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1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习题课1

数据结构习题课1
IF i j 1 THEN
(IF A[i] A[j] THEN(fmax A[j]. fmin A[i]).
ELSE (fmax A[i]. fmin A[j]). RETURN). BS2. [取中值] mid (ij)/2 BS3. [递归调用]
BS (A, i, mid. gmax, gmin). BS (A, mid1, j. hmax,
IF (n≤1) THEN (flag←false. RETURN.) S2[初始化]
i←2. flag←true. S3[求余判断]
WHILE (i ≤ n div 2 ) DO (IF (n MOD i)=0 THEN (flag←false. RETURN.) i←i+1.) ▌
参考答案3
算法 S (n. flag) /*判断整数n是否为素数,将结果保存到变量flag*/ S1[n≤1?]
for(int k=1;k<=n;k++) for(int i=1;i<=n;i++) for(int j=1;j<=n;j++) ;
int t=1; while(t<n) t*=2;
int t=2; while(t<n) t*=t;
作业1-5
题目描述
试用ADL语言编写一个算法,判断任一整数 n 是否为素数
for(int i=1;i<=n;i++) for(int j=1;j<=n;j++) t=a[i][j],a[i][j]=a[j][i],a[j][i]=t;
for(int i=1;i<=n;i++) for(int j=i+1;j<=n;j++) a[j][i]=[i][j];

09-习题课(一)

09-习题课(一)
1 h( x ) = 0 − 1〈 x〈3 其他
计算
f ( x ) ∗ h( x )
y
并作图
y
y
-3
-2
-1
1
2
3
x

-3
-2
-1
0
1
2
3
x
X-3
-3
-2
x X+1
-1 0
1
2
3
x
第一步
翻 转
第二步 平 移
17
第三步 乘 积
习 题 一 解 答
y y
求面积) 第四步 积 分(求面积)
y
?
X-3
f(x)*h(x)
3 2 1
-3
-2
-1
1
2
3
4
5
6
x
19
傅里叶光学
习 题 一 解 答
x x − a / 2 1 x 1.7 求证: rect + rect . 求证: ∗ comb = 1 b a − b a a
分析
0<x<a
y
x a2 − x2 1 1 f ( x ) Λh ( x ) = a − × x × = 2 2 a 2a
a/2
1
-a -3
-2
-1
1
2
3
a
x
25
习 题 一 解 答
• 同理
a2 − x2 2a h ( x ) Λf ( x ) = (a − x) 2 2a
可见, 可见,求相关不满足交换律
点的矩形函数, (1)第一项是宽度为 、中心在 点的矩形函数, )第一项是宽度为b、中心在0点的矩形函数 第二项是宽度为( - )、中心在a/2处的矩形函数 )、中心在 处的矩形函数, 第二项是宽度为(a-b)、中心在 处的矩形函数, 由图可见,两者相加得到一个宽度为a的矩形函数 的矩形函数。 由图可见,两者相加得到一个宽度为 的矩形函数。 (2)Comb函数由间隔为 的一系列δ函数组成 ) 函数由间隔为a的一系列 函数组成 函数由间隔为 的一系列 1 a x b/2 a-b/2 -2a -a 1 0 a x 2a

第5章 习题课 (1)

第5章  习题课 (1)

3、按酸碱质子理论,Na2HPO4 是 (D)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20
4、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是 (C)
A. Ka=Kb
B. Ka·Kb =1
C. Ka·Kb= KW D. Kb/Ka = KW
5、H2PO4-的共轭碱是 (B)
A. H3PO4
B. HPO42-
18
质子理论
19
1、提出酸碱质子理论的科学家是 (A)
A. Bronsted-Lowry
B. Arrhennius
C. Debye Huckel
D. Lewis
2、按酸碱质子理论,下面哪个物质是酸?(A)
A. Fe(H2O)63+ C. NaAc
B. (CH2)6N4 D. H2NCH2COO-
H2SO4的两个H+全部被滴定,H3PO4被滴定3/2个H+
pH=9.78,H3PO4被滴定2个H+
cH3PO4 50.00 (30.00 26.00) 1.000 2

2cH
2
SO4

3 2 cH 3PO4
50.00

26.00 1.000
cH3PO4 0.16mol L1 cH2SO4 0.14mol L1
C. PO43-
D. OH-
6、已知H3PO4的pKa1 - pKa3分别 为2.12、
7.20、12.36,则PO43-的pKb1为 (C)
A. 11.88
B. 6.80
C. 1.64
D. 2.12
21
7、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 则何者碱度最强?(B)

高中数学 习题课(一)新人教B版必修1-新人教B版高一必修1数学试题

高中数学 习题课(一)新人教B版必修1-新人教B版高一必修1数学试题

习题课(一)C.{a|a≥2} D.{a|a>2}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R B={x|x≤1或x≥2},又A∪(∁R B)=R,所以a≥2,故选C.6.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y),x∈A,y∈B},设集合A={0,1},B={2,3},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0 B.6C.12 D.18答案:D解析:x=0,y=2或y=3时z=0;x=1,y=2时z=6;x=1,y=3时z=12,∴A ⊙B={0,6,12},故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已知集合M={0,1,2},N={x|x=2a,a∈M},则集合M∩N=________.答案:{0,2}解析:N={0,2,4},∴M∩N={0,2}.8.设A={(x,y)|ax+y-3=0},B={(x,y)|x-y-b=0}.若A∩B={(2,1)},则a =________,b=________.答案:1 1解析:∵A∩B={(2,1)},∴(2,1)∈A,∴2a+1-3=0,a=1.(2,1)∈B,∴2-1-b =0,b=1.9.方程x2-px+6=0的解集为M,方程x2+6x-q=0的解集为N,且M∩N={2},那么以p、q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________.答案:x2-21x+80=0解析:由M∩N={2},∴22-2p+6=0,p=5;22+12-q=0,q=16,p+q=21,p·q =80,所以以p、q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x2-21x+80=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10.(12分)已知集合A={-4,2a-1,a2},B={a-5,1-a,9},若9∈(A∩B),求a 的值.解:∵9∈(A∩B),∴9∈A,且9∈B,∴2a-1=9或a2=9,∴a=5或a=±3.当a=3时,B={-2,-2,9},违反了元素的互异性,故a=3(舍去).当a =-3时,A ={-4,-7,9},B ={-8,4,9}, 满足9∈(A ∩B ).当a =5时,A ={-4,9,25},B ={0,-4,9}, 满足9∈(A ∩B ).综上所述,a =-3或a =5时,有9∈(A ∩B ).11.(13分)已知集合A ={-3,4},B ={x |x 2-2ax +b =0},若B ≠∅且A ∩B =B ,求a ,b 的值.解:因为A ∩B =B ,所以B ⊆A .又因为A ={-3,4}且B ≠∅,所以B ={-3}或{4}或{-3,4}. 若B ={-3},则⎩⎪⎨⎪⎧ 2a =-3+-3=-6b =-3×-3=9,即⎩⎪⎨⎪⎧a =-3b =9;若B ={4},则⎩⎪⎨⎪⎧2a =4+4=8b =4×4=16,即⎩⎪⎨⎪⎧ a =4b =16;若B ={-3,4},则⎩⎪⎨⎪⎧2a =-3+4=1b =-3×4=-12,即⎩⎪⎨⎪⎧a =12b =-12.综上所述,a =-3,b =9或a =4,b =16或a =12,b =-12.能力提升12.(5分)设2 013∈{x ,x 2,x 2}则满足条件的所有x 组成的集合的真子集个数为( ) A .3 B .4 C .7 D .8 答案:A解析:由集合元素的不可重复性x =-2 013或x =- 2 013,∴满足条件的所有x 构成集合含有两个元素,其真子集有22-1=3个.13.(15分)若函数f (x )=ax 2-ax +1a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解:函数y = ax 2-ax +1a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即对一切实数x ,ax 2-ax +1a≥0恒成立,即⎩⎪⎨⎪⎧a >0,Δ=-a 2-4×a ×1a≤0,∴⎩⎪⎨⎪⎧a >0,a 2≤4解得0<a ≤2.故所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是{a |0<a ≤2}.。

无穷级数习题课(1)

无穷级数习题课(1)

故由比较审敛法的极限形式,原级数收敛。
5
解法2:由比值审敛法
6n1
lim an1 a n
n
lim
n
7n1 5n1 6n
6(7n 5n )
lim
n
7n1
5n1
7n 5n
lim
n
6(1 ( 5)n ) 7
1 ( 5)n1
6 7
1
7
故由比值审敛法知原级数收敛。
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e e x x
x x
e0
1
n
x
x
lim
n
an
1
0
由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原级数发散。
4
【例3】判别级数
n1
6n 7n 5n
的收敛性。
解法1:此级数为正项级数,
an
6n 7n 5n
6n
lim 7n 5n lim 1 1
n ( 6 )n
n 1 ( 5)n
7
7
而级数 ( 6 )n 为等比级数收敛, n1 7
n1
2
三、典型例题
【例1】判别级数 n1
2n 3n
1
的收敛性,并求级数的和。
解:
由于
an
2n 3n
1
3n 3n
n1 3n
n 3n1
n1 3n
,由定义
2 23 3 4
Sn
(1
) 3
( 3
32
)
( 32
33
)
n ( 3n1
n1 3n )

高二物理习题课一 电场的力的性质

高二物理习题课一  电场的力的性质
2 由 v =2ax 得 v2=2 gL .
答案:(3)2
gL
高中·物理
达标测评
随堂演练·检测效果
1.(2017·青岛质检)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xOy平面内以速度v0从O点进 入一个匀强电场,重力不计.粒子只在静电力作用下继续在xOy平面内沿 图中的虚线轨迹运动到A点,且在A点时的速度方向与y轴平行,则电场强 度的方向可能是( A.沿x轴正方向 B )
mg q sin
,
故选项A正确,B错误.在B处剪断细线,小球受重力和静电力两个力,两
个力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恒定,则小球沿水平方向做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静电力做正功,选项C,D错误.
高中·物理
方法总结 解决带电体在电场中受力问题的基本思路 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带电体先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然后用力的合成或
C.带电粒子所受静电力的方向向左
D.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 解析:由运动轨迹的弯曲特点可知,带电粒子受水平向左的静电力作用,
故粒子带负电;由于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则粒子受静电力保持恒定,
可知粒子运动的加速度不变而做匀变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选项A,C,D正确.
高中·物理
3.(2016·合肥一中检测)如图所示,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绝缘轻绳连接带
应水平向左,则静电力、重力的合力方向与速度相反,如图所示,
故微粒做加速度大小为 20 m/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2
答案:(1)见解析
高中·物理
(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要使微粒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vA是 多大?
解析:(2)由 qE=
mg E= = q tan 30
1 m v12 2

8-习题课-1

8-习题课-1
y x
五、设 z f ( x 2 y 2 , e xy ), (其中f具 有一阶连续偏数),求 z z , x y
x 六、设 z f ( x , ) ,(其中f具 有二阶连续偏导数),求 y 2z 2z 2z , , 2. 2 x xy y
七、填空题 y dy y 2 arctan ,则 ______. 1、设 ln x x dx z z x z _______. 2、设 z y ,则 _______, x y
x
二、求下列各极限: 1、 lim 2 xy 4 ; x 0 xy y0 1 cos( x 2 y 2 ) 3、 lim 2 x 0 ( x y 2 ) x 2 y 2 y0 2、 lim sin xy ; x 0 x y0
. 11 xy 三、 证明极限 lim 不存在 . x 0 y x y 0
习题课--1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
一、 基本概念 二、多元函数微分法 三、多元函数微分法的应用
练Hale Waihona Puke 题一、 填空题:1、函数 z
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 y 2、函数 z arcsin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__. x y2 2x 3、函数 z 2 的间断点是________________. y 2x
2
八、设2 sin( x 2 y 3 z ) x 2 y 3 z , z z 1. 证明: x y
2z . 九、设 z 3 xyz a , 求 xy
3 3
十、求由下列方程组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或偏导数: z x 2 y 2 dy dz 1、设 2 ,求 , . dx dx x 2 y 2 3 z 2 20

有机化学习题课(1-3章)

有机化学习题课(1-3章)
➢环上编号的顺序是由较小环中与螺原子相邻的碳原子 开始,沿小环编号,然后通过螺原子到较大的环。
➢若环上连有支链时,支链作为取代基,其所在位次即 是环上碳原子的位次号,最后将取代基的位次和名称放 在“螺”之前。
16
桥环烷烃的命名:
和螺环烷烃的相似。
不同之处:
✓环上的编号是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沿最 长的桥到另一个桥头碳原子,再沿次长的桥编 回到开始的桥头碳原子,最短桥上的碳原子最 后编号。 ✓各桥的碳原子数由大到小分别用数字表示。
其中,CH3OCH3的C-O-C键角不是180°。
5
九、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团分类(P23)
(1)脂肪族 卤代烷 (2)脂肪族 羧酸
(3)杂环族,四氢吡咯 (4)脂环族,酮
(5)芳香族,醚
(6)芳香族,醛
(7)脂肪族,胺
(8)脂肪族,炔
(9)脂环族,醇
例如: 呋喃
呋喃甲醛 (糠醛)
吡啶
(参见第十七章)
24
1、烯炔的命名——特别注意两点
① 所有烯炔的名称中主链的碳数必须放在烯前。 ② 若双键和三键处于相同的位次供选择时,优先给 双键最低编号。 例如:
1-戊烯-4-炔
25
习题 3.1 命名下列化合物(P73)
(1)
(2)
2,5-二甲基-3-己烯
2,6-二甲基-4-辛烯
(3)
3-己炔 (二乙基乙炔)
(1)E>A>B>C>D
(2)F>G>E>H>D>C>B>A
(3)D>B>C>A 14
第二章 脂环烃
命名规则不清
15
螺环烷烃命名:
➢两个碳环共有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以螺作为词头, 按成环的碳原子总数称为“某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用网孔电流法求电流i5。
9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章 习题

3-11:用回路电流法求解电路中的电流I。
10
第三章 习题

3-12:用回路电流法求解电流Iα及电压U0。
11
第三章 习题

3-13:用回路电流法求解(a)图中的Ux和(b)图 中的I。
12
第三章 习题

3-14:用回路法求解电路中Ix以及CCVS的功率。
27
第四章 习题

4-17:试问RL为多大时,它吸收的功率最大?求此 最大功率。
28
21
第四章 习题

4-9:求所示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
22
第四章 习题

4-10:求所示电路在ab端口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 路。
23
第四章 习题

4-11:图(a)所示含源一端口的外特性曲线为图(b)所 示,求其等效电路。
24
第四章 习题

4-12:求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
25
第四章 习题
18
第四章 习题

4-4:利用叠加定理求:(1)图a中电压u2;(2) 图b中电压U。
19
第四章 习题

4-6:求梯形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结点电压和uo/us。
20
第四章 习题

4-8:所示电路中Us1=10V,Us2=15 V,当开关S在位 置1时,毫安表的读数为I’=40 mA;当开关S合向位 置2时,毫安表的读数为I”=-60 mA。如果把开关S 合向位置3,则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
13
第三章 习题

3-15:列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14
第三章 习题

3-16:列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15
第三章 习题

3-21:用结点电压法求电压U。
16
第三章 习题

3-24:用结点电压法所示电路后,求各元件的功率 并检验功率是否平衡。
17
第四章 习题

4-2:利用叠加定理求电压u。
3
第二章 习题

2-4:求如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ab,其中 R1=R2=1Ω,R3=R4=2Ω,R5=4Ω,G1=G2=1S, R=2Ω。
4
第二章 习题

2-7: 图(a)电路中, us1 =24 V, us2=6 V, R1=12 kΩ, R2=6kΩ, R3=2kΩ。图(b)为其等效电路。(1)求等效 电路的 is 和R; (2)根据等效电路求R3中电流和消耗 功率; (3)分别求出R1、R2、R3消耗的功率; (4)试问 us1 、us2发出的功率是否等于is 发出的功率?R1、R2 消耗的功率是否等于R消耗的功率?为什么?
5
第二章 习题

2-8: 求所示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及总电压Uab 。
6
第二章 习题

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所示电路的电流i。
7
第二章 习题

2-16: 电路中全部电阻均为1Ω,求输人电阻Ri。
8
第三章 习题

3-7: R1=R2=10Ω,R3=4Ω,R4=R5=8Ω,R6=2Ω, us3=20V,us6=40V,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流i5。

4-13:求如图所示电路的戴维宁或诺顿等效电路, 并解释所得结果。
26
第四章 习题

4-16:(1)R为多大时,它吸收的功率最大?求此 最大功率。 (2)当R取得最大功率时,两个50V电压源发出的 功率共为多少? (3)若R=80Ω,欲使R中电流为零,则a、b间应并 联什么元件?其参数为多少?画出电路图。


主讲人:钱艳平
能源与电气学院
第二章 习题

2-2:电阻、电压源和电流源均为已知,且为正值。 求: (1)电压u2和电流i2 ; (2)若电阻R1增大,对哪些 元件的电压、电流有影响?影响如何?
2
第二章 习题

2-4:求如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ab,其中 R1=R2=1Ω,R3=R4=2Ω,R5=4Ω,G1=G2=1S, R=2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