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总结)
移动通信原理-整理(第一章)
移动通信原理-整理(第⼀章)第⼀章移动通信原理概述1、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 )系指通信双⽅或⾄少⼀⽅是处于移动中进⾏信息交换的通信⽅式。
2、按多址⽅式,分为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码分多址(CDMA )和空分多址(SDMA )3、按⼯作⽅式,分为同频单⼯、双频单⼯、双频双⼯和半双⼯;4、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基站BTS移动交换机MSC基站控制器BSC数据库VLR/HLR⽹络管理公共电话⽹PSTN基站控制器BSC基站BTS基站BTS基站BTS⼿持机HSMS 移动台MS 移动台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移动交换中⼼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BTS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基站收发信机 MS :(Mobile Station )移动台5、⼀个基站的构成:不是单纯的由BTS 组成,还要包括:铁塔天馈系统,电源设备,电池组,空调设备,传输设备,环境监控等。
6、蜂窝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1G FDMA AMPS 、TACS 模拟调频 2G TDMA CDMA GSM 系统数字调制 3G CDMA Wcdma cdma2000 td-scdma带宽数字4GOFDM MIMOLTE7、蜂窝技术,同频复⽤提⾼系统容量模拟调频,仅限语⾳业务频谱利⽤率低,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不利于⽤户漫游,限制了⽤户覆盖⾯;提供的业务种类受限制,不能传送数据信息;容易被窃听;不能与ISDN 兼容等。
主要特征:窄带数字传输,时分多址(TDMA) 或码分多址(CDMA)接⼊技术。
除了传送语⾳外,还可传送低速率数据业务,如传真和分组的数据业务等。
更加完善的呼叫处理和⽹络管理功能。
8、TDMA 蜂窝系统较FDMA 蜂窝系统有许多优势,如:频谱效率提⾼,系统容量增⼤保密性能好,标准化程度提⾼等。
移动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其他无线传输技术将信息传递给移动设备的通信方式。
它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将信息转化为无线信号并传输到目标设备,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和互联网接入。
移动通信的原理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本文将重点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2.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调制解调、多路复用和频谱分配等内容。
2.1 信号传输信号在移动通信中是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输的。
信号可以是声音、数据或图像等信息的载体。
在移动通信中,信号首先要经过调制的过程将其转化为适合在无线传输中传播的信号。
2.2 调制解调调制是将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的波形的过程,而解调则是将接收到的波形信号转化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在移动通信中,调制解调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和正交振幅调制(QAM)等。
2.3 多路复用在移动通信中,多路复用是一种将多个信号用不同的方式叠加在一起进行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2.4 频谱分配频谱分配是一种将可用的无线频谱资源划分给不同的通信系统或服务的方法。
频谱分配可以通过分时复用或分频复用的方式实现,以确保不同系统或服务之间的互不干扰。
3. 移动通信的技术体系移动通信的技术体系包括多个重要的技术和标准,例如第一代(1G)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2G)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3G)移动通信技术和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等。
3.1 第一代(1G)移动通信技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使用模拟信号传输的移动通信系统。
早期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NMT(Nordic Mobile Telephone)和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等。
3.2 第二代(2G)移动通信技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使用数字信号传输的移动通信系统。
2024年移动通信原理学习心得(2篇)
2024年移动通信原理学习心得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让我对此学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是我对此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领域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电子信息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信系统作为一个实际系统,是为了满足社会与个人的需求而产生的,目的就是传送消息(数据、语音和图像等)。
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____年来形成了通信原理的主要理论体系,即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调制与解调理论、同步和信道复用等。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介绍数字通信系统中各种通信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解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将被广泛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此学科。
在这两周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的学习中,让我受益颇多。
一、让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一直以来就没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虽然一直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但经过这一周,让我深深的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
只有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才能在课上更好的学习,收获的更多、掌握的更多。
二、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
“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
”每个步骤我都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
经过这两周,让我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让我在探索中求得真知。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
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实验)来证明,让那些怀疑的人哑口无言。
虽说我们的通信原理实验只是对前人的经典实验的重复,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尚浅、探索能力还不够的人来说,这些探索也非一件易事。
通信原理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利与财富。
对于这些实验,我在探索中学习、在模仿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
通信原理实验让我慢慢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学习就是为了能自我学习,这正是实验课的核心,它让我在探索、自我学习中获得知识。
移动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1. 引言2. 移动通信系统结构移动通信系统是由移动终端、基站和核心网组成的。
移动终端是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例如方式、平板电脑等。
基站是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站点,负责和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
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中心,负责管理和控制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
3. 无线信道原理移动通信系统使用的是无线信道进行信息传输。
无线信道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信道。
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距离、障碍物、多径等。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质量,通信系统会采取多种技术来克服这些影响,例如信号编码、调制解调、多址接入等。
4. 调制解调技术调制解调技术是移动通信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调频(FM)、调相(PM)和调幅(AM)。
调制技术可以将信号从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以便在无线信道中传输。
解调技术则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原始的数字信号。
5. 多址接入技术多址接入技术是移动通信中实现多用户访问无线信道的关键技术。
常见的多址接入技术包括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
多址接入技术可以使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频率带宽的无线信道,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效率。
6.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是由多个基站和核心网组成的。
基站负责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将用户的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信息传输到核心网。
核心网负责管理和控制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部分,协调基站之间的通信和移动终端的切换。
7. 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是制定移动通信系统中各种技术和规范的组织机构制定的。
常见的移动通信标准包括GSM、CDMA2000、WCDMA和LTE 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技术和频谱分配,确保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通性。
8.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移动通信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
移动通信系统将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通信原理学习总结范本一、引言通信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现代信息传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掌握了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对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本篇总结将从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收获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二、学习内容在2024年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号与系统:学习了信号的分类、采样定理、频谱分析等知识。
了解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的性质,学习了时域和频域的分析方法。
2. 基带传输:学习了调制和解调技术,了解了调制技术在信号传输中的重要性。
主要学习了脉冲调幅、脉冲位置调制、脉冲编码调制等技术。
3. 传输媒介:学习了光纤传输、导波传输等传输媒介的原理和特性。
了解了不同传输媒介的优缺点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4. 多路复用技术:学习了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等多路复用技术。
了解了多路复用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5. 信道编码与纠错:学习了信道编码和纠错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了解了常见的编码和纠错码技术,如卷积码、RS码等。
三、学习方法在学习通信原理的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学习方法,对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注重理论学习:通信原理是一门涉及许多理论和公式的学科,理论学习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基础。
我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结合课堂讲解,深入理解了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
我还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了对通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
2. 实践与实验:在学习中,我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参与实践和实验环节,我深入了解了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一些通信实验竞赛和项目,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多媒体辅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辅助。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优选)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1章概论1.(了解)4G网络应该是一个无缝连接的网络,也就是说各种无线和有线网络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心网。
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网络互连则需要用网关建立网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网络将是一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网络。
2.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无绳电话、无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
无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3.移动通信主要的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
(以下为了解)1)互调干扰。
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
2)邻道干扰。
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3)同频干扰。
指相同载频电台之间的干扰。
4.按照通话的状态和频率的使用方法,可以将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分成: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1.移动通信的信道是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副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对移动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特性的研究。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是衰落特性。
2.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多径衰落:无线电波呢在传播路径上受到周围环境中地形地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反射、绕射和散射,使其到达接收机时是从多条路径传来的多个信号的叠加,这种多径传播多引起的信号在接收端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的随机变化将导致严重的衰落。
无线信道分为大尺度传播模型和小尺度传播模型。
大尺度模型主要是用于描述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长距离(几百或几千米)上信号强度的变化。
小尺度衰落模型用于描述短距离(几个波长)或短时间(秒级)内信号强度的快速变化。
3.在自由空间中,设发射点处地发射功率为P t,以球面波辐射;设接收的功率为P r,则P r=(A r/4πd2)P t G t式中,A r=λ2G r/4π,λ为工作波长,G t、G r分别表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增益,d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总结)
第一、二章1、900 MHz 频段: 890~915 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935~960 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3、单工通信:(1)定义: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方式: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的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4、双工通信定义:通信双方均同时进行收发工作。
即任一方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
有时也叫全双工通信。
5、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作;另一方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即收发信机交替工作。
6、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1)按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 )和码分多址(CDMA ) (2)按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3)按工作方式:同频单工、双频单工、双频双工和半双工。
7、三种基本电波的传播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
8、阴影衰落定义: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的电磁场阴影效应。
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又称为慢衰落。
9、多普勒频移公式:fd=v *cos α/λ v :移动速度 λ:波长α: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v/λ=fm :最大多普勒频移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
10、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1)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性衰落。
(2)根据发送信号与信道变化快慢程度的比较,也就是频率色散引起的信号失真,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衰落信道。
11、平坦衰落信道的条件可概括为:Bs<<Bc ; Ts>>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Bs>Bc ; Ts< 13、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Ts>Tc ; Bs<B D 14、信号经历慢衰落的条件:Ts<<Tc; Bs>>B D15、衰落率定义: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即包络衰落的速率与发射频率,移台行进速度和方向以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
移动通信原理学习心得
移动通信原理学习心得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我作为一名学习移动通信原理的学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移动通信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首先,我学习移动通信原理的第一步是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信号,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只有纯语音的模拟信号传输,到现在的大规模数字信号传输和数据通信。
通过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我开始认识到移动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终端、基站和核心网组成。
移动终端是用户使用的设备,基站是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设备,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中心。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到基站,基站将信号传输到核心网,核心网再将信号传输到目标终端。
通过学习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我对移动通信系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然后,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编解码、信道编码等。
其中,调制解调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多路复用是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个传输通道传输的技术,编解码是对信号进行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信道编码是对信号进行重构和纠错的过程。
学习了这些关键技术,我开始认识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相互关联的,缺一不可。
此外,我还学习了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道传输和天线技术。
无线信道传输是指无线信号在空间中的传输过程,包括路径损耗、多径效应、干扰等。
天线技术是通过改变信号在空间中的辐射特性来改善无线信道传输的技术。
学习了这些知识,我开始认识到无线信道传输和天线技术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学习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指通过加密和认证等技术来保护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传输语音、数据和视频信息的无线通信技术。
它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
1. 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用于与通信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2. 通信基站:由一台或多台发射和接收设备组成,位于网络中的固定位置。
通信基站负责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
3. 移动网络:由一系列的通信基站组成,这些基站通过一定的网络架构进行连接。
移动网络通常被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覆盖范围。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建立连接:当移动设备进入一个新的通信基站覆盖范围时,它会发送一个连接请求信号。
基站接收到信号后,会对该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2. 频率分配:一旦设备被身份验证通过,基站会为该设备分配一个可用的通信频率和编码方式。
这是为了避免频率冲突和信号干扰。
3. 信号传输:一旦频率分配完成,移动设备和基站之间可以开始进行信号传输。
设备通过无线电波将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则将信息传输给目标接收设备或网络。
4. 数据交换: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移动设备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这可以包括语音通话、短信、互联网数据传输等。
5. 路由和转发:移动网络中的各个基站相互连接,它们可以通过路由和转发功能将信息从一个基站传输到另一个基站,以达到无缝覆盖的效果。
以上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移动设备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内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的传输。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指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无线信号传输、信道资源管理、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和信令传输等关键技术。
首先,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基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实现通信。
基站负责和移动设备进行无线信号的传输与接收,它们之间的通信采用的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基站将移动设备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并传输到目标设备,或将目标设备发送的信号进行接收并传输到移动设备。
其次,移动通信系统通过信道资源管理实现多用户之间的正常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有限的无线信道资源,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和分配,以保证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质量和服务效率。
通信系统通过制定合理的调度算法,动态地分配和管理信道资源,从而实现多用户同时进行通信。
接着,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实现接入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接入通信网络。
接入控制是通过认证和鉴权机制实现的,移动设备在试图接入通信网络时,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和合法性验证,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移动性管理是移动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负责管理用户在移动时的位置更新和移动设备的漫游。
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从一个基站覆盖区域漫游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域,移动性管理通过跟踪用户的位置和管理相应的位置注册表,保证用户移动过程中的通信质量和服务连续性。
最后,信令传输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移动设备之间通信的关键环节。
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不仅需要数据的传输,还需要完成信令的交换和处理,以完成通信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控制和管理。
通信系统通过信令传输机制来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和控制,以确保通信过程的稳定和可靠。
以上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的主要内容,通过无线信号传输、信道资源管理、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和信令传输等技术实现了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将信息传输到移动设备中。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信号传输:移动通信系统将信息通过无线电频率传输。
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数字信息转换为无线电波信号并传输出去。
2. 基站传输: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起到信号传输的重要作用。
它们位于不同的位置,覆盖特定的区域范围。
基站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信号后,将其转发到目标终端设备或其它基站。
3. 网络交换: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负责信息的路由和交换。
一旦信号被基站接收到,它将被转发到核心网中的交换机。
交换机根据信号的目标地址,将其路由到相应的目标终端设备或其它基站。
4. 信号解码:接收终端设备收到信号后,将进行解码处理。
解码前,设备需要寻找最强的信号源,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操作。
解码后的信号将被转换成可读的信息。
5. 数据传输:移动通信系统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如2G、3G、
4G、5G等)将信息传输给接收终端设备。
这些通道具有不同
的性能和速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6. 终端设备处理:接收终端设备会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展示。
这些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
它们通过内置的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将接收到的信息展示给用
户。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同时,移动通信系统还能提供语音通话、短信、多媒体信息等功能,丰富了人们的通信方式。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的情况下进行通信,主要包括移动电话通信和移动数据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由无线电频谱资源、基站设备、移动设备和核心网组成的复杂系统。
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分配、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多址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等。
其中,无线电频谱资源的分配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
通过对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管理,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覆盖范围,保障通信质量。
信道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是保证通信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调制,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多址接入技术是实现多用户同时通信的关键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满足多用户同时通信的需求。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部分。
核心网负责处理用户的通信业务和数据传输,无线接入网则负责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这两部分协同工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稳定的通信服务。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1G到5G的演进过程。
1G时代是模拟通信时代,通信质量和容量都较低;2G时代是数字通信时代,通信质量和容量得到了显著提高;3G时代实现了移动宽带通信,为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G时代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满足了高清视频、云计算等新兴业务的需求;5G时代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实现更广泛的物联网应用。
总的来说,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它的发展将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我们期待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它使用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台移动设备传输到另一台移动设备。
移动通信系统由基站、移动设备和核心网络组成。
2.1 基站基站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并与移动设备进行通信。
基站通常安装在高地或高楼上,以便信号能够覆盖更广范围的区域。
基站之间建立一个覆盖区域,这样移动设备就可以无缝切换到另一个基站的覆盖区域。
2.2 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是指能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和基站进行通信的设备。
例如,方式、平板电脑和移动计算机等。
移动设备具有内置的无线通信模块,可以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2.3 核心网络核心网络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中央控制部分。
它负责处理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并管理和控制基站的运行。
核心网络还负责将移动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便用户可以访问互联网资源。
核心网络还提供认证、加密和数据传输等安全功能。
3. 移动通信的应用移动通信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仅用于个人通信,还用于商业、教育和医疗等领域。
3.1 个人通信移动通信最常见的应用就是个人通信。
人们可以通过方式或其他移动设备与其他人进行语音通话、短信和即时通信等。
移动通信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家人、朋友和同事保持联系。
3.2 商业应用移动通信在商业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移动支付可以让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购物和支付。
移动广告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向用户推送广告,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移动办公可以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工作文件和电子邮件。
3.3 教育应用移动通信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获得在线教育资源,进行远程学习。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简单的语音通话到高速的数据传输,从短信到多媒体信息的传递,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
那么,移动通信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其背后的原理和系统又是怎样的呢?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
就好像我们在一个大广场上,通过喊话来与远处的人交流,但这里的“喊话”是经过特殊编码和调制的无线电信号。
首先,要进行移动通信,必须要有一个发送端和一个接收端。
发送端将我们要传递的信息,比如语音、图像或者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转换成适合在无线电波中传输的信号形式。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我们要说的话“打包”成一种特定的“包裹”,以便能够通过无线电波这个“运输通道”顺利地传送出去。
调制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步骤。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不同的调制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比如,FM 调制在抗干扰方面表现较好,所以常用于广播等领域。
在信息被调制后,通过天线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射出去。
这些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播,就像水波在池塘中扩散一样。
当它们到达接收端的天线时,接收端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解码,将其还原成原始的信息。
这个过程就像是接收端打开“包裹”,取出里面我们最初发送的“内容”。
但是,无线电波的传播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干扰。
比如说,信号可能会因为建筑物、山脉等障碍物的阻挡而发生衰减,这被称为阴影衰落。
此外,由于无线电波的反射、散射等原因,还会出现多径传播现象,导致信号的失真和衰落。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策略。
比如,通过增加发射功率来增强信号强度,但这也会带来能耗增加等问题。
又比如,采用分集接收技术,从多个路径接收信号,然后选择质量最好的进行处理,以提高接收效果。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移动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它通过将语音、数据和图像转换为无线信号,以无线方式在移动终端之间传输信息。
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和原理:1. 无线传输:移动通信系统使用无线技术,在无线电频段中传输信息。
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将信息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并在接收端将其还原为原始信息。
2. 频率复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采用频率复用技术。
通过将频谱划分为多个不同的频率信道,不同用户或设备可以在不同的频道上进行通信,避免互相干扰。
3. 小区划分:移动通信系统将服务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或多个基站负责提供无线信号覆盖。
每个小区内的用户或设备可以通过基站与移动通信系统进行通信。
4. 扩频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使用扩频技术来提高通信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扩频技术通过将通信信号扩展到宽带中,减小信号受到干扰的影响,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5. 接入控制: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进行接入控制来管理用户的接入和资源分配。
通过信令交换和认证等方式,确保用户按照规定的流程接入系统,并分配合适的资源进行通信。
6. 移动性管理:移动通信系统需要对用户的移动进行管理,以保证用户在移动过程中仍能保持通信连接。
通过位置注册和移动性管理等技术,使用户能够在不同小区之间无缝切换。
7. 网络互联:移动通信系统需要与其他通信网络进行互联,实现与固定电话网络、互联网和其他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互通。
通过网关和协议转换等技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
总结起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频率复用、小区划分、扩频技术、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和网络互联等多种技术和原理的组合,实现用户之间的无线通信。
这些技术和原理共同协作,保障了移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通信需求。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移动通信,也叫移动电话通信、无线通信,是一种使用无线电技术的远距离的点对点的通信。
它与传统的有线电话通信相比有着很多优点,如手机的便携性以及宽频的空间,这使得移动通信在国家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使用上都极具兴趣和潜力。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二是与网络服务之间的接入;第三是基于基站实现的定位服务。
数据传输是指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用户之间的数据,而网络接入则是指用户与互联网网络之间的连接,而定位服务则是指基站检测移动用户的位置,以提供个性化的通信服务。
从技术上来看,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漫射系统,多跳系统和专用系统组成。
漫射系统是指用户之间无需在两端设置通信设备,而可以通过某一种周期性技术实现远距离的传输;多跳系统是指用户之间需要在两端设置通信设备,利用多跳传播技术实现远距离的传输;专用系统则是指用户之间使用专用的基站设备,并建立专用的无线信道实现远距离的传输。
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分为三种技术,即无线陆地业务技术(2G)、无线宽带数据技术(3G)和无线四维数据技术(4G)。
2G技术是以基于电磁波传播的数字化调制解调制技术,使得移动电话实现了多功能性、灵活性和舒适性;3G技术是指基于CDMA技术,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较2G技术拥有更多的应用功能;4G技术是指使用OFDM技术、MIMO技术和其他复合技术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它既保留了2G、3G技术的优点,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如可以支持多用户的实时应用,如宽带多媒体服务等。
另外,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功能也可以分为两类,即接入功能和拨打功能。
前者指的是用户与互联网连接,如调制解调器(MODEM)和GSM服务器;后者指的是用户之间通信,如光纤接入、基站服务等。
此外,移动通信系统也涉及到一些其它的技术,如蜂窝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安全技术等。
移动通信是当今用户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手段,它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已成为国家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信息基础设施。
移动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
移动通信原理知识点总结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网络技术进行通信的方式,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通信的发展经历了从2G到5G的跨越,不断的提高了通信的速度和覆盖范围。
在这一过程中,移动通信原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调频调制和解调调频调制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频率调制信号的过程。
在移动通信中,使用调频调制技术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进行传输。
调频调制技术具有载波抑制比高、抗干扰性能好等优势,可以更好地适应移动通信复杂的环境。
解调是将调频调制后的信号转换为解调信号的过程。
在移动通信中,接收端通过解调技术将无线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而还原原始信号。
解调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通信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信号传输要求。
2.信道编码和解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传输质量,在发送端对待发送信号进行编码处理。
在移动通信中,信道编码技术是将原始信息经过编码处理,再进行调制,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信道解码是在接收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最终还原出原始信息。
在移动通信中,信道解码技术是通过解码处理接收到的信号,可以减少误码率,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多址技术多址技术是将多个用户进行区分,通过相同的信道进行通信的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多址技术可以通过时分多址、频分多址、码分多址等方式将不同用户的信号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道的通信。
4.信道复用技术信道复用技术是将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用的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信道复用技术可以通过时分复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等方式,将不同的用户或信号进行有效的分配和使用,从而提高通信系统的利用率和效率。
5.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控制协议是指在数据传输时,进行数据分组和流控制的协议。
在移动通信中,传输控制协议可以通过TCP/IP协议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实现数据的分组传输和流控制,从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6.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设备,在移动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移动通信原理
移动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1. 引言移动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允许人们在移动中保持联系并实现即时通信。
移动通信原理是指支持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技术原理。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
2.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和声音,使移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
以下是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1. 频率分配:移动通信系统将频率范围分配给不同的服务提供商,以防止干扰和冲突。
2. 调制解调:在移动通信中,发射端使用调制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并在接收端使用解调将其恢复为原始信号。
3. 多路复用:为了在有限的频谱范围内支持多个用户同时通信,移动通信系统使用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用户的信号合并在一起传输。
4. 扩频技术:为了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移动通信系统使用扩频技术来扩展信号的带宽。
3. 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有多种技术,其中包括以下几种:3.1 2G技术2G技术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使用数字信号进行通信。
最常见的2G技术是GSM(全球系统移动通信),它使用时隙复用和频分复用来支持多个用户同时通信。
3.2 3G技术3G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丰富的功能。
最常见的3G技术是CDMA2000和WCDMA。
CDMA2000使用码分多址技术,而WCDMA使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
3.3 4G技术4G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最常见的4G技术是LTE(长期演进技术),它使用OFDMA和MIMO技术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3.4 5G技术目前,5G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预计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5G技术将使用更高的频率范围和更先进的调制解调技术。
4. 移动通信的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 移动方式通信:人们使用移动方式进行语音通话和短信交流。
- 移动互联网: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人们可以访问互联网并使用各种在线服务,如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和在线购物。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的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原理和系统是支持现代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架构。
2.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天线将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通过空气介质传输信号,然后在接收端利用天线将无线电波转换回电信号。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以及中间的无线传输链路。
2.1 发送端发送端主要由调制器、发射天线和发送电路等组成。
调制器将原始的音频信号或数据信号转换为适合无线传输的高频信号。
发射天线负责将调制后的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并进行辐射。
2.2 无线传输链路无线传输链路是指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输路径。
无线电波会被空气介质中的障碍物如建筑物、山脉等产生衰减和多径效应。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移动通信系统使用了调制、编码、信道编码等技术。
2.3 接收端接收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接收天线、接收电路和解调器。
接收天线负责接收无线电波并转换为电信号。
接收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
解调器将调制的信号转换为原始音频或数据信号。
3. 移动通信系统架构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移动终端、基站和核心网构成。
移动终端是用户的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基站是连接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的中间设备,它们通过无线传输链路进行通信。
核心网负责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3.1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是用户使用的设备,它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物联网设备等。
移动终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最后一公里,它与基站之间通过无线传输链路进行通信。
3.2 基站基站是连接移动终端和核心网的设备。
基站负责与移动终端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通过无线传输链路进行通信。
基站的种类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和室内基站等。
3.3 核心网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负责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联。
核心网的构成包括移动交换机、信令网和数据网等。
4.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五代(5G)时代。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网络中实现的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等多种服务的通信。
它有多种类型,如无线电话、无线宽带、移动数据概等。
移动通信服务由大量技术和系统组成,它们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的基础结构。
移动通信的基础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无线电发射技术和信号处理系统。
无线电发射技术是指在指定的波段进行无线电传输的技术,它包括了不同频道的无线电发射、调制信号、解调信号以及无线电跟踪等技术。
信号处理系统则是把收发双方传输的信号处理以使其能够正确传输,而且保证信号的质量。
这类系统包括了分组处理技术、对等技术、多用户多服务模式、干扰抑制技术等等。
移动通信的系统包括了基站系统、用户终端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定位系统等,其中基站系统是实现移动通信中最核心的系统,用户终端系统是指各种移动通信中使用的无线定位设备,网络控制系统是支持网络带宽管理、计费以及接入等功能的系统,定位系统则是实现移动用户定位的系统,它们通过无线设备实现信号精准定位。
移动通信的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它们具有传统固定通信的优势之外,还有更多的特点。
例如实时定位和实时数据传输,无线网络可以支持实时定位功能,定位精度可达到米级,而实时数据传输则是指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时发送数据,用户可以获取直接的实时信息,它可以帮助用户更有效的利用时间和环境。
移动通信的技术和系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它们有助于建设智能城市、实现智慧社会,并且实现安全、便捷的移动通信服务,为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总之,移动通信原理和系统给人们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它们是实现智能城市和智慧社会的关键技术,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同频干扰因子:
其中,N 称为频率复用因子,也等于小区簇中包含小区的个数。因此 N 值大
时,频率复用距离 D 就大,但频率利用率就降低,因为它需要 N 个不同的频点组。反之,N 小,则 D 小,频率利用 率高,但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同频干扰,所以这是一对矛盾。 6、在 FDMA 系统中的主要干扰有: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和同频道干扰。 克服互调干扰的方法:选用无互调的频率集 克服邻道干扰的方法:加大频道间的隔离度 克服同频道干扰的方法:适当选择频道干扰因子 Q 7、CDMA 系统存在着两个重要问题: (1)多址干扰 原因:不同用户的扩频序列不完全正交,扩频码集的非零互相关系数会引起用户间的相互干扰 (2) “远-近”效应 原因:移动用户所在的位置的变化以及深衰落的存在,会使基站接收到的各用户信号功率相差很大,强信号对弱信 号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解决方法:使用功率控制 8、蜂窝系统的无线容量: m——无线容量大小 Bt——分配给系统的总的频谱 Bc——信道带宽 N ——频率重用的小区数 FDMA 的无线容量:
N ( R)
2 f m e
其中 fm:——最大多普勒频率 ρ =R/Rmin 其中 Rmin= 2������为信号有效值,R 为规定电平
1
第四章
1、分集接收技术、均衡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和扩频技术是最常见的信号处理技术,根据信道的实际情况,他们可 以独立使用或联合使用。 2、分集接收的思想: 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的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3、信道编码的目的: 尽量减小信道噪声或干扰的影响,用来改善通信链路性能的技术。 4、信道编码的基本思想: 通过引入可控制的冗余比特,使信息序列的各码元和添加的冗余码元之间存在相关性。在接收端信道译码器根 据这种相关性对接收到的序列进行检查,从中发现错误或进行纠错 5、当传输的信号带宽大于无线信道的相关带宽时,信号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接收信号就会产生失真,它在时域 表现为接收信号的码间干扰。采用信道均衡以补偿信道引起的失真。 6、扩频技术是克服多径干扰的有效手段,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的主流技术 7、微观分集的类型:时间分集、频率分集、空间分集。 8、分集的合并方式及性能: (如何实现,哪种性能最好) 选择合并:在所接收的多路信号中,合并器选择信噪比最高的一路输出 最大比值合并:把各支路信号加权后合并。有最好的性能,但他要求有准确的加权系数,实现的电路比较复杂。 等增益合并:等增益合并的性能虽然比最大比值合并差些,但实现起来要容易得多。等增益合并器的各个加权系数 均为 1. 性能比较: 最大比值合并改善最多, 其次是等增益合并, 最差是选择合并, 这是因为选择合并只利用其中一个信号, 其余没有被利用,而前两者把各支路信号的能量都得到利用。 9、传统的信道编码通常分成两大类即分组码和卷积码。 ①(n, k)线性分组码能纠正 t 个错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2
第五章
1、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频率复用主要是解决频率资源限制的问题,并大大增加系统的容量。 2、频率复用:蜂窝系统的基站工作频率,由于传播损耗提供足够的隔离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基站可以重 复使用同一组工作频率。 3、频率复用的优缺点: 优点:采用频率复用大大缓解了频率资源紧缺的矛盾,增加了用户数目或系统容量 缺点:带来同频干扰 4、六边形作覆盖模型,用最小的小区数就能覆盖整个区域。
第一、二章
1、900 MHz 频段: 890~915 MHz(移动台发、基站收)—上行 935~960 MHz(基站发、移动台收)—下行 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 3、单工通信: (1)定义: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2)方式:根据通信双方是否使用相同的频率,单工制又分为同频单工和双频单工。 4、双工通信定义:通信双方均同时进行收发工作。即任一方讲话时,可以听到对方的话音。有时也叫全双工通信。 5、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中,一方使用双频双工方式,即收发信机同时工作;另一方使用双频单工方式,即收发 信机交替工作。 6、移动通信的分类方法: (1)按多址方式:频分多址(FDMA) 、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2)按业务类型:电话网、数据网和综合业务网。 (3)按工作方式:同频单工、双频单工、双频双工和半双工。 7、三种基本电波的传播机制:反射、绕射和散射。 8、阴影衰落定义:移动无线通信信道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传播路径的阻挡而形成 的电磁场阴影效应。阴影衰落的信号电平起伏是相对缓慢的,又称为慢衰落。 9、多普勒频移公式:fd=v*cosα /λ v:移动速度 λ :波长 α :入射波与移动台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v/λ =fm:最大多普勒频移 移动台朝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普勒频移为正(接收信号频率上升) ,反之若移动台背向入射波方向运动,则多 普勒频移为负(接收信号频率下降) 。 10、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1)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平坦衰落和频率选择失真,可将信道分为快衰落信道和慢 衰落信道。 Ts 11、平坦衰落信道的条件可概括为:Bs<<Bc ;Ts>> 12、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条件:Bs>Bc;Ts< Ts 13、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Ts>Tc ;Bs<BD 14、信号经历慢衰落的条件:Ts<<Tc; Bs>>BD 15、衰落率定义:信号包络在单位时间内以正斜率通过中值电平的次数,即包络衰落的速率与发射频率,移台行进 速度和方向以及多径传播的路径数有关。 16、平均衰落率: 3
3
采用不同频率的小区之间只能采用硬切换,所以模拟系统和 TDMA 系统(GSM)采用硬切换方式。 优点:设备相对简单 缺点:失败率高;乒乓效应 软切换:是指既维持旧的连接,又同时建立新的连接,并利用新旧链路的分集合并来改善通信质量,当与新基站建 立可靠连接之后再中断旧链路。 优点:提高切换成功率、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 缺点:硬件设备增加,占用更多的资源;
②(n, k)线性分组码能发现接收码字中 l 个错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③(n, k)线性分组码能纠正 t 个错误并能发现 l(l> t)个错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10、卷积码编码器: 分组码的码字是逐组产生的,即编码器每接收一组 k 个信息比特就输出一个长度等于 n 的码字。编码器所添加 的 n-k 个冗余仅和这 k 个信息比特有关,和其他信息分组无关,所以编码器是无记忆的。卷积码编码器对输入的数 据流每 1 比特或 k 比特进行编码,输出 n 个编码符号(称为 n 维分支码字) 。但输出分支码字的每个码元不仅和此 时可输入的 k 个信息有关,也和前 m 个连续时刻输入的信息元有关。因此编码器应包含有 m 级寄存器以记录这些 信息,即卷积编码器是有记忆的。 11、维特比译码是基于最大似然法则的最重要的卷积码译码方法。采用逐步比较的方法逼近发送序列的路径。 12、直扩系统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与一般的窄带传输系统比较,扩频信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13、扩频信号对窄带干扰的抑制作用在于接收机对信号的解扩的同时,对干扰信号的扩展,这降低了干扰信号的功 率谱密度。
第六章
1、电信业务:电话业务、紧急呼叫业务、短消息业务、传真业务 2、GSM 结构名称:MS(移动台) 、BTS(基站) 、BSC(基站控制器) 、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VLR(拜访位置 寄存器)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3、FDMA 在 GSM900 频段的上行(MS 到 BTS)890~915MHz 或下行(BTS 到 MS)935~960MHz 频率范围内分配了 124 个载波频率,各个载波之间的间隔为 200kHz。TDMA 是说在 GSM900 的每个载频上按时间分为 8 个时间段,每 一个时隙段称为一个时隙。 4、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的映射 在载频 f0 上:TS0:逻辑控制信道,重复周期为 51 个 TS TS1:逻辑控制信道,重复周期为 102 个 TS TS2~TS7:逻辑业务信道,重复周期为 26 个 TS 其它 f1~fN 个载频的 TS0~TS7 时隙全部是业务信道 5、突发脉冲(定义、类型) 突发脉冲是以不同的信息格式携带不同逻辑信道,在一个时隙内传输的,由 100 多个调制比特组成的脉冲序列。 6、突发脉冲有 5 种类型:普通突发脉冲、频率校正突发脉冲、同步突发脉冲、接入突发脉冲、空闲突发脉冲。 7、帧偏离:GSM 系统中规定帧偏差为 3 个时隙。 8、越区切换的种类 (1)同一 BSC 内不同小区间的切换 (2)同一 MSC/VLR 内不同 BSC 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3)不同 MSC/VLR 控制的小区间的切换 补充教材(20 分,填空和简答)
TDMA 的无线容量:
其中
其中, 为 TDMA 的频道带宽,m 是每个频道包含的时隙数。
CDMA 系统的容量: CDMA 系统容量最大 9、信道切换原理: 当移动用户处于通话状态时,如果出现用户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的情况,为了保证通话的连续,系统 要将对该 MS 的连续控制也从一个小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这种将正在处于通话状态的 MS 转移到新的业务信道上 (新的小区)的过程称为“切换” 。 10、越区切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切换,另一类是软切换。 硬切换:是指在新的连接建立以前,先中断旧的连接。
第 15 章
一、一个组呼中最多可以有 5 个调度员,也可以没有。 二、空闲模式定义: 此模式下系统不会给移动台分配任何专用信道,移动台只能收听公共控制信道和广播控制信道上的信息。 专用模式定义:
4
此模式下系统会给移动台分配至少两条专用信道,其中的一条是慢速随路控制信道(SACCH) 。 三、无线信道 2 种分配方案 “一对信道”方案: 在 VGCS 组呼区域的每个蜂窝小区分配一对业务信道(TCH)作为组呼信道,该小区移动用户共享组呼下行信 道,业务用户讲话时占用组呼上行信道。 “一对半信道”方案: 在 VGCS 组呼区域的每个蜂窝小区分配一对业务信道(TCH)作为组呼信道,该小区移动用户共享组呼下行信 道,当“非调度身份”移动用户申请讲话时,不占用组呼上行信道,而是使用一对专用业务信道 TCH。每个小区的 组呼上行信道一直处于空闲状态,即使用了“半个”业务信道(下行 TCH) 。 两种方案区别: “一对半信道”方案比“一对信道”方案多使用了一对 TCH 信道。 就“一对信道”而言,从信令流程分析,移动用户申请上行链路时使用的是组呼上行信道,经网络允许后,直 接在组呼上行信道上发送语音。 而对于“一对半信道”方案,当网络批准移动用户的上行链路申请后,移动台根据 VGCS_UPLINK_GRANT 消息 的信道描述信息,需要离开组呼信道,跳转到一对专用业务信道(TCH)上;当讲话完毕释放信道后,再次跳转到 组呼信道上。 “一对半信道”方案优点: 免去了对组呼信道的静音处理,提高了越区切换能力,而且能保障当讲话的业务用户离开组呼后仍然具有通话 的功能。 四、终止语音组呼(重点第一条) 1、只有主叫用户、授权的调度员或非活动计时器超时才可以终止一个语音组呼; 2、只有主叫用户接入到上行链路时才可以终止呼叫; 3、授权终止呼叫的调度员需要使用直接的信令终止一次呼叫; 4、如果 MSC 发现下行链路非活动时间超过某个预置的时间,网络会释放掉该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