-Sw-Sd]EPG,系统设计规范,机构名称,日期0.5术语与缩写解释1.1项目范围提示:1).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项目“是什么”,“说明用途”;2).说明本项目“应当包含的内容”和“不包含的内容”;3).说明本项目“适用的领域”和“不适用的领域”。

内控手册模板

内控手册模板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手册版次:2011年第一版编制:内控工作组审核:内控管理委员会批准:XX目录1 前言 (4)1.1 概述 41.1.1手册编制的意义和目的41.1.2内部控制目标41.1.3遵循的基本原则41.1.4内部控制依据的标准61.1.5 手册的结构组成 61.1.6 本手册的适用范围和管理71.2 内部控制体系的组织架构、职责及权限 81.2.1 目的81.2.2内部控制体系的组织架构81.2.3职责与权限82 内部环境 (10)2.1 内部机构设置及其权责分配102.1.1内部机构设置102.1.2内部机构的运行122.1.3职责与权限122.2发展战略管理162.3人力资源管理172.3.1人力资源管理172.3.2员工责任和目标182.3.3违规行为的纠正措施192.3.4道德标准的遵从192.4社会责任202.4.1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203 风险评估 (21)3.1 风险识别关注因素 213.2风险类别223.3 风险评估223.3.1风险评估目标223.3.2风险识别223.3.3风险分析234 控制活动 (23)4.1 控制活动分类与形式244.1.1控制活动的分类244.1.2控制活动的形式244.2 内部控制要求及保障措施244.2.1公司业务流程总目录244.2.2各业务流程的关键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264.2.3资金活动264.2.4采购业务264.2.5资产管理264.2.6财务报告264.2.7全面预算264.2.8合同管理265 信息与沟通 (32)5.1内控关注要点:325.2控制措施:325.3 反舞弊机制 336 内部监督 (34)6.1 目的 346.2 内部监督346.2.1日常监督346.2.2专项监督356.2.3内控自我评价报告357 附件 (36)1 前言1.1 概述1.1.1手册编制的意义和目的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XX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控股子公司,为提高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形成常态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全面贯彻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特编制《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作为建立、执行、评价及验证内部控制的依据,确保公司从思想上提高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00-PMBOK第六版_中文版(带完整目录)

00-PMBOK第六版_中文版(带完整目录)
1.1 指南概述和目的.............................................................................................................. 1 1.1.1 项目管理标准...................................................................................................... 2 1.1.2 通用词汇.............................................................................................................. 3 1.1.3 道德与专业行为规范.......................................................................................... 3
目录
第一部分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 指南) 1. 引论............................................................................................................................................ 1
2. 项目运行环境......................................................................................................................... 37 2.1 概述................................................................................................................................. 37 2.2 事业环境因素................................................................................................................ 38 2.2.1 组织内部的事业环境因素............................................................................... 38 2.2.2 组织外部的事业环境因素............................................................................... 39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
3.2.1 可能的危害及危害事件序列;.......................................................................... 1 3.2.2 危害发生及其引起损害的概率;...................................................................... 1 3.2.3 损害的严重度。.................................................................................................. 1 4 风险评价(含有可接受性准则)......................................................................................2 4.2.1 损害的严重度水平.............................................................................................. 2 4.2.2 损害发生的概率等级.......................................................................................... 2 4.2.3 风险评价准则...................................................................................................... 2 5 风险控制..............................................................................................................................3 5.2.1 用设计方法取得固有安全性.............................................................................. 3

BCBS《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十四条原则》

BCBS《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十四条原则》

BCBS《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十四条原则》编者按: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原则》的咨询文件。

文件旨在改善银行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具体包括强化治理与基础设施、风险数据采集能力、风险报告做法和监管等方面的14项原则。

一、简介(一)概述。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个最深刻的教训是,银行信息技术和数据架构不足以支持广泛的金融风险管理。

许多银行缺乏快速准确采集银行集团层面、不同业务领域以及不同法律实体之间风险和风险集中度的能力。

一些银行由于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管理风险,对银行自身及整个金融体系稳定造成了严重后果。

为加强银行识别和管理全行风险能力,2009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第二支柱指引(监管检查程序),强调指出,良好的风险管理系统应当有适当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此外,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框架的关键要素》及其原则,处置当局及时共享集成的风险数据是十分重要的。

提高银行采集风险数据的能力可以有效改善金融机构特别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可处置性。

(二)风险数据采集定义。

在本文件中,风险数据采集是指根据银行的风险报告要求,定义、收集和处理风险数据,衡量银行对风险容忍度/偏好的能力。

具体包括分类、合并或分解数据集。

(三)目的。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该原则,旨在提高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有效性。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改进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的长远利益将超过由银行承担的初始投资成本。

二、十四条原则(一)强化治理和基础设施原则1:治理—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应受到强有力的治理,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原则和指导一致。

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应该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进行全面记录和高标准验证;二是充分考虑新举措的影响,包括收购/资产剥离、新产品开发以及IT系统变化等;三是不受银行集团架构的影响。

徐圩新区液化天然气储配站项目

徐圩新区液化天然气储配站项目

徐圩新区液化天然气储配站项目环境风险专项评价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零一八年十月目录1 项目由来 (1)2 环境风险评价概述 (1)2.1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路线 (2)3 风险识别 (2)3.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2)3.1.1 物质风险识别 (3)3.1.2 生产过程风险识别 (7)3.1.3风险类型 (8)3.2 重大危险源识别 (9)3.3评价工作等级 (10)3.4评价范围、保护目标 (10)4 源项分析 (11)4.1 事故统计分析 (11)4.2 最大可信事故 (12)4.3 事故源项分析 (12)5.风险后果计算 (13)5.1物质泄漏风险预测 (13)5.2 LNG储罐火球爆炸影响 (1)5.3事故发生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2)6 环境风险计算及评价 (3)6.1.1 风险值 (4)6.1.2 风险值计算 (4)6.2 风险评价 (4)7 风险管理 (4)7.1 风险防范措施 (4)7.1.1 泄漏事故的预防 (5)7.1.2 火灾和爆炸的预防 (5)7.1.3 LNG槽车运输的泄漏防范措施 (6)7.1.4 LNG贮存风险防范措施 (7)7.2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要求 (7)7.2.1 围堰堵截 (8)7.2.2 火灾控制与扑救预防 (8)7.2.3 消防设施及火灾报警系统 (9)8. 应急预案 (9)8.1 应急计划区 (10)8.2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分级响应 (11)8.3 应急指挥和救援保障 (11)8.4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12)8.5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12)8.5.1 应急环境监测 (12)8.5.2 抢险、救援及控制 (12)8.6.1 公众教育与信息 (13)8.6.2 应急报告 (13)8.6.3 应急状态终止 (13)8.6.4 应急演习 (13)9.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4)1 项目由来徐圩新区位于连云港市城东南部,是国务院明确的国家中西域合作示范先导区,是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江苏沿海开发主力军。

水产品(海鲜)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水产品(海鲜)加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文件编号:AQSCBZH01受控状态:受控海鲜加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套资料汇编编制单位:XX咨询有限公司适用行业:水产品加工企业编制时间:2019年9月目录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5)1.1 分级管控目的 (5)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5)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5)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6)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6)1.4 名词解释 (7)1.4.1 风险 (7)1.4.2 可接受风险 (7)1.4.3 重大风险 (7)1.4.4 危险源 (7)1.4.5 风险点 (8)1.4.6 危险源辨识 (8)1.4.7 风险评价 (8)1.4.8 风险分级 (8)1.4.9 风险分级管控 (8)1.4.10 风险控制措施 (8)1.4.11 风险信息 (8)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8)1.5 企业概况 (9)1.6 职责 (9)1.6.1 总经理职责 (9)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9)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9)1.6.4 各存储区域 (10)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0)1.7.1 工作程序 (10)1.7.2 准备阶段 (11)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2)1.7.4 风险点确定 (14)1.7.5 危险源辨识 (15)1.7.6 风险评价 (17)1.7.7 风险控制措施 (21)1.7.8 风险分级管控 (23)1.8 文件管理 (25)1.9 绩效考核 (25)1.9.1 成果 (25)1.9.2 效果 (25)1.9.3 绩效考核 (26)1.10 持续改进 (26)1.10.1 评审 (26)1.10.2 更新 (26)1.10.3 沟通 (27)第2章安全总则 (28)2.1 编制目的 (28)2.2 编制依据 (29)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29)2.4 适用范围 (30)2.5 职责分工 (30)2.6 单位基本情况 (31)第3章水产品加工企业危险源及辨识标准 (32)3.1 水产品加工企业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32)3.2 风险辨识清单 (41)3.3 安全检查对照样表 (61)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94)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94)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94)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95)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96)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98)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101)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105)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107)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109)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112)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113)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115)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119)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122)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122)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22)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123)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45)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147)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182)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199)第6章风险告知卡 (220)第7章附表 (329)7.1 设备设施清单 (329)7.2 作业活动清单 (330)7.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331)7.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332)7.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333)7.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336)企业基本信息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1.1分级管控目的结合本海鲜加工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海鲜加工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14风险监测数据采集原则与应用

14风险监测数据采集原则与应用

14风险监测数据采集原则与应用风险监测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保障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为了有效开展风险监测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数据采集原则和方法,下面将就风险监测数据采集原则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风险监测数据采集原则1.全面性原则:数据采集应覆盖到企业所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领域,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战略风险等各个方面,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2.准确性原则:数据采集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不能有错误和虚假信息。

只有准确的数据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3.及时性原则:数据采集要能及时反映企业最新的风险情况,不能延迟或拖延。

只有具有及时性的数据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有效应对。

4.系统性原则:数据采集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系统和流程,确保数据能够系统化、有序化地采集和管理,避免数据混乱和丢失。

5.持续性原则:数据采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数据采集工作,保持对风险的持续监测和跟踪。

6.多元化原则:数据采集要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风险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二、风险监测数据采集应用1.建立数据采集系统: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收集和整理各类风险数据,实现对风险的全面监测。

2.定期风险评估:企业可定期对风险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风险并制定相应措施,以减轻和避免可能带来的损失。

3.数据挖掘与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企业可以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找出潜在的风险点和规律,为风险防范提供有力支持。

4.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可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监测和预警,在风险发生前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5.风险报告和沟通:通过定期发布风险监测报告,向企业各级管理层和相关部门通报风险情况,加强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6.专业人员培训:企业可对风险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其对风险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能力,确保风险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

费雪15条原则

费雪15条原则

费雪15条原则
1. 研究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2. 不要轻易相信模型预测的结果。

3. 数据中的异常值需要被处理掉。

4. 了解你的数据。

5. 可视化数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据。

6.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7. 数据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8. 不要忽略数据中的缺失值。

9. 数据的收集方式对结果有影响。

10. 数据的处理过程可能影响结果。

11. 要注意过拟合问题。

12. 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需要被考虑。

13. 对于多维数据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

14. 在进行建模前要理解业务背景。

15. 不要忽略数据科学的伦理问题。

- 1 -。

2022年职业考证-金融-初级银行资格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92

2022年职业考证-金融-初级银行资格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试题号:92

2022年职业考证-金融-初级银行资格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剖析AB卷(带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判断题在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实践中,返回检验主要用于验证风险计量模型的准确性。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返回检验是指将内部模型法计量结果与损益进行比较,以检验计量方法或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据此进行调整和改进。

2.判断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通常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要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结果。

()问题1选项A.对B.错【答案】A【解析】流动性风险通常被认为是商业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它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及战略风险长期积聚、恶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3. 多选题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应符合的要求有()。

问题1选项A.评估因意外事件导致其业务运行中断的可能性及其影响B.采取系统恢复和双机热备处理等措施降低业务中断的可能性,并通过应急安排和保险等方式降低影响C.建立维持其运营连续性策略的文档,并制定对策略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沟通的计划D.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年度应急演练结果应由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或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确认E.能够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重新完善风险管理程序【答案】A;B;C;D【解析】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评估因意外事件导致其业务运行中断的可能性及其影响;②采取系统恢复和双机热备处理等措施降低业务中断的可能性,并通过应急安排和保险等方式降低影响;③建立维持其运营连续性策略的文档,并制定对策略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沟通的计划;④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年度应急演练结果应由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或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确认。

4.多选题下列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中,行业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

问题1选项A.资本积累率B.净资产收益率C.行业盈亏系数D.全员劳动生产率E.销售利润率【答案】A;B;C;D;E【解析】行业风险预警属于中观层面的预警,主要包括对以下行业风险因素的预警:①行业环境风险因素;②行业经营风险因素;③行业财务风险因素;④行业重大突发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CBS《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十四条原则》
编者按: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有效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原则》的咨询文件。

文件旨在改善银行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具体包括强化治理与基础设施、风险数据采集能力、风险报告做法和监管等方面的14项原则。

一、简介
(一)概述。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个最深刻的教训是,银行信息技术和数据架构不足以支持广泛的金融风险管理。

许多银行缺乏快速准确采集银行集团层面、不同业务领域以及不同法律实体之间风险和风险集中度的能力。

一些银行由于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能力不足,无法有效管理风险,对银行自身及整个金融体系稳定造成了严重后果。

为加强银行识别和管理全行风险能力,2009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第二支柱指引(监管检查程序),强调指出,良好的风险管理系统应当有适当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此外,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框架的关键要素》及其原则,处置当局及时共享集成的风险数据是十分重要的。

提高银行采集风险数据的能力可以有效改善金融机构特别是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可处置性。

(二)风险数据采集定义。

在本文件中,风险数据采集是指根据银行的风险报告要求,定义、收集和处理风险数据,衡量银行对风险容忍度/偏好的能力。

具体包括分类、合并或分解数据集。

(三)目的。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该原则,旨在提高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有效性。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改进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的长远利益将超过由银行承担的初始投资成本。

二、十四条原则
(一)强化治理和基础设施
原则1:治理—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应受到强有力的治理,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原则和指导一致。

银行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应该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进行全面记录和高标准验证;二是充分考虑新举措的影响,包括收购/资产剥离、新产品开发以及IT系统变化等;三是不受银行集团架构的影响。

原则2:数据架构和IT基础设施—银行应设计、建设和维护数据架构和IT基础设施,在满足巴塞尔委员会其他原则要求的基础上,不管正常时期还是压力或危机时期都能全力支持其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

一是风险数据采集和风险报告应纳入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之中并分析其商业影响。

二是银行应建立完整的数据分类与结构。

三是风险数据和信息管理要职责分明。

风险管理者要确保数据的使用在完全监督之下,银行决策者要确保数据的来源及时准确,相应的风险数据采集功能和风险报告机制与公司政策保持一致。

(二)完善风险数据采集能力
原则3:准确性和真实性—银行应能够生成准确和可靠的风
险数据,以满足正常和压力或危机报告的准确性要求。

采集数据应在高度自动化的基础上进行,以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银行风险数据的采集应通过以下方式保证准确性和真实性:一是风险数据的控制应与会计数据的控制一样稳健;二是依赖于人工程序和桌面应用的特定风险单元应保证程序的即时更新和有效控制;三是风险数据应与会计数据相一致,应具有来源和账户记录以确保风险数据的准确性;四是银行应努力保证风险数据来源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五是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应有足够的途径接触风险数据以保证及时准确地制定风险数据报告。

原则4:完整性—银行应能够识别和采集整个银行集团的所有重大风险数据。

数据应从业务条线、法人、资产类型、行业、区域和其他分组类型获得,用于识别和报告风险敞口、集中度和新兴风险。

原则5:及时性—银行应能生成综合的、最新的风险数据,同时也能符合相关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完整性和适应性原则要求。

恰当的数据采集时机取决于被测量风险的性质和潜在波动性,以及银行整体风险状况。

及时性还应满足银行正常和压力或危机风险管理报告的频率要求。

原则6:适应性—银行应能生成综合的风险数据,以满足广泛的查询和临时的风险管理报告要求,包括危机情况下的要求、不断变化的内部要求以及监管要求。

具体要求包括:一是数据采集程序是灵活且能够有助于快速决策;二是数据采集功能可以满
足使用者的定制化需求;三是能够衡量商业组织的发展和银行风险属性的外部影响因素;四是能够与监管框架相结合。

(三)优化风险报告
原则7:精确性—风险管理报告应当精准呈现采集的风险数据,并确切地反映风险。

报告应当核对和验证。

为确保风险报告的准确性,银行应在最低程度上达到以下要求:一是确定调整风险数据的要求和程序;二是进行自动和手动的校订和合理的检查;三是建立识别、报告和阐释数据错误或数据精确性缺陷的综合程序。

原则8:综合性—风险管理报告应当涵盖集团内的所有重大风险领域。

报告的深度和广度应当与银行业务的规模和复杂性、风险状况以及报告使用者的要求一致。

原则9:透明度—风险管理报告应当清晰、简明,所传达地信息应易于理解,范围全面,有助于进行正式决策。

报告内容应体现风险数据、分析阐释与定性说明之间的平衡。

原则10:报告频率—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或其他报告使用者)应当设定风险管理报告形成和发送的频率。

频率要求应当满足报告使用者的需求、符合风险报告的性质、适应风险变化的速度,以及体现报告对于银行稳健风险管理和有效决策的重要性。

在危机期间,应适度增加报告频率。

原则11:报告发送—风险管理报告应当发送给相关的人员,并且应当包含报告使用者定制的有意义信息,同时应注意保密。

(四)监管审查、方法和合作
原则12:审查—监管机构应定期审查和评估银行遵守以上11个原则的有关情况。

审查应纳入监督审查的定期方案。

监管机构应测试银行采集数据的能力,并制作危机和稳定环境两种状况下的报告。

原则13:采取补救措施和监管措施—监管者应拥有和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资源,要求银行采取有效和及时的补救行动,处理其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的缺陷。

监管者应具备充分使用一系列方法、手段的能力,其中包括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

原则14:母国和东道国合作—监管者应配合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监管者对于各项原则的监督和审查,以及采取必要的补救行动。

母国和东道国监管者之间的有效合作和相应信息共享有助于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做法,合作可以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采取信息共享的形式。

三、时间表和过渡安排
国际监管机构期望银行数据和IT基础设施在未来几年得到加强,以确保其风险数据采集能力和风险报告做法足够强大和灵活,满足正常情况和危机时期的潜在需求。

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将于2016年实施这些原则,国际监管机构将于2013年开始进行前期评估,并于2013年底与金融稳定理事会共享相关信息。

为了让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符合原则要求,各国家监管当局将与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讨论分析各银行的风
险数据采集能力,商定改革时间表。

监管方法可能包括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对于监管期望的自我评估,缩小与监管期望的差距。

监管当局也可以在2016年最后期限前聘请技术专家帮助评估银行计划。

资料来源:/publ/bcbs222.p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