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ADR与ECE的等同性

合集下载

澳大利亚碳ets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澳大利亚碳ets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澳大利亚碳ets制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澳大利亚碳ETS(排放交易体系)制度是澳大利亚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

碳ETS制度旨在通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促使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的低碳转型。

该制度基于碳市场机制,通过设定和发行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配额,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到经济运行的范畴内。

企业需要购买足够数量的排放配额来弥补其排放超出配额的部分。

这样一来,排放量较少的企业可以将其多余的配额出售给排放量较大的企业,从而形成了一个碳市场,实现了排放削减的经济化和市场化。

澳大利亚碳ETS制度的推行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性日益凸显,澳大利亚政府意识到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履行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应对承诺。

因此,澳大利亚碳ETS 制度应运而生,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澳大利亚碳ETS制度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首先,将对碳ETS 制度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进行简要概述。

接着,将介绍澳大利亚碳ETS 制度的背景,包括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标,以及在国内外经验基础上的借鉴和学习。

最后,将评估碳ETS制度对澳大利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并总结澳大利亚碳ETS制度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澳大利亚碳ETS制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政策的功能和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提供借鉴和启示。

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组织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1.1 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碳ETS制度,即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原理。

1.2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为读者提供整体的阅读框架。

1.3 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的撰写目的和阐述重点,以期在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使读者对澳大利亚碳ETS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澳大利亚ADR与ECE的等同性

澳大利亚ADR与ECE的等同性

\
Protection100% )
38
AS 2693:
千斤顶
\
2003
(Jack)19来自ADR 83/00 外部噪声(External noise level)
ECE R95.02 ECE R51.02
20
ADR 25/02 防盗(Anti Theft Lock)
ECE R116.OO 或ECE R18.01
21
ADR 79/02 排放Emission Control for Light Vehicles
12
ADR 31/01 制动系统(Braking systems)
13
ADR 8/01 安全玻璃(Glazing)
14
ADR14/02 后视镜(Rear View mirrors)
ECE R13.09
或ECE R13H
ECE R43.00
ECE R 46.02
所有玻璃必须 带E标
15
ADR12/01 驾驶员视野防炫目(glare reduction in field
29
ADR 5/05
座椅安全带固定点(Seat belt anchorages) ECE R14.06
含后排中间三
点安全 带要求
30
ADR73/00
正面偏置碰撞保护(Offset Frontal Impact
ECE R94.01
Protection)
31
ADR34/01
儿童座椅固定点(Child Restraint
(EURO 4)
ECE R83.05
澳大利亚汽车法规体系介绍
22
ADR 81/02 燃油消耗标识(Fuel Consumption Labelling ECE R101.00

澳大利亚机动车市场准入制度概述(邵逸超)

澳大利亚机动车市场准入制度概述(邵逸超)

澳大利亚机动车市场准入制度概述邵逸超(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上海200031)[摘要]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在未来将成为我国机动车出口的潜在市场之一。

研究澳大利亚机动车市场准入制度,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达到准入要求,是成功进入澳洲市场的关键。

开拓澳大利亚的机动车市场,可以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即政府方面:鼓励专项研究的开展,发布机动车出口技术指南,积极开展通报评议工作。

行业协会方面:建立机动车出口信息数据库,组织和建立行业交流平台。

企业方面:做好ADR 标准与其他国际标准的对比研究工作,避免重复检验;选择合适的代理商,完成出口前的预注册;建立与澳洲境内代理商以及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关键词]澳大利亚;机动车;市场准入制度;启示;建议[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0-08-03一、引言据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2009年中国汽车出口年报显示,由于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出口在2009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汽车出口却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

从出口数量来看,2009年,我国共出口整车及各类底盘37.07万台,同比减少44.7%,出口金额51.93亿美元,同比减少42.6%。

整车出口几乎比2008年减少一半。

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是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为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在未来将成为我国机动车出口的潜在市场之一。

研究澳大利亚机动车市场准入制度,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达到准入要求,是成功进入澳洲市场的关键。

目前澳大利亚针对机动车市场已经建立了统一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认证制度和有效的召回机制,本文将从上述三个方面介绍澳大利亚的机动车准入制度,希望可以为我国企业开拓澳洲市场带来一些启示。

二、统一的管理体系(一)管理机构目前负责澳大利亚机动车进出口以及机动车管理的政府部门是澳大利亚交通与地方设施部(以下简称交通部)。

澳大利亚车辆尺寸和总质量

澳大利亚车辆尺寸和总质量

Dog trailer Prescribed dimensionsWidthThe width limit for heavy vehicles is 2.5 metres any anti-skid devicesmounted on wheels, central tyre inflation systems, lights, mirrors,reflectors, signalling devices or tyre pressure gauges fitted to thevehicle are to be disregarded when measuring vehicle width.HeightThe height limit for heavy vehicles is 4.3 metres unless it is a:ͧvehicle built to carry cattle, horses, pigs or sheep - 4.6 metresͧvehicle built with at least 2 decks for carrying vehicles -4.6 metresͧdouble-decker bus - 4.4 metresLengthFor overall vehicle lengths, refer to the axle mass tables onpages 5-8.Length for trailersOn a semitrailer or dog trailer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articulationpoint to the rear over hang line must not be more than 9.5 metres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articulation point to the rear of thetrailer must not be more than 12.3 metres.The articulation point to the rear of a semitrailer may be upto 13.2 metres if the trailer has a distance of not more than9.5 metres from the front articulation point to the rearoverhang line, does not operate in a B-double or road traincombination and otherwise complies dimensionally.ExamplesSemi trailer:Rear overhang and rear overhang lineThe rear overhang of a vehicle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ear of thevehicle and the rear overhang line of the vehicle.If a vehicle’s rear axle group comprises of only 1 axle, the rear overhang line is the centre-line of that axle.If a vehicle’s rear axle group comprises of 2 axles, 1 of which is fitted with twice the number of tyres as the other, the rear overhang line is located at one-thir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2 axles and is closer to the axle with the greater number of tyres.If a vehicle’s rear axle group comprises of 3 or more axles, the rear overhang line is the centre-line of the axle group.Note: Any steerable axle is to be disregarded unless—ͧthe group comprises of only 1 axle and that axle is a steerable axle; orͧall the axles in the group are steerable axles.Rear overhang on rigid trucksLesser of 3.7 metres or 60% of wheelbase.Rear overhang on a semi-trailers and dog trailersLesser of 3.7 metres or 60% of ‘S’ dimension.Rear overhang on a pig trailerRear overhang on a pig trailer must not exceed the lesser of the length of the load-carrying area, forward of the rear overhang lineor 3.7 metres.Dimensions relating to specific trailer typesLivestock carriersͧ A trailer built to carry cattle, horses, pigs or sheep on two or more partly or completely overlapping decks must not have more than 12.5 metres of its length available to carry cattle, horses, pigs or sheep. ͧIn a B-double built to carry cattle, horses, pigs or sheep, the two semi-trailers must not have more than 18.8 metres of their combined length available to carry cattle, horses, pigs or sheep.Note - the length available for the carriage of cattle, horses, pigs or sheep on a trailer is measured from the inside of the front wall or door of the trailer to the inside of the rear wall or door of the trailer, with any intervening partitions disregardedRefrigerated van trailersThe front articulation point to the rear of a semi-trailer may be up to 13.6 metres if the trailer is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for the positive control of temperature through the use of refrigerated equipment. Also,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articulation point to the rear overhang line of not more than 9.9 metres does not operate in a B-double or road train combination and otherwise complies dimensionally.Car carriersThe distance measured at right angles between the rear overhang line of a trailer carrying vehicles on more than one deck and the rear of the rearmost vehicle on the trailer must not exceed 4.9 metres.Axle mass limits comparison tablesͧThe Mass limits for single axles and axle groups table denotes the GML that applies under the HVNL ͧFor CML and HML refer to the tables on pages 6-10. ͧDog and pig trailers must not be heavier than the truck towing them. ͧThe maximum GML for a combination is 42.5 tonnes unless operating under a notice permit or specific scheme. ͧCML heavy vehicles must be accredited under the NHVAS. ͧHML heavy vehicles must be fitted with road friendly suspension and accredited under the NHVA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from the HVNL or the NHVR website:.auTable disclaimers*Heavy vehicles with a GVM over 15 tonnes fitted with specifie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an engine complying with ADR 80/01 (Euro IV), Front Under-run Impact Protection that meetsUN ECE Regulation no 93 or ADR 84, and cabin strength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UN ECE Regulation no 29, are permitted up to 6.5 tonnes on the steer axle provided it does not exceed the manufacturers rating. Allowable GVM/GCM may then also be increased by up to 0.5 tonnes.#The type of Road train configurations may vary between jurisdictions.Under the Queensland Class 3 Heavy Vehicle additional concessional mass limits exemption notice.aHeavy vehicles may travel on roads throughout Queensland with an additional 250kg on a single front steer axle and an additional 1tonne on a twin steer front axle when operating under a CML Class 3 Notice (to be advised).b Steer axle mass limit can be increased to 6.7t for a prime mover forming part of a road train fitted with tyres of at least 375mm.cHeavy Vehicles may travel on roads throughout Queensland with an additional 3 tonnes above General Mass Limits, if the maximum mass permitted under GML is > 80 tonnes and an additional4 tonnes if it is > 120 tonnes.Mass limits for single axles and axle groups Axle/sCommon 2 Axle RigidTruckTandem Triaxle GroupCommon3 Axle Rigid Truck and 3 Axle Dog TrailerCommon6 Axle SemitrailerCommonRoad train (Type 1)Allowable Single Steer Twin Steer Single Axle Tandem Triaxle GroupThe National Heavy Vehicle Regulator (NHVR) is Australia’s dedicated independent regulator for heavy vehicles over 4.5 tonnes gross vehicle mass. The NHVR was created to administer one set of rules for heavy vehicles under the Heavy Vehicle National Law (HVNL), improve safety and productivity, minimise the compliance burden on the heavy vehicle transport industry and reduce duplication and inconsistencies Maximum Length Allowable GVM/GCM Single Steer Axle (tonnes)Twin Steer Axle Group Single Axle (tonnes)Tandem Axle Group Triaxle Group (tonnes)BAB Quad Road train。

E-mark认证和ADR认证

E-mark认证和ADR认证

E-mark认证和ADR认证
E-mark认证
E-Mark :就是欧洲共同市场,对汽机车及其安全零配件产品,噪音及废气等,
均需依照欧盟法令【 EEC Directives 】与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 ECE Regulation 】的规定,通过产品符合认证要求,即授予合格证书,以确保行车的安全及环境保护之要求。

E-Mark 依认证国别不同,所授予之编号也不同,例如像卢森堡提出申请,其 E-Mark 标志为E13/e13。

认证大致流程
1、厂商准备技术资料和样品。

2、进行测试。

3、首次申请需作工厂检查。

4、测试报告及厂商技术资料送审。

5、欧洲国家交通部门发证(发证机构可能对认证产品生产企业作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厂检)。

ADR认证
ADR认证:澳大利亚设计规则(检测ADR)是1989年澳大利亚机动车标准法案(MVSA)指定的澳大利亚机动车及挂车的国家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的安全、环保、及防盗,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进口商都必须遵照执行。

MVSA明确规定把不满足ADR标准的车辆供给市场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澳大利亚加入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WP.29下的1958年协定,故ADR尽可能地与UN/ECE法规进行协调,目前79%甚至更多的ADR标准采用了ECE法规。

目前也承认1958年协定其他缔约方车辆主管部门颁发的E-mark认证证书。

认证大致流程。

摩托车前照灯配光及配光性能测试

摩托车前照灯配光及配光性能测试

摩托车前照灯及配光性能测试摘要:摩托车前照灯是照亮车辆前方道路的灯具,主要用于摩托车夜间或阴暗、雨雾天气行驶照明,前大灯亮度和照射方向对于行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摩托车用前照灯主要以半封闭式的远近光结合的白炽灯和卤素灯为主,LED灯、气体放电灯由于成本和技术的原因很少采用。

配光是灯具发射的可见光在空间分布情况,配光性能主要记录光度,在二维空间的分布情况。

不同国家和地区摩托车产品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所属的标准体系不同,灯具配光性能测试的方法及限值也有所不同。

以国标GB5948-1998为例介绍摩托车前照灯配光性能测试的方法。

我国摩托车工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灯具制造水平有限,灯具标准相对滞后,摩托车前照灯制造技术有待提高。

随着摩托车工业向着安全、节能,环保的趋势发展及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摩托车灯具的发展必将迈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摩托车前照灯配光性能试验方法一.摩托车前照灯概述1. 概念、用途摩托车前照灯是照亮车辆前方道路的灯具,有远、近之分。

远光灯是照亮道路前方远距离的灯具;近光灯是照亮道路前方近距离的,对于对面来车驾驶员和使用道路者不造成眩目和不舒适感的灯具。

摩托车前照灯主要用于摩托车夜间或阴暗、雨雾天气行驶照明,另外欧洲和日本的法规规定摩托车在白天行驶时也要点亮前大灯近光,。

所以前大灯亮度和照射方向对于行车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夜间摩托车所有前照灯同时照明时,灯具应具有使驾驶员看清前方100米距离以内交通障碍物的性能,照明光束应对准汽车前进的方向,主光轴方向应偏下。

前照灯的发光强度不足或照射方向不合适摩托车前方的情况就不能清晰易见。

而发光强度过强或照射方向过高,会使迎面驶来的车辆驾驶员造成眩目,妨碍驾驶员作出正确的判断,这些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为了降低行车事故,确保行车安全,摩托车在出厂前其前照灯必须调整正确。

摩托车前照灯的检验必须经常化和制度化。

为此,我国在摩托车前照灯标准中也做了详细的规定。

澳大利亚ADR认证测试项目清单(中英文)

澳大利亚ADR认证测试项目清单(中英文)
日用行车灯(ADR 13) 77 Gas discharge headlamps
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ADR 13) 78 Gas discharge light sources
公共汽车的乘员保护
69 Full frontal impact occupant protec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for diesel engined vehicles
ADR 47 ADR 48 ADR 49 ADR 50 ADR 51 ADR 52 ADR 53 ADR 54 ADR 55 ADR 56 ADR 57 ADR 58 ADR 59 ADR 60 ADR 61 ADR 62 ADR 63 ADR 64 ADR 65 ADR 66 ADR 67 ADR 68 ADR 69 ADR 7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类车位置灯、制动灯、转向灯和后牌照板照明灯
54 Headlamps for mopeds
机动脚踏两用车前大灯
55 Headlamps for motor cycles
摩托车前大灯
56 Moped noise
机动脚踏两用车车外噪音(2006年10月1日止)
57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L-Group vehicles
摩托车车外噪声(2006年10月1日废止) 40 Light duty vehicles emission control

E-MARK认证和ADR认证

E-MARK认证和ADR认证

E-mark认证和ADR认证
E-mark认证
E-Mark :就是欧洲共同市场,对汽机车及其安全零配件产品,噪音及废气等,均需依照欧盟法令【 EEC Directives 】与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 ECE
Regulation 】的规定,通过产品符合认证要求,即授予合格证书,以确保行车的安全及环境保护之要求。

E-Mark 依认证国别不同,所授予之编号也不同,例如像卢森堡提出申请,其E-Mark 标志为E13/e13。

认证大致流程
1、厂商准备技术资料和样品。

2、进行测试。

3、首次申请需作工厂检查。

4、测试报告及厂商技术资料送审。

5、欧洲国家交通部门发证(发证机构可能对认证产品生产企业作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厂检)。

ADR认证
ADR认证:澳大利亚设计规则(检测ADR)是1989年澳大利亚机动车标准法案(MVSA)指定的澳大利亚机动车及挂车的国家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车辆的安全、环保、及防盗,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进口商都必须遵照执行。

MVSA明确规定把不满足ADR标准的车辆供给市场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澳大利亚加入了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WP.29下的1958年协定,故ADR尽可能地与UN/ECE法规进行协调,目前79%甚至更多的ADR标准采用了ECE法规。

目前也承认1958年协定其他缔约方车辆主管部门颁发的E-mark认证证书。

认证大致流程。

澳大利亚 ADR 汽车设计法规的中文介绍

澳大利亚 ADR 汽车设计法规的中文介绍

澳大利亚ADR 汽车设计规则简介及其初步研究1 前言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ADR)是澳大利亚机动车标准法案(MVSA)第7部分指定的国家标准,要想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进口商都必须遵照执行,使生产或进口的车辆满足标准要求.该法案第14部分明确规定把不满足标准的车辆供给到市场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近几年迅猛发展,很多国产车开始逐渐走出国门.2003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全球同步先进技术水平的POLO三厢轿车正式出口澳大利亚.笔者负责完成了该车型国家出口商检项目抽检试验,协助德国认证机构TUEV完成了满足澳大利亚设计规则的车型认证试验,协助完成了澳大利亚政府到公司生产部门进行的生产一致性审查,初步研究并总结了澳大利亚设计规则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求,供国内研究标准的同行和即将出口车型到澳大利亚的汽车企业参考.2 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的制定同我国汽车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相似,澳大利亚制定国家标准需要经过如下步骤:a. 根据设计规则的目的考察国外相关标准,尤其是ISO和ECE标准;b. 由法规权威制定机构,工业企业,车辆使用者一起商讨并确定技术内容;c. 设计规则由部长签字批准;d. 发布公告;e. 议会备案;f. 议会详细审查,通过后该规则正式成为国家标准,颁布实施.3 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的编号及修订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按"ADR X/…"方式进行编号,其中X从1,2,3依次递增.ADR X/00代表ADR X的原始版本.如果该设计规则有较大的更改,则其第一次修订版本表示为ADR X/ 01,第二次修订版本为ADR X/02,依次下去.修订版本的新设计规则实施以后,某些按以前版本进行认证检验的车型可能不需要重新检验,其前提是该设计规则适用范围表中列出了该车型可接受的以前版本并且满足相应的附加条件.4 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的发展历史第一版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没有成为任何形式的标准法规去进行实施,仅仅用作技术讨论.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第二版于1969年1月1日第一次开始生效并实施.在1983年2月举行的澳大利亚交通咨询立法委员会(ATA C)第63次会议上,对澳大利亚车辆法规体系进行全面回顾之后决定研究制定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第三版.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第三版相比以前的版本有了显著的变化,首先它开始积极跟踪国际车辆安全标准,并努力与其协调一致,为此还特地重新对车辆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其次把所有涉及新车设计和构造的法规标准都整合到了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体系中.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第三版1988年7月1日制定完成,随后通过1989年8月2日和9月1日分别出版的联邦政府特别公告No. S264和No. S291中的1989年第一和第二号决议成为国家标准的一部分.5 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的现状目前澳大利亚执行的汽车设计规则为第三版,共有83项,下面将分类简要介绍各项的基本内容.因为我国的汽车标准体系主要参考欧洲,本文也尽量列出了各项设计规则同ECE法规的比较情况,同时兼顾其他国家的相关标准.对于即将实施的新规则说明了其具体的实施时间.5.1 已被废止的汽车设计规则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以及构建标准体系的需要,澳大利亚汽车设计规则已有如下十项先后被废止.ADR 7 - 液压制动软管(Hydraulic BrakeHoses)2005年1月1日废止;ADR 9 -自动变速器的标准控制(Standard Controls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澳大利亚第三版废止;ADR 15 - 风窗玻璃除霜(Demisting of Windscreen)2005年1月1日废止;ADR 16- 风窗玻璃雨刮器洗涤器(Windscreen Wipers and Washers)2005年1月1日废止;ADR 24- 轮胎及轮辋的选择(Tyre & Rim Selection)2005年1月1日废止;ADR 26 - 车用发动机排放(Vehicle Engine Emission)澳大利亚第三版废止;ADR 27 - 车辆排放控制(Vehicle Emission Control)澳大利亚第三版废止;ADR 32 - 重型车用安全带(Seat Belts for Heavy Vehicles)澳大利亚第三版废止;ADR 40 - 轻型卡车排放控制(Light Duty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澳大利亚第三版废止; ADR 41 - 强制使用无铅汽油(Mandatory Operation on Unleaded Petrol)2001年废止.5.2 关于照明与光信号装置的设计规则ADR 1 -倒车灯(Reversing Lamps)规定了机动车倒车灯的配光性能要求.倒车灯要求装在车辆后部,在灯亮时警告行人或其他道路使用者该车即将倒车行驶或正在倒车行驶;同时在夜晚或光线昏暗的时候也有助于车后照明以利于驾驶员倒车操作.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23/00.ADR 6 -转向灯(Direction Indicator Lamps)规定了转向灯的配光性能要求,以确保转向灯能在驾驶员要进行转向操作时给其他道路使用者足够的警告指示灯光.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6/01.ADR 13 -非L类机动车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Installation of Lighting and Light-sig nalling Devices on other than L-Group Vehicles)规定了非L类机动车的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以确保这些装置使用操作的便利性.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48/02.ADR 19 - L类车的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Installation of Lighting & Light-signalling Devices on L-Group Vehicles)规定了L类机动车的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以确保这些装置使用操作的便利性.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53/01和ECE R74/01的相关内容.ADR 45 -未被ECE法规覆盖的照明及光信号装置的配光性能(Lighting & Light-signall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ECE Regulations)规定了未被ECE法规覆盖的照明及光信号装置的配光性能,以保证在给驾驶员提供足够照明的情况下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并且能告知他们该车辆的位置,方向,意图和移动情况.ADR 46 -前大灯(Headlamps)规定了前大灯的配光性能,以保证在给驾驶员提供足够照明的情况下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其技术内容分别采用了ECE R1/01,ECE R5/02,E CE R8/04,ECE R20/02,ECE R31/02,ECE R112/00,ECE R113/00的相关内容.ADR 47 -回复反射器(Reflex Reflectors)规定了回复反射器的几何性能,光学性能和耐用性能,以确保它能在车辆正常使用过程中持续有效地警示该车辆的存在.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3/02.ADR 48 -后牌照板照明装置(Rear Registration Plate Illuminating Devices)规定了后牌照板照明装置的配光性能,以保证给后牌照板提供足够的照明.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 E R4/00. ADR 49 -前后位置灯,制动灯和示廓标志灯(Front and Rear Position (Side) L amps, Stop Lamps and End-outline Marker Lamps)规定了照明信号装置的配光性能,以保证在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的情况下告知他们该车辆的位置,方向和移动情况.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7/02.ADR 50 -前雾灯(Front Fog Lamps)规定了前雾灯的配光性能,以保证在给驾驶员提供足够照明的情况下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19/02.ADR 51 -灯泡(Filament Globes)规定了灯丝灯泡的尺寸要求和配光性能,以保证灯泡安装的可交换性和功能正确.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37/03.ADR 52 -后雾灯(Rear Fog Lamps)规定了后雾灯的配光性能,以保证在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的情况下告知他们该车辆的位置,方向和移动情况.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38/00.ADR 53 - L类车的位置灯,制动灯,转向灯和后牌照板照明灯(Position Lamps, Stop Lamp s, Direction Indicators & Rear Plate Lamps for L-Group Ve h i c l e s)规定了L类车的照明信号装置的配光性能,以保证在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的情况下告知他们该车辆的位置,方向和移动情况.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50/00.ADR 54 -机动脚踏两用车前照灯近光灯(Passing Beam Headlamps for Mopeds)规定了机动脚踏两用车的前照灯配光性能,以保证在给驾驶员提供足够照明的情况下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56/00和ECE R76/00的相关内容.ADR 55 -非机动脚踏两用车的L类车的前照灯(Headlamps for L-Group Vehicles other t han Mopeds)规定了非机动脚踏两用车的L类车的前照灯配光性能,以保证在给驾驶员提供足够照明的情况下不使其他道路使用者觉得眩目刺眼.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57/ 00和ECE R72/00的相关内容.ADR 60 -高位制动灯(Centre High-mounted Stop Lamp)规定了安装在车辆后部的辅助用高位制动灯的性能要求,以向车后的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该车驾驶员正在实施刹车制动的辅助信息指示.其中部分内容同ECE R7/02和ECE R48/01,基本等效采用FMVSS 108.如果装备的是满足ADR 13和ADR 49的S3类制动灯,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67 -三轮车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Installation of Lighting and Light-Signalling Devices on Three-Wheeled Vehicles)规定了三轮车照明及信号装置的安装要求,以确保这类车辆的照明及信号装置的使用效果未被削弱.ADR 74 -侧标志灯(Side Marker Lamps)规定了侧标志灯的配光性能,以提高车辆从侧面看的可见性.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91/00.ADR 75 -前照灯清洗装置(Headlamp Cleaners)规定了那些装备了前照灯清洗装置的车辆的安装及测试的性能要求.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45/01.ADR 76 -白天行车灯(Daytime Running Lamps)规定了用于提高白天行车安全的白天行车灯的配光性能.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87/01.ADR 77 -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Gas Discharge Headlamps)规定了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的配光性能.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98/00.ADR 78 -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Gas Discharge Light Sources)规定了用于气体放电光源前照灯的配光性能和几何特性要求.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99/00.5.3 关于车辆结构的设计规则ADR 42 -一般安全要求(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规定了为确保车辆使用安全而必须的设计和结构要求.ADR 43 -车辆结构及外廓尺寸(Vehicle Configuration & Dimensions)规定了车辆结构和外廓尺寸的具体要求.ADR 44 -特殊用途车的结构要求(Specific Purpose Vehicle Requirements)规定了下述特殊车辆的结构要求:出租车,牵引卡车,起重拖载车,LPG车,急救车,栖居房车和大篷车.ADR 57 - L类车的特殊要求(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L-Group Vehicles)规定了L类车结构的特殊要求,其中的部分内容等效采用ECE R60/00.ADR 58 - 出租用或福利用公共汽车的设计要求(Requirements for Omnibuses Designe d for Hire and Reward)规定了出租用或福利用公共汽车的结构设计要求.ADR 62 - 车辆间的机械连接(Mechan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Vehicles)规定了适用于车辆间特别是拖挂车辆间的机械连接装置的性能要求.ADR 63 -用于汽车列车的拖车设计要求(Trailers Designed for Use in Road Trains)规定了设计用于总质量不超过125吨的汽车列车的拖车的特殊要求.ADR 64 -用于双挂车和汽车列车行驶使用的重型货车的设计要求(Heavy Goods Vehicles Designed for Use in Road Trains & B-Doubles)规定了用于双挂车和汽车列车的拖挂车特殊的设计和结构要求.ADR 65 -重型货车和重型公共汽车的最高车速限制装置(Maximum Road Speed Limiting for Heavy Goods Vehicles and Heavy Omnibuses)规定了用于限制重型货车和重型公共汽车最高车速的装置或系统的性能要求.5.4 关于制动安全的设计规则ADR 31 - 乘用车制动系统(Brake Systems forPassenger Cars)规定了乘用车辆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进行制动的性能要求,适用于所有MA,MB,MC类车和使用一个制动踏板控制前后轮行车制动的LEP类车, MB,MC类车也可选用ADR 35进行检验.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13-H.ADR 33 -摩托车和机动脚踏两用车的制动系统(Brake Systems for Motor Cycles and Mopeds)规定了摩托车和机动脚踏两用车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进行制动的性能要求,适用于所有前后轮行车制动分别控制的LEP和LEG类车,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78/02.ADR 35 -商用车制动系统(Commercial Vehicle Brake Systems)规定了商用车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进行制动的性能要求,适用于使用一个制动踏板控制前后轮行车制动的LEG类车和所有商用车辆,但不包括拖挂车.其技术内容有条件地等效采用了ECE R13/01到R13/06的相关内容.ADR 38 -拖挂车制动系统(Trailer BrakeSystems)规定了拖挂车在正常和紧急情况下进行制动的性能要求,其结果可以通过路试或在已经经过型式认证的部件数据基础上计算而得到.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13/05.5.5 关于碰撞及其防护的设计规则ADR 2 - 门锁门铰链(Side Door Latches and Hinges)规定了车门保持部件,包括门锁,门锁柱,门铰链等的性能要求,以避免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被抛甩出车辆.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11/02.ADR 3 - 座椅及座椅固定点(Seats and Seat Anchorages)规定了机动车座椅,座椅附件及其安装固定的性能要求,以减少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与座椅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伤害.其技术要求等效采用ECE R17/02到R17/04和R14/02的相关内容.ADR 4 - 安全带(Seatbelts)规定了安全带的性能要求,以保证安全带便于佩带和正确调节,保护乘员在车辆发生碰撞时的安全,同时帮助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在座椅中的正确坐姿,继续操控车辆,避免在发生事故时被抛弹.对于符合ADR 68的公共汽车,只需检验驾驶员安全带的相关项目.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16/04,但略有调整.ADR 5 -安全带固定点(Anchorages for Seatbelts)规定了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性能要求, 以确保安全可靠地固定到车辆结构和座椅上,并能满足使用中的舒适性要求,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14/02.ADR 8 - 安全玻璃(Safety Glazing Material)规定了机动车用玻璃材料的性能要求,以保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有足够的视野,在碰撞破碎后减少视野模糊,同时减少人员与破碎玻璃接触可能产生的严重伤害.满足英国BS AU178:1980或日本JIS R 3211-1979,JIS R 3211-1985或美国ANSI Z 26.1-1980或新西兰NZ 5443-1987标准要求且透射比大于75%的也认为合格.ADR 10 - 转向管柱(Steering Column)规定了对转向管柱的要求,以减少在正面碰撞时转向管柱可能对驾驶员造成的严重伤害,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12/02,如果满足AD R 69或ADR 73,并且约束系统中有气囊,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11 - 遮阳板(Internal Sun Visors)规定了对遮阳板的要求,以减少遮阳板及其相邻结构件的潜在伤害危险.如果满足ECE R 21/01附录4的测试要求也认为合格.ADR 17 - 燃油系统(Fuel System)规定了除使用液化石油气外的液体燃料的系统性能,以保证使用安全可靠,同时减少因为加油或碰撞引起的燃油泄漏发生起火燃烧的危险.ADR 21 - 仪表板(Instrument Panel)规定了对仪表板的性能要求,以减少碰撞时仪表板可能对乘员造成的伤害.ADR 22 - 头枕(Head Restraints)规定了头枕的设计要求,以降低在后碰撞事故中对头部的伤害危险,同时保证头枕位置不致于被过低调节.部分内容等效采用ECE R 25/04和ECE R 17/05以及FMVSS 202-33 F.R. 15065的相关内容.ADR 29 - 侧门强度(Side Door Strength)规定了乘用车车门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减少侧碰事故中侵入乘员舱造成伤害的危险.其技术要求基本等效采用FMVSS 214 -35 F.R. 168 01的S3和S4及其增补FMVSS 214 -58 FR 14169的相关内容.如果满足ADR 72,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34 - 儿童约束系统固定点和儿童约束系统的固定安装(Child Restraint Anchorages and Child Restraint Anchor fittings)规定了儿童约束系统固定点和儿童约束系统固定安装的性能要求,以确保系统提供标准的固定锁扣使儿童约束系统能安全可靠地固定到车辆上.ADR 59 - 公共汽车的侧翻强度(OmnibusRollover Strength)规定了公共汽车上部结构能经受侧翻碰撞的具体强度要求,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66/00.ADR 66 - 公共汽车用座椅强度,座椅固定点强度及座椅填充物要求(Seat Strength, Seat Anchorage Strength and Padding in Omnibuses) 规定了公共汽车的座椅强度,座椅固定点,安全带固定点的性能要求,以保护乘员免受座椅和扶手的附件造成的伤害.本规则包括座椅本身和安装座椅的车辆两者的要求,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80/00,如果满足AD R 68,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68 - 公共汽车的乘员保护(Occupant Protection in Buses)规定了公共汽车的座椅强度,座椅固定点,安全带性能,安全带固定点和儿童约束系统固定点的性能要求,以减少在碰撞事故中座椅靠背,座椅及扶手的附件对乘员造成的伤害.ADR 69 - 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Full Frontal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规定了正面碰撞试验中通过II型或III型模拟假人测得的力及加速度值的限值要求,以减少正碰撞事故中对前排外侧乘员可能的伤害.相比我国现在执行的正面碰撞标准,如果同样采用III型模拟假人,其头部伤害指标稍严,并且还加入了颈部要求,但其胸部伤害指标稍低.如果前排带双安全气囊,并且满足ADR 73,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72 - 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Dynamic Side Impact Occupan t Protection)规定了车辆侧面碰撞试验中通过模拟假人测得的力及加速度值的限值要求,以减少侧碰撞事故中对乘员可能的伤害.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95/01.ADR 73 - 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Offset Frontal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规定了通过模拟假人测得的力及加速度值的限值要求,以减少正面偏置碰撞事故中对乘员可能的伤害.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94/01.5.6 关于环保排放及油耗的设计规则ADR 30 - 柴油机烟度排放(Diesel Engine Exhaust Smoke Emissions)规定了柴油机的烟度排放限值,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24/03.ADR 36 - 重型专用车排放污染物控制(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for Heavy DutyVe h i c l e s)规定了重型专用车的废气排放限值,其要求相当于美国环境保护机构法规1 974年的水平,如果能满足ADR 79或ADR 80,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37 - 轻型车排放控制(Emission Control for Light Vehicles)规定了轻型车的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和废气污染物排放的限值,对于MA和LEP车辆,相当于美国环境保护机构法规1990年的水平,对于非MA和非LEP车辆,相当于美国环境保护机构法规1987年的水平,如果能满足ADR 79,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70 - 柴油车的排气污染物控制(Exhaust Emission Control for Diesel Engined Ve hicles)规定了柴油车的HC,CO,NOx和颗粒物排放的限值,以减少大气污染.该标准是对柴油车烟度排放标准ADR 30/00的补充,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R83/03和ECE R49/02,但略有不同.如果能满足ADR 79或ADR 80,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79 - 轻型车的排放控制(Emissions Control for Light Vehicles)规定了轻型车的排气排放和蒸发排放的控制要求,以减少大气污染.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83/04和E CE R83/05,但略有修改.柴油车新车2006年1月1日,在用车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欧四限值,汽油车新车2005年1月1日,在用车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欧三限值,过渡时期仍然执行欧二限值.ADR 80 - 重型车的排放控制(Emissions Control for Heavy Vehicles)规定了重型车的排气排放的控制要求,以减少大气污染.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对指令88/77/EEC进行修订的指令1999/96/EC.柴油车新车2006年1月1日,在用车2007年1月1日,汽油车新车20 05年1月1日,在用车2006年1月1日分别开始实施该EC指令的第二阶段限值,过渡时期仍然执行第一阶段限值.ADR 81 - 轻型车的燃油消耗标志(Fuel Consumption Labelling for Light Vehicles)规定了车辆燃油消耗的测量方法,以及燃油消耗标志标签的样式,粘贴位置,标注内容(100公里燃油消耗量,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值)等,其测量方法等效采用ECE R101/00.5.7 关于环保噪声的设计规则ADR 28 - 机动车车外噪声(External Noise of Motor Vehicles)规定了机动车产生的外部噪声限值,以降低机动车辆对环境的噪声污染.对于非载货车和非公共汽车,其定置排气噪声基本等效采用ECE R51/02,对于载货车和公共汽车,其加速行驶噪声基本等效采用ECE R5 1/02.但如果能满足ADR 83,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39 - 摩托车车外噪声(External Noise of Motor Cycles)规定了摩托车产生的外部噪声限值,以降低该类车辆对环境的噪声污染.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41/03,但如果能满足ADR 83,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56 - 机动脚踏两用车车外噪声(Moped Noise)规定了机动脚踏两用车产生的外部噪声限值,以降低该类车辆对环境的噪声污染.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63/01,但如果能满足ADR 83,则不需要再进行本标准的检验.ADR 83 - 车外噪声(External Noise)规定了机动车产生的外部噪声限值,以降低机动车辆对环境的噪声污染.M,N类车基本等效采用ECE R51/02,相当于我国GB1495-2002中第二阶段要求,汽油车,小于3.5吨的液化石油气车和天然气车新车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柴油车,大于3.5吨的液化石油气车和天然气车新车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所有在用车20 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LA,LB类车基本等效采用ECE R63/01,LC,LD,LE类车基本等效采用ECE R41/03,所有L类新车200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用车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5.8 关于视野,轮胎,防盗,指示,标记等其他设计规则ADR 12 - 驾驶员视野防炫目(Glare Reduction in Field of View)本规则的制定是为了减少驾驶员视野范围内特定表面的反射光线,确保行车安全.其主要要求是对驾驶员视野内的反射光根据ASTM标准D 523-62T或D 523-85T中20°几何方法测得的值不得超过40个单位.ADR 14 - 后视镜(Rear Vision Mirrors)规定了后视镜的性能要求以保证驾驶员具有良好清晰的后视野.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46/00,01以及ECE R81/00的部分内容.ADR 20 - 安全轮毂(Safety Rims)规定了轮毂的性能要求,以保证轮胎爆胎或快速漏气时能保持其不致脱落.ADR 23 - 乘用车轮胎(Passenger Car Tyres)规定了乘用车轮胎各种尺寸规格情况下的结构,强度,标准气压和标准载荷,其中轮胎的高速测试部分等效采用ECE R30/02的相关内容.ADR 71- 临时用备胎(Temporary-use Spare Tyres)规定了临时用备胎的性能要求,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64/01.ADR 25 - 防盗锁(Anti-Theft Lock)规定了防盗锁的性能要求,以限制车辆未经授权的使用和杜绝车辆行驶过程中方向盘不经意进入防盗锁止位置的情况.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 CE R18/01.ADR 82 - 发动机防盗(Engine Immobilisers)规定了发动机防盗装置的性能要求,以阻止车辆非法起动被盗走.其技术内容基本等效采用ECE R97/01第III部分的技术内容,但略有修改.ADR 18 - 指示仪表(Instrumentation)规定了指示仪表的信号和位置要求,同时也规定了对车速表和里程表的要求.ADR 61 - 车辆标志(Vehicle Marking)规定了车辆标志的要求,包括VIN,发动机号,车辆铭牌,牌照板或牌照支架等内容. (收稿日期:2005-07-21)。

中、美、欧、澳汽车前雾灯标准及试验方法对比

中、美、欧、澳汽车前雾灯标准及试验方法对比

中、美、欧、澳汽车前雾灯标准及试验方法对比作者:王丹杨晓松武华堂谭功伟陈萍陈积先来源:《汽车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的汽车前雾灯的测试标准及试验方法,从配光性能要求和环境试验两个方面进行比对,从而为国内汽车灯具的设计和检测提供帮助。

关键词:标准;试验;对比中图分类号: U463.8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4)02-0038-041 概述汽车前雾灯主要用于在雾、雪、雨或者尘埃等不同的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道路照明。

因此汽车前雾灯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的主动安全部件之一,汽车前雾灯的国内外主要标准体系有:我国GB标准、欧盟ECE法规(以下简称ECE)、美国SAE标准(以下简称SAE)、澳大利亚ADR设计规则(以下简称ADR)等等,这些标准法规中都对配光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环境试验要求有相关的规定,这些规定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对比它们的异同对于研究汽车前雾灯设计及试验检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标准及试验方法对比2.1 前雾灯配光试验要求ECE R19/04[1]法规中包含了对B级前雾灯及F3级前雾灯的规定,B级前雾灯光源为灯丝灯泡,F3级前雾灯光源为灯丝灯泡、气体放电光源、LED光源。

ADR 50/02[2]标准和GB相同,目前只有B级前雾灯,而我国新近报批的前雾灯国标中已引入F3级前雾灯,SAE J583-2011[3]标准除了包括非对称光形前雾灯、对称光形前雾灯之外,还引入了国际协调F3级前雾灯。

GB4660-2007与ADR 50/02[2]标准中的配光屏幕图都为B级前雾灯,测量范围为区域A、B、C、D、E见图1图1 B级前雾灯配光屏幕ECE R19/04[1]法规中F3级前雾灯的配光屏幕图与传统的B级前雾灯不同,见图2,测量范围包含点1-10、线1-7、线8L、线8R、线9L、线9R和区域D。

测量范围覆盖的范围更广,要求也更加细致,根据申请者的要求,根据标准要求提供两只组成一对的前雾灯可单独进行测试。

法规比较

法规比较

澳大利亚设计规则同我国汽车法规的比较研究肖利寿(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 201805)前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很多国产车开始逐渐走出国门。

在出口到世界上其他国家之前,生产企业必须使自己的汽车产品满足目的国对产品提出的法规要求。

2003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全球同步先进技术水平的POLO三厢轿车正式出口澳大利亚。

笔者在参与完成该车型国家出口商检项目抽检试验和目的国进口车型认证试验的过程中,对澳大利亚设计规则(ADR)和我国汽车标准法规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总结了适用于近期新生产的M1类车出口澳大利亚必须完成的检验项目,以及车辆必须达到的相应技术水平,供国内准备出口车型到澳大利亚的汽车企业参考。

1 M1类车必须满足的澳大利亚设计规则澳大利亚设计规则(ADR)是澳大利亚的机动车国家标准法规,任何生产或进口的车辆必须满足该设计规则的要求。

目前澳大利亚执行的设计规则为第三版,共有83项,其中10项已经不适应当前汽车技术发展的形势而被废止。

而对于近期新生产的M1类车,表1列出了其必须满足的澳大利亚设计规则以及我国相应的标准法规。

根据我国机动车产品的分类方法,M1类车是指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而按照澳大利亚的车辆分类方法,我国的M1类车应包含澳大利亚9座以内的乘用车MA、面包车MB和越野车MC 三种车型。

同时,对各规则说明了其具体的开始实施时间。

表1 新生产M1类车必须满足的澳大利亚设计规则规则编号规则内容开始实施时间我国相应标准备注ADR 1/00 倒车灯1998.07.01 GB15235-1994 基本等同。

ADR 2/00 门锁门铰链1988.07.01 GB15086-1994ADR 3/02 座椅及座椅固定点1995.01.01 GB15083-1994ADR 4/03 安全带2000.01.01 GB14166-2003 基本等同。

ADR 5/04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2000.01.01 GB14167-1993ADR 6/00 转向灯1998.07.01 GB17509-1998 基本等同。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

汽车碰撞防护体系国内外标准比较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安全设备。

为了保护车辆乘员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

本文将比较研究国内外对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以期了解各国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差异和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国际上的标准。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主要有欧洲(ECE R94)标准、美国(FMVSS 301)标准和澳大利亚(ADR 85/00)标准。

这些标准都是基于碰撞试验进行制定的。

欧洲标准要求车辆在前端和后端进行碰撞试验,以评估车辆在相对低速的碰撞中乘员和行人受伤的风险。

美国标准同样关注车辆的前端和后端碰撞防护,测试车辆在高速碰撞中的安全性能。

而澳大利亚标准除了对前后碰撞进行测试外,还对侧面碰撞进行了评估。

与国际标准相比,国内的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相对滞后。

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主要包括《GB 11567-2004 中型客车和轻型卡车前部碰撞实验装置通用技术条件》和《GB 15084-2013 汽车行人保护装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这两个标准主要关注车辆的前部碰撞防护和行人保护。

然而,这些标准仅限于中型客车、轻型卡车和行人保护装置,并缺乏对其他类型车辆的规范。

此外,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碰撞试验中心和研究机构,这导致了国内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的滞后。

面对国内现状,我国汽车碰撞防护体系标准的发展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车辆制定相应的标准,包括轿车、SUV、卡车等。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对电动汽车的碰撞防护也需要专门的标准和测试方法。

其次,建立独立的碰撞试验中心和研究机构,加强对汽车碰撞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提升我国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水平。

在整体趋势上,全球都在致力于提高汽车碰撞防护体系的标准和要求。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车辆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性,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提供更好的碰撞吸能能力。

百路佳

百路佳

2007年岁末,伴随着无锡安源客车如谜一般地诞生、又如谜一般消失的是另一家名叫百路佳的客车制造商在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的迅速蹿起。

业界无法不将这两家客车企业放在一起对比研究,他们是如此相似:其核心管理层、合作伙伴、产品模式、市场战略,几乎都如出一辙。

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这又是两家几乎没有任何牵连的企业——人,还是那些核心管理层;企业,却不再是当初的企业。

2005年5月,一个以厦门金龙客车(大金龙)生产总监、技术总监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入主无锡安源。

此后两年,他们剑走偏锋,狂飙猛进,迅速成为客车业界最为瞩目的一颗新星。

可是很快,快得有些令人防不胜防,从2007年下半年始,这支团队就陆续撤回至江西基地。

把这些都归之于汽车政策调整似乎有失公允——请注意,工信部是在2009年年初才在《关于加强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的通知》中规定“汽车企业被禁止在异地独立建厂”,这里有近1年的时间差。

如此视角下,《汽车商业评论》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可能就是无锡安源的实际控股方安源客车在多次申请异地生产资质无望的背景下要求使然。

根据公开资料,安源客车是上市公司安源股份下属子公司,而安源股份又是江西省省煤集团的下属企业。

安源客车最早是一个老客车厂,被称为萍乡客车,据说整个煤炭行业都曾用过它制造的客车。

撤回的团队被分拆为两部分:大部分留在南昌,重组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小部分来到萍乡,重组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此安源客车非彼安源客车,它由无锡安源、萍乡客车、原安源客车整合而来。

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向《汽车商业评论》透露,百路佳最早是上海的一家车厂。

20 02年,上海商人到南昌投资,整合已有30年历史的江西客车厂,办起了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公司,新厂房建在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

他们一度想引进国外客车制造商的技术生产客车,但因种种原因,此项工作始终进展不畅,该工厂也一直处于停产状态,极端的说法是,它前后只做了8辆客车。

2007年6月,留守南昌的管理团队跟昌北经济开发区签订重组框架协议,双方各持股62%、38%。

安全带检测报告

安全带检测报告
中国/China
FMVSS 209
美国/USA
ECER16.04
欧洲/Europe
SRRV 22-3
日本/Japan
GB14166-93
中国/China
烟火式预紧装置
Pyrotechnic Pretensioner device
经下面高低温试验仍可工作
24h @60°C,
2h @100°C,
24h @-30°C
中国/China
FMVSS 209
美国/USA
ECER16.04
欧洲/Europe
SRRV 22-3
日本/Japan
GB14166-93
中国/China
最小打开力
Minimum opening force
≥10N
≥ 10N
≥ 10N
无要求
打开力
Releasing force
≤60N动态试验后
≤137N @ 666N
五、试验方法
5. 1 安全带或约束系统试验的样品
5.1.1 两套安全带或约束系统进行带扣检查、带扣低温试验、5. 5. 4规定的低温试验、带扣耐久性试验、安全带腐蚀试验、卷收器性能试验、动态试验及动态试验后带扣开启试验。这两件样品之一将用于安全带或约束系统检卉。
氙光
≥ 60%试验前强度
碳弧光
≥ 60%试验前强度
碳弧光
耐低温性
Resistance to cold
≥ 75%试验前强度
1.5h @ -30±5 °C
无要求
≥ 75%试验前强度
1.5h @ -30±5 °C
≥ 60%试验前强度
1.5h @ -30±5 °C
≥ 14,700N

欧洲和澳洲法规客车座椅动态试验对比分析

欧洲和澳洲法规客车座椅动态试验对比分析

欧洲和澳洲法规客车座椅动态试验对比分析王欣;覃祯员;颜长征;胡俊宇;周力【摘要】The authors compare and analyze dynamic test standards of Europe and Australia on bus / coach seat, point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standar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omestic seat manufacturers to export certification.%对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客车座椅标准中的动态试验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者的异同,为出口认证的国内客车座椅厂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客车技术与研究》【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法规;客车座椅;动态试验;对比分析【作者】王欣;覃祯员;颜长征;胡俊宇;周力【作者单位】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36座椅结构的安全功能失效会引起各种形式的乘员伤害;如果座椅固定件与汽车地板连接强度不够,汽车发生事故时,座椅可能会脱离车体,导致乘员受伤害;如果后排乘员未受到约束,前排座椅靠背强度不足,后排乘员的惯性力将击溃前排座椅,使前排乘员受到伤害;若前排座椅的强度太大,又会对后排乘员在与之相碰时造成伤害。

在汽车被动安全体系中,座椅与乘员的生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客车由于乘员比轿车更多,所以对客车座椅乘员保护和碰撞安全性的研究更引起人们的重视,座椅的安全性能在客车整车安全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1]。

某出口澳大利亚双层客车应急出口设计

某出口澳大利亚双层客车应急出口设计

第6期40客 车 技 术 与 研 究BUS & COACH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No. 6 2020某出口澳大利亚双层客车应急出口设计朱奎生,郭甲朋,罗根平,黄志文,傅琪(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南昌330013)摘 要:在解读有关应急出口法规的基础上,介绍一款12.5 m 出口澳大利亚的双层客车应急出口的设计方案及其特点。

关键词:澳大利亚;双层客车;应急出口;设计方案中图分类号:U469. 13+1; U462. 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3331(2020)06-0040-03Design of Emergency Exits of a Double-decker Bus Exported to AustraliaZHU Kuisheng, GUO Jiapeng, LUO Genping, HUANG Zhiwen,FU Qi(Jiangxi KAMA Business Bus Co., Ltd., Nanchang 330013 ,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volved emergency exit regulations ,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 ­sign scheme and features of emergency exits of a 12. 5 m double-decker bus exported to Australia.Key words :Australia ; double-decker bus ; emergency exit ; design scheme双层客车在澳大利亚客车市场上比较普遍。

出 口到澳大利亚的双层客车必须满足澳大利亚设计规则ADR [1-2]的要求。

ADR 中应急出口设计规定较国标[3-4]和ECE [5]都有一定的差别,对于双层客车更有一些特殊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汽车法规体系介绍
表一 新生产 M1 类车必须满足的澳大利亚设计规则

法规号
法规名称

1
ADR 1/00 倒车灯(Reversing lamps)
2
ADR 6/00 转向灯(Direction turn indicators)
等同 ECE
备注说明
ECE R23.00 所有外部灯具 ECE R6.00 必须带E标
\
Protection100% )
38
AS 2693:
千斤顶
\
2003
(Jack)
24
ADR 82/00 发动机防盗(Engine Immobilisers)
ECE R97.00或 ECE R97.01或
ECE R116.00
25
ADR 29/00 侧门侵入 (Side Door Intrusion - Exempt if
Certified to ADR 72/00 (ECE R95/02)
29
ADR 5/05
座椅安全带固定点(Seat belt anchorages) ECE R14.06
含后排中间三
点安全 带要求
30
ADR73/00
正面偏置碰撞保护(Offset Frontal Impact
ECE R94.01
Protection)
31
ADR34/01
儿童座椅固定点(Child Restraint
(EURO 4)
ECE R83.05
澳大利亚汽车法规体系介绍
22
ADR 81/02 燃油消耗标识(Fuel Consumption Labelling ECE R101.00
for Light Vehicles)
23
ADR 22/00 头枕(Head Restraints)
ECE R17.05 或ECE R25.04
3
ADR46/00 前大灯(Headlamps)
4
ADR 47/00 后回复反射器(Rear reflectors)
ECE R20.00 或 ECE R112.00
ECE R3.02
5
ADR 48/00 牌照板灯(Rear Reg no plate lamps)
ECE R4 制 动 灯 ( Front/rear ECE R7.02
Anchorages)
需要 ADR 的测
\
试报告
32
ADR 42/04 总体安全要求(General Safety
Requirements)
需要 ADR 的测
\
试报 告,需要
注意电动车 窗
是否满足要求
33
ADR 43/04 车辆尺寸和标牌(Vehicle Configuration &
\
Dimensions)
\
如符合
ADR72/00或 ECE R95/02可 豁免
26
ADR 11/00 遮阳板(Sunvisors)
ECE R 21.01
27
ADR 3/03 座椅固定点(Seat Anchorages)
ECE R17.07
28
ADR 4/04
安全带(Seat belts)
ECE R16.04
安全带必须带 E 标
安装此 灯,如 果安装则需要 对等ECE证书,
灯具 带E标
9
ADR 51/00 灯丝灯泡(Filament globes)
10
ADR 23/02 乘用车轮胎(Passenger Car Tyres)
ECE R37.03 ECE R30.02
轮胎必须带E标
11
ADR 2/01 门锁门铰链(Side Door Latches & Hinges) ECE R11.02
12
ADR 31/01 制动系统(Braking systems)
13
ADR 8/01 安全玻璃(Glazing)
14
ADR14/02 后视镜(Rear View mirrors)
ECE R13.09
或ECE R13H
ECE R43.00
ECE R 46.02
所有玻璃必须 带E标
15
ADR12/01 驾驶员视野防炫目(glare reduction in field
19
ADR 83/00 外部噪声(External noise level)
ECE R95.02 ECE R51.02
20
ADR 25/02 防盗(Anti Theft Lock)
ECE R116.OO 或ECE R18.01
21
ADR 79/02 排放Emission Control for Light Vehicles
需要 ADR 的测 试报告
34
ADR 45/01 非ECE灯(Non ECE lighting)
35
ADR 61/02 车辆标牌(Vehicle Marking)
\
并非所列全部
灯具为强制要
求安装
\
需要 ADR 的测
试报告
36
ADR 20/00 安全轮毂(safety rim)
\
37
ADR 69/00 正碰保护(Full Frontal Impact Occupant
Of view)
\
16
ADR 18/03 车速表(Instrumentation)
ECE R 39.00
17
ADR 21/00 仪表台(Instrument Panel)
ECE R21.01
18
ADR 72/00 侧面碰撞保护(Dynamic Side Impact
Occupant Protection)
position lamps & stop lamps)
7
ADR 50/00 前雾灯(Front Fog lamps (If applicable)
ECE R19.01
并非强制要求
8
ADR 52/00 后雾灯(如适用)(Rear Fog lamps (If Applicable)
ECE R38.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