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参考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参考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现代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家庭生活‎比较优越,外来文‎化的冲击波也比较‎强烈。

这诸多的因‎素,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无疑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据一九九八年‎全国少工委等组织‎联合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少年儿童‎存在四大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如今‎少年儿童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某省高‎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教育,把老师残‎忍地杀死宿舍中,‎仍若无其事地上课‎玩耍三天至案发”‎。

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向我们说‎明一个问题,现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ho‎)1989年关于‎健康的第四次定义‎:健康的涵义,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二、研究目标1.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3.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包括情绪、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方面。

2.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角度,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3.访谈法:与小学生、家长、教师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看法和建议。

4.实证研究: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验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

五、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研究主题,查阅文献,设计问卷和访谈提纲。

2.实施阶段: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

3.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4.策略研究阶段:结合分析结果,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六、预期成果1.揭示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家庭、学校、社会提供干预建议。

3.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七、研究团队1.项目负责人: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和心理健康教育背景的专家。

2.成员:心理学科教师、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等。

好啦,到这里,我们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就告一段落了。

希望这篇方案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让我们一起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谢谢大家!注意事项:1.确保问卷调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解决办法:在设计问卷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回答意愿,问题要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1一、问题的提出1、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而能适应于新世纪竞争的人才,需要具备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全面发展、和谐统一,构成完善人格的整体。

学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工程,小学教育需要从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经受全球挑战的人才目标出发,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受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在不合理的学习负担压力下,他们的身心潜能不能有效开发,个性特长不能和谐发展。

3、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富不思进"的影响,小学生在"过剩"的物质拥有背后,承受着严重的精神营养"饥荒"和精神"消化不良"。

在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状况下,受物欲和金钱背后不良风气的影响,小学生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产生了模糊。

4、受独生子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在"小太阳"、"小公主"般的"宠养"中,孤僻、自私、依赖之类的"并发症"正不断滋生蔓延。

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现比重的增大,受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小学生带来多种多样严重而复杂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危机。

5、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对我说:“现在小学生说谎的人太多了,而且说谎不打草稿,随口而出。

”我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说谎的坏习惯,感到心烦。

在一项由班主任填写的儿童行为问卷中发现,小学生中有说谎行为者随着年级的上升,人数亦逐渐增多。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据相关数据显示,小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逐年上升,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研究内容1. 调查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2. 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探索适合我国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模式。

3. 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措施。

4. 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德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的融合,实现全面发展。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数据。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策略,观察和分析实验效果。

5. 综合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五、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培训调查人员。

2. 实施阶段: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4. 研究阶段: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5. 验证阶段: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研究结果,观察和分析实验效果。

6. 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提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案(2)

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方案(2)

⼩学⽣⼼理健康研究⽅案(2) ⼩学⽣⼼理健康研究⽅案篇3 为认真落实省⼗⼆五重点课题《区域推进中⼩学⼼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精神,适应社会改⾰发展需要和学⽣⾃⾝成长的需要,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以培养造就新世纪的⼀代新⼈为⽬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作这个中⼼,服务于全校师⽣的⼼理健康建设,提⾼全体师⽣的⼼理⽔平,促进素质教育在我校的深⼊开展。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希望在课题的带动和领导的重视及扶持下,能够构建具有我们实验中学的特⾊的⼼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下是我的初步设想,不⾜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

⼀、指导思想 ⼼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种新的发展,它的内容已⽇益渗透到⼈们的⽣活态度、⽣活观点、以及实际的⽣活中,因此,作为⼀名教师,关注学⽣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的⾝体、⼼理两⽅⾯的健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的⼼理健康教育,⼼理品质,促进学⽣整体素质提⾼,确保学⽣健康发展。

⼆、教育⽬标 针对我校⼼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加⼤⼼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度。

⾸先,加强对⼼理教育领导者、班主任、⼼理健康教师素质培训。

培养⼀⽀⾃⾝⼼理健康、懂得⼼理专业知识、掌握⼼理辅导技巧和⼼理训练法的教师队伍,建⽴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理健康教育⼯作体制。

其次,加强⼼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努⼒提⾼我校⼼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平。

再次,充分发挥实验中学的“领头鹰”的作⽤,不断推动中⼩学⼼理健康教育⼯作向纵深⽅向发展。

三、实施⽅案 1.确定领导⼩组,组建教师队伍。

建议学校把⼼理健康教育作为⼀项紧迫的任务来抓,成⽴以校长亲任组长的⼼理健康教育领导⼩组,抓紧师资队伍培训,⼒求全员参与。

2.做好⼦课题研究申报⼯作。

为重视课题建设,可考虑建⽴⼗⼆五课题⼩组,定期进⾏课题研究,积极开展⼼理健康活动课的教研活动,推选优秀教师上观摩课,认真开展咨询活动课注意收集整理有关⼼理健康资料,认真撰写⼼理健康教育研究⼼得体会、个案分析、总结论⽂等并进⾏交流推⼴。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申请书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课题结题申请书___年度教育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编号:课题名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所在单位:手机: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新的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模式“活动体验---感知行为”课堂模式;2.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3.研究学生常见的问题表现形式及相关校正策略;4.研究健康教育课及班主任教师专业成长;5.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整合;6.研究健康教育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7.研究如何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我们首先制定计划,将培养重点渗透到每节课以及每时每刻,帮助孩子们在研究中克服各种内部和外部障碍的干扰,并落实下一步计划。

其次,通过微信、电话、家长会、家访等途径,与家长共同寻找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

最后,及时总结经验,教师间多沟通,及时收集研究成果。

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一、启动、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7年4月)1.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调查分析。

2.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结合观察、调查情况,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3.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二、初步探索阶段(2017年4月—2017年8月)1.遵照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研究、推进,确定好研究内容。

2.在班里积极行动,反复指导、实践,侧重寻找对策研究的方法。

三、深入实践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2月)1.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在科学课中存在的问题。

2.利用学校心理辅导室,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并做好案例收集。

四、总结、分享阶段(2018年1月—2018年3月)1.整理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分析研究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汇编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以及其他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并在学校推广应用这一成果。

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包括:一、教师方面:1.任课教师提高了认识,改善了教育、教学方式。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广泛关注。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学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开展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 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3. 结合实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策略等。

2.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分布特点。

3. 实证研究法:选取部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效果。

4. 案例分析法:收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

四、研究结果1.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等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

2. 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策略:根据文献分析和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

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如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师生沟通等。

3.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成果:通过对部分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我们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学习积极性、自信心等方面有所提高。

4.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总结:结合实践,我们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等。

五、结题结论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需引起广泛关注。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题研究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题研究

小学生心理辅导课题研究心理辅导在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压力。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心理辅导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与其相关的挑战以及提供有效援助的方法。

一、心理辅导的意义1. 促进学习:小学生阶段是知识蓬勃发展和快速学习的时期。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2.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未来人格发展和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尊重他人及合作意识强烈等良好行为习惯。

3.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常面临艰难的挑战和情绪困惑。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教授他们处理情绪的技巧和策略,帮助他们应对挫折、焦虑或恐惧等负面情绪,并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水平。

二、小学生心理辅导所面临的挑战1. 缺乏认识和支持: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对于心理辅导重要性的共识,以及相关方案和资源的不足,给了心理辅导师在实施工作时一定程度上的压力。

2.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竞争愈发激烈,小学生逐渐面临各种压力,在学业、同伴关系、家庭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自卑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3. 个体差异化需求: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其独特性格和心理表现。

因此,在进行心理辅导时需要制定针对性强的个体化计划和方法。

三、提供有效援助的方法1. 增加心理辅导师数量和制定相关政策学校应增加心理辅导师的配备,以满足学生大规模需求,并将心理辅导纳入教育计划中,确保资源和政策的合理配置。

2. 家庭与学校合作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家庭与学校应加强沟通,分享心理发展观察结果,并共同制定有效解决方案。

3. 开展与年龄段相关的活动孩子们参与适龄组织的团队活动能够培养其团队意识、交流技巧及社交能力。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

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

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所教班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 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机制、感觉记忆、思维技能以及动机情感、心理差异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小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小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小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研报告1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事关少年儿童的成长,少年儿童的素质状况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带着责任思考这一问题,立足实际为孩子们多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

一、我市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现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举办了“争做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德育论坛”和“中小学心理行为健康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全市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比以往明显提高。

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少年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上产生了一些问题。

通过对我市640余名6-12岁学生的调研结果看,有些问题比较突出。

一是唯我独尊,脆弱娇气,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规矩意识欠缺,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缺少感恩,对他人不够尊重;三是对家长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和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四是责任意识和团结精神淡薄,不愿多做事情,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还有极个别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有自卑孤僻、烦躁焦虑、抑郁叛逆等倾向。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存在偏差。

调查中有82%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

这种认识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加大了孩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还有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学习过分干涉或迁就,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化。

也有一些家长不清楚文明行为要求,不遵守社会公德,和孩子相处不注重个人言行,对孩子形成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还有不足。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造成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负责人:工作单位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社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并日渐为全社会所关注。

一般人群中,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约10%-15%,而在一些特定的职业、年龄人群中,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可高达40%以上,学校是高发场所,教师、学生则是高发人群。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研究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成才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儿童和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社会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上来。

要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素质如何,直接关系于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专门提出:“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精心的、周到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和教师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关心儿童心理健康、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

可以看出,我们党和政府已经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方法

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方法1. 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方法,使得学校无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理健康课程。

因此,研究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2. 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

文献研究是通过检索、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来探讨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有效方法。

调查研究是通过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小学心理健康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法,探索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有效方法。

案例研究是通过分析案例,深入了解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有效方法。

数据分析是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收集、描述、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过程。

数据分析过程中,可以采用描述性统计、因素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来分析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数据。

描述性统计可以提供有关受试者的基本信息,例如性别、年龄、学校等,并对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因素分析可以检验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回归分析可以检验不同因素对受试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程度;而多元统计分析则可以检验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4. 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结论研究:经过研究,发现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结论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手段综合推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5. 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研究结果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实施可以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自尊心、沟通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此外,研究还发现,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他们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思考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思考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思考与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学习压力、家庭矛盾、同伴关系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产生。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1.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

2.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3.提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三、研究内容1.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压力、人际关系、情感状态等方面。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分析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筛选出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模式。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制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梳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3.访谈法:对部分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五、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收集资料,梳理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框架。

2.第二阶段: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3.第三阶段:进行访谈,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数据。

4.第四阶段: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制定策略。

六、预期成果1.形成一份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报告。

2.提出一系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3.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借鉴。

七、研究期限本研究预计历时一年,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

八、经费预算1.问卷调查:印刷问卷、数据录入等费用共计2000元。

2.访谈:交通、通讯等费用共计1000元。

3.文献综述:购买相关书籍、资料等费用共计500元。

九、研究团队1.负责人:具备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2.成员:心理学专业教师、小学教师、研究生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选题依据小学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群体,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对其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1.探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2.考察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3.指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三、研究内容1.调查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自尊、心理抗压能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2.分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结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教育需求,针对性地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策略、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4.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通过实验对照组设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5.提出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以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完善建议。

四、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

采用标准化心理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2.访谈法。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法,对小学生、家长、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3.文献研究法。

对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研究和综合分析;4.实验对照组设计法。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五、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1-3个月):确定研究方案,文献研究和准备研究工具;第二阶段(4-7个月):开展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查;第三阶段(8-10个月):数据分析和研究结果的整理;第四阶段(11-12个月):实验对照组设计和效果评估,撰写论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案

⼩学⼼理健康教育研究⽅案 ⼼理教育是关⼼⼈类⼼理⽣活的⼀种现代理念,是关于⼈类现代⼈性的⼀种新型教育,21世纪是⼀个需要⼼理教育和呼唤⼼理教育的时代。

下⾯是⼩编为你精⼼整理的⼩学⼼理健康教育研究⽅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理健康教育研究⽅案篇1 在中⼩学开展⼼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特⾊兴校、特⾊强教、打造⽢⽥中学教育品牌的重要内容。

为了进⼀步加强我校中⼩学⼼理健康教育⼯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案。

⼀、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全⾯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学⽣⼼理健康教育的若⼲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为本,根据中⼩学⽣⽣理、⼼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理健康的理论和⽅法,培养中⼩学⽣良好的⼼理素质,促进他们⾝⼼全⾯和谐发展。

⼆、任务 1. ⾯向全体学⽣,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理健康教育,帮助学⽣在⾃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及学习、择业、交友等⽅⾯获得充分发展,以努⼒提⾼全体学⽣⼼理健康素质和价格⽔平。

2. 对于少数有⼼理困扰或⼼理障碍的学⽣,给予有效的⼼理咨询和辅导。

三、⼯作措施 1.开设⼼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理辅导活动和专题⼼理讲座。

要把⼼理辅导活动纳⼊⽇常教育计划,每班每学期安排⼋课时以上。

2.开展多种多样的⼼理训练。

为了增加学⽣⼼理适应能⼒,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使学⽣享受成长的快乐,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训练,如意志训练、⾃信⼼训练、⼈际交往能⼒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法辅导和克服考试焦虑辅导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要组织学⽣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些⼒所能及的⽣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学⽣视野更开阔,⼼胸更宽⼴,及时化解孤僻、郁闷、焦虑等⼼理困扰。

4.建⽴健全学⽣⼼理健康教育“三预”机制,着⼒建⽴学⽣⼼理健康“三预”(预防、预警、⼲预)机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二、课题研究的依据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针对性强;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学生;尊重、理解、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正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通过科学、有益的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潜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我们以年级组为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侧重点有所不同。

其次,校园举办了专题讲座,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聘请专家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心理,提高学生调控自我行为的潜力和素质。

例如,校园邀请了教育技术系任其平教授和《知心姐姐》杂志社的修改来校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学生受益匪浅,提高了学生自我心理调适潜力。

②学校注重与家庭沟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学校为家长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分享现代教育观和育人观,帮助家长科学地引导孩子成长。

同时,学校通过《家教周报》、心理板报、广播站和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有关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现代育人观和人才观,为孩子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学校涌现出一大批心理素质好、教学科研潜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校园办学育人的骨干力量。

他们在构建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潜力和创造力。

在201X年,学校成功举办了班主任经验论文研讨会,在201X年10月也召开了全体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会。

这些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研究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推动工作。

其中多篇班主任论文在市、区交流,___老师案例获市“走进学生心灵”案例二等奖,XXX工作案例《点燃学生心的灯》获区一等奖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问题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问题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小学生心理问题越发被重视。

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关注和引导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

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原因及解决方法,为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建议。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 1. 探究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特点; 2. 分析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3. 提出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研究内容1.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特点通过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特点,例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2.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导致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例如家庭教育环境、同伴关系、学业压力等。

3.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基于研究结果和现有心理学理论,提出科学有效的小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

例如,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提供心理咨询等。

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学术期刊、专业书籍和互联网资源,搜集和综述与小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文献。

以此作为研究背景和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包括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随机抽样或全员抽样,收集小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反馈。

借助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3. 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小学校园,观察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互动和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和环境背景。

4. 心理咨询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合作,向小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收集案例和经验数据。

通过个案分析和咨询师反馈,了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和方式。

研究步骤1.文献综述:收集与小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文献,梳理研究背景和理论框架。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名称: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小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基于成年人的经验和理解,难以满足小学生的特殊需求。

因此,开展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于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索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和策略,以及相应的教材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调查研究2024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包括心理压力、情绪问题、自尊心等方面的情况。

2.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了解小学生和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需求,开发适合2024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要包括自我认识与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和合作、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4.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小学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5. 效果评估和持续优化: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和教育模式。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收集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需求和意见等相关数据。

3. 课程开发:根据调研结果和理论基础,开发适合2024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4. 教师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为小学教师提供相关培训。

5.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效果影响因素。

四、预期成果1. 报告撰写:根据研究结果,形成《2024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报告》,提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策略建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1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学生心理状况,为更好帮助全校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开学复课后的校园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增强耐挫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决定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活动主题关注心理健康,奠基幸福人生二、活动宗旨通过集中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活动时间20xx年2—6月四、活动内容(一)注重衔接,全面排查分析学生心理状况。

学校要提前分析研判学生可能存在的适应不良问题。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通过开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卫生健康等主题的“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分享居家学习生活期间的学习体会和成长感悟,增强学生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采用学生自己报告、日常观察、访谈、心理绘画或其它专业心理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全面摸底,筛查学生心理问题,掌握困扰学生的具体压力来源和情绪行为问题。

心理排查应坚持尊重学生隐私、遵循保密原则,关注疫情对学生心理状况影响可能存在的长期性和隐蔽性。

(二)创新形式,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通过举办“心理专家心理讲座”、手抄报、同伴互助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掌握简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调适方法,向自制力好、意志坚强的同学学习,促进自己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一种心理健康旳人一般体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合适,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对旳,个性构造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体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旳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足发挥其心理潜能,增进个性发展旳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旳自主构建互相作用旳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一样于精神医学中旳诊断模式,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是针对小朋友青少年心剪发展旳需要而开展旳教育活动,意在提高和培养学生旳心理素质,协助学生学会怎样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旳多种压力、怎样进行情绪调整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旳发展变化,增进小朋友青少年心理健康旳发展。

因此,防止问题发生、增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旳重要目旳。

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旳教育和培养,是增进学生全面发展旳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旳详细体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旳必要性现代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家庭生活比较优越,外来文化旳冲击波也比较强烈。

这诸多旳原因,对少年小朋友旳心剪发展无疑会产生正负两方面旳影响。

据一九九八年全国少工委等组织联合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少年小朋友存在四大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如今少年小朋友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某省高中学生因不满老师旳教育,把老师残忍地杀死宿舍中,仍若无其事地上课玩耍三天至案发”。

大量触目惊心旳事实,都向我们阐明一种问题,现代少年小朋友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目前教育中旳一种刻不容缓旳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有关健康旳第四次定义:健康旳涵义,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可见,健康旳内涵已日渐深广,心理健康已纳入衡量健康与否旳原则之内。

《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旳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旳意志、艰苦奋斗旳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第一篇: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

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

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所教班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 它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心理机制、感觉记忆、思维技能以及动机情感、心理差异等心理发展的规律。

特别是小学生心理学,由于它“研究的是小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情感与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的形成,以及小学阶段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等心理规律与特点。

”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时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

”“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塑造和发展受教育者心理的过程。

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

在教育方针和目的确定之后,如何组织教育内容、编排教材,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切都离不开研究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

”《小学生心理学》对如何观察小学生的言行,分析他们行为表现上的变化,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如何向小学生有效地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如何引导小学生开展文体活动,增进其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作了科学而系统地阐述。

这些阐述既具科学性、理论性,又具针对性、操作性,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2、研究本课题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人类实践活动,而教育学就是以研究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为对象的,它是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和揭示教育的科学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本课题根据这一理论,确立了研究的目的,即通过研究,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四.研究目标:以所教学生为着眼点,在他们中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转化学生在学习、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学生在能力、个性、兴趣、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2、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教育中要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不管何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首先以小学生为出发点,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3、民主、平等的原则:在教育中,尽管教师与小学生的角色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遵循民主、平等的原则。

4、坚持预防、发展重于娇治的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预防和发展的功能上,其次才是帮助小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中的危机。

对于极个别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小学生,请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诊治。

六.课题的研究内容:对学生自信、自强、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教育,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性格等方面的障碍的同时,优化上述心理品质。

对学生进行善待他人、团结同学、热爱集体等教育。

七.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和方法⒈加强心理辅导,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常识,形成健康的心态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开展个别心理咨询。

3.要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

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问题行为的矫治方法及家庭教育的操作技术,使家长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八.研究时间:3年九.课题研究的策略:⒈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研究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

⒉健全心理档案,搞好心理研究。

第二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加强爱心教育与学生做朋友学号:班级:姓名: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就当前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意见。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

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

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

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

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

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性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厌学。

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

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

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

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

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

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

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

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

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

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

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

第三,学生心理因素。

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

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

第四,教育因素。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

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