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合集下载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工作总结报告(计算机)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工作总结报告(计算机)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期自评报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二OO八年十一月一、本专业建设情况基本概况(一)基本办学条件1993年,计算机专业依托数学专业产生,其中专科招生持续4年,到1998年申报审批成立计算机本科专业。

从专业办学的14年历史看,作为吉首大学新兴的专业,为学校的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作出了较大贡献。

现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软硬办学条件已较充实,已具备一定的申报计算机专业硕士点的条件。

(二)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根据我院的“十一五”专业学科建设规划,计算机专业已初步搭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二级学科,并且对每位教师都进行了学科分类,在各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承担了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已建立“Petri 网理论与应用”、“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两个讨论班。

目前,该专业有12人正在攻读博、硕学位,这些教师将是该专业学科建设的主要生力军。

(三)专业特点我院的办学宗旨是“与时俱进,求实创新,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严谨治学,规范管理”,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成规模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较高,办学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专业。

在本专业特色设定时,充分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和“金”字工程的进程,并结合电子商务、无纸化办公、电子数据交换等的飞速发展所形成的对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本专业特色,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网络应用,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培养与训练,特别是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与信息处理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经过总结专业教学中的经验,分析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数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具有互补关系的特点,提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是:基于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二、建设规划完成情况(三)、本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情况附表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一览表(四)、本专业人才培养情况1、专业定位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是我校1998年开始全面调整专业结构后开设的一个理工类本科专业。

专业建设总结汇报

专业建设总结汇报

2. 网络管理 3.网站编辑
1. 具有网络交换机与网络路由配置、网 络功能的调试等能力
2.具有使用常用网管软件、防病毒软件 及防火墙,进行网络安全维护与管 理的能力
1.具有网站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2. 具有熟练进行静态网页设计的能力 3. 具有初步的动态网页设计的能力
21
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能力分析表(续表二)
1. 日常办公文档 的撰写与处 理
1. 数据录入 2. 程序录入
专业能力
1. 能够熟练使用WORD、EXCEL等 办公自动化软件,具有文档的录 入、编辑、排版等基本操作的能 力
2.具有熟练使用打印机、复印机、数 码相机、视频设备等常用的办公 自动化设备的能力
3. 具有熟练使用常用的图形图像处理 软件,进行图形的制作与处理的 能力
能 力
权 值
支撑课程

施 职业岗



实验 实 训
项目 名 称
预期教学成果
1
计算机 操 作 和 应 用 能 力
计算机应用基

础、C程序
本 设计、录
入训练
1
办公室 文 员
数据录 入 员
计算机 操 作
计算 机 应 用 综 合 训
1.可以使用计算机 完成日常工作 ;2.能够熟练 使用常见软件 ;3.会能编辑 常见的文档、 表格、幻灯片
动手能力培养系统),构建了对应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 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向生产一线倾斜的教学思路。
2.完成了《网络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两门优质专 业核心课的建设并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完成了22门专业 课课程标准的制定,完成了XX门实验实训课指导书的编制。
3.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和两名骨干教师,先后加香港、深 圳、宁波培训学习7人次,4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企业一线的 生产锻炼、聘请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4名为本 专业兼职教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报告摘要:师范类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除了具备该专业的一般特点外,还要有其自身的特色。

文章以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为背景,结合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从该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体系保障、培养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建设目标是选择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点或具有一定办学基础、未来若干年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兴交叉专业进行重点建设,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在2009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安阳师范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榜上有名。

本文结合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特色学科建设经验,从该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体系保障、培养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师范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

1特色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通过创新培养模式的教育实践,使学生成为既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小学信息课教师,又能成为一名社会其他行业的IT工程师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养,能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计算机教育的教师和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IT工程师应具备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面向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与建设等工作。

即能从事企业网络环境及软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企业网络系统集成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智能化网络基础设备的构筑和管理的网络工程师;或能从事电子商务开发、企业管理开发、企业组件开发、企事业数据库开发的软件开发工程师或程序设计员。

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建设情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专业概况计算机科学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涵盖了计算机科学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该专业在当前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建设情况总结1. 专业课程设置:目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完善,涵盖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

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等,专业课程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方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 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教师们具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论研究,还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实验室建设:计算机科学专业配备了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实验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和实践所学知识。

4.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实、项目和竞赛等机会。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建议与展望1. 更学内容:鉴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及时更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技术和理论知识,以满足行业的需求。

2. 拓宽实践渠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训或实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

3. 加强科研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结论通过总结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建设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专业在教学、实践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更学内容,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科研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以上就是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的内容。

附:参考文献(如有)1. XXXX2. XXXX。

[专业建设,科学,信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探索

[专业建设,科学,信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探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体会与探索1.引言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中将信息与计算科学列为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这一专业设置较好地适应r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数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已成为各高校热门的招生专业,而且也对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正面影响。

近年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年招生均超过25000人。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速度之快,招生规模如此之大,对数学学科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更好地办好这一专业,就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问题。

2.专业的定位与建设目标信息科学可以定义为有关信息技术核心基础的科学,而信息技术则通常被定义为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所以,信息科学不应该仅理解为信息论或密码学,而应该理解为有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控制基础的科学.这一理解对于设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有重要意义。

按照教指委的教学规范121,立足广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和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我们提出r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水平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建设成为广西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依托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院校和应用数学广西高校重点学科的优势,以一个基础、两个大厦(数学基础、信息处理能力与算法分析设计能力)为目标,构建并优化课程体系,使得专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方向达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本特色专业的建设的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经验,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和改革提供借鉴,起到示范作用。

3.我校该专业建设的主要途径这几年我系对该专业的探索大致如下:3.1课程建设:课程设置上突出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交叉性的特色,充分发挥本专业的长线优势,重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特色,设计并凝炼出两个个专业方向:信息科学、计算科学与软件开发,为高年级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和发展道路提供条件。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涵盖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在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指经国家教育部认定并资助的高校本科专业,具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称号。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设立,是为了推动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设点的设立需要高校具备一定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实践条件,以及科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学生将学习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信息处理与分析、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还将接受一定的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包括实验实训、科研实践、创新项目等,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上做出贡献。

建设点的设立对于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学校来说,能够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称号,意味着学校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学科实力和教学水平,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和教师,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就读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意味着他们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设立,对于推动我国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加强高校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可以促进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国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与发展方向的探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与发展方向的探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色与发展方向的探究王 坤 刘震江(曲靖师范学院数学系,云南 曲靖,65501)【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所存在的专业归类不当问题,分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对纯数学具有的独立性和一些工科特征。

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科的发展特征,在强化专业特色方面有以下措施:拓展专业知识体系,调整课程设置;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同计算机专业区别开来;随时注意教材更新情况;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归类;特色;措施1 引言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中将信息与计算科学列为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截止2004年,全国“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点已达到366个。

[1]该专业的设置符合新世纪数学人才的培养战略,同时也为数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反映了社会对数学学科人才的需求热点,为各高校数学专业的招生带来正面影响,也为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等提出了更基本和更高的要求。

而如何办好这一专业,就成为众多高等院校(特别是新近开办该专业的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目前对于该专业的建设思路已有了一些研究,但对专业归类及专业发展特色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

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归类问题以及强化专业特色的几种措施。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归类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专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院校在认识上有所不同,欧美国家的很多高等院校一般将信息与计算科学归类于计算机科学专业,而我国的一部分院校会将信息与计算科学所在的数学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专业合并为数学计算机学院,而另一部分则将数学专业与物理、化学专业合并为理学院。

那么信息与计算科学究竟该归类于数学(理学),还是该归类于计算机科学(工学)呢?为了给出问题的一个合理答案,必须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信息与计算科学这门学科。

由于计算模型的建立需要对数学模型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事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员应该具备相对深厚的数学功底。

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计算机科学专业建设情况总结报告
介绍
该报告旨在总结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建设情况,包括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情况。

教学资源
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学资源相对充足。

学校拥有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和专业软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此外,还拥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图书馆资源,以支持学生的学术研究和课程研究。

师资队伍
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较为稳定,并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

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占比较高,能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指导。

师资队伍中也有一些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讲师,能够结合实践案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

学生培养
学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计算机科学专业设置了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和项目,包括软件开发实、项目管理等,以帮助学生
培养实际应用技能。

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竞赛,提
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持续改进
学校会定期评估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以确保教学水平
不断提高。

学校还与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和实践合作,使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保持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计算机科学专业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和学生培养
方面表现出色,但仍需保持持续改进,以适应日益变化的行业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高校教学中较为重要的部分,然而,在传统专业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保证专业的特色化,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行分析,全面建设特色专业,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完善的战略方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技能,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标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措施在创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过程中,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建设方案,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与人才培养要求,进行严格的管控,保证特色专业的建设效果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一、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对于特色专业的建设而言,应明确其中是否存在特色优势,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背景之下,进行实践操作与教学改革,树立正确的特色专业建设观念,在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深度融合发展的情况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相互结合,创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保证提升特色专业的建设效果。

首先,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而言,需转变传统泛化与平民化的问题,使学生可以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在提升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凸显专业特色优势;其次,应结合计算机市场专业人才需求,对专业的建设内容、模式进行改革完善,结合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标准,培养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在人才的支持下,使得学生掌握核心技术。

同时,在教学中应将IT行业的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结合技术前沿与创新特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提升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并促进特色专业的合理建设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最后,需建设层次性的特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辟新的发展渠道,在政策的支持下,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凸显特色专业的建设优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弥补缺陷,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的良好建设与发展,更好地解决当前工作中的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涵盖了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个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学科,以信息处理和计算为核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学科交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融汇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交叉学科性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应用,培养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2.强调实践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在课程中会接触到大量实际的应用案例,并通过实践课程、项目研究等方式进行动手操作和实践培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紧跟时代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紧密联系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信息与计算领域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专业课程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新技术、新挑战的能力。

4.广泛应用领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广泛,包括互联网、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不仅可以在大型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等就业,还可以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金融等领域找到工作。

5.学科前沿研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多的前沿性和挑战性。

学生可以参与到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处理、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项目中,追求学科的突破和创新。

6.良好的职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薪资待遇也较为优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毕业生有着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7.国际交流与合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国际交流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学生可以参与到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合作研究项目中,与世界顶级科学家进行交流,扩展国际视野。

总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凭借其学科交叉性、实践能力培养、紧跟时代发展、广泛应用领域、学科前沿研究、良好的职业前景,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优势和特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热门的学科专业之一。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

其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跨学科的综合性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特色之一是注重跨学科的综合性培养。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不仅包括计算机科学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还涵盖了数学分析、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等数学基础课程,以及通信原理、网络技术等通信技术相关课程。

通过这样的综合性培养,学生可以在不同领域间建立起联系,拥有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实践课程占有重要比例,如计算机编程实践、数据库实验等。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编程、数据库管理等实践技能,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

三、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创新创业平台,如创新实验室、科技创业园等,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专业课程中也设置了创新创业相关的选修课程,如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通过这样的培养,学生可以在毕业后自主创业或者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创新研发工作。

四、培养国际化视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学校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项目。

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交换生项目或者国际暑期学校,与国外学生交流学习,拓宽国际化视野。

此外,学校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给学生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知识更新迅速,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和快速适应的能力。

学校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具备特殊技能和实用知识的专业人才。

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和资源优势,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专业群体,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本文将对特色专业建设进行总结,包括优势、挑战和发展方向。

首先,特色专业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满足市场需求。

特色专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设置,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这样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并能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提高学校知名度。

特色专业的建设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些独具特色的专业在业界和社会中享有较高声誉,吸引了众多有潜力和志向的学生报考,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提升学校竞争力。

特色专业的建设能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帮助学校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学校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具备特殊技能和实用知识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与其他学校面面俱到地提供传统的一些专业。

这样能够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这些独特的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市场需求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但市场需求常常会发生变化。

如果特色专业仅仅追随市场的热点,而没有长远规划,那么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这些专业就可能面临过剩和就业压力增加的问题。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的建设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但有些学校在这方面存在不足。

一方面,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愿意投身于特色专业的建设,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的资源有限,无法提供了足够的条件吸引优秀的教师。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有几个方向值得关注和发展。

一是跨学科融合。

特色专业的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进行跨学科的融合。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专业结合起来,创新出独具特色的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概述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专业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而实施的高水平本科专业建设项目。

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来说,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意味着该专业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备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二、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一流专业建设点应具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要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加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方面的教学。

此外,还应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保持与时俱进。

实践教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一流专业建设点应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开展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质量:一流专业建设点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教学评价、质量监控等方式,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科学研究科研实力:一流专业建设点应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等研究方向上取得突出成果,能够引领学科发展。

科研成果:一流专业建设点应注重科研成果的积累和转化,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学术交流:一流专业建设点应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四、师资队伍师资规模:一流专业建设点应具备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层次的专业教师,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师资素质:一流专业建设点应注重师资素质的提升,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师德师风:一流专业建设点应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良好风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育人环境。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教学工作总结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科学学院教学实验室评估改进情况总结数学科学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建于20XX年,现有面积300余平方米。

实验室主要面向数学科学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专业开设实验课程,同时兼顾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教学。

在不断加强实验室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积极为全院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上机环境。

“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现有刀片集成服务器一台、Dell小型工作站两台、IBMX3400M3服务器一台、浪潮NP370D服务器一台、惠普微机120台,总资产约210万元人民币。

现有实验教师17人,实验室专职人员2名。

20XX年12月,学校对我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实验室”进行了评估。

针对学校提出的实验室工作整改意见,我们认真梳理,积极改进,实验室建设有了明显进步。

现将一年来我院实验室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实验室工作整改意见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绩一年来,我院实验室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包括:1.实验室用房面积得到明显改善,由原来的110平米增加到300平米左右,可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2. 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实验室建设项目一项;3. 在建成两个Dell小型工作站的基础上,又新购置了刀片集成服务器一台;4. 建成了“计算科学与工程应用中心”。

此外,通过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以此为依托,一年来学生在课内外利用实验室条件已取得多项成果:数学学院学生20XX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四项,其中全国二等奖两项,江苏省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XX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江苏省选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其中2人获得参加全国决赛资格。

此外,数学建模实验室获准“校首批大学生创新实验室项目”立项,并已对全校五项“大学生开放实验室项目”进行立项资助,其中研究生项目两项,本科生项目三项。

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

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结随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作为学院建设的基础单元,本专业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重点抓好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硬件条件建设和课程、教研教改、实践教学体系等软件建设,下面具体总结如下一、硬件条件建设1、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在双师型团队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基本情况计算机系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1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85%以上人具有硕士学位;省级教坛新秀1人,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名,专职教师具有“双师型”证书的教师11人,每年聘请数名具有较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的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实习。

目前已经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交叉结构合理,且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教学和科研团队。

(2)通过学院人力资源部的人才引进,本专业新入职博士1名;培养在读博士2名;(2)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

一是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师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实践素养的提高。

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和把握IT企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另一方面要求每个教师根据所承担课程的性质做好实践教学或实验教学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教师既是理论教学方面的专业教师,又是实践教学方面的兼职实验师。

专业教师积极利用假期去企业学习相关专业实践知识,现有专业教师中90%以上获校“双师型“师资证书。

2、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随着本专业被确立为校级特色专业,学院也加大了本专业实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力度。

计算机软件综合实验室现有计算机200余台,供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等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环节使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信息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信息时代,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计算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和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抽象、逻辑和算法等思维能力。

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信息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重要资源。

因此,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

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信息时代,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了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方式。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实践项目,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特色主要包括计算思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些特色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最终版)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最终版)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最终版)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总结报告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格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工作、思维、生活和娱乐方式。

信息产业已成为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生产力的突出代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信息产业已成为贵州省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根据2005年全省年度重点需求人才预测,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领域所需的重点人才专业类别需求量进行排序,排出2005年度贵州省重点需求人才共八大类,共涉及六十二个专业,学科中排在前十位的就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维护与应用。

《2006-2020年贵州省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省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然选择”,并确定了大力推进我省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整合电子信息职教资源和相关职业技术院校优势资源,加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办学相配套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建设。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数字贵州’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强化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贵州省“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出:“到2010年使全省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60%以上;中小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大中型制造企业70%以上实现数字化生产或管理;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总人数达到3万人次以上;新建一批公共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培训、服务推广三大支撑体系得到完善和发展,基本能够适应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部专业办学特色综述

计算机部专业办学特色综述

计算机部专业办学特色综述近几年来,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紧贴行业发展,以“强基础,重特色”的发展理念,坚定走紧密型产教研相结合的专业建设和课改教改之路,采用“模拟公司制项目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已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兄弟学校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一、专业基础建设1、专业思想教育本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关注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以知识窗、标语牌、文化画廊、专业兴趣小组(由顾家乐带头的硬件维修小组、学校网络管理员带头的学生网络维护小组)、知识讲座、技能竞赛月、第二选修课、班级图书柜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及展示计算机相关知识和信息,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史及在社会中的应用,并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已专业的平台。

每年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和成功IT企业人士为新生介绍计算机专业相关学习经历和行业发展情况,让学生热爱本专业。

如98届优秀毕业生,现广州市万企网络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贵勇,08届优秀毕业生杨小连和李丽营等。

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引领学生体会专业特点、了解专业名人、感受企业文化、把握行业动态,将单纯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努力营造专业文化氛围,充分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特色。

2、实训场室建设本专业按照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尽可能与企业实际生产操作要求保持一致,目前拥有计算机基础实训室5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1间、办公设备实训室1间、网络综合实训室1间、多媒体制作实训室1间,平面设计与广告实训室1间,共10间实训场室,实训室面积总数大于1000 M2 ,共有实训设备531台,实训工位531个,设备总值为321万元。

3、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应用专业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的教师队伍, 22位专业教师均是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人是硕士研究生。

中、高级职称专业教师有14人,占 63 %,其中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4人,占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201X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后,按照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职员工群策群力,积极开展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建设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
立项以来,新增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7人,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5人。

出国访学5人次,国内进修、攻读博士,进行博士后研究10人次。

丁勇老师获得“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队伍变动情况
原有人数新增人员目前人数
教授11 1 12
博士生导师0 4 4
博士18 6 24
●博士生导师,新增博导4名:
黄文韬:中科院成都计算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朱志斌: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彭振赟: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陈光喜:中科院成都计算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新增教授1人:
刘永宏
●新增副教授5人:
陈爱永、陈利霞、南江霞、杨晓辉、张茂军
●新增博士6人:
陈利霞、李娇芬、南江霞、王晟、吴孙勇、张茂军
人才引进与培养情况一览表
序号姓名专业


毕业学校或引入
单位
时间
1
李姣

计算数学


湖南大学
2010
.07
2
南江

运筹学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09
3
张茂

金融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010
.11
4
陈利

应用数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

2010
.06
5 王晟基础数学


北京师范大学
2010
.06
6
吴孙

应用数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

2011
.03
师资进修情况
教师合作机构时间内容
国内李郴良
香港浸会大

2010.05-201
0.07
访问学者
唐红武中南大学
2010.9—
2010.7
攻读博士课

陈向阳
电子科技大

2010.9—
2012.7
学术进修
贺星星
暨南大学2010.9—
2012.7
攻读博士
陈爱永
昆明理工大

2010.9—
2012.6
攻读博士
蔡如华武汉大学
2010.3-2010.
7
骨干教师国
内访问学者
蒋致远厦门大学
2010.6-201
1.6
博士后
吕露
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
2010.9-2012.
7
攻读博士
王会勇
教育部全国
高校教师网络培
训广西省分中心
2010.7.19-7.
21
精品课程培

林昕茜
教育部全国
高校教师网络培
训广西省分中心
2010.7.19-7.
21
精品课程培

国外朱志斌
美国明尼苏
达大学
2009.12-201
0.06
访问学者李郴良
日本北海道
大学
2010.09-201
1.03
访问学者陈光喜
日本Nihon
University
2010.08-201
1.012
访问学者彭振赟
加拿大New
Brunswick 大学
2010.3-2011.
3
访问学者蒋贵荣
美国Texas
大学
2010.11-201
1.11
访问学者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理论教学
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实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之更能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使课程更具系统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获得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离散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共建),2门广西区精品课程《线性代数》、《算法分析与设计》,出版本专业教材5部。

教材名称编写人员出版社
出版时间
线性代数
段复建李绍刚张

科学出版社
2010.0
8
复变函数
唐生强唐清干黄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0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徐安农黄文韬李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
6
科学计算引论
徐安农彭丰富李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0
9
2、实践教学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进一步深化本专业的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和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大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在学生创新能力上有显著提高。

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本专业学生在参加201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三等奖1项,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三等奖2项,并获全国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本年度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学术文化活动获奖一览表
序号


学生获得奖项名次


奖项颁发单位
1

宁等
MCM/ICM 2010
一等奖
4项
二等奖
1项
三等奖
2项


美国数模协会、美
国国家安全局
2

练组
2010数学建模竞

二等奖
3项

家级
教育部高教司、中
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

3

忆宁丁
全国大学生电子
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
三等奖
1项

家级
教育部高教司、工
业和信息化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