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重点

合集下载

会计理论知识重点

会计理论知识重点

会计理论知识重点一、会计的定义与特征会计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的、定量的、连续的记录和分析,并编制财务报表以反映经济实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一门学科。

会计具有以下特征:1. 客观性:会计记录的数据必须客观真实,不能主观臆断。

2. 连续性:会计信息要求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记录和报告。

3. 全面性:会计要全面地反映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4. 真实性:会计记录必须真实可靠,不能虚报、隐瞒或误导。

5. 可比性:会计信息要求具有可比性,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比较和分析。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指构成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表达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会计等式体现了会计的基本平衡原则。

三、会计核算方法1. 单、复式记账:单式记账只记录借方或贷方,复式记账同时记录借方和贷方,更加清晰和精确。

2. 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包括原始凭证和复写凭证。

凭证必须真实、完整、准确、规范。

3. 分类账户:根据会计等式,将各项账务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进行分类。

4. 记账方法:采用借贷相等原则,根据交易性质确定借贷方向。

5. 制作账簿:根据分类账户的原则,将各项会计记录汇总,形成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四、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会计信息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2.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和利润等经营状况。

3.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投资和融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变动情况。

五、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会计伦理是指会计专业人员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包括保密、独立、公正、诚实等方面的要求。

会计理论考试知识点

会计理论考试知识点

会计理论考试知识点作为会计学专业学生,参加会计理论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通过这个考试,学生将被测试关于会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讨论几个会计理论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1. 会计准则与规则会计准则是指会计行为所遵循的规则和原则。

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家会计准则。

其中,国际会计准则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旨在提高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与透明度。

国家会计准则则是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特定情况制定的会计准则。

2.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一项核心的财务报表,用于展示公司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它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

资产是公司所拥有的资源,负债是公司所欠债务,所有者权益是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权益部分。

3. 利润表利润表是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收入和支出的综合总结。

它显示了公司的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净利润等信息。

利润表可以帮助投资者和管理层了解公司盈利能力和运营状况。

4.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它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

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分析公司的现金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

5. 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核算原则是会计行为和会计报告所遵循的基本规则。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货币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信息可靠性原则。

货币计量原则要求所有经济交易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计量,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收入和费用应在权益变动发生时记录,信息可靠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准确、可靠、可比较。

6. 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原则成本原则要求会计记录和报告的基础是历史成本。

即以购买或取得资产时所支付的实际金额为基准。

而公允价值原则要求在特定情况下,以市场上可以交易的价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依据。

7. 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是会计报告中的两个重要要素。

会计估计是根据可用信息和专业判断确定的数额,如资产减值准备和退休福利成本等。

基础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

基础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

基础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1.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主义假设、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周期假设和持续假设。

货币主义假设认为会计记录的是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在会计过程中忽略非货币性的交易。

会计实体假设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会计实体,与业主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会计周期假设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会计期间。

持续假设认为企业将会持续运营下去。

2.会计的计量原则:会计的计量原则包括历史成本原则、公允价值原则和实际价值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指的是使用购买资产时的实际成本作为核算的依据,不考虑资产的当前市场价值。

公允价值原则认为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在市场上的当前价值进行计量。

实际价值原则强调企业应根据未来的经济利益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3.会计的基本要素: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单位的经济利益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剩余的资产减去负债后归属于企业所有者的部分。

收入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实现的经济利益的增加,费用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与收入发生关系的经济利益的减少。

4.会计的会计等式与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等式是根据会计实体假设总结出来的,它指出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表达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日记账法、分类账法和试算平衡法。

日记账法是将每一个经济交易按时间顺序记录在日记账中。

分类账法是将相同性质的经济交易按科目分类记录在不同的分类账中。

试算平衡法是通过将分类账中的借方和贷方金额进行相加比较,确保应有的借贷平衡。

5.会计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法律、法规和准则,它包括会计处理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处理原则包括实体计量原则、收入计量原则、费用计量原则和期间计量原则。

实体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记录其权益,收入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确认收入,费用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将与收入有关的费用相匹配,期间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将经济活动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会计期间。

会计理论知识点

会计理论知识点

会计理论知识点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的基础,它是对会计实践中的原则、规则和概念的总结和归纳。

通过学习会计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知识,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会计理论知识点,以帮助读者对会计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

第一部分:会计实体与会计主体会计实体是指经济组织和个人,包括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等。

会计主体是指承担会计责任、享有会计权益的实体,包括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和其他承担会计责任的组织或个人。

区分会计实体和会计主体是会计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正确识别会计对象和进行会计核算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资源,负债是企业应付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属于所有者的部分,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费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

会计等式是会计理论中的基本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反映了企业资金的来源和运用。

第三部分: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会计准则是对会计处理和披露的原则和规则的统一要求,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

会计政策是会计主体根据会计准则制定和执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程序。

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的正确运用对于编制真实、完整、准确的会计报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部分:会计核算与会计记账会计核算是通过核对和计算会计要素,编制和总结会计数据的过程。

会计记账是将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转化为会计账簿记录的过程。

会计核算和会计记账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环节,是获取会计信息和形成会计报表的基础。

第五部分:会计分析与财务报告会计分析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比较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输出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通过会计分析和财务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健康程度和潜在风险等重要信息。

结语:会计理论作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会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学原理考试重点

会计学原理考试重点

会计学原理重点整理1.1942 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算数、几何及比例概要》为复式记账在全世界推广流传奠定基础,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

2.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为实现特定主体的目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旨在提供实用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3.会计对象:资金运动(企业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周转和资金的退出构成为了资金运动的全过程)4.会计核算方法:一,设置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会计报表5.会计目标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目的。

与特定主体的目标相一致,可分为:管理会计目标和财务会计目标。

具体的来讲会计目标有决策实用观和受托责任观这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主要是指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评价责任关系注重看历史;决策实用观信息系统美国率先提出有利于正确决策面向未来) 财务会计报告目标,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简称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6.会计职能核算和监督7.如何理解会计的职能(1)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2)会计职能分为: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能。

(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会计的内在功能,包括反映和控制职能。

反映职能又称核算职能,是指从数量上记录、计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财务信息;控制职能又称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最基本的,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又是反映的质量保证。

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点汇总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还可以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学习和实践会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重要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点。

1. 会计的定义和目标会计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它的目标是提供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准确理解,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 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在进行信息记录和报告时,基于一些基本假设进行。

其中包括货币计量假设(所有经济活动都可以以货币计量)、会计实体假设(将企业和业主视为分开的法人实体)、会计周期假设(将会计年度划分为一系列相等的时间段)和会计成本原则(会计信息记录和报告的成本应该被合理控制)。

3. 会计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指在会计信息中用来计量和报告的基本要素。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对外部债权人所负有的经济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对业主的剩余经济利益,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取收入或维持营运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减少。

4. 会计的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现金基础会计和权益基础会计。

现金基础会计是指在信息记录和报告时,只记录和报告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动。

而权益基础会计是指在信息记录和报告时,记录和报告所有的经济资源和经济事项,无论是否涉及现金流动。

5. 会计的会计方程会计方程是会计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方程表达了资产的来源和运用。

所有者权益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剩余部分。

6. 会计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的指导原则。

在国际上,有两个重要的会计准则体系,分别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CAS)。

这两个准则体系都致力于提供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标准,以增加投资者的信任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会计学过的理论知识点

会计学过的理论知识点

会计学过的理论知识点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研究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记录和报告。

它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基于准则的方法来评估和监控财务状况,并为决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讨中的一些理论知识点。

1. 会计信息的基本假设:的基本假设包括货币计量假设、经济实体假设、会计期间假设和会计主体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认为会计信息可以通过货币来度量和表达。

经济实体假设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与所有者是分开的。

会计期间假设认为财务信息应按照一定的会计周期进行报告和记录。

会计主体假设认为企业与所有者是分开的个体,应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所有者的财务信息分开。

2. 会计等式和核算方法:会计等式是的基本理论,它表达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核心关系。

会计等式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这个等式,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核算方法来记录和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

常见的核算方法包括复式记账法和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记录每笔业务的借贷方向和金额,而单式记账法只记录业务的借方或贷方。

3. 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中的重要规范,用于指导会计人员如何处理、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会计准则体系。

国际会计准则是为了促进全球财务报告的一致性而制定的。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计准则,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这些准则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4. 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绩效。

常用的财务分析工具包括财务比率分析、垂直和水平分析等。

财务比率分析主要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的比率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

垂直和水平分析则通过比较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在不同时间点或不同项目之间的变化来揭示企业的趋势和变化。

5. 管理会计和成本控制:管理会计是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用于为企业管理者在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提供信息支持。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汇总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汇总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汇总一、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会计是一门记录、报告和分析经济信息的学科。

它旨在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供利益相关方做出决策和评估企业的经济状况。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1. 公司实体假设:会计将公司视为独立的实体,与其所有者和员工分开考虑。

2. 会计周期: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时间段,如年度、季度等,进行财务报告和分析。

3. 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假设企业将持续经营下去,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企业将倒闭或出售。

4. 会计计量原则:会计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量化,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5. 会计收入确认原则:收入应当在实现或可预见实现的情况下确认,而不论是否已经收到实际款项。

6. 成本原则:会计记录的资产应当以其购置成本或生产成本记载,而不是其市值。

三、会计的主要财务报表1.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

2. 损益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费用和净利润状况。

3.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流出和净流量。

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资本变动情况。

四、会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现金会计和权责发生制会计。

前者实行收付实现制度,后者实行权责发生制度。

2. 会计估计:会计将对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估计,如坏账准备等。

3. 会计期间假设:假设企业将其经营周期划分为若干会计期间,并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五、会计的基本公式和核算方法1.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资金来源、运用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

2. 记账方法:通过借贷记账的方法记录和核算经济交易和事项。

3. 会计凭证:会计记录经济交易和事项的证明文件,如收据、发票等。

4. 会计账簿:会计将经济交易和事项按照一定规则记载于账簿中,如总账、明细账等。

六、会计的分析和判断1. 财务比率分析:通过计算财务比率,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2. 经济增加值(EVA)分析:通过计算所得税后利润和资本成本,确定企业的经济增加值。

第一章会计理论概述重点

第一章会计理论概述重点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三、会计基本理论 (一)会计基本理论的含义和内容 会计基本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关 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基本 理论及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需做一下三点说明: 1、会计目标是会计规范中责任要求的进一步归纳、 概括、综合和抽象。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2、企业的会计目标最初是由投资者、债权人、 政府机构和企业管理部门等以他们各自需求的形 式提出来的。确定会计目标时,必然要充分考虑 现代会计的本质特征,以现代会计的本质特征为 标准进行筛选。 3、目标确定后,就要考虑实现它的技术方法 问题。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二)公认会计规范 • 公认会计规范是得到重大权威支持,既有权威 性又有公认性的会计规范。目前,公认会计规范一 般仅限于财务会计领域。 • 世界范围内,企业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主要有 会计法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 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我国会计规范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工作和会计行为的规范。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二、会计规范 (一)会计规范的含义和种类 • 会计规范就是会计实践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则、 规则、典范、范例或管理。 • 按其功能的不同,会计规范的内容也可以分为 两大部分:目的性规范和我方法程序性规范。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 目的性规范——提出责任要求,明确会计人员 在开展某一特定会计实务时所担负的责任。 • 方法程序性规范——提出技术要求,规定会计 人员在开展该项会计实务时所能采用或可供选用 的方法程序。 • 会计规范多种多样,财务会计有财务会计的规 范,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也有各自的会计规范。
第一章 会计理论概述
第一节 会计理论的含义和功能 第二节 会计理论体系 第三节 会计理论的发展

会计基础复习重点归纳

会计基础复习重点归纳

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不是唯一),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专门的技术方法(借贷复式记账),对一定单位(特定经济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本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会计核算的 7 种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4.本质就是经济管理活动三、会计的基本职能功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1、会计核算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最基本职能2.会计的监督职能: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3.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四、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会计对象: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价值运动(资金运动)所有者投入资金的投入债权人投入供应过程资金的循环与周转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上缴国家税款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2.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⑴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⑵财物的增减、收发和使用⑶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⑷资本的增减⑸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⑹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⑺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如某某有限公司分公司、 分厂不是法人,但是会计主体。

2.持续经营-时间范围(善意的假设),永远生产经营下去3.会计分期 分为会计年度: 1.1-12.31、会计中期(半年 季度 月度)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中国一般是人民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 是编制财务报告表一定要换算成人民币)判断题:要说全第三节 会计基础1.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会计的日常工作2.权责发生制(应计制、应收应付制): 凡是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入,均应该确认当期 的 和现金收付没有一点关系3.收付实现制(现金制、现收现付制 ):一般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 业单位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的确认(财务报表要素) 6 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资产负债表要素( 静态),收入、费用、利润是利润表要素( 动态)流动资产⑴资产,根据变现能力分为 长期股权投资非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⑵负债,根据偿还期间分为 流动负债( <= 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随时间推移,长期负债可转成流动负债长期负债⑶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的拥有权益) =资产— 负债,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拥有的剩余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当年的)利润分配(以前年度的盈亏)⑷收入 ( 日常活动) 销售商品收入按性质不同分为 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盘存是偶发性的行为,是利得,不属于收入,但是广义的收入包括盘存⑸费用 ( 日常活动) 损失是偶发性的行为,不是费用,广义的费用包括损失按与收入的关系 营业成本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费用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但所有者权益减少不一定是由费用引起的⑹利润: 广义的收入和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营业利润=狭义的收入和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按其构成2.会计要素的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第二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分类⑴按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1.资产类科目2.负债类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4.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劳务成本 研发支出)5.损益类科目(包括收入和费用类科目,广义)收入类: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费用类: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6.共同类科目(只适用于金融类行业,大多数行业一般不会涉及)⑵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1.总分类科目(国家规定)2.明细分类科目(除了国家规定的可以自行设置)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偶发性的利得—损失净利润=利润总额—企业所得税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3.利润=收入—费用(同一会计期间且都是广义)第二节复式记账1.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T 形或丁字型账户)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成本类账户(大多数没余额,如果有,在借方)和资产类基本相同损益类账户,区分收入类和费用类,都是虚账户,没有余额,其他和所有者权益类类似、2.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数字)上期的期末余额=本期的期初余额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期末)余额合计 =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期末)余额合计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借贷方向相同所属会计期间相同计入总分类科目的经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例:借:原材料—甲材料—乙材料贷:应付账款— A 公司24 000 32 00056 000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一节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2.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单据)记账凭证(记账凭单),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的,借贷方分录以及金额确定的,再进行填制的二、会计凭证的作用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第二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种类按照来源不同分类1.自制原始凭证2.外来原始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按照格式不同分类1.通用凭证(有关部门统一印制)2.专用凭证(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1.原始凭证名称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3.凭证编号4.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5.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6.填制单位盖章7.有关人员签章8.填制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9.凭证附件三、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小写金额: 1008.00大写金额:人民币壹仟元整(正)编号要连续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填制要及时1.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一次凭证的填制: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会计基础理论重点

会计基础理论重点

会计基础理论重点
定义和目的
会计基础理论是指研究会计学各个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则的学科。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框架,使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可靠地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

重要性
会计基础理论对于正确理解和应用会计准则和规则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会计实践提供了指导,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基本概念
会计基础理论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持续关联原则、计量原则等。

这些概念是会计信息编制和报告的基础。

- 货币计量原则:会计信息必须以货币单位表示。

- 持续关联原则:企业的经营活动应该被划分为多个会计期间,每个会计期间应独立记录。

- 计量原则:会计信息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金额为基础进行记
录和报告。

核心原则
会计基础理论还包含一些核心原则,这些原则对于采用合理的
会计政策和程序至关重要。

- 条件性非独立性原则:会计信息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进行
分析和解读。

- 审计原则:会计信息应由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审核和验证,
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则和规程
会计基础理论不仅涉及概念和原则,还包括一系列规则和规程,这些规则和规程规定了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报告要求。

- 财务报表编制准则:规定了财务报表的内容、格式和披露要求。

- 会计政策和程序:规定了企业在编制会计信息时应遵循的政策和程序。

总结
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学的基石,它提供了一个框架,使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可靠地记录和报告经济活动。

理解和应用会计基础理论对于正确编制、使用和解读会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完整版)会计基础知识重点

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

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录一、会计基本概念 (2)1.1 会计的定义与特征 (3)1.2 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4)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5)二、会计核算方法 (6)2.1 会计确认与计量 (8)2.2 会计记录与报告 (9)2.3 会计循环与会计报表 (10)三、会计基本假设与原则 (11)3.1 会计主体假设 (13)3.2 持续经营假设 (14)3.3 会计分期假设 (15)3.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6)四、会计要素计量 (18)4.1 历史成本法 (19)4.2 重置成本法 (20)4.3 可变现净值法 (21)4.4 现值法 (22)4.5 公允价值法 (23)五、会计科目与账户 (24)5.1 会计科目设置 (25)5.2 账户结构与分类 (26)5.3 会计分录与记账方法 (28)六、会计凭证与账簿 (29)6.1 会计凭证种类与作用 (30)6.2 会计账簿种类与作用 (32)6.3 会计档案管理与保管 (34)七、财务报告与分析 (35)7.1 财务报告概述 (36)7.2 财务比率分析 (37)7.3 综合分析法 (38)八、会计管理与发展 (39)8.1 会计管理制度 (40)8.2 会计电算化 (42)8.3 会计职业道德与监管 (43)一、会计基本概念会计主体(Accounting Entity):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具有进行会计核算的必要条件。

所有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金运动都围绕这一主体进行记录和分析。

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s):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要素。

这些要素构成了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基本框架。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会计等式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石,反映了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资产和权益之间的数量关系。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总结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总结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总结在现代社会中,会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和职业。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会计师的帮助来进行财务管理和决策。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下面是会计必备的一些理论知识点的总结。

1. 会计的基本原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实体、连续和主体四个方面。

货币计量: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信息必须以货币单位表示。

实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或个人,其经济活动需要独立记录和报告。

连续性: 会计假设企业是一个持续经营的实体,会计报告的时间跨度较长。

主体: 会计原则要求会计主体与业主和其他实体分离,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结果。

2. 会计的核算原则会计的核算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会计实质和谨慎性三个方面。

权责发生制: 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应该在其发生和权益转移时计入会计记录。

会计实质: 会计报告应该反映出企业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

谨慎性: 会计报告应该谨慎地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结果,以反映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3. 会计的分录原则会计的分录原则包括借贷记原则和双项记账法。

借贷记原则: 借贷记原则要求每一笔交易都至少涉及两个账户,一个账户借方记账,一个账户贷方记账。

双项记账法: 双项记账法是一种书写方法,将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分别记录在账户的左右两栏。

4. 会计的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用于记录和归类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

常见的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会计账户用于记录展示会计科目的增减变动。

5. 会计的会计期间与会计报告会计期间是一个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时间段。

常见的会计期间包括年度、季度和月度。

会计报告是企业根据特定会计期间所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6. 会计的会计准则与审计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基本规则和指引。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会计准则。

会计的理论知识点

会计的理论知识点

会计的理论知识点在现代社会中,会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无论是在企业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需要用到会计的理论知识来管理财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会计理论知识点。

一、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并以货币形式记录和报告的学科。

它的目的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在会计中,有一些基本的概念需要了解。

首先是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指的是具有独立经济生活能力的组织或个人,如企业、非盈利组织和个人独立经营者等。

会计主体要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

其次是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物质或无形资源,负债是企业所欠的债务,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经济权益的拥有权。

收入是企业出于经营活动获得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支出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最后是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它表达了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之和应该相等。

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会计的基本假设在会计中,有一些基本假设被广泛采用,以便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和可比。

这些基本假设涉及到会计的时间性、货币计量、持续经营和财务报表的对象。

首先是会计时间性假设。

根据会计时间性假设,会计信息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来进行记录和报告,如年度、季度或月度。

这样可以使信息更加准确和可比。

其次是会计货币计量假设。

根据会计货币计量假设,所有经济活动都应以货币计量,并以货币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这样可以方便进行会计信息的比较和分析。

再次是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根据会计持续经营假设,企业在未来会继续进行经营活动,并不会立即停业或破产。

这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关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信息。

最后是财务报表的对象假设。

根据财务报表的对象假设,财务报表应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三、会计的核算方法和制度会计核算方法和制度是会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会计理论重点

会计理论重点

会计理论概述1.2 会计理论的含义综合起来,会计理论,是指描叙、指导或规定一系列会计实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会计假设、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计量确认、财务报告目标等)和方法程序组成的理论体系。

它被用来指导会计人员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

2.1 会计理论体系的层次划分会计理论体系内部存在层次性的问题,会计理论层次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理论说明对象和说明方式的差别。

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一般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会计规范和会计基本理论。

会计规范——采用直接、具体和规范的方式,侧重说明个别会计实务的理论会计基本理论——采用间接、抽象和指导性的方式,侧重说明会计实务整体的理论2.3 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基本理论的含义和内容会计基本理论是一套以会计目标为中心,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会计目标视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这在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70年代后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探讨,也主要局限于这两个学派之争。

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经济实体的管理层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其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该观点是建立在“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认识基础上。

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的根本目标是完成和认定受托责任,而提供会计信息是为了判明受托人是否完成了受托责任、是否值得继续信任;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所具有的职能而非目标。

该观点与代理理论相呼应。

会计目标是建立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基础,是会计理论基本结构的最高层次。

专题一现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规范会计研究的方法概念:规范会计理论是试图从会计实务的规则来概括会计的理论概念,并试图用这些理论概念引导出“良好的”会计实务。

(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本质(实质):研究方法:归纳法(inductive approach)演绎法(deductive approach)伦理法(ethical approach)社会学法(sociological approach )经济学法(economic approach)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概念: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以确凿的证据证实或检验某些会计现象的存在及其经济后果,解释所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并寻找这些会计现象发生的原因。

初级会计必背109个知识点

初级会计必背109个知识点

初级会计必背109个知识点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职业,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

初级会计考试对于入门的会计人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复习,本文整理了初级会计必背的109个知识点。

一、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点1.资产、负债、权益的定义与区分2.收入与费用的区分和确认原则3.会计要素和要素内容4.会计等式的核算关系和扩展5.会计科目的分类与定位6.货币与货币计量假设的含义与作用7.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与表达目标二、会计核算方法与核算流程知识点1.会计事项的发生与会计要素的确认2.借贷记账方法与规则3.核算复式记帐的流程和方法4.会计凭证的种类、编制和使用5.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和格式6.会计凭证抄帐的方法和原则7.会计凭证的保存和归档8.会计凭证的审校与检验9.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使用10.常见账簿的建立和操作11.账簿的扩展和汇总方法12.会计账簿的调整和结账13.会计账簿的审核和报表输出三、会计核算制度与会计信息报表知识点1.会计核算制度的含义和目标2.会计制度的内部和外部基础3.会计制度的重要性和要素内容4.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的原则5.会计政策的确定与变更6.会计信息报表的类型和主要内容7.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编制要求8.利润表的结构和编制要求9.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编制要求10.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和编制要求11.会计信息报表的合并和披露四、会计核算项目与账务处理知识点1.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处理2.应收账款与坏账的核算与计提3.预收账款与预付款项的核算处理4.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与计提5.长期待摊费用与短期待摊费用的核算处理6.有息负债与无息负债的核算处理7.所得税的核算处理8.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处理9.成本与费用的区分与核算10.收入与收入确认的核算处理11.成本与收入的匹配与确认12.应计利息与应计费用的核算处理13.关联方交易与关联方资金运动的核算处理五、会计档案管理与会计监督知识点1.会计档案的含义与作用2.会计档案的建立与规范管理3.会计档案的分类与存储原则4.会计档案的编号与归档管理5.会计档案的查阅与外借6.会计监督体系与职责划分7.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8.内部控制的目标与要素9.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0.内部控制的评价与完善六、会计法律与会计伦理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基本要义2.会计法律制度的组成和目标3.会计法律制度的核心原则与制度内容4.会计违法与会计犯罪的界定与处罚5.会计律师的职责与道德规范6.会计师事务所的规范与职责7.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七、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软件知识点1.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方式2.财务软件的常见种类与功能3.财务软件的使用与规范4.电子商务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5.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发展八、会计核算与分析知识点1.财务分析与会计分析的区别与联系2.会计分析的目标与方法3.会计分析的工具与应用4.财务比率分析的原则与要点5.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与方法6.财务分析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九、会计准则与会计标准知识点1.会计准则与会计标准的定义与联系2.会计准则的作用与制定机构3.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变更4.会计准则的适用与解释5.会计准则的合理和恰当性总结:初级会计考试对于想要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高级会计理论知识重点

高级会计理论知识重点

高级会计理论知识重点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的基础,是指导会计实务工作的理论体系。

高级会计理论则是在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之上,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涵盖了更广泛的内容。

以下是高级会计理论的重点内容:一、会计准则与会计体系1. 会计准则的分类和层次结构:根据会计准则的性质和目的等因素,会计准则可分为基础准则和专业准则,基础准则包括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假设、计量原则等,专业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2. 会计体系:包括单一体系和复式体系,单一体系是指在记账过程中只使用一个借方和一个贷方,复式体系则是指在记账过程中同时使用借方和贷方。

二、会计信息质量1.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会计信息应准确、真实、可靠,有利于用户正确判断和决策。

2.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同时间期间和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应具备可比性,方便用户进行比较和分析。

3. 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会计信息在不同时间期间和不同企业之间应保持一致性,可追溯和审计。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核算1.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这些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础,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核算和计量,可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现金基础和权责发生制两种核算方法。

现金基础是以现金的收入和支出为核算基础,权责发生制是以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为核算基础。

四、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2. 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

3.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五、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选择1. 会计估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不确定的事项进行估计和评价,例如对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的估计。

2.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例如选择成本模型或公允价值模型计量固定资产。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

会计必备理论知识点会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企业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报告。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都需要会计知识的支持。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会计必备的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

一、会计的基本原则会计的核心是基本原则,它们包括计量、货币、持续经营、会计主体和核算期间。

计量原则要求会计记录的数额必须是可衡量的;货币原则指出会计信息必须以货币单位表示;持续经营原则表明企业在会计报告中应假设将继续经营;会计主体原则强调企业实体与个人财务独立分开核算;核算期间原则规定会计信息应按一定期间进行统计和报告。

二、会计方程式会计方程式是会计中最基本的平衡关系,它由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组成。

会计方程式的基本公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个公式是会计核算的基础,通过了解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

三、资产和负债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等。

而负债是企业的债务和应付款项,也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资产和负债的理解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非常重要。

四、会计准则和准则体系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核算和报告的标准,它们通常由国家或国际会计机构制定。

会计准则可以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基本准则包括实体性、计量性、货币性和连续性;具体准则则涉及不同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和会计处理方法。

准则体系是一套完整的会计规范体系,它包括会计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规范的财务处理和报告方式。

五、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

常见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展示了一段时间内企业经营活动的盈亏情况;现金流量表分析了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股东权益变动表记录了企业股东权益变动的原因和金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可验证是指旨在反映经济现象的会计信息没有出现重大偏差或错误;间接可验证是指对已经选择的确认或计量方法的应用没有出现偏差或错误。

会计确认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在其著名的《会计学导论》中对会计确认所下的定义是:“所谓会计确认,是指通过一定的标准,辨认应予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数据,确定这些数据应加以记录的会计对象的要素,进一步还要确定已记录和加工的信息是否全部列入会计报表和如何列入会计报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五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SFAC NO.5)中将“确认”定义为:把一个事项作为一项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

确认包括用文字和数字对某一项目进行描述并将其金额计入财务报表的合计数里。

对于资产或负债而言,确认不仅涉及对其购置或发生的记录,而且涉及对其后的变动包括导致其最终从财务报表上消除的变动的记录”。

(老师的观点)确认可用会计分录来解释:它是解决会计分录三要素中的两要素,即借贷方向和科目。

换言之,确认是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交易或事项要不要进会计信息系统(依据是确认标准)(2)何时进入(依据是两制)(3)进入何种科目(依据是要素定义)(4)记帐方向(依据是借贷记账规则)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指在一定计量尺度下,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进行货币量化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葛家澍认为:计量,是指在财务会计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认,使其转换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信息。

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

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计量方法,该计价是指取得资源时的原始交易价格,即采用实际发生金额作为计价标准,称为历史成本计价。

历史成本是以交易时的实际支付金额作为计量标准对资产的增加与减少进行衡量与记录。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强调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形式”强调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所谓“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概念框架:CF是一部宪法(CONSTITUTION),是由一套相互关联的目标与基本概念所构成的内在一致体系。

这个体系能引导出前后一致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

我们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体系中基于现实选择的基础性的、规范的理论体系,它为具体的财务会计规范服务。

现值:现值(Present value),指资金折算至基准年的数值,也称折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

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可实现净值:是指资产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出的现金流出,也称预计脱手价格。

以可实现净值计价计量资产也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带来的未来现金流入或将要支付的现金流出时,均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

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

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约束。

会计准则是一种“示范”或“规范”。

示范或规范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它是财务会计区别管理会计的重要特征简答题:1.会计准则的性质有哪些主要观点(一)技术规范观1.时间,20世纪30-40年代.2.普遍观念:会计准则是用来约束当时泛滥的会计实务,以产生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3.例证,“它应当有序,系统,内在一致---不受人左右的,无偏见的。

”(P,L。

1940)(二)、经济后果观1.时间:20世纪70年代。

2.经济后果观的主要内容(1)会计准则是各种经济利益集团斗争与妥协的产物(债权人,股东,经营者,政府等)。

(2)会计信息是根据会计准则生产与提供的,不同的准则规定会导致会计信息内容不同,从而进一步影响各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分配格局,使一部分人受益,使一部分人受损。

所以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3.举例(1)美国关于会计准则的游说(2)我国证监会与财政部(3)投资贷项(4)废井成本(5)巨额汇兑损益(三)公共合约观1.时间:2000年左右2.主要观点:交易成本最低的现代企业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合约安排范式应是,政府享有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经营者享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由客观独立公正的会计专家来监督经营者对一般通用会计规则的遵循和对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的适当行使。

(2)什么是会计要素?为什么要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应当怎么分类?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要素的划分对会计核算的作用是为了分门别类地、正确地核算和监督各项经济业务(会计事项),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客观上应对会计对象分类,以便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全部经济业务。

会计要素存在的主要作用是“分类”:会计要素本身是一种分类;它是抽象的会计对象分类的结果;它为会计对象的进一步细分(如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现金等)提供基础。

会计对象只有分类才能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实务操作。

要素分类应当考虑:(1)要素的确立要立足环境。

(2)满足需要,体现要求。

(3)具体确定会计要素时,必须坚持的操作原则是:1.数量上“要”字当头,宜少不宜多。

2.做到涵盖性与穷尽性的统一3.互排性与对等性相结合4.切实做到要素定义科学、规范、可行。

对于要素的具体分类因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依的目标有异,以及所把握的具体操作原则上的差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类内容:FASB:资产、负债、权益、业主投资、派给业主款、综合收益、营业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IASS分类:资产、负债、权益、收益和费用。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界定为六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3.什么是会计计量?会计计量的属性有哪些?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指在一定计量尺度下,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对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事项进行货币量化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葛家澍认为:计量,是指在财务会计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并予以确认,使其转换为可以用货币表现的信息。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一) 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指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二) 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三) 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的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四) 现值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五) 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4.概念框架的分类(FASB是典型的规范性的财务概念框架,其形成的逻辑思路是演绎法,这也是当今学术界广为推崇的。

规范性的财务会计框架的逻辑起点的选择至关重要。

1.描述性CFA主要遵循归纳逻辑。

B前提或假设:现有会计惯例基本合理。

C对已有会计惯例缺乏理论突破的勇气。

2.规范性的CFA主要遵循演绎逻辑。

B具有理想化色彩。

C 目前广为学术界所推崇。

6.会计目标(一)会计目标的理论发展1、20世纪40年代前,会计目标还不是会计理论中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问题。

2、40年代和50年代出现间接或直接研究。

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合著的《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报告,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需要(1940).斯多巴斯以会计目标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文中提出:会计目标是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1953).3、1960年的一篇题为《研究方法论和会计理论构建》的论文首次谈到会计目标研究的重要性。

它认为:4、60年代后期美国提出“会计是一个经济系统”(AAA,1966)以来,会计目标的研究引起了会计学术界的关注,70年代初已普遍受到重视。

(1)AAA1966年出版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2)APB1970年发布的第4号报告专设一章(4)来阐述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