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资料
医古文考前复习资料含答案

《医古文》复习资料单项选择1、“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中的“厉”是“砺”的(D)。
A、通借字B、异体字C、简体字D、古字2.“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3、“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中的“输”是“腧”的(A )。
A、通借字B、简体字C、异体字D、古字4 “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A 仰面B戴面具 C 戴方巾 D 戴帽子5、“蒙蒙昧昧,惷若游魂”中的“惷”是“蠢”的(B)。
A、通借字B、异体字C、简体字D、古字6 “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B)A原谅 B 确实C诚实D正直7、“经络府俞,阴阳会通”中的“俞”是“腧”的( A )。
A、通借字B、古字C、异体字D、简体字8、“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中的“瞚”是“瞬”的( A )A、通借字B、繁体字C、异体字D、古字9.“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 B )A 高贵B 尊重C 尊贵D 富贵10 “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 A )A “向隅而泣”的缩写B面向窗口 C 面向大家 D 面向医生11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B )A庙堂B书房C卧房D斋戒之所12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13.“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 B )A 纪念B 通“记”C 回忆D 纲纪14“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C )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15“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A使木材弯曲B揉搓C使方木变圆 D 柔软16“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D)A.删去B.缩减C.调整D.节取17“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 D )A.才能出众B.聪明敏锐C.见解高明D.口才敏捷18“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B)A.奉献B.拿着C.赏赐D.断送19“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 B )A.一向B.从前C.趋向D.刚才20“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D)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 认为……奇异21“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鄙人B.苍生C.平民D.布衣22“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 A )A.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 C )A 回避B 要求C 征召D 宠爱24“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 B )A.见识浅陋B.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D.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5“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 C )A.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D.发现26“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 A )A 研磨B 锋利C 厉害D 针灸27“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B)A.金属之一B.通“赐”C.帮助D.奖赏28“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 A )A.主宰B.治疗C.治理D.正常29“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C)A 谥号B 年号C 庙号D 别号30“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 C )A浸润B久远C逐渐D已经31“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D)A表谦副词B大德C洪大D句首语气助词32“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 B )A 稍微B 逐渐C 很快D 一点儿33“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A衣食粗劣之人B品质恶劣之人C体弱多病之人D处境险恶之人34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 )A用B通“试”C法式D形式35“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A 轻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严重的病三、判断题1“浦江郑义士病滞下”中的“滞下”是痢疾。
医古文考试重点

医古文考试重点一、通假字《扁鹊传》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2.故暴蹷而死。
(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洒。
(通:酾,过滤的酒)4.案扤毒熨。
(通:按,按摩)5.诀脉结筋。
(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
(通:肓,膏肓;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
(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
(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
(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通:技,技术。
)《华佗传》1.昕卒头眩堕车。
(通:猝,突然。
)2.下利先常啼。
(通:痢,泄泻。
)3.故当死。
(通:固,一定。
)4.何忍无急去药。
(通:弆,储藏。
)5.考竟佗。
(通:拷,拷打。
)《养生论》1. 较而论之。
(通:皎,明白地。
)2. 嚣然思食。
(通:枵,空虚。
)3. 颈处险而瘿。
(通:岩,山区。
)4. 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通:脠,腥味。
)5. 攻之者非一涂。
(通:途,途径。
)6. 思虑销其精神。
(通:消,减少。
)7.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通:犹,好比。
)8. 志以厌衰。
(通:已,已经。
)9. 薰辛害目。
(通:荤。
)《伤寒论》序1. 卒然遭邪风之气。
(通:猝,突然。
)2. 而方震栗。
(通:栗,战栗,发抖。
)3. 撰用《素问》……。
(通:选,选取。
)4. 并平脉辨证。
(通:辨,辨治。
)5. 经络府俞。
(通:腧,腧穴。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1. 而云世阙。
(通:缺,缺失。
)2. 大济蒸人。
(通:烝,众多。
)《串雅》序1. 尝引以为憾。
(通:常,经常。
)2. 过予谭艺。
(通:谈,交谈。
)《大医精诚》1. 血脉荣卫之通塞。
(通:营,营气。
)2. 俞穴流注。
(通:腧。
)《医案四则》1.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
(通“缺”,使…空缺)2. 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
(通:帖.)二、古今字《扁鹊传》1.揲荒爪幕。
(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
(同“纹”。
花纹)3.长终而不得反。
(同“返”,返回)4.厉针砥石.(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5.八减之齐。
医古文考试重点

医古文考试重点医古文一.重点归纳《秦医缓和》:(一)、通假字1.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2.慆堙心耳,乃忘平和。
(二)、古今字1.被发及地。
2.将食,张。
(三)、异体字3.序为五节,过则为菑。
(四)、词语活用1.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2.厚为之礼而归之。
3.晋侯欲麦。
4.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
5.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6.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五)、特殊语序1.主是谓矣。
《扁鹊传》:(一)、通假字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穰,通“禳”,祛邪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
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
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
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
诀,通“決”,疏通。
6.揲荒爪幕。
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
7.嘘唏服臆。
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
蚤,通“早”,及早。
9.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伎,通“技”,技术。
)(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
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
文,同“纹”。
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
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
厉,同“砺”,磨刀石。
此用作动词,磨5.八减之齐。
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
见,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
输,同“腧”,腧穴。
(三)、词语活用1.扁鹊独奇之。
奇,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
2.齐桓候客之。
客,名词作意动词,把……当作客人。
3.闻贵妇人。
贵,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高贵。
4.轻身重财。
轻、重,形容词作动词,轻视,重视。
5.太子病血气不时。
时,名词作动词,按时运行。
6.臣能生之。
生,动词作使动词,使……活。
(四)、特殊语序 1.而何怪?(宾语前置。
宾语:何。
) 2.太子何病?(宾语前置。
宾语:何)3.何以言太子可生也?(宾语前置。
“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4.是以阳缓而阴急。
(宾语前置。
“是”作介词“以”的宾语。
)5.问中庶子喜方者。
(定语后置。
“喜方者”是“中庶子”的定语。
医古文复习资料文档

各位学生: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医古文Z》辅导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中,“其”的意义是:(A)A.或许B.一定C.如果D.难道E.莫非2.在“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意义是:(D)A.减少B.变小C.低贱D.轻视E.不多3.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B)A.效法B.法则C.条文D.遵循E.依从4.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C)A.隔夜B.次夜C.半夜D.睡着E.三日5.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D)A.器物B.外物C.万物D.众人E.物质6.在“降志屈节,钦望巫祝”中,“钦”之义为:(B)A.虔诚B.恭敬C.皇命D.谦逊E.屈尊7.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D)A.钱财B.凭借C.根据D.持E.得到8.“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这表示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C)A.目的B.动机C.原因D.决心E.后果9.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E)A .遇到 B. 碰上 C. 看待 D. 遭受 E.造成10.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A)A. 正当B. 钟鼓 C .时钟 D. 钟情 E.刚刚11.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E)A.土地和天空B.领地的上空C.领土和领空D. 领地上的人民E.领地12.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D)A.恶劣B.瘦弱C.贫民D. 体弱多病者E.顽劣13.“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D)A.自谦 B.自卑 C.佩服 D.敬意 E.赞赏14.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B)A.钱财B.卖C.买D.货物E.制作15.在“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A)A.美丑B.善恶C.男女D.好坏E.老少16.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D)A.停止B.完了C.来到D.语气助词E.同“之”,动词17.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E.推崇18.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D)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D.身边的人E.亲人19.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医古文复习要点1

---------------------------------------------------------------最新资料推荐------------------------------------------------------医古文复习要点1一、倉公專 1、【提要】本文選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作者:司馬遷,字子长。
太倉公,复姓淳于,名意。
淳于意的老师名字叫阳庆。
2、【注释词语】人上书言意,以刑罪当传西之长安。
传(zhuan 赚):押送,作动词,到、往、去。
西:向,名词作状语,向西(到长安)。
之:动词,到、往、去。
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缓急:偏于词,偏于急,指急迫之间,紧要关头。
乃随父西西:直接作动词,西行,往西去。
今坐法當刑。
坐法:坐罪。
坐:1 / 5因为。
犹坐罪。
因犯法而犯罪判刑,因为犯法而判刑。
尽去而方书,非事也。
谓完全抛弃你学过的方书,他们是不正确的。
而:你。
(文意理解,放在选择题中。
)我家給富,心愛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
给富:丰足富裕。
给,丰足、丰厚。
臣意即避席再拜谒,避席:表示敬意。
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
可:大约;所:相当于许,左右。
要事之三年所,要:总共。
病旋已旋:立刻。
---------------------------------------------------------------最新资料推荐------------------------------------------------------ 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又不得小溲。
往:已往、不久。
俛:俯的异体字。
建故有要脊痛。
故:通假字固。
确实。
黄氏诸倩见建家京下方石,倩:女婿。
京:粮仓。
臣意往過之,过:探望。
不肖有病,幸诊遂也。
不肖:自谦之称,指自己。
公所论远矣。
远:偏差大、差错大。
3 / 5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审诊:仔细诊断。
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建立法度,制定规范,确立准则。
医古文考试重点整理版

医古文考试重点整理版医古文考试是医学专业学生常见的一种考试形式,通过对古文的理解和解读来考察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医古文考试的重点整理版,提供相关参考内容:一、基本古文知识1.掌握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包括逐词理解、疏通句法,了解古文常用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2.熟练掌握常见生僻字的读音和意义,了解古文中的典型词汇和惯用表达。
3.了解古文的文体特点,如文言、骈文、辞章等,分辨文段的体裁和结构特点。
二、古文医学经典阅读1.《黄帝内经》:重点关注《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了解其中的基本理论和内容,掌握古文中的词汇和句式用法。
2.《伤寒杂病论》:注重对疾病名称、症状描述、治疗方法等的理解和解读,掌握医学专业术语的古文表达。
3.《金匮要略》:熟悉其中的病名、病因、症状等描述,了解古代医学治疗方法的古文表述方式。
三、古代医学史及名医著作1.了解古代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中医、西医等不同医学体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2.熟悉古代名医的生平、医术特点和贡献,如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了解他们的著作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3.掌握古代医学著作的基本内容,如《伤寒论》、《千金方》等,了解其中的重点章节和经典案例。
四、医古文理解与应用1.通过对古文的阅读和解析,理解古代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疾病诊治方法,能够运用古文知识解决实际医学问题。
2.能够根据古文中对疾病的描述,理解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内容,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和诊疗建议。
3.了解古代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能够将古代医学知识与现代医学思维相结合,发挥古文知识在医学实践中的作用。
以上是医古文考试的重点整理版的相关参考内容,通过对古文的理解和解读,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大量的古文阅读和理解实践,加强对古代医学文献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
医古文复习资料

医古文部分复习资料(更新中)注:仅限于妇儿和外科使用(一)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
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栗。
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
賫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
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爲異物,幽潛重泉,徒爲啼泣。
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於是也!(二)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并,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
(三)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日月人指事者,视可而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本末朱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涉陡降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来午我(四)字义:视见垣一方人 yuan 矮墙目眩然而不瞑通瞬眨眼吾疾其遂瘳矣乎 chou 痊愈明堂阙庭:明堂:鼻子阙:两眉间庭:前额末学:末流,无才学师资:授学得依据通假字:卒然遭邪风之气:卒通猝释然并平脉辩证:并通辩辩论(五)一词多义1,节:折节下之:屈身向他请教 2,间:间与语曰私下自是折节为学:强自克制,改变平时志向不出三日必间痊愈有间一会君有疾在肠胃间之间3,更:容貌变更改变 4,病:人之所病,病疾多担忧更熨之两胁下轮流太子何病病情太子起坐,更适阴阳再一次后五日,桓侯体病重病病应见于大表病情5,而:而何怪你 6,与: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给不能若是,而欲生之却今主君之病与之同和7,者:扁鹊者,渤海郡郑人也表停顿语气不译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指示代词,…的情况8,自:自非才高识妙如果 9,其: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其中此自当生者故,本来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代词他的悲不能自止自己10,省:省病问疾,务在口给诊察其妻……从百余里来省之探望(六)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中“其人”指_适合的,志同道合的人_,“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中的“其人”指_深通医经的人_《方剂略》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医经的重要性:至齐之得,拙者失礼表示百姓的词语:黎元,黎民,苍生,赤字,布衣,蒸人表示死亡的词语:娟填满壑,长终表示病愈的词语:越人能使之起耳,病已,病如失,所疗则中词义引申的方式: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间接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词义范围的变化:扩大,缩小,转移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隶书汉字的形体演变史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的汉字的性质:基本上属于表义体系的文字(七)1,文字通假和“六书”中假借的区别“六书”中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文字假借是本有其字,但在书写时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2,文字通假与古今字的区别文字与古今在形音义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假字与本字之间除了语音相同或相近之外,在字形字义上毫无联系3,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异体字与古今字的区别不在于有古有今的问题,而主要在于他的字形不同,它的字义是否相同(八)翻译1,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今译:假如天资敏捷,就能通晓玄妙深奥的道理,完备而周密的见解尽管属于生而知之的人,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也依靠前人的注释2,有病不治,常得中医今译:自行调养也能痊愈,倒常能符合医理,就像得到了中等稳定的治疗一样3.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是岂巨慧明眼人欤?目:视并:连同…一起弁髦:弃之无用的物品今译:有些人把医学看成方术小道,连同《内经》这部经典著作也当作无用之物丢弃在一边。
医古文复习要点1

一、倉公專1、【提要】本文選自《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作者:司馬遷,字子长。
太倉公,复姓淳于,名意。
淳于意的老师——名字叫阳庆。
2、【注释词语】”——传(zhuan赚):押送,作动词,到、往、去。
西:向,名词作状语,向西(到长安)。
之:动词,到、往、去。
”—缓急:偏于词,偏于“急”,指急迫之间,紧要关头。
”—坐法:坐罪。
坐:因为。
犹坐罪。
因犯法而犯罪判刑,因为犯法而判刑。
(文意理解,放在选择题中。
)”—给富:丰足富裕。
给,丰足、丰厚。
”—避席:表示敬意。
”—可:大约;所:相当于“许”,左右。
”—要:总共。
”—往:已往、不久。
俛:“俯”的异体字。
”—故:通假字“固”。
确实。
”—倩:女婿。
京:粮仓。
”—过:探望。
”—不肖:自谦之称,指自己。
”—远:偏差大、差错大。
”—审诊:仔细诊断。
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建立法度,制定规范,确立准则。
——动宾结构;阴形:表示寒象。
寒象在外。
”—辟:闭阻。
宛:通“郁”、郁结。
指少阳病,多热。
”—大体:大法,基本法则。
经纪:纲纪。
”—识(zhi志):记住。
3、【今译题】1)译文:菑川王的美人怀孕分娩时难产,来召我(淳于意)去诊治,淳于意前往诊病,用一剂莨菪(dàng,档)药给她喝,用酒调服,随即生下孩子。
不乳:难产。
乳:产子。
2)、原文: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
译文:女子不论美丑,到了后宫就被嫉妒;学士无论贤与不贤,进入朝廷就被怀疑。
所以扁鹊因为他的医技高超而遭受灾殃,仓公于是藏匿踪迹自行隐伏却被判处肉刑。
4【文意理解】1、仓公为何获罪?后何以免除肉刑而获释?1)、因为淳于意。
医术不好,将上告人的父母治疗疾病治死了。
二、张机专1、【提要】本文選自《医史》卷六。
名张机,字仲景,是河南省南阳市人。
2、【注释词语】”——起:治愈。
”——诚:确实。
不刊:不能修订、不能改变。
”——闕:通“缺”,缺漏。
医古文考试重点

医xx 考试重点一、通假字《扁鹊传》 2.嚣然思食。
(通:枵,空虚。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通:禳,祛除邪恶的 3.颈处险而瘿。
(通:岩,山区。
)祭祀)4.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通:脠,腥味。
)2.故暴蹷而死。
(通: 厥,昏厥。
) 5.攻之者非一涂。
(通:途,途径。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
(通酾,过滤的酒) 6.思虑销其精神。
(通:消,减少。
)4.案扤毒熨。
(通:按,按摩)7.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通:犹,好比。
)5.诀脉结筋。
(通:决,疏通。
)8.志以厌衰。
(通:已,已经。
)6.揲荒爪幕。
(通:肓,膏肓;通:膜,横膈膜.)9.薰辛害目。
(通:荤。
)7.嘘唏服臆。
(通:愊,郁满。
)《伤寒论》序8.使良医得蚤从事。
(通:早,及早。
) 1.卒然遭邪风之气。
(通:猝,突然。
)9.臣是以无请也。
(通:毋,不。
) 2.而方震栗。
(通:慄,战慄,发抖。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通:技,技术。
) 3.撰用《素问》⋯⋯。
(通: 选,选取。
)《华佗传》 4.并平脉辨证。
(通:辨,辨治。
)1.昕卒头眩堕车。
(通:猝,突然。
) 5.经络府俞。
(通:腧,腧穴。
)2.下利先常啼。
(通:痢,泄泻。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3.故当死。
(通:固,一定。
) 1.而云世阙。
(通: 缺,缺失。
)4.何忍无急去药。
(通:弆,储藏。
) 2.大济蒸人。
(通:烝,众多。
)5.考竟佗。
(通:拷,拷打。
)《串雅》序《养生论》 1.尝引以为憾。
(通:常,经常。
)1. 较而论之。
(通:皎,明白地。
)2.过予谭艺。
(通:谈,交谈。
)《大医精诚》1. 血脉xx之通塞。
(通:营,营气。
)2. x x流注。
(通:腧。
)《医案四则》1.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
(通“缺”,使⋯空缺)2. 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
(通:帖.)二、古今字《xx 传》1.揲荒爪幕。
(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
(同“纹”。
花纹)3.长终而不得反。
(同“返”,返回)4.厉针砥石.(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5.八减之齐。
医古文考试重点

医古文一.重点归纳《秦医缓和》:(一)、通假字1.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2.慆堙心耳,乃忘平和。
(二)、古今字1.被发及地。
2.将食,张。
(三)、异体字3.序为五节,过则为菑。
(四)、词语活用1.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2.厚为之礼而归之。
3.晋侯欲麦。
4.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
5.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6.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五)、特殊语序1.主是谓矣。
《扁鹊传》:(一)、通假字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穰,通“禳”,祛邪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
蹷,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
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
案,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
诀,通“決”,疏通。
6.揲荒爪幕。
荒,通“肓”,膏肓;幕,通“膜”,横膈膜。
7.嘘唏服臆。
服,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
蚤,通“早”,及早。
9.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伎,通“技”,技术。
)(二)、古今字 1.揲荒爪幕。
爪,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
文,同“纹”。
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
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
厉,同“砺”,磨刀石。
此用作动词,磨 5.八减之齐。
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
见,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
输,同“腧”,腧穴。
(三)、词语活用 1.扁鹊独奇之。
奇,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
2.齐桓候客之。
客,名词作意动词,把……当作客人。
3.闻贵妇人。
贵,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高贵。
4.轻身重财。
轻、重,形容词作动词,轻视,重视。
5.太子病血气不时。
时,名词作动词,按时运行。
6.臣能生之。
生,动词作使动词,使……活。
(四)、特殊语序 1.而何怪?(宾语前置。
宾语:何。
) 2.太子何病?(宾语前置。
宾语:何) 3.何以言太子可生也?(宾语前置。
“何”作介词“以”的宾语。
) 4.是以阳缓而阴急。
(宾语前置。
“是”作介词“以”的宾语。
)5.问中庶子喜方者。
医古文复习资料

医古文复习资料1.课文《扁鹊传》节选自(《史记》)2.以下对“随俗为变”解释正确的一项是(随着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气与病变需求,而改变行医科目。
)3.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遇”意为(接待)4.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贵”意为(尊重)5.奠定中医辨证原则基础的著作是( 《伤寒杂病论》)6.以下句子代表“死”的婉言是( 弃捐填沟壑)7.闻病之阳,论得其阴。
“阳”是指,“阴”是指( 病证病因)8.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末”、“本”表示( 名利身体)9.关于葛洪表述错误的一项是(《素问》是其代表作)10.“外科鼻祖”是指(华佗)11.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砭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扁鹊说:“疾病处在皮肤肌肉之间,用汤药和热敷的效力就能达到治疗部位;疾病处在血脉,用针灸和砭石的效力能达到的部位;疾病在肠胃,用药酒12.的效力能达到治疗的地方;如果病在骨髓,即使是掌管生死的神也没办法。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而。
动摇则穀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人体要活动,只是不能使身体疲惫罢了,身体活动,水谷的精气就能运化(消化吸收),血脉流通,病不得产生,比方象门轴每天转动,就不会腐烂。
13.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智慧的人,经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多听广记而懂得事理的人,又次一等。
14.夫大医之体, 欲得澄神内视, 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 不皎不昧。
优秀医生的风度,要做到思想纯正,随时自我检查,看上去很庄重大方,气度宽宏,不卑不亢。
15.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所以医生不能依仗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心去谋取财物,只能具有救助苦难的胸怀,纵然前往阴间地府,也会感到自己是很幸福的人。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並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16.要求:(1)请在原文上给以上文字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资料

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资料1. 文意理解是指对文章语句含义的理解,以及对篇章宗旨和文中义理的领悟。
2. 文意理解,古代属于章句之学,唐人归入义疏,宋人发展为义理。
3. 阅读中医药古文献的最终目的是读取中医药学术信息。
4. 要理解古代医药文献的文意,需要综合运用古代语言文化知识、中医药知识现代科学知识。
5. 文意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沟通思想的过程。
6. 提要钩玄是理解传统医药文献文意的基本方法。
7.中国传统文化以形象思维和意象思维见长,重视举一反三的能力。
8.古人喜用譬喻、暗示、例证等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图。
9.“据文揣意”是文意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领悟言下意、推知未言意,应当从揣摩字句意、抓住关键字、明写作意图、由此而及彼四个方面入手。
10.张介宾在《类经·序》中引用“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的句子是语带双关,除了字面义,还暗示希望医学界如山河般宽容,接受《类经》。
11.柯琴《伤寒论注·自序》:“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
”其中“杨”指杨朱,“墨”指墨子。
12.要提取句、段、篇章的要旨,可通过找出共性、依据意图、抓住要点三个方面入手。
13.“凡例”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说明书的撰写体例。
14.医案的撰写宗旨是传医德或垂教训。
15.医家传记中的医案,其写作目的主要是表现医家的医学造诣。
16.误解文意主要表现为缺乏文史医药知识、脱离全段篇章宗旨、误注、误读、误译。
17.误解文意的原因,除了失于校勘、不明逻辑、不识行文体例等之外,还有两条,就是知识欠缺和脱离宗旨。
18.王焘《外台秘要·序》“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句中,“问”应理解为责问,而“天”则暗指皇上,此句旨在表白心迹。
19.《极言》首段“我志诚坚,彼何人哉”句中,“彼”与“我”相对,逻辑上应指动摇之人。
20.文意理解是知识、技能和悟性的综合运用,需要大量阅读积累和长期着意的练习,才能使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医古文考试重点精选文档

医古文考试重点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医古文考试重点一、通假字《扁鹊传》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2.故暴蹷而死。
(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洒。
(通:酾,过滤的酒)4.案扤毒熨。
(通:按,按摩)5.诀脉结筋。
(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
(通:肓,膏肓;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
(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
(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
(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
(通:技,技术。
)《华佗传》1.昕卒头眩堕车。
(通:猝,突然。
)2.下利先常啼。
(通:痢,泄泻。
)3.故当死。
(通:固,一定。
)4.何忍无急去药。
(通:弆,储藏。
)5.考竟佗。
(通:拷,拷打。
)《养生论》1. 较而论之。
(通:皎,明白地。
)2. 嚣然思食。
(通:枵,空虚。
)3. 颈处险而瘿。
(通:岩,山区。
)4. 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通:脠,腥味。
)5. 攻之者非一涂。
(通:途,途径。
)6. 思虑销其精神。
(通:消,减少。
)7.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通:犹,好比。
)8. 志以厌衰。
(通:已,已经。
)9. 薰辛害目。
(通:荤。
)《伤寒论》序1. 卒然遭邪风之气。
(通:猝,突然。
)2. 而方震栗。
(通:栗,战栗,发抖。
)3. 撰用《素问》……。
(通:选,选取。
)4. 并平脉辨证。
(通:辨,辨治。
)5. 经络府俞。
(通:腧,腧穴。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1. 而云世阙。
(通:缺,缺失。
)2. 大济蒸人。
(通:烝,众多。
) 《串雅》序1. 尝引以为憾。
(通:常,经常。
)2. 过予谭艺。
(通:谈,交谈。
)《大医精诚》1. 血脉荣卫之通塞。
(通:营,营气。
)2. 俞穴流注。
(通:腧。
)《医案四则》1.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
(通“缺”,使…空缺)2. 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
(通:帖.)二、古今字《扁鹊传》1.揲荒爪幕。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学古文作为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考试。
下面是一些医学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考试题一:阅读下面这段医学古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十二经脉者,盖诸精气之枢。
”请简要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其中描绘了人体的十二经脉是精气运行的关键部位。
经脉是人体内部的网络系统,精气通过经脉的运行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十二经脉是连接人体各个部位的重要通道,精气通过这些经脉来调节身体的机能。
考试题二:请根据下面的古文,简要概括其内容。
《伤寒论》曰:“寒热熟而烦躁者,是阳明也。
”请简要概括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伤寒论》,它提到了一种“寒热熟而烦躁”的症状,指出这是阳明经出现问题的表现。
阳明经是人体脉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当这条经脉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人们出现寒热交替以及情绪烦躁的症状。
考试题三:请根据下面的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身有十二节,脾为之使。
”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并简要说明脾的作用。
答案: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它描述了人体身体的结构由十二个节构成,其中脾脏起到调节这些节的作用。
脾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脾脏的作用包括转化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调节体液的代谢,以及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等。
考试题四: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分别是什么?答案: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如下:1. 心对应火元素;2. 肺对应金元素;3. 肝对应木元素;4. 脾对应土元素;5. 肾对应水元素。
考试题五:请简要说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
答案: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是指宇宙万事万物中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力量。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无论是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还是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归纳为阴阳的相互作用。
医古文复习

医古文复习一.《秦医缓和》1.晋侯梦大厉,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
余得请于帝矣!”翻译:晋景公梦到大恶鬼,披散着头发垂到地上,一边捶打胸口一边跳,说:“你杀了我的子孙后代,是不义的。
我向天帝请求杀你,已经得到许可了。
2.将食,胀,如厕,陷而卒。
小臣有晨梦负公登天,及日中,负晋公出如厕,遂以为殉。
翻译:晋公将要吃饭的时候感到腹胀,便去上厕所,在厕所中因气陷而死。
担任小臣的官员凌晨梦到自己背着晋公登天了,等到中午,背着晋公从厕所中出来,于是把他做了陪葬的人。
3.疾不可为也。
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良臣将死,天命不祐。
翻译:疾病不能治愈啊。
这是因为过度亲近女色,这个病如同蛊毒。
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饮食不调,是由于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也不会保佑。
4.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物亦如之。
翻译: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次弹奏,就会出现手法繁杂混乱,产生淫靡不正之声,于是乎失去平和端正的心性,君子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
万事万物也是这个道理。
5.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
翻译:您辅佐晋国,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晋国没有内乱,与诸侯外交也没有失礼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良臣了。
二.《扁鹊传》1.少时为人舍长。
客舍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翻译:青年时做别人旅社的主管。
旅社客人长桑君住宿,唯独扁鹊认为他奇特不凡,始终恭敬地接待他。
2.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翻译:他的血气脉象正常平和,你惊怪什么?过去秦穆公曾经也出现过这样地情况,七天后苏醒。
如今主人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日一定痊愈。
3.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慌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翻译:我听说上古的时候,医生中有位叫俞跗的,他治病不用汤液酒剂、石针导引、按摩药敷,一旦诊察就能发现疾病对应的病机,然后依循五脏的俞穴,割开皮肉,疏通脉络,连结筋脉,按治髓脑,触摸膏肓,梳理隔膜,冲洗肠胃,清洗五脏,修炼精气,改变形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称考试医古文复习资料
1. 文意理解是指对文章语句含义的理解,以及对篇章宗旨和文中义理的领悟。
2. 文意理解,古代属于章句之学,唐人归入义疏,宋人发展为义理。
3. 阅读中医药古文献的最终目的是读取中医药学术信息。
4. 要理解古代医药文献的文意,需要综合运用古代语言文化知识、中医药知识现代科学知识。
5. 文意理解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沟通思想的过程。
6. 提要钩玄是理解传统医药文献文意的基本方法。
7.中国传统文化以形象思维和意象思维见长,重视举一反三的能力。
8.古人喜用譬喻、暗示、例证等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图。
9.“据文揣意”是文意理解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领悟言下意、推知未言意,应当从揣摩字句意、抓住关键字、明写作意图、由此而及彼四个方面入手。
10.张介宾在《类经·序》中引用“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的句子是语带双关,除了字面义,还暗示希望医学界如山河般宽容,接受《类经》。
11.柯琴《伤寒论注·自序》:“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
”其中“杨”指杨朱,“墨”指墨子。
12.要提取句、段、篇章的要旨,可通过找出共性、依据意图、抓住要点三个方面入手。
13.“凡例”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说明书的撰写体例。
14.医案的撰写宗旨是传医德或垂教训。
15.医家传记中的医案,其写作目的主要是表现医家的医学造诣。
16.误解文意主要表现为缺乏文史医药知识、脱离全段篇章宗旨、误注、误读、误译。
17.误解文意的原因,除了失于校勘、不明逻辑、不识行文体例等之外,还有两条,就是知识欠缺和脱离宗旨。
18.王焘《外台秘要·序》“死生契阔,不可问天”句中,“问”应理解为责问,而“天”则暗指皇上,此句旨在表白心迹。
19.《极言》首段“我志诚坚,彼何人哉”句中,“彼”与“我”相对,逻辑上应指动摇之人。
20.文意理解是知识、技能和悟性的综合运用,需要大量阅读积累和长期着意的练习,才能使阅读能力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