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越区覆盖优化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CDMA网络中容易出现导频污染、无主服务小区等共性问题。
有时由于站址布局不合理或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会有过多的无线信号能量投射到相邻小区,从而产生导频污染,在市区或郊区很容易发生这种现象。
在投诉处理和邻居优化中,发现广州有很多基站都存在严重的越区覆盖,造成严重的导频污染,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通话质量和网络指标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探讨越区覆盖原因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导频污染,越区覆盖
一、越区覆盖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工程质量问题。
3C大规模割接了很多基站,本来每次割接新站和周边基站的天线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工程实施等各方面原因,很多新站的天线下倾角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周边基站的天线也没有调整。
2.天线使用问题。
在市区或市郊的地方使用了垂直波瓣较宽的天线,如垂直波瓣大于13度或水平波瓣大于65度的天线。
3.数据库不准确,数据库上显示倾角已经很大,但是实际上相差非常远。
二、越区覆盖可能产生的影响
● 通信语音质量差。
当占用越区的信号时,由于信号不稳定,造成EC/IO差。
● 掉话率高。
当在同一区域有过多(数目超过Rake接收机的Finger数)强度接近的信号时,容易发生掉话。
● 呼叫建立成功率低。
● 软切换因子高。
● 邻居表不够用。
三、越区覆盖的判断方法
越区覆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判断:
1.通过软切换因子发现越区覆盖。
网优DA的统计指标中有软切换比例,如果是超过100%,就要考虑这个基站的越区覆盖。
(软切换因子=([软切换话务量]/[主要话务量])*100%)。
2.小区接入距离。
PCMD工具中的小区接入距离非常有用,能够非常直观和方便的显示小区的最远覆盖距离,通过结合小区覆盖目标区域和MapInfo上基站之间的距离,就可能判断出小区是否越区。
3.通过UNL数据分析发现越区覆盖。
每周六系统会自动生成UNL数据,如果发现多个扇区与同一个PN切换失败则考虑该PN的越区覆盖。
(UNL: Nndeclared Neighbor List.
UNL表记录的是能量足够强,本来可以进入目标扇区候选基的,但是由于不在该扇区邻区表中,因此而发生切换失败的导频信号的信息。
通过UNL表,我们同样可以发现需要添加的邻区,再通过MapInfo地图,如果两个基站相距较远,同样可以认定有信号越区覆盖,如果一个PN和多个扇区均发生切换失败,则说明这个PN很可能发生越区覆盖)
4.通过导频污染数据分析发现越区覆盖。
使用SPAT导出每天的数据,进入Pilot Pollution选项,里面有以下指标:One Strong Pilot Above T_ADD(超过T_ADD的导频信号有4个),Two Strong Pilot Above T_ADD(超过T_ADD的导频信号有5个), Three Strong Pilot Above T_ADD(超出T_ADD的导频信号有6个, One Strong Pilot Above T_COMP(在激活集之外,超过T_COMP的导频信号有1个), Two Strong Pilot Above T_COMP(在激活集之外,超过T_COMP的导频信号有2个), Three Strong Pilot Above T_COMP(在激活集之外,超过T_COMP的导频信号有3个,如果一个扇区其中有一些值比较大的话,则可以考虑该扇区是否存在越区覆盖。
5.通过邻区优化工作发现越区覆盖。
邻区优化应该成为各区域的例行工作,每天都应该使用SPAT导出需要添加的邻区进行添加,如果在MapInfo地图上发现,需要添加邻区的两个基站相距很远,则判断其中一个基站越区覆盖。
6.路测数据分析。
通过分析PN scanner路测数据,如果有很远的PN飘过来,则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因为路面是最低的,在路面都有越区,则在高处问题更加严重。
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多的是小区接入距离、软切换因子、HOMAX和UNL。
最有针对性的是在用户使用地点的测试,记下所看到的PN,或者掉话前后的PN,就能够确定越区的信号;PCMD中的用户通话分析,因为知道了用户所处的位置,就可以找到用户使用的全部PN和各个PN使用的频率。
四、判断标准
1、扇区软切换因子大于100%(一天求和的)。
2、小区接入距离严重越区。
(一天或两天的统计,在MapInfo上量距离,看越区了几重站,要结合距离的覆盖目标,所以对环境熟悉很重要)。
3、UNL和homax分析。
(不应该增加的邻居,而且切换次数或比例又很多)
五、解决方法
1、压天线的倾角。
注意是什么类型的天线,所覆盖的区域建筑物高度,不要相信数据库中的角度。
发单的时候要求代维测量后联系我们确定调整角度。
一般郊区3-5度没有问题,市区2-4度,市区不要超过14-15度,郊区不要超过14度,具体要看基站高度。
2、降低功率。
不建议直接修改CBR衰减和基站最大功率,这样有两个坏处:一是降低了最大功率,对数据用户不利,因为一个16x就会消耗掉9w左右的功率;另外就是降低了系统的容量。
建议先降低信道功率,导频信道数字增益最低可以降到80,相当于降低为标准功率的55%左右,调整时需注意各信道的数字增益需要同步修改。
3、更换天线。
天线的垂直波瓣对越区的贡献很大,如果压得不能再压了,仍然不见效果,就需要考虑天线的类型了。
总结:越区覆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线性能不好、高度过高、倾角不足、后台参数设置等原因造成的。
解决的办法有天馈调整(下倾角或方位角)、降功率、实在不好调整的则建议换电下倾更大的天线。
六、典型案例
1.通过邻区优化工作发现基站越区覆盖。
在5月14日进行邻区优化的过程中发现海珠步林基(1-92-2)需要添加的邻区有3个,
从MapInfo地图上看到其距离海珠后滘(6-5-2)隔了2重站,所以怀疑海珠步林基2扇区发生越区覆盖,于是下工单将其2扇区下倾角由7度调整到13度。
于16日完成下倾角调整的工作。
导出17日SPAT数据,发现需要添加的邻区中海珠步林基已经消失了。
朗讯的设备一个扇区只允许添加20个邻区,很多扇区的邻区表已经添加到20个,用SPAT导出需要添加的邻区已经添加不进去。
固然可以使用homax统计15天的数据删掉一部分邻区,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网络的导频污染的状况,通过增大下倾角控制基站覆盖范围,既解决了区域邻区优化的问题,又改善了该区域导频污染的程度。
3.用户现场测试
新华社在光大的办事机构投诉反映信号经常不稳定,脱网,通话过程中掉话频繁。
现场与客户测试,发现没有使用室内分布的信号,而是天河南秀三个扇区的信号,信号较纯,应该不至于产生掉话,经过详细的拨测,终于找到了PN192-五局的渔沙坦,当占用这个PN通话时,信号时好时坏,但是又不能同天河南秀进行切换,直至掉话。
现场将渔沙坦的功率降半,就解决了问题。
此扇区使用天线为CPX306D-R,垂直半功率角为13度,高度为63米,越区距离为8.5km,后来天线的下倾角从9度压到13度。
现在的最远接入距离为:39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