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1]
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9年高考试题—理综化学(山东卷)解析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7、以下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正确;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为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C8、以下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制备Fe(OH)3胶体,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根据电解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2H++2e−=H2↑,产生标准状况下22。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答案+解析)化学试题(一模)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Ga 70 As 75 Ce 140第I卷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工业上用2-乙基蒽醌经氢化、氧化、萃取等化学变化过程制得双氧水B. 低温下甲醇与水蒸气催化制氢,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酸亚铁D. 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答案】A【分析】从化学视角关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用化学原理分析解释之。
知道在生产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详解】A项:2-乙基蒽醌制双氧水过程中,氢化、氧化是化学变化,而萃取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B项:甲醇与水蒸气制氢气,氢元素化合价必有变化,故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C项:硫酸亚铁有还原性,可除去氧气,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C项正确;D项: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塑料,聚碳酸酯可降解为CO2,从而实现“碳”的循环利用,D项正确。
本题选A。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甘氨酸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B.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能发生皂化反应C.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直馏汽油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变浑浊,再加蒸馏水,振荡无明显变化【答案】C【分析】甘氨酸有两性(含羧基和氨基),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直馏汽油是多种饱和烃的混合物,在重金属盐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变性。
【详解】A项:甘氨酸溶于过量盐酸生成HOOCCH2NH3+,在电场作用下该阳离子向阴极移动,A 项正确;B 项: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油脂(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都能发生皂化反应(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肥皂和甘油,B 项正确;C 项:石油分馏得到的直馏汽油仍是多种饱和烃的混合物,它和苯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项错误;D 项: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在重金属盐CuSO 4作用下变性,生成的变性蛋白质不能重新溶解于蒸馏水,D 项正确。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1 35.5 Fe 56 Cu 64 Zn 65 Sn 119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Se和Te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流出液是H2SO4溶液C.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TeD.“焙砂”与碳酸钠充分混合后,可在瓷坩锅中焙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B.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淀粉、油脂、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9.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收集Cl2,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只选①B.③用于Cl2收集时,a为进气口C.④中加入NaBr溶液和CCl4,通入Cl2反应后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D.⑤中通入Cl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取出溶液加热可恢复红色10.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2019鲁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考试一(带答案)
2019鲁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考试一(带答案)化学试题(一)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第21题~第26题,共60分)两部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Mg 24 Fe 56 Cu 64 Mn 55第Ⅰ卷(选择题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生产生活中常会发生一些变化.。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B.灯泡发光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钢铁生锈2.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等,这里的碘、铁、钙、硒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 C.元素D.原子4.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常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A. B. C. D.5.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A.可以燃烧B.隔绝了氧气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D.清除了可燃物6.在化学反应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化学反应前后变化最大的是A .ClB .MnC .HD .O7.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乙烯B .淀粉C .尿素D .葡萄糖8.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
已知Ti 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iO2中含有氧分子B .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C .Ti 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D .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9.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
2019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解析(1)
2019年全国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右图,该试剂是A.氨水B.乙酸C.氢氧化钠D.硝酸 【答案】D 【解析】安全标志为腐蚀性和氧化性,硝酸符合,D 项正确。
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石胆……浅碧色,烧之变白色真”的记载,其中石胆是指 A.CuSO 4 ·5H 2O B. FeSO 4 ·7H 2O C. ZnSO 4 ·7H 2O D. KAl(SO 4)2 ·12H 2O 【答案】A 【解析】CuSO 4 ·5H 2O 为蓝色晶体,CuSO 4为白色粉末,加热发生反应: CuSO 4 ·5H 2O =====△ CuSO 4 (白)+5H 2O ,A 项正确。
3. 反应C 2H 6(g) = C 2H 4(g) +H 2(g) H>0 在一定条件下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乙烷的平衡转化率的是A.增大容器容积B.升高反应温度C.分离出部分氢气D.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 【答案】D 【解析】增大容器容积相当于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向移动,乙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A 项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乙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B 项不符合题意;分离出部分氢气,衡向正向移动,乙烷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 项不符合题意;等容下通入惰性气体,原平衡体系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不变,D符合题意。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B.C. D.【答案】B 【解析】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为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A 中分子式均为C 6H 6 结构不同,二者关系为同分异构体,不符合题意;B 中分子式分别为C 14H 24 、C 14H 22关系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符合题意;C 中分子式均为C 3H 6O 2结构不同,二者关系为同分异构体,不符合题意;D 中分子式均为C 6H 6O 3结构不同,二者关系为同分异构体,不符合题意。
2019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粘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 项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红棕色。
瓷器青色一般不来自氧化铁。
故A错。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答案】B【解析】分子中存在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正确;分子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多,且不存在亲水基团所以不易溶于水,D错。
9.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Na2CO3的作用是吸收HBr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解析】溴苯常温下为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向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答案】D。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化学高清版及答案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0−3 ,K a2=×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C.b点的混合溶液pH=7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原卷版)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Se和Te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流出液是H2SO4溶液C. 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TeD. “焙砂”与碳酸钠充分混合后,可在瓷坩锅中焙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B. 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C. 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 淀粉、油脂、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3.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收集Cl2,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和浓盐酸制备时,只选B. 用于收集时,a为进气口C. 中加入NaBr溶液和,通入反应后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D. 中通入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取出溶液加热可恢复红色4.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B. X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C. W和R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Y与W、Z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5.三种常见单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香叶醇和龙脑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均为B. 可用金属钠鉴别香叶醇和月桂烯C. 龙脑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D. 1mol月桂烯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6.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而研发的新型可充放电电池,其反应式为LixC6+Li1-x CoO2C6+LiCoO2,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嵌入中B. 放电时,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D. 充电时,若转移,石墨烯电极增重7g7.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入二元弱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中的粒子浓度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中化学考点21 氯水的性质探究(解析版)
考点21 氯水的性质探究1.(2018北京)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答案】C【解析】A项,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Fe(OH)2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时的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B项,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HCl+HClO,由于氯水呈酸性,石蕊溶液滴入后溶液先变红,红色褪色是HClO 表现强氧化性,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白色沉淀变为黑色时的反应为2AgCl+Na2S=Ag2S+2Na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NO气体和H2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时的反应为2NO+O2=2NO2,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为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C项,答案选C。
氯水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1.反应原理及成分(三分四离:三种分子和四种离子)Cl2+H2O HCl+HClOHCl=H++Cl-HClO H++ClO-2HClO 2HCl+O2↑H2O H++OH-新制氯水中,主要存在的分子有三种:Cl2、H2O、HClO;离子有四种:H+、Cl-、ClO-、OH-。
2.氯水的性质氯水在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成分的复杂性和氯水性质的多样性。
成分 表现的性质 反应实例Cl — 沉淀反应 Ag ++ Cl —=AgCl↓H + 强酸性 CaCO 3+2H +=Ca 2+CO 2↑+H 2O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HClO①弱酸性 ②强氧化性 HClO+ OH —= ClO —+ H 2O 漂白、杀菌、消毒 Cl 2①强氧化性②呈黄绿色 ③加成反应Cl 2+2KI=2KCl+I 2Cl 2+SO 2+2 H 2O =2HCl+H 2SO 4 Cl 2+CH 2=CH 2 → CH 2Cl —CH 2ClH 2O无水CuSO 4粉末变蓝 CuSO 4+5H 2O= CuSO 4·5H 2O提示:(1)氯水通常密封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均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2)Cl 2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为白色。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考化学下学期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 2019 届高考化学放学期模拟考试一试卷(含分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Fe56 Cu64 Zn65 Sn119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 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Se 和 Te 的流程以下: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合理办理阳极泥有益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流出液是 H2SO4溶液C.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TeD.“焙砂”与碳酸钠充足混淆后,可在瓷坩埚中焙烧【答案】 D【分析】【详解】 A.阳极泥是在电解精华铜过程中,堆积在电解槽底部的杂质,含Se、Te、Au 等金属,所以合理办理阳极泥有益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故 A 项正确;B. 焙烧生成的SO2和 SeO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Se 和 H2SO4,则流出液是H2SO4溶液,故 B 项正确;C. 电解池中阴极区发生复原反响,由流程可知, TeO2在碱性电解质环境下被复原为Te 单质,故 C 项正确;D.瓷坩埚中还有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响,坩埚遇到腐化,则“焙砂”与碳酸钠不宜在瓷坩埚中焙烧,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D。
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B.用 NaHCO3溶液能够鉴识乙醇、乙酸和苯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淀粉、油脂、甘氨酸在必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响【答案】 B【分析】【详解】 A.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升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故A 项错误;B.NaHCO3溶液与乙酸会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与苯互不相溶,发生疏层;其与乙醇溶为一体。
三者现象不一样,所以能够用NaHCO3溶液鉴识乙醇、乙酸和苯,故 B 项正确;C.棉花为天然有机物,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但合成纤维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响或缩聚反响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不是纤维素,故C项错误;D. 甘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不可以发生水解,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B。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化学)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9.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1 35.5 Fe 56 Cu 64 Zn 65 Sn 119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Se和Te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流出液是H2SO4溶液C.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TeD.“焙砂”与碳酸钠充分混合后,可在瓷坩锅中焙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B.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C.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淀粉、油脂、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9.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收集Cl2,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只选①B.③用于Cl2收集时,a为进气口C.④中加入NaBr溶液和CCl4,通入Cl2反应后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D.⑤中通入Cl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取出溶液加热可恢复红色10.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一种从铜电解工艺的阳极泥中提取Se和Te的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 流出液是H2SO4溶液C. 电解过程中阴极上析出单质TeD. “焙砂”与碳酸钠充分混合后,可在瓷坩锅中焙烧【答案】D【解析】【详解】A. 阳极泥是在电解精炼铜过程中,沉积在电解槽底部的杂质,含Se、Te、Au等金属,因此合理处理阳极泥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故A项正确;B. 焙烧生成的SO2和SeO2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e和H2SO4,则流出液是H2SO4溶液,故B 项正确;C. 电解池中阴极区发生还原反应,由流程可知,TeO2在碱性电解质环境下被还原为Te单质,故C项正确;D. 瓷坩埚中还有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发生反应,坩埚受到腐蚀,则“焙砂”与碳酸钠不宜在瓷坩埚中焙烧,故D项错误;答案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B. 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C. 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D. 淀粉、油脂、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故A项错误;B. NaHCO3溶液与乙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与苯互不相溶,发生分层;其与乙醇溶为一体。
三者现象不同,因此可以用NaHCO3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故B项正确;C. 棉花为天然有机物,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但合成纤维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不是纤维素,故C项错误;D. 甘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不能发生水解,故D项错误;答案选B。
3.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收集Cl2,并进行性质验证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和浓盐酸制备时,只选B. 用于收集时,a为进气口C. 中加入NaBr溶液和,通入反应后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D. 中通入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取出溶液加热可恢复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A. KMnO4和浓盐酸制备Cl2为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B. 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C. 通入Cl2反应后生成易溶于CCl4的Br2;D. 氯水具有漂白性,不可逆。
【详解】A. 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①不可行,高锰酸钾可溶于水,氯气可以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选②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项错误;B. 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时,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应从b进气,故B项错误;C. Cl2的氧化性比Br2大,通入NaBr溶液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r2,进而被CCl4萃取在下层溶液中,显橙红色,故C项正确;D. Cl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主要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因此取出溶液加热不能恢复红色,故D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B选项,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需注意,当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时,如氯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则气体需从b口进入,由于密度比空气大,会沉于空气下方,即瓶底,聚集的气体逐渐将集气瓶内的空气从上方(即a端)排出,待气体占满整个集气瓶时,即收集了满瓶气体。
假若从a进,则进入的气体会沉到瓶底,并从b处直接出去,因此起不到排出空气、收集气体的作用。
相反,当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时,应从a 口进气b口出气,学生要理解并加深记忆。
4.X、Y、Z、W、R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递增的同周期相邻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离子半径:B. X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C. W和R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 Y与W、Z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都是大气污染物【答案】C【解析】【分析】X、Y、Z、M、W为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Z、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设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则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1,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1,即得出(m-1)+m+(m+1) = 3m = 15,所以m = 5,则推知Y、Z、W分别为C、N和O元素;X比Y核外少一个电子层,则X为H;又知R的质子数是X、Y、Z、W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则R的质子数为(6+7+8+1)×= 11,可知R为Na,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Z为N,W为O,R为Na,A. 电子层数越大,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其简单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N3- > O2- > Na+,即简单离子半径大小比较为:Z > W > R,故A项错误;B. X与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烃类有机物,常温下可能为气态、液态或固态,故B项错误;C. W和R形成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或氧化钠,成键微粒为阴阳离子,均为离子化合物,故C项正确;D. Y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CO2或CO,其中CO为大气污染物,而CO2不是;Z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故D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的运用,是高考高频考点,掌握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是解题的关键,注意D项Y与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为CO2,虽能产生温室效应,但并不是大气污染物,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CO、SO2、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5.三种常见单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香叶醇和龙脑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均为B. 可用金属钠鉴别香叶醇和月桂烯C. 龙脑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D. 1mol月桂烯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A. 分别写出香叶醇和龙脑的分子式作答;B. 钠可以与香叶醇中的醇羟基发生反应,而不能与月桂烯发生反应;C. 分子内有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D. 1 mol 碳碳双键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据此分析;【详解】A. 香叶醇分子内含两个碳碳双键,有2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C10H18O,龙脑的分子式为C10H20O,两者分子式不同,且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项错误;B. 钠与香叶醇的-OH反应生成醇钠与氢气,而不会与碳碳双键反应,则可用金属钠鉴别香叶醇和月桂烯这两种物质,故B项正确;C. 龙脑分子中含有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项错误;D. 1mol月桂烯中含3 mol碳碳双键,则可与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故D项错误;答案选B。
6.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而研发的新型可充放电电池,其反应式为LixC6+Li1-x CoO2C6+LiCoO2,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嵌入中B. 放电时,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D. 充电时,若转移,石墨烯电极增重7g【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知,负极反应式为Li x C6-xe-=C6+xLi+、正极反应式为Li1-x CoO2+xLi++xe-=LiCo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与负极、正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根据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来解答。
【详解】A. 充电时,石墨烯为阴极,C6发生还原反应生成Li x C6,则Li+向石墨烯移动,故A项错误;B. 放电时,LiCoO2极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Li1-x CoO2+xLi++xe-=LiCoO2,故B项错误;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Li x C6-xe-=C6+xLi+,原电池中无Li单质存在,故C项错误;D. 充电时,石墨烯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xLi++xe- = Li x C6,根据关系式xe-C6Li x C6电极增重的实际质量为锂元素的质量,所以若转移1mol e-,电极增重为1 mol×7 g/mol = 7 g,故D项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有关电化学基础,把握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其中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本题的D项可采用关系式法作答,即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关系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桥梁,列出关系式进而计算。
7.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入二元弱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中的粒子浓度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M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B. NaHX溶液显碱性C.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D. 的数量级为【答案】C【解析】【分析】H2X为二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则K a1(H2X)>K a2(H2X),酸性条件下,则pH相同时> ,由图象可知N为lg的变化曲线,M为lg的变化曲线,当lg或lg= 0时,说明或=1,浓度相等,结合图象可计算电离常数的表达式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详解】A. 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H与lg的变化关系,曲线M表示pH与lg的变化曲线,故A项错误;B. 由图象可知,lg= 0时,即=1,此时pH≈5.4,可知HX−电离程度大于X2−水解程度,则NaHX溶液呈酸性,故B项错误;C. 由图象可知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lg> 0,即c(X2−)>c(HX−),混合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X2-)> c(HX-)> c(H+)=c(OH−),故C项正确。
D. lg= 0时,=1,此时pH≈5.4,则Ka2(H2X)≈10−5.4,可知K a2(H2X)的数量级为10-6,故D 项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理解能力,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学生要紧抓溶液中第一步电离的离子浓度与第二步电离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lg或lg与0的关系,结合离子平衡的规律解答此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9.0分)8.三氧化二镍(Ni2O3)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和蓄电池材料。
工业上利用含镍废水(镍主要以NiR2络合物形式存在)制取草酸镍(NiC2O4),再高温灼烧草酸镍制取三氧化二镍。
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NiR2(aq)Ni2+(aq)+2R-(aq)(R-为有机物配体,K=1.6×10-14)②K sp[Fe(OH)3]=2.16×10-39,K sp[Ni(OH)2]=2×10-15③K a1(H2C2O4)= 5.6×10-2,K a2(H2C2O4)= 5.4×10-5④“脱络”过程中,R-与中间产物·OH反应生成·R(有机物自由基),·OH能与H2O2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