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分析框架(管理学院)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李国正公共管理学广师大出版社 2016年版本专业依托北京大学的学科优势与政府管理学院的师资优势,面向 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实际需要,实行厚基础、宽口径、有专长与高素质的培养战略,培养掌握中外行政管 理理论与现代管理方法技术的一流人才。
从1985年开始,已经有18届学生毕业。该专业的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微 观经济学、公共财政与税收、组织与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宪法与行政法学、行政领导 学、区域经济学、地方政府管理、新公共管理、比较公共管理、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社会调 查的理论与方法等。
学院拥有自己独立的廖凯原大楼,楼内提供科研、教学、图书、会议、视频和同声传译等一流的设施。
在科研方面,学院倡导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并举,院附属的各个研究中心/所的研究课题涉及国际、国家、社 会/企业等多层面上的学术和政策问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主要由学 院教师组成。学院的科研经费充实,在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中领先。北京大学-美国林肯土地研究院联合研究中 心也落户在学院大楼里。这些中心/所是学院师资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院介绍
创建环境
学院概况
2001年中国成功地加入WTO,中国同世界的距离在不断地拉近,中国同国际接轨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经济 全球化的浪潮奔涌,给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这就要求 教育领域应按照国际水准和规范,并立足于中国现实,把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优化教育资 源的配置。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成立,正是对这些要求的实际回应。在新世纪的今天,政府与市场、政府与 企业等诸多关系调整,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国家管理模式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的调适,是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事业面临的迫切课题。面对这些课题,就迫切需要汇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 管理学等多学科优势,深入研究,为实现我国政府与公共管理现代化贡献力量。作为历经百年沧桑的世界名校, 北京大学与中国前行的每一步都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今天,北京大学更是承担着艰巨的历 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章以合作生产视角切入不仅探索性地提出了乡村公共文化治理的概念强调其中的合作生产核心要义同时将上
述概念内涵进一步融入到包括乡村公共文化治理转向资源系统资源单位治理系统行动者行动情景在内的社
会生态系统框架中建立起了文化治理理论与合作生产理论的关联为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提供一个通
到充分激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体现%主体作用得到 充 分 发 挥 "!#$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一 方 面 !以 国 家 政 策 文 件 为推力的乡村建设趋势反映了当前乡村建设要仅仅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藉由公共文化治理实现乡村文 化生态的塑造!促进乡风文明!赋能乡村振兴*另一 方面!表明了在国家政策话语里!农民不再仅是被动 受益者和旁观者!而是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参 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彰显了农民的主体性!这昭示着 以政府主导下单一式促进乡村发展的主体格局无法 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多元协同的乡村公共文化
!&&' 年之后恰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建时期 文化治理引发大陆学者的关注并成为热点为文化 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向对文化治理的阐 发 形 成 了四条研究路径一是将文化作为治理对象把治 理理念引入文化场域之中通过国家社会和市场等 多元主体的融合作用介入到文化管理体制变革中 $# 二是将文化作为治理工具或手段强调以主流文化 意识形态引导社会风气和塑造精神境界凭 借 文 化 的 功 能 以 合 作 共 治 的 方 式 达 成 政 治 经 济社会 等 领 域 的 多 重 治 理 $' 三 是 将 文 化 既 作 为 治 理 对 象 又视 为 治 理 工 具 $( 这 一 观 点 得 到 了 后 来 学 者 的 推 崇原因在于治理文化通常是文化治理的前提与起 点而文化治理的实现又是治理文化的目的和归 宿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 四是将文化治理视为 继经济治理政治治理社会治理之后的一种新的国 家治理模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 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行业为了适应从计划体制向市场 体制的社会基础结构变迁而生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政 策措施系统 $* 作为舶来品的文化治理理论 经 历 了 本土化的艰难历程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 成为了用于分析文化体制发展和文化现代化建设 的中国化理论工具 从文化体制改革层面而言文化 治理是公共部门私营机构和非赢利团体组成的复 杂网络强调文化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过程的 互动性以及以合作取代管理实现文化管理体制的变 革 +, 从文化产业层面而言文化治理是一种通过发 展文化产业以市场经济的方式实现文化的政治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一个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与制度创新——一个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框架
经 济发展 的主体
企 业是 现代市 场 经 济 的主 体 , 理应 成 为 低碳 经 济 的主体 。构 建 低 碳 型 企 业 是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微 观基 础 。为 此 , 须 在 产 品 的 生 态 设 计 、 洁 生 产 必 清 等方 面融人 低碳 理念 。在生 态 设计 时 , 把握 产 品 要 原料 、 能源 投 入 的低 碳 化 , 保 从 源 头 上 进 行 低 碳 确
酬 递增 和 自我强化 的机 制 , 种机 制 使 制度 变 迁一 这
旦 走上 了某一 条路 径 , 的 既定 方 向会 在 以后 的发 它 展 中得 到 自我强 化 。也 就是 说 , 次 或偶 然 的机 会 一 出现 了一 种解决 问题 的方 法 , 这 种方 法 一 旦流 行 而
起 来 , 就会导 致该 方 法 进 人 一定 的轨 迹 。由此 表 它

产业 中的农林 牧 渔等 产 业 又具 有 增 汇 的功 能 , 所 以, 第三产 业 所 占 比重 越 多 , 碳 经 济 发 展 的状 态 低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我省低碳农 业产业化存 在的瓶颈 问题 及对策研究 ” 项 目编号 :5 4 项 目负责人 : 梅 ( B7 ; 郭
丰 富的 内涵 。
耗和碳 排放 的关 系进 行 低 碳化 。一般 而 言 , 照经 按 济 发展 和增 长的逻 辑 , 产业 结 构经 过从 “ 一二 三 ” 到 “ 三二 一 ” 转 换 过 程 , 的 由于 第 三 产 业 是 服 务 型 产 业 , 源消耗 、 能 碳排 放 比第 二 产 业低 很 多 , 再加 上第
越 好 。另外 , 以根 据 不 同产 业 间 产 品 、 弃 物 不 可 废 同的特点 , 过 构 建 循 环 经 济 产 业 链 , 现 减 排 的 通 实 目的 , 实现 低碳 化发展 。 1 1 3 在低碳 经济发展 的 目标 上 , .. 最终形 成能 源利

1如何认识中国国情(国情与发展-清华大学,胡鞍钢)

1如何认识中国国情(国情与发展-清华大学,胡鞍钢)

二、国情的定义与限制因素
所谓“国情”是指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况, 它是指那些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最 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着一国长远 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 不同国家发动和实现工业化的条件和因素各不相同。 工业化的发动因素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能够启动国民 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发生连续变化”的 基要因素,或战略性因素。 工业化的限制因素是指那些从根本上阻碍或制约工业 化过程的发动和演进的因素。
Anganghu@
七、江泽民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江泽民同志“论十二大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速度和效益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 的关系 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 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和其它经济成份 的关系 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 人的关系 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 生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 设的关系
ccstsinghuaeducnanganghumailtsinghuaeducn五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认识和概括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的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中国的现代性工业的产值虽然还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但是它却极为集中最大的和最重要的资本是集中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手里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但是中国人民是勇敢而勤劳的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上世界上各国工人阶级的援助其中主要地是苏联的援助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是相当地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了现代性工业中的第二位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

多源流分析框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可复制)

多源流分析框架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可复制)

2010年第6期下旬刊·总第460期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分析主要包含四个核心概念,即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政策之窗。

从这四个概念入手对广州市的“禁摩”政策过程加以应用分析。

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的存在以及“政策之窗”的形成过程可以发现,以“多源流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剖析中国政策过程具有一定适用性。

“政策之窗”的打开需要问题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源流的共同存在。

但同时,该理论作为源于西方的公共管理政策分析的工具,应用于分析中国特有国情、政治制体和管理体制下出现的具体问题时,其对政策过程的解释力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笔者认为,所谓政策过程理论,是指政策研究者基于一定的经验事实,在一定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某个或多个维度对政策的逻辑过程或过程中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的一组本质上相互联系的概念或命题,以及一个逻辑结构严整的框架体系。

西方已经发展了许多较为成熟的政策过程理论,而其中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多源流分析框架和支持联盟框架属于较有代表性的三种。

一、多源流分析框架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分析主要讨论了议程的建立和备选方案的产生问题。

他所采用的是对组织选择的科恩-马奇-奥尔森(Cohen-M arch-Olsen)“垃圾桶模型(garbage can model)”1的一种修正形式。

金登认为,议程的建立和备选方案的产生中存在着三条过程“溪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和一个“政策之窗”。

问题、政策和政治这三条过程溪流主要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它们各自都是按照自己的动态特性和规则发展的。

这些分离的溪流往往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汇聚在一起。

解决办法与问题连接起来,而且他们二者都与一些有利的政治势力连接起来。

而这种连接只有当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s)———竭力提出最得意的政策建议或关于问题的想法的机会———打开时,最有可能出现,或者是他们促使其特殊问题受到关注的机会。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个总体框架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个总体框架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个总体框架邓毅;毛焱;蒋昕;夏宝国【摘要】Losing the top-lever planning, the experimental schemes of China’s National Park System comes across with many problems. As the main unit of the reform, local government thereby would hardly generatea stable system, which lead to more conlficts and cause the reform deviates from their principle of protection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among the absence oftop-lever planning, the motiv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co nsequences concer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Park experiment. And then bring forward an overal framework thereof, including the systems of unit management, the systems of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he ifnancial mechanism.%目前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缺乏顶层设计,作为改革主体的地方政府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制度预期,加剧了其博弈和策略行为,使国家公园试点实施方案偏离了“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的原则。

评析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

评析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

评析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2010-01-11 清华领导力培训中国机构网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的提出为政府管理者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与分析框架,对其进行评析和展望将为我国政府战略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运动,政府部门的职能、角色、组织结构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场“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西方政府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私人部门战略管理模式的示范效应下,战略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政府战略管理随之兴起。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政府战略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诞生,出现了首批论述政府战略理的着作和教科书。

其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马克·莫尔教授在此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他在所着的《创造公共价值:政府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政府战略管理三角分析模型(下文简称三角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为政府管理者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与分析框架,对其进行评析和展望将为我国政府战略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政府战略管理三角模型介绍及拓展三角模型是由美国学者马克·莫尔提出的一种分析政府战略管理的模式和框架。

该模型确立了政府战略管理的核心目标-创造公共价值,分析了政府战略管理三大基本要素-使命管理、政治管理和运营管理(如图1所示)。

莫尔教授认为,政府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因此三角模型的核心是公共价值。

为了创造公共价值,政府管理者必须首先确定政府组织究竟要创造何种公共价值,即对政府组织的角色和职能进行定位。

在完成对组织职能的精确定位后,管理者继而要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和大胆进行组织创新,争取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的公共价值。

因此,政府战略管理者的工作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确定组织工作目的;积极争取外部支持,使自己的工作目的具有合法性;提高组织能力,以真正实现工作目的。

这三项工作内容构成了三角模型的三大基本要素:使命管理、政治管理和运营管理。

关于3C框架下制造成本控制的研究

关于3C框架下制造成本控制的研究
论 ,完 善 企 业外 部 环 境控 制 及 完 善 企业 内部 制 造 成 本控 制 的一 些 思路 。
[ 关键 词】 5 c框 架
20 年 3 3日 在 全 面控制与风险管理高层论坛 ” ,中 06 月 上
Chi s Co pe e ne e m lt Co to1 nr

4加强社会信息化建设 ,大力提高 电信企业的竞争强度 .保
() 1构建采购情报系统。 企业可以建立 自己的材料采购情报 系
制 ,营造 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现对企业外部环境 的控制 也必须 统.在网络化的今天 .首先可 以利用各种价格信 息网和商品信息 建立健全相应的控制规范和控制机制 ,以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并 网 .收集有关材料价格和质量方面 的信息 ,尤其是 当前钢材和原 推动企业的内部控制 。
有 效 的 指 导作 用 。
理 的目标成本 , 并进行持续生产的可行性论证 , 进行动态 的管理 。 企业存货的管理也应该实现 电算化 应该具备如下功能 :实 动警示各种材料的库存数量 的超 高超低情况 ; 实时显示超长期未

2 在材料采购阶段 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 . 生产企业 的成本 的构成要素 中 ,直接材料通 常占到 5 % ~ O 般 占产品总成本的主体地位 ,随着企业规模 的扩大、供应链 的发
展与 外 包 的深 入 ,这一 比重 还 将上 升 。据 有 关 专 家统 计 表 明 ,采
架理论 . 对于制造成本的控制应该从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两 7% 抓好材料采购的控制 .成为成本 管理的关键 。采购成本一 O
完善企业外部环境的控制

社会和政府都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 ,主要是政府 .应根据中 购环节每节约 1 . % 企业利润将增加 5 %~1% , O 采购环节成本管 国的实际情况 .明确国家宏观经济战略 ,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各种 理的好坏 。 已成 为企业降低成本 提升运营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 经济发展 目标 .评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风险 .完善经济管理体

【发展战略】如何认识中国国情的(国情与发展-清华大学,胡鞍钢)

【发展战略】如何认识中国国情的(国情与发展-清华大学,胡鞍钢)
的?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如何能够协调发展?

Anganghu@
主要内容
城乡差距:“一个中国,两种制度” 地区差距:“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就业分布:“一个中国,四种社会” 政府构架:“一个中国,五级半政府” 人口·资源·环境:“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Anganghu@
主要结论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过大,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当务之急;中 央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不是扩大而是缩小地区收入差 距;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不是“压高就低”、“杀富济 贫”,而是通过国际通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公共投资重点分配制度,促进欠发达地区快 速发展,以缩小与全国人均水平的差距,进而缩小与发达 地区的经济差距;解决欠发达地区问题,不是使用计划经 济手段维系“输血”功能,而是通过有条件的财政援助和公 共投资建立“造血”机制,同时欠发达地区应当学会利用差 距,利用“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通过改革和全面开放 寻求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的两种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 度、公共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制度,以及两种差 异甚大的生活方式
这种社会的不公正性、机会不均等性能够长期存 在,在世界上也是最突出的

Anganghu@
《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 (2002)

Anganghu@
《胡鞍钢集》(1995)
建国以来,城市和乡村不仅处于不同的发展水 平,而且分属不同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改革以 来原有的二元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分属不同 经济体系的基本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认识城 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认识中国工业化与 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基本线索。

Anganghu@
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中国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可以 概括为“一个中国,四个世界” (2001) 。

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一个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一个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研究一个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产业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并构建一个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以深入解析路径依赖对产业变迁的影响机制。

本文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该分析框架进行应用,以期为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路径依赖,作为演化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描述了产业或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受到历史因素、技术锁定、制度惯性等因素的制约,从而难以改变原有发展路径的现象。

在产业变迁的背景下,路径依赖对于理解产业演进的轨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路径依赖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分析了路径依赖在产业变迁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将路径依赖作为核心变量,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等多个维度对产业变迁进行综合分析。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该分析框架进行应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产业变迁过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产业变迁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深入探讨路径依赖在中国产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本文还将结合中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实践案例,分析如何克服路径依赖的制约,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本文将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实践启示。

通过深入剖析路径依赖在产业变迁中的作用机制,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二、理论框架构建在产业变迁的研究中,路径依赖现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路径依赖,指的是某一产业或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制度设计、技术选择等因素,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自我强化效应,使得产业或系统难以摆脱原有的发展轨迹,即使面临更好的选择也难以改变。

因此,对于路径依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产业变迁的内在逻辑,也能够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周立简介

周立简介

教学1.课程教学2002年10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农业经济系)工作期间,讲授《中国国情分析》、《农村金融学》、《中国农村现代化》、《农村发展概论》、《农产品期货市场》(《期货、期权与衍生证券》),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课程2001年1-12月:清华大学博士后期间,协助胡鞍钢教授讲授《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课程(副教授)1997-2000: 华南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华南金融研究》副主编,讲授《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西方货币理论》、《中央银行学》、《外汇买卖》等课程2.专题讲座2007.10至今:在政府、高校、CCTV等相关会议上,讲授《农村金融体系》、《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极化效应与全球性大危机》、《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当粮食遭遇发展主义时代》、《生态文明、粮食主权与人类发展模式》、《农村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与草根金融》、《新农村建设模式》、《中国国情分析》等2006.9-2007.9 :在美国访问期间,做报告“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Cre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s in China”(2007.5 UCLA);“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ng in rural China”(美国东岸社会科学年会ESS2007,费城2007.3);“中国农村金融与乡村发展”(UCLA中国学生沙龙)2000,9-2006.7 :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研究生学术沙龙,讲授《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距》、《欧洲见闻》等专题;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讲授《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衍生品市场投资》、《“三农”问题研究》等专题;为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讲授《当前农村尖锐问题透析》、《新农村建设》等专题。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党在场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党在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11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Soc Sci) Nov.2023  收稿日期:2023-05-27 作者简介:赵娟娟(1992-)女,讲师,法学博士㊂主要从事政党政治研究㊂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西方民主模式的治理效能比较研究(22CZZ008)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党在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优势与战略框架赵娟娟(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 要:政党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主导性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㊂近代中国面临的主权不独立㊁政权分割以及政治组织的缺失不仅是晚清帝国的危机遗产,也赋予了中国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的历史合理性㊂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政党权威㊁有效的社会化动员以及为处于混乱中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提供的制度供给,使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失败和社会分裂的基础上承担起了主导与实现国家建设与政治建制的使命,并成为国家的合法性来源㊂在现代国家得以建立有效政权的基础上,建设以政党为主轴的国家执政体系㊁国家权力不断理性化的法治体系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有机统一的价值体系等战略框架,是推动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国家建设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㊂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国家建构;实践优势;战略框架中图分类号:D231;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2023)11-0030-05On the Presence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tate :the Practical Advantages and Strategic Framework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ZHAO Juan -juan(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1,China) Abstract :The party is the leading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modern state,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of China is the choice of history and the people.The independence of sovereignty,the separ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and the lack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are not only the crisis legacy of the late Qing Empire,but also endow China with the historical ra⁃tionality of establishing a country led by political parties.Limited by the authority of the party,effective social mobi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supplyof soc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in chaos brought by the revolution,the CPC has assumed the mission of leading and realizing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failure and social division,and has become the source of na⁃tional legitimacy.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political power in modern countries,building a national ruling system with political parties as the main axis,a rule of legal system with continuous rationalization of state power,and a value system that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s the political guarantee for the CPC to carry out modern state construction and realize the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tate building;practical advantage;strategic framework 政党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作为西方社会的 内生物”在制度体系内 合法”生成的㊂基于国家已于政党之前存在,西方政党因此就没有国家建构的任务与使命㊂但在众多后发国家则是先有政党,后有国家建构,政党在后发展国家建构中扮演着核心能动者的角色㊂如若没有强有力的政党,国家的触角将难以伸及领土的各个角落,也就很容易发生国家分裂与民族冲突,激烈的权力之争最终会迫使原有的制度化结构难以承受现有的矛盾而导致政治的碎片化㊂为此,一党制不仅带来了政党执政下的国家权威,而且保证了国家统一和政局稳定㊂与西方国家将政党视为一种整合和表达各社会群体利益的机制不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党在现代国家建构中承担着重要使命㊂同时,强有力的政党在传统国家的失败和社会的崩塌之后,承担了主导与实现国家建设与政治建制的使命,并成为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作为国家建构的主体在国家形成后规范着国家结构与政治秩序,以一种 非国家公权”的组织和社会政治角色合法地进入国家㊂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国家与社会组织起来,重建了政治价值,稳定了社会秩序㊂一、中国由政党主导国家建构的历史合理性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是中国革命的必然选择㊂西方国家的入侵和晚清统治权威的弱化在客观上为现代政党的产生和民族国家的建构创造了必要条件[1]㊂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提出的,是在外来的压迫与传统国家和官僚体系的解体与崩溃下,软弱的社会力量无法通过移植和模仿西式政党制度与议会民主实现救亡图存而构建的政治思想,并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身上得以阐释㊂政党产生于危机之中,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的历史合理性来源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面临的多重危机㊂20世纪中后期,中国被迫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㊂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国能够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开始学习和移植西方的器物㊁制度和思想㊂即使中国有着政治一体化的传统[2],但依旧难以抵抗现代化带来的现实性问题,而使中国遭遇着 千年未有之大变局”㊂面临前所未有的 国家主权不独立”㊁ 政权分割”和 政治组织缺失”的国家危机,且这些危机同时发生而无法从建立在有持久生命力的儒家世俗伦理观念的传统帝制中发掘和借鉴解决危机的本土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近代中国(晚清)已经无法再通过一种 闭关锁国的政策”来重塑昔日的辉煌㊂而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建设面临的多重危机作为晚清帝国的危机遗产,为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思想提供了历史合理性㊂(一)帝国危机遗产:主权的不独立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年代,基于自上而下严密的官僚系统所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使历史中国达成了一种政治一体化和政治超稳定的状态,从而维系了政治体系的合法性㊂但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启现代化的时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向海外扩张和殖民的时候[3],当古老的中国与现代化的世界体系发生碰撞时, 天下体系”的中华帝国古典国家形态已经发生变化 旧的中华帝国领土控制力大为减弱,以前中国的一些附属国,例如暹罗(泰国)㊁高丽(朝鲜)㊁缅甸㊁琉球等,都与中国结束了宗藩关系,或自立为帝,或成为了别的国家的殖民地和保护国;殖民扩张的外来挑战者也不再是古代中国时期的边陲夷狄,而是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㊂随着西方经过工业㊁科技和政治革命,不断向外扩张并建立资本主义体系,与过去尊重中国礼仪㊁接纳汉学的姿态截然不同,殖民者们开始桀骜自居,不再尊重和承认中国的文明中心位置,而是把西方国际关系中的法规和外交惯例强加给中国,直接冲击了中国的朝贡体系,中国开始出现主权危机㊂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土地达三百多万平方公里,通商口岸的开放㊁关税自主权和治外法权的获得,使中国逐渐沦为 两半”社会㊂中国对外独立主权的丧失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一些具有政治意识的有识之士希望通过研究㊁宣传和实践西方的政党政治来实现救亡图存,政党因此在中国产生了㊂但 西方学说作为中国正统意识形态的社会观和哲学观受到动摇后的替代品”,其与中国国情与社会性质截然不同,因此中国推动政党政治的直接后果就是 削弱大一统官僚机构的组织基础”[4],加剧了社会的分散化状态㊂民国初期民主政治实验的失败推动了孙中山从 政党政治”向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思想的转变,正如孙中山所说, 吾人立党,即为未来国家之雏形”[5]㊂作为承担重建现代国家重任的现代化力量,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社会中心主义的现代化道路㊂(二)民国政治权威危机:政权分割下的地方主义政治历史中国的政治体系虽然具有严密的中央集权传统,但事实上 中国传统政治结构是有着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两层”[6], 皇权不下县”㊁ 县官治县㊁乡绅治乡”的权力格局使国家权力难以有效渗入乡土社会,官僚中国治理实际上是 无根的统治”[7]㊂尤其是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清王朝权威跌落,政权岌岌可危,社会的分散化状态日益加剧,加之于对外独立主权的丧失,国家权威下移,军阀割据一方,内部派系林立㊂因此,民国时代的现代国家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政权的分割问题㊂实际上,军阀主义的种子早在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招募地方军队时就已埋了下来,即使孙中山建立南京临时政府,也未能弥合南北方的对立;政治强人袁世凯在夺取了临时政府的领导权后,虽然争得了最强大的军队的效忠,但表面上统一并控制着国家的政治情势却埋下了军阀主义全面割据的祸根㊂袁世凯去世后,掌控中央政局的北洋集团彻底分裂,直㊁奉㊁皖等各大军阀派系陷入混战,这是国家政权的内部分割㊂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政权内部分割的重要原因就是帝国体系缺乏能够支撑帝国体系转型的阶级力量,缺少一个拥有全国领导权的政治组织或者 国家”,故难以弥合日益激烈的权力之争,从而使原有的制度化结构无法承受现有的矛盾而使政治碎片化日益严重㊂各地的军阀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控制着所在地区的各种权力,国家实际上陷入了一种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的状态㊂而且国家政权内部分割的军事集团被外国势力所操纵,因而使得中国缺乏一个社会整合的中心,使社会整合无论是载体还是能量都面临着严重的缺失与不足㊂在军阀混战的局面下,需要集合一种超越于军阀武力之上的新的政治力量来引导国家走向统一和团结,结束四分五裂的状况,这一力量就是政党㊂因此,中国社会对政党的内在需要为政党的出现以及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的历史合理性提供了内在依据㊂(三)主导性力量缺乏:政治组织的缺失通过上述对近代中国国家危机在 主权不独立”和 政权分割”的分析中发现,近代中国面临的全面危机已不仅仅是政治资格的丧失,更表现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政治组织和主导性力量的缺失,即缺乏一个核心且具有领导力的政治组织的存在以促进社会整合㊂正如亨廷顿所说, 组织是通向政治权力之路”[8],只有政治组织才能永久填补国家的权力与权威真空㊂因此,这个政治组织不仅是能够作为体现公共意13 第11期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党在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优势与战略框架志的现代性政权组织的存在,还能够作为国家建构的主导性力量或国家权威一般的存在㊂中国传统社会的官僚体系中, 治乡”的乡绅是碎片化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但其与混战中的军阀结盟使基层传统社会趋于解体㊂此外,无论是接受西方新思潮的知识分子群体还是在政治上无发言权的新兴工商业者,都极力倡导变革㊂即使在政党组织之间,也难以挣脱 朋党政治㊁集权和崇尚权威思想的羁绊”[9],从而蜕变为政治官僚组织㊂因此,在人心涣散的碎片化社会中,并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主导国家建构的社会阶层㊂即便是萌生的政党组织,也要么蜕变为官僚组织,要么不能代表民众利益的诉求㊂要在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建构现代民族国家,一个列宁式组织严密的现代政党不仅能够代表民众利益诉求,而且具有动员和整合各种社会力量㊁从 横向”上融合社会群体㊁从 纵向”上同化社会和经济阶级的功能㊂如何整合分割的政权?如何让中国人凝聚为一个坚固的团体?孙中山给出了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的答案㊂这个答案源于当时深刻和复杂的历史背景㊂晚清时期国家主权的丧失㊁军阀林立下的政权分割以及主导性力量的缺乏促使近代中国陷入全面危机㊂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的思想就是在晚清帝制覆灭㊁中国走向民主政治的大环境下产生的㊂在当时四分五裂且缺乏政治共识的旧中国,少数具有政治意识的有志之士希望通过一个强大的政党来整合歧见和掌控国家权力,这不仅是革命形势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推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㊂二㊁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优势:中国共产党何以能政党作为近代中国国家建构与转型的主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前,国民党就奉行了由政党建立国家与治理国家的政治理念㊂ 把党放在国上”是孙中山放弃西方政党政治转而模仿俄国革命者建国的思想核心㊂建国是治国的前提,而要将党建在国上不仅需要确立建构足以建国的超级政党的架构和组织原则,还要建立起运用政党力量动员社会的政治运作机制[10]㊂但事实上,国民党在执政大陆时期,在名义上是个全国性政权,但真正实行有效控制人口不及全国人口的一半,主要是东南地区,可以说,国民党政权只能算是偏安一隅的政权㊂并且,国民党所建立的政权仅仅是国家政治体系的上层框架,也没有将先进的政治理念和代表党组织的意志和政策灌注到政党组织内部和社会的最底层,政权对基层的渗透力极弱,尤其是对广大的农村地区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国民党政权仅仅是弱势的城市政权,不仅没有真正发挥政党的中介和桥梁作用,更没有实现其所追求的由政党治理国家的目标㊂与国民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最终实现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并形成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国家权力体系,说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具有的优势以及其作为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说服力㊂如果说政党主导中国国家建构是中国 政党中心主义”制度变迁之路的逻辑起点,中国共产党主导制度建设则是实现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㊂(一)结构性因素:革命带来的政党权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社会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以群众利益的代表身份在中国人民急于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提供了进行抗争的政治性组织㊂作为一个 社会政治角色”,中国共产党并不是靠选票 进入”了国家方才获得 运作”国家的资格,而是靠革命手段 缔造”了国家,于是成为国家的灵魂,构成了国家最深刻的内容[11],从而实现了对社会的有效整合㊂中国共产党一开始是 地下活动”,并受到持续的扼杀和消灭,因为没有获得进入政治体系中的 合法”身份,所以几乎没有对当时的政权体系施加制度化影响的渠道和机会,也难以获得合法性的政治支持和资源供给㊂因此,中国共产党无法在政治体制内依靠既存的机制开展政治动员来增强政党权威,而必须从体制外谋求社会改造以推动政治发展㊂ 革命”是在主权不独立和政权分割问题之下最好的获得政党权威的手段, 这种革命性的动员不仅是解决共产党资源匮乏的手段,更是满足了当时民众利益诉求的唯一手段,因为民众唯有通过革命才能翻身做主人㊂”[12]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斗争扩充自己的组织容量,实现对社会的深度整合㊂与国民党将 统一”放在首位,因在抵抗外敌的斗争中作了妥协,并暂缓国内社会整合与社会矛盾的解决而最终加剧了国内社会的分裂有所不同,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代表劳动大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所凝聚的是普通劳动阶级的力量,其以国民党执政时期 边缘政党”的身份,依照建党纲领并通过较小和较易的方式实现纲领而获得了更多基层民众的支持㊂这个过程不仅是共产党向基层社会的深入而获得基层民众认同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权威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是社会整合的有效性带来了对政党的认同性,这种认同又增强了政党的权威㊂另一方面,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将先进的观念贯彻到政党组织和政党活动中去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代表的社会发展倾向,对于长期面临无法解决的主权危机和政权危机的中国社会来说,是时代提供的最好选择㊂”[1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㊁落后的 两半”社会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尤其是关于政权和族权问题㊂这种观念形态所产生的物质性力量,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权威形成的重要元素㊂(二)制度化因素:政党的制度供给从外部层面来看,革命及革命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政党权威;从内部层面而言,政党作为社会的整合器,使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处于一种制度化的状态,这种制度化不仅表现为政党本身的制度化,同时也推动了国家的制度化建设㊂对近代的中国来讲,基于革命运动的高涨与政治意识的提高所带来的急剧扩大的政治参与,最终造成的还是民族混乱与政权的分割㊂那么就需要在现代化进程的早期建立现代的政治体制即政党制,来减少因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的扩大而酿成政治动荡的可能性㊂政党制度作为实现政治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将群众的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纳入到党的运行机制中,并实现了政党制度的有效运作㊂一方面,从政党本身的制度化来说,中国共产党建立严密的组织架构来实现对社会的整合㊂共产党在当时由国民党主导的政治制度框架中难以形成自身发展的政治空间,使其难以 合法”地嵌入当时的政治体系,建立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政治机构㊂作为列宁主义式的先锋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基础有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坚持民23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集中制,广泛吸纳共产党党员,使共产党从严格挑选具有极高革命觉悟成员的集团转变为能赢得更多人支持并积极发展外围组织的政治组织㊂另一方面,政党从纲领和理念层面推动了国家的制度化建设㊂从政党力量来说,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共产党很难将推动国家的制度化建设变为政治生活的现实,但政党组织的运作不可能脱离国家制度体系的规制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不断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总结革命的规律,以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最终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从而为革命的成功与国家㊁政党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南㊂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政治的突出贡献,不是革除和摧毁现存的制度,而是组建和创造新型的政治制度[14]㊂(三)主体性因素:有效的社会动员动员”对于近代中国具有重大意义㊂就政治生活的现实而言,中央权威的下移与社会力量的分散化使社会整合成为当时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社会动员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前提㊂而政党作为进行社会动员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政治组织,为近代中国社会动员提供了组织载体㊂一方面,中国共产党 通过将民族主义的要素楔入政党中去,以民族主义来动员社会资源以解决民族所面临的危难”[15]㊂ 三座大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敌人,为取得民族国家的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通过宣扬民族主义来凸显民族解放的伟大意义㊂但 民族主义”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追求,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动员的工具或手段㊂ 在中国,共产党利用了民族主义者的局限性和优柔寡断,举起民族主义和革命这两面大旗,把农民动员到他们自己的一边”[16]㊂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政党的动员功能,重构了失败国家的政治形态与碎片化的社会之间的关系㊂如汤森所言, 对中共精英所说,政治不只是一种和平的政治竞争或者行政管理,而是在危机形势下动员和激发人的资源的一种努力”[17],最终革命胜利的到来以及现代中国的伟大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成功的进行社会动员的意义所在㊂三、中国共产党建设现代国家的战略框架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实践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概念与实践开始,中国政党从放弃英美政党政治模式到选择苏俄经验,中国政治和社会经历了遗弃旧的政治秩序但没有就新秩序达成政治共识的历史时期,甚至清末王朝遏制并粉碎了推进新思想的㊁反体制的精英时,帝国制度的耐久性依旧引致了全国性危机的加深,使中国政党在国家失败与社会分裂的基础上承担起了建构现代国家的重任㊂可以说,政党作为国家建构理论的重要元素,由政党主导国家建设的实践理性源自于近代以来历史主体的无能㊁政党的本体化意义及其救亡策略和逐渐形成的政治话语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㊁土地革命战争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实现了从争夺革命领导权到建立国家中的最高政治权威的转变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意义的大胜利[18],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国家与社会的发育和成长奠定了基础㊂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年代的边缘性政党向建设年代的核心性政党的重大转变,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最为基本又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基础㊂从现代国家建设的角度来说,建立新中国是实现国家建构的第一步,进行政治和社会建设是不断更新的国家发展课题㊂因此,现代国家得以建构和发展要在建立独立国家和有效政权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战略框架,以凸显执政党主导性政治力量的意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㊂(一)建设以政党为主轴的国家执政体系中国政党产生于帝国危机时期,从借鉴英美的政党政治模式到转而寻求苏俄由政党主导建立国家的实践经验,中国最终走上了一条 政党中心主义”的制度变迁之路㊂中国共产党主导国家建构的过程也是逐步掌控国家权力的过程,因此,在现代国家的框架下,执政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领导的根本方式㊂作为领导党与执政党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驾驭整个国家机器的领导力来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又必须在执政过程中以领导人民运行国家政权的具体执行者来体现出政党的国家性㊂党在整合和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基于领导地位所形成的权力体系与党执政所掌握的国家权力之间的协调与处理,直接关系党对国家的整合与治理㊂就党和社会的关系而言,党对国家的领导决定了国家全面主导社会的政治关系,也就是说,国家全面主导社会所依据的是党对国家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领导的逻辑㊂党对国家的领导为国家主导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组织和体制资源,例如央地关系和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关系㊂党对社会的领导除了通过国家这一介质外,其所建立的系统的组织网络同样组织和领导着社会组织,如党员和党员干部在社会组织中的分布㊁通过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等㊂对于党全面领导国家㊁国家全面主导社会㊁党通过国家或自身组织领导社会所形成的权力关系体现了中国的政治形态㊂此外,人民大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和国家一切权力的来源,其赋予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领导力量,从而使作为体制外力量的党,虽然不是国家制度内的权力实体,却依旧能够实现党对国家的领导㊂从现代国家建设的角度而言,对于建设以政党为主轴的国家执政体系涉及到了政党㊁国家㊁社会以及人民大众,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国家建构的历史发展结果,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与国家运行的整个体系的相互衔接㊂(二)建设国家权力不断理性化的法治体系中国国家建设始终贯穿了一个课题就是权威性与民主性的关系,即国家权力的问题㊂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大众的领导力量是国家权力的代理人㊂就政党在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主导者地位而言,中国政党政治从孙中山效仿西方国家实行的多党制㊁蒋介石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到由国民党㊁共产党㊁民主同盟和无党派分子的代表组成临时中央政府,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其实也是政党权力向执政党权力的演变过程㊂当前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突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权威性,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以武装革命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可能33 第11期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党在场: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优势与战略框架。

中国视角公共管理的发展、意义与问题论述

中国视角公共管理的发展、意义与问题论述

中国视角公共管理的发展、意义与问题论述作者:寇玉慧来源:《国际公关》2024年第04期作者簡介:寇玉慧,女,汉族,河南禹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摘要:在中国持续深化改革背景下,将公共管理学知识本土化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目的是发现中国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薄弱环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管理体系。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历史过程,分析行政管理学和公共管理学的概念及其两者相异之处,确定公共管理学的属性,将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方向转为解决中国公共管理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本土化;公共管理;发展;概念;属性一、研究中国公共管理发展的意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习俗、文化,将学科本土化能够产生1+1>2的效果,即一种知识本土化运用一个国家,就会产生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的结果。

第一,研究中国公共管理学发展的意义在于明确学科研究方向,有助于根植我国基本国情探索符合自身要求的公共管理模式;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系统化、本土化,改变国内唯西方公共管理理论马首是瞻的局面,引导国内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形成中国学派;有助于正确对待西方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为中国公共管理科学发展和运用奠定夯实的学理基础。

第二,有助于总结提炼中国公共管理发展规律,坚持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方法,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同时按照公共管理的一般要求兴利除弊,不断改革创新,使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和推动国家治理水平及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有助于培养和增强研究者的历史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

学者应具备活跃的思维水准、较强的创新意识,学习过程中保持扬弃和批判的学术精神,始终保持一种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完善本国的理论的责任感。

理论必须对现实进行概括、抽象,以理论特有的方式表达对现实深沉的观照,努力将理论服务于本国现代化建设。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前身: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为满足我国发展需求而出现的理论。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

政 弓 台学 研 究
家的执政者及其国家机关( 包括立法 、 行政和司法等 思想 文化 系统 的治 理 涉及 思想 领域 、 道 德 领域 , 即实 机关 ) 为 了实 现社会 发 展 目标 , 通 过一 定 的体 制设 置 行德 治 。宪法 法律 的依法 治理 和 思想 文化 的德 治 治 和制 度 安 排 , 协 同经 济 组织 、 政治 组 织 、 社 会 团体 和 理 , 既有 自身的独立性系统 , 又具体地渗入到政治权
理 体 系的 形 成 和 治 理 能 力 的提 升 , 是 一 个历 史 的社 会 的发 展 过 程 , 我 国在 经 历 了计 划 经 济 时 代 传 统 行 政 的管制状 态、 改 革 开放 和 市 场 经 济 发 展 时 期 新 公 共 管 理 的 管 理 状 态这 两 个 阶 段 之 后 , 目前 进 入 新 世 纪 治 理现 代 化 的 治 理 状 态 ; 我 国的 国 家 治理 必 须 立 足 于 国 情 、 政情 、 社情 , 要 具 有 中国 特 色 , 即政府要在 国 家 治 理 中起 主 导 作 用 , 治理 的重 点 是 创 新 社 会 治 理 体 制 。在 当 下 中 国 , 推 进 国 家 治理 体 系现 代 化 必 须 坚 持 四 个 原 则 即科 学治 理 、 民主治理 、 制 度 治理 、 中 国特 色等 原 则和 五条 路 径 即树 牢 目标 理 念 、 加 强 顶 层 设
理作 为实现我 国全 面深 化 改革 的 目标 和路 径 ,这 表 民 , 使 其成 为整 个 过程 的支 配者 。” 全 球 治理 委 员
明, 中 国的改 革 已进 入 通过 建立 健 全 系统完 备 、 科 学 会对 治理 的界 定是 , “ 各 种 公共 的或私 人 的个 人 和机 规范 、 运行有 效 的制度 体 系 , 使 各 方 面制 度更 加成 熟 构管 理其 共 同事 务 的诸 多 方式 的总 和 。 ” ㈠ 由这

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关于《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一个分析框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的当今时代,随着我国各项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创新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内部,它越来越多地与公民社会发展、地方治理成长发生着关系。

从实践上来看,地方治理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创新的一种趋向,建立起“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的分析框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分析框架对地方治理的基本内容、社会根基,政府的主导作用,可能出现的异化问题以及实现路径选择进行了论述。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创新;地方治理;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D625;D033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1.00821世纪初,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会建设”被明确地提出来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去。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大力开拓创新,将视野投向政府之外的社会系统,更加关注民生需要和社会发展。

从学理的角度来看,政府创新与公民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创新正趋向于地方治理。

因此,建立起“政府创新与地方治理”这一分析框架,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方政府创新的趋势。

一、地方治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趋向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政府组织开始主动地在观念、体制、行为等方面进行创造性地变革,政府创新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

由于地方政府直接面对地方的公民与社会,地方政府的创新就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总体上来看,无论是从创新的方式、内容还是影响,地方政府创新已不再局限于政府体系内部,它越来越触及到政府以外的社会系统,并且随着创新在深层次上的展开,在广范围上的进行,政府和社会的运行方式被深刻地改变着。

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研究

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研究

一、引言管理学科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与自然科学的明显差异,管理学科和管理行为与价值观传统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在开放的环境中,由于子组织系统和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可能建立普遍的法律和因果规则。

由于管理的本质包括价值的合理性,在实证主义的范式中,很难理解和评价这一价值本身的历史和变化。

管理理论的构建不仅深刻反映了现有管理研究科学与世俗化的传播和管理理论的普遍性,而且还探讨了世界管理理论的真实性,实践性知识。

加强国际影响力,引领中国商业行为的必要性是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和历史使命。

在过去的30年里,特别是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本土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总结和继承组织管理从业人员的困难经验,还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参考和概述,进一步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中国本土管理理论(一)中国本土管理的内涵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有必要在理论上探索中国独特的区域管理现象,这一观点得到了商界学者的一致认同[1-2]。

TUSI将“本土管理”定义为“利用本土语言,本土研究主题,本土意义构成对本土现象进行科学研究”。

总体而言,“中国本土管理研究”是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独特管理现象或其自身管理要素的研究,使用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工具可以真实地反映出一个特色的管理研究系统,处理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

(二)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现状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前20年,软件和硬件的基本框架是在学习,参考,模仿的初始阶段。

我们目前面临的是未来二十年如何进行,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正处于历史转折点。

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其使命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的本土管理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与此同时,现有的研究成果要么是中国的商业实践,要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往往具有特殊性,忽视了对本土管理中共性的追求。

中国本土管理的独特性得到了认可,但缺乏将理论从个性提升到共性的过程。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理论谱系浅析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理论谱系浅析

论进 行 比对 分析 , 合 中国国情与 文化特质 , 出 结 提 并创 建 了各具 特 色 的 “ 东方 管 理 理 论 ” 。其 中最 有代 表性 的是东方 管理学 “ 为 ” 三 理论 、 H 东方 管
理学 “ 事务学 派” 理论 和“ 中国式管理 ” 理论 , _ 3 J

传 统东方管理思想的学派划分
对于促 进 中国管 理理论 研究 的“ 土化 ” 程 , 本 进 引
导东方 管理理论 走 向世界 , 疑 具有 重 要 的指 示 无 作用 。
春秋 战 国 之 际诸 子 百 家 学术 争 鸣局 面 的 出 现 , 于 中国传统管 理理论 的形成 , 对 无疑 具有重 要
的意 义 。当时 , 对 东周 社 会转 型 所 带来 的管 理 针 失序 问题 , 多著 名思 想 家 从各 自立 场 与理 念 出 许 发 , 出了多 种学 说 , 学派 间相 互 辩诘 , 互 影 提 各 相
到学 界广泛 关注 。
国传 统管 理思想 的理论 流派 及其 实 践 特征 , 开 展
系统 梳理 和谱 系分 析 , 能进 一 步加 深 对 中 国传 才 统管 理思想 内涵 与 实质 的把握 , 东 方 管理 思 想 将
研究 导 向更 为深人 的领域 。

国 内不 少学者 以西方 现代 管理 学研究 范式为 依据 , 中国传统管 理思想 和实践 , 将 与西方 管统 的总称 , 古代 中 国社会 管理 实 践 的历 是
史 积淀和 经验总 结 。近 3 0年来 , 随 中国经济持 伴
续 快速发 展与全 球 一体 化趋 势 的加快 , 中 国传 以 统 管理理 论为代 表 的东 方 管理 思 想 , 日渐 显 出其 重要 价值 , 成为 当前管理理论 研究 的学术热 点 , 受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今经济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商1001班学号:201046900410姓名:陆鑫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处于调整中,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世界经济治理也出现了一些新变革;自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过后,世界经济基本面良好,主要经济保持增长。

近年,美国经济增长4.1%,欧盟经济增长2.1%,增速均有加快。

据联合国统计,近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达到3.6%;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运行也面临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资源能源价格高位震荡、贸易壁垒增加、货币政策环境趋紧等问题和挑战。

地区热点问题持续、恐怖主义活动、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成本和风险。

面对世界这样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我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等一下将为您分析。

关键词:经济形势;发展;机遇;挑战;正文: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首先要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在充分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前提下再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好地发展我们的经济。

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当前世界经济正向全球一体化转型,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及其重要,了解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就如同兵家在打仗中了解了敌方,可以主动快速地适应世界、发展自己。

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是更好地发展自己国家经济的必要前提。

(一)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情况。

2010年,世界经济在经济刺激和宽松货币的支撑下,复苏势头较为强劲,但2011年,虽然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向好,但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基本结束,世界经济、贸易和工业生产难以保持2010年的增长形势,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明显分化。

发达经济体复苏步调不一,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分化。

例如,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好于预期,但工业生产尚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情中心简介

国情中心简介

跟着中国发展的脉络, 跟着中国发展的脉络,不断提 供知识贡献和积累知识: 供知识贡献和积累知识:
国情研究中心(CCS),海外研究系列
海外中国研究体现着: 海外中国研究体现着: 中国研究体现着
入国际研究主流,被国际认可 寻求合作者 学术知识互通,信息跨越壁垒,最近理解 洞察国际对中国发展趋势知识的需求
9
机密邀请! 机密邀请!
官正批示注解: 官正批示注解:
一些人名不一定准确! 一些人名不一定准确! 由于笔体辨认关系。 由于笔体辨认关系。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情况介绍
国情研究 --知识贡献 --知识贡献
国情研究中心(CCS),中国研究系列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了解国情知识
是要通过对国情知识的 获取,知识的研究,知识 的创新,最重要的是知识 的交流、分享和知识的应 用,创造公共知识,使人 民直接、间接地受益,使 国家受益。实现知识服务 与人民、服务于国家!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12
情况介绍
国情研究 --寻求合作! --寻求合作! 寻求合作
国情研究 --学术传播,授课 --学术传播, 学术传播
授课:知识传播
在清华大学校内授课,普通本科生、研究生、MPA学生 国内中央、各省部委、社会各界培训与讲座,国情中心50场次/年,以上 国际讲座和国际交流,国际、各国各界要员、跨国公司领导等国际人士的探讨交流
授课科目 授课思想
清华大学开设的课程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理论实践 国情与发展 比较政治与政府 比较公共政策 电子政务与实务 战略理论与管理 战略分析
• 通过媒体干预社会事务:决策咨询 决策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
61.50
66.70
67.20
70.15
70.40
4.61
5.51
6.08
7.11
7.36
2.25
1.60
28.82
42.02
49.49
63.14
66.96
4.10
2.32
(%GDP)
10
12
0
1980 1985
2
4
6
8
人力资本 教育总经费占GDP980~2003)
认识中国国情的综合框架
国际资本
分配 自然资本
福利
制度与政策
物质资本
增 长
人力资本
知识资本
TFP
决定一国长期发展的五大资本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国际资本
自然资本
知识资本
五大资本及总资本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含义 物质资本 国际资本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存货增加 国 外 商 品 、技 术 、资 金 等 要 素 流 入量 自然资本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当年资本形成率 当年进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之和相当于 GDP 比 例 当 年 自 然 资 产 损 失 加 上 环 保 投 入 、初 级 产 品 净 进 口 额 之 和 相 当 于 GDP 比 例 人力资本 通 过 教 育 、培 训 和 卫 生 保 健 形 成 的 人 的 学 习 能 力 、就 业 能 力 和 生 产能力 知识资本 指 技 术 资 本 ,来 源 于 自 身 创 新 和 外部引进 总资本 一 国 的 广 义 储 蓄 率 或 投 资 率 ,为 五类资本累加并扣除重复计算 量 高 技 术 进 口 额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科 技 经 费 数 与 技 术 市 场 成 交 额 之 和 相 当 于 GDP 比 例 五 大 资 本 之 和 减 去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形 成 的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高 技 术 产 品 进 口 额 、初 级 产 品 净 进 口 额 和 环 保 投 资 五 项 之 和 相 当 于 GDP 比 例 当年教育总经费和卫生总费用之和相当 于 GDP 比 例 计算方法
(%GDP)
35 30 25 20 15 10 5 0 中国的国际资本(1991-2003)
中国的国际资本增长相当之快
19 91 19 92 19 93 19 94 19 95 19 96 19 97 19 98 19 99 20 00 20 01 20 02 20 03
人力资源国情:中国的人力资本
50 45 40 35
percent (%)
30 25 20 15 10 5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Imports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E
Imports & Foreign Affiliates' Domestic Sales
中国国情分析框架:
五大资本及动态变化(1980-2003)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5年11月23日
讨论的主要问题
•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国情发生了 哪些新的重大变化? • 推动中国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那些决定中国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五大资本)是如何 变化的? • 中国发展的成本是什么? • 如何利用五大资本,减少发展代价?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资源环境国情:中国的自然资本
中国是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大国
主要大国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
水资源 总量 中国 印度 6.5 2.9 用水总量 林地 (2000) 4.2 1.7 草地 (1992/93) 7.8 1.2 石油 (2003 ) 2.1 0.5 天然气 (2003 ) 1.0 0.5 煤炭 (2003 ) 11.6 8.6
年度 1952 1978 1990 2000 2003
进口额+FDI 85.91 267.68 1980.19 7943.25 14067.76
国际资本存量 85.91 1762.13 11806.7 53007.63 79711.82
国际资本存量相 对数(1) 1.0 20.5 137.4 617.0 927 .9
对经济增长的来源的认识与实践
• 由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可知,对于经济增长源泉 的理解,经历了由自然资源而资本,再到技术,进而 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发展过程,并越来越强调开放 条件和制度的作用。 • 尽管经济学已经从理论上揭示了经济增长由多种资本 的共同积累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关 注的主要是有形资本的积累,特别是将物质资本的积 累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认为扩大投资就等 于促进增长,这是一种片面的经济发展观。
46.8 100
11.6
26.2 100
24.6
21.3 100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投资国。按实际购买力 平价计算,中国国内投资额占世界总量比重由1980年 的4.4%上升为2003年的24.8%,超过美国(为17.3% ),中国每年新增的住宅面积相当于美国的4~5倍, 中国水泥产量相当于美国的9~10倍,已经成为世界最 大的建筑工地和建材消耗国。 • 中国目前的资本存量相当于改革初期的8倍,相当于建 国初期的100倍。
经济国情: 中国的物质资本
• 中国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按实际购买力 平价计算,1978年以后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迅速 上升,由1978年的5%上升为2001年的12.3%(麦迪森 ,2004)。2020年中国将建成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 人均GDP将达到或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生产第一大国。目前,中国主 要工业产品(除发电量、汽车等少量工业产品之外) 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中国工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从 1975年的3.4%迅速上升到2003年的21.9%,超过了美 国(为16.5%),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生产基地
各大国人口、GDP和出口额占世界总 量比重(2004年,%)
人口 美国 中国 日本 印度 欧元区 4.7 20.7 2.0 17.3 4.9 GDP 20.9 13.2 6.9 5.9 15.3 商品和服务出口额 10.4 5.9 5.7 1.0 31.1
其他发达国家
其他新兴经济国家 世界总计
3.6
国际资本存量相 对数(2) 1.0 6.7 30.1 45.3
注:数据均为 1987 年亿元人民币不变价;国际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参见物质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见附 表 2.6) ,折旧率取 6.5%。
中国经济开放度
Diagram 2: Openness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mports as a Share of GDP, 1990 - 2003E
2001 年 95.6 74.3 39.3 1043 1.09 703 0.72 20.36 11.43 63204 16296 794.2
2004 年 116.0 92.0 82.0 1842 1.35 975.5 0.72 35.38 18.22 105318 (2003) 37154 (2003) 1032.2
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持续增大
• 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对水、土地、能源和原材料 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带来巨大压力
• 土地资源大规模严重退化;水生态环境恶化;草原退 化情况相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城市空 气污染依然突出;自然灾害受灾率、成灾率和经济损 失继续上升。
中美自然资产损失占世界比重变化(%)
增长的质量
• 2000年世界银行发表了《增长的质量》一书,提出了 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这三大资本基础上 提高增长质量的分析框架。在世界银行的这一框架中 ,物质资本通过增长影响福利,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 不仅可以通过增长影响福利,其自身就是福利的主要 组成部分 • 世界银行提出的增长质量的分析框架,从发展的终极 目的角度重新审视经济增长,提出增长的方式非常重 要,影响发展结局的是增长进程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增 长速度。这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对于发展中 国家颇有指导意义。
我国FDI存量占GDP比重(1980-2003年 )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2 2003
FDI存量
0.5
2.0
5.8
19.3
32.2
35.4
35.6
对外FDI 存量
0.7
2.3
2.4
2.8
2.6
国际资本存量的估算
• 中国的国际资本存量在改革以来增速大幅度提高,在推动经济增 长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力资本最 大的国家。其总人力资本(指15岁到64岁人口与15岁以 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在过去20年翻了一番, 是建国初期的近20倍。中国总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比 重由1980年的17.6%提高到2003年的24.1%。 • 中国受高等教育人口从1982年610万人增长至2004年 7000万人,几乎增长了十几倍,各类高等教育学校在校 生人数已经超过美国,今后将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与 培训市场之一。 • 庞大的人口包袱逐渐转化为创造经济财富的人力资源。
15.4 14.6
日本
俄国 美国 加拿大 巴西
1.0
10.0 6.5 6.5 12.5
2.7
2.3 13.7 1.3 1.6
0.6
22.0 5.8 6.3 14.1
0.1
14.2 10.2 9.1 1.1 6.0 2.7 1.5 0.9 26.7 3.0 0.9 0.1 15.9 25.4 0.7 1.2
(%G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