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
畜牧学4育种
产地特点:山地、丘陵、平原、洼地型等;
分布范围:世界性、地区性、区域性、地方性品种等;
体型大小:轻型、大型、小型等品种;
外形特征:如角的有无,尾的大小,被毛颜色等进行分类。
常用的分类方法有2种
原始品种
专门化品种
(一)培育程度 培育品种 (二)经济用途
过渡品种
兼用品种
8
(一)1.原始品种
2. 风土驯化:引入品种在特定地域能够逐步适应当地环境, 不但能正常生存、繁殖、生长发育,而且能保持原有品种 的基本特征特性,这种逐渐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叫风土 驯化。它包括育成品种对不良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原始品种对于
丰富的饲料和良好的管理条件的反应,以及动物对某些疾病的免疫能 力。风土驯化有2条途径:
族,就能使品种得到更好的保持和提高。
⑸ 具有足够的数量。品种除具有一定结构外,还要拥有足 够数量的个体。品种内个体数量多才能保持生命力,才 能保持广泛的适应性,才能进行合理的选配而不致于近
交。
7
二、品种的分类
家畜的品种数以千计,各具特点,正确分类对认识和利用品种有特别
重要意义。分类依据不同,方法也各有千秋。
⑹ 育种价值高,当与其它品种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
11
3.过渡品种:是在原始品种的基础上用育成品种进行过不同程度的
杂交改良而来的。
杂交后使原有品种的性状发生较大变异,杂种的体质外貌、 生产性能往往很不一致,或者还存在某些明显的缺点需要 纠正。有的在遗传性能、品种结构或数量上还存在问题, 需要积极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选育,是向培育品种过渡 阶段的品种,各方面性能往往都介于二者之间。
优点很多,缺点不少。
9
2.培育品种(育成品种) 形成过程:有明确目标经过系统选育形成的品种。 育种价值: 培育品种大多是形成于育种技术、经济
《家畜育种学》第一章
按培育程度分类
■ 原始品种
是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长期选种 选配水平不高,而又饲养管理粗放情况下 所形成的品种。
晚熟、个体一般较小;体格协调, 生产力低但全面;体质粗壮、耐粗耐劳、 适应性强、抗病力高等。
■ 培育品种
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理 论与技术指导下,经过较系统的人工选择 过程而育成的家畜品种。例如各种专门化 的肉牛、奶牛、瘦肉型猪、蛋鸡、肉鸡等 都属于培育品种。
这类品种集中了许多优质高产基因, 主要经济性状的育种值高,遗传稳定,经济 价值或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原始品种,生产力 大大提高,其产品比较专门化,对饲养管理 条件要求较高,其适应性与抗病力以及抗逆 性一般不如原始品种。
■ 生产力高,而且比较专门化;早熟, 即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经济成熟,体型也较大; 要求的饲养管理条件高,同时也要求较高的 选择选配等技术条件来保持和提高;分布地 区往往超出原产地范围;品种结构复杂;育 种价值高,与其它品种杂交时,能起到改良 作用。
■ 鸭的祖先 绿头野鸭(Wild mallard)是现代家鸭的祖
先。
斑嘴鸭也可能是某些家鸭的祖先。
■ 鹅的祖先
中国家鹅的祖先是雁属中的鸿雁。 欧洲鹅和我国新疆伊犁鹅的祖先是灰雁 (grey lag)。
家畜的种名命名法
■ 所有生物包括家养动物在内的物种的名 称叫学名。学名一般都用属名加种名来表 示(二名制),学名中的前部表示属名的 词,其第一个拉丁字母必须大写,后部表 示种的词,其第一个拉丁字母必须小写。
■ 足够的数量
数量是决定能否维持品种结构、保持 品种特性、不断提高品种质量的重要条件, 头数不足不能成为一个品种。品种内部个 体数量多,才能避免过早和过高的亲缘交 配,才能保持品种的异质性和生命力,才 能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和利用价值。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绪论1、家畜育种学:指研究改进、保护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一门科学。
2、家畜育种(广义):通过改进、保护和利用家养动物遗传资源求得当前和未来更高的生产效率的全部活动。
绪论家畜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1.影响动物的生产效率2.充分利用畜禽品种资源优势3.培育新品种和品系4.发挥现有优良品种中优秀种畜的作用5.进一步培育或筛选杂交配套系第一章家畜的起源与进化⏹家畜:通俗认为经过驯养且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家养动物。
⏹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品种:指家畜种在人类干预下所发生的分化,在家畜种内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具有相似并能稳定遗传的形态生理特征,因而也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并具有一定数目的类群。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与进化⏹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血统来源相同;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能稳定;④一定的结构;⑤足够的数量;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与进化⏹品种的分类1、按培育水平分类①原始品种②培育品种2、根据经济用途分类①专门化品种②兼用品种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生长: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量逐渐增加的这一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这一过程,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是由于细胞分裂造成个体体量增加的过程。
⏹发育是由于细胞分化形成新的组织、器官的过程。
⏹生长为发育创造条件,而发育则在组织器官形成后又能刺激个体生长,并决定个体生长的发展和方向,两者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研究生长发育的意义:☐对个体进行后天改造☐根据生长发育的结果,保证营养水平☐有利于进行选种第二章家畜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类型⏹累积生长:家畜在任一时期所测得的体重或体尺,是前期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家畜育种学第一章 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
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家 畜 在 动 物 分 类 学 中 的 地 位
家畜、家禽的祖先
各种家畜、家禽的祖先都是野生动物 每种家畜都能追溯其祖先 部分畜禽由于驯化时代久远,其祖先及起源 地目前尚无定论
家畜、家禽的祖先
畜 种
普 通 牛
马
驴猪
绵 羊
山 羊
鸡
鸭
鹅
火 鸡
鹌 鹑
鸽 子
鸵 鸟
祖 先
亚
原 牛
注意与驯养动物的区别
驯养动物概念
被人类捕获和饲养 尚未完全驯化 数量不大 野性依旧 不能大量任意饲养 亦称特种养殖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 举例:孔雀、狗熊,等
家畜、家禽概念(狭义) 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家畜
牛、马、猪、羊、驴、骆驼、兔、狗等 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家禽
鸡、番鸭、鹅、火鸡、鸽子、鹌鹑等
西南亚东亚
家畜的驯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牛、马、猪、鸡等畜禽的国家之一
第三节 家畜的品种
种、品种、品系概念 种(species):物种的简称
A.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B.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 举例:猪、牛、水牛、绵羊、山羊、鸡等
C.一个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它种中的个体交配-若 交配,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如:马与驴交 配获骡子(无生育能力)
阿尔登重挽马
苏维埃重挽马
矮马
广西矮马
宁强矮马
小型猪
《吉尼斯世界 纪录》 显示 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狗
小型狗
品种分类-按体型外貌特征
按角的有无 牛羊 有角品种 无角品种
按尾的大小 大尾品种:大尾寒羊 小尾品种:小尾寒羊 脂尾品种:乌珠穆沁羊
品种分类-按体型外貌特征
《家畜育种学课件》课件
研究目的:提高家畜的产量、 品质、抗病性等
研究意义:推动家畜养殖业的 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障食 品安全。
家畜品种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家畜品种资源的分类:包括猪、牛、羊、马、驴、骆驼等 家畜品种资源的特点:具有不同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家畜品种资源的保护:需要采取措施保护濒危和稀有的家畜品种 家畜品种资源的利用:通过选育和杂交等方式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家畜育种实践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奶牛育种实践 案例二:猪育种实践 案例三:鸡育种实践 案例四:羊育种实践 案例五:马育种实践 案例六:兔育种实践
家畜育种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选择合适 的品种: 根据市场 需求和养 殖条件选 择合适的 品种
注重遗传 特性:了 解家畜的 遗传特性, 选择具有 优良遗传 特性的家 畜进行育 种
基因编辑育种技术
原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家畜的基因进行精确修改,实现定向育种 技 术 类 型 : 包 括 C R I S P R / C a s 9 、 TA L E N 、 Z F N 等 应用:提高家畜的抗病性、生长速度、肉质等性状 挑战:伦理、法规、技体外受精的胚胎或早期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使其妊娠并生产出新个体。 目的: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提高家畜育种效率。 技术流程:超数排卵、人工授精、胚胎收集、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 应用范围:牛、羊、猪等家畜的育种。
应用领域:广泛应 用于畜牧业、兽医 学、生物技术等领 域。
家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时期:家畜 育种学起源于古 代,人们通过选 择和培育优良品 种来提高家畜的
生产性能。
添加标题
近代时期:19世 纪末至20世纪初, 家畜育种学开始 系统化,人们开 始使用遗传学原 理来指导家畜育
家畜育种学资料(完整版)
家畜育种学资料(完整版)家畜育种学资料一、名词解释1.保种:保护现有家畜品种,使之不遭混杂和灭绝。
实质涵义:将品种视为遗传资源而保存其基因库,尽可能不使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丢失,无论它目前是否有用或无用。
2.背膘厚:指背上皮下脂肪的厚度。
3.标准乳:乳脂率为4%的乳。
4.标准乳量:乳脂率为4%的乳量。
5.表型值选择:依据被测个体本身及其亲属的表型值进行选择留种的方法。
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即缺乏部分组合或纯繁组的双列杂交。
7.采食量:指在不限食条件下猪的平均日采食饲料量。
8.测定站测定:指将各育种场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在相对一致、更严格的条件下,在统一的期限内进行的生产性能测定。
9.测交:被测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交配。
10.产蛋量:指一定时间内的产蛋个数。
常用开产至40周龄、55周龄、72周龄等时的累积产蛋数表示。
11.产蛋总重:指一只鸡或某群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产蛋的总重量。
12.产乳量:衡量乳用家畜产乳多少的指标。
13.初生窝仔数:指窝产仔猪的数量,包括产仔总数和产活仔数两个次级指标。
14.初生窝重:同窝初生个体重量之和。
15.纯种:指属于同一品种的个体。
16.纯种繁育:指同一品种个体间进行交配繁殖,同时进行选育提高的方法。
17.大理石状:肌内脂肪的分布情况。
取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横断面置于4℃下存放24小时后对照标准大理石状图评分。
18.单系:来源于一头优秀系祖并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
19.单向性选择:把种群中某一极端变异个体保留,淘汰另一极端变异的个体,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某一个方向变化。
20.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21.顶交:即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杂种后代供经济利用的方法。
22.动物克隆技术:指用胚胎或机体的某一部分的细胞来完成繁衍后代的过程。
23.胴体斜长:从耻骨联合前缘中点至第一肋与胸骨结合处前缘的长度。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绪论何为家畜育种?其强调内容包括哪些?1)家畜育种(animal breeding )一种从遗传上逐代改进家畜群体重要性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和方法。
2)着重强调:一是强调遗传上的(遗传结构)改进,而非由非遗传因素带来的改进,故育种又称为遗传改良二是强调产生优良后裔,期望下一代有提高。
而饲养等措施是强调挖掘当代的生产潜力;三是强调着眼于群体(畜群、品系、品种等)的遗传改进,即群体平均水平的遗传改进;四是强调育种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一章什么是家畜?家畜:家养动物,在家养条件下能够累代繁衍,并能供作人类生活或生产资料。
广义概念:人类已经驯化的哺乳纲与鸟纲的动物。
狭义概念:仅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另称为家禽.驯化动物与驯养动物有何区别?驯养(tameness):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从自然界中猎捕回来野生动物,加以驯服而成。
--无意识驯化(domestication):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与育种,动物的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其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改变,对人类有很大依赖性。
--有意识解释种、品种、品系的概念及区别。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breed):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品系(strain, line):指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一般)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系祖(公畜)的畜群,具有与系祖类似的特征和特性,并且符合该品种的标准。
家畜品种一般如何进行分类?按改良程度分为原始品种和培育品种。
原始品种:在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选种选配水平不高,饲养管理粗放情况下所形成的品种。
培育品种: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指导下,经较系统人工选择而育成的家畜品种。
按经济类型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是农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选择、繁殖和改良动物品种,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适应性和经济价值。
该学科涉及家畜的遗传、生理、繁殖、营养、行为等方面知识,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动物种质和技术支持。
在家畜育种学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家畜品种的遗传基础、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改良方法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达到提高家畜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同时,该学科也涉及到家畜的饲养管理、环境适应性、疾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家畜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家畜育种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家畜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高家畜品质和产量、促进家畜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优质肉食品需求的增加,家畜育种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将在未来继续得到重视和推广。
- 1 -。
家畜育种学
一、名词解释:1、家畜育种:是人类应用动物生理、生化、遗传、生物统计等理论,为生产和经济的需要而对家养动物开展长期连续系统的人工遗传改良的工作。
2、驯化:人类把驯养的动物再经过长期的选育,使其体型、生活习性等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具有优良生产性、具大经济价值的家畜。
简言之,将野生动物驯养成家畜的过程叫驯化。
3、驯养: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从自然界中猎捕野生动物加以驯服将其野生逐渐转变成人工饲养的过程。
4、品系:是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形式,指一些具有突出优点,并能相对稳定将其优点遗传给后代的种畜群。
5、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和行为等特征。
6、眼肌面积:指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横断面面积,可用测积仪或按公式cm=眼肌高度×宽度×0.7计算。
7、系水力:指当肌肉受到外力作用时(测定多采用加压)保持其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
8、生产性能:又叫生产力,指家畜最经济有效地生产畜产品的能力。
9、选择反应:—通过选择在下一代得到的遗传改进量,即子代与亲代均数之差就叫作选择反应。
10、测交:通过被测个体与一定亲属关系个体的配种计划,观察后代的表现,以期判断个体的基因型11、选配:指人为确定个体或群体间的交配体制,选择公母畜的配对,通过培育而获得良种或达到合理利用良种的目的。
12、品质选配:又叫选型交配,指根据性状的表型相似性进行的选配。
13、近交衰退:近交使繁殖性能、生理活动及与适应性相关的性状都降低的现象。
14、保种:保存品种内的有益(有价值)基因,并使之在群体中的频率增加的过程。
15、横交固定:指杂交育种进行到一定阶段,当理想类型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不再进行杂交,而采用同群同质选配的方法使其尽快固定下来的过程。
16、杂交不亲和性: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生物个体的细胞或组织水平上的不协调而使受精或结合不能正常进行,或是受精后不能产生后代的现象,是双亲个体间基因型不协调或染色体组非同源性在生殖生理表型上的一种反映。
家畜育种
六、家畜育种的特点
1.长期性:选育的进展慢,但有累加性。 .长期性:选育的进展慢,但有累加性。
原因:世代间隔长、 原因:世代间隔长、选育群体规模小
思考:如何处理好引种 短期效应 与选育(长期效应 间的关系? 短期效应)与选育 长期效应)间的关系 思考:如何处理好引种(短期效应 与选育 长期效应 间的关系?
细胞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二、 家畜育种的意义
1.良种是一个场赢利的保证 良种是一个场赢利的保证 2.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 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 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
畜牧生产效率的提高中,遗传育种的贡献率达40%。 畜牧生产效率的提高中,遗传育种的贡献率达 % 体现在: 体现在: 提供良种 保护和开发利用品种资源 提供杂交亲本 增加动物产品类型
2.综合性: .综合性:
品种、环境条件、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的影响 品种、环境条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营养水平、饲养管理、
3.广泛性: .广泛性:
A.育种技术的广泛性: .育种技术的广泛性:
多学科交叉——数学、遗传学、计算机、生物化学 数学、遗传学、计算机、 多学科交叉 数学 育种技术的广泛性——超声波技术、计算机技术、冷冻精液技术、 超声波技术、 育种技术的广泛性 超声波技术 计算机技术、冷冻精液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家畜育种学的发展
1. 传统的家畜育种思想与实践: 传统的家畜育种思想与实践:
“眼力”——经验与灵感的结合 眼力” 经验与灵感的结合 伯乐——《相马经》;宁戚 伯乐 《相马经》 宁戚——《相牛经》 《相牛经》
2. 近代育种学与育种实践 近代育种学与育种实践
兴起于18世纪后半叶 兴起于 世纪后半叶 制定明确的育种目标, 根据经验从血统 从血统、 制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并根据经验从血统、个体和后 代选种,应用近交。 代选种,应用近交。 英国的R. 英国的 Bakewell,使用性能测定,育成夏尔马、莱 ,使用性能测定,育成夏尔马、 斯特羊,改良了长角牛等。 斯特羊,改良了长角牛等。 1822年,英国的短角牛群中建立世界第一本良种登记 年 年后成立第一个育种组织 短角牛协会。 册;50年后成立第一个育种组织 年后成立第一个育种组织——短角牛协会。 短角牛协会
家畜育种学
家畜育种学绪论R.Bakewell育种学之父,将种畜后裔的性能记录下来,作用到选种的工作中。
Fisher ,Haldane ,Wright创建了数量遗传学理论,基本点就是微效多基因理论。
Lush将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实践结合,建立现代家畜育种理论体系。
Henderson更精确的线性模型理论在育种中应用。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家畜是野生动物经人类的逐渐驯化和长期饲养而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密切关系。
家畜祖先牛的祖先原牛马的祖先古代野马驴的祖先非洲野驴猪的祖先野猪绵羊的祖先亚洲摩弗伦羊山羊野生角骨羊鸡的祖先红色野鸡鸭的祖先绿头野鸭鹅的祖先鸿雁驯养与驯化的区别与联系驯养:捕获野生动物,在幼龄时进行调教和训练,使其顺从和驯服:不能正常繁殖后代,尚未失去野性:驯化: 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和育种,动物体型发生巨大变化,完全失去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经济性能较高,成为人类的生活必须品和生产资料的家养动物。
品种与品系的概念与条件品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主要性状遗传性能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饲养条件,生产符合人类需求的产品:肉、蛋、毛满足条件①来源相同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稳定④一定的结构(在基本特征相同下,可以分为若干各具特点的类群)⑤足够数量⑥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承认品系:属于品种的内部结构,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按改良程度品种分类原始品种(驯化以后未经过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有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培育品种(有很强的育种目标,在育种理论指导下,经过系统的人工选择而育成的品种)毛色基因有几个系列?有什么用途?哺乳动物主要有六个系列毛色用途鉴别个体品种间接判断生产性能对于毛用,绒用的家畜是主要的经济性状鸡的羽色和羽速在生产上的用途?鉴别个体品种鉴别个体性别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生产性能测定确定家畜个体在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性状上表型值的育种措施。
家畜育种学
二、培育新品种的原则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要充分繁 育和利用这些品种,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发展畜牧业的需要, 积极地培育新型的家畜品种。其原则是: 1、明确目的 “为什么培育新的家畜品种?” 2、可靠的依据 详细调查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技术条 件、饲料条件等,掌握基础家畜的数量和分布、用途和水平、优 点和缺点等,拟使用的品种及其状况和要起的作用; 3、具体的育种目标 方向、新品种的质量指标、主次重点,眼 前和长远兼顾; 4、周密的计划 育种计划、方法、步骤、措施; 5、组织机构 领导机构、技术组织、协作组织等。
理想型个体的出现)
3)理想型横交定型阶段:
–将理想型个体停止杂交,改用杂种群内理想型个体 自群繁育,稳定遗传基础获得固定的理想型,即理 想型的横交固定。
–工作:采用同质选配、近交,加强选择,可考虑建 立品系
4)扩群提高:
–迅速增加理想型个体数量和扩大其分布范围,培育 新品系,建立品种整体结构和提高品种品质。
二、 畜群的杂交改良
一、培育新品种的意义
培育新品种是家畜育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 力地推进着畜牧业的繁荣和发展,有效地满足着工业生 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1、培育适合本地条件、生产力高的新品种有助于发展生产 2、培育具有良好抗逆性的新品种有助于畜牧业高产稳产; 3、培育耐粗饲和饲料利用能力强的品种有利于自然资源的 开发利用; 4、培育生产新型产品的品种,有助于扩大产品种类和生产 发展。
杂交育种方法分类
1)按所用品种的数量分:
简单杂交育种:二元杂交 复杂杂交育种:三个以上品种的杂交
注意:
A、分析亲本品种性状特征,筛选父母本; B、根据性状遗传参数预测杂交效果; C、严格选育,把优秀个体纳入繁育群; D、管理所用品种的组合顺序。
第四章 家畜育种学
第四章家畜育种学第一节品种的概述一、品种的概念(一)种、品种的概念1、种(s p e c i e s)⏹生物学上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自然条件下,野生动物经自然选择形成变种、种。
⏹种间差异:生物学特性(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发育特征):猪、马、牛、羊。
2、品种(b r e e d)⏹畜牧学上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家养动物经人工选择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种。
⏹品种间差异:经济特性(生产性能、繁殖力、适应性)。
(二)应具备的条件1、较高的经济价值2、较高的种用价值3、一定的整齐度(同质性)4、一定的种间结构5、足够的数量品种是具有共同的来源和相对同质性、有较高育种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有足够的数量和完整的结构。
二、品种的分类(一)按培育程度分类1、原始品种⏹形成条件:驯化以后,长期缺乏人工选择的品种。
⏹特点:体小晚熟;体质结实;生产力低但全面;种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低;遗传性相对保守;耐粗耐劳、适应性强、抗病力高。
2、培育品种⏹形成条件:长期有意识进行人工选择和培育。
⏹特点:体大早熟;生产力高,较专门化;种用价值及经济价值高;遗传性相对不保守;分布地区广;饲养管理要求高、适应性差。
3、过渡品种:⏹形成条件:介于1、2之间。
⏹特点:两重性和鲜明的中间性;遗传不稳定。
(二)按生产性能分类⏹1、专用品种(special-purpose breed)(专门分化品种)•2、兼用品种(Dual-purpose breed)(综合品种)三、引种与风土驯化(一)引种与风土驯化的意义1、引种: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引入当地,直接推广,作为育种材料,称引种。
(1)活畜;(2)冷冻精液;(3)冷冻胚胎。
2、风土驯化:家畜对新的风土条件(温度、湿度、地势、光照、饲料、饲养管理等)的复杂适应过程。
(二)引种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选择引入品种❑2、慎选个体❑3、合理安排调运季节❑4、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5、加强饲养管理和适应性锻炼❑6、采取必要的育种措施(三)引种后的主要表现1、暂时性变化2、遗传性变化适应性变异退化第二节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一、概念1、生长(growth)⏹以细胞直接产生与自己相似的现象,以分裂增殖为基础的量变过程。
家畜育种学——精选推荐
绪论家畜育种: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第一章1.品种:是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主要性状的遗传性相对一致和稳定、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畜类群。
2.品系:狭义的品系是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公畜(系主)、具有与该公畜(系主)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广义的品系是指具有独特优点、彼此间有一定亲缘关系、遗传上有相应的稳定性、育种上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群体。
同一品种不同品系间维持一定的异质性,因而有人称品系为小品种。
3.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来源相同。
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③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
④有一定的结构。
⑤有足够的数量。
⑥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4.品种的分类按改良程度划分1)地方品种(原始品种)2)培育品种第二章1.生长:指家畜经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从而使家畜整体的体积及其重量都增长的过程。
即生长是以细胞分裂为基础的同类细胞的增加或体积的增大的量变过程。
2.发育:指由受精卵分化出新的不同的组织器官,进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和机能的过程。
发育是生长的发展与转化,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3.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与发育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又反过来促进生长并决定生长的发展与方向。
发育具有阶段性,而生长具有不平衡性。
4.生长的计算与分析方法:(1)累积生长:对家畜的某次测定以前的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2)绝对生长:家畜某器官或组织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增长量。
反应家畜在该时间内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G=W W T T 10 10--(3)相对生长:考虑家畜某器官或组织的测定起始值的作用而求得的生长速度可反应该测定时间段内的相对生长强度。
其计算公式为:R=(W1-W0)/W1*100%(4)分化生长:也称为相关生长或异速生长,是指家畜个别部分与整体相对生长间的相互关系。
家畜育种学
第一章1、家畜(广义):人类已经驯化的哺乳纲和鸟纲的动物。
2、家畜(狭义):仅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
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称为家禽。
3、驯养:人类为了某种目的从自然界中猎捕回来的野生动物,加以驯服而成。
(无意识)4、驯化:经过人类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饲养、选择与育种,动物体型发生巨大改变,完全失去野性,生活习性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人类有很大的依赖性。
(有意识)5、动物在驯化下的变异:a、适应性状发生改变b、繁殖机能发生改变c、形态结构发生改变6、物种:种。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是一种独立的交配系统)7、品种:家畜物种在长期人工干预的条件下,发生内部分化形成表性抑制,并具有稳定遗传的生态生理特征,在产量和品质上符合人类要求的群体。
(人工选择的历史产物,人类的劳动成果)8、品种应具备的条件:a、来源相同(构成一个“基因库”的基本条件)b、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与其他品种易区别)c、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能保持,与他种杂交有较高种用价值)d、一定的结构e、足够的数量f、被社会、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章1、生产力:家畜生产各种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利用饲料和设备等的能力。
第三章1、选择:在一个群体中通过外界因素的作用,将其遗传物质重新安排的重要工具,以便在世代更替中,是群体内的个体更好的适应于忒丁的状况,如特定的育种目标,或是对特殊自然环境因素的适应性等等。
2、人工选择:通过人工的方法淘汰具有不理边缘的个体,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
3、人工选择的实质:有人决定哪些家畜作为终须来繁殖后代,即打破了繁殖的随机性。
4、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比较:a、人工选择的方向性强b、人工选择的性状(变异)单纯c、人工选择有可能依据基因型进行选择d、人工选择结合近亲交配,尚可近一步促进畜群的改良效果5、选择的实质:打破了繁殖的随机性,实现“选优去劣”,定向改变群体基因频率,有利于生产性能提高的基因频率增高,不利基因频率降低,打破了群体基因频率的平衡状态。
家畜育种学资料(完整版)
家畜育种学资料一、名词解释1.保种:保护现有家畜品种,使之不遭混杂和灭绝。
实质涵义:将品种视为遗传资源而保存其基因库,尽可能不使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丢失,无论它目前是否有用或无用。
2.背膘厚:指背上皮下脂肪的厚度。
3.标准乳:乳脂率为4%的乳。
4.标准乳量:乳脂率为4%的乳量。
5.表型值选择:依据被测个体本身及其亲属的表型值进行选择留种的方法。
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即缺乏部分组合或纯繁组的双列杂交。
7.采食量:指在不限食条件下猪的平均日采食饲料量。
8.测定站测定:指将各育种场待测个体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在相对一致、更严格的条件下,在统一的期限内进行的生产性能测定。
9.测交:被测个体与隐性纯合体的交配。
10.产蛋量:指一定时间内的产蛋个数。
常用开产至40周龄、55周龄、72周龄等时的累积产蛋数表示。
11.产蛋总重:指一只鸡或某群鸡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产蛋的总重量。
12.产乳量:衡量乳用家畜产乳多少的指标。
13.初生窝仔数:指窝产仔猪的数量,包括产仔总数和产活仔数两个次级指标。
14.初生窝重:同窝初生个体重量之和。
15.纯种:指属于同一品种的个体。
16.纯种繁育:指同一品种个体间进行交配繁殖,同时进行选育提高的方法。
17.大理石状:肌内脂肪的分布情况。
取胸腰椎接合处背最长肌横断面置于4℃下存放24小时后对照标准大理石状图评分。
18.单系:来源于一头优秀系祖并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
19.单向性选择:把种群中某一极端变异个体保留,淘汰另一极端变异的个体,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某一个方向变化。
20.地方品系: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21.顶交:即用近交系的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杂种后代供经济利用的方法。
22.动物克隆技术:指用胚胎或机体的某一部分的细胞来完成繁衍后代的过程。
23.胴体斜长:从耻骨联合前缘中点至第一肋与胸骨结合处前缘的长度。
《家畜育种学课件》课件
家畜生殖器官重要性
繁殖管理
直接影响繁殖效果
疾病防控
疾病易发部位
遗传传递
决定后代品质
家畜繁殖管理技术
家畜繁殖管理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 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优生学等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品种的 遗传质量,加快育种进程,对于家畜的繁殖效率和质量起到 关键作用。
家畜繁殖管理技术应用
种畜优选
家畜育种学的历史
驯养家畜的时 期
最早期的人类开始 与家畜动物相互驯
化
发展迅速
现代家畜育种学已 经成为一个独立的
学科
科学技术的进 步
家畜育种学不断受 到科技进步影响
家畜遗传育种的意义
提高生产力
通过优选遗传优良的家畜,提 高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
改良育种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
满足需求
优良的家畜品种可以满足人类 对肉、奶、毛等产品的需求
遗传算法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家畜选配, 提高育种效率
基因组测序
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解读家 畜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其他新兴技术在家畜育 种中的探索
除了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还有诸如克 隆技术、基因组选择等新兴技术在家畜育种领域的应用和探 索。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家畜育种带来了更多的 机遇和挑战,推动了家畜品种改良的进程。
不同品种
不同用途
生长阶段
家畜饲养健康管理
疫病预防
定期消毒饲养场所 接种疫苗
免疫注射
根据时间表进行疫苗接种
定期体检
检查家畜身体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01 多种因素影响经济效益 02 成本与收益分析 03 科学经营策略
结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种指具有不同的生态特点,彼此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和基本形态互不相同的生物集团, 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品种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系是品种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
2物种与品种的区别:①物种是动物分类学上的单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②品种是畜牧学的基本单位,是人工选择的产物。
从遗传角度来看,品种是具有特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配套体系的类群。
3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血统来源相同,具有更为接近的亲缘关系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体型外貌、生理机能、经济性状、适应性相似③遗传性能稳定-能将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纯种与杂种的根本区别④具有一致的生产性能-一个品种内可分为若干个品系-每个品系(或类群)各具特点-自然隔离形成,或育种者有意识培育,构成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⑤具有足够的数量⑥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审定和认定1、品种形成的原因:⏹各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交通不便造成地理隔离⏹各地的小群体在体型外貌及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出现家畜品种的雏形⏹原始品种被继续选育,形成特定生产方向的培育品种2、影响品种变化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ω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工业革命之前: 农业、军事→马业工业革命之后: 城市→乳肉蛋绒裘革等用途畜禽ω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自然环境条件ω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和食物结构等①专门化品种:在某一方面具有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从而出现了专门的生产力。
②兼用品种:具有两个以上方面生产性能特长的品种。
生长(growth):同类细胞数目增加或体积增大,使个体由小到大,体重逐渐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生长。
发育(development):由受精卵分化出不同的组织器官,从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与机能的过程。
它是个体生育机能逐步实现和完善的一个过程。
累积生长:家畜在任一时期所测得的体重或体尺,是前期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绝对生长: 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增长量. 反映生长速度.相对生长:单位时间内增长量(增量)与原有体量(始重)的比值。
反映了生长发育的强度。
生长系数(R):末重占始重的百分率, 表示生长强度的指标.生长加倍次数(n):从初重到末重翻几番。
分化生长率:所研究的部分和器官在特定时间内的增长与整体相对生长的比例。
当a=1时,表示局部与整体的生长速度相等。
当a>1时,说明局部生长大于整体的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晚熟部位。
当a<1时,说明局部生长小于整体的生长速度,该局部为早熟部位。
生长发育的规律性(阶段性、不平衡性)1、阶段性2、不平衡性:(1)体重增长的不平衡性。
(2)外形、部位增长的不平衡性。
(3)骨骼肌增长的不平衡性(胚期头部生长最快,出生后体轴骨生长最快)。
(4)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5)营养成分积贮的不平衡性。
生长波——生长强度有顺序地依次移行的现象就叫作生长波主要生长波——生长波从头部到腰部,从臀部到腰部,最后在腰荐结合部汇合,叫主要生长波。
次要生长波——从四肢骨下部到肩部和骨盘部,然后与体轴骨汇合。
生长中心——主要生长波与次要生长波汇合的地方。
、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因素1. 遗传因素不同家畜品种有其本身的生长发育规律;同一品种不同的选配方式,如近交和杂交后代,生长发育速度不同;不同类别基因对体型部位有不同影响。
2.母体大小胎盘大小、胎盘数量与密度是影响胚胎发育的主要因素。
母体越大,胎儿生长越快,胎儿的初生重就越大,从而影响胎儿出生后的生长。
母体大小对胎儿的影响在大家畜比小家畜更明显。
3.饲养管理因素营养水平、饲料品质、日粮结构、饲喂时间和次数等。
4.性别因素一般的哺乳动物,公畜生长发育较快,体型体重较大,对饲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对饲料营养浓度的反应也明显;去势对公畜的生长发育也影响明显,如牛去势后,新陈代谢和神经敏感性降低,育肥性能提高,肌肉的大理石纹状较公牛好。
5.环境因素炎热地区的家畜与寒冷地区的家畜生长发育速度、体形外貌有一定的差别;海拔高度对家畜的生长发育及体形外貌上也有较大影响;光照对动物的生产也有影响,如鸡上应用延长光照的时间来提高产蛋率,猪在黑暗的环境中沉积脂肪的能力较高。
研究外形的意义:(1)可以鉴定不同品种与个体间的差异。
(2)可以正确判断家畜的健康状态及对生态条件的适应性。
通过皮、毛状况察看家畜的健康。
(3)可以判定家畜的主要用途及生产力方向。
如肉用家畜与乳用家畜间的差别。
(4)可以判定家畜的年龄及生长发育情况。
如根据角轮数、牙齿状况来推断牛的年龄。
体质:是指在遗传基础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下,动物有机体各部分机能和结构协调性的综合表现。
体况:动物的肥满度和营养状况。
决定于饲养管理及利用性质,“膘情”。
生产力:家畜在一定饲养方式下所表现出的生产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指标。
意义:(1)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2)作为饲养家畜的依据(3)作为评定生产性能的尺度(4)作为选择种畜的依据(5)生产力是育种工作的基础3. 影响家畜生产力的内在因素(1)性别(2)年龄(3)个体大小(4)利用年限性成熟: 指家畜的生殖器官发育基本完善,开始具有繁殖能力。
同一家畜因品种、气候等条件不同,性成熟年龄也有差异。
一般家畜性成熟年龄为:猪3-8个月;羊6-8个月,牛8-12个月。
生理成熟:又叫发育成熟,指家畜生理上达到基本稳定的成年时期,此时动物的形态、机能及新陈代谢达到基本稳定。
猪2-3年,羊2-3年,牛4-5年。
体成熟: 指家畜生长发育基本完成,具有成年家畜应有的形态结构。
体成熟年龄受品种、环境气候、饲养管理等条件的制约。
家畜在体成熟时才能配种。
猪体成熟年龄为8-12个月,牛1.5岁-2岁,羊1.5岁。
经济成熟: 指家畜可以达到作为某种经济利用的状况。
如肉用家畜.自然选择: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自然界对物种的选择作用人工选择:指在动植物育种过程中,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家养动植物进行的有目的性的选择过程。
性状:是认识生物体遗传变异现象的起点,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统称为性状。
一、对隐性基因的选择 二、对显性基因的选择: 1、根据表型淘汰隐性纯合个体淘汰所有可识别的隐性纯合个体,开始能较快地降低群体中隐性基因的频率,但逐渐变缓,且很难降至0。
2、通过测交鉴定显性杂合个体除隐性基因。
① 依据系谱信息② 依据后裔信息③ 与配母畜为隐性纯合体 5个后代④ 与配母畜为已知隐性基因携带者 11个后代⑤ 与配母畜为已知携带者的女儿 23个后代⑥ 与配母畜为被测公畜自己的女儿 同上⑦ 与一母畜群随机交配 P (检验概率)=1-(1-0.5q )n(三)对伴性基因的选择四)采用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检测质量性状基因)1(1)(221q s q q s q q ----=检验概率: 在后代中观察到至少有一个隐性纯合表型的概率1. 留种率——留种个体数与同期全群总数之比。
2. 选择差(S) :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亦即被选留种畜所具有的表型优势。
3. 选择反应(R) :子代与亲代均数之差。
代表了被选留种畜所具有的遗传优势。
4. 遗传进展(△G t) :平均每年选择反应,即选择反应除以平均世代间隔。
5、选择强度:以表型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为标准化选择差,选择强度。
影响数量性状遗传进展的基本因素1. 留种率数量性状在呈正态分布下,留种大小就决定选择差的大小。
即留种率愈高,选择差愈小;留种率愈低,选择差愈大。
2. 表型标准差( ) 表型标准差改变的是性状在群体中的变异程度,同样的留种率,标准差大的性状,选择差就大。
3.世代间隔(GI )选择反应是一代所能获得的改进量,而年改进量不仅与选择反应有关,而且也受世代间隔的影响。
间接选择反应:指由于对X 性状选择而使与X 性状有遗传相关的y 性状在一代里所发生的变化,就叫做y 性状的间接选择反应。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统称为QTL间接选择的实质就是早期选择顺序选择法: ①概念:单位时间内只选择一个性状,待该性状得到改进后,再选择另外一个性状,依次进行选择。
2.独立淘汰法(独立水平法)①概念:在同一时期内选择几个性状,每个性状规定其选择标准,其中任一个性状达不到标准的,都应该淘汰掉。
3.综合选择法(最常用)①概念:将几个性状的表型值,按其遗传力、经济重要性以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进行加权而制定成一个综合选择指数,按照指数值的高低进行选择,称为综合选择。
选择的意义1. 选择能够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增加有利基因重新结合的机会,促使群体出现新的变异。
2. 选择可以改变群体的基因型频率,使群体出现新的性状。
3. 选择彻底的话可以使有利基因得到巩固。
4. 在前述三方面基础上,加上自群繁育可能导致种群特性发生分化,产生不同的亚种、变种或品种,甚至出现新的物种。
提高选择效果的途径总体要求: 早选、选准和选好1、早期选种:可降低种畜饲养成本、缩短世代间隔。
2、准确选种:提高选择的准确性3、从优选种:P σ)(22)(y p A y x x y xy h h i CR σγ⨯⨯⋅⨯=i i n i i n n n n P P h P P h P P h P P h I i 2122222211211∑==+++=ωωωω从优从严,选出遗传素质优秀的个体作种用。
育种值:将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座上基因的加性效应总和称为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此值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上的贡献大小,因此这部分效应也叫育种值。
估计传递力是估计育种值的一半:re 表示各次记录间的相关系数(即重复率)利用同胞信息估计育种值的优点:可进行早期选种Array 可进行限性性状的选择可进行本身难以度量的性状的选择对低遗传率性状,同胞资料选种的可靠性大缺点:只能区别家系间优劣,不能鉴别家系内好坏制订选择计划的步骤:1、各性状表型参数和遗传参数的估计;2、各性状经济加权值的确定;3、选择强度的估计;4、选择指数的制订和选择效果的估计;5、计算个体指数值,确定选择策略制订选择指数的注意事项强调经济加权值的制订:1、突出主要经济性状:2-4个为宜2、所选性状容易度量:3、尽可能是早期性状:早期选种4、对“向下”选择的性状,加权值为负5、对负相关的性状尽可能合并为一个性状来处理BLUP:最佳——估计值的误差方差最小线性——估计值为观察值的线性函数无偏——估计值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量的真值。
选配——就是有意识、有计划地决定公母畜的配对。
选配的意义和作用:(1)选配能创造必要的变异,为培育新的理想型创造条件,改变群体的遗传结构。
(2)选配能够使优良性状得到固定,稳定其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