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微观经济学复习1
曼昆《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曼昆《微观经济学》复习题库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10章外部性;第11章公共物品与公有资源;第13章生产成本;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垄断;第16章寡头;第17章垄断竞争;第18 生产要素市场;第19-20收入与贫困;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此次考试试题题型如下:一、名词解释(5个名词,每个3分,共15分)二、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三、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四、简答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五、作图和计算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作图和计算题以书后作业题为主,主要集中在供给与需求,弹性、生产成本或完全竞争企业这几章。
其它的就从下面的题库里选取。
第一篇导言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2、稀缺性3、机会成本4、理性人5、市场经济6、市场失灵7、外部性8、生产可能性边界 9、微观经济学 10、宏观经济学 11、实证表述 12、规范表述13、绝对优势 14、比较优势二、判断题1、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到权衡取舍2、只有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理性人才行动。
3、即使增加的汽车产量的成本大于所得到的价格,只要企业有利可图,汽车制造商就应该继续生产增加的汽车。
4、对一个学生来说,看一场篮球赛的机会成本应该包括门票的价格和可以用于用于学习的时间的价值。
5、当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头上飞过时,噪音引起外部性6、李文更擅长打扫卫生,姜飞更擅长做饭。
如果姜飞专门做饭而李文专门打扫卫生,这将比他们平等地分摊家务所需要的时间少。
7、一个农民在小麦市场上更可能有市场势力。
8、美国工人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是因为美国有较高的最低工资9、在短期中,降低通货膨胀往往会引起失业减少。
曼昆第五版复习经济学原理试题 (1)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D)A.通货膨胀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C.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是( C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B.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C. 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3.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B. 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于一点C. 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凸向原点D.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小4. 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5.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 A )A.负B.正C. 零D. 16.市场均衡要求( D )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B.价格与数量相等C.价格保持不变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7. 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C )A.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B. 为负值,并其值不断减少C.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减少D. 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8.当生产函数Q=f ( L,K )的APL为递减时,则MPL( D )。
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上述情况都可能9.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C )A. MPK / PK<MPL/ PLB. MPK / PK>MPL / PLC. MPK / PK=MPL/ PLD. MPK / PK ≥MPL/ PL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B )。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成本下降C.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 A )。
曼昆微观经济学1-9单元重点习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问题与应用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
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
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呢??答:这种心理上的收益可以用是否达到既定目标来衡量。
对于这个行动前就会作出的既定目标,我们一定有一个为实现目标而愿意承担的成本范围。
在这个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度假如果满足了既定目标,如:放松身心、恢复体力等等,那么,就可以说这次度假的收益至少不小于它的成本。
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请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在利率为5%的银行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 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本金)。
6.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打扫房间比你的室友快。
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工作,你承担全部打扫工作,那么你所要花费的时间比你们平均分摊两种家务时花费的时间多了还是少了?试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如何使两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
答:我们俩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工作比我们平均分摊两种家务时,我要花费的时间少了,因为娴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
举例:假设A 国比B 国擅长生产丝绸,而B 国生产皮毛制品的效率比A 国高,如果A 国专门生产丝绸,B国专门生产皮毛制品,由于它们各自在相关生产上的优势,会使两种商品的生产率提高,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在市场上供应。
这样,A、B 两国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贸易使两国消费者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可供消费,两国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7.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的动机是关注平等还是关注效率。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一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1篇导言懐1章经济学十夭原理尤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人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9边际成本來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睡: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町用的技术。
・经济学十人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酋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如何相互交易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整体经济如何运行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Z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町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P28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Z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权衡収舍可以改变。
・人篡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訂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町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町以专门从事他们具冇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环■章供给与需求的両珈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相同的;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影响买者的变屋: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含重点图表)

《曼昆一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第1篇导言懐1章经济学十夭原理尤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作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人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9边际成本來做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动。
在经济学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
价格是“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
市场失灵的原因:垄睡: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市场势力。
生产率取决于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及町用的技术。
・经济学十人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酋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人们如何相互交易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办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整体经济如何运行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循环流向图:•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Z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P2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町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P28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Z间的权衡取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权衡収舍可以改变。
・人篡数经济学家一致同意的十个主张訂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当每个人专门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时,经济的总产量就增加了。
贸易町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町以专门从事他们具冇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环■章供给与需求的両珈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两个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时完全相同的;2.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影响买者的变屋: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买者的数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看法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应老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念无穷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令人类的欲念获取最大限度知足的科学。
此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风光对既定资源拘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公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许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利润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同等同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就在社会成员中公正分派的特征。
它是一个历史范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一样而不一样,不存在永久的公正;它也是一个客观范围,只管在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一样对其的理解不一样,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拥有客观性。
5.时机成本时机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余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利润。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拥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定的、在必定条件下拥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沿改动边沿改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细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惹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公司在市场上的互相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本质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能够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别人在经济利益上得益或受损的权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再假设民航公司有权制造 多少噪音就制造多少噪音。如果航空公司使其飞 机无噪音的成本为20亿美元 ,私人解决这个问题 的方法是什么? • 答案:受影响的公民必须至少支付20亿美元,而 且,愿意支付到30亿美元,以使民航公司消除飞 机的噪音。 • 5、比较你对C和D答案。有什么相似,有什么不 同吗?你能从这种比较中得出一般性规律吗? • 答案:相似,无论原来的产权是什么,飞机必须 消除噪音,因为这是有效率的。 • 差别:如果公民有安静权,公民受益,而民航公 司受损;如果民航公司有制造噪音的权利,民航 公司受益,公民受损。
第七章
• 重要概念: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 • 简答题: • 1、竞争市场有效率吗? 为什么? • 有效率。 • 原因:实现了社会经济 福利最大化。 • 用图来解释。
MC P P=AR=MR
Q 社会经济福利 Q最优
当生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这个产量的时候,社会经
济福利最大。
• 2、如果仁慈的社会计划者选择的生产低于一种物品 • 的均衡数量,那么 • a.生产者剩余最大化。 • b.消费者剩余最大化。 • c.总剩余最大化。 • d.买者对生产的最后一单位的评价大于生产的成本。 • e.生产最后一单位的成本大于买者对它的评价。 • d • 3、总剩余是一个面积 • a.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 b.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 c.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 • d.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 • e.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供给曲线以上。 • e
• B
第四章
• 重要概念: • 需求定理 • 供求定理 •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 • 替代品、互补品、 • 过剩、短缺
• 5、某个人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这个人的需求 曲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低档物品。向右移动。 • 6、啤酒和比萨饼是互补品。当啤酒价格上升时, 比萨饼市场的供给、需求、供给量、需求量以及 价格会发生什么变化? • 供给不变,需求减少; • 供给量、需求量都减少,价格下降。
第六章
• 重要概念:价格上限、价格下限 • 简答题 • 1、为什么向买者征税和向卖者征税是相同 的。插入税收楔子。 • 无论是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他们 都共同分担税收。插入税收楔子。 • 无论是买者还是卖者,实际上都把税交给 政府,并不会有什么差别。
• 单项选择题 • 1、为了使价格上限成为一种对市场的约束性限制, 政府应该使它: • A、高于均衡价格 • B、低于均衡价格 • C、正好等于均衡价格上 • D、在任何一种价格是,因为所有价格上限都是 限制性约束。 • B
价格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需求量 供给量 70 60 50 40 30 20 30 40 50 60 70 80
第五章
• 重要概念: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 判断正误题 • 1、如果两种物品之间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是正的,则这两种物品是互补品。 • 错(替代品)
选择题: 1、下列哪一件事使手表的需求向右移动? A、手表价格下降 B、消费者收入减少 C、手表电池价格下降 D、手表价格上升 C 2、 下列哪一件事使手表的供给向左移动? A、手表价格上升 B、制造手表的技术进步 C、工人的工资下降 D、预期未来手表价格上升 D
• • • • • •
3、一种物品的需求增加,将会引起 A、均衡价格和数量增加 B、均衡价格和数量减少 C、均衡价格上升而数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下降而数量增加 A
• • • • • • • • • • • • •
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需求曲线越平坦,越可能是: A、价格富有弹性 B、价格缺乏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都不对 A 2、一般来说,供给曲线越平坦,越可能是: A、价格富有弹性 B、价格缺乏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都不对 A 3、一般来说,供给曲线越陡峭,越可能是: A、价格富有弹性 B、价格缺乏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都不对 B
第一章
• 重要概念: •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 机会成本: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 1、你的汽车需要修理。你已经为修理变速 器花了500美元,但它仍然不能正常运转。 你“似乎”能以2000美元价格出售。如果 你的汽车可以修理好,你可以卖2500美元。 再花300美元保证可以修好你的汽车。你应 该修理好你的汽车吗?为什么? • 是的。 • 因为修理汽车的边际利益是2500美元一 2000美元=500美元,而边际成本是300美 元。原来修理付的钱是无关的。
• • • •
4、当向市场上的买者收税时 A.买者承担税收负担。 B.卖者承担税收负担。 C.买者与卖者的税收负担与向卖者收税时 相同。 • D.税收负担主要落在买者身上。 • C
• 6、当(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市场的卖者身 上。 • A.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时, • B.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时, • C.供给和需求都缺乏弹性时 • B • 7 7、当( ),一种税收的负担更多地落在市场的 买者身上。 • A.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时, • B.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时, • C.供给和需求都富有弹性时, • D.供给和需求都缺乏弹性时, • A
• 5、使农产品供给向右移动的农业技术进步 倾向于() • A、减少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 求缺乏弹性 • B、减少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 求富有弹性 • C、增加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 求缺乏弹性 • D增加整个农民的总收益,因为食物的需求 富有弹性 • A
• 简答题: • 1、如果弹性大于1,需求是富有弹性还是 缺乏弹性?如果弹性等于零,需求是完全 有弹性还是完全无弹性?
• 假设我们有以下手机的市场 供给与需求表: • A、画出手机的供给曲线和需 求曲线。 • B、手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是多少? • C、如果手机的价格是1000 元,存在的是过剩还是短缺? 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 将引起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 短缺。上升 • D、如果手机的价格是4000 元,存在的是过剩还是短缺? 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 将引起价格是上升还是下降? 过剩。下降
• 判断正误题: • 1、钢铁价格的上升将使汽车的供给向右移 动。错(向左) • 2、需求定理说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 将使物品的需求减少。错。需求量减少。 • 3、供给定理说明,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 将使物品的供给量增加。对 • 4、如果一种物品短缺,则该物品的价格倾 向于下降。错。上升
• • • • • • • • •
• 3、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的点可以达到,但 无效率。 • 错
• • • • • • •
单项选择题 1、实证表述是: A、微观经济学的 B、宏观经济学的 C、涉及价值判断的论断性表述 D、可以检验的描述性表述 D
• • • • •
以下哪一项描述了经济增长() A、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向资本品移动 B、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内移动 D、从该曲线内向曲线移动
需求缺乏弹性
• 8、以下哪一种关于税收负担的表述是正确的? • A.对一种消费者感到必需的物品征税所引起的 税收负担主要落在这种物品的卖者身上 • B.税收负担主要落在当价格变得不利于自己时 最愿意离开市场的一方(买者或卖者)身上 (富有弹性) • C.税收负担落在纳税的市场一方(买者或卖者)身 上。 • D.税收负担的分摊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弹性而 不由立法决定。 • D
• 4、在某个市场上供给减少、总收益增•
A、供给是价格富有弹性的 B、供给是价格缺乏弹性的 C、需求是价格富有弹性的 D、需求是价格缺乏弹性的 D 需求是价格富有弹性的,价格上升 总收益减少; 价格上升, 需求是价格富有弹性的 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需求是价格缺乏弹性的,价格上升 总收益增加。 价格上升, 需求是价格缺乏弹性的 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3-4班)
• 判断正误题: • 1、当经济学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时,他 们是指所有经济决策都涉及到权衡取舍。 • 对的。 • 2、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概念描述了公司 经营如何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伸到消费者的钱 包中。 • 错 • 看不见的手——市场 • 看得见的手——政府
• 3、下列哪一种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是正确 的? • A、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 指引行事,产生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 B、税收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 和收益 • C、在有足够大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 比市场更有效地指导生产 • D、市场体制的力量倾向于在消费者中平等 地分配资源。 • A
• 假设在价格为每蒲式耳2美元时,玉米的供 给量为2500万吨。在价格为每蒲式耳3美元 时,玉米的供给量为3000万吨。玉米的供 给弹性是多少?供给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 弹性? • 求两点之间的弹性(中点法)5/11
• 假设《环球时报》估计,如果它把自己的 报纸的价格从1元提高到1.5元,那么订户数 将从10万户下降8万户。 • (1)当用中点法计算弹性时,需求价格弹 性是多少?5/9 • (2)使用中点法的好处。 • (无论起点是哪一个点,弹性都一样) • (3)如果《环球时报》只关心总收益最大 化,它应把报纸的价格从1元提高到1.5元吗? 为什么提价或不该提价? • 应该提价。因为,两点之间的弹性小于1。
• 2、约束性价格上限将引起 • A、短缺B、过剩C、均衡 • D、短缺或过剩取决于确定的价格上限在均衡价格之上还 是之下。 • A • 3、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会发生以下哪一种情况? • A.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以及销 售量减少。 • B.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以及销 售量增加。 • C.买者支付的价格下降,卖者得到的价格上升,以及销 售量减少。 • D.买者支付的价格下降,卖者得到的价格上升,以及销 售量增加。 • A
• 假设生活在首都机场的公民对平静与安全的评价 是30亿美元。 亿 • 1、如果民航公司使飞机无噪音的成本是40亿美 亿 元,政府规定必须消除噪音是有效率的吗? 答 案:无效率,因为纠正外部性的成本大于受影响 各方对它的评价。 • 2、如果民航公司使飞机无噪音的成本是20亿美 亿 元,政府规定必须消除噪音是有效率的吗? 答 案:有效率,因为对安静的评价大于飞机消除噪 音的成本。 • 3、假设没有交易成本,再假设人们有权要求平静。 如果航空公司使其飞机无噪音的成本为20亿美元 , 亿 私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民航 公司可以花20亿美元并使飞机噪音减弱,或者用 30亿美元购买制造噪音的权利,因此,民航公司 将选择用20亿美元使飞机消除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