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耳聋-应用指南(技术版)5-11-mic
临床试验专用术语实用小词典

Harry97 2009-3-29
医学硕士、药学学士学位,女,求新 Harry97 药注册、报批专员、CRA工作(上海5k) 2009-3-25
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女硕士有工 Harry97
作经验求上海发展
2009-3-13
各地愿意兼职的CRA登记报名贴(重 Harry97
新开贴)
[【应界生求职】] 北京男硕士,MBA, Harry97 有20个项目经验,熟练的应用SAS、SQL , 2009-4-15
求统计师职位
北京某知名CRO实习经验,药学本 Harry97 科,女,求江浙江京沪CRA,待遇面议 2009-3-30
2军医大男硕士,外企CTA,参加过 SOP、ICHGCP、Audit正规培训,求外企
北医肿瘤药理硕士,女,有经验,文 Harry97 字功底强,求SENIOR CRA北京7K New 2009-3-30
预防医学,女,有罗氏、默沙东、AZ 项目的数据管理经验,精通SAS.求上海、苏
州工作6K New
辩论:刚入行去CRO好还是药厂好?
12
Harry97 2009-3-27
Harry97 2008-9-6
[【应界生求职】] 上海交药学女硕士, 能够用英语流利交流,应聘知名药企的医学
部CRA
Harry97 2009-4-13
[【有经验求职】] 女药剂师,求北京 Harry97
CRA工作
2009-4-13
[【有经验求职】] 本科女,有20余项 目经验,临床经理助理,曾是产科医生,英
语6级
Harry97 2009-4-13
薪水不计
有经验华西医科大学理学男硕士求职 Harry97 23 / 2009-4-11 23:20 by
药物性耳聋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药物性耳聋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药物性聋是一种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
一般来说,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小诺霉素、红霉素、氯霉素、胺卡那霉素、多私菌素、利福平等抗炎抗菌药物、阿司匹林、保泰松、安心、A、苯巴比妥、乙胺碘酮、维生素E常用药物会对人耳造成耳毒性危害。
服用耳毒性药物后,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儿童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特别注意。
耳鼻喉科专家认为,对于那些耳毒性药物,可以使用头袍杭州菌类药物代替庆大霉素等常用药物,也可以使用先锋杭州菌类药物等安全药物。
药物中毒性耳聋主要表现为听觉系统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耳聋和耳鸣。
药物治疗后,耳聋主要是在1--2本周逐渐恶化,半年后逐渐稳定。
耳聋多双侧对称,从高频听力损失开始,逐渐扩展到低频,少数人将继续恶化,直到完全耳聋。
耳鸣持续时间更长,会加重患者的疼痛。
耳毒药物还可引起肝脏、肾脏、造血、内分泌、神经系统等全身性损伤。
不同的药物有自己的特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早期出现4kHz上述高频听力下降,由于语言频率尚未受到影响,患者往往没有意识到耳聋,此时立即停止用药和采取治疗措施可能会阻止耳聋的发展。
此外,这些药物具有明显的家庭易感性,剂量与中毒程度非常不相称,少量的药物会导致不可逆的严重耳聋。
利尿剂聋主要是可逆的,听力可以在早期停止后恢复,但肾功能不良或与氨基糖苷抗菌素一起使用会导致永久性耳聋。
阿司匹林、体验安全、肼笨达嗪等聋也是可逆的,及时停止耳聋也可以恢复。
检查外耳道和鼓膜:进行音叉检查和纯音听阈值查明耳聋的性质和程度。
儿童和不合作的成人也可以客观地听,如声阻抗测试、听脑干反应测试和耳蜗电图。
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的方法有很多,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但由于条件有限,一般基层医疗单位不可能有先进复杂的检查设备进行困难的检查,患者及其家属无能为力,应采取简单的检查手段。
听力测试:手表声音测试。
药物性耳聋基因检测幻灯

检测流程
血液样本
PCR扩增
扩增反应液 结果
核酸提取
只有简单的两步操作!
20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1983年,萌发了PCR的想法。
1987年,获得PCR技术专利。
199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Mullis博士
21
实时荧光PCR工作原理
荧光染料与DNA
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
双链结合后荧光
35
程序设定
95℃ ,15m 95℃ ,15s 72℃ ,20s
37℃,5m
54℃ ,20s
循环过程
荧光收集点
溶解曲线过程
可设荧光收集点
36
样本处理
不能使用肝素抗凝血
血片使用打孔器打孔取样
37
体外诊断试剂现状
起步晚,规模小 市场潜力大,增长迅速 国内产品单一 国外跨国公司占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4.4%
10
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结构变化
图 1. 细菌16S rRNA 和人类12S rRNA 基因结构对比
11
药物性耳聋基因的遗传特点
父亲正常 母亲携带 突变基因
子女将100%携带该突变基因, 药物性耳聋基因属于母系遗传
12
药物性耳聋可控可防
药物性耳聋现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唯一 的办法就是预防。
5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听力 言语 视力 肢体 27% 智力 精神 多重 6% 7% 15%
30%
14%
1%
我国残疾人口有8296万,其中听力残疾人群有2780万, 占30%,居各类残疾之首,累及2.6亿家庭人口。
6
国内耳聋发病现状
我国每年有3万新生儿患重度或极重度耳聋,另有相当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年版)》1/262第一篇物理治疗 (8)第一章功能评定 (8)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 (8)一、姿势 (8)二、身高与体重 (9)三、肢体长度和围度 (9)第二节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10)一、四肢关节 (10)二、脊柱关节 (11)第三节肌力评定 (12)一、徒手肌力评定 (12)二、等速肌力评定 (14)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 (15)四、肌肉耐力评定 (16)第四节肌张力评定 (16)一、手法评定 (16)二、仪器评定 (18)第五节感觉评定 (19)一、浅感觉 (19)二、深感觉 (20)三、复合感觉 (20)第六节平衡评定 (21)一、临床观察 (21)二、量表评定 (22)三、仪器评定 (24)第七节协调评定 (24)一、上肢 (24)二、下肢 (25)第八节步行评定 (26)一、步行能力 (26)二、步态分析 (26)第九节心血管评定 (28)一、心率 (28)二、血压 (29)三、心电分级运动试验 (30)四、简易运动试验技术 (31)第十节呼吸评定 (32)一、通气功能 (32)二、代谢当量 (34)三、心肺联合运动试验 (34)第十一节疼痛评定 (35)一、压力测痛法 (36)4/262第六节热疗法 (124)一、石蜡疗法 (124)二、湿热袋敷疗法 (125)三、泥疗法 (126)第七节压力疗法 (126)一、正负压疗法 (126)二、负压疗法 (127)三、正压顺序循环疗法 (128)第八节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129)第二篇作业治疗 (131)第一章作业评定 (131)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31)一、作业需求 (131)二、日常生活活动 (132)三、工作 (133)四、生存质量 (135)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36)一、手功能 (136)二、知觉功能 (138)三、认知功能 (146)第三节物理环境 (149)一、家居和社区环境 (149)二、工作环境 (150)第二章作业治疗 (152)第一节作业表现层次 (152)一、日常生活活动 (152)二、娱乐与休闲活动 (156)三、职业康复 (157)第二节作业构成层次 (162)一、功能性作业活动 (162)二、手功能 (167)三、知觉功能 (173)四、认知功能 (177)第三节环境改造与辅助 (178)一、自助具适配 (178)二、助行器使用 (179)三、轮椅选择与使用 (181)四、环境适应与改造 (184)第四节矫形器制作与使用 (185)一、矫形器制作 (185)二、矫形器使用 (186)三、压力衣制作与使用 (187)5/262第三篇言语治疗 (188)第一章听力障碍 (188)第一节评定技术 (189)一、主观测听 (189)二、客观测听 (190)第二节治疗技术 (190)一、声音察觉训练 (190)二、声音辨别训练 (191)三、声音识别训练 (191)四、声音理解训练 (192)五、助听器和电子耳蜗应用技术 (192)第二章失语症 (192)第一节评定技术 (192)一、失语症 (192)二、口面失用症 (196)三、言语失用症 (197)第二节治疗技术 (198)一、听理解治疗技术 (198)二、阅读理解治疗技术 (200)三、言语表达治疗技术 (201)四、书写表达治疗技术 (203)五、实用交流能力技术 (204)六、辅助交流技术 (204)第三章构音障碍 (207)第一节评定技术 (207)一、呼吸评定 (207)二、喉功能评定 (208)三、口唇评定 (209)四、下颌评定 (210)五、软腭评定 (211)六、舌评定 (212)七、反射评定 (214)八、言语评定 (215)第二节治疗技术 (216)一、舌感觉运动技术 (216)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217)三、下颌运动技术 (218)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219)五、声带运动技术 (220)六、呼吸训练技术 (220)七、发音训练技术 (221)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222)6/262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222)第四章吞咽障碍 (223)第一节评定技术 (224)一、口面部评定 (224)二、吞咽功能评定 (225)三、摄食吞咽评定 (227)四、吞咽失用评定 (229)五、录像吞钡造影检查 (229)第二节治疗技术 (231)一、颈部放松及口周肌群训练 (231)二、咳嗽训练 (232)三、门德尔松手法 (233)四、屏气吞咽训练 (234)五、吞咽反射促通技术 (234)六、电疗 (235)七、球囊扩张技术 (235)八、进食训练 (236)第五章发声障碍 (238)第一节评定技术 (238)一、发声的客观评定 (238)二、声质的评定 (239)第二节发声训练治疗技术 (239)一、基础发声训练 (239)二、发声矫治训练 (240)第六章口吃 (242)第一节评定技术 (242)一、儿童口吃评定 (242)二、成人口吃评定 (243)第二节治疗技术 (244)一、儿童口吃治疗 (244)二、成人口吃治疗 (245)第七章唇腭裂 (247)第一节评定技术 (247)一、器官结构及功能评定 (247)二、语音评定 (248)第二节治疗技术 (249)一、发声异常训练 (249)二、腭咽闭合不全训练 (250)三、构音训练 (251)第八章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252)7/262第一节评定技术 (252)一、物体操作评定 (252)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253)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254)四、交流态度评定 (255)第二节治疗技术 (256)一、事物及事物状态理解训练 (256)二、事物基本概念的理解训练 (256)三、事物的符号理解训练 (257)四、词句及句子主要成分理解训练 (258)五、句子及语法规则的理解训练 (259)第九章孤独症语言障碍 (260)第一节评定技术 (260)第二节治疗技术 (260)一、孤独症语言交流训练 (260)二、孤独症治疗技术对语言的影响 (262)8/262第一篇第一章物理治疗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突发性耳聋指南

突发性耳聋诊断治疗指南( 2015)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也称突发性聋或特发性突聋,为了规范名称,防止混杂,本指南一致命名为突发性聋(简称突聋 )。
1997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写委员会组织拟订了《突发性聋诊断依照和疗效分级》,2006 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写委员会订正并刊出了《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
既往国内固然有好多突发性聋临床研究,但多为回首性剖析,指南的制定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数据支持。
2007 年启动的中国突发性聋多中心临床研究供给了大批随机、比较的研究数据,我们在此基础上参照德国和美国新版突发性聋诊断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对我国 2006 版突发性聋诊断指南进行了再次订正。
注:当前约 90%的突发性聋病因不明,所以治疗上缺乏针对性。
因为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凭证,文件报告的各样突聋治疗方法及疗效常有很大争议。
截止 2014 年,国际上只有 16 项设有未治疗或宽慰剂治疗组的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较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研究只有 30 余项,此中部分为双盲比较研究,采纳单调或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比较;还有3 项前瞻性比较研究,但未采纳随机方案;而其余研究,包含自愈率研究都未建立比较组或仅为回首性剖析,属于低质量凭证。
即便是上述少量几个前瞻性比较研究也未得出一致结论。
鉴于上述原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写委员会联合组织了全国突发性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共采集病例 1024 例,依据不一样的听力曲线进行分型,并比较了不一样分型以及不一样治疗方案的疗效,获取了大批存心义的数据和结果。
只管美国和德国的突发性聋诊断指南都很重申循证医学凭证,但在好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此中主要原由与各国不一样的医疗模式、保险体制以及临床经验等有关。
我们应从中借鉴好的经验,但不盲从,依据我国多中心研究结果,联合实质国情,从头订正2006 版突发性聋诊断指南,规范国内突聋的诊治。
华医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处方集(2012版)及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答案

1 (奋乃静)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2 (地高辛)可通过胎盘屏障,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3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获得肺癌病理学诊断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阳性率在60%~80%4 (早期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的关键5 (直肠指)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6 (胃癌的早期诊断)是胃癌根治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防治胃癌的关键7 保胎主要目标为争取促胎肺成熟时间(48)小时,次要目标为争取宫内转运时间8 苯巴比妥的适应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9 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 )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24 )小时内失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10 猝死时的基础生命支持,胸外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段)11 大多数卵巢癌对化疗比较敏感,上皮性癌卵巢癌常用的为(TP(紫杉醇、卡铂或顺铂))方案12 第(8对)脑神经损害者,应用阿米卡星可导致前庭神经和听神经损害13 对于间隙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只需要按需给予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的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14 对原因不明的神志丧失的患者用氟马西尼鉴定是否为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开始用量是0.2mg,一般最大剂量为(0.5)mg15 防风通圣丸宜于下列哪项配伍()A16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1)mV17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体力状态评分为(2 )分者和年老者可选择单药化疗18 呋塞米的适应证不包括下列哪项()选AB.19 服用以下哪种药物可出现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枸橼酸铋钾)20 复方氯化钠的禁忌证包括(肾病综合征21 腹膜透析液的禁忌证不包括(顽固性水肿)22 感冒清热颗粒对下列哪种患者禁用( )对本品过敏者)23 关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是(本品可在大腿或腹壁做皮下注射也可静脉给药)24 关于利福平叙述错误的是(无不良反应)25 关于人纤维蛋白原的用法用量叙述错误的是(使用前先将本品及灭菌注射用水预温至40℃)26 关于乙酰胺叙述错误的是(本品不能与半胱氨酸合用)27 喉炎的抗菌治疗原则是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菌药物控制感染,首选(青霉素)28 踝关节扭伤可使用弹力绷带、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2~3)周,有利于韧带的修复29 环磷酰胺片剂:成人,口服每日2~4mg/kg,连用10~14日,停药(1-2 )周后重复使用30 藿香正气水对下列哪种患者禁用(阴虚火旺者)31 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C.32 急性前列腺炎患者在未明确致病菌前,应首先静脉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33 接受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检查前后(48)小时应暂停用二甲双胍A.34 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标准,特征性症状在至少(1个月)以上的大部分时间内肯定存在35 精神分裂症的巩固期治疗时间为(4~6个月)36 抗癫痫药的治疗原则,认识错误的是(用药时机一般半年内发作两次以上者,一经诊断明确,就应用药)37 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不同于一般人群,应<150/90 )mmHg,降压的速度要慢38 硫酸亚铁成人预防量为(0.3 )g/日39 硫酸亚铁与氯霉素或(维生素E)同用,可延缓或损害造血功能40 麻仁润肠丸对下列哪种患者慎用(月经期妇女)41 慢性喉炎治疗的关键是(病因治疗)4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口服羟基脲治疗,(6)周为一疗程43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如考虑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可选择大剂量青霉素(400万单位)静脉滴注44 咪达唑仑的适应证不包括() D45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采用的是“(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分类标准”46 帕金森病的治疗使用苯海索,开始一日(1)mg,以后每3~5日增加(2)mg至疗效最佳而又不出现不良反应为止47 泼尼松主要的不良反应是()、A48 青霉素类药物可以与以下哪种药物混合使用(氯化钠注射液)49 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轻度蛛网膜下脑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病应选用下列哪种药(尼莫地平)50 乳酶生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本品为活菌制剂,不应置于高温处)51 伤科接骨片对孕妇和(十岁)以下小儿禁用52 肾功能减退患者应用高剂量头孢唑林(12g/天)的本品时可出现脑病反应53 丝裂霉素常见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发生于给药后1~2小时,呕吐在(3~4 )小时内停止,而恶心可持续2~3日54 司莫司汀可抑制身体免疫机制,使疫苗接种不能激发身体抗体产生。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必要性

美国避免抗菌药物耐药的一些措施
1.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抗微生物药耐药特别工作组 1999年,在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的牵头下,由10个 联邦局和部组成了一个处理抗微生物药耐药的特别工作组。由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FDA和国立卫生研究生研究所共同主持。 该工作组认为,美国有责任并有潜力从以下4个方面改进公共 卫生:
经验用药问题:
“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 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来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 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 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 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
实际情况:目前医疗实践中80%以上,依 靠经验用药。
三、制定合理、科学的给药方案
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 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 药物治疗方案,包括: 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 给药剂量 给药次数 给药途径 用药疗程 联合用药
➢ 2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 * 预防脑膜炎球菌所致的流脑 ,SD,RFP * 防止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风湿热复发 ,PG
不宜常规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包括普 通感冒等病毒性感染、昏迷、休克、穿刺等
预防性用药指征-2
外科领域:
➢ 手术类型~抗菌药物是否 使用
➢ 抗菌药物的选择 ➢ 给药方法
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医生和科学家们的事,也是公众 的事。使他们懂得感冒、流感、喉痛、支气管炎等多半 是病毒感染这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类病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不仅无效,而且使抗菌药物耐药的产生机会增加。
美国避免抗菌药物耐药的一些措施
工作组还制订了一份行动计划于2001年公布计划,名位防止微生物 药耐药公共卫生行动计划。此计划的成功将取决于许多实体的合 作,例如:州和地方的各个卫生局、各个大学、专业学会、制药 公司、卫生保健人员、农业生产厂、和公共的合作。
体外药效学mic-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体外药效学mic-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简要介绍体外药效学(MIC)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可以参考以下示例:体外药效学(Microbiology in Vitro)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实验方法,用于评估药物对微生物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通过测量最低抑制浓度(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体外药效学可以确定某种抗菌药物对特定微生物的最小有效浓度。
这个最小有效浓度是指完全抑制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体外药效学的研究对于疾病治疗和抗菌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何种药物最有效地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从而为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提供指导。
此外,体外药效学还可以评估不同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确定细菌的耐药性水平,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本篇文章将对体外药效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应用领域进行探讨。
同时,文章还将总结体外药效学的关键要点,并对未来体外药效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通过深入了解体外药效学在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我们将能更好地利用这一方法来提高药物疗效和抵抗细菌耐药的能力。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的方式: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引言部分:介绍了体外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2)正文部分:重点讨论了体外药效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应用领域。
在定义部分,详细解释了体外药效学的含义和内涵,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在重要性部分,强调了体外药效学在新药开发和评价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了它对药物研究的贡献。
在应用领域部分,列举了体外药效学在临床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等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3)结论部分:总结了体外药效学的关键要点,包括定义、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的主要内容。
同时,对体外药效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挑战,并强调了加强跨学科合作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突发性耳聋的诊疗进展及指南解读PPT课件

前庭功能检查
如冷热试验、眼震电图等,用于评估 患者的前庭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如内听道MRI检查可排除听神经瘤等 占位性病变;颞骨CT检查可了解中 耳及内耳的结构异常。
实验室检查
如血常规、血生化、免疫学检查等, 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的疾 病。
03
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听力下降
指南解读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突发性耳聋诊疗指南的解读,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 、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建议,提高突发性耳聋的诊疗水平和 效果。
意义
指南解读有助于推动突发性耳聋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 ,减少诊疗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通过指南的推 广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突发性耳聋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促进医患沟通和合作。
诊疗流程与规范
国内外指南在突发性耳聋的诊疗流程、评估方法、治疗原 则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细节和实施步骤上存在 一定差异。
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国内外指南在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上基本一致,包括药 物治疗、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等,但在药物选择和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尽管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 入探讨其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方法有限,未来研究可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突发性耳聋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 推动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突发性耳聋的诊疗进展及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17
contents
临床评价栏目介绍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21年2月第18卷第1期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 V ol.18, No.1, February 2021合并药物高剂量、发热、脱水、血药浓度升高等耳毒性危险因素时,应谨慎联用多种耳毒性药物;②明确耳毒性药物的用药适应证,并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和体质量选择剂量,包括药物的总量和日剂量;③使用耳毒性药物时,应注意监测患者是否有耳内胀满感及耳鸣、耳聋和失衡等症状,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7-8,16-17]。
本案例同时提示临床,尼美舒利为非甾体抗炎药二线用药,建议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11]。
[参考文献][1] 朱娱,杜梅.感音神经性耳聋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 2019,48(12): 2111-2113,2117.[2] 陈静静,钱佩佩,曹凯,等.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与诺氏评估量表法的对比与分析[J].中国药事,2020,34(8):988-992.[3] 王勇,刘旭盛,夏忠锐.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烧伤患者听力障碍四例[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2):128.[4] 周践,周筱青.65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 671-673.[5] 陈娜,肖轶雯,原海燕,等.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听力损伤1例[J].中南药学,2011,9(9):719-720.[6] 张迎迎,肖桂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引起患者听力严重下降1例[J].中南药学, 2020,18(2):333-334.[7] Wackym PA. Ballenger's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 nd necksurgery[M].1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14-1034. [8] 司继刚.药源性耳聋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12):730-733.[9] Curhan SG, Eavey R, Shargorodsky J, et al. Analgesic use and therisk of hearing loss in men[J]. Am J Med, 2010, 123(3): 231-237.[10] 温爱萍,李丹丹,鲍晓龙.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致成人危重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16(2):89-92.[1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EB/OL].(2011-05-15)[2020-07-19].http://www./WS04/CL2196/323835.html.[12] 司继刚.阿米卡星致听力损伤[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1):54-55.[13] 刘又宁,王睿,徐英春,等.碳青霉烯类药物临床应用精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207-212.[14] 张莲卿,何惠群,陈丹,等.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20,20(4):299-303. [1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6):443-447.[16] Ganesan P, Schmiedge J, Manchaiah V, et al. Ototoxicity: achalleng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J Audiol Otol, 2018, 22(2): 59-68.[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收稿日期:2020-07-21 修回日期:2020-12-12)临床评价栏目介绍为了紧扣药物应用与监测主旨,关注临床热点药物发展动态,我刊将临床评价栏目设为重点栏目。
【精品】土霉素说明书

【关键字】精品土霉素说明书篇一:土霉素说明书土霉素片作用与功效(功能主治):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支原体属感染。
(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回归热。
(5)布鲁菌病。
(6)霍乱。
(7)兔热病。
(8)鼠疫。
(9)软下疳。
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本品耐药现象严重,仅在病原菌对本品敏感时,方可作为选用药物。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5~2g,分3~4次;8岁以上小儿一日30~40mg/kg,分3~4次。
8岁以下小儿禁用本品。
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胀、腹泻,偶有胰腺炎、食管炎和食管溃疡的报道,多发生于服药后立即卧床的患者。
2.肝毒性:通常为脂肪肝变性,妊娠期妇女、原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易发生肝毒性,但肝毒性亦可发生于并无上述情况的患者。
3.过敏反应:多为斑丘疹和红斑,此外可见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加重,表皮剥脱性皮炎并不常见。
偶有过敏性休克和哮喘发生。
某些用四环素的患者日晒时有光敏现象。
所以,应建议患者不要直接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下,一旦皮肤有红斑则立即停药。
4.血液系统: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减少。
5.中枢神经系统:偶可致良性颅内压增土霉素片高,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6.肾毒性:原有显著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发生氮质血症加重、高磷酸血症和酸中毒。
7.二重感染:长期应用本品可发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等的消化道、呼吸道和尿路感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
8.本品可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中,致牙齿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色黄染、牙釉质发育不良及龋齿,并可致骨骼发育不良。
9.应用本品可使人体内正常菌群减少,导致维生素B缺乏,真菌繁殖,出现口干、咽痛、口角炎和舌炎等。
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及方法[发明专利]
![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及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9b4afe50740be1e640e9a98.png)
专利名称: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及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小薇,刘晶晶,危林耿,任维
申请号:CN201210393866.4
申请日:20121017
公开号:CN102925562A
公开日:
201302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基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进行检测的试剂盒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PCR反应液、阴性质控品和阳性质控品,所述PCR反应液包括引物、PCR Buffer、dNTP混合液、饱和荧光染料、Taq酶、UNG酶。
本发明根据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易感基因SNP位点,设计特异的PCR引物,能在同一PCR反应中检测2个氨基糖苷类药物性耳聋易感位点,一管操作,检测范围广并且快速、准确。
申请人:亚能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兴业路互联网产业基地三层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张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突发性耳聋的诊疗进展及指南解读演示文稿

第11页,共36页。
金纳多可清除自由基
相对荧光单位
热应激下ROS生成
时间 ,37oC时 (小时)
• 在秀丽隐杆线虫中检测由热 应激产生的ROS
#
– H2DCF-DA 跨细胞膜 胞内 转化为H2DCFs 经 ROS氧化
荧光染料标记DCF
*
EGb 761®显著降低氧自由基水平 并避免细胞结构氧化
知能力
第10页,共36页。
金纳多显著增加内耳的血流灌注
将豚鼠随机分为两组,通过脂多糖鼓室内灌注(右耳)制造内耳损伤模型。
对照组:
右耳:脂多糖+金 纳多(鼓室,腹腔 )
左耳:不处理
实验组:
右耳:脂多糖
左耳:不处理
左耳(对照组)血流与金纳多处理后右耳(实验组)血流量比率
Jang CH, Cho YB, Kim JS et al. Effect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on endotoxin-induced labyrinthitis. Int J pediatr Otorhinolaryngol. 2011; 75(7): 905-9
第25页,共36页。
他山之石: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AAO-HNSF)突发性聋
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第26页,共36页。
常规实验 室检查
鼓室内皮质类固 醇激素灌注(补 救治疗)
SSNHL与传导性聋相鉴别
颅脑CT检查
MRI、听觉脑干反应(ABR)听力评估 排除蜗后病变
自然病程、医学干预的益处及风险,目前有效证据的局限性
是突发性聋,临床均需谨慎进行鉴别:
突然发生的主观听力下降(但是根据听力损失的程度以及频率不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听力下降的 感觉)
合理用药—药物性耳聋

药物性耳聋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的听力残障人士有3000万人,并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增加。
引起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如中耳炎、药物中毒、高热、家族遗传和发育畸形,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药物性耳聋。
有调查显示,在上海4所聋哑学校的245名学生中,药物引起耳聋的有175人,占71.4%。
更需注意的是,药物性耳聋被破坏的是感知声音最重要且又最脆弱的部位耳蜗毛细胞。
这种耳聋属于“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不可逆的。
因此,了解耳毒性药物并及早预防药物性耳聋至关重要。
哪些药物可以导致耳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药物性耳聋患者的调查发现,有83%是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尤其在儿童、年老体弱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或使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时就容易发生。
人们比较熟悉的链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都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另外还有新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巴龙霉素、阿米卡星、小诺米星、西索米星、奈替米星和阿斯米星等。
这类药物注射后在耳淋巴液中浓度相当高,可高于其他部位600倍以上,并引起耳蜗内的毛细胞和听神经损害,造成听力下降。
由于这类药物对听力的危害最大,所以被称为“耳毒性抗生素”。
部分利尿剂依他地尼的耳毒性较大,其次是呋塞米及布美他尼,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或同时联合应用其他耳毒性药物时更易引起耳聋。
部分抗肿瘤药物在抗肿瘤药物中,顺铂、长春新碱、氮芥、乙双吗啉等亦能引起听觉障碍,出现不可逆的高频听力丧失。
医生们发现,这种听力丧失与药物的剂量过大有明显的关系。
但卡铂和α-二氟甲基鸟氨酸在低剂量应用时也可导致听力减退,这种听力减退主要发生在低频区,表现为耳鸣、头晕和听力下降,严重的也可发生耳聋。
其他药物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普萘洛尔可引起耳鸣、耳胀、听力障碍;大量服用奎宁、氯喹也可导致听觉障碍。
哪些因素可促使药物性耳聋发生?上文中讲了容易致聋的药物,可是为何大部分人用药后听力没有受到影响,而有的人却出现“一针致聋”的情况?事实上,除了药物本身的因素外,导致药物性耳聋发生的因素还有以下几方面。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临床诊疗指南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及治疗2、扁桃体炎治疗指南3、成人水痘的病症和治疗4、急性阑尾炎诊疗标准5、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6、带状疱疹治疗指南7、丹毒诊治指南8、皮肤感染指南9、上消化道出血10、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1、激素的使用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CAP是威胁人类安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面临许多新问题。
最近,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完成了两项较大样本的全国性CAP流行病学调查,在此根底上,结合国外CAP诊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对1999年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进展了适当修改,旨在指导临床建立可靠的诊断,全面评估病情,确定处理方针,改善预后,尽量防止不恰当的经历性治疗,减少抗生素选择的压力,延缓耐药,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一、CAP的临床诊断依据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病症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
二、CAP的病原学诊断1.病原体检测标本和方法: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 线粒体
正常基因型
药物敏感 性正常
风险基因型
非正常结 构的rRNA
药物敏感 性增加
药 物 性 耳 聋
风 险 增 加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药物性耳聋遗传检测与风险评估的适用人群 适用人群
以下个体应考虑本项目基因检测: 1、存在母性遗传特征的听力损伤家族史的个体; 2、中度-重度听力损伤无症状的听力损伤疑似者; 3、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个体; 4、其他自愿接受本项目检测的个体。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药物性耳聋的流行病学研究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 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 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 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 粘菌素B等。
1.3 药物性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AmAn)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临床上治疗革兰阴性杆菌的重要药物,由氨基糖和非糖部分 的苷元结合而成。其抗菌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类(硫酸链霉素和双氢链霉素)、新霉素类(新霉 素、巴龙霉素、利维霉素)、卡那霉素类(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双去氧卡那霉 素、丁胺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威地霉素、庆大霉素、西梭霉素、小梭霉素等。
00 •A、C、D三者结构相似
正常基因型 风险基因型
•C 和 D 结构导致药物敏感性增加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药物性耳聋与多态性位点
一般估计,在亚洲的听力障碍人群中,约有3%带有1555A→G的突变。然而,在由AmAn 耳毒性所引起的听障中,则有15-25%的病人可以找到1555A→G突变。 由1555A→G突变所引起的听障多为习语后听障。听障情形在不同家族间、甚至同一家 族的兄弟姊妹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然而一般而言,听损程度较其他遗传性耳聋轻微。 听力会随着年纪而逐渐变差,听力图则显示高频听力较易受影响。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药物性耳聋与多态性位点
药物性耳聋与基因位点
在1992年,科学家发现了人体线粒体中1555位置的一个A→G突变是导致人体 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毒性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突变使得人体的12S rRNA结构与细菌的16S rRNA的结构更为相似,使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与细 菌结合的同时,与人体12Sr RNA也形成了较为紧密的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研 究显示这种药物可以通过与线粒体12S rRNA起作用而抑制氧化磷酸化过程中 的呼吸链蛋白质和ATP的的合成。因此,携带A1555G突变的人对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特别敏感,即使小剂量的使用也可能导致耳聋。
1 药物性耳聋遗传检测与风险评估概述
1.1 药物性耳聋总体情况
1.2
药物性耳聋的流行病学研究
1.3
药物性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1.4
药物性耳聋与基因
1.5
药物性耳聋与多态性位点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 药物性耳聋总体情况
药物中毒性耳聋指的是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耳聋。 对耳功能有毒性作用,引起耳聋的药物,统称为耳毒性药物。多年来,由于大量化 学药物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己发现近百种耳毒性药物。
3. 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 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 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 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 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苯达嗪、胰岛素、碘酒、
洗必泰等。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药物性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作用机制
1. 进入内耳途径:药物口服或注射后,都可通过血行进入内耳淋巴液, 或经螺旋韧带血管分泌至外淋巴液。如孕妇用链霉素或奎宁等药物, 则可直接经胎盘血管损害胎儿耳蜗器官。
2. 破坏内耳血--迷路屏障:耳毒药物可抑制ATP酶的活化,使内淋巴液中 K+含量升高、Na+含量降低,引起膜通透性改变和多种水解酶释放,最 终使毛细胞萎缩变性。
药物性耳聋遗传检测与风险评估 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药物性耳聋遗传检测与风险评估临床应用指南
1
药物性耳聋遗传检测与风险评估概述
2
药物性耳聋遗传检测与风险评估的适用人群及其现实意义
3
药物性耳聋遗传检测与风险评估结果报告说明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位点3:T1095C 突变位点致病机制: 位点4:DEL, 961T, C INS T1095C位点突变改变了rRNA 的三级和四级结构,这可能导致线粒体蛋白质合成 能力减弱,引起机体线粒体功能降低,听力损伤。 961位点突变改变了rRNA的三级或四级结构,间接的影响了与氨基糖苷的结合, 使得携带A1555G位点突变的病人对药物更加敏感。或者说这个突变可能导致线粒 体翻译缺陷,加强了A1555G位点引起的生化缺陷,导致携带突变的个体的药物性 耳聋的风险比只带A1555G突变位点的风险更高。
AmAn具有水溶性好、抗菌谱广、细菌耐药性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胃肠道吸收差等特点,但是,任何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有轻重 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的耳毒性问题。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药物性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药物性耳聋的关系
说明:家谱显示典型的母系遗传,同一母亲的兄弟姊妹会同时患病。粒线体DNA A1555G突变所引起的听障多为习语后听障,一般而言,听损程度较其他遗传性耳 聋轻微,但会随着年纪而逐渐变差。听力图显示高音渐倾型感音性听力丧失。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药物性耳聋与多态性位点
从1995年到2004年,又有三个位于人体线粒体的突变C1494T、 T1095C和961 T-DEL/C-INS被发现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耳 聋相关。这些发现使得人们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发耳聋的 遗传学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药物性耳聋与多态性位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会使遗传易感个体产生快速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主要症状是耳聋、耳鸣、眩晕和平衡失调。 最常见的引起听力减退的药物顺序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 卡那霉素>西梭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导致前庭功能损害的药物发生率: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梭 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女性
母系遗传 示意图
男性 mtDNA 突变 携带者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药物性耳聋与多态性位点
位点1:
MTRNR1 A1555G
位点2:
MTT1095C
位点4: MTRNR1 961 Ins C/Del T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药物性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研究
3. 破坏毛细胞新陈代谢:毒物使细胞膜脂蛋白变性,听毛融合、扭曲, 并破坏核糖体,使蛋白质无法合成。
4. 组织病理学改变:AmAn主要损害耳蜗毛细胞和听神经纤维。毛细胞 的主要改变是听毛肿胀,进而紊乱、脱落和融合。常见耳蜗底周的 外毛细胞首先被破坏,继而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变性,最后内外 毛细胞和螺旋器均萎缩变性,仅有5%~10%神经元可以保留。有些药 物对生物酶的抑制作用远远超过对组织结构的损害,有时看不见组 织学改变,电位能够很快恢复,如大量用药,耳蜗神经核和听中枢 都被破坏,则可成为不可逆性病变。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药物性耳聋的流行病学研究
耳聋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性耳聋是新生儿先天 性耳聋及成人后天性耳聋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在我国有1770万听力语言残疾人,其 中7岁以下聋儿达80万,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约占20%。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向记者透露,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 有0.9%的比例。也就是说,1000个聋哑儿童中,我国就有300至400个是抗生素致聋的 ,而发达国家还不到9人,相差悬殊。
外毛 细胞
毛 细 胞 的 纤 毛
内毛 细胞
中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主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 药物性耳聋与基因
据临床观察,药物对内耳的毒害与它的剂量和用药时间的长短以及个体的敏感性有很 大的关系。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发的耳聋患者中,有些患者对毒性特别敏感,小剂 量甚至单次剂量的药物就可能导致耳聋。 根据研究分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所致耳聋分为两类:一类因接受了毒性剂量的AmAn 而致聋,这类病人多无遗传背景;另一类接受了常规剂量或极小剂量的AmAn而致聋, 这常与家族的遗传史相关,多有母系遗传背景。氨基糖甙类药物中毒性听力损失的家 族聚集性表明在某些家族中存在着耳蜗对此类药物的易感性。有报告指出这类易感性 只能通过女性遗传。最近的基因研究发现,这样的遗传易感性通常是由线粒体基因突 变(线粒体12S RNA基因)引起的。这种易感性已见于以色列、中国、日本和蒙古的部 分人群。 12S r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