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

合集下载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1. 引言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记录。

本文档旨在记录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的详细过程和结果,以便于生产管理人员进行追溯和分析。

2. 检验对象本次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的对象为产品A,包括以下几个工序: 1. 工序A: 原料准备 2. 工序B: 组装 3. 工序C: 装配 4. 工序D: 检测3. 检验方法和标准根据产品A的技术要求和国家标准,我们选择了以下检验方法和标准: 1. 检验方法:目视检查、测量检验和功能检验。

2. 标准:每个工序的检验标准均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设置,具体标准见附录A。

4. 检验过程和结果4.1 工序A: 原料准备检验人员使用目视检查的方法对原料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尺寸等方面的检验。

同时,还进行了材料成分的检测。

检验结果如下:原料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001 外观合格001 尺寸合格001 材料成分合格002 外观合格002 尺寸合格002 材料成分合格4.2 工序B: 组装对组装过程进行了目视检查和功能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产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A001 外观合格A001 组装质量合格A001 功能合格A002 外观合格A002 组装质量合格A002 功能合格4.3 工序C: 装配对装配过程进行了目视检查、测量检验和功能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产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A001 外观合格A001 尺寸合格A001 装配质量合格A001 功能合格A002 外观合格A002 尺寸合格A002 装配质量合格A002 功能合格4.4 工序D: 检测对成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产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A001 外观合格A001 尺寸合格A001 性能合格A002 外观合格A002 尺寸合格A002 性能合格5. 检验结论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所有原料的外观、尺寸和材料成分均符合要求。

质量管理记录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记录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记录管理制度一、引言质量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质量管理记录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记录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质量管理记录的管理和运用,确保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生产、检验和质量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质量管理记录的管理。

三、质量管理记录的种类1. 生产过程记录: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日报、生产设备使用记录、生产工艺参数记录等。

2. 质量检验记录:包括原材料检验记录、半成品检验记录、成品检验记录等。

3. 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文件等。

4.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包括不合格品处置方案、处理过程、效果验证等。

四、质量管理记录的管理流程1. 生成记录:所有的质量管理记录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记录,记录人员要认真填写,并及时汇总整理。

2. 核对记录:生成记录后,应由质量管理部门核对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有问题应及时整改。

3. 审核记录:审核人员对核对后的记录进行再次审核,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有问题应提出修改意见。

4. 签字确认:审核通过后,有关人员对记录进行签字确认。

生产记录相关的签字必须包括负责人、操作人员等。

5. 存档管理:签字确认后的记录,应按照规定进行存档管理,确保记录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留期限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6. 利用管理:存档后的记录应能够及时调取使用,为生产管理、质量检验提供依据。

在利用记录时要注意保密、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质量管理记录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定期检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记录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 抽查核查: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可以随机抽查和核查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3. 外部审核:公司要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对质量管理记录管理制度进行审核,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是指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验的一套规定和程序。

其目的是通过检验和监控,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验项目和标准:明确生产过程中需要检验的项目和相应的标准,确保产品的关键参数和指标符合要求。

2. 检验设备和工具:确定适用于生产过程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检测仪器、测试设备、计量设备等,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方法和程序: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检验方法和操作程序,包括取样方法、检测方法、判定标准等,确保检验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4. 检验记录和报告:要求对每次检验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异常情况、纠正措施等,以便跟踪追溯和分析问题原因。

5. 检验人员和培训:确定负责检验的人员要求和培训计划,确保检验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检验设备和工具。

6. 检验管理和审核:建立检验管理制度,包括检验计划的编制、执行和跟踪,以及定期对检验制度的审核和评估,确保检验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通过建立和执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信誉。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

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一、任务背景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为了确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二、记录格式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记录应按照以下格式进行记录: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三、记录内容1. 原材料检验记录1.1 水泥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标称强度等- 检验结果- 备注:如存在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1.2 骨料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包括粒径分布、含泥量等- 检验结果- 备注:如存在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1.3 混凝土外加剂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含固量等- 检验结果- 备注:如存在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2. 配合比记录- 配合比编号- 水灰比- 混凝土等级- 骨料种类及用量- 水泥种类及用量- 外加剂种类及用量- 备注:如有特殊要求或者调整,需详细说明3. 搅拌记录- 搅拌机编号- 搅拌开始时间- 搅拌结束时间- 搅拌时间- 搅拌机转速- 备注:如搅拌过程中浮现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4. 浇筑记录- 浇筑日期- 浇筑部位- 浇筑方式- 浇筑人员- 浇筑开始时间- 浇筑结束时间- 浇筑数量- 备注:如浇筑过程中浮现异常情况,需详细说明5. 强度检验记录- 检验日期- 检验部位- 检验方法- 检验结果- 备注:如强度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详细说明原因和处理措施6. 其他记录- 如有其他与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相关的记录,可在此部份进行补充,需详细说明内容和日期四、注意事项1. 记录应准确、真实,不得随意篡改或者删除。

2. 如有异常情况或者问题,应及时记录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3. 记录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记录。

4. 记录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录相关信息。

生产与质量记录介绍、类别、容易出现的问题

生产与质量记录介绍、类别、容易出现的问题

生产与质量记录介绍、类别、容易出现的问题质量和生产记录介绍一、概述1.记录:用于记载事物或过程的文字、表格一类的文件。

2.记录的重要性:记录是记载生产与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和我们所制定的文件相符。

每一文件都应有相应的记录来支持。

各种检查的重点有三部分:现场、记录、软件等。

现场主要检查硬件、操作及现场所处的状态;文件主要检查所制定的文件的内容是否生产情况一致,文件的制定是否合理、齐全等。

记录的检查有三个方面:2.1 记录的格式、内容是否齐全,GMP中规定的项目都应齐全。

2.2 检查过去的生产状况。

通过对过去所填定的批生产记录及其他记录的检查,可发现过去的生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质量检验情况等。

2.3 检查现状:由点到面:批生产记录中的某一物料情况引申到仓库的物料情况,物料的采购、入库、发放、质量部的检验、留样等情况;批生产记录中的工艺参数、物料平衡、偏差、操作要点等引申到工艺规程、工艺执行情况、工艺监控等;批生产记录中的物料传递过程引申到工艺流动情况、中间站运转情况;压差、温湿度记录引申到厂房情况、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情况;设备运行记录引申到设备情况;清场记录引申到卫生执行情况、卫生SOP、现场卫生监控;销售记录引申到销售情况;检验记录引申到质量管理情况(质量标准、检验SOP、质量管理制度、全检等)。

二、分类人员管理:员工培训记录、培训档案、体检表等物料管理:采购记录、验收记录、入库记录、库卡、台帐、请验单、发放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

生产技术管理: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合箱记录、中间站记录、偏差处理记录等,工艺查证记录。

质量管理:现场监控记录、检验记录、检验台帐、留样观察记录等。

设备管理:设备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巡回检查记录、购置、开箱验收记录等。

卫生管理:厂房、地漏清洁记录、清场记录等。

销售管理:产品销售记录、退货记录等。

凭证:合格证、不合格证、桶签、检验等。

三、记录的内容、编制要求(以批生产记录为例)1.批生产记录的定义: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

过程审核检查记录---来料检验

过程审核检查记录---来料检验
-对内/外部报怨,向相关责任部门下发《质量整改推进计划》,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
-纠正效果的证明(客户的质量信息反馈减少)。






八、以往顾客投诉情况、纠正措施实施情况、以往质量问题
1.是否按时落实要求的纠正措施并检查其有效性? -审核结果整改结果; -内/外部抱怨; -纠正效果的证明.
1、按时落实要求的纠正措施并检查其有
效性;
-对顾客投诉的情况,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处置单》追溯其根源,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报告》、运用《顾客报怨及组织内部报怨与制造过程/产品矩形图》,形成闭环并审核结果整改结果;
工序名称
来料检验
工序编号
01
审核要点
审核记录
判定
一、过程负责人
是否指定过程负责人
已指定过程负责人

二、完整的输入(待加工零件、作业指导书、零件周转卡)
1.生产文件与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所有的重要技术要求,包括产品安全特性,并坚持执行?
2.是否持有PFMEA、控制计划、过程作业指导书/检验指导书,
3.特殊特性标识;
-精度/状况;
-检定/能力调查。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
2、生产设备/工装模具能保证满足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
-验证结果,适当时包括Cmk;
-防错功能(报警,自动断开); -维修状态。
3、生产工位、检验工位符合要求; -照明/清洁;
-人机工程;
-零件搬运/安全生产。
4、对产品调整/更换有必备的辅助器具;
1、产品数量/生产批次的大小是按需求而定,是有目的地运往下道工序;
2、产品是按要求贮存、运输方式/包装方法按产品的特性而定。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检验操作规程一、前言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进货、加工过程、包装过程等。

三、检验设备1.检验设备应满足国家标准和标准化要求,并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

2.检验设备应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放置和保管,保持清洁、整齐。

四、检验步骤1.原材料进货检验:(1)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外观检验,包括颜色、形状、尺寸等;(2)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如硬度、抗拉强度等;(3)进行化学性能检验,如成分含量、腐蚀性等。

2.加工过程检验:(1)在加工过程中,对每个工序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加工精度和工艺流程的合理性;(2)对加工过程中的产生的废品进行分类和记录,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包装过程检验:(1)对包装材料进行外观检验,确保包装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五、检验记录1.检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结果、检验人员、检验时间等;2.记录需要真实准确,遵循保密原则,不得外泄。

六、异常处理1.当发现产品质量不合格时,应及时停止生产,并进行确认和调查原因;2.对于不良品,应进行分类和记录,以便进行整改和改进;3.合格的产品应分类存放,做好防潮、防尘等工作。

七、检验结果处理1.检验结果正确的产品,可以进行下一步生产工序;2.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应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直到符合要求为止;3.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应按照内部流程进行,严禁私自流入市场。

八、操作规范所有检验工作人员都必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工作,确保操作规范、一致性和稳定性。

九、培训与考核对所有进行检验操作的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

十、操作安全进行检验操作时,必须戴好安全防护用具,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的安全。

十一、附则1.本操作规程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其适应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2.对于重大问题或不符合规程的情况,应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过程审核检查记录表

过程审核检查记录表
-包装
-仓库管理系统
-FIFO 先进先出 / 按照批次投入使用
-有序和清洁
-气候条件
-防损防污防锈
-标识可追溯性/ 检验状态/ 加工工序/ 使用状态
-确保防止混放和混用
-隔离库设置并使用
1.9员工素质是否满足了相应的岗位要求
- 产品/技术规范/特殊的顾客要求
-模块中的零部件的产品特性和加工过程的专业知识
- 工装模具/设备/机器的保养和维修状态包括有计划的维修
2.2.2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测量和检验设备能否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可靠性试验、功能试验和耐腐蚀试验
-测量精度/检测设备能力
-数据采集和可评价性
-检测设备的校准证明
2.2.3生产工位和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人机工程学
-照明
-有序清洁
-环境保护
-工作环境/零件搬运
-数据采集和可评价性
-检测设备的校准证明
2.2.3生产工位和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人机工程学
-照明
-有序清洁
-环境保护
-工作环境/零件搬运
-安全生产
2.2.4在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全部的重要事项并得到遵守
- 过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时间、速度
-机器/工装模具/辅助器具的数据
-检验规范重要的特性、检验器具、方法、检验频次
-安全生产
2.2.4在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全部的重要事项并得到遵守
- 过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时间、速度
-机器/工装模具/辅助器具的数据
-检验规范重要的特性、检验器具、方法、检验频次
-过程控制图中的控制限
-机器能力和过程能力的证明
-设备操作指导
-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
1、各生产环节的检验人员,应按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合格产品,由检验人员签章后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产品开具不合格品通知单交分厂办手续处理。

2、各生产环节的检验,均须强调“首检”,加强“巡检”,严格“完工检”。

(1)、首检:凡加工改变后的首件,均须进行检查,首件检查应由操作者自检合格后交首检,首检合格,检验员在路线单及检验记录本上盖首检章,方准成批加工生产,检验员应对首检后的零件负责。

(2)、巡检:在生产过程中反复进行、检验员每班至少巡检两次,做好巡检记录,并对巡检结果的零件负责。

(3)、完工检:工序终结,零件去尽毛刺、铁屑、油污后进行。

检验时应作好检验记录,主要零件的关键尺寸按检测记录要求进行。

一般零件(或一般工程)抽检不少于10%,抽样检验时如发现不合格品,应加倍抽样复查,假设仍不合格那么退回生产分厂自检处理,重新交验;否那么,检验员可以拒检。

3、凡跨部门加工的工序(零件)须凭加工部门检验人员在路线单上签字,否那
么,下道工序可以拒检。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5篇)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5篇)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1、各生产环节的检验人员,应按产品图纸,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合格产品,由检验人员签章后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产品不得流转。

2、各生产环节的检验,均须强调“首检”,加强“巡检”,严格“完工检”。

(1)、首检:凡加工改变后的首件,均须进行检查,首件检查应由操作者自检合格后交首检,首检合格,方准成批加工生产,检验员应对首检后的零件负责。

(2)、巡检:在生产过程中反复进行、检验员每班至少巡检两次,做好巡检记录,并对巡检结果的零件负责。

(3)、完工检:工序终结,零件去尽毛刺。

检验时应作好检验记录。

3、凡跨部门加工的工序(零件)须凭加工部门检验人员在工艺单上签字,否则,不得流转到下道。

4、发现生产过程违反工艺规程,检验员应及时劝阻,若该行为为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且劝阻无效,发现人有权予以制止并立即报告领导。

5、在生产过程中,对按规定应做而没有做好“自检”的产品(零件),班组长要负全责。

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制度(2)是为了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合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设备和仪器的管理:需要确定适当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制定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检验标准和规范,包括所需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标准和合格要求等。

3. 检验程序和流程的设定:设定适当的检验程序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检验工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4. 检验记录和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数据管理系统,对检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存档,以便追溯和分析。

5. 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制定相应的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包括停产整改、重新检验、追溯原因等,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

6.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评估检验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接受外部审核,确保质量检验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通过建立和执行有效的质量检验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风险,保障产品符合用户的要求和期望。

关键件进厂检验记录和生产过程检验记录

关键件进厂检验记录和生产过程检验记录

铜排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41-1
断路器进货检验记录
编号:DR.J.36
绝缘件进货检验记录编号:
DR.J.45
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57
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57
交流接触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49
交流接触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49
互感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35
互感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35
隔离开关/熔断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34
隔离开关/熔断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34
导线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41-2
导线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41-2
按钮/信号灯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47
按钮/信号灯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47
仪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
DR.J.38
仪表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38
转换开关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37
转换开关进货检验记录编号:DR.J.37
(剪板下料)
(剪板下料)
(折弯)
(开孔、冲孔)。

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生产过程

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生产过程

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一、目的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确保出厂食品质量合格,如实记录出厂食品检验合格证和质量安全状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我公司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最终产品的检验。

三、职责1、品控部负责最终产品的检验。

2、相关部门负责协助质量检验员进行最终产品的检验。

四、工作程序1、出厂前质检部门依据《辣椒酱标准NY/T 1070-2006》等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检验要求,自行对生产的产品生产进行批批检验和判定。

2、出厂检验项目与《辣椒酱标准NY/T 1070-2006》及相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食盐、总酸、水份。

我厂自行进行出厂检验的,应符合以下规定:(1)应具备必备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和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2)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经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3)检验员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4)每年必须按食品安全标准进行两次以上的全项检验,并与制定检验机构进行一次对比检验,同时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3、我厂建立和保存食品出厂检验的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记录,出厂检验记录应该包括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应及时、完整、清晰。

4、如产品判定不合格,按《不合格产品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5、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6、我厂按规定保存食品出厂检验留存样品,留存样品应与出厂检验样品数量等量,留样样品数量为500g,留存样品保质期限为保质期满后一个月。

7、留样品出现严重问题的每年集中报废处理一次,由留样管理员填写《留样报废单》,注明品名、批号、数量、报废原因等,报质量主管审核,经理批准。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1. 引言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是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标准得以遵守的重要环节。

通过记录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结果,可以发现问题、改进流程并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文档旨在记录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的结果,并提供一份标准的记录模板,以便于记录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2. 质量检验记录模板日期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结果处理措施3. 检验项目说明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的项目可以根据具体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要求进行设定。

例如,对于食品加工行业来说,常见的检验项目可能包括温度、湿度、pH值、外观、重量等。

在填写检验项目时,应尽可能详细描述具体的项目要求和标准,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检验标准与结果每次进行质量检验时,需要记录检验的日期、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和检验结果。

检验标准应该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产品规范或生产工艺的要求。

对于每个检验项目,应该明确指定合格和不合格的标准,以便在检验结果中进行记录。

检验结果可以采用合格/不合格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以使用定量的数据进行描述。

不合格的结果应该在处理措施一栏中注明具体的处理方法,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5. 处理措施在记录中,处理措施一栏应详细描述针对不合格的检验结果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处理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不合格,可以选择重新进行检验,以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调整工艺参数:根据不合格的检验结果,调整相关的生产工艺参数,以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更换原材料:如果检验结果不合格与原材料质量有关,可以选择更换合适的原材料。

•返工/修复: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可以通过返工或修复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其达到要求。

•停产/报废:对于严重不合格的产品,可能需要停止生产并报废相关产品,以确保不合格产品不会流入市场。

处理措施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6. 结论生产过程质量检验记录是评估生产过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检验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检验和验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展开讨论,以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和规范。

二、检验批信息项目名称:XXX工程检验批号:XXX施工单位:XXX公司检验批负责人:XXX监理单位:XXX监理公司质检单位:XXX质检公司三、施工情况1. 混凝土类型:普通混凝土2. 浇筑部位:楼板3. 浇筑日期:20XX年XX月XX日4.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5. 搅拌站:XXX混凝土搅拌站6. 运输方式:自卸车运输四、原材料检验1. 水泥1.1 规格:XXX1.2 生产厂家:XXX公司1.3 检验依据:GB/T XXXX-XXXX 1.4 检验结果:合格2. 砂、石料2.1 规格:XXX2.2 生产厂家:XXX公司2.3 检验依据:GB/T XXXX-XXXX 2.4 检验结果:合格3. 水3.1 检验依据:GB/T XXXX-XXXX 3.2 检验结果:合格4. 外加剂4.1 规格:XXX4.2 生产厂家:XXX公司4.3 检验依据:GB/T XXXX-XXXX4.4 检验结果:合格五、混凝土配合比检验1. 配合比设计值:C302. 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六、搅拌运输检验1. 混凝土装车时坍落度:XXX2. 混凝土抗渗性能:符合要求3.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有无分层、渗水等现象:无七、浇筑验收1. 浇筑前模板检验:符合要求2. 硬化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3. 浇筑温度、冷缝处理情况:符合要求八、养护验收1. 养护措施:XXX2. 养护时间:XX天3. 养护效果:符合要求九、试块成型及试块养护制度1. 试块成型方式:XXX2. 试块养护温度、湿度:符合要求3. 试块养护期:XX天4. 试块养护效果:符合要求十、混凝土强度检验1. 试块编号:XXX2. 强度设计值:C303. 强度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十一、质量验收结论根据以上施工检验批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确认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工程要求,达到验收标准,特发此次混凝土工程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证,并签字盖章。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记录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记录
二人核对口
器具每料一个不得混用
不混用口
执行胶囊配制岗位操作法
过筛目数:应符合该品种工艺规定
执行胶囊配制岗位操作法口
过筛目数:
符合工艺规定口已纠正口
球磨机粉碎混合时间:应符合该品种工艺规定
球磨始:时分
球磨终:时分
球磨始:时分
球磨终:时分
球磨始:时分
球磨终:时分
符合工艺规定口已纠正口
总混时间:
符合工艺规定口已纠正口
检查日期
年月日
岗位负责人
检查者
数量
项目
监控要点
检查结果





1、是否有清场原始记录及清场合格证;
□有
□无
2、是否有批包装指令;
□有
□无
3、待包装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是否与指令一致;
□一致
□不一致
4、待包装品是否有流转证;
□有
□无
5、核对包材是否有检验合格报告单或合格证;
□有
□无
6、核对外包装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是否与指令一致。
□一致
□不一致








抽检时间
打码质量
装量质量
装盒质量
贴检封质量
装箱质量
打包质量
日时分
日时分
日时分
日时分
日时分
日时分
操作
开始
日时分
操作结束
日时分
成品数
箱中盒小盒折合板(瓶)
取样板(瓶)
成品率
%
入库数
箱(其中拼箱原批号:数量:中盒;本批批号:数量:中盒)

原料、过程、成品 检验规程-备查文件[2]

原料、过程、成品   检验规程-备查文件[2]

质量检验规程产品检验必须要有记录。

检验记录应有授权的检验员签名,注明检验依据和检验结论,经总检员审核确认后方可生效,检验记录予以保存。

产品的检验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原材料检验。

第二部分,生产过程检验。

第三部分,成品检验。

第一部分原材料检验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产品的质量,未经检验的原材料不得入库使用,如遇生产急需时,生产车间必须办理紧急放行申请,经批准后才能投入使用。

一、基材板的检测中高密度纤维板以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指标来分等级。

对中高密度纤维板的检验分外观质量检验和物理性能检验两类进行。

外观质量检验包含外观要求和尺寸偏差。

物理性能检验包含密度、内结合强度、静曲强度、甲醛释放量等等。

1、外观质量检验规程对于中高密度板的外观质量检验,可以在压贴工艺的第一道工序铺纸工序中由操作工采用逐批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

外观要求与尺寸偏差的检验参照GB/T11718-1999标准,抽样检验基数方案见表1,具体技术指标的项目和要求按照表2进行。

表12、物理性能检验规程对于中高密度纤维的物理性能检验,视具体情况采用抽样检查法和周期性检验法。

具体操作如下:1).当供应商的原辅材料及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动时采用抽检。

2).对于初次供货的供应商采用抽检。

3).对于正常生产供货且产品质量稳定的供应商每年不定期抽检4次。

4).对于正常供货但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每年不定期抽检6~8次。

5).对于中高密度板纤维物理性能的检验参照GB/T11718-1999标准,具体技术指标的项目和要求按照表2。

高密度纤维板检验标准(本色/绿色)-表2二、浸胶纸的检测浸胶纸的质量是否达标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并且在热压工序中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因此采用每批抽样检验。

耐磨纸、装饰纸、平衡纸的检验分外观质量检验和物理性能检验两类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包含尺寸偏差和外观要求,物理性能检验包含浸胶含量、残留挥发物含量、预固化度等等。

具体技术指标的项目和要求分别按照表3~5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