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开题报告——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f617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f2.png)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范文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资源进行养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产养殖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将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
1. 养殖品种多样化。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其中以鱼类养殖为主。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不同水产品种的需求。
2.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养殖设施的不断完善,水产养殖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大型的水产养殖场已经成为了水产养殖行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大规模养殖不仅提高了产量,也提高了养殖效益。
3. 养殖技术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新型的养殖技术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也提高了养殖品质,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水产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
1. 水质污染。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行业也面临着水质污染的问题。
养殖废水的排放对水域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2. 养殖品质安全问题。
一些养殖场为了追求利润,使用了大量的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导致养殖品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养殖品质安全监管,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养殖成本上升。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养殖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饲料成本、养殖设施成本等都在不断增加,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水产养殖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绿色养殖。
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将朝着绿色养殖的方向发展,加强水质治理和环境保护,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科技养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养殖,推广新型的养殖技术和设施,提高养殖效率和品质。
水产养殖专业(5篇)
![水产养殖专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8b67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b.png)
水产养殖专业(5篇)水产养殖专业(5篇)水产养殖专业范文第1篇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人的志趣、力量等详细状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对于在校高校生而言,在经受了高考,做出了专业选择后,专业是其对个人力量与志趣作出综合推断后选择的人生奋斗目标。
专业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同学增加专业志趣,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同学对受教育机会的珍惜程度下降,对学好专业走向社会的信念不足,面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对人生将来心理彷徨的同学人数增多,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是同学在志趣与专业的结合上消失偏差,部分同学失去了学习本专业的爱好。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几个主要特点(一)专业应用性更强,就业区域性更集中,产业前景更宽阔水产养殖学是讨论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理论与技术的学科。
专业本身即打算了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就业方向除了科研、教学、管理外,大多数同学毕业后将在沿海地区进展。
水产养殖业在沿海农村经济中地位显赫、经济效益高,是沿海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产业前景宽阔。
(二)水产养殖环境更简单,技术依靠程度更高水产养殖学除关注经济动、植物自身的生理、生态特性以外,养殖生物生存的水环境同样特别重要。
养殖环境简单体现在水体的流淌性和可变性更快,光照、氧气及养分限制更突出,这就更加需要综合的理论和过硬的技术做后盾。
因此形成了当前在水产养殖业内,除了极少数特别传统的行业的部分生产环节可以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外,其他绝大多数产业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技术指导。
(三)学科交叉明显,理论与技术更新快,专业进展快速水产养殖学是一门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科学,隶属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也是其讨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养殖工程学又属于工程学讨论的范畴,因此学科交叉特别明显。
各学科的进展促进了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快速进展,同时水产养殖技术又在欣赏渔业、濒危水生生物物种爱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爱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水产养殖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最新原创模板
![水产养殖专业开题报告范文最新原创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5f602d35fbfc77da269b128.png)
班级: 4453
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学号:X 94053 姓名:某XX
一款PPT初学者也能使用的PPT模板,容易更改!
报告内容
选题意义及依据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课题预期目标和成果 进度安排
选题意义及依据
1 选题意义
• 简要概述课题有什么价值,可以应用到什么领域。如果是理论研究, 应重点说明理论价值。
水产养殖专业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461417
• 内容: • 428656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 155294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527811水产养 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相关文献资料
• 文献资料
例如:【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 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要更改图片,可以在视图-》幻灯片母版中修改
21
水产养殖专业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924885
• 内容: • 559248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 700530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581067水产养 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水产养殖专业论文研究内容阐述: 713809
• 内容: • 930024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 625557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943925水产养 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2
选题意义依据
① 有理论研究, 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学术论文支持), 并将其成果应用于 工程实践(即工程工作量)。 ② 无理论研究, 但有较大的工程工作量。
课题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 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和论文, 充分了解所选题目相 关领域国内外发展状况, 找到题目的立足点。必须陈述课题 的现状,但是要概括。
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开题报告
![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995b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9.png)
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开题报告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食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质监测、疾病防控、饲料投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计划开发一套水产养殖监控系统,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系统概述水产养殖监控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种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云平台等组成。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水温、溶氧量等关键指标,同时还能对鱼类的行为、饲料投喂情况进行监控。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系统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系统设计与功能1.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水质参数和环境因素,如PH值、氨氮含量、浊度、光照强度等。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上传至云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存储。
2. 数据分析与预警系统中的云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对大量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养殖环境的异常情况,如水质污染、溶氧不足等,帮助养殖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鱼类死亡和损失。
3. 远程控制与管理水产养殖监控系统支持远程控制和管理功能,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监控养殖场的情况。
同时,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动化饲料投喂、温度调控等功能,提高养殖效率和节约人力成本。
四、应用前景与意义水产养殖监控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提高养殖效率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养殖效率。
同时,系统还可以实现自动化饲料投喂和温度调控,减少人力成本。
2. 保障产品质量水质是影响水产养殖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帮助养殖户保障产品质量。
此外,系统还可以提前预警疾病和异常情况,减少产品损失。
3. 促进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b986ae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a.png)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水产养殖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和背景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满足人们对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当前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进行了一次水产养殖调查。
二、调查方法和范围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涵盖了我国多个地区的水产养殖场和养殖户。
我们通过与养殖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的养殖方式、经营状况以及面临的困难。
三、养殖方式和技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水产养殖方式主要分为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
池塘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适用于一些常见的鱼类和虾类养殖,如鲤鱼、草鱼、虾等。
而网箱养殖则是一种现代化的养殖方式,通过在水域中设置网箱,将养殖对象放入其中进行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适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养殖对象,如鳗鱼、鲍鱼等。
在养殖技术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养殖户普遍使用了水质处理设备,如水质过滤器、增氧设备等,以保证养殖环境的良好。
同时,一些养殖户还采用了科学饲养管理方法,如定时投喂、合理配饲等,以提高养殖效益。
四、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尽管水产养殖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水质污染是当前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产生,水质容易受到污染,影响养殖效果。
其次,养殖品种的单一化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一些常见的鱼类和虾类上,缺乏一些高附加值的养殖品种。
此外,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养殖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也是养殖业面临的困难。
五、发展机遇和前景尽管水产养殖面临一些问题,但也有许多机遇和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科技的进步为水产养殖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如水质监测设备、智能养殖系统等,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和降低养殖成本。
此外,一些新兴的养殖品种,如海胆、海参等,也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水产养殖报告范文
![水产养殖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507bf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7.png)
水产养殖报告范文一、引言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的方式,培育和繁衍水体中的各类水产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海洋资源的减少,水产养殖逐渐成为解决食品安全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将介绍水产养殖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二、水产养殖的概念与发展现状水产养殖是指将水生动物(如鱼类、虾类、贝类等)和水生植物(如海藻、河藻等)放养于水体中,进行人工饲养和管理,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水产养殖可以根据养殖环境的不同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类型。
近年来,水产养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水产养殖的产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1000万吨增长到了2024年的8200多万吨。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地区,占全球养殖产量的90%以上。
三、水产养殖的经济收益1.增加国民经济收入:水产养殖为沿海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养殖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比如饲料生产、设备制造、加工包装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2.提高农民收入:水产养殖是农村地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许多农民通过养殖海产品或淡水鱼类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水平。
3.减轻海洋资源压力:水产养殖能通过人工养殖的方式提供大量的海产品,减轻了野生捕捞对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压力。
四、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1.水体污染: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药物和养殖废水等,可能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过量的饲料和废弃物会导致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负面影响。
2.外来物种入侵:水产养殖中引进的外来物种,可能逃逸到自然水体中,从而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这些外来物种可能抑制本地物种的生长、繁殖,打破生态平衡。
3.养殖废弃物处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需要进行处理,否则会引发环境问题。
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五、结论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stm32水产养殖开题报告
![stm32水产养殖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17125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7.png)
stm32水产养殖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水产品质量,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水产养殖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水质污染、病害频发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生长和质量。
因此,研究一种基于STM32的水产养殖控制系统,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水产养殖控制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水质参数:通过传感器采集水中的氨氮、pH值、温度等参数,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2.智能控制水质处理设备:根据监测结果,自动控制水质处理设备(如增氧机、水泵等)的运行,确保水质处于最佳状态。
3.预防病害发生:通过监测水质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病害发生。
4.优化养殖方案:根据监测数据和水质分析结果,优化养殖方案,提高水产品生长速度和品质。
5.实现远程监控: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共享,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养殖情况。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选择合适的水质传感器和STM32控制器,设计监测电路和数据采集系统。
2.水质处理设备的智能控制:根据监测结果,设计控制算法和程序,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
3.病害预防措施的研究与实施:通过分析水质参数和养殖经验,制定预防病害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4.养殖方案的优化与实施:根据监测数据和水质分析结果,优化养殖方案,提高水产品生长速度和品质。
5.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设计远程监控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
三、预期成果与价值预期成果包括:1.设计完成基于STM32的水产养殖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部分。
2.实现水质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以及设备的自动控制。
3.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实施,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
4.根据监测数据和水质分析结果,优化养殖方案,提高水产品生长速度和品质。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46bb3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e.png)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最终5篇)第一篇:水产养殖概论论文水产养殖学,是指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据了解,中国内陆可养水面为2734万公顷,目前仅开发利用536万公顷,只占可养面积的19.6%,发展潜力非常大。
我国传统水产养殖模式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传统水产养殖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主要原因是因为设施简陋,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破坏性经营造成了设施的老化,另一方面养殖水域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目前我国有71个水产品年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水产市场,最大的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为武汉大东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日均成交40万公斤,日成交额200多万元,年成交额约75亿元。
渔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由过去的“菜篮子”逐步发展成集养殖业、捕捞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了以黄渤海、东南沿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和长江中下游优势养殖区为主体的“两带一区”区域布局。
以企业为龙头,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渔业产业化组织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二)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世界主体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渔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持续快速发展。
水产养殖学开题报告
![水产养殖学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8bcaec941ea76e58fa0483.png)
海南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ANOV A)(n=3)。
使用Turkey多重比较来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进度安排:
查阅资料
拟定论文题目1月初~1月5
撰写开题报告1月5~1月12号
落实实验动物、场地、器械1月12~2月初
试验实施阶段2月初~4月中旬
数据整理4月中旬~4月22号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4月22号~4月30
整理调查、实验数据、毕业论文定稿5月
三、本课题的重点、难点,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
重点、难点:饲料的配比要称量精确,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要严格分组,不能混淆,在后期的实验阶段,各组平行实验要分开进行,一组一组来,不要同时做,环境的同等控制。
预期结果和成果形式:估计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最佳时豆粕蛋白替代比例为30%40%左右; 随着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比例的增大, 估计鱼体水分、粗灰分、肥满度差异不显著,根据相关原理肝体指数则随豆粕蛋白替代水平增加而增大,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随着豆粕替代比例增加而逐渐升高, 饲料中豆粕替代一定比例的鱼粉蛋白可促进齐口裂腹鱼的生长, 提高对饲料蛋白的代谢和免疫能力, 适量的豆粕蛋白替代比不会对肠道及肝脏组织结构有破坏作用,但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比例过量应该会对肠道及肝脏组织结构有破坏作用。
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等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开题指导小组意见
组长签名:年月日。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学开题报告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水产养殖学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51e349866fb84ae45c8d87.png)
基本成分分析按照AOAC(1985)的标准办法:将样品置于烘干机中125℃烘至恒重得到水分含量;粗蛋白(N×6.25)测定则在进行酸消化后使用凯氏定氮法滴定获得(1030-Auto-analyzer,Tecator,Sweden),脂肪按照索氏抽提法利用石油醚在脂肪抽提机中抽提(Soxtec SystemHT6,Tecator,Sweden),灰分则将样品置于马弗炉中650℃3h后称量获得。
学生姓名
牟明明←点击输入
学号
244←点击输入
学院
专业年级
级
指导教师
职称
计划完成时间
年月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现实)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目的:饲料中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肠道及肝脏组织学的影响
意义:珍珠龙胆石斑鱼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是用龙胆石斑(公)与老虎斑(母)培育出来的杂交新种石斑鱼,其肉质细嫩、成长快速、抗病力强,有虎斑头、龙胆尾的外型,显现杂交优势,商品鱼市场价格好,也可以做为观赏鱼,市场前景广阔,珍珠龙胆石斑鱼27元/斤。鱼粉作为优质的动物性饲料蛋白源,广泛应用于水产饲料中。随着水产饲料产量的增加,对鱼粉需求的总量也随之增加。鱼粉资源日益紧张,造成鱼粉价格居高不下。为缓解鱼粉的供需矛盾,降低饲料成本,针对具有高性价比的植物性替代蛋白源的研究和开发显得十分迫切、尤为重要
三、样品采集
养殖实验进行8W后取样,取样前,实验鱼饥饿24h,然后对每箱鱼进行麻醉(10mg/LMS-222)、计数和称重。每箱随机抽取9条鱼,2条用于分析体组成,另外7条用肝素钠注射器抽取血液后进行称重、解剖,称量内脏重,肝重和肠系膜脂肪重。同时取背部两侧的白肌,去除皮肤留样备用。内脏以及肝脏称重后,每箱各取四份完整肠道和肝脏,放入5mlEP管中。其中两尾的肠道以及肝脏收集编号后,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冻保存留作酶活力分析。另两尾鱼的肠道及肝脏收集编号后加入Bouin液后常温保存。血液样品在3500g的离心力下离心分离10分钟,抽取上清液保存在液氮中。
水产养殖研究报告
![水产养殖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a150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2.png)
水产养殖研究报告引言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人类的食物供应和经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报告旨在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水产养殖的相关主题。
水产养殖的意义1.解决食物供应问题:水产养殖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质食物,满足人们对海鲜的需求。
2.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水产养殖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3.保护野生生物资源:通过水产养殖替代捕捞,可以缓解对野生鱼类资源的压力,保护海洋生态平衡。
水产养殖的发展历程1.传统水产养殖:主要以传统捕捞方式为基础,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下。
2.科学养殖技术的应用:养殖场的规模扩大,运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
3.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的问题与挑战1.水质污染:养殖废水的排放对水体质量造成压力,容易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
2.疾病防控:水产养殖中的疾病容易传播,加强疾病防控措施是重要的挑战之一。
3.养殖资源的限制:水产养殖需要投入大量的饲料和养殖基地,资源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水质污染的应对措施1.加强养殖废水处理:建立科学的废水处理系统,减少养殖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2.定期监测水质:通过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3.推行循环水养殖:在养殖过程中循环利用水体,减少对外部水源的依赖。
疾病防控的措施1.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对水产动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情况。
2.增强养殖动物的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饲料和环境管理,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
3.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措施:隔离患病的动物,进行彻底的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水产养殖的技术创新1.智能养殖系统:利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
2.生态养殖模式:将养殖场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新型饲料的研发:研发更高效、低污染的饲料,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饲养效益。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3000字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dab6cf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c.png)
水产养殖调查报告3000字水产养殖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水产养殖在中国的发展日益重要。
为了解水产养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水产养殖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广东省某海域作为调研对象,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
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包括10个问题的问卷,主要涉及水产养殖的规模、种类、投资成本、收入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在调查开始前先对问卷进行了测试,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随后,我们根据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问卷发放给了100位养殖户,调查对象主要是现有的水产养殖户。
我们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向养殖户解释了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并请他们诚实回答问题。
共回收有效问卷90份。
2. 实地观察我们选择了调查地点附近的一家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多次实地观察。
通过观察养殖场的布局、设备和管理情况,了解了养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难点。
我们与养殖场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了一些有关水产养殖的具体情况。
三、调查结果1. 养殖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水产养殖户都是小规模户,占比超过80%。
其中,规模在100亩以下的养殖户占比最大,约占70%;规模在100-500亩之间的养殖户占比约为15%;规模在500亩以上的养殖户占比最小,约为5%。
2. 养殖种类调查显示,养殖户主要养殖鱼类和虾类,占比分别达到60%和30%。
其中,主要养殖的鱼类是鲤鱼、鳜鱼和黑鱼;主要养殖的虾类是河虾和明虾。
3. 投资成本根据回收的问卷数据统计,调查结果显示,一个养殖户平均需要投入20-50万元的资金来开展养殖业务。
其中,养殖基地的租金、设备和饲料是主要的投资成本。
4. 收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养殖户平均年收入在40-80万元之间。
其中,养殖鱼类的收入占比最高,约为60%;养殖虾类的收入占比约为30%;其他水产品的收入占比约为10%。
四、问题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养殖户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水产养殖论文选题参考
![水产养殖论文选题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8f1206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e.png)
水产养殖论文选题参考水产养殖是利用人工方式在水体中养殖水生生物的一种生产方式,是现代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石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捕捞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水产养殖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水产养殖方面的论文选题参考,希望能对同学们选择养殖相关的论文方向有所帮助。
一、生物学1.不同水温条件下藻类对贝类养殖的影响研究在贝类养殖中,环境因素对贝类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水温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因此,本研究将以不同水温下,分析养殖区内各种藻类的分布情况,探讨不同水温下养殖贝类受到藻类影响的差异。
2.养殖海参中细菌污染的清除方法研究海参作为一种供人们食用的海鲜,其养殖和加工过程中会受到细菌的污染。
养殖业者往往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清除细菌,而对于这些方法的效果和对海参品质的影响却缺乏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不同的清除方法对海参质量的影响,为养殖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水产营养1.养殖虾类不同膳食碳水化合物含量对虾体脂变化的影响碳水化合物是虾类常见的营养物质,但其对虾体的影响仍有待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在不同的膳食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通过分析虾体脂变化的方式和程度,探讨碳水化合物对虾体健康和养殖效果的影响。
2.不同种类饲料对养殖鲑鱼脂质代谢的影响鲑鱼是重要的肉食性鱼类,其脂肪含量比较高,因此其对饲料的需求相对也比较高。
本研究将分析不同种类饲料在鲑鱼养殖上的效果,尤其是在饲料对脂质代谢的影响程度,为鲑鱼养殖行业提供营养方面的参考。
三、环境与工程1.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水产动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水环境中生长的动植物需要光照才能正常生长,而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的变化对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将探究不同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水产动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为养殖环境的调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基于平衡控制理论的水产养殖系统优化设计传统的水产养殖系统的设计只注重实现水生物生长目标,而忽略了涉及到环境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水产养殖的报告
![水产养殖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4faf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6.png)
水产养殖的报告一、引言水产养殖是指通过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利用人工方法培育和繁殖各种水生生物的活动。
水产养殖具有促进经济发展、保护自然生态和满足人类食品需求等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水产养殖的背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二、水产养殖的背景1.水产资源枯竭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水产资源呈现枯竭的趋势。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水产养殖成为补充水产资源的重要手段。
2.经济发展需求水产养殖作为一种产业,可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农村地区,水产养殖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1.技术进步和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水产养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传统的养殖方式慢慢被先进的养殖技术所替代,如网箱养殖、水循环系统养殖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养殖效益提高、污染减少,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
2.生态环境保护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养殖场需要建立和完善废水处理系统,避免养殖过程中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同时,科学的养殖管理也包括了合理的用药和定期的检疫,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品质安全保障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公众关注,水产养殖企业开始加强品质安全管理。
通过加强管理、严格遵守规定和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可以确保养殖产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四、水产养殖的未来展望1.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产养殖也将实现智能化发展。
利用无人机、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多元化养殖未来的水产养殖将更加注重生态养殖和多元化养殖方式的研究和应用。
例如,现代水产养殖可以与农田耕种相结合,实现农渔共生,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3.绿色可持续绿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水产养殖的重要方向。
通过发展有机养殖、循环农业和节能减排等措施,可以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压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6064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水产养殖技术是指在人工条件下,通过控制水质、养殖环境和饲养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以提高鱼类、贝类、虾类等水生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的一项综合性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研究的目标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捕捞压力的加大,传统的捕捞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因此,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从饲养环境控制、饲料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内容。
首先,饲养环境的控制对水产养殖来说非常重要。
适宜的水质条件是确保养殖水生生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如控制水温、溶氧量、酸碱度、浊度等,确保其在适宜范围内稳定;定期清理养殖环境,保持水体清洁;对养殖水域进行适度的通风和水循环,保持水质的稳定。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水产养殖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此外,疾病防控是水产养殖技术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水生生物常常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因此,研究如何发现和预防疾病,提高疾病抵抗能力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疾病发病规律、病原生物的分布和传播途径,制定出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加强养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证水产养殖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是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益,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控制水质、饵料与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多方面的研究,能够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水产养殖模式。
目前,全球各地的科研机构和水产养殖企业都在致力于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解决水产养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推动水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报告
![水产养殖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87c4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4.png)
水产养殖报告一、前言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养殖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如鱼、虾、藻类等。
水产养殖具有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本报告将重点介绍鱼类养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鱼类养殖现状目前,我国鱼类养殖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养殖鱼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鱼类养殖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同时,鱼类养殖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养殖水体的环境管理更加科学,饲料的配方和管理更加精细,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鱼类养殖的重要性鱼类养殖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首先,鱼类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材之一,养殖鱼的需求量非常大,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营养成分。
其次,鱼类养殖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农村地区而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此外,鱼类养殖还具有很大的生态效益,能够减少对野生鱼类资源的捕捞,稳定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鱼类养殖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和对营养品质的关注,鱼类养殖的发展正朝着高品质和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首先,鱼类养殖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培育,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鱼类养殖要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养殖的效率。
此外,鱼类养殖还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五、鱼类养殖面临的挑战尽管鱼类养殖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养殖水体的环境污染是一个难题,如何有效地控制水体污染成为养殖业重要的课题。
其次,饲料成本的上升限制了养殖效益的提高,需要寻求更加经济环保的饲料替代品。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缺乏品牌和质量认证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六、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促进鱼类养殖的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水产养殖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完善的政策保障和市场支持。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科研力量,提高养殖技术的水平。
水产养殖技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产养殖技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e62d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7.png)
水产养殖技术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旨在探讨当前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选题意义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水产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水产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前水产养殖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本次毕业设计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水产养殖技术现状分析:对当前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水产养殖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水产养殖设施与装备优化设计:针对目前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设计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水产养殖管理与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对水产养殖过程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生产质量。
四、研究方法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全面深入地探讨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预计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成果:对当前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语本次毕业设计将围绕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努力,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中颗粒物等悬浮物质直接影响水体透明度的大小,是决定大型藻类光合作用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贝类对颗粒物质具有滤过作用,同时产生生物沉降,使大量悬浮物从水体中搬运到底层,对水体中浮游生物、颗粒有机物质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贝类对水体中颗粒物质的滤除,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型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通过调查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海水贝类养殖的不同养殖模式与环境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在此前提下对实现海水贝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思考。
研究内容:一是通过对采样点地区海水贝类养殖的不同养殖模式的水域环境的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总结海水贝类养殖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实现贝类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的最佳养殖模式。二是通过调查探寻贝类养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就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7]韦玮,方建光,董双林.贝藻混养生态系互利机制中的作用因子[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220-227.
[8]韦玮,方建光,董双林,刘瑜.贝藻混养互利机制的初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2,23(3):21-30.
[9]吴树敬.海带贻贝套养技术[J].中国水产,1997,(8):30-31.
[2]杨吝译.水产养殖(Aquaculture)对环境的影响[J].现代渔业信息,2005,20(7):7-10.
[3]农业部渔业局养殖课题组.我国主要水产养殖方式研究[J].中国水产,2006,(2):11-13.
[4]杨红生,王健,周毅,张涛,王萍,何义朝,张福绥.烟台浅海区不同养殖系统养殖效果的比较[J].水产学报,2000,24(2)140-145.
[16]宋祥甫,等.浮床水稻对富营养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18(5):489-494.
[17]赵安芳,刘瑞芳,温琰茂.不同类型水产养殖对水环境影响的差异及清洁生产探讨.环境污染与防治[J].2003,25(6).
[18]朱明远,张学雷,汤庭耀,FERREIRA J G3,方建光,王兴章.应用生态模型研究近海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2,20(4):34-47.
3月1号——5月1号:调查、实验阶段
5月1号——5月27号:整理调查、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
4、鱼、贝、藻、参多元养殖
目前这种模式还处在理论水平,还没有相关的实践验证。
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在目前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贝类养殖过程中的残饵、粪便的堆积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可吸收大量的营养盐(无机氮和无机磷),减缓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因为贝类是滤食性生物,可以滤食鱼类的残饵、粪便等分解的小颗粒物质,大的颗粒物质则由沉积性食性的海参取食。这样充分利用了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作用,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1998年4月5日至6月23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四十里湾杨红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对浅海区不同养殖系统养殖效果进行了比较模拟实验。在该海区岸边建立了栉孔扇贝单养、栉孔扇贝和海带混养、栉孔扇贝、海带和刺参混养等3个系列、9个养殖系统和1个对照系统(5 .0m×2 .0m×1.0m,日换水量10 0 % ) ,进行对比实验。定期观测环境和营养盐的变化,栉孔扇贝、海带和刺参的存活和生长状况等。实验表明,贝藻参混养的总养殖效果指标(养殖效果指标由净产量和规格决定)最高,贝藻混养次之,单养扇贝最低。并且初步认为,再次养殖系统条件下,单养扇贝模式和贝藻参混养模式中一龄扇贝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0粒/平方米;贝藻参混养模式中刺参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个/平方米。
三、技术路线:
选址→采集样本→水质分析→结果讨论
选址:对每种模式选取两个地点,一是养殖场的海域,二是远离养殖场的海域。
采集样本:对选取的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水深5m以内,采集表层水样,5m及5m以上采集表、底层水样;油类分析采1.0m层水样;沉积物采集表层沉积物样。
水质分析:对样本进行测定。监测项目:1、水质测定:水温、透明度、化学需氧量(COD)、pH、溶解氧(DO)、盐度、无机氮(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油类、叶绿素-a。2、沉积物测定:总汞、镉、铅、铜、砷、油类、DDT、多氯联苯、硫化物、有机质、粪大肠杆菌;3、水生生物测定:浮游生物量、底栖生物量。
[10]王德利.贝藻混养技术在我国海水养殖中的应用与研究[J].黄渤海海洋,2001,19(1):78-86.
[11]田铸平,高凤鸣,孙送,等.海带贻贝间养对环境条件影响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来自1987,(2):60-66.
[12]李顺志,张高怡,王宝捷,等.扇贝海带间养试验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3(4):70-75.
湾养殖栉孔扇贝出现死亡率高,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
2、贝藻混养
贝藻混养技术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海水养殖。1981年,贝藻间养在烟台沿
海地区大面积推广,以扇贝为主间养海带,结果是海带在混养获得的效益比单养高出
132.0%,生产成本减少了27.6%,扇贝生产成本降低了41.9%,这表明混养大大优于单养。近年来,在山东省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单品种养殖被贝藻混养所取代,例如贻贝与海带混养试验等,都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3]蒋增杰,方建光,门强,等.桑沟湾贝类筏式养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J].南方水产,2006,2(1):23-29.
[14]董双林,王芳,王俊,等.海湾扇贝对海水池塘浮游生物和水质的影响[J].海洋学报,1999,21(6):138-144.
[15]李朔.藻类在污水处理中的角色及价值[J].节能环保,2005(,4):18-20.
海水贝藻混养的优点:
(1)贝藻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互利用
贝类等养殖动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增加了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使海水中pH下降。据报道,3个体高4.1cm的扇贝在375mL水体中,24h可使pH下降0.12;另一方面,大型藻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因此,从生态的角度,贝藻的混养也起到了维持生态系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平衡和稳定作用,有利于生态系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循环,促进了贝藻生长。
3、鱼、贝、藻多元养殖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方建红等提出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MTA模式)在桑沟湾得到实践。桑沟湾产业化多年的基于养殖容量的鱼-藻-贝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经过不断完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越来越显著,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模式(IMTA,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Blouin et al, 2007;Ridler et al,2007)是近年提出的一种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海水养殖理念,由不同营养级生物(例如,投饵类动物,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沉积性食物动物等)组成的综合养殖系统。系统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体中的废物成为另一些生物的营养物质来源,因此,这种方式能充分利用输入到养殖系统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可以把营养损耗及潜在的经济损耗降低到最低,从而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容纳量和可持续食物产出。
(3)贝藻对微藻等的利用
一定条件下,海水中营养盐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大型藻类和微藻在内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在微藻与大型藻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例如,大型藻与微藻都利用二氧化碳、营养盐等物质和外界能源——太阳能来进行光合作用,同时释放出氧气。微藻的大量繁殖,势必影响大型藻的生长。而对养殖贝类、微藻主要起到了贝类饵料作用,有利于贝类的生长。养殖贝类通过大量摄食水体中所含浮游植物,影响甚至会控制特定水域植物,如大型藻的生长,。
仪器设备和药品参照海水养殖区检测技术规程。主要仪器包括:水质分析仪、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主要药品包括:碱性高锰酸钾、碘、次溴酸盐、磷钼蓝、过硫酸钾、亚甲基蓝等。
结果讨论:对比分析每种养殖模式的两个采样点的水质,得出结论。
四、计划进度:
11月19号——20号:开题报告答辩
12月1号——2月10号:收集相关资料,为调查做足准备
(2)贝藻对氨、氮等的相互作用
贝类等养殖动物排泄物中,多以氨为主。而氨对养殖动物自身非常有毒。试验表明,扇贝可在氨含量17000毫克/立方米的水中活20天,其致死浓度为25000-30000毫克/立方米,而氨与海水中铵盐含量呈正相关(P<0.01),氨与铵盐在海水中存在动态平衡。而藻的存在可以降低铵盐的浓度,净化水质,当大型藻引入贝类养殖系后,铵盐和硝酸盐都大大降低。一方面,大型藻吸收铵盐,使一些有毒的氨/转化为对贝类等无害又能被藻类吸收的铵盐;另一方面,贝类的代谢作用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氮、磷肥,这与其他有关贝藻间养相互利用的报道也是一致的。这样,大型藻与贝类混养就形成互为有利的共生关系,有利于养殖水体的稳定,起到了维持生态系中铵态氮水平平衡稳定和促进氮循环的作用。
二、贝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虽然饲料的不充分利用、管理的不科学、环境污染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传统的单一养殖模式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应转变生产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实施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实现贝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卫卫,江敏.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319-323.
一、贝类养殖模式与环境因素作用研究探讨
1、贝类单养
我国北方扇贝养殖出现了产量大幅度下降的现象.例如,1983年,胶
州养殖栉孔扇贝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1985年以来,大连沿海地区养殖业紫贻贝
养殖出现生长缓慢,肥满度下降,甚至出现大量死亡,造成减产减
收; 1988年和1989年长岛栉孔扇贝养殖出现大量死亡,造成欠收;90年代以来桑沟
本次实验内容:分别选取以前三种养殖模式为生产方式的养殖区域为采样点(第四种养殖模式还没有推行),测定其水体的水体理化因子(透明度、化学需氧量(COD)、pH、溶解氧(DO)、叶绿素-a等)、水体的营养盐(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水生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底质(微生物、重金属、硫化物)等的情况,通过水质评价参数和沉积物评价参数来计算海水的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营养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对照区(远离养殖场的海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贝类养殖对环境的影响。然后根据贝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