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培简答题

植物组培简答题
植物组培简答题

1、从外植体到小植株有哪些培养途径

离体器官的分化有三种比较典型的分化途径:一是由分生组织直接分生芽;二是由分生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实现细胞的全能性;三是游离细胞或原生质体形成胚状体(embryoid),由胚状体直接重建完整植株,或制成人工种子后再重建植株。

愈伤组织再分化时,可经过两条途径,一是由愈伤组织的部分细胞先分化产生芽(或根),再在另一种培养基上产生根(或芽),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因为芽和根都是植物体的器官,所以这一过程叫器官发生途径。二是在愈伤组织中产生出一些与种子中的胚相似的结构,即同时形成一个有苗端和根端的两极性结构,然后再在另一种培养基上同时发展成带根苗,由于这一过程与种子中胚的形成和种子萌发时形成幼苗的过程相似,所以叫做胚状体发生或无性胚胎发生。

2、试述目前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植物离体快繁(无性系快速繁殖)

(2)无病毒苗木培育

(3)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物种

(4)次生代谢物生产

(5)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6) 人工种子

3、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的一般过程。

(1)无菌操作室消毒(无菌操作室除定期熏蒸灭菌外,还要经常通过紫外灯灭菌。)(2)无菌操作步骤

A.在实验之前30min将超净工作台的紫外灯打开,进行灭菌。工作人员要避

免紫外线照射。做实验时将紫外灯关闭。

B.用酒精喷壶或酒精棉将超净工作台消毒(酒精浓度为70%)。

C.实验操作前,工作人员的手和小臂用70%酒精消毒。

D.使用的镊子、解剖刀等用90%酒精浸泡,之后放在酒精灯上火烧灭菌,再

放在灭菌支架上冷却后使用。

E.在植入或移植材料的前后,培养瓶的瓶口须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烤灭菌。

4、常用培养基分为哪几类各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培养基是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材料而设计的。特点是无机盐的浓度高,有加速愈伤组织生长的作用,能满足植物组织对矿质营养的要求。铵盐和硝酸盐含量高,比例也比较适合,也不需要添加更多的有机附加物,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培养基。但它不适合生长缓慢、对无机盐浓度要求较低的植物,尤其不适合过高易发生毒害的植物。与MS培养基较为接近的还有LS 培养基(Linsmaier和Skoog,1965)及ER培养基(Eriksson,1965)。2.与MS培养基相比,于1943年设计,1963年作了改良的White培养基则是一个无机盐浓度较低的培养基。它的使用也很广泛,同时它还非常适合于生根培养和胚胎培养。培养基是1968年由Gamborg等设计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铵盐,该营养成分可能对不少培养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有些植物如双子叶植物(如豆科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却更适合生长。培养基是1974年由我国的朱至清等为

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的,其KN0

3和(NH

4

)

2

S0

4

含量高且不含钼。目

前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小麦、水稻及其他植物的花粉和花药培养和组织培养。

5、试述培养基选择的方法。

培养基的选择是植物组织培养中较为关键的环节。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基础。选择合适的培养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基本培养基;二是各种激素的浓度及相对比例。

可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确定一种合适的基本培养基。

&

组织培养中对培养物影响最大的是外源激素,在基本培养基确定之后,实验中要大量进行的工作是用不同种类的激素进行浓度和各种激素间相互比例的配合试验。可用“广谱实验法”确定各种激素的有无及浓度。

6、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脱分化与再分化的概念。

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它是指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再生成一个完整植株。

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是指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由一般变为特殊的现象,即普通形态结构的细胞,向着不同形态结构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机能上也各不相同。

脱分化:由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回复到分生性状态并进行分裂,形成形成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态的薄壁细胞即愈伤组织的现象(或过程)称为“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再分化:由无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细胞再转变成为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团和组织,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或植物器官的现象(或过程),叫做“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2、再分化有哪几种方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细胞水平的再分化(2)组织水平的再分化(3) 器官水平的再分化

(4) 植株再生

根和茎(包括其变态器官)或芽器官的发生可使植株重建。在离体培养中通过根、芽发生而形成再生植株的方式大致有三种:①芽产生后,芽的基部长根形成小植株;②先形成根,根上再出芽;③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分别形成芽和根,然后形成维管组织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植株。

再分化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器官发生 (organogenesis)途径,一种是胚胎发生(embryogenesis) 途径。前者具体包括:①先形成芽,后在芽基部长根;

②先形成根,再从根基部形成芽;③在愈伤组织不同部位分别形成芽和根,然后根、芽的维管束接通形成完整植株;④仅形成芽或根(如茶树的花粉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分化时,往往只形成根,而芽的发生则十分困难)。在大多数情况下,再分化过程是在愈伤组织细胞中发生的,但在有些情况下,再分化可以直接发生于脱分化的细胞中,无须经历愈伤组织阶段。

7、愈伤组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其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形成条件:在一个完整的植物中,每个分化细胞都是某个器官和组织中的一个成员,它只能在与其周围成员相互协调和彼此制约当中,恰如其分地发挥整个植株所赋予它的一定的功能,而不具备施展其全能性的外部条件。然而,这些细胞若是一旦脱离了母体植株,摆脱了原来所受到的遗传上的控制和生理上的制约,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就会发生一种回复变化,从而失去分化状态,

变为分生细胞,实现脱分化过程。然后,这些脱分化细胞经过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1诱导期2分裂期3分化期(形成期)。

8、试述优良愈伤组织应用具备的特点及获得优良愈伤组织的方法。

优良愈伤组织应用具备的特点:

(1)高度的胚性或再分化能力,以便从这些愈伤组织得到再生植株。

(2)容易散碎,以便用这些愈伤组织建立优良的悬浮系,并且在需要时能从中分离出全能性原生质体。

(3)旺盛的自我增殖能力,以便用这些愈伤组织建立大规模的愈伤组织无性系。(4)经过长期继代保存而不丧失胚性,以便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各种遗传操作。优良愈伤组织获得的方法:

(1)选择适当的基因型和适当的外植体。

(2)选择正确的培养基,特别是正确的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在需要配合使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时,二者之间正确的配比。

(3)采用某些特殊的理化因素改变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9、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途径

(1)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概念

正常情况下,植物胚胎发生(embryogenesis)是指受精后的一系列连续过程,即从合子(受精卵)到成熟胚的发生、发育的有规律变化,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胚称为合子胚。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离体培养的细胞、组织、器官也可以产生类似胚的结构,其形成也经历一个类似胚胎的发生和发育过程,这种类似胚的结构称为胚状体。成熟的胚状体可以像合子胚一样长出根、芽,萌发再生植株。由单细胞或一群细胞被诱导不断再生非合子胚,并萌发形成完整植株的发育过程称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具有普遍性。

(2)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

由外植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途径有两种,即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直接途径是指从培养中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某些部位的胚性细胞直接诱导分化出体细胞胚胎,中间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这种“胚性细胞”是在胚胎发生之前就已“决定”了的。

间接途径是指外植体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从愈伤组织的某些细胞,即重新“决定”为胚性细胞的细胞分化出体细胞胚胎。

10、简述制造单胚人工种子的方法和工业化生产人工种子的步骤。

人工种子由包裹在防护层中的体细胞组成,在制造单胚人工种子的时候,主要采用诸如藻酸钠一类的水凝胶作为体细胞胚的包被物质。藻酸钠(2%~%,W/V)在室温下为液体,很适用于制造人工种子。当体细胞胚与藻酸钠混合以后,再滴人到硝酸钙或氯化钙溶液(100 mmol/L)中,30 min内表面即可完全络合,形成一层持久的种皮。此外,在种皮基质中还可加入一些对体细胞胚有益的物质,如能促进生长的微生物、营养物质、生长调节物质、杀虫剂以及用于旱地播种的亲水性化合物等作为人工胚乳。

\

11、简要说明分离单细胞的方法。

(1)由完整的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

分离单细胞的最佳材料是叶组织,因为叶片中的细胞近似于一个同质细胞群体,很适合用于特定和调控的大规模细胞培养。用机械法或酶解法可以从这种完整植物体器官(如叶组织)分离出单细胞。

A机械法

现在广泛用于分离叶肉细胞的方法是先把叶片轻轻研碎,然后再通过过滤和离心把细胞净化。和酶解法相比,用机械法分离细胞至少有两个明显的优点:①细胞不受酶的伤害;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

B酶解法

利用果胶酶(pectase)处理植物叶片,使细胞间的中胶层发生降解,分离出具有代谢活性的细胞。但是用于分离细胞的果胶酶不仅能降解中胶层,而且还能软化细胞壁。因此,用酶解法分离细胞时,必须对酶溶液给予渗透压保护,防止细胞的胀裂。酶解法分离细胞能得到较均匀一致的海绵组织细胞或栅栏组织细胞。

(2)由培养组织中分离单细胞

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单细胞系统,在传统上常常是由离体培养的组织分离得到的,因为这个途径不但方便,而且广泛适用。只要把由经过表面消毒的器官上刚刚切取下来的一小块组织,置于含有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即可建立起组织培养物,一般是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可用来建立高度分散的细胞悬浮液,从而分离得到单细胞。

12、什么是细胞悬浮培养简述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的特点。

悬浮培养(suspension culture)是指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方法。悬浮细胞培养的主要优点是:能大量提供比较均匀一致的细胞,也就是同步分离的细胞;细胞增殖的速度比愈伤组织快;适宜大规模培养,成为细胞工程中独特的产业。

分批培养(batch culture)是指把细胞分散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当培养物增殖到一定量时,转接继代,建立起单细胞培养物。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气体和挥发性代谢产物可以同外界环境交换外,一切都是密闭的。在分批培养中,由于细胞生长和代谢的方式以及培养基成分不断改变,没有一个稳定的生长期,相对于细胞的数目,代谢产物和酶的浓度也不能保持恒定,所以分批培养对于研究细胞的生长代谢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培养方式。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是利用特制的培养容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的一种方式。连续培养的特点是:在连续培养中由于不断注入新鲜培养基,排掉旧的培养基,保证养分的充足供应,不会出现悬浮培养物发生营养亏缺的现象。连续培养可在培养期间内使细胞长久地保持在对数生长期中,细胞增殖速度快。连续培养适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

13、离体授粉中影响结实的因子有哪些

1外植体2培养基3培养条件4基因型

14、离体胎座授粉方法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克服自交不亲合性

(2)克服杂交不亲合性

(3)通过孤雌生殖产生单倍体

(4)培育抗逆性植物

15、简述单倍体在遗传研究和植物育种中的意义和单倍体获得的途径。

(1)单倍体在遗传研究和植物育种中的意义

A在单倍体细胞中染色体组减半,表现型和基因型一致,一旦发生突变,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在当代就可表现出来。单倍体植株中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虽经染色体加倍,但由于没有显性基因的掩盖而容易显现。因此单倍体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在诱导频率较高时,单倍体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的配子类型,可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选择材料。

代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B在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中,通过F

1

倍立即成为纯合体,从杂交到获得不分离的杂种后代单株只需要2个世代,和常规育种方法相比,显著缩短了育种年限。

获得单倍体植株的途径:

①雌核发育。

②胚珠雄核发育。

③通过远缘杂交消除一个亲本的基因组。

④半受精。

⑤化学处理。

⑥高低温处理。

⑦辐射效应。

16、简述花粉分离与纯化的方法及花粉培养的方式。

花粉分离与纯化的方法:

(1)自然散落法

(2)挤压法

(3)机械游离法

花粉培养方式:

(1);

(2)平板培养

(2)液体培养

(3)双层培养

(4)看护培养

(5)微室培养

(6)条件培养基培养

17、影响雄核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1)基因型

(2)植株生理状态和生长条件

(3)花粉发育时期

(4)预处理

@

(5)培养基

(6)药壁因子

(7)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板植密度等对雄核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18、简述离体授粉的程序。

离体授粉的一般程序是:①确定开花、花药开裂、授粉、花粉管进入胚珠和受精的时间;②去雄后将花蕾套袋隔离;③制备无菌子房或胚珠;④制备无菌花粉;⑤胚珠(或子房)的试管内授粉。

19、试述影响胚培养的因素。

1、培养基(无机盐,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维生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天然有机物,培养基的pH)

2、培养条件(温度,光照)

3、胚柄

20、简述“胚拯救"获得远缘杂种的方式。

合子胚培养的最大用途是借以建立稀有的远缘杂种。在很多种间和属间杂交中,受精作用能正常完成,胚也能进行早期的发育,但由于胚乳发育不正常或杂种胚与胚乳之间生理上的不协调,造成杂种胚早期夭折,即发生所谓“受精后障碍”,最终不能形成有萌发力的种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胚拯救”即可克服这种受精后障碍,产生远缘杂种。

]

“胚拯救”的方式有3种:一是杂种幼胚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二是杂种幼胚的胚乳看护培养,三是杂种幼胚的愈伤组织培养:

(1)杂种幼胚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在发生“受精后障碍”的情况下,若把杂种胚在开始夭折之前剥离出来,置于一种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则杂种胚常常表现出正常生长的潜力,最终长成杂种植株。

(2)杂种幼胚的胚乳看护培养

如果胚的夭折发生在发育的极早期,由于人工培养基很难取代天然胚乳的作用,采用以上方法拯救杂种仍会遇到很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则可尝试胚乳看护培养法。

(3)杂种幼胚的愈伤组织培养

在以上两种方法皆难奏效的情况下,则可尝试杂种幼胚愈伤组织培养法,即先把杂种幼胚诱导成愈伤组织,经过或长或短的继代培养之后,再诱导杂种愈伤组织分化植株。这种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21、分生组织含毒量低的原因。

分生组织含毒量低的原因可能是:①在植物体内,病毒可通过维管束组织系统长距离转移,转移速度较快,而分生组织中不存在维管束。病毒也可通过胞间连丝在细胞间移动,但速度很慢,难以追赶上活跃生长的茎尖。②在旺盛分裂的细胞中,代谢活性很高,使病毒无法进行复制。③在植物体内可能存在着病毒钝化系统,它在分生组织中比其他任何区域具有更高的活性。④在茎尖中存在高水平内源生长素,可抑制病毒的增殖。

22、胚培养的应用。

1.通过“胚拯救"获得远缘杂种

\

2.打破种子休眠,缩短育种周期

3.提高种子萌发率

4.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植物组培实验室配置清单

植物组培实验室建设 目录 1、功能简述 (1) 1)准备室 (1) 2)灭菌室 (1) 3)缓冲间 (2) 4)无菌操作室 (2) 5)培养室 (2) 6)驯化室 (3) 7)温室 (3) 8)辅助实验室(非必要) (3) ①细胞学实验室 (3) ②生理生化分析室 (4) 2、设备及耗材清单 (4) 1)试验设备清单 (4) 2)常备试剂清单 (6) ①MS培养基必备试剂 (7) ②常备激素及辅助试剂 (7)

植物组培实验室建设 1、功能简述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一般应包括准备室、洗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缓冲间,这也是组织培养实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培养成大田苗还要有相应的驯化室、温室。 1)准备室 用途:又叫化学实验室,进行一切与实验有关的准备工作。完成所使用的各种药品的贮备、称量、溶解、器皿洗涤、晾置、培养基配制与分装、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的灭菌、培养材料的预处理等。 设备:准备室应具备实验台、药品柜、水池、落水架、仪器、药品、防尘橱(放置培养容器)、冰箱、天平(0.1g、0.0001g分度各一台)、干热消毒柜(可省去)、蒸馏水器(可省去)、酸度计(又称pH计,为节约成本和减少维护可用pH试纸代替)、过滤灭菌器、培养皿、培养瓶、三角瓶、试管、电磁炉、水浴锅、漏斗、量筒、刻度移液管(为操作简便起见可购买移液枪1ml、5ml各一个代替)、玻璃棒、酒精灯、镊子、试管架、琼脂、纱布、棉塞、封口膜、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蔗糖、有机物和植物激素的母液(详细内容见附表)、NaOH、盐酸、滤纸、脱脂棉、橡皮筋、牛皮纸等。 图1 准备室图2 灭菌室 2)灭菌室 用途:完成各种器具的保存、培养基的灭菌等。 1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大蒜茎尖的组织培养 谢婷婷江宋青万嫣文吕凌宇一、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大蒜茎尖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增殖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大蒜试管苗。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器材 1 供试材料 以购于府前菜场的大蒜为实验材料,实验在丽水学院生态学院组培实验室进行。 2 仪器与设备 超净工作台、培养事、电子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量筒、移液

管。 3 试剂 70%酒精、95%酒精、0.1%升汞、蔗糖、琼脂条、6-BA(1.5 mg/L;2.0 mg/L)、2,4-D(2.0 mg/L)、NAA(1.0 mg/L;)、IBA(2.0 mg/L)、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诱导培养基:MS+6-BA 2.0 mg/L+2,4-D 2.0 mg/L 出芽培养基:MS+6-BA 1.5 mg/L+NAA 1.0 mg/L 生根培养基:MS+IBA 2.0 mg/L (1)将MS母液(10倍的大量元素、100倍的微量元素、100倍的铁盐、100倍的有机物)按顺序排列、检查是否失效。 (2)在装有3/4蒸馏水的容器中加入0.7%琼脂和3%蔗糖,加热溶化。(3)依次吸取适量各种母液移到容器中。 (4)用蒸馏水定容到相应体积。 (5)调节pH值(用0.1M的NaOH或HCl调节)至5.8-6.0。 (6)向培养基中加入适量激素。 (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分装(20-30ml/瓶)。 (8)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下灭菌 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烧杯、培养皿、灭菌水等),需同时灭菌。 (9)将灭菌后的培养基于常温下放置一星期,观察有无污染。

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2.通过配置ms培养基母液,掌握母液的配置和保存方法; 3.通过诱导豌豆根、茎、 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4.通过诱导豌豆茎、叶形成愈伤组织学习愈伤组织的建立方法; 5.了解植物细胞通 过分裂、增殖、分化、发育, 最终长成完整再生植株的过程, 加深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的理 解。 二、实验原理(一)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 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 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 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 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是每个植物的本细胞或性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全套遗传基因,在一 定培养条件下每个细胞都可发育成一个与母体一样的植株。(三)组织的分化与器官建 成 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后,经过继代培养,可以在愈伤组织内部形成一类分生组织即具 有分生能力的小细胞团,然后,再分化成不同的器官原基。有些情况下,外植体不经愈伤组 织而直接诱导出芽、根。 (四)培养基的组成 培养基中各成分的比例及浓度与细胞或组织的生长或分化所需要的最佳条件相近,似成 功地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的主要条件。营养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能源、维 生素、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包括有机氮、酸和复杂物质的添加剂组成。 三、实验器材 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 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材料 豌豆种子 五、实验药品 药品、70% 酒精、 0.1% 升汞、ms培养基、蒸馏水、naoh、 84消毒液、蔗糖、琼脂 等。 六、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表1.ms培养基个成分的含量(单位:mg/l) 表2.ms培养基所需母液以及扩大倍数 名称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ca盐 mg盐 fe盐有机肌醇激素 扩大倍数 50 50 50 50 50 100 100 100 定容体积(ml) 500 500 500 500 500 200 200 50 吸取毫升数/l 20 20 20 20 20 10 10 5 (注:吸取毫升数为每升培养基所吸取的母液的体积) 表3.配制母液所需的药品及称取量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11生物技术(制品) 学号:2011192017 姓名:李鹏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实验一植物组织培养母液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培养基的组分及其作用。 2.学习掌握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离体组织赖以生存和发育的条件。大多数培养基的成分是有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生长调节物质、水分和其他附加物等五大类物质组成。 无机盐类由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大量元素中,氮类化合物主要以硝酸类和铵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但在培养基中多用硝酸类,也可以将硝酸类和铵类混合使用;磷和硫常用磷酸盐和硫酸盐来提供;钾是培养基中主要的阳离子;钙、钠、镁的需要量较少。微量元素包括碘、锰、铜、锌、钴、铁。培养基中的铁离子,大多数以螯合物的形式存在,即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 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源、维生素、肌醇、氨基酸等。培养中的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光合作用较弱,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附加一些碳水化合物物来提供营养需要。培养基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为蔗糖。蔗糖除了作为培养基的碳源和能源外,对维持培养基的渗透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有助于细胞的分裂和增长。一般包括VB1、B6、烟酸、生物素、叶酸、泛酸钙、VC。肌醇在糖类的相互转化、维生素和激素的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催进作用。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以下三类:①生长素类: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二氯苯氧乙酸(2,4-D)②细胞分裂素:玉米素(ZT)6-苄基嘌呤(6-BA)和激动素(KT)。③赤霉素:组织培养中使用的赤霉素只有一种,即赤霉酸(GA3)。 培养基中的其他附加物包括人工合成和天然的有机物附加物。其中最为常见的为酵母提取物。琼脂作为培养基的支持物,也是最常用的邮寄附加物,他可以是培养基呈固体状态,以利于组织和细胞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否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培养基的选择之上。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S培养基。MS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诱导愈伤组织,或用于胚胎、茎段、茎尖及花药的培养等。MS培养基的硝酸盐、钾和铵的含量略高于其他的培养基,也是它被普遍使用的原因之一。 三、实验材料、试剂、配方和仪器设备 1.试剂 NH 4NO 3 ,KNO 3 ,KH 2 PO 4 ,CaCl 2 ·2H 2 O ,MgSO 4 ·7H 2 O,FeSO 4 ·7H 2 O Na 2-EDTA,MnSO 4 ·4H 2 O,ZnSO 4 ·7H 2 O,H 3 BO 3 ,KI,Na 2 MoO 4 ·2H 2 O CuSO 4 ·5H 2 O,CoCl 2 ·6H 2 O,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 蒸馏水。 2.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烧杯(50ml、100ml、500ml)量筒(1000ml、100ml、25ml),容量瓶(1000ml、500ml、100ml),移液管(10ml,5ml,1ml)试剂瓶,玻璃棒数支,药匙,称量纸等。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际间的交换和转移,给保存和抢救有用基因带来了希望。例如胡萝卜和烟草等植物的细胞悬浮物,在-20~-196 的低温下贮藏数月,尚能恢复生长并且再生成植株。目前,我国在多个地方建立了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设施。1.5 在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研究上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植物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学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科学研究中的常规方法。花药和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和纯合二倍体植株是研究细胞遗传的极好材料,在细胞培养中很容易引起变异和染色体变化,从而可得到作物的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等新类型,为研究染色工程开辟了新途径。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为研究植物生理活动提供了一种极有力的手段。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在植物的矿质营养、有机营养、生长活性物质等方面展开研究,有益于了解植物的营养问题。在细胞的生物合成研究中,细胞组织培养也极为有用,如查明了尼古丁在烟草中的部位等。细胞培养为研究病理学提供了方便,如植物的抗病性就可以通过单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鉴定,短短几天之内就可以得到鉴定结果。 2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2.1 组培技术研究进展快速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创始人之一罗士韦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开展了组织培养的研究以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近10多年来其发展更为迅速,全国各地许多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都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对农作物、观赏植物、园艺作物、经济林木等上千种植物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如郑文静等较好地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吴毅明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环境微生态的研究中,用通透性好的化学纤维、纸卷、蛭石、沙子等代替琼脂作培养基,可有效地改善根际环境,促进小植物生根;刘思九采用的暴露培养法,即在敞口培养器中用特制的粉沫状灭菌材料覆盖培养基和外殖体,使其不受污染,通过特制装置补水,让组培苗暴露在室内空气中生长,其长势优良,不炼苗即可移栽。肖玉兰等研究的无糖箱式培养法(培养基不放糖,在培养瓶内用特殊装置注入CO 2,然后加强光照3~5倍,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给养分),使植株 生长量成倍增长,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2.2 组织培养设施不断改进,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植物茎尖培养脱病毒技术以及离体快繁技术日趋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工厂化试管苗繁育基地,在马铃薯、草莓、香蕉、甘蔗、桉树、杨树以及一些花卉上已有商业化的试管苗生产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 兰花工业 、 香蕉工业 。如从1986~1992年春,我国香蕉主产区的香蕉组培苗栽培总 面积达18万h m 2 ,2000年全国香蕉组培苗商品量达1亿株左右,占全国商品组培苗总量的2/3。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脱毒苗增产可达60%,脱毒种苗的生产也越来越被知名企业看好,如百事可乐公司投资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脱毒种薯组培生产车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000多家组培室,在上千种植物中建立了组培再生技术,年产组培苗几亿株。同时随着组织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国内比较大的一些组培公司如新会组培育苗厂、海南热带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中心、海南万恒种苗公司、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建的组培中心等设施不断改进。目前新会组培中心的生产线已达半自动化,万恒种苗公司也从国外引进了高新技术和设备。这些组培厂年产种苗数千万株,极大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2.3 积极寻求开展同国内外组培技术的交流合作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各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组培中心(公司)在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对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学习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组培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国内组培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例如,中荷农业部合作组建了上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定期开设组培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等培训课程;组织专家访问美国加洲的植物实验室公司总部,参观学习其现代化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水平和崭新的经营理念;安排有关专业人员出国学习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品种资源和组培生产管理技术等,这些措施有效推动了我国组培技术的发展。 3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组培技术尚不完全成熟,组培投入成本较高、效益较低 目前,我国的组织培养技术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只是边摸索边应用的阶段,一些组培关键的技术问 22 江苏农业科学 2008年第4期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实验日期 科目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名称Effects of Hormones on Morph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合作者指导教师成绩 Effects of Hormones on Morphogenesi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Introduction The technology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otipotency which means the capacity to generate a whole plant from any cells or an explant.During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the hormones affect largely on morphogenesis,such as Auxin and Cytokinin.And the content and ratio of these hormones can make different results.NAA is the routine reagent of auxine and6-BA is the reagent of cytokinin.For the tissue culture,we prepare the Murashige and Skoog’s medium(MS medium).The MS medium contains hormones,macronutrients and micronutrients(detailed ingredients are in Table 2-1).The pH in the medium will be adjusted with1M NaOH.We should prepare10MS media with hormones. During the whole operation of tissue culture,six potential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are air,water, growth media,equipment,explant and people.We use the laminar flow hood to remove most of microbes from air flow.The water and the media have been autoclaved.The tools should be kept sterile in the70%alcohol and flamed by alcohol burner.And we sterilize the explants with Ca(ClO)2and70% ethanol and sterile water. We use the NAA to induce the callus to generate root. Materials Fresh young leaves of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 MS medium:NH4NO3,KNO3,CaCl2,MgSO4,KH2PO4,MnSO4?H2O,ZnSO4?7H2O,KI,Na2MoO4?2H2O,CuSO4?5H2O,CoCl2?6H2O,Na2EDTA,FeSO4?7H2O,Nicotinic acid,Pyridoxine HCl(VB6), Thiamine HCl(VB1).Glycine,Mesoinositol. Agar,HgCl2,NAA,6-BA.2%Ca(ClO)2,sterile distilled water,70%ethanol,Beaker,Balance,10 Bottles,pH test strips,Laminar flow hood,Tween-80,Scissor,Forceps,Scalpels,Alcohol lamp. Method Part1:Prepare10bottles of culture. 1.Wash10bottles and dry them for a group. 2.Our group’s task:Weigh50mg6-BA and mix with sterile distilled water to be50mL1mg/ml solution in a bottle and mark the stock solution name,the date,and our group number. 3.Other groups prepare the MS medium culture,agar,NAA and sugar.In Table2-1,MS=100ml A+ 1ml B+10ml C+5ml D+10ml E.Every3group prepare1L medium=MS+1mg/ml6-BA+ 0.2mg/L NAA+3%sugar+0.7%agar.Boil the solution with induction cooker to mix thoroughly. 4.Adjust the pH of medium to 5.8with1M NaOH or HCl. 5.Repackage the1L medium to the bottles of3groups.10bottles of each group,30ml for each bottle. 6.Sterilize the culture bottles by autoclaving at115℃for30min.Store them at room temperature. Part2:Operation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1.The space in the laminar flow hood has been sterilized by UV light for15min.We place all items in well order to start working. 2.Rinse4young leaves as explants in tap water for10-30min.The next operations are all aseptic.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摘要:以大豆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以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和不同浓度对大豆子叶愈伤诱导率的影响,并练习无菌操作。实验结果显示第2组即MS+6-BA(2.0mg/L)+NAA(1.0mg/L)和第 3 组即MS+KT(0.5mg/L)+2,4-D(1.0mg/L) 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较佳的愈伤组织诱导组合。 关键词:大豆;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愈伤组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大豆子叶 1.2实验试剂与仪器 (1)试剂:75%酒精、MS干粉、蔗糖、琼脂、植物生长调节剂(NAA、2,4-D、KT、6-BA)、无菌水、升汞、NaOH溶液 (2)仪器:超菌净工作台、圆纸片、培养皿、封口膜、称量纸、千分之一天平、不锈钢杯子、移液枪、试管、高压灭菌锅、注射器、酒精灯、镊子、手术刀、搁置架、烧杯、电炉。 1.3实验方法 1.3.1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3.1.1 配制培养基的准备阶段 (1)准备80个培养试管及封口膜,2个小培养皿、1个大培养皿,用洗衣粉、自来水洗净,再用蒸馏水把每个培养试管、润洗一下。带晾干后将试管编号1-80;(2)在称量纸上用百分之一天平分别称取1.5g 琼脂4份,7.5g 蔗糖4份,在烧杯里用千分之一天平上称取1.185g MS干粉4份(烧杯不要清洗);

(3)剪小圆纸片40,均分在两个小培养皿小能从中自由取出为宜;剪大圆纸片10,均分在两个大培养皿中。然后分别用报纸包好。 (4)把接种工具手术刀、镊子、剪刀等用报纸包好。 1.3.1.2 配制培养基 (1)在装有MS干粉的烧杯中按下表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验所用的所有激素浓度均为0.5mg/mL 激素的加样量(ml) 编号培养基配置 6-BA NAA KT 2,4-D 1 MS+6-BA(1.0mg/L)+NAA(0.5mg/L) 0.5 0.25 2 MS+6-BA(2.0mg/L)+NAA(1.0mg/L) 1.0 0.5 3 MS+KT(0.5mg/L)+2,4-D(1.0mg/L) 0.25 0.5 4 MS+KT(1.0mg/L)+2,4-D(2.0mg/L) 0. 5 1.0 (2)用量筒量取250ml(稍多)蒸馏水,取一个不锈钢杯子加入150ml蒸馏水和称量好的琼脂,在电炉子加热沸腾2min,再加入混合好的MS培养基1号和蔗糖,混合沸腾2min,用剩余的蒸馏水定容至250ml; (3)当温度降到60℃左右时,将溶液pH 调至5.8,一般加4滴NaOH溶液即可;(4)取编号1-20的培养试管,用大量注射器以每瓶12.5ml 左右培养基分装在培养试管中,用封口膜封口,4支一捆捆扎好。 (5)用相同的方法配置2-4号培养基,并分装、捆扎。 1.3.1.3高压湿热灭菌 (1)将包好的接种工具,包好的培养皿,以及分装好的试管一起放到高温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培室)规划设计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组培室规划设计 2009年 05月 31日星期日 10:18一、实验室要求 理想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该建立在安静、清洁、远离污染源的地方, 最好在常年主风向的上风方向, 尽量减少污染。规模化生产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最好建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便于培养产品的运送。 实验室的建设均需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从事的实验的性质, 即是生产性的还是研究性的, 是基本层次的还是较高层次的; 二是实验室的规模, 规模主要取决于经费和实验性质。 无论实验室的性质和规模如何,实验室设置的基本原则是:科学、高效、经济和实用。一个组织培养实验室必须满足 3个基本的需要:实验准备 (培养基制备、器皿洗涤、培养基和培养器皿灭菌、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此外,还可根据从事的实验要求来考虑辅助实验室及其各种附加设施,使实验室更加完善。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工作之前,首先应对工作中需要哪些最基本的设备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 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现有房屋, 或新建、改建实验室。实验室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的目的和规模。以工厂化生产为目的,实验室规模太小,则会限制生产,影响效率。在设计组织培养实验室时, 应按组织培养程序来没计, 避免某些环节倒排, 引起日后工作混乱。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要做到无菌的条件, 需要一定的设备、器材和用具, 同时还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光照、湿度等培养条件。 二、实验室组成 (一基本实验室 基本实验室包括准备室、洗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缓冲间,是组织培养实验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进行工厂化生产,年产 4万 -20万, 需 3-4间实验用房,总面积 60平方米。

组培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1. 实验设备及材料 (1)主要实验用具和仪器 冰箱,普通天平,分析天平,各种型号的试剂瓶(棕色和白色)、电炉,三角瓶,移液管,量筒,烧杯,容量瓶,玻璃棒,医用口杯,精密pH试纸(pH5.4~7.0),药勺,称量纸,标签纸,封口膜,橡皮筋,电炉,高压蒸汽灭菌锅、100ml三角瓶、500ml 搪瓷杯、25ml量筒、10ml和5ml吸管、解剖刀、已灭菌培养皿、酒精棉球、小块纱布、已灭菌培养皿和滤纸、枪状镊子、眼科手术剪、手术刀、酒精灯、100ml三角瓶、500或1000ml搪瓷杯、50ml量筒等。 (2)药品和试剂 硝酸铵、硝酸钾、氯化钙、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碘化钾、硫酸锰、硫酸锌、钼酸钠、硫酸铜、氯化钴、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硫酸亚铁、甘氨酸、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素、烟酸、肌醇、2,4-D(2,4-二氯苯氧乙酸)、NAA(α-萘乙酸)、6-BA (6-苄基腺嘌呤)、浓盐酸、氢氧化钠、95%酒精、蒸馏水等。MS培养基母液、琼脂、蔗糖、生长调节物质、蒸馏水、1mol·L-1HCl、1mol·L-1NaOH、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75%酒精。(3)实验材料 红豆杉种子 处于脱分化进程中的外植体 2.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I、MS培养基母液和常用试剂的配制 (1)培养基的成分 目前,不论液体培养还是固体培养,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都是由无机营养物、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物质和有机附加物等几大类物质组成。 (2)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配制培养基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市售培养基干粉溶解在蒸馏水里,加上蔗糖、琼脂和其他必要的补加物,再加入蒸馏水使之达到最终的容积。最后调节pH值,高压灭菌,于是制成所需要的培养基。 如果没有培养基干粉,则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配制: 一个是按照配方规定的数量分别称量出各种成分,分别使它们溶解于水,然后再将它们混合在一起。 另一个是先配制一系列的浓缩贮备液(母液),贮存在2~4℃冰箱内,待配培养基时取出,按比例稀释配用。此法较为常用。 (3)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母液的配制有两种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让植物组织经过脱分化作用,形成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作用,愈伤组织又能重新分化为有结构的组织和器官,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把植物的器官,组织以至单个细胞,应用无菌操作使其在人工条件下,能够继续生长,甚至分化发育成一完整植株的过程。植物的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原来已经分化停止生长的细胞,又能重新分裂,形成没有组织结构的细胞团,即愈伤组织。这一过程称为“脱分化作用”,已经“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又能重新分化形成输导系统以及根和芽等组织和器官,这一过程称“再分化作用”。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吲哚乙酸(IAA )和 6 –苄基氨基腺嘌呤(6 – BA )的比例,决定了根和芽的分化。 三实验器材 (一)试剂 乙醇、IAA 或 2 ,4 – D 、HgCl 2 (或次氯酸钠)、6- 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 MS 培养基 (二)仪器设备 培养室,高压灭菌锅,水浴锅,解剖刀,三角烧瓶(100mL ),烧杯,量筒,培养皿,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长镊子,剪刀,橡皮筋等 三实验步骤 1. 配制培养基 (1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培养基(蔗糖含量为10 g/L ,2,4 – D 含量为 2 mg/L ,琼脂10 g/L )。 (2 )试验培养基:在MS 培养基中按表33 – 1 加入IAA 和6–BA 。 吲哚乙酸先用少量0.1 mol/L NaOH 溶解,6- 苄基氨基腺嘌呤先用少量0.1 mol/L HCl 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再加入培养基中。 2. 培养基灭菌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调至pH 5.8 ,趁热分装于100 mL 三角烧瓶中,每瓶约20 mL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两层称量纸包扎瓶口,并用橡皮筋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121 ℃( 1 kg/cm 2 )下灭菌20 min 。取出三角烧瓶放在台子上,

月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月季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姓名:张恒玉 (天津师范大学10生乙10517085) 摘要:月季(Floribunda roses)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其花姿优美,花 型丰富,花色齐备, 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在鲜花应用中,月季花的地位和比重与日俱增,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植物组织培养主要以绿色植物细胞或组织块为研究主要对象,把植物体上的生活器官、组织块活细胞从整体上离体下来进行人工培养。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对最适月季培养的培养基、激素、培养基质进行筛选,使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而发育成新的植物个体。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月季组织培养 Rose Plant Tissue Culture Lab Report Name: ZhangHengyu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Biological Sciences 300387) Abstract:Rose (Floribunda roses) for the woody Rosaceae Rosa, the beautiful flower position, abundant flowers, colors available, easy to trim the tree, planting small difficulty; its flowers large, beautiful, elegant, noble. Applications in the flowers, the status and the proportion rose growing is the world's leading one of the four cut flowers. Plant Tissue Culture main object of the green plant cells or tissue blocks for research, Of life on the plant organ, tissue block living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whole down the artificial culture, Cell totipotency theory based on the optimum rose culture medium, hormones, culture media filter, Isolated tissue and develop into new individual plants after dedifferentiation and redifferentiation.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offer a new way, in the rose show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Keywords: Rose tissue culture 1 月季介绍

模块1 植物组培实验室的规划设计

模块1 植物组培实验室的规划设计 一、知识目标 能正确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类型、特点及应用 掌握细胞全能性理论、植物的再生性和根芽激素理论 理解组培实验室的设计原则和总体要求 初步理解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原理 二、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识别组培实验室的基本组成,并能叙述其主要功能 能够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情况初步科学设计实验室 能正确说出常见组织培养的以前和设备的用途 掌握组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 三、态度目标 使学生正确理解学习组培的重要性 爱护实验室设备仪器 单元Ⅰ植物组培的基础知识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高等植物的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技术是指分离一个或数个体细胞或植物体的一部分在无菌条件下培养的技术。通常我们所说的广义的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即外植体explant),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其生成完整的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生理依据 细胞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于植物细胞组织的分化和决定具有关键性作用。它包括: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脱落酸、乙烯等 生长素类主要用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体细胞胚的产生及试管苗的生根。常用的有2,4-D、NAA、IBA、IAA等。其作用强弱为2,4-D>NAA>IBA>IAA。 细胞分裂素类则有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延迟组织的衰老,促进芽的产生等作用。常用的有Zip、KT、6-BA、ZT等作用强弱顺序为。Zip>KT>6-BA>ZT。 赤霉素则有促进已分化的芽伸长生长,打破种子休眠的作用。常用的为GA3。 在生产实践中,由已脱分化的植物活体细胞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叫做不定器官形成(或器官形成、器官发生)途径,即在愈伤组织的不同部位分别独

组培 实验报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月28号—6月6号 指导老师:… 姓名:… 班级:园艺1001 学号:181001.. 实验阶段一母液配置(贮备液2)3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学习如何清洗仪器、校准天平、以及配置母液 二、实验原理 配置培养基时,为了使用方便和用量准确,通常采用母液法进行配置,即按培养基配方中各试剂的用量,扩大若干倍后再准确称量分别先配制成一系列的母液置于冰箱中保存,使用时按比例吸取母液进行稀释配置即可。 三、试剂和仪器 1、试剂 KI、H3BO3、MnSO4﹒4H2O、Na2MoO4﹒2H2O、ZnSO4﹒7H2O、CuSO4﹒5H2O、CoCl2﹒6H2O 2、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磁力搅拌器、烧杯、容量瓶(100ML)、玻璃棒、试剂瓶 四、实验步骤 1、清洗仪器(容量瓶、烧杯、试剂瓶、玻璃棒等) 2、打开电子天平,去皮。 3、配置贮备液2 (1)秤取KI 8.3mg、H3BO3 62mg、MnSO4﹒4H2O 223mg、Na2MoO4﹒2H2O 2.5mg、ZnSO4﹒7H2O 86mg分别溶解于约10ml蒸馏水中。 (2)秤取CuSO4﹒5H2O 25mg、CoCl2﹒6H2O 25mg分别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分别量取1ml与其它试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水定容至100ml。 (3)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实验阶段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3月21号

一、实验目的 学习母液法配制培养基以及掌握培养基灭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同时也是微生物繁殖的极好场所,因此必须对培养基灭菌处理,以确保无菌操作的顺利进行。 三、试剂及仪器设备 1、试剂 琼脂、蔗糖、混合培养液(贮备液1~4)、NaOH、稀HCl 2、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高压灭菌锅、烧杯,量筒,移液管,玻璃棒,药匙,称量纸,PH计,电炉,培养瓶等 四、实验步骤 1、准备50个培养瓶、洗净后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2、准备5个加盖的干净培养皿,并在底部加上滤纸,并用报纸包扎好有待灭菌。 3、培养基配制 (1)分别量取贮备液Ⅰ--25ml,贮备液Ⅱ--5ml,贮备液Ⅲ—5ml,贮备液Ⅳ—5ml混合。 (2)加入约250ml左右的蒸馏水,再加入15g蔗糖溶化。 (3)用粗天平秤4g琼脂放入1000ml瓷缸中,加水至500ml,用pH计调酸碱度,pH 在5.8左右。 (4)加热至琼脂全部溶解。 (5)将溶液均匀倒入培养瓶中,每个瓶约25ml,盖上瓶盖。 4、将步骤2中的仪器,配好的培养基、5瓶蒸馏水一起放入高压灭菌锅内,在121℃下高温灭菌。 5、取出培养基置于实验台上,将其他用具放在烘箱内烘干并取出置于实验台上。 五、实验现象 3月28日观察发现,培养基全部凝固。 实验阶段三圣女果和荷兰马齿苋种子接种3月28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程序。 2、掌握接种的方法和材料的培养过程。 3、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试剂及仪器 试剂:75%酒精、95%酒精、0.1%HgCl2、圣女果种子、荷兰马齿苋种子

生物技术组织培养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它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如脱壁后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潜伏芽等,进而培育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由于是在试管内培养,而且培养的是脱离植株母体的培养物,因此也称之为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根据外植体来源和培养对象的不同,又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 1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现状 1 . 1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1 . 1 . 1单倍体育种单倍体植株往往不能结实,在培养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使染色体加倍而成为纯合二倍体植株,这种培养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称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具有高速、高效率、基因型一次纯合等优点,因此,通过花药或花粉培养的单倍体育种已经作为一种崭新的育种手段,并已开始育成大面积种植的作物新品种。 1 . 1 . 2胚胎培养在植物种间杂交或远缘杂交中, 杂交不孕给远缘杂交带来了许多困难。而采用胚的早期离体培养可以使胚正常发育,并成功地培养出杂交后代,再通过无性系繁殖获得数量较多、性状一致的群体。胚培养已在50多个科属中获得成功。远缘杂交中,可将未受精的胚珠分离出来,在试管内用异种花粉在胚珠上萌发受精,产生的杂种胚在试管中发育成完整植株,此法称为“试管受精”。用胚乳培养可以获得三倍体植株,为诱导形成三倍体植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三倍体加倍后能得到六倍体,可育成多倍体新品种。 1 . 1 . 3细胞融合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可部分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性而获得体细胞杂种,从而创造出新种群或育成优良品种,这是组织培养应用最诱人的一个方面,已获得40余个种间、属间、甚至科间的体细胞杂种、愈伤组织,有些还进而分化成苗。目前,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经能将不易杂交的植物(如番茄与马铃薯、烟草与龙葵、芥菜与油菜等)原生质体融合后获得属间杂种。随着原生质体融合、选择、培养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今后可望获得更多有应用价值的经济作物体细胞杂种及新品种。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感想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感想 植物组织培养俗称植物克隆,是当今国际农业领域的一项高新植物育苗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组织、花药、体细胞甚至原生质体等外植体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育成植株的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研究外植体其在不受植物体其他部分干扰的条件下的生长和分化规律,另一方面,研究植物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在改变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的配方、光照和培养温度等的生长、分化和发育规律,从而解决植物形态建成中的实际问题,为农林、医学等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及实践指导。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生长分化成为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整个过程包括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将其从植物体中分离出来,这一过程称细胞脱分化,然后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经再分化,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条件和培养条件等。 (一)培养基的配制 植物组织培养中一个关键的步骤。对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生长而言,培养基的组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植物材料要求不同的培养基,适于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不一定适于器官分化,适于固体培养的培养基不一定适于液体培养,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精心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不同的外植体、不同的培养方法、不同的培养目的等,都要求采用不同的培养基。 一般来说植物体对土壤的pH值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外植体培养基也不例外。目前,在植物组织培养上常用的培养基有十几种,其主要成分是大致如下:首先,培养基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满足外植体生长对水分的需要。 其次,培养基中的矿质元素包括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N、P、K、Ca、Mg、S和微量元素Fe、Mn、B、Cu、Zn、Mo、Cl以及非必需的Na等。糖除了给外植体提供碳源外,还可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势。碳源一般采用蔗糖,少量采用葡萄糖,浓度各有不同。 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要根据培养的目的适当选用。可采用IAA、IBA和NAA、KT、6-BA、ZT等。在诱导根和芽的等不同分化时段,还需根据要求调整培养基养分的比值。维生素B(硫胺素)是必需的,而烟酸、B16虽属于不必需,但对生长有促进作用,所以一般也添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实验一:葡萄柚扩繁培养基的制备(1L) 实验时间:9月1日 实验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六楼实验室 实验步骤: 1.量取液体。大量元素100 ml(用100 ml的量筒量),微量元素、有机元素、铁盐均10 ml(用10ml的量筒量),将上述量取的溶液混合于1L大烧杯中。 2.加纯水至500-600 ml刻度线稀释。 3.称取蔗糖30 g,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4.定容。用1000 ml量杯定容后转移至大烧杯 5.用移液枪取6-BA100μml,IBA 40μml。 6.混匀,调PH至5.9。 7.称取琼脂7g于塑料盆内。将调好PH的培养基倒入塑料盆,置于微波炉内煮14min。 8.分装,封口,标记。 9. 121℃高温灭菌20min。 1000ml约一共分装33个瓶,加上实验老师给予的3个培养基我们组一共有36个瓶。

实验二:葡萄柚组培接种工作 实验时间:9月3日 实验地点:西南林业大学A栋六楼接种实验室 实验过程: 准备材料及器材:葡萄柚脱毒苗、超净工作台,手套、剪刀(3把)、镊子(3把)、酒精灯两盏、无菌皿。 实验步骤: 1.接种前准备工作: 用酒精棉球将超净工作台台面擦拭一遍,然后将所需物品放入超净工作台内。 2.接种操作: ⑴将超净台的门打开至1/3,带上手套,用酒精将双手进行消毒,反复揉搓双手使手上酒精挥发 完全,将手伸入超净台内。 ⑵点燃酒精灯。点燃前要确保手上的酒精已完全挥发,否则容易造成危险 打开无菌皿。 ⑶镊子消毒。先用手将报纸打开,后在酒精灯上灼烧(除手捏的地方不烧,其余的均要烧,烧 到烫为止。镊子用完都要放到特定放镊子的架子中,且每次用时均要灼烧消毒)。 ⑷挑拣材料。先将盛放葡萄柚脱毒苗的瓶子上的塑料膜取下。拿取镊子和剪刀(注意取放剪刀 与镊子时要绕过培养基的瓶口,防止污染)。用镊子将所需脱毒苗从玻璃瓶中夹到无菌皿上。 用剪刀及镊子小心的将脱毒苗的分支分开,将较高大的苗剪短。放在培养皿上备用。 ⑸接种:先将培养瓶的瓶口打开(拎着密封膜两角将密封膜揭起,将其朝向外面的一面向下置 于工作台上)。将培养瓶斜拿,在酒精灯前稍灼烧瓶口,后用镊子夹住葡萄柚插入培养瓶中(注意芽朝上,以免插倒),后将盖子密封膜盖上并用皮筋扎紧密封。整个接种过程要尽量在离酒精灯十厘米内的地方进行,防止污染。 ⑹清理台面。把用过的废弃物及不用的东西拿出超净台,将台面用酒精擦净。关上超净台的门。 3.做记录: 在培养瓶上标上葡萄柚首字母大写,日期及编号,以便日后观察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