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人教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让学生掌握周长的定义,明确周长是封闭图形边界线的长度。
-认识周长的单位: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并能够在实际测量中正确使用。
-周长的测量方法:学会使用直尺、软尺等工具,测量线段、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周长的认识》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周长的定义,认识周长的单位,学习测量并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具体涉及以下知识点:
1.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指出常见图形的周长;
2.学会使用直尺、软尺等工具测量线段、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最后,我要提醒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孩子们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断提高他们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们对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例子,这让我感到很高兴。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够自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因此,我计划在课后找这些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知识。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课件)
描出照片的边线。
一周
给照片围上彩带,需要多长的彩带?
测量照片 的长度
测量照片的四条边,再加起来,就是照片一周的长度。
需要多长的彩带?
测量照片 一周 的长度
12 cm
12 cm
需要多长的彩带?
测量照片 一周 的长度
12 cm
+
照片一周的长度:40 cm
12 cm +
8 cm
18cm
20cm
生活中的周长
领围 腰围 胸围
…
课堂
小结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测量周长:
化曲为直 再测量
分段测量 再相加
数一数
课堂
小结
周长:
下课啦!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测量周长:
同学们再见!
化曲为直 再测量
分段测量 再相加
数一数
+ 8 cm = 40 cm
需要多长的彩带?
工具:绳子、直尺 1.绳子绕照片一周 2.测量绳子的长度
照片一周的长度:29 cm
认识周长
照片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40cm
29cm
认识周长
照片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40cm
29cm
认识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40cm
29cm
认识周长
根据封闭图形不同的特点,
方法总结:如何选测择合量适图的形方的法周测长量周长。
测量 工具:
Hale Waihona Puke 周长是图形 一周的长度。它们有周长吗? 请你描一描。
数一数
你可以得到 图形的周长吗?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4篇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1《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了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面积及面积的计算做好提前孕伏,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把握此课教学,我在研读本课教材的基础上观看了本课的配套课例录像。
在课例中,教师整个教学的预设是很精心的,体现了:1、通过多种活动感知周长的含义。
2、给予充分的空间,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是值得我在教学中学习的方面。
在学习经验的同时,我也在思考这节数学课的主要探究活动“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能如何发挥探究学习的实效性?由此对探究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个探讨。
【课例片断】师: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生1:长方形、三角形都可以用尺子量出来。
圆形可以用线绕一圈作个标签,再量绳子有多长。
师:他刚才说了两种测量方法,一种用尺子量,一种用线量。
你想不想自己量一量?让学生利用学具开始小组活动。
活动中教师提示:完成的小组想想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想想怎么汇报。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生1:用绳子绕一圈,再量绳子的长。
生2:用尺子量出一条边长,再乘以4。
师追问:这是抓住了正方形的什么特点?(四边相等的特点)生3:用尺子分别量出三条边的长,加起来。
生4:量一条边,数有几条边就乘以几。
生5:沿尺子滚动就可以流量出周长(操作一遍)。
师追问:所有图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测量吗?生齐答:可以。
师让生尝试用此方法测量,证明可以。
推测也可以。
师又出示,引导学生发现:有凹凸不平的地方,不适合。
师:刚才我们用尺子、用绳子、用滚动、用计算的方法测量出周长。
哪种方法比较方便?师小结:在测量时,用哪种方法都可以,选择比较方便、快速的就可以测量比较准确。
《周长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周长的认识》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测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1. 周长概念的理解。
2. 周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图形卡片,直尺,绳子。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周长的概念。
2. 探究新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周长。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
- 教师总结:周长是一个图形边缘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图形一周的长度。
- 出示其他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周长。
- 引导学生发现周长的计算方法:将图形的边长相加即可得到周长。
-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计算周长,并强调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每组发放不同图形的卡片,学生合作测量并计算周长。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5.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测量并计算常见物品的周长。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7.2《周长的认识》。
这个章节主要让我们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我们将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并且能够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周长。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周长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形卡片,尺子,以及练习本等学具,供我们在课堂上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然后提问学生们这些图形的边界线是什么?学生们可以通过触摸图形来感受边界线。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用尺子量一量他们手上的图形卡片,计算一下它们的周长。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解答这个问题,让他们理解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5.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图形的周长。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们解答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周长的定义,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
我会用图形的轮廓来表示周长,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并写出计算过程。
1. 一个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2. 一个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3. 一个圆形,直径为10厘米。
答案:1. 周长 = 4厘米× 4 = 16厘米;2. 周长 = (6厘米 + 3厘米) × 2 = 18厘米;3. 周长= π × 直径= 3.14 × 10厘米 = 31.4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计算图形的周长。
7.3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7.3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3 周长的认识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七章第三节的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解周长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周长的定义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学习计算周长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掌握计算周长的基本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2. 让学生学会计算周长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剪刀、胶水、彩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轮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教室的周长。
2. 概念讲解: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示,讲解周长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讲解计算周长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基本步骤。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如何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并进行实际操作。
6. 课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周长的概念:周长 = 边1 + 边2 + 边3 + + 边n计算周长的方法:1. 确定图形的基本形状。
2. 测量各边的长度。
3. 将各边长度相加。
4. 得到周长。
七、作业设计图形1: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
图形2: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
图形3: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
2. 作业答案:图形1的周长:16厘米图形2的周长:18厘米图形3的周长:12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轮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教室的周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周长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会在纸上描出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够估测物体的周长,能理解封闭图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探索周长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知道周长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测量图形的周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直尺、绳子。
2. 学具:每组一个信封(内装树叶、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学具各一个)、绳子、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 探究新知(1)认识周长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叶,让学生摸一摸树叶的边缘,感受周长的存在。
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里。
(2)测量周长3. 实践操作教师让学生用绳子测量树叶、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学具的周长,并记录数据。
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交流分享学生展示测量结果,交流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点评,强调测量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含义: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周长的测量方法:用直尺或绳子测量。
3. 周长的应用:估测物体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周长实例,并尝试测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周长的含义及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 (4)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8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解决长度计算方面的问题,但对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周长的认识上,需帮助学生理解,强调周长是一个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感悟周长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感知,初步建立周长概念表象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师:小胖要减肥,爸爸制定了一个锻炼计划,让他每天为着操场跑一圈,我们去看看他是怎么跑的。
课件动态演示图2::师同时指出线路图问:黑点代表小胖,他跑对了吗?生:不对,他跑到里面去了。
师:应该沿着操场的哪里跑?生:应该沿着操场最外面的黑线跑。
师:(师边指边线边说)这条黑黑的线也就是操场的边线。
如果你是小胖的爸爸,会对小胖说些什么呢?生:小胖,你不能偷懒了,要沿着边线跑……课件动态演示图3:师:说得真好!第二天,小胖又出发了,我们来看看,这回他跑完一圈了吗?(师边指路线边问)生:没有,还没跑到。
师:谁来指指应该跑到哪里?(请一学生上台指)学生边在图上指认位置边口述:这点是小胖的起点,沿着边线跑,最后要回到起点,这才是操场的一圈。
师:第三天让我们陪着小胖一起跑,好吗?伸出小手,一起出发、一起喊停,预备出发!出示课件演示图4:(结合课件演示图手势比划,齐声喊“停”).指出:围着操场跑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着操场跑一周。
(板书:一周:从某个起点开始,沿着图形的边线,再回到起点。
)生齐读一遍。
请同学们边说边指数学课本封面的一周,课桌的一周,并再次强调一周概念。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认识周长》第1课时。
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教学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结合课件,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二、说学生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活中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只有初步的体验,具体周长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怎样合理利用资源,来建立学生对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我的挑战。
三、说教法、学法学法:1、观察操作法;2、合作交流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注重实践。
四、说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卡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第41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构建和理解周长的含义,通过动手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促进对周长的理解,以及初步发展学生的客观空间。
教学重难点是建立并理解周长的含义。
为此,需要准备一把米尺、一把软尺、卡纸剪的泳池、草地、操场、一本数学书、一个三角形和一张碟片。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周长。
老师可以出示一张照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运动和周长。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找周长、指周长、说周长,并让学生找身边的物体,摸一摸再说一说它的周长。
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介绍,抽生也可以介绍。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理解周长的含义。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描周长,让两个孩子上台试一试,并让全班学生拿出题卡,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周长,并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老师可以进行小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从而初步发展客观空间。
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些平面图形,并描出了它们的周长,但孩子们指出只有长度为一周的才能称之为周长。
教师总结出周长必须是一周长度的结论,并在板书上加重点号。
接着,教师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并在板书上加重点号。
教师让孩子们找出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周长,并解释了周长的概念。
最后,教师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周长,并总结出直线边用直尺测量,弯曲边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小组合作时,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周长,并总结出直线边用直尺测量,弯曲边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教师还通过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围城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谁的周长大?为什么?在这节课中,孩子们研究了周长的概念和如何测量周长,同时也了解了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思考,孩子们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和应用。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周长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最后,我以一个生活实际问题作为课堂的延伸,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教学案例既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会注重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周长的概念。我会设计一些生活情境,如用绳子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或者让学生观察实际物品的周长,使其对周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同时也注重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例如,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自己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
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实际物品,如绳子、饼干等,使其对周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绳子围成一个封闭图形,并测量绳子的长度,从而计算出图形的周长。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会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受周长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测量、计算等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或软尺。
3. 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 实际操作: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区分周长与其他图形属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模型(长方形、正方形)。
2. 学具:直尺、软尺、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周长。
2. 新课:讲解周长的概念、测量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概念: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或软尺。
3. 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C = (a + b) × 2正方形的周长:C = 4a4. 实际操作: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补充完整周长的概念、测量和计算方法。
2.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计算题:计算给定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 实践题:测量身边物体的周长,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周长的认识(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相同的长方形,剩下 图形的周长,( )最长,( )最短。
①
②
③
乙 甲
乙 甲
比赛公平吗?
乙
甲
关于周长你有哪些收获?
2×4=8cm
周长=(长+宽)×2
(3+2)×2=10cm
1×10=10cm
(封闭 )图形(一周 )的长度,是这 个图形的周长。
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一条边长6厘米,周 长是( 18厘米 )。
量一量,再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
20mm 10mm
30mm
10mm
20mm
30mm
(20+10)×2=60(毫米) 30×2+10=70(毫米) (30+20)×2=100(毫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认识周长描出这些封闭图形的一周吗?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从一个点出 发,再重新 回到这一点, 就是一周。
沿着物体外 围一周的长 度。
下列图形有周长吗?如果有,请描出它 的周长。
①
②
③
×
④
⑦
⑤
× ⑥
×
你能用直尺测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①
②
⑤
④
软尺,绳子 直(尺你、打三算角量尺几次?)
(化曲为直)
你能用直尺测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长 宽①
边长
②
⑤
④
周长相等
你能用直尺测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3厘米
2厘米
1厘米
2厘米 ①
②
⑤
④
周长=长×2+宽×2 周长=边长×4
3×2+2×2=10cm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
02
执教教师:王建平
03
单位:淮南市潘集区后圩小学
像上面这样的平面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封闭图形?
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封闭图形。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是它的周长
你知道他们的周长指的是什么?
像这样绿色的线条的长度和就是它们的周长
你有办法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①②③ ④
⑤
一样长
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2㎝
5㎝ 5㎝
8㎝
8㎝
3㎝
4㎝
4㎝
4㎝
4㎝
2㎝ 6㎝
6㎝
3㎝
3㎝
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3dm 9dm
15cm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长+宽+宽 =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总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周长呢? 怎样知道周长是多少呢?
我能说
围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围绕三角形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形的周长。 围绕正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说一说: 什么是周长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合作探究:
1. 以小组为单位,测量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①
②
③
④
下面两个图形谁的周长更长?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首尾依次连接,没 有缺口。
从起点出发,沿着图形 的边绕一圈,重新回到 起点。
课后思考:
下图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1. 你能找到被分成的两个部分的周长吗? 2. “哪个部分的周长长”你是怎么想的?
(1)
(2)
(3)
(4)
(5)
(6)
请你快速口算出它们的周长。(单位:厘米)
5
5
5
15厘米
3
3
3
3
12厘米
5
2
2
5
14厘米
100米
下面是幸福公园的示意图,绕着公园健身路走一圈有多少米? 150米
180米
80+20+150+100+180=
下面4个图形中,每个小正方形都一样大,那 么( ③ )图形的周长最短。
(保留整厘米数)
2.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3. 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名称 工具 周长
你能写出算式吗?
指一指:树叶的周长
怎样得到这片树叶的周长呢?
周长
周长
这段绳子的长就是 这片树叶的周长。
用绳子把物体围一圈,量绳子的长度。
哪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的周长?
(1)
√(2)
(3)
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 哪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