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师考试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考考试心得(程序员、软件设计师、系统分析师)软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简称,这个考试是软件行业的热门考试,属于水平考试,实行以考代评,与职场职称评定挂钩。
我自己从2012年底开始陆续参与初级(程序员)、中级(软件设计师)、高级(系统分析师)的考试。一路过来,到2015年5月考完高级的系统分析师。本文简单回忆一下这三年的考试过程,写上一些心得体会,望能对后面考试的人有所启发。
我自己的专业本身并不是计算机,也不是软件工程,而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这个专业三分之一的成分却是计算机软件,因此大学的课程也就顺理成章有了三分之一的软件技术类课程。故我本身虽不属于科班计算机出身,但由于课程设置有,且大学四年级的实践中也是软件设计项目,故自己对于软件设计,写代码还是十分熟悉的。
2012年的程序员考试比较简单基础,上午科目是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专业英语等,相信如果大学期间没有天天游戏,写过代码做过像样的项目,这个初级证书是轻而易举的。当初考这个初级证书是一次搞定。相信任何写代码的同行,复习下计算机基础知识,即使英语不用管,通过也是没有问题。
2013年的软件设计师这个证,我是考了两次才通过。第一次因为对下午的科目不熟悉,对uml图不熟悉导致只过了一门。第二次备考时,专门针对不熟悉的部分,特别是uml的所有图进行清理扫荡后,就可以顺利通过了。
系统分析师我是参加了两次高级考试才通过的。因为高级证书一年只考一次,所以错过就要等一年。第一次考试时在2014年,工作忙没有怎么看书,等
于裸考,论文更是乱写一通,毫无疑问,三科只通过了下午的第一科,早上的基础知识只有41,下午的论文只有35分。第二年备考也就是2015年年初时,工作虽然忙,仍旧是抽了两个月挑灯备考,因为高级与中级在基础知识以及下午的案例分析都有不同,后来计划的两周时间复习论文的,变成前面内容复习太慢,只剩下三天看了下网上的历年例文,并没有深入研究。最后考试通过,其实除了工作的积累外,也有一定运气成分。论文其实自我感觉写的比较乱,但可能由于是实际项目的经验,且思路还算清晰,故也有51分。考试完了后查询居然能进全国前50,也是幸运了。
以上是大略的备考过程。以下列举一下自己各个方面的体会,难以行文,故以数字记之:
一、参考书问题。我使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蓝皮本教程,这套教程是经典,总结的很不错,三个证书都是买的这个书。
二、从始至终没有参加过学习班,但是学习班的视频有看过一些,主要以看书为主,对于学习班的作用无资格评判。
三、系统分析师的论文问题。论文写作网上的攻略很多,如果参加培训或者有更多提示。我自己的经验是,首先注意要写实际的案例,写自己参加的项目的经验,不要自己编造。当然如果是学生没搞过项目的要考高级,必须想编造故事,请参加培训班,他们或者有技巧。其次,写作注意图文搭配,使用一些高大上的技术图表说明问题。再次,一些论文写作基本要求和技巧,需要按照教程书中的要求练习一下。最好考试之前多练习几篇论文。我自己只练了两篇,且也没时间回头细细斟酌,因此写起来觉得行文艰涩。总之,我自己能通过的原因,我主要归结为工作中项目实践带给我的实际经验。改卷老师由于从文章中看到了我
对于自己参与项目的思考,以及对于项目问题的解决方式,解决办法符合题目要求,有自己的想法,才会给我合格。而我行文凌乱,或者已经次要。
四、关于考试心态。不管哪一个考试,都是一场考试,都是人生中不可回首,不可浪费的经历,所以务必要抱着认真对待,坚信一次能通过的心态考。我考系统分析师时,由于一整天考试十分紧凑,到了下午写论文时,人的精神已经有些许恍惚,写论文时手已经酸软。如果前面两科考试发挥不好,论文甚至想放弃。故坚持到底的心态很重要。
五、关于备考方法。备考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自己的特点,就是争取在考前一两个月进入一种备考状态,要使得整个人在生活上工作上甚至梦里都是这个考试的主题,使得每天的复习都活力非常,效率特高。有时很多平时学习时无法获得的灵感就会在备考时瞬间出现。我自己从小到大都是靠这样的方式通过考试的。或者每个人不同,大家适当取舍。
只要是考试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难题。只要坚持,任何人都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