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特殊作用与要药

合集下载

第二讲:中药的基本作用和作用特点

第二讲:中药的基本作用和作用特点

第二讲 中药的基本作用和特点•教学要求•掌握中药的基本作用、作用特点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中药药理作用中药功效往往一致差异性1.中药药理研究结果未能证实与某些中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2.通过现代研究发现了某些与传统中药功效无明显关系的药理作用中药作用的差异性种属差异个体差异动物实验结果尚不能完全显示中药对人的作用与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中医药理论还特别强调人的体质对用药的影响。

•大多数中药对生理状态没有影响,但可以改变病理状态•不同的状态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同一个复方,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可能显示的作用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

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不同的病理状态70%~70%功效相关性是指从现代科学的研究角度获得的中药药理作用与传统记载的中药临床功效之间的一致程度。

相当程度的一致性无明显关系存在差异性功效相关性相关性补气药——增强免疫补血药——促进造血补阴药——抗糖尿病安神药——镇静催眠祛风湿——抗炎镇痛辛温药——发汗除麻黄、桂枝、生姜被证实有促进汗腺分泌或扩张血管以外,其他药物均未被证明。

葛根、黄连葛根有扩张血管、改善心肌血氧供应、改善脑循环黄连可抗心律失常……有一定差异无明显关系一致性第一节中药的基本作用1、整合调节作用2、祛除致病因素作用(祛邪作用)3、增强机体功能(扶正作用)1、整合调节作用中医药治病的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强调整体观念,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以方剂为载体通过药物的偏性调节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进行综合治疗。

调节机体的反应水平调节机体的反应能力整合调节作用1、整合调节作用中药的整合调节作用可以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对外界刺激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指标上水平的高低。

如温热药提高寒证患者代谢水平机体对刺激产生反馈作用的能力大小,如人参兴奋HPA轴、半夏厚朴汤改善抑郁神经递质中药作用的双向调节作用双向性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小剂量抑制使机体从机能低下或亢进状态向正常转化桂枝汤对体温的影响、人参对心率的影响兴奋(+)抑制(-)剂量大小的差异;机能状态不同药物成分之间的相互拮抗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止血而不留瘀……中药作用的双向性2、祛除致病因素作用(祛邪作用)邪各种病理因素各种病理产物①直接抑杀病原微生物,对抗疾病过程中的病理损伤因子②调节机体的反应状态达到祛邪的目的作用:解热抗毒素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调节免疫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燥湿、清虚热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和抗肿瘤作用概 述3、增强机体功能(扶正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扶正作用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增强机体自我修复能力第二节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生物效应相对缓和量效关系非线性、复杂性时效关系不确定性生物效应有时辰节律一、中药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的作用机制多靶点多环节中药多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中药多成分作用不同环节发挥协同作用伴行成分提高活性成分的溶解度和吸收率(一)提取物中几种成分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增敏作用,降低或逆转病原体 耐药性二、生物效应相对缓和1、中药大多口服进入胃肠道,代谢产物微量且药效低2、中药活性成分与靶点亲和力比西药低,产生效应弱3、单味中药即含有100种以上的化合物,成分复杂, 药理活性不一,融协同和拮抗,对疾病进行调控。

中药学作用功效

中药学作用功效

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紫苏、生姜、香糯。

麻黄的功效应用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紫苏叶长于发汗解表;紫苏梗偏于行气安胎生姜为呕家圣药香糯故有“夏月麻黄”2.发散风热药:薄荷蝉蜕菊花菊花的功效: 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平肝阳清热解毒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天花粉熊胆夏枯草天花粉的来源: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恬楼或双边恬楼熊胆的功效应用:清肝明目,息风止痉,用于肝热目赤肿痛。

清热解毒2.清热燥湿药黄芩(上焦)黄连(中焦)黄柏(下焦)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青黛鱼腥草穿心莲金银花的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杀虫利尿板蓝根的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的来源:爵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马蓝的茎叶经加工制得后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品鱼腥草的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清泄肺热利尿通淋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5清虚热药:青蒿三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火麻仁郁李仁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千金子四祛风湿药1,祛风湿散寒药威灵仙(软化骨刺)川乌蚕沙蚕沙的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的干燥粪便2祛风湿清热药; 雷公藤3祛风湿强筋骨药:千年健五.化湿药。

(分类型题)厚朴广藿香豆蔻草果六,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茯苓猪苓薏苡仁2,利尿通淋:车前草石韦3,利胆退黄:茵陈蒿(乙肝疗效药)金钱草垂盆草七.温里药。

(连线题)附子肉桂八.里气药。

陈皮枳实木香香附(里气疏肝调经止痛)九.消食药。

(分类)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来源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砂囊内壁)十.驱虫药。

(分类型题)苦楝皮槟榔南瓜子十一.止血药。

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藕节三七血余炭的来源: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

三七的功效应用: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止血不留瘀十二。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川芎郁金川芎的功效应用是:活血行气川芎能下行血海,为妇科药曲风止痛能上行头目,常与风湿药合用2,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益母草鸡血藤丹参的功效应用活血调经祛於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红花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3,活血疗伤药自然铜马钱子血竭自然铜的成分:本品主要含二硫化铁,含微量的铜砷等血竭的来源:棕榈科常绿藤本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而成十三。

中药学归纳

中药学归纳

麻黄---力强 (表实无汗证);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咳嗽气喘/风水水肿)桂枝---力弱 (表实无汗证/表虚有汗证);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寒凝血滞诸痛/风湿痹证/心悸/痰饮/蓄水证)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理气安胎,解鱼蟹毒,(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散寒止呕(呕家圣药),温肺止咳,(解天南星/半夏/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浓煎)。

(夏月麻黄;阴暑证;水肿脚气)(冷服凉服)。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 祛风止痉,风疹瘙痒,脾虚湿盛泄泻(炒用),破伤风证 胜湿止痛羌活 上半身之痹痛;太阳头痛.白芷 阳明头痛,鼻渊,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通鼻窍,祛风止痛细辛 少阴头痛,鼻渊,牙痛,温肺化饮(入汤3g 以下,入散1g 以下) 藁 本 颠顶头痛(太阳经)除湿止痛(风湿痹痛)苍耳子 通鼻窍(鼻渊头痛/风寒头痛。

不宜血虚头痛) 通窍止痛(鼻渊头痛)辛 夷 专治鼻渊(有毛刺激咽喉,包煎)薄 荷 清利头目(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风疹瘙痒,疏肝解郁(后下) 利咽透疹牛蒡子 疏散风热 宣肺利痰,解毒消肿(疮痈肿毒,丹毒,痄腮,喉痹),润肠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咽痛音哑,透疹止痒,明目退翳,凉肝息风止痉,破伤风桑叶 清肺润燥(肺热咳嗽,燥热咳嗽),肝阳上亢,目赤昏花平抑肝阳,清肝明目菊花 清热解毒。

肝阳上亢,目赤昏花柴胡疏肝解郁。

少阳证(邪在少阳,少阳头痛,寒热往来);(疏肝解郁宜醋炙) 升阳举陷升麻 透疹,善解阳明经热毒(生用),齿痛口疮,咽喉肿痛,温毒发斑.崩漏下血(升阳举陷宜炙用) 葛根--阳明头痛,解肌退热(项背强痛),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煨用)湿热泻痢、脾虚泄泻。

淡豆豉-疏散表邪,宣发郁热,除烦。

本章中透疹药: 辛凉——蝉蜕、薄荷、牛蒡子、葛根、升麻、紫草、浮萍辛温——荆芥、胡荽、柽柳 本章中止痛药: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柴胡、葛根。

中药的特殊用法

中药的特殊用法

中药的特殊用法中药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而被广泛应用。

除了传统的内服用途外,中药还有许多特殊的用法和应用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的特殊用法,包括外用、熏蒸、煎熬、熏灸和汤泡等方法,以期为读者带来一些有益的信息。

1. 外用:中药外用是指将中药制成膏剂、浴剂、贴剂、敷料等形式,直接涂抹、敷贴或者浸泡在体表,以发挥其药物的功效。

有些中药外用可以达到直接作用于病灶、减轻疼痛、杀菌消炎的效果。

使用黄精、当归等药材制成的膏剂可以用于治疗创伤、烫伤、疮疖等外伤性疾病;使用金银花、薄荷等药材制成的浴剂可用于治疗感冒、风寒等疾病。

2. 熏蒸: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研磨成粉末,通过加热使其挥发成气体,然后对身体进行熏蒸,以起到治疗和调理作用。

这种方法常见于中药spa和草药蒸汽箱等中草药疗法中。

使用草药蒸汽箱进行蒸汽熏蒸,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等效果。

3. 煎熬:中药煎熬是将中药材加水煮沸,通过煮沸过程中药材的提取,将药物中有效成分释放出来,并制成药液。

煎熬是中医传统制剂的常见方法,也是制作汤剂和中药口服液的基本工艺。

煎熬方法复杂,需要根据药材的性味、功效和病情的不同进行煎煮的时间和火候的控制。

煎熬后的药液可口服,也可用于外用敷料。

4. 熏灸:中药熏灸是将中药制成熏炉或灸条,将燃烧的中药熏烟或灸热对准人体穴位进行熏热作用,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和温通寒痹的效果。

熏灸是中医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被广泛用于针灸、艾灸和康复理疗等医疗技术中。

艾条熏灸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骨痛等疾病;炙黄土灸可用于治疗腰腿疼痛、筋骨疼痛等症状。

5. 汤泡:中药汤泡是将中药材泡于温水或者温开水中,让药物渗透进入温水中,然后将温水浸泡身体或患处,以起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功效。

中药汤泡常用于温泉疗法、足疗和草本浸泡中。

灵芝、麦冬等中药材泡脚可起到疏通经络、消暑安神的作用;柴胡、熟地黄等中药材泡浴可用于调理气血、舒缓筋骨疼痛等症状。

中药学中的要药与相须为用

中药学中的要药与相须为用

要药麻黄:发汗解表之要药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胸闷之要药柴胡:治少阳证之要药辛夷:治鼻渊、鼻鼽、鼻塞流涕之要药石膏: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之要药。

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黄芩:治肺热咳嗽之要药。

黄连:治泻痢要药苦参;治皮肤病之要药金银花;治热毒疮痈之要药蒲公英;治乳痈之要药土茯苓:治梅毒要药鱼腥草:治肺痈要药大血藤:治肠痈要药败酱草:治肠痈腹痛之要药射干:治热毒痰火郁结所致咽喉肿痛之要药。

山豆根:治疗火毒蕴结所致乳蛾喉痹、咽喉红肿疼痛的要药牡丹皮:治无汗骨蒸之要药青蒿:清虚热要药、治疟疾寒热之要药大黄: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威灵仙:治风湿痹痛要药木瓜:湿痹筋脉拘挛之要药秦艽:治虚热要药。

广藿香:治脾胃呕逆之要药。

厚朴:消除胀满的要药砂仁:醒脾调胃要药。

茯苓;利水除湿要药。

寒热虚实皆可。

薏苡仁:利水渗湿之要药海金沙;治诸淋涩痛之要药萆薢:治膏淋要药。

茵陈:治黄疸之要药木香:调诸气之要药。

枳实:消痞要药肉桂:治命门火衰之要药丁香: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陈皮、青皮:湿痰、寒痰之要药地榆:凉血止血之要药三七:伤科要药,为妇科调经之要药茜草:为妇科调经要药。

白及:收敛止血之要药。

艾叶:温经止血之要药,妇科安胎之要药。

川芎:妇科活血调经要药治头痛之要药。

延胡索:尤为治血瘀气滞诸痛要药香附:疏肝解郁之要药。

郁金:为调气行淤血之要药薤白:治胸痹之要药。

柿蒂:止呃逆之要药。

山楂: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使君子:驱蛔要药丹参:为调经产后要药红花:治妇科经闭痛经,产后瘀痛,伤科跌打伤痛之要药益母草:经产要药半夏;止呕要药半夏、天南星:燥湿化痰要药竹茹:治胃热呕逆之要药桔梗:肺经气分病之要药苦杏仁;治咳喘要药。

川贝母:治燥痰之要药。

朱砂:清心、镇惊安神之要药酸枣仁:养心安神之要药合欢皮:悦心安神之要药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为眼科要药代赭石:重镇降逆之要药天麻:尤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全蝎:治风要药。

麝香:醒神回苏之要药。

人参: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中药最重要的要药

中药最重要的要药

第一章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第一要药—生姜—呕家圣药—香薷—夏月麻黄—羌活—善治腰上风寒湿痹—苍耳子——治鼻渊之要药辛夷—治鼻渊头疼之要药—2发散风热药菊花—疏散风热之要药—蔓荆子——诸子皆降,唯蔓荆子独升柴胡—为治肝气郁结证与治少阳证之要药—升麻—为升阳举陷之要药—葛根—治表证发热无汗,头痛,项强之要药—第二章1,清热泻火药石膏—为清热泻火之首药,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知母—实热虚热两清—天花粉——治热病伤津口渴之良药栀子—治热病烦闷之要药—夏枯草——治肝火目赤,目珠肿痛之要药2 清热燥湿药黄芩—为治湿温暑湿,胸脘痞闷及肺热咳嗽之要药(善清上焦之热)—黄连—为治湿热泻痢要药,善清中焦胃肠湿热—叮叮小文库黄柏一一善清下焦虚热龙胆一一善清下焦肝胆湿热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一一治疮痈之要药连翘 --- 被称为“疮家圣药”青黛为治热毒发斑之要药蒲公英一一善治乳痈鱼腥草为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之要药“中药抗生素”红藤*败酱草——最善治肠痈白头翁——为治热毒血痢之要药山豆根——为治热毒咽痛之第一要药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为清热凉血之要药牡丹皮一一为除无汗骨蒸之要药赤芍一一治淤血阻滞所致诸证之要药紫草一一为治热毒血滞之斑疹,麻疹之要药青蒿一一为治暑热外感之要药地骨皮一一为治有汗骨蒸之要药第三章3攻下逐水药甘遂为泻下逐饮之峻剂第四章祛风湿药叮叮小文库独活一一尤善治腰以下寒湿痹痛马钱子一一通络有奇功威灵仙——为治风寒湿痹,痰饮积聚之要药秦jiu -- 退虚热之要药乌梢蛇一一为治惊风抽搐之要药第五章化湿药广藿香*佩兰——为化湿和中之要药厚朴一一为治湿滞痞满,食积便秘膨胀之要药砂仁一一醒脾和胃之要药第六章利水渗湿药1利水消肿药茯苓——善治各种水肿,为利水渗湿之要药2利尿通淋药滑石一一为治热结膀胱之石淋,热淋,小便涩痛,暑湿,暑温,暑热烦渴之要药关木通——为治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地肤子一一皮肤常用药海金沙——善治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Pixie --- 治膏淋之要药茵陈——为治黄疸之要药金钱草一一石淋之要药第七章温里药附子一一为回阳救逆之要药,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肉桂 ---- 为治命门火衰及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干姜一一温中散寒之要药吴茱萸为治中寒肝逆或寒滞肝脉诸痛之要药丁香一一为治虚寒呕逆之要药第八章理气药陈皮一一理气健脾之要药木香——行气止痛之要药香附——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要药“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沉香——为治肾气虚寒,气逆喘息之要药薤白一一治胸痹之要药第九章消食药山楂——为消油腻肉积之要药麦芽——尤适于米面薯食滞不化者槟扌郎一一善治绦虫之要药第^一章止血药1凉血止血药大ji 为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地榆——为治便血,痔血,血痢,崩漏之要药槐花——尤以便血,痔血多用2化瘀止血药三七为外伤科之要药五灵脂为治血滞诸痛证之要药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川芎——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为治头痛之要药“血中之气药” 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疼痛乳香——为外伤科之要药丹参 --- 为活血化瘀,妇科调经之要药益母草一一为妇科经产之要药牛膝能引诸药下行土鳖虫 --- 为血瘀经闭,sa nzhe ngxia之要药第十三章1温化寒痰药半夏一一为治湿痰,寒痰及呕吐之要药天南星一一为祛风痰而止痉之要药2清化热痰药桔梗——为肺经气分之要药舟楫之剂,载药上行瓜蒌 --- 为治胸痹之要药3止咳平喘药苦杏仁一一为治咳喘之要药,治顽痰癖结之圣药苏子一一为治痰壅气逆咳喘之要药百部一一为治肺痨咳嗽,久虚咳嗽之要药第十四章安神药1重镇安神药朱砂一一为安神之要药龙骨——为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之要药2养心安神药酸枣仁一一为养心安神之要药远志一一有“交通心肾”之长第十五章1平抑肝阳药石决明一一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赭石一一纯降之品,擅降逆气2熄风止痉药羚羊角——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钩藤)天麻 --- 为治眩晕治良药第十六章开窍药麝香——为醒神回苏,治闭证神昏之要药冰片一一五官科常用药第十七章补虚药1补气药人参一一为补肺,补脾益气,疗虚劳内伤要药党参一一为治疗肺脾气虚证最常用药黄芪一一为补气之长,疮痈圣药,治疗气虚浮肿尿少,补气升阳之要药白术——为治脾虚诸证,痰饮,水肿之要药山药——为平补气阴之要药甘草一一药性平和,有“国老”之称2补阳药鹿茸——治元阳不足,精血亏虚之要药菟丝子一一为平补肝脾肾三经之要药杜仲——为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筋骨痿软之要药3补血药当归 --- 为补血之要药,妇科之要药熟地黄一一为补肝肾阴血之要药制何首乌一一为治须发早白,早衰之要药阿胶——为补血,止血,滋阴之要药4补阴药天冬一一为治肺,肾阴虚有热之佳品石斛 --- 为治胃阴不足之要药。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中药功效大全1、补气药黄芪:能够补气升阳,适用于脾肺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中气下陷、脱肛等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固气益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

白术:主要用于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导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

山药:主要用于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养肺固肾的功效。

甘草:主要用于益气补中,适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等。

党参:主要用于补气益脾,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此外,它还具有养血生津的功效。

2、补血药当归:主要用于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

此外,它还能够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

熟地:主要用于养血滋阴,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补精益髓。

何首乌:主要用于补血生精,适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通便解毒。

白芍:主要用于养血敛阴,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症状。

此外,它还能够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阿胶:主要用于补血止血,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

为了方便阅读,以下文章已经进行了改写和格式调整:中药功效大全之七龙眼肉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适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

百合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

《百合固金汤》清心安神:适用于热病后余热未尽,神思恍惚,烦躁失眠等。

《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枸杞子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头目眩晕,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益精明目:适用于肾精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等。

中药要药总结

中药要药总结

中药要药总结中药要药总结是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药学的内容,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以下相关内容:中药要药总结(以功效章节为序)1.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

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 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4.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风药之润剂。

8. 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9. 香薷:夏月解表之麻黄。

10.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11.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2. 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13. 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14. 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5.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6.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7.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8. 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19.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0. 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21. 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22. 紫花地丁:尤以治疗疔毒为其特长。

23. 野菊花: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24. 重楼:痈肿疔毒、毒蛇咬伤常用药。

25. 漏芦:治乳痈之良药。

26. 土茯苓:治梅毒之要药。

27. 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8. 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9. 连翘:为“疮家圣药”。

30. 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31.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32. 红藤、败酱草为肠痈要药。

33. 射干: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34. 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要药。

35. 马勃:治咽喉肿痛常用药,对喉痹有出血和溃烂者尤宜。

常见中药的特殊用法

常见中药的特殊用法

常见中药的特殊用法
首先,有些中药可以通过外用的方式来施用。

比如黄连可以用
于外敷治疗湿疹、痔疮等皮肤病,当归可以用于煎煮后外敷治疗疮疡。

这些中药通过外用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治疗作用。

其次,一些中药可以通过煎煮后饮用或者泡水服用。

比如枸杞
子可以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的功效;枸杞子还
可以用来煮粥,增加营养价值。

另外,人参、黄芪等中药也可以通
过煎煮后饮用来起到补益气血、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一些中药还可以通过熏蒸的方式来使用。

比如艾叶可以
用于艾灸疗法,将艾叶烧热后熏蒸特定穴位,可以起到温经散寒、
活血止痛的作用。

另外,还有一些中药可以通过研磨成粉末后服用。

比如研磨成
粉末的砂仁可以用来泡水喝,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胃痛等问题;
研磨成粉末的川芎可以用来外敷或者口服,有助于活血化瘀、舒筋
活络。

总的来说,常见中药有许多特殊用法,包括外用、煎煮后饮用、
熏蒸、研磨成粉末等方式。

这些特殊用法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和药性来选择,能够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时,建议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进行使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中药圣药,要药,良药 总结

中药圣药,要药,良药 总结

中药要药中药要药、圣药、良药、圣药、良药、圣药、良药总结总结1.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

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2.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3.辛夷:为治疗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4.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5.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6.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7.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风药之润剂。

8.苍耳子:治鼻渊之良药。

9.香薷:夏月解表之麻黄。

10.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11.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12.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13.石膏: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14.栀子: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15.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16.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17.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18.苦参:治湿热所致带下证及某些皮肤病常用药。

19.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20.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21.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22.紫花地丁:尤以治疗疔毒为其特长。

23.野菊花:治外科疔痈之良药。

24.重楼:痈肿疔毒、毒蛇咬伤常用药。

25.漏芦:治乳痈之良药。

26.土茯苓:治汞毒、梅毒之要药。

27.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28.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29.连翘:为“疮家圣药”。

30.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31.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32.红藤、败酱草为肠痈要药。

33.射干:咽喉肿痛常用之品。

34.山豆根:治疗咽喉肿痛要药。

35.马勃:治咽喉肿痛常用药,对喉痹有出血和溃烂者尤宜。

36.马齿苋:治痢疾常用药。

37.半边莲:治热毒所致疮痈肿毒诸证常用药。

(桔梗科)38.金荞麦:以治疗肺痈咯痰浓稠腥臭或咯吐脓血为其所长。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一、中医药的背景和历史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起源于远古时期。

它是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基础,通过中草药、针灸、推拿等手段维护人体健康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1. 循证治疗中医药很注重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态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包括脉象、舌苔、面色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2. 综合调理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某一具体疾病时,也会考虑到其他器官和系统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综合调理。

3. 以预防为主中医药强调“治未病”,即在人体还未出现明显症状前,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与西方医学的“治病”思路有所不同。

4. 个性化治疗中医药注重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身体状态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包括脉象、舌苔、面色等)进行针对性治疗。

5. 多种手段结合中医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草药等。

这些手段可以互相补充,起到协同作用。

6. 无毒副作用中草药是中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其天然来源和温和的特点,与西方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中草药具有较少的毒副作用。

三、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1. 治愈率高在某些慢性疾病方面,中医药的治愈率要高于西方医学。

例如,对于慢性肾炎、慢性胃炎等疾病,中医药的治愈率要明显高于西方医学。

2. 有效调节免疫系统中医药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这对于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非常有帮助。

3. 对慢性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中医药在缓解慢性疾病方面表现出色。

例如,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脑血管意外等慢性疾病,中医药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4. 对某些特殊人群更加适用例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等人群,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中医药更加适合。

药材知识

药材知识

药材知识药材是指用于药物制备或中医治疗的植物材料。

在中医药学中,药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汤剂、丸剂、散剂等的制备过程中。

药材的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因此受到了众多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材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药材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草药。

决明子是中医常用的润肠通便药物,能清热利水、明目、润肺、解毒等。

它常被用于治疗便秘、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状。

柴胡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具有祛风解表、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等功效。

它常被用于治疗感冒、肝胆疾病、情绪失调等疾病。

当归被誉为"女性之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肤美容等作用。

它常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白芍、黄芩、黄连、川芎等常用中草药。

药材的采购和储存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首先,采购药材时应选择正规的药材市场或药店,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购买时应仔细查看药材是否有异味、霉变、虫蛀等情况,避免购买劣质药材。

同时,药材的储存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一般来说,药材应存放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对药材的破坏。

药材储存时间一般不宜过长,以保持其药理成分的活性。

药材的制剂方法也是非常复杂的。

根据不同的药理活性成分,药材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制剂,如水煎剂、酒浸剂、浓缩膏剂等。

其中,水煎剂是最常见的制剂方法,即将药材加水煮沸,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水中,然后过滤得到药液。

而酒浸剂则是将药材放入酒中浸泡一段时间,使药材与酒中的酒精反应,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浓缩膏剂则是将药材煎煮后,去除水分,得到浓缩的药液。

药材的应用范围广泛,并且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药制剂是指将药材煎煮、提取、浓缩得到的药液经过一定的处理过程,制成药物的形态。

常见的中药制剂有汤剂、丸剂、散剂等。

其中,汤剂是将中药制剂加水煮沸后口服,用于内服治疗。

丸剂是将中药制剂加工成丸状,便于携带和使用。

中草药的应用

中草药的应用

中草药的应用
中草药是指以植物为原料,经过采集、加工和炮制而成,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草药。

中草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草药的常见应用。

1.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治疗血液疾病。

它常用于调理女性的月经不调和治疗痛经。

2. 人参:人参是一种具有兴奋作用的中草药,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

它常用于调理虚弱和疲劳的人群。

3. 银杏叶:银杏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改善记忆力和预防老年痴呆症。

它常用于调节血液循环和增强脑部功能。

4. 甘草: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抗炎和平衡荷尔蒙的作用。

它常用于治疗胃炎和调节内分泌系统。

5. 当地人参:当地人参是一种特殊的中草药,主要生长在特定的地区。

它具有与人参类似的功效,并被认为具有更高的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药的应用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病情来确定,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中草药虽然是天然草药,但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另外,中草药的用量和用法也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合理的应用,中草药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健康并预防疾病。

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特色

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特色

初学中医特色疗法的几点体会通过一个学期学习接触中医学,我获得了一些中医的常识性知识,对中医的理念有了基本的了解。

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的看法z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是一门关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等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特点,不仅具有现代性,而且对构建后现代科学,特别是未来生命科学,具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下面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浅谈中医中药的优势和特色,以及其具体表现。

z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表现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古代哲学的密切联系上。

中医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致中和”。

它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人伦和谐。

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又如中医药“君、臣、佐、使”的方剂配伍原则的基本依据就是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重要思想“忠君”。

儒家的“中庸”之道与“阴阳平衡”的联系等等 。

同时,中国古代哲学构成中医理论的基础。

古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

《周易·系辞〉有:“阴阳交合,物之始,阴阳分离,物之终。

合则生,离则死。

”而祖国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重阳死,重阴死。

”意义是相同的。

z整体观和辩证观集中体现着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具有辨证论的治诊疗特点;以阴阳、五行、气为论理工具。

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和观念是中医所特有的,集中体现着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一、指导思想——整体观念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切联系,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中医的整体观念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就人体结构而言,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

中医草药可平衡体内酸碱度

中医草药可平衡体内酸碱度

中医草药可平衡体内酸碱度酸碱平衡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医草药具有调节体内酸碱度的特殊作用,可以帮助人体维持健康平衡。

本文将介绍中医草药对平衡体内酸碱度的作用机制以及常用的中医草药。

一、中医草药对平衡体内酸碱度的作用机制1. 强酸性草药的中和作用某些中药草药具有强酸性,如柠檬酸、苹果酸等。

当这些草药进入人体后,它们可以与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将其转化为相对中性的物质,从而起到平衡体内酸碱度的作用。

2. 碱性草药的缓冲作用一些中药草药具有碱性,如苦参、车前草等。

这些草药可以缓冲体液中的酸性物质,使其酸碱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它们还能刺激人体内部的酸性物质排泄,促进酸碱平衡。

3. 草药的调理作用中医草药有许多具有调理作用的草药,如黄耆、当归等。

这些草药可以调整人体内部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并对体内酸碱度的调节起到间接作用。

二、常用的中医草药1. 柠檬柠檬具有强酸性,富含柠檬酸。

它可以帮助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

柠檬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

2. 金银花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体内酸碱度的调节有一定作用。

它还能够提高人体内部的抗氧化能力,减少酸性物质对身体的损害。

3. 苦参苦参是一种碱性草药,可以缓冲体液中的酸性物质。

它对于改善肝功能,减少体内酸碱失衡等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4. 当归当归是一种具有调理作用的草药,它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功能,包括酸碱度的平衡。

当归还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于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有一定作用。

三、中医草药的使用方法中医草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使用,包括饮用汤剂、煮水浸泡、研粉服用等。

具体使用方法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来选择。

在使用中医草药时,需要注重剂量和使用频率的控制,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同时,如果有其他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情况下,最好咨询中医师或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

四、注意事项1. 中医草药对于平衡体内酸碱度的作用是相对缓慢的,需要长期坚持使用才能有效果。

常见中药的功效与禁忌

常见中药的功效与禁忌

常见中药的功效与禁忌中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中药的功效和禁忌事项。

1. 阿胶阿胶是以驴皮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熬制和加工制成的一种中药材。

它具有补血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对于贫血、月经不调等妇女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阿胶的性味甘平,容易引起脾胃虚寒的人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因此脾胃虚寒者慎用。

2. 人参人参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调补元气、增强体质的治疗中。

它有益气补虚、提神醒脑的功效,在疲劳、失眠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然而,人参的性质温热,因此体质特别虚弱、气火旺盛的人慎用,以免引发身体炎症或热病。

3. 当归当归是一种常用的补血中药,它具有活血调经、舒缓痛经的功效。

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当归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选择,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

但是,怀孕期间的女性和体质特别虚寒的人应慎用当归,以免引发不适或加重症状。

4. 菊花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降压利尿的功效。

它适用于感冒、口腔溃疡等症状的治疗。

虽然菊花是温和的中药,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脾胃不适、胸闷等症状,因此应注意适量使用。

5. 夏枯草夏枯草是一种常用的利湿退黄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

它可用于肝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对黄疸、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然而,夏枯草性微寒,肾气虚寒、脾胃虚寒的人慎用,以免进一步损伤身体。

总之,虽然中药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用药。

对于患有特定疾病或身体特质较为特殊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

同时,在使用中药的过程中,应注意遵从医嘱,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造成反效果或不良反应。

最重要的是,提倡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实现更好的疗效和康复效果。

黄奇药材功效与作用

黄奇药材功效与作用

黄奇药材功效与作用黄奇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黄奇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中医药领域被誉为“黄金药材”。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奇的功效与作用。

一、黄奇的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1. 营养成分黄奇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大黄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奇中最主要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2. 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黄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损害,具有延缓衰老、抗癌等作用。

(2)抗炎作用:黄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疼痛,对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抗肿瘤作用:黄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作用,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对多种肿瘤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4)调节免疫功能:黄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5)保护心脑血管:黄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胆固醇、血压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

(6)促进肝功能:黄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代谢、解毒的作用,对于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7)促进消化功能:黄奇中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的发生,保持肠道的健康。

(8)改善睡眠质量:黄奇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调节睡眠激素的分泌,缓解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二、黄奇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 抗衰老作用黄奇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保持肌肤弹性,降低皱纹的产生。

同时,黄奇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弹性和紧实度,延缓皮肤的松弛和下垂。

2. 抗炎作用黄奇中的抗炎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和疼痛,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等炎症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上有特殊疗效的中药《综合整理》
麻黄:为发汗解表的要药。

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紫苏: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生姜: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荆芥: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防风:为治风通用药。

细辛: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葛根: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柴胡: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石膏:为治疗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黄连:为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知母: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金银花: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蒲公英: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射干:为治疗咽喉肿痛的常用药。

龙胆草: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连翘:为“疮家圣药”。

大青叶:为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

鱼腥草:为治疗肺痈的要药。

白头翁: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芒硝: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威灵仙: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徐长卿:为治风痹或痹症痛重之要药。

木瓜:为治疗风湿痹证酸重拘急麻木及吐泻转筋常用药。

(为治疗风湿痹痛、经脉拘急之要药。


桑寄生: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苍术: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厚朴: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

(为消除胀满之要药。

)砂仁: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滑石: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木通: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金钱草:为治砂淋、石淋之要药;为治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之佳品。

茵陈:为治湿热黄疸之要药。

(为治疗黄疸要药。


附子: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干姜:温中散寒之要药。

(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肉桂:为治疗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为治脾肾阳衰之佳品。

(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


牡丹皮:为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

独活: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药。

藿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茯苓:为利水消肿之要药。

陈皮:为治痰之要药。

木香:为行气止痛之要药;也为治疗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

香附: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薤白:为治疗胸痹之要药。

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

吴茱萸:为治中寒肝逆或寒郁肝脉诸痛之要药。

(为治疗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为治疗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之要药。

使君子:为治蛔虫病之佳品;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大蓟:为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小蓟:为治血热妄行及疮痈肿毒之要药。

地榆:为治血热出血特别是下焦出血之佳品;为治疗水火烫伤之要药。

三七:为治出血、瘀血诸证之要药。

(为伤科要药。


川芎:为“血中之气药”。

治疗血瘀气滞之要药;能“上行头目”也为治疗头疼要药。

郁金: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

虎杖:为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

茜草: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

艾叶: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也为安胎要药。

丹参: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为活血化瘀止痛之良药。

红花: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要药;也是妇产血瘀病症的常用药;并为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之要药。

牛膝:为治疗经产病之要药。

益母草:为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

桃仁:为治疗肠燥便秘、肠痈、肺痈之佳品。

(为治疗多种瘀血阻滞病症的常用药。


半夏:为治湿痰、寒痰之要药。

(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


旋覆花:为治肺胃气逆之要药。

瓜蒌:为治热痰之胸痹之要药。

百部:为治疗新久咳嗽之要药。

川贝母:为治疗热痰及燥痰咳嗽之常用药。

浙贝母:为治疗肺热咳嗽之常用药。

杏仁:为治疗咳喘的要药。

代赭石:为重镇降逆要药。

石决明:为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

羚羊角:为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

(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钩藤:为清肝息风止痉之要药。

(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


天麻:为治肝阳眩晕之要药。

(为治疗眩晕、头痛之要药。

)麝香:为开窍醒神之良药。

(为醒神回苏之要药。


冰片:开窍回苏之要药。

牛黄:为清热解毒良药。

黄芪:为补中益气要药。

白术:为补气健脾要药(“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鹿茸:为温肾壮阳、补督脉、益精血的要药。

人参:大补元气,为救脱要药(为拯危救脱的要药;为补肺的要药;为补脾的要药)。

山药:为平补气阴之佳品。

杜仲:为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为治肝肾亏虚胎漏胎动之佳品。

益智仁:为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

蛤蚧:为治肺虚喘咳,肾虚作喘之要药;为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

当归:妇科调经之要药;内科补血之佳品(为补血之圣药,妇科补血调经的要药)。

乌贼骨:为妇科之良药。

熟地黄:为养血补虚之要药;为补肾阴之要药。

阿胶:为补血要药;为止血要药。

何首乌:不寒、不燥、不腻,为滋补良药。

五味子: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

山茱萸:为平补阴阳之要药;为固精止遗的要药;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