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城市形态的变迁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自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重大决策以来,三峡库区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12年,三峡库区地区生产总值4986亿元,人均2958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15.9倍和14.7倍。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2008—2012年,为三峡库区引进资金总额1049亿元(其中:社会公益类项目资金23亿元,经济建设类项目资金1026亿元)。
库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百万移民已从搬迁安置转入安稳致富的新阶段。
目前,三峡库区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一是随着三峡后续工作开展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政策的实施,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峡库区的支持力度,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二是全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关键时期,承接产业转移、培育特色产业,为库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是全国人力资源供需的变化,为库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深化与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三峡库区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一是自然生态环境现状与国家对三峡库区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还有差距,库区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压力大的基础性矛盾没有改变;二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贫困面广、城乡居民收入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低的现状亟待改善。
库区的稳定和发展,既需要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和艰苦奋斗,也需要国家部委及有关地方、单位的继续支持和帮助,要继续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思路,做好对口支援合作工作。
三峡库区民居建筑形态初探
可适 当营造多层次墙面 , 高低错落 , 使建筑外观丰富 , 富有韵 味。
参考文献 :
4 2 非物质 层 面 .
建筑设计与徽文化相 互融合而产 生的地域性 的建筑文化 , 还 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 、 地域性 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 。
[] 杨 1
崴. 中国现代地 域性 建筑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 京: M] 北 中国建筑 工
布局灵活是川东 民居有别 于其他地 方民居的一个 显著特征 ,
从 8 6版本的民居邮票便可以看 出这种特点 。川渝地 区多山地 丘
1 川 东 民居 美学 要素 1 1 视 觉 第一要 素 : . 色彩
色彩是感官的第一 要素 , 物体 所有众 多特征 里面 , 最容 易被 感知 的便是它 的色彩 , 其次才是形态 , 肌理 , 感情 ……川东 民居主 要 由三个 色 系构成 , 白色 , 棕黄 色和灰色 。白色主要指 白灰夹土 墙的颜色 , 棕黄色主要 指木 质材料 的颜 色 , 而灰色 主要指小 青瓦
・
5 ・ 4
第3 6卷 第 5期 2010年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l. 6 No. 0 3 1 5
F b. 2 0 e 0l
文 章 编 号 :0 96 2 {0 0 0 —0 40 10 —8 5 2 1 )50 5 .3
三 峡 库 区 民 居 建 筑 形 态 初 探
刁 晓 峰
摘 要: 结合三峡库 区实地考察 以及对瓷器 口古镇建 筑的实地测绘 , 从美学要素和建 筑形 态两方面诠释 了川 东 民居的特 I 色, 并且指 出考察 中发现 的问题与不和谐因素, 以期给库 区新建筑的改 良和修建提供 建设 性意见。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三峡水库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它位于长江三峡的西端,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三峡水库的蓄水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蓄水后,库区的气候要素
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库区周边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
的意义。
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对于了解库区气候变化规律、合
理规划水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降水量变化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降水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据统计,蓄水后的首个年度,库区
降水量普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尤其是水库水面的大幅增加,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蒸发作用,造成了周边地区的气候干燥。
一些传统的农作物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难以生长,给当地的农
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区降水量逐渐趋于稳定,并且逐渐出现了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是
由于水库周边的环境逐渐适应了新的水文条件,向水汽释放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条件。
库区
的植被也得到了恢复和增加,形成了一个较好的蒸发源。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库区降
水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为保证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二、气温变化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的气候要素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区的气候要素逐渐趋于稳定,并且逐渐朝着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的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科学合理地规划水资源利用,加强库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库区
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
关于三峡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的导游词
关于三峡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三峡风景区。
我将为大家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一、风景特点1. 壮丽的自然景观:三峡地处长江上游,沿途山峦起伏,峡谷深邃,构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游览三峡,您将看到陡峭的峰峦、奇特的岩石、清澈的江水,以及瀑布、泉水等自然景观,给人以极大的视觉享受。
2. 历史文化遗迹:三峡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游览三峡,您将看到古老的寺庙、古代的城堡、古老的墓葬等文化遗迹,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 独特的民俗风情:三峡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如舞龙舞狮、打鼓舞、刺绣等。
游览三峡,您将有机会欣赏到这些独特的民俗表演,感受到浓厚的地方风情。
二、时代变化1. 三峡大坝的建设:三峡大坝是中国现代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也是三峡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它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地貌,还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 游船旅游的兴起: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游船旅游在三峡地区兴起。
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欣赏到三峡的壮丽景色,体验到独特的江上生活,这是过去所没有的体验。
3. 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和保护。
保护长江水质,保护野生动植物,成为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共同责任。
如今,游客在游览三峡时,可以感受到更加清澈的江水,更加绿意盎然的山峦。
总结:三峡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
随着时代的变化,三峡大坝的建设、游船旅游的兴起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三峡风景区更加壮丽、现代化和环保。
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感受到三峡的独特魅力!谢谢大家!。
三峡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的导游词
三峡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的导游词三峡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三峡。
我将为大家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座落于长江上游的这片土地上,三峡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一、风景特点1. 壮丽的自然景观三峡的风景以其壮丽而著称,它是长江最美丽的部分之一。
三峡是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的,每个峡谷都有独特的特点。
瞿塘峡以其险峻的峡谷和陡峭的岩壁而闻名,巫峡则以其奇特的峰峦和清澈的溪流而出名,西陵峡则以其宽阔的江面和秀丽的山水吸引着众多游客。
2. 丰富的生态环境三峡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植被茂密。
这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游客们在游览三峡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珍稀的动植物,如金钱豹、巨型鲟鱼等。
3. 丰富的人文景观三峡地区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里保存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例如,宜昌的三峡博物馆展示了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宜昌的三峡人家则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二、时代变化1. 古代时期古代时期的三峡是中国的重要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三峡地区是长江的峡谷区域,地势险要,水势湍急,因此历史上一直是军事要地。
同时,三峡也是贸易的重要通道,是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之间的主要交通线路。
古代时期的三峡是繁荣和兴盛的象征。
2. 现代时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三峡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三峡工程,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峡大坝的建成使得三峡地区的水域得以调节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水利资源和电力资源,同时也改善了交通条件。
3. 当代时期如今的三峡地区已经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游客们可以乘坐游轮游览三峡,欣赏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独特魅力。
长江三峡库区城市街道演变及其建设特点
置在不同高程上,主要道路之间连接以次
要道路及梯道。以涪陵为例,城市位于长
江与乌江汇合处的坡地上,与长江平行的
主要道路,第一层次为中山路,第二层次
为人民路,两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为公园路
及几条梯道,整个街道为自由式路网;万
州位于苎溪河入长江河口处,城市位于西
图 5 涪陵旧县城街道格局
门坡、北门坡等长江阶地上,主要道路二
导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1-
早期三峡地区许多城市为交通便利多临江而建,但考虑防洪因素城市多靠江而不近水,
其建设用地常常是地形相对平坦的丘陵或台地。由于三峡地区江河丰枯水位高差达数十米,
城市与江河的联系常通过码头联系,码头所连接的常常是城市最主要的街道,这直接决定了
辟门 5 座,名大南门、小南门、 路、改造拓宽街道 16 条,总长约 2.5km;1984 年 40 条
西门、依斗门。
街巷长 8.66km,1992 年道路总长 17km。
云
明成
明正德六年建砖城,万历
主要街道以县署为中心,依山顺势而建,并与长江
阳 化 二 十 三 二年修石城,长 1494 丈,高 1.4 平行,形成带状网络。主要街道两条,一条东起小河口,
a、清代奉节治城
b、移民迁建前的奉节县城街道 图 3 奉节县城清代与近现代街道对比
-2-
1.3 历史积淀的影响
三峡地区许多城市前临长江、后依高山,地势险要,在冷兵器时代发生战乱时成为攻守
兼备的城堡,加上坚固高大的城墙、城门,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的考验及洪灾的洗礼,绝大多
分东、西、南、北四门。
后建宁河、宁河后、顺城西、北门坡等街道,主要通车
道路改为混凝土路面,街道宽 7~10m。
三峡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的导游词
三峡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的导游词三峡是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三峡之一。
三峡风景特点独特,时代变化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下面是一段导游词,详细介绍了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三峡。
三峡位于长江上游,横跨湖北、重庆两地,是中国最壮丽的峡谷之一。
三峡风景特点独特,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一、风景特点1. 峡谷奇观: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峡谷之一,以其险峻的山峰和陡峭的峡谷而著名。
游览三峡,可以欣赏到峰峦叠嶂、峡谷深幽的奇观,令人叹为观止。
2. 峡江秀丽:三峡的峡江是长江的支流,水质清澈见底,沿岸景色优美。
在游船上,您可以欣赏到两岸峡江的美丽风光,尤其是在秋天,岸边的树木变得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3. 名胜古迹:三峡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如白帝城、张飞庙、宝塔山等。
这些古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让游客可以感受到三峡的深厚底蕴。
二、时代变化1.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中国现代工程的杰作,也是三峡时代变化的标志之一。
该大坝的建成不仅提供了可观的电力,还改善了三峡地区的水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生态保护:随着社会进步和环境意识的增强,三峡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重视。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三峡地区的植被和动物,保持了三峡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平衡。
3. 旅游业发展:随着国内外游客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三峡的旅游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三峡,体验独特的风景和文化,并为当地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三峡以其独特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而闻名于世。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导游介绍,能够让大家对三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尽情享受这里的美景和文化。
谢谢大家!。
谈三峡库区城镇迁建选址
设区及周围地区生态与环境保护, 防止环境恶化。 三峡枢纽工程建设工期为 17 年( 1993~
2009 年) , 按照工程分期蓄水的要求, 水库淹没处理和移民安置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 1993~ 1997 年) 的城镇迁建与移民安置工作已顺利完成, 其余城镇 ( 大部分为集镇和场镇)
的迁建工程正在开展。针对城镇迁建选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了贯彻库区城镇迁建选址
镇迁建选址进行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城镇, 迁建, 选址 中图法分类号 TU984
城镇选址是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选择, 它是根据城镇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和城镇 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来对用地进行鉴别与选定, 城镇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的自然物质载 体, 它的选择不仅影响到城镇的发展、城镇的功能组织与布局形态, 而且对建设的工程经济 和建设的速度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将带来 13 个城市, 140 多个集镇, 总共 150 多个城镇的搬迁, 选址作为城镇迁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库区城镇建设以及整个库区社会 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 有必要对选址问题进行探讨, 以科学地指导库区城镇的搬 迁建设。
目前库区许多城镇迁建选址和规划中对近期建设 ( 2000 年) 和远期建设 ( 2010 年) 较为 重视, 而对城镇的远景发展重视不足, 部分城镇 ( 如巫山、西沱等) 规划虽然对远景发展有所 考虑, 但没有对城镇远景发展用地条件进行充分地论证, 而只是一个规划设想, 这样的迁建 新址有可能只能满足 2010 年城镇发展的需要, 却不能适应 2010 年以后城镇的发展要求。库 区城镇迁建并非简单的空间位移, 相对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带来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使得 适宜于城镇建设的用地较少, 而迁建新城 ( 2010 年) 的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比现状城镇扩大 了许多( 一般 2~ 5 倍, 有的城镇更高) , 库区内可利用的后备城镇建设用地十分有限。在城镇 迁建中, 应该从更大的范围、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城镇的选址和规划, 使城镇的近期搬迁和 远期发展有机结合, 在用地上为城镇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 城镇的远景发展规划 ( 2050 年) 应当作为库区城镇迁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能否适应城镇的远景用地发展应当 作为选址的一个重因素。
三峡库区10年来迁建城市(镇)形态变迁
栝 Ⅱ往长江 南岸 日象坝
近 长Ⅱ南 附近
部 成
城 日汀 仲 家渡 后 靠 向 高 地 发 展
i 县i 镇 异 全Ⅱ
开 汉 丰 填
= 台
日汀镇
乡
I 长江 游约 0 里 u 城 上
近
晕本完峨
部分完威
寿
就m 靠
日 城目
g 完 分 威
态
针对每 个城市 f )的具体 情况 镇
所选 区的城 市
州区
开县
云阳
奉节
巫山
秭 归 兴 山县
巴
是城市 ( )搬迁 前的城 镇形 镇
三 为现状 的城
{ ) 镇 形态的情 况又 有所 区别 例 如 部分搬 迁的城 市 东县 困资料收 集 困 难
{ 1 如长寿 镇 因为迁 建前建 设用地 高程较 高 ( 6 m J5
_ l城区现 状图
I 总体规 划囤 2
20 03
22 00
9 Na Fn uco p e u
4 I9 9
I F o a ̄ nPa nn I O , c t ln ig el 99 I Ma o F du o ry2 03 p f ̄ I C u ̄ .0
就 近 后 靠
表 I库日 市 ( 质 位 城 镇}
城市 、 (1 县 域
监
() 目域
1 e
£ ¨o } 0 m d t n t w 5 n h — u 0 f J e ( a d o n i t [ 【 e
女通
r
其 域 市 叫 质 () 域 【) 县域 【 1 商 贸 4域 物流 史 # 0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现状和改进途径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改进途径摘要:土地利用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既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土地空间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对库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和可能提供的情况,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改进途径,力求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实现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利用,三峡库区,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2006-2010 )。
此次规划修编仍按照传统的国家、省、市、县和乡( 镇) 级规划体系进行编制,实行规划指标层层控制,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对辖区内的土地进行总体规划,因此研究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情况可对三峡库区未来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三峡库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库区土层瘠薄,保土保水能力极差。
多年来,该区人口的过快增长、不合理的经济行为以及三峡工程和移民安置等造成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范围广、速度快、随意性强,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人地关系紧张。
因此认识到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途径,可以为未来的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三峡库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1.1自然条件三峡库区是指按照大坝正常蓄水175m淹没所涉及的重庆和湖北的20个县市(区),跨鄂中低山峡谷及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北平大巴山脉,南依川鄂高原,土地总面积为5.54万km2,其中山地和丘陵面积合计97.1%,是典型的山地区。
土壤类型总体上的显著特点,一是丘陵山地面积大,平地面积小;二是土地结构复杂,垂直差异明显。
该区属于湿软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夏热伏旱。
湿度大,云雾多,年平均气温15~19℃大于10℃积温5000~6000℃,无霜期250~340d,降水量为1000~1300mm。
1.2社会经济条件在社会要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城镇化总体水平低,人口增长过快,科技文素质偏低,粮食持续消费压力大,以及农副产品集贸市场贸易部通畅,阻碍了地方农林土特产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在经济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层次低,收入来源单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都偏低,近4000万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程度低,科技贡献率小。
三峡库区移民城镇的形态学过程研究
l a n d u s e mo d e l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J 】 .
La n d s c a pe a n d Ur b a n Pl a n n i ng ,
2 0 1 1 ( 1 0 3 ) : 3 0 3 —3 1 7 .
e t a1 .D e ve l o p— me n t of a c om po s i t e i nde x of ur ba n com pact ness f or
水 平 平 坦 地 受 到 助 ,山体 、 河 流 成 为 限定 建 设 用 地 发 展 的生 态 边 界 。 空 间 宜 昌、 丰都 、
m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 2 0 1 1( 0 7 ) : 1 5 2 ・ 1 5 7 .
【 1 1 ] 虞志淳, 刘加平, 雷振 林. 从户型到宅
典 型城镇
类 型 自然 力作 用
方 式
城镇 结 构及 变迁 特点
院组合: 陕西关中地区农 村住宅研究
表 3 基 于 山 地 工 程 条 件 作 用 方式 的 三峡 库 区城 镇 形态 类 型 一 览 表
Ta b 3 A l i s t o fur b an mo t pho l og y ba s e d o n moun t a i no us e ngi ne e r i ng co ndi t i o ns
山 体 、河 流 肌 理 为格 网型 , 建 筑 天 际线 相 对平缓 石柱、 秭 归、 切 割 型 的水平切 割 2 . 变迁 结 构 : 城镇 形 态在 生 态边 界 内以 团状方 式 集 中紧凑 发 兴 山 、 巫溪 、 展, 溢 出生 态边 界后 则 以组 团、 星座、 带 状 等方 式 发 展 , 并 开县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之一,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气候要素变化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对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地区气候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气温变化趋势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库区气温变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性气温变化:蓄水后,库区气温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夏季库区气温明显升高,冬季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也变得更加明显。
这说明水库蓄水后对当地的气温季节性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气温极端事件频率:蓄水后,库区气温极端事件的频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高温和低温的极端事件的频率均有所增加,尤其是夏季高温事件的频率增加最为显著。
这说明蓄水后的水库对当地气温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气温变化趋势:蓄水后,库区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一些研究表明,蓄水后三峡库区的气温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与水库蓄水后的湿润气候环境有关。
1. 年降水量变化:蓄水后,库区年降水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一些研究表明,蓄水后的三峡库区年降水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降水增加最为显著。
这说明水库蓄水后对当地的气候降水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明显,对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会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适应蓄水后的气候变化。
还需要加强对蓄水后的水库环境变化的监测和预警,以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环境风险。
三峡修建前风景与修建后风景对比作文
三峡修建前风景与修建后风景对比作文《三峡的变迁》
哎呀呀,说起三峡呀,那可是有得聊喽!以前三峡还没修建的时候呀,那景色真的是绝了呀!我记得我小时候和家里人一起去三峡玩,那江水奔腾的样子,那两岸高高的山峰,就像一幅幅画似的。
我们乘船在江面上,那风一吹,甭提多惬意啦!
那时候呀,岸边的树林郁郁葱葱的,各种鸟儿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开音乐会呢!江水清澈得能看到水底的鱼儿游来游去,有的还调皮地跳出水面,和我们打着招呼。
我们就在船上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吃着带来的美食,那感觉真的是太好啦!
后来三峡开始修建啦,哎呀,那变化可真是大呀!等到修建好了再去看的时候,哇,大坝好雄伟呀,就像一条巨龙卧在那里。
虽然风景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但也有了别样的壮观呢!江水变得更加平静了,就像一面大镜子似的。
周围也多了好多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感觉更加有秩序,也更加安全了呢。
虽然三峡修建前后的风景不太一样了,但是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呀!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总是会有变化,但无论怎么变,都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欣赏的呀!反正我觉得三峡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超美的,都是值得我们去好好感受的哟!。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趋势分析三峡水库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和重庆市万州区交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三峡水库的修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蓄水后库区的气候要素变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对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候要素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气温变化趋势在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气温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据数据显示,蓄水后的库区气温呈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
这主要与水库蓄水后形成的湖面对气温的调节作用有关,水库的蓄水让原本地表被水淹没,湖水的蒸发会释放热量,使得湖面周围的气温升高。
而且,蓄水后库区周围的植被覆盖率也有所提高,这也有助于降低土地的反射率,增加了局部气温。
蓄水后的三峡水库库区降雨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蓄水后库区的降雨量整体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与水库蓄水后湖面增大,水体蒸发增加有关。
蓄水后的湖区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热对流,天气形势也会有所变化,这也会对当地的降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蓄水后的三峡水库库区风速也有所变化。
据资料显示,蓄水后库区的平均风速呈现出了减小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蓄水后形成的湖面对风的遮挡作用,湖面的存在降低了风速的传播。
蓄水后的湖区湿度增大,也减弱了风速。
这种变化对湖区的生态和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的气候要素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风速减小和湿度增大等。
这些变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以保护库区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也需要加强对库区气候要素变化的监测和预测,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做好应对措施。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探究
三峡库区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重要性
三峡库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 ,其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格局和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 义。
战略意义
三峡库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 展水平,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02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三峡库区经济总体现状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农业
三峡库区的农业资源丰富,适合 发展各种农作物种植和渔业养殖 ,同时也有一些特色农业产业,
如柑橘、茶叶等。
旅游业
三峡库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 非常丰富,适合发展旅游业,如长 江三峡、小三峡等旅游景点。
能源产业
三峡库区的水力资源丰富,适合发 展水力发电等能源产业。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优势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和领域
加强区域合作
01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推动区域协同发
展,拓展库区经济的空间和领域。
参与国际合作
0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提高库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企业“走出去”
03
鼓励和支持企业到海外投资和发展,建立海外生产基
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创 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核 心竞争力。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促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 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通过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 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探究
汇报人: 2023-12-06
• 三峡库区概述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
三峡库区巴东组地层的发育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
三峡库区巴东组地层的发育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规律
,可以参考如下提示
`三峡库区巴东组地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源自长江三峡库区。
`
三峡库区巴东组地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是长江三峡库区南部非常重要
的一个地层。
它是繁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员,被广泛应用于乡村地形和植被结构分析,地貌分解,水文统计和构造模拟等方面。
巴东组地层以中厚层,灰褐色/黑色沉积岩为主,古生物和裂痕的发育特征表
明它的古地貌变化比较剧烈,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空间变化趋势。
早期研究表明,它的下覆记录包括岩石层、旋回层、沉积条带、隐没盆和断裂层。
而后期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巴东组地层的发育特征并不仅仅受到地貌演化和冰川变迁的影响,还有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应力因素和沉积环境变化等也共同影响着它的空间发育规律。
此外,巴东组地层还特别有助于研究区域内早期构造、古地貌和环境演化史,
它是记录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古地质标志。
由于受到不同地质因素的共同影响,它的空间变化趋势很复杂,通过高精度的古地貌和地质调查,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三峡库区的地质演化情况。
总之,三峡库区巴东组地层的发育特征繁多,不仅受到地貌演化和冰川变迁的
影响,也受到构造运动、地应力因素和沉积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空间变化趋势复杂,对研究该区域的构造、古地貌和环境演化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十年了,你还想得起三峡大坝建成前长江的样子吗?
二十年了,你还想得起三峡大坝建成前长江的样子吗?二十年前,三峡大坝在上个世纪末建成并实现大江截流,三峡水库旋即在本世纪初开始第一次蓄水。
库区内原有的多座位于设计水位以下的县城、数十座乡镇、数百个村庄居民点被淹没,百万居民实施搬迁,长江自重庆涪陵至湖北秭归,数百公里江面不同程度拓宽,多少三峡人的记忆被永久搁浅在了这片江水库区之中。
今天,我们展开卫星图,利用其历史影像功能,穿越到二十年前,找寻那些被深藏的旧日时光。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湖北宜昌市以西二十公里处,现在的秭归县城东侧。
大坝实现截流后江面拓宽数倍,形成水量最深的库区。
现在的秭归县城是三峡工程建成以后的新县城,所在的地方以前叫茅坪。
秭归老县城而秭归的老县城曾经位于新县城以西30公里的长江北岸,老县城原址已完全被江水淹没,现属彭家坡村的区域。
秭归老县城位于现在彭家坡村区域的秭归老县城旧貌。
秭归新县城现在位于茅坪的秭归新县城和三峡大坝。
沿长江逆流而上40公里,到巴东县。
巴东县老县城古时候巴东县城在长江北岸,宋代寇准任巴东县令时将县城迁至长江南岸金字山下,原来的县现在称之为“旧县坪”。
三峡库区开始蓄水后,长江南岸靠近江水的老县城有部分区域位于设计水位以下,于是县城向西调整,今巴东新县与老县城相隔不远,并且由于巴东长江大桥的建成,与对岸官渡口镇形成联系,未来可能成为一座跨江城区。
巴东老县城巴东新县城巴东新县城通过长江大桥与官渡镇相连。
巫山县再沿长江向西进入重庆境内,第一座县城巫山县,巫山县城动的不算多,原县城主体被淹没至库区内后,根据原县城部分留存继续向山上开拓,逐步形成现在的新县城。
原老县城东汇入长江的大宁河河口河面扩增,形成宽水域。
巫山老县城巫山老县城图片,注意画面左侧汇入长江的大宁河。
巫山县城新貌巫山县城新貌,注意画面中部偏左的水面就是拓宽的大宁河。
奉节县城与白帝城奉节是当年整个三峡库区中调整和变化最大的,也是难度最高的。
首先奉节是座古城,根据水库的设计蓄水水位,奉节古城将全部没入库区。
关于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
重庆三峡关于三峡库区经济的发展情况一、三峡库区的概况1、三峡库区的由来三峡库区是因三峡大坝的修建而被淹没的并有移民任务的20个县(市),主要包括湖北省所辖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县;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县、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县、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包括渝中区、北碚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
库区地处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跨越鄂中山区峡谷及川东岭谷地带,北屏大巴山、南依川鄂高原。
为建设三峡大坝工程,中国政府进行了三峡大移民。
2、三峡库区的移民情况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而在三峡大坝形成的三峡库区起着蓄洪和为长江流域的灌溉提供丰富的水源的作用,但由于蓄洪使得三峡库区大部分地区淹没。
可是三峡水电站又为华中、华东、西南等地区提供电力,对长江沿岸经济繁荣,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平衡东西差异,产生巨大的作用。
三峡库区淹没了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产生了117.15万移民。
淹没总面积约7.9万平方千米,淹没耕地1.94万公顷,涉及移民万人。
全库区规划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40.5万人,在库区淹没涉及县内安置32.2万人,出县外迁安置8.3万人;规划搬迁建房总人口44万人(湖北省6.5万人,重庆市37.5万人),县内搬迁建房32.2万人(湖北省4万人,重庆市28.2万人)。
所以说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移民安置的费用就占了总投资中45%。
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就近搬迁、举家外迁等开发性移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造和产业建设,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
而库区整体产业空心化的状态和经济增长缓慢,需要着力解决,所以说三峡库区的经济问题,百万移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万州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万州三峡库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万州三峡库区位于中国重庆市万州区,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的所在地。
自三峡大坝建成以来,万州三峡库区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逐渐形成了以水利发电为主的综合发展模式。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来分析万州三峡库区的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万州三峡库区的现状。
自三峡大坝建成后,这里的水力发电产量大大增加,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水电发电基地之一。
另外,三峡库区还具备良好的航运条件,自然条件优越,这为当地的航运和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由于库区地势平坦,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农业也是当地的主要产业之一,以水稻和油菜为主的农产品种植盛产。
万州三峡库区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旅游、物流等产业。
然而,万州三峡库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三峡大坝的落成,库区的水位不断上升,导致原本的居民和农田被淹没,这对当地居民和农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三峡大坝的建设也导致了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质污染、破坏生物多样性等。
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和改善。
从未来趋势来看,万州三峡库区将继续以水利发电为主导产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电发电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库区也将加大环保力度,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将成为重要任务。
此外,库区的旅游业有巨大潜力,三峡大坝的建设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因此,未来库区还将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旅游业的繁荣。
未来,万州三峡库区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库区的交通网络仍然相对不够完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交通状况。
另外,库区需要注重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问题也需要得到解决,确保库区的发展惠及全体居民。
总之,万州三峡库区目前依靠水利发电为主导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在未来,库区将继续加大水利发电的开发,同时注重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6-7329(2000)03-0016-05三峡库区城市形态的变迁X舒从全(重庆建筑大学 宣传部,重庆 400045)摘要:从城市自然地理环境与城市形态的关系出发,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三峡水库淹没对库区城市形态的影响。
认为库区城市形态现正在打破团状、带状等传统形式,逐渐向组团式、带状组团式、星座式等多样化方向发展,而包含多种形式的星座式则是大部分库区城市的最终形态。
指出这是库区城市自然环境多样性以及设计结合自然的结果,它有利于该地区城市个性的形成,也丰富了城市的环境空间,促进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但应适当控制城市规模,否则城市的整体性和经济性都将受到影响。
关 键 词:三峡库区;城市形态;自然环境中图分类号:T U 984.1 文献标识码:A三峡库区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移民迁建过程中,各城市在建筑形式、建筑色彩、道路广场等方面趋同现象较为普遍,唯城市形态明显地出现了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多样化特征在一定时期内还将进一步突出。
其形成除了人文的原因如历史原因、交通条件、经济水平、区域规划、城市性质、名胜古迹以及有关政策等外,更主要的还是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影响三峡库区城市形态的主要自然因素在三峡库区城市中,对城市形态起决定作用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 江、河三峡库区城市大都沿江河展布,尤其是江河交汇处,更是城址的首选。
综观库区沿江诸城市的体系构成,已清楚地验证了这种合理性。
两江交汇有利于客、货运输的集散,易形成交通商贸中心,图1 三峡库区城市受长江控制轴影响示意图城市也得以在此产生并发展。
由于这种人们在生产生活及视线景观等方面对长江(及其支流)的天然依赖关系,因此,长江事实上已成为库区各城市发展的控制轴(图1),城市各功能组成部分(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都竭力与长江距离最近,产生“趋江效应”,其结果必然是城市大都面向长江[1],紧临江岸而建,并沿长江纵向延伸,产生椭圆形的团状、带状、带状组团等多种城市形态。
1.2 山如果说江河主要影响库区城市的平面形态的话,那么山则对库区城市的空间形态起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三峡库区长江沿岸地貌大都为中山V 形谷地(自奉节至秭归一带)或低山U 形谷地,江岸狭窄第22卷 第3期2000年6月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ong qing Jianzhu University Vol.22 No.3Jun.2000X 收稿日期:2000-04-12作者简介:舒从全(1970-),男,四川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
陡峻,平坦用地极少,城市不得不倚山而建,沿三维方向发展,呈现出立体的空间形态。
山地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地形地貌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上(当然,其他因素如地质、水文、土壤、气候、植被等也有较大影响),其中尤以坡度为甚。
三峡库区城市用地的坡度大都在25%以上(例如,忠县县城的用地坡度大都在30%~80%之间),以致于这些城市在进行新城规划的用地评定时,一般都将一类用地规定为坡度低于15°的用地,二类用地规定为坡度在15°~40°(或30°)之间的用地,而大于40°(或30°)的三类用地(原则上为不可建用地)也不得不尽可能地考虑为建设用地。
这样,库区城市无论新城或旧城,都始终保持了其三维立体城市的特征。
城市中建筑与山坡顺应,并融为一体,形成“城即是一座山,山即是一座城”的山地城市典型景观。
1.3 沟谷除以上因素外,沟谷也是影响库区城市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峡库区长江沿岸由于分水岭的图2 巴东县新县城带状组团式城市形态布局示意图影响,沟谷密布。
城市用地范围内的各种冲沟、切沟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用地的完整性,城市建设中为了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地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就得顺应自然地形,避开不良地质地貌地段,这样,自然环境与人工建造相间布局的组团式结构形态就形成了。
例如,湖北省巴东新县城中,由于规划用地范围内几条较大冲沟的存在,城市被分隔成黄土坡、大坪、北土坡、云沱、西壤坡等五个部分,各部分顺长江方向一字形展开,形成典型的带状组团式的城市形态(图2)。
2 三峡库区城市形态变化的趋势三峡库区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不大,其形态多呈团状或带状,如丰都、忠县、云阳、开县、巫山、巴东、秭归等,从这些城市的老城区中,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团状或带状的形态特征。
三峡工程的修建,将使长江及其支流水位上升,库区城市用地不得不面临重新选择,或就地后靠(如开县、巫山),或后靠旁移(如长寿、涪陵、巴东等),或异地迁建(如丰都、云阳、秭归),或跨江发展(如涪陵、忠县、万州、云阳、奉节等),因此,这些城市不仅在规模上急剧扩大,其城市形态也更加丰富多样。
除传统的团状或带状形态外,还有以下一些新的城市形态产生:2.1 组团式组团式结构形态主要是由于城市用地被自然地貌或水体分隔而成。
冲沟、溪流、陡崖、洼地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等在城市中的存在,或者由于水位抬升,使城市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组团组合而成。
各组团内一般都设有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本组团居民使用需求。
例如,按涪陵城市总体规划,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中,该城市将逐渐形成以江南旧城为中心,以江东、李渡、南岸浦为副中心的组团式结构,整个城市将形成沿长江水轴相对独立的“一城、三片”组团式山地城市。
此外,忠县和巫山新县城规划中,也都体现出了组团式的形态特征。
2.2 带状组团式这类形态的城市目前在三峡库区较为普遍,以奉节和巴东最为典型。
如前所述,巴东新城由于城内沟壑纵横,城市呈带状组团形态,宽200~500m,长9km 。
整个城市由11座陆桥联系起来,自称“桥城”。
而奉节带状组团式城市形态的形成,更是其地质地貌复杂、城址难选的直接产物。
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冲沟多,有滑坡崩塌威胁的不良地质地段广布,在用地评定范围内,从朱衣河沿长江到草堂河,左岸分布有大小滑坡49处。
区内坡度小于15°的一类用地仅占总用地的8%,且较分散。
在城市发展用地选择过程中,本着“以长江及三河为发展轴,不脱离长江、白帝城、瞿塘峡、历史、17第3期 舒从全:三峡库区城市形态的变迁 对外交通,以城市用地评定结果为依据,注意区域上与周边城镇的联系”的原则,确定城市移民安置区范围。
其结果是长江、朱衣河、梅溪河、草堂河将县城分为三片,建设用地周围由群山环抱,形成独特的城市结构;以一江三河水面为底,周围群山为屏,生态绿地为毯,三大片区,若干组团以路、桥、隧相联系的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
城市共有“一个中心、八个基本点”(即一个城市中心、八个居住或图3 万州城市用地布局形态示意图(资料来源:赵万民著《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工业小区),东西长达24km 。
2.3 星座式部分规模较大的城市,城市的进一步扩大,使城市突破山、江、河等自然障碍,在主城区附近寻求新的集中发展用地,建设成类似于卫星城的新区。
在三峡库区,目前这类城市除重庆外,中等城市万州也初具星座式城市形态的雏形(图3)。
2.4 台阶式这是长寿县城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
库区城市大都建于长江沿岸的二、三级阶地之上,但各级阶地间界限不甚明显,不足以出现台阶状的特征。
而长寿县城用地呈现出典型的三级台阶:第一级台阶上为老城区,即码头和河街一带,滨临长江;第二级台阶比第一级台阶约高80m ,规模相对较小,现为校园街及长寿县中学一带;第三级台阶位于山顶,比第二级台阶约高50m ,地势平坦,可建用地多,城市主体部分已迁移至此。
台阶式的地貌特征赋予了城市独特的外观形态,自江面放眼望去,一条高低起伏的建筑带凌驾于山岭之上,建筑线即为城市天际轮廓线,蔚为壮观。
整个城市由于呈现出台阶式的立体景观,城中陡崖、飞瀑、森林公园和建筑物尽收眼底,自然环境与人工建造和谐交融,空间形态优美。
由此可见,三峡库区的城市主要有团状、带状、带状组团式、星座式以及台阶式等五种形态,其中,团状基本上是各城市的原始雏形,而星座式则可能是各城市发展的终极形态。
几种形态间存在着演进过程中的递进关系,即团状→带状→组团式→带状组团式→星座式,从涪陵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城市形态,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演进过程(图4)。
可见,库区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也有异,而台阶式则是一种特殊的中间形态。
3 三峡库区几种城市形态的利弊分析三峡库区上述几种城市形态,利弊兼有。
(1)团状城市大都布局紧凑,尺度小巧,空间富于生活气息,城市整体性强,形态个性特征鲜明。
不利之处是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过大,居住与工业混杂,街道狭窄,交通拥挤,基础设施简陋,缺少集中的公共绿地及公共活动场地,生活环境质量较差。
当然,地势较平坦的团状城市(如奉节、丰都和开县的老城区),与上述情形则有显著不同。
(2)带状及带状组团式多是由于城市在与长江垂直方向发展受限,以及长江控制轴的作用,使城市沿与长江平行方向纵向延伸所致。
其优点是能使城市各功能部分始终保持与长江的亲和关系,布局自由零活,交通、取水方便,视野开阔。
缺点是由于城市长而窄,基础设施的经济性差,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可能越来越分散,各部分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困难(如奉节)。
此外,这些城市如果一味地沿江发展,势必加剧对长江沿岸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不利于库区自然生态走廊的形成,各城市受滑坡等自然灾害及库岸再造的影响也会越大。
据初略统计,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18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第22卷(a)清・乾隆51年涪州志图(团状城市) (b)涪陵市1981年建城区图(带状组团)(资料来源:赵万民著《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c)涪陵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组团式城市(资料来源: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重庆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图册,1999)图4 涪陵区城市形态的演变内,长江干支流沿岸城镇的周边总长已达300余公里,城镇迁建过程中的人为不当活动加剧了库岸失稳,严重威胁着新城已建工程的安全。
(3)组团式的结构形态,能有效地阻止城市的饼状发展模式,使城市始终与自然亲近,并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景观资源。
例如,从忠县新县城规划中(图5)可以看出,一旦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回水将把城区围合成西山、州屏山、大面山等三个半岛和独株一个全岛,整个城市也大体形成州屏、苏家、独株、灯树四个大组团,以及位于长江江心的皇华城和位于江对岸的天子殿两个小组团。
届时,忠州镇将成为“水绕城,城环山”的山水园林、桥岛特色的新型城市,形态极为优美,滨水空间丰富,这不仅一改其原来的单向坡团状城市形态的单调,也是普通平坦城市所望尘莫及的。
不过,其不利之处19第3期 舒从全:三峡库区城市形态的变迁 也很明显,主要是每个组团几乎均为一个或数个山头组成,用地规模小,坡度大,城市建设条件较差,基础设施投资大,相间组团间交通联系不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