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崇尚法 第6课 做守法公民 第2框 树立法制观念导学案苏教版
初中政治:九年级第三单元崇尚法律复习教案(教案文本)

苏教版初中政治标准教材初中政治:九年级第三单元崇尚法律复习教案(教案文本)Studying politics can make us understand ourselves earlier and have more goalsto strive for.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初中政治:九年级第三单元崇尚法律复习教案(教案文本)一、考纲要求第6课做守法公民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及重要性;懂得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了解青少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
第7课维护合法权利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经济权利的主要内容;懂得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学会如何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财产所有权;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懂得正确行使公民监督权的有效途径和正确方法。
二、考点解读第6课做守法公民1、依法治国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及其重要性(1)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3)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4)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重要性:①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只有用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引导和制约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②依法治理社会秩序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6课《做守法公民》6.2“树立法制观念”精品学案

灌南县树人实验学校学习内容第6课做守法公民第二框树立法制观念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学习重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与必要性。
学习难点明确守法必须懂法。
学法提示案例分析法、情境探究法、小组竞答法。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题2分,共10分)1、文明社会离不开,是文明社会对公民起码的素质要求。
2、增强公民的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3、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是什么?4、近几年来,我国制定了哪些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5、我们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重大意义?(二)质疑问难:。
二、探究交流:文明的社会离不开法,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我们必须切实树立法治观念,那么究竟什么叫树立法治观念?我们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呢?■感悟交流:“公民必须守法”●案情快递:自读文本P80案例,分组合作探究,并自由交流:1、你认为不法少年、王某表哥以及王某行为有哪些不正确之处?2、你觉得当王某受到别人敲诈时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3、你从这个案例中吸取了什么教训?●名句赏析:欣赏下列名句,并说说自己的想法(选择其中一句)。
1、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2、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相关解读:①“预习检测”设计10分习题,可以便于对预习情况检查的量化统计。
②蓝色小四号宋体文字为导学案主体部分的三个主题探究板块。
与文本原来三个板块内容的编撰顺序相比,本导学案编者基于自身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为更加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了原来的编写体例,循着守法必须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精品学案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体验交流:“守法必须懂法”●法制剧场:阅读文本P82案例后,小组模拟实践帮教活动:1、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根据三名同学的违法行为,你准备向他们宣讲哪些法律知识?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智力闯关:浏览文本P83的内容,快速搜寻圈点,并激情竞答: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2、“五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思辨交流:“勇于用法维权”●今日说法:介绍课本P81案例,小组合作探究,并畅所欲言:1、女学生肖某有哪些失误?2、肖某母亲代女儿打官司能胜诉吗?请说明理由。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届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第6课做守法公民第2框树立法治观念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树立法治观念年级:九学科:思品分课时:6—2 总课时: 18 时间:2020—7—15课题:第六课树立法治观念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懂得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2.理解公民学法、懂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3.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4.知道专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5.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了解“六五”普法的基本内容。
.学习重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与必要性。
学习难点明确守法用法必须懂法。
教学过程一、示标、读标二、学生自学:以自学课本和学案为主【知识体系】①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公民必须②树立法治观念的意义守法③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勇于①未成年人要勇于用法维权是因为:用法维权②未成年人怎样维权?①“五五”普法教育的对象是:守法②“五五”普法教育的内容是:必须懂法③青少年学法、守法的重要意义?小贴士1.●名句赏析: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2.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3.勿以善小而不三、交流:对上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交流。
四、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指未满的公民 ( )A. 12周岁B. 14周岁C. 16周岁D. 18周岁2.当你在放学或外出路上遭到流氓骚扰时,最好的办法是 ( )A. 找几位同学一起扁他一顿B. 忍气吞声,不予理睬C. 告知学校或派出所,寻求处理D. 应该答应与他们交往3.“六一”前夕为测试现在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某报社记者亲自设局“拐骗”儿童。
结果发现、85%的儿童相信陌生人,愿意跟他走;10%虽持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跟陌生人走;只有5%完全怀疑陌生人,不跟他走。
这说明 ( )A. 未成年应强化自保意识以及能力B. 未成年人不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C. 未成年人未得到有效的家庭保护D. 国家法制不健全,机关执法不严4.我国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法制宣传日”。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崇尚法律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崇尚法律复习提纲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三单元崇尚法律复习提纲第六课第一框★1.依法治国的含义(p76.2)★2.依法治国的本质(p77.2)★3.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p77.2)★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p77.5)5.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p78.3—p79.1)6.树立依法治国观念,必须明确三点(p79.2)7. 法制与德治的关系(p80.2)第六课第二框★1.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含义。
(p81.1)★2.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意义。
(p81.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含义。
(p81.2)4.未成年人怎样自我保护?(p81.5)★5.普法教育活动。
(p83.1)6.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
(p83.1)7.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
(p83.2)第七课第一框★1. 公民的经济权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85.1)★2. 什么是财产所有权?(p86.1)★3. 什么叫继承权?遗产继承分哪两种?(p86.3)★4. 我国法定继承的顺序是什么?(p86.3)5. 如何正确看待遗产的继承?(p87.2)6.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含义是什么?(p88.1)★7.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分哪几类?(p88.2)第七课第二框★1. 什么是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方面?(p89.3)★2. 公民享有著作权的含义。
(p89.4)3. 法律保护公民的发现权和发明权。
(p90.1)4. 什么是专利权?包括哪些方面?(p90.4)5. 我国为什么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p92.2)第七课第三框★1. 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p93.1)★2.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哪些方面?(p93.3)3. 我国加强新闻监督的重要性。
(p94.2)4. 什么是批评权、建议权?(p95.1)★5.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的方法。
(p95.4)。
九年级政治第三单元崇尚法律 苏教版

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第六课做守法公民一、本课相应知识点1、有关依法治国必须掌握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前提、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在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里要明确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1)依法治国,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促进和谐,保证国家某某久安,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有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这一部分要注意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是要坚持以德治国。
要搞清楚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性。
3、有关树立法制观念知识点。
首先必须搞清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也就是要搞清楚六个字------守法、用法、学法。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也就是从这三方面来谈。
在用法方面主要强调青少年要学会用法,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及如何维权(或维权要求)。
在学法方面特别强调国家“五五”普法的对象和“五五”普法的内容,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对象之一------青少年更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本课与考点结合的重点知识1、依法治国作为选择题,可以考依法治国的本质、根本目的、前提等。
也可以作为简答题可以直接考,例如10年前,依法治国写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成为基本方略。
2007年9月14日,实施依法治国十周年座谈会在举行。
请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又是什么?作为材料题可以考。
如给你一段材料,然后可以问(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上述治国方略?作为辨析题可以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作为实践探究题也可以考,给你几段材料请你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然后再问你就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 第6课 做守法公民教案2 苏教版

思考探究:指导学生阅读P78—79的相关图文讨论分析,并择优交流。
归结板书: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知识拓展:结合“知识链接”点明依法治国的核心观念和深刻内涵。
归结强调:总之,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也离不开法律,所以必须要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设疑导思:◆这则案例给我们说明了什么道理?
讨论畅谈:指导学生依据自身思考,自由讨论,合作探究,自由畅谈。
归结导入:这两句话说明了文明的社会离不开法,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我们必须切实树立法治观念,那么究竟什么叫树立法治观念?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第6课第二框题《树立法治观念》。(同时板书课题)
归结分析:★面对不法行为,如果参与复仇,不仅不能维护合法权益,本身也属违法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如果忍声吞气,息事宁人,只会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无法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没履行同违法犯罪斗争的义务。
出谋划策:◆请你帮张华想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请你帮张华列出可能用到的三部维权法律。
归结板书:依据学生讨论结果归结强调,并板书要点。
悬疑再思:◆到此,你打算针对本部分开头案例中的三名同学宣讲哪些相应的法律?
思考选择:指导学生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搜集并交流相应的法律。
归结点评:依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组织点评、归结、补充、激励。
四、【探究实践】懂法才能维权
情境再现:《张华的抉择》——八年级学生张华和李建军在小学就是同学,两个人关系一直很好。一天,张华看见李建军头上用纱布裹着,便上前询问。原来是昨天放学的时候,李建军在校门口被几个外校学生拦住,逼他出钱请客吃饭,因为与他们素不相识,扭头便走,谁知这几个人出言不逊,还将李建军扁了一顿。李建军见到张华后便说:“这口气我一定要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今天下午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找他们算帐。”听了李建军的话,张华感到十分为难。
2021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 崇尚法律 第6课 做守法公民》教案 苏教版

公民》教案1 苏教版【知识与能力】1.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2.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3.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设想】本课是在上一节认识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行的,着眼于学生的从知到行的过程,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思想认识上有一个升华。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导入新课:回忆上节课接触到的山杠爷,好心却落得被捕的下场,从山杠爷的身上,我们懂得树立法治观念显得至关紧要。
【设计思路】从上一节内容讲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出发,从逻辑上是讲的是三个部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中的第一部分“是什么”。
这一节应该是讲公民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为什么)和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怎么做),特别是青少年。
因此从上一节山杠爷的下场出发,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可能是震撼。
激发探究的兴趣。
也可从插入的动画“6-动画-2法制与生活”导入新课。
二、新授课文1.学生代表朗读课本P80案例后,探究:(1)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及王某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2)出谋划策: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区、及个人应采取哪些措施?(3)进而质疑:联系案例,阅读课本P80—81,思考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如何树立法治观念?【设计思路】从上一节内容导入较好,能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新学内容的兴趣。
又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激发兴趣去探究和讨论研究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为什么)(1)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
(联系谚语:“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联系上一节课中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进行点拨、说明。
)(3)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九年级政治 第6课做守法公民2 教案 苏教版 教案

九政第六课做守法公民2 第二框树立法制观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2.了解我国开展“四五”普法教育的基本内容3.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4.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X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教学重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与必要性教学难点:守法必须懂法知识结构:树立法制观念公民必须守法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含义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意义勇于用法律维权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的正确做法守法必须懂法普法教育活动普法教育计划的主要内容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的意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
一.公民必须守法探究:“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以及王某三人行为的不正确之处。
”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某某行为;王某表哥以同样的手段某某是错上加错;王某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不能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对表哥某某行为又不制止。
三人的行为表明他们都没有法治观念,应该接受法制教育。
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你认为家庭、学校、社区及个人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此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分小组讨论,让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堤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在全班交流。
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1.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含义:也就是要树立严格,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的观念。
2.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意义: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才能维护。
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
二.勇于用法维权探究:(1)肖某的失误主要有哪些?不应答应老板提出的拍摄婚纱照的要求,更不应该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协议内容不看就签字,自已的婚纱照公开挂出后,不向法律部门求助,采取外出打工的消极态度。
这反映了肖某的法治观念十分淡薄,线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意识较差。
(2)肖某母亲代女儿打官司能胜诉吗?请说明理由。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6.2 树立法制观念教案 苏教版(I)

2、什么是法制观念?P81
3、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守法用法。P81
探究活动:肖某的母亲能胜诉。老板必然败诉。
勇于用法维权
1、未成年人怎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81
实践活动:查找维权网址和电话号码。
守法必须懂法
实践活动:宣传法律知识。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6.2 树立法制观念教案 苏教版(I)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第6课:做守法公民——第二框题 树立法制观念
教学目标:〖第二框〗树立法制观念
1、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2、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3、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教学后记: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4、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什么?
2、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二、教学主要知识点:(师生互动教学,明确能级要求,弄准题目答案)
第二框 树立法制观念
公民必须守法
1、公民为什么要守法?(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P80
1、“五五”普法教育的对象、重点和内容各是什么?P83
2、普法教育的原则是什么?P83
3、青少年为什么要学法?
课外实践活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学生识记主要知识点。
1、“五五”普法教育的对象、重点是什么?
2、“五五”普法教育的内容各是什么?
3、普法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四、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习题。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崇尚法律 第6课 做守法公民(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第6课做守法公民(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第6课做守法公民(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邮市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第6课做守法公民(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做守法公民教学内容第6 课做守法公民(第2课时)课时安排教学目标1.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3.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教学过程及实施手段等复备内容一、自主预习(在5-8分钟时间内,自主阅读全课,独立完成问题并在疑问处作标记)(一)基本问题1。
什么是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2.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意义(重要性)有哪些?3.青少年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如何应对(青少年维权的有力武器是什么)?4.青少年为什么要学法、守法(增强法治观念)?(二)自习检测1. ________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2. _________________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_________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质疑探究(一)自主质疑(二)共同探究放学了,小尹来到小强的教室,发现他正在偷偷地抹眼泪。
“小强,你怎么啦?”“我遇到麻烦了,有位高年级的同学已经向我索要了两次钱,我都给了他.今天,他又要我在约定的地方给他1000元,还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会喊人来打我。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 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课件 苏教版

通过前面的案例,可以看出 :公民为
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重要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弘扬社会主义 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 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 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守法用法,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环节。
(1)请结合漫画,讨论并分析小明妈
妈和爸爸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明妈妈 小明爸爸 采用非法手段进行 报复 不能很好地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使 自己也触犯法律。
行为实质
后果
忍气吞声,息事 宁人
不能很好的维护 自己的合法权益, 也会带了进一步的 侵 权行为。
你认为小明应该怎么做? 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 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王某在遭到不法侵害时,没有告诉家长和老师,也没 有报警请公安机关处理,而是找自己的表哥以牙还牙, 私下报复。王某表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以牙还牙, 以暴制暴,是违法行为,几个不法青年敲诈学生的行为 也是违法行为。共同点是缺少法治观念。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
守法 ,以及 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 用法 维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 权 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
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小明的观点对吗?为 什么?
我们的在法律的保护下成长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家庭
保护 自我
学校
保护
社会
保护
保护
司法
保护
启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学校、
社会给予特殊保护,但未成年人自己也要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
勇于
维权
星期六,小明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 商场买了一双运动鞋。可只穿了一天,鞋子 就坏掉了……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六课 做守法公民 第二框 树立法治观念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六课 做守法公民 第二框 树立法治观念教案 苏教版
教学课题
第六课 做守法公民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1)不应随意答应老板拍摄婚纱照的要求;
2)与别人签订协议时,没有阅读、了解协议的具体内容;
3)权利遭受侵犯后,不应通过出走选择逃避。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简评、归纳。)
②肖某母亲代女儿打官司能胜诉吗?请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在课本中作出标记,并对应写出问题。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若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不法行为的侵害,我们也象案例中的肖某一样,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那么我们换种方法,请人对侵权者报复又可能会有什么后果呢?那么,从上面的情境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呢?
2.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3.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4.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接触到的山杠爷,好心却落得被捕的下场,从山杠爷的身上,我们懂得树立法治观念显得至关紧要。
探究:
①肖某有哪些失误?
从上一节内容导入较好,能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和新学内容的兴趣。又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激发兴趣去探究和讨论研究问题。
江苏省镇江市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三单元 崇尚法律 第6课 做守法公民 第2框 树立法治观念教学案 苏教版

树立法治观念一、教学内容1.公民必须守法;2. 勇于用法维权;3. 守法必须懂法二、重点难点重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与必要性;难点:守法必须懂法三、教学过程【知识点梳理】1、什么是树立法制观念?(内涵)2、为什么要树立法制观念?(重要性)(1)(2)(3)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错误的做法有哪些?正确的做法是什么?4、青少年要如何增强法治观念?5、青少年为什么要学法、懂法?【知识点突破】(一)情景探究(二)典型试题分析某校少年维权小组接到举报,案情如下:某初级中学旁有一所小商店,该店经营者经常售卖假烟,还拆散零卖给学生。
该初级中学的极少数学生,为了吸烟常会在放学后悄悄地到这家商店买香烟。
当有关部门查处时,这位经营者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卖什么是我的自由。
”当买烟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时,这些学生说:“买烟吸烟是我的自由。
”假如你是少年维权小组成员之一,该小组派你去处理此案件。
1、你认为该经营者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2、该店经营者经常售卖假烟,还拆散零卖给学生,是什么性质的行为?3、在有关部门查处前,你会怎样帮助这些学生维护合法权益?4、针对该店经营者和吸烟学生的言行,你会运用所学的哪些法律知识对他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公民树立法制观念,就是树立严格遵守法律的观念。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体现全体公民意志的行为规则。
3、多年来,党和国家把全民普法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4、依法治国就是国家机关立法,公民自觉守法。
5、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是法治观念强的表现。
(四)选择:1、据统计,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①少年缺乏法律知识②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③社会不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④青少年是特殊的社会群体A B C D2看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①窃贼是大人,我们斗不过他们,保护自己、不理他们是上策②打“110”报警电话,让警察来抓他们③暗地跟踪,看他们把材料偷到哪里去,好为将来破案提供线索④一人去报警,其余人悄悄跟着,不能让那几个家伙跑掉A B C D3、农民工陈某进城打工,春节前找到老板李某索要已经拖欠了一年的工钱,李某不但不给5钱赎人。
江苏省射阳县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第6课做遵法公民第2框树立法制观念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树立法制观念学习目标:明白得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了解公民学法、遵法和依法维权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遵法意识,学会用法规范言行,做遵法公民。
教学重点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
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层层设疑、重点剖析、阅读感悟、合作探讨。
自主学习1、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重要性(1)含义: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确实是要树立严格遵遵法律,和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2)重要性: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最少的素养要求。
②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遵法适应,擅长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爱惜社会稳固,才能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遵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大体要求:(学法,懂法、遵法、用法、护法)①认真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
②自觉遵法,法律规定的必然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学会用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自觉护法,勇于和擅长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法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方式有:记住那些人的相貌;拨打“110”报警;告知老师或父母,请学校或家长出面解决等等。
(专门提示:面对非法行为,若是参与复仇,不仅不能保护合法权益,本身也属违法行为,会给社会带来必然危害;若是忍声吞气,息事宁人,只会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无法制止违法犯法行为,保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没履行同违法犯法作斗争的义务。
)4、青青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①认真学法,能够增进青青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遵法的良好适应;②能够增进青青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青青年学法、遵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习反馈:一、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最少的素养要求。
二、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必需做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法制观念
学习目标:
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了解公民学法、守法和依法维权的关系。
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学会用法规范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层层设疑、重点剖析、阅读感悟、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1、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重要性
(1)含义:公民树立法制观念,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2)重要性:
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②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保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2、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基本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
①认真学法,懂法,树立法治观念。
②自觉守法,法律规定的一定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③学会用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④自觉护法,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方法有:记住那些人的相貌;拨打“110”报警;告诉老师或父母,请学校或家长出面解决等等。
(特别提醒:面对不法行为,如果参与复仇,不仅不能维护合法权益,本身也属违法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一定危害;如果忍声吞气,息事宁人,只会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无法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没履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
4、青少年学法、懂法的重要意义
①认真学法,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②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青少年学法、守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预习反馈:
1、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2、公民要增强法制观念必须做到:、、、、。
教学过程
一、【设境示标】
情境再现:书本P80女学生王某的遭遇
设疑导思:◆这则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讨论畅谈:指导学生依据自身思考,自由讨论,合作探究,自由畅谈,归纳结果。
二、【感悟探究】公民必须守法,设疑导思:书本P80案例◆不法少年、王某及王某表哥的行为分别错在哪里?◆这则案例给我们什么样深刻的启示?
感悟畅谈: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感悟,自由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
归结提示:实行依法治国必须让我们的公民树立法治观念!
激疑再思:那么究竟——◆什么叫树立法治观念?◆树立法治观念有何重要意义呢?
◆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探究交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择优交流。
三、【探究实践】守法必须懂法
感悟情境: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深刻感悟文本P82的案例情境。
设疑导思:◆这则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深刻教训?
归结明确:★公民守法必须先得懂法!
环节过渡:正是为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观念,1986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四个普法“五年规划”,从去年开始实施“五五”普法教育规划。
四、归纳总结(略)
五、当堂检测
1、下列言行中表明缺乏法治观念的是()
A、某照相馆未经同意在展窗里挂出我的照片,先找店主交涉,要求停止侵权
B、见到一只扒手伸进了别人口袋,先记下小偷相貌,寻机报警
C、“我不会做违法事的,所以法制报告会用不着听,抓紧学习才重要。
”
D、“爸爸,我虽然成绩暂时不好,但不能不读书就外出打工,我还未成年啊,我会努力的。
”
2、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查处亨氏美味源、肯德基等公司的产品含有“苏丹红一号”的事件,查处
了三鹿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坑害消费者
……2010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又查处了用树芽制造假蜂胶,食品、保健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
这些事件的存在说明()
①国家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
②应加强企业和全体公民、的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
③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在我国现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
当遇到右图情形
时,你应当拨打的电话号码是()
A、.匪警电话
B、火警电话
C、急救电话
D、举报电话
4、作为青少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时代里,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应该()
①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②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③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
④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5、近几年来,公安部部署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心谋划,集中警力大范围、高密度开展针对性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积极实施什么基本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启示我们公民应树立怎样的法治观念?
(3)酒后驾驶危害极大。
维护交通安全人人有责,请你为建设和谐交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出谋划策。
(至少从三个不同角度回答)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