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志

合集下载

教育志资料收集内容

教育志资料收集内容

教育志资料收集内容一、学校名称变更,行政变更,规模、服务范围变化情况。

二、学校的主要领导及任职时间。

三、学校的重大事件、重点工程、重要人物。

四、历年来的中考情况、升学情况。

静升籍大学生、研究生情况,以及参加工作后在事业上有建树的毕业生、在各类常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毕业生。

五、历年来学校、教职工、学生的一些基本数据。

如学校的规模、轨制、班级,教师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务结构、政治结构、公民办以及代教比例、历年来民办教师转正情况等。

学生方面的数据有:入学人数、入学率、招生人数、招生比例,性别结构等。

六、学校概述。

七、中心学校有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业余教育、扫盲教育等情况(含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情况)。

八、历年来取得的教育成果、理论研究成果、教研成果等。

召开现场会情况,县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各类规范等。

九、各年度表彰的省市县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

十、学校的经费来源、经费数额、生均经费的年度变化情况等。

十一、教师的在职进修情况。

十二、学校知名领导和教师传略。

十三、办学条件改善情况,兴建学校情况。

十四、学校大事记。

一学校名称1982年,鉴于原县直静升初中升格为高中后改名职中及当时国家教育委员会下文撤消戴帽初中的批文。

静升镇政府决定成立新的静升初中,行政上规属镇政府,业务、人事归教育局,规模为九个教学班、三个年级,服务范围为静升、北山、集广、草桥、旌介五块的小学升初中就读。

校址设在静升村东红庙及粮站旧址。

1988年,镇政府投资在静升下南堡南侧,新修静升初中教学楼、宿舍楼。

9月1日,学校迁入新址,规模升格为十八个班、三个年级,服务范围覆盖静升全镇。

(1994年,南浦初中成立,静升初中生源被切去部分,直到2003年南浦初中撤消,服务范围恢复到1988年原状)二学校领导1982、9——1983、3 校长秦长华教导主任张学良1983、3——1985、3 校长王裕明教导主任张学良1985、3——1992、10 校长杨迎光教导主任石宝成黄润昌祁宝珠王海山1992、10——1993、9 校长王兴旺教导主任翟定长1993、9——1998、9 校长赵有铭教导主任孔海旺1998、9——2003、9 校长续明亮教导主任王海林2003、9——2005、3 校长韩艮珠教导主任王庆先2005、3——2008、9 校长赵元海教导主任蔡永清2008、9——2011、9 校长侯建平教导主任蔡永清2011、9——至今校长郭剑锋教导主任程海长三重大事件、工程、人物1986年,新校修建并投入使用。

曲阳乡薛埠小学教育志

曲阳乡薛埠小学教育志

曲阳乡薛埠小学教育志一、现状简介我校是一所六年制小学,学校全称东海县曲阳乡薛埠小学(教学点)。

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7人。

专任教师15人,其中本科人数10人,专科人数3人。

其中一级教师9人,二级教师4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精湛。

学校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49平方米,绿化面积3200平方米,环境优雅。

现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

近年来,学校从课堂入手,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现代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县乡调研考试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学校曾先后荣获乡先进质量校、先进集体等称号。

2017年被县教育局评为“最靓校园”,是一所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让群众称赞的学校。

近三年来,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0,做到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自2015年以来,上级部门对学校加大了教学环境的改造力度,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二、历史沿革我校原名曲阳薛埠小学,始建于1948年,当时有所在村部从外乡聘请教师任教,校址设在薛埠村的一座古庙。

学习形式是不完全的班级授课制和私塾制,两者兼而有之,课桌椅由学生自带,书籍有统一发的,又有自己购买的,办公费用集资自筹。

据当时读书的老人回忆,学生不多,且有少数女性,这样一直开办到1959年春。

1960年正式建校,教师6人。

校址仍设在庙内,(含当时的薛埠联中),学校一直办到1972年底,薛埠联中因故搬迁至薛埠村西部,保留小学,正式命名为薛埠小学。

在此期间该校校长孟令松等人,曾对校舍进行修建翻新,使得这段时期生源不断增加,教师和学生相应增多,成为当时既含小学、又含中学的学校,办学规模成为1-8年级的全日制学校。

直至1972年底薛埠联中,因故搬迁至薛埠村西部。

1976年,徐宝玉校长对学校又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校园面积比1972年扩大了几倍,一直沿用到1995年。

1995年下半年,刘广兵校长积极争取资金,又对学校的房屋进行翻新改造,新建房屋6间,围墙进行加固。

乌后一中学校简介(教育志)

乌后一中学校简介(教育志)

乌拉特后旗第一中学基本情况简介乌拉特后旗第一中学始建于1971年5月,2008年9月搬迁到现在的校区。

学校占地面积100972平方米,建筑面积41528平方米。

2016年在校生总数1222人,其中初中680人,高中542人。

学校共有36个教学班。

有教职工180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80人,中学一级职称67人。

本科学历教师139人,研究生学历13人。

教师合格率达到100%。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图书资料配备达标。

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全面更新。

校园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鲜明。

2012年以来全体教职工凝心聚力,学校以“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内涵发展”为管理理念,以“立德立志,惟德惟才,求真求实,至善至美”为校训,“构建和谐教育”为工作核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以“创建品牌学校”为办学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工,团结进取,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工作业绩。

2016年8月,新一届领导班子承前启后、锐意进取,擘画一中新蓝图,开启一中新未来。

学校以“尊重人,发展人”为办学宗旨,以“责任教育”为教育理念,以“生本教育”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以“拨亮心灯,点燃激情,活出精气神”为德育创新理念,以“培养有创新精神,有责任心的合格公民”为学生发展目标,以“建设卓越教师团队”为教师发展目标,以“办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放心的全市一流完全中学”为学校发展目标。

各项工作的铺开紧紧围绕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形成“二三四”格局,即“抓好两项重点工作,建设好三支队伍,实施好四项工程”。

一是以“生本课堂”建设、“语文主题学习”“梦想课堂”的深入推进和健全校本课程体系为抓手,改革教学工作;二是以“导师引领、小组合作、全员育人”和励志、诵读教育为抓手,创新德育工作。

学校以“专家、名师工作室”建设、初高中资源共享、教师论坛和外引内联为抓手建设好任课教师队伍;二是以做好“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课题”、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和班级管理考核为抓手建设好班主任队伍;三是以强化岗位职责、提升服务意识为抓手建设好行政、后勤、教辅人员队伍。

榆林市第九中学简介教育志

榆林市第九中学简介教育志

榆林市第九中学简介榆林市第九中学创建于2005年6月,由李生泾先生投资兴办,是一所经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标准化完全中学。

现任校长是康旭成,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校长、数学特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原为绥德中学校长,2014年2月特聘我校任校长,主持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位于榆阳区芹河新区,毗邻榆林卫校、区广播电视局等文化单位,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场所。

学校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13200多平方米,操场面积1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000平方米。

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公寓、现代化餐厅等;学校部室齐全,设施齐备,有理化生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劳技教室,科技教室,成长导航站等。

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555名,教职工45人(男16人、女29人),其中公办教师13人,50岁以上10人,50-40岁2人,40-30岁16人,30岁以下17人,专任教师38人,学历达标率100%。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实行全日制教学,全封闭式管理。

建校以来形成了一套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独具以体音美办学为特色的模式,各项管理逐步规范,凝聚了一支团结、敬业、高效的师资队伍,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初、高中升学率不断攀升,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赞誉。

2015年5月11日我校成功举办首届主题为“十八而志”大型成人礼仪式活动,得到上级部门及学生家长高度评价,同时学生更是受益匪浅。

社会媒体也高度关注。

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构建和谐校园,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强化“让规范成为习惯,将落实进行到底”的管理理念;深入实施“先管后教、以学定教、诱思导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秉承以“培养特色人才,争创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努力办成一所“让学生成材,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放心”的学校。

镇中心小学(1986—2005)教育志

镇中心小学(1986—2005)教育志

@镇中心小学(1986—2005)教育志@镇中心小学成立于1952年,至今已经走过了56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镇中心小学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目前在校学生796人,在校教师51人,其中18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为办学理念,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建设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办学宗旨,以“质量第一、依法治教、科研兴校”为管理策略,以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之路。

学校管理不断加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事业发展1、学校设置与发展@镇中心小学坐落于@镇中心,双程路43号,学校招生范围主要是各街道,镇直单位及区驻镇各单位。

学校发展情况:1、1993年学校新建五层2900平方米教学楼。

2、1997年学校新建五层2688平方米1号宿舍楼。

3、2005年学校新建六层2650平方米2号宿舍楼。

4、2005年学校新建五层837.5平方米综合办公楼5、2000年学校投资建计算机教室。

6、2005年学校投资建远程教育教室。

2、办学形式与学校布局调整在办学形式上,教学班和教学班并存,以教学班为主。

2005年@镇第二小学并入我校,同时我校由@镇第一小学更名为@镇中心小学。

3、管理体制我校在2005年前由@镇教管会领导管理,2005年后由@镇中心学校领导管理。

历任校长1976.9——1981.7 李@1981.9——1991.7 马@1991.9——1995.7 孙@1995.9——2001.7 李@2001.9——2005.7 陶@2005.9——罗@4、学制演变1986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校将小学学制全部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

5、教育经费及办学条件改善在2003年以前,我校教育投入主要利用镇农民征收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向学生收取学杂费;通过2002年开始并逐步深入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向农民征收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义务教育学生收费实行“一费制”,开始对部分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我校教育经费逐步转向以上级公用经费为主,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并进一步扩大了向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生活费的范围,占到了在校学生总数的40%以上。

马厂联校教育志

马厂联校教育志

马厂联校《教育志》资料一.管理体制沿革、变迁情况富村联校和马厂联校均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2年,我区联校撤并工作全面铺开,原富村联校与马厂联校合并为马厂联校。

合并后的马厂联校地处长治郊区经济文化发展中心,辖区内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繁荣和发展。

二.历年区域内中小学情况三、经费来源于使用情况我联校所辖各校、幼儿园各项经费均来自于办学单位和上级拨款,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开支。

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我联校根据教研室工作安排,认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近年来我联校开展了的五同二课、周四研讨、导学案编制、教改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2011年我联校又大力推行“336高效大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2011年全区周四研讨课全程展示活动在我联校马厂小学成功举办。

五、校舍改造2010年,我联校积极协调,争取国家资金620余万元,改造9所学校的校舍。

马厂小学、马厂幼儿园、高庄小学、李沟小学等学校和幼儿园校园环境达到全区一流水平。

五、重大改革及大事记2001-2002学年,联校工作人员多方协调,上韩、凹里、张公庄、上省、下舍、王公庄、坟上、交漳、临漳等18所村办学校和幼儿园撤并到其他学校和幼儿园,泽头小学撤并到台上小学。

马庄与富村幼儿园改为附设班。

学校撤并工作开全区先河。

2011年全区周四研讨课全程展示活动在马厂小学举办,来自全区100多名教研人员参与了活动,本次活动是马厂联校教科研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

马厂联校2012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化展演在长北工人俱乐部隆重举办,王卫军区长、刘沁平局长等领导与近千名师生共同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2010年申联斌同志在全区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做名为《》的经验交流报告,马厂联校校园安全工作走在全区前列。

六、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教师简介与照片马厂联校现辖12所小学,9所幼儿园。

教师总数321人,在校小学生2000余名,在园幼儿1000余名。

新市镇中学教育志

新市镇中学教育志

济阳县教育志新市镇中学部分(2001年—2011年)新市镇中学2012-11-1新市镇中学始建于1969年,是新市镇唯一一所公办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 12个,在校生600余名。

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学历达标率100%。

其中市级优秀教师1人,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市级优秀班主任3人,县级优秀教师13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市镇中学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推广工作的意见》,加快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推进我们学校素质教育,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和我县局有关有关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结合我们学校现有基础和学校特色,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一)、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入课程计划,成立由校长室、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组长),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工作,负责课程的设计、开设、实施和管理。

(二)、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我们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动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具有健壮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健康审美情趣的生活方式,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过程中注重转变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本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课程结构要体现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中心小学教育志

中心小学教育志

中心小学2000年—2003年,学校有12个教学班,有520名学生,教师46人,校长刘占兴,主任有张秀英、蔡红、左丽娟,2002年,在小岭镇政府的运作下,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根据地理位置,将原小岭钢铁厂子弟校合并到小岭中心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补充。

2004年—2007年,学校有12个教学班,有450名学生,教师44人,校长白淑珍,主任有蔡红、左丽娟、王丽君,在课程改革中,学校积极地开展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培训活动,学习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掌握的先进的课程改革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得以成长,涌现出一大批适应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师,如美术教师李春艳、体育教师吴志权、音乐教师王秀杰、科学教师刘春霞、语文教师王艳惠、英语教师李晓佳等,他们引领着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他们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积极尝试探索,积极总结提升。

分别被授予阿城、哈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在此期间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也纳入了教学工作计划,学校的十一五科研课题就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同过近三年的潜心研究,部分学科根据学生特点和地域特点形成了特色校本校本课教案。

为改善教育环境,促进教育平等,国家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为学校安装了光盘播放系统,同时配发了相应的教育光盘;安装了农村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系统,并配备了光盘刻录系统。

为改善办公条件,教育局投资为小岭中心小学改造了办公室及专用部室近350平方米的取暖设施。

在此期间小岭中心小学迎接了,省督导评估领导小组的评估检查,评估检查中,档案齐全规范、装用教室齐备,取得了975分的高分,被批准为哈尔滨市督导评估一类学校。

2008年—2009年,学校有11个教学班,有学生450人,教师44人。

校长朱光辉,主任王丽君、冯大亮、孙立斌,2009年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带领各区县领导一行60余人来到小岭中心小学视察,明确指出校舍已经超出使用年限,需要改造。

课程改革中,结合教育局的整体要求,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注重总结提升,经过严格的筛选,确定在小学音体美学科开发课程,编写校本教材,形成了课堂教学方案,同时纳入到教学计划,在各年级开设校本课,目前在小学3—6年已经开设了课程,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制作简单的剪纸作品或打一套简单的腰鼓节奏,三分之一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制作较复杂剪纸作品或打近10套的腰鼓节奏。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校志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校志

特殊教育*学校简介泗县特殊教育学校泗县特殊教育学校(原泗县聋哑学校)座落在泗城北关消防队东100米处,占地5022平方米,建筑面积1345平方米,教职工27人,在校生81人,学制九年,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劳技、自然常识、社会常识、理科等课程。

泗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前身是“泗县万安复语聋校”。

万安复语聋校是由泗县大庄镇西卢村社会青年卢灿勇、卢灿强兄弟俩于1986秋创办的私立学校,学校位于大庄镇西卢村,初办时租用三间民房,开设一个教学班,招收10名听障学生。

1988年7月,县、区财政拨专款15000元在县万安小学西北征地2000平方米,建教学用房150平方米。

1991年11月,泗县人民政府批准将“泗县万安复语聋校”由私立改为公办,校名改为“泗县聋哑学校”,隶属县教育局,为股级单位[泗教字(1991)第51号]。

1992年4月,泗县教育局筹建泗县聋哑学校,1994年8月建成,同年10月招生,并将原泗县万安复语聋校迁入,形成四个教学班,教职工16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学生41人。

1995年7月,泗县聋哑学校粉笔厂开始生产。

1997年10月,在县人民政府协调下,学校的北院墙建成,与农机校的职工宿舍分开,学校初具规模。

1998年11月,中共泗县聋哑学校党支部成立。

2002年8月,学校对旧综合楼进行改造,将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餐厅合理分开,建1500平方米水泥地操场。

同年9月,学校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实行领导带班、教师轮流值班的24小时监护制度。

2003年5月,改造校园池塘,使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学校一景。

2004年4月,泗县聋哑学校获全国首届“现代特殊教育”论文大赛组织奖。

2006年3月,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根据宿州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我市特殊教育机构名称”的通知,将泗县聋哑学校更名为泗县特殊教育学校[泗编字(2006)03号] 。

8月,学校利用12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建成225平方米的教辅用房。

2007年,“安徽省农远工程”设施在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

息陬镇夏宋小学教育志

息陬镇夏宋小学教育志

息陬镇教育志填写详表小学学校:夏宋小学年度:1986——2015概述:息陬镇夏宋小学始建于1982年,是由南、北、西夏宋三个村联办的一处小学,校址位于三夏宋的交界处,占地面积10990平方米。

有标准化教室14口(42间),办公用房3口(9间),六室已达标。

有教职工26人,共有1—5个年级十个班,学生664人,校长是卓克光。

1992年,由三村村民,人均集资30元,共投资12.5万元,新建标准化教室8口(24间),改建了学校校门,新建厕所4间,铺设了330平方米的水泥路,于1992年秋完成了校舍改造的第一期工程。

1993年,夏宋联中迁入春秋中学,夏宋小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1年9月,辛冷小学合并入夏宋小学。

共有10个教学班,学生468人。

2010年,息陬乡改名为息陬镇。

随之,息陬乡夏宋小学改名为息陬镇夏宋小学。

共有教学班9个,学生430人。

现在,学校占地面积12266平方米,建筑面积7750平方米,现为曲阜市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学生228人,教职工22人,其中大学学历9人,大专3人,普师10人,师资达标率100%。

学校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目标,确立了“诚实自信勤奋创新”的校训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爱生乐教严谨求实”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好问钻研”的学风。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2014年10月,夏宋小学新校开工建设,建设用地14047平方米,其中建筑用地6139平方米,建筑面积2993平方米,体育用地6288平方米,绿化用地1620平方米,辅助用房共计773平方米。

大事记:1987年,南夏宋、西夏宋、北夏宋三村联办小学初见规模。

1992年,三村投资12.5万元扩建学校。

1993年,夏宋联中迁入春秋中学,夏宋小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0年11月,三村投资扩建操场。

2001年8月,三村投资翻修房子15间。

2001年9月,辛冷小学合并入夏宋小学。

2001年10月,学校投资新建传达室及生活用房两间。

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日志

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日志

日期:2023年3月15日一、天气情况晴二、活动内容1. 安全教育课2. 逃生演练3. 防溺水教育4. 防火安全教育三、活动过程1. 安全教育课上午第一节课,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了安全教育课。

课程内容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用电安全等。

班主任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各种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 逃生演练上午第二节课,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进行逃生演练。

演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火灾发生,学生从教室有序撤离;第二阶段是模拟地震发生,学生躲避到安全地带。

通过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防溺水教育下午第一节课,学校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为学生们讲解防溺水知识。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案例、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掌握防溺水技能。

4. 防火安全教育下午第二节课,学校邀请了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人员通过讲解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逃生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内容,让学生掌握防火知识,提高防火意识。

四、活动总结1. 安全教育课通过安全教育课,学生们对各种安全隐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安全意识。

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事件,为自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2. 逃生演练逃生演练让学生们掌握了逃生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演练过程中,学生们能够保持冷静,有序撤离,达到了演练的目的。

3. 防溺水教育防溺水教育让学生们了解了溺水事故的危害,掌握了防溺水技能。

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远离危险水域。

4. 防火安全教育防火安全教育让学生们掌握了防火知识,提高了防火意识。

学生们学会了如何预防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等,为自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逃生演练中动作不够迅速,需要加强训练;部分学生在防溺水教育中存在侥幸心理,需要加强教育。

2. 改进措施(1)加强逃生演练训练,提高学生逃生速度;(2)针对侥幸心理的学生,加强教育,提高安全意识;(3)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各种安全隐患;(4)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安全。

教育志

教育志

第二章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第一节教育教学一、课程设置2004年8月11日,省教育厅发文要求自2004年秋季开始,省属各高校按照1-2个学生的教学时数(以16—18学时为1个学分),把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高校教学计划之中。

二、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1984年5月在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用)》(简称理工科大纲)审定会上,与会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及文科院校代表,一直要求参考理工科大纲,将原文、理分科大纲修订成一个适合于上述三类院校使用的文理科通用大纲。

该大纲于1985年秋季完成。

1986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批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的通知”,同年5月上旬,省教育厅召开了公共英语教学工作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传达国家教委南京公共英语大纲编写会议精神;研究落实贯彻《大纲》的措施;总结我省84年以来贯彻《理工科英语大纲》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贯彻《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质量,省教委高教一处于1991年向各高校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意见》,并要求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参照执行。

为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共提出了5条具体意见: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贯彻《大纲》的自觉性;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调动教师搞好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性;三是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四是继续认真探索,强化大学英语的教学管理;五是处理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国家教委高教司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改革与完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促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统一各高校的认识,正确引导,大力推动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省教委于1996年3月印发《关于开展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怎样写 教育志

怎样写 教育志

怎样写教育志范例如下请参考。

校志的撰写提纲一、图片资料:说明学校新旧变化、变革、改革创新,以及最能表现学校特色的资料。

二、文字叙述:尽可能翔实地叙述学校不同历史时期的办学规模、办学情况重大事件、学校的发展变化、领导班子变化、改革创新的举措。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供参考。

1、学校的历史沿革:(1)学校概况(2)历史沿革;2、行政组织(1)管理系统(2)职能部门(3)管理体制;3、教学工作(1)教学管理(2)教学质量(3)课程设置(4)学籍管理(5)教研活动(6)教研成果、课题;4、教师队伍建设;5、党群组织;6、德育工作;7、办学特色;8、学校基础设施建设;9、师表风范;10、桃李芬芳(历届高考录取榜、省级以上奖励或荣誉称号;11、后勤服务;12、名教风采(特级教师、省级劳模或先进工作者、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成绩特别突出在本市有较大影响的教师)以上条目仅供参考,在撰写过程中可以灵活掌握,但基本框架要符合志书的基本规范。

《乡镇教育》续志撰写提纲第一节概述乡镇面积、人口,行政村数,学校处数,教学班数;中小学教师数,学历达标率;幼儿园处数,入园率,专任幼儿教师数,整体教育发展概况等。

一、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分阶段概述本乡镇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

如1987年起,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时,本乡镇的经济基础和办学条件的实际状况;1994年底,本乡镇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工作,通过市县政府验收后又转入“两基”工作,当时本乡镇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本乡镇教育实施“两基”后至今,教育投入、发展的状况又有哪些变化?(要用具体数字,进行概括对比分析,用事实说明教育发展变化的轨迹)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具体到各乡镇教委,应主要承担的任务就是如何配合县进修学校、职业中专以及后来的职教中心,做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及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如何加强对乡镇中小学生的分流管理,让学生合理进入到适合自己学习的高一级学校学习;另外,小学、幼儿教师离职进修、函授、各种短训班培训人次等基本的情况。

学校教育志

学校教育志

***学校教育志(1949——2012)***学校二0一二年六月目录一、学校简介 (2)(一)、基本情况 (2)(二)、师资队伍 (3)(三)、学校管理 (3)(四)、教育教学管理 (4)(五)、办学特色 (4)二、学校大事记 (5)三、历任校长、教师名录 (9)(一)、历任校长 (9)(二)、教师名录 (10)四、校园概貌 (14)(一)、学校平面图 (14)(二)、校容校貌 (15)一、学校简介***学校始建于1949年9月。

位于**,现为一所***。

(一)、基本情况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共有教室***间,办公室***间;学校现有教学班***个,在校学生数***人,其中女生***人;现有教师***人,其中本科学历**人,大专学历**人;专任教师**人,其中**级教师***人。

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现有图书***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余元。

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

*******可插入校门图片********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德育工作,依法治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积极巩固“两基”成果,在校生巩固率100%。

(二)、师资队伍近年来,我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师德师风评估方案》、《教师学习制度》,使每一位教师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在办学思想上,引导教师结合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育观念上,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校积极落实《教师岗位责任制》,每学年从教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尖兵。

教育志实施方案

教育志实施方案

教育志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教育志实施方案是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项具体举措。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志愿服务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制定和实施教育志实施方案对于学校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 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校教育的转型和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教育志愿服务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2.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 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社区义工、环保志愿者、文化传承志愿者等,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4. 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5. 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四、保障措施。

1. 学校领导重视,明确责任,加大对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2. 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对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

4. 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和支持,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成效评估。

1.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总结,及时了解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

2. 通过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进行跟踪和调查,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收获,评估活动的效果和成效。

3. 通过对社会各界的反馈和评价,了解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社会上的影响和意义,评估活动的社会效益和价值。

六、总结。

教育志编纂实施方案

教育志编纂实施方案

教育志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日益受到重视。

教育志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它不仅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历程,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

因此,编纂教育志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编纂目的。

1. 帮助学生记录学习历程,总结学习经验,激发学习动力。

2. 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参考,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三、编纂内容。

1. 学习日常,记录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包括课堂笔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等。

2. 学习心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对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反思。

3. 个性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4. 学习目标,学生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规划和设想,包括学习目标、职业规划等。

四、编纂要求。

1. 学生主体,教育志的编纂应由学生本人完成,教师和家长可以适当指导,但不应代替学生完成。

2. 真实性,教育志内容应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不应夸大或隐瞒。

3. 规范性,教育志的格式和内容应符合规范要求,包括日期、标题、内容等。

4. 完整性,教育志应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不应遗漏重要信息。

五、编纂实施。

1. 学校组织,学校应组织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教育志编纂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2. 课堂指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编纂教育志,提供范例和指导意见。

3. 家长配合,家长应配合学校的工作,关注学生的教育志编纂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 老师评阅,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教育志进行评阅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

教育志的编纂是学生自我管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教育志编纂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边线小学教育志

边线小学教育志

边线小学教育志寿光市孙家集街道边线小学地处有名的全国蔬菜大棚之乡孙家集街道边线王村南部,服务于边线王村、王裴村、杨家村三个村庄,总人口2100余人。

边线小学始建于1948年,当时有四级复式班一个,1968年该小学有5个教学班,1个农业初中班;1972年边线王小学是一个戴帽初中,小学有6个教学班,初中有2个教学班。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1978年去掉戴帽初中,将2个初中班合并到大李联中,之后边线王小学成为一个村办完全小学。

1991年8月镇教育组研究决定成立边线学区,次年将边线学区所辖之一王裴小学合并到边线小学,1992年边线小学改名为边线联小。

截至目前,在校学生总数125人,设1——6年级班各一个;在编教职工13人,具有中级职称的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9.2%,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辖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

1991年学校新建校舍18间,建筑面积362.7平方米,尚培义为校长。

1992年尚培义为校长。

1993年3月学校又新建校舍8间,建筑面积139.8平方米;8月翻建学校院墙、厕所、大门,硬化面积500多平方米,投资3万多元,尚培义为校长,一直到1995年。

1995年8月——1996年8月赵世华为校长。

1997年8月——1998年8月王明金为校长。

1998年8月——2000年8月,董学孟为校长。

2000年8月——2002年8月,郝爱民为校长。

2002年8月——2005年8月张全芝为校长。

2005年8月——2008年8月朱玉洁为校长。

2006年暑假期间,学校更换水泥檩条18间。

2007暑假期间,学校又更换水泥檩条20间。

2008年8月至今,马云山为校长。

学校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教书育人为宗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德育是方向,智育是核心,体育是基础,技能是关键,突出学科课程教学,注重活动课的开展,突出实验教学,实验开课率达到100%以上,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志1

教育志1

教育志一.高官营小学简介(一)历史沿革高官营小学于1954年建立,起初为复式班,两个年级,20名学生,开设了语文、数学两门课程.1960年将学校由村中迁至村东,学校由单一小学发展为高官营联中,班级增至七个教学班,学生达到300多人,吸引了本村及邻村六个村庄的学生,名声大噪.1983年,高官营联中达到顶峰.由于形势的变化,该联中撤并,成为高官营完小,学校办得蒸蒸日上.1999年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3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640平方米,能容纳8个教学班. 2006年对学校危房进行了拆除,并重建了八间高标准的功能用房,建筑面积224平方米.2008年春,又新建花园四个,使学校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并硬化路面800多平方米.把高官营小学打造成了我镇独树一枝的花园式学校,2009年12月被市教育局评为:〝市级园林化学校〞.我校现有教师20名,本科2名专科5名学历达标率100% .现有15个教学班,下辖马军营﹑永年集两个教学点.在校生488名,学校配齐了实验室﹑器材室﹑图书室﹑微机室,并藏有图书2万余册, 购置电脑31台.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校园,力争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历任学校校长基本情况二.学校管理1.德育工作新学年伊始,由校长作德育工作规划,明确本年的德育工作目标,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履行,并评选出本年度德育小标兵.2.少先队工作由少先队辅导员安排本年度少先队活动内容,并做好活动记录. 3.安全工作首先制定了安全应急措施,与每位教师签订本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并适时进行防火、防震演练,讲解交通安全常识等.三.教育教学1.各时期学制和课程设置情况1985年,小学为“五年制”课程设置,一至四年级6-7门:思品、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五年级10门:思品、语文、数学、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劳动。

每周在校活动总量31-35小时。

正义初级中学教育志及修改意见范本

正义初级中学教育志及修改意见范本

正义初级中学教育志及修改意见范本正义初中教育志几个重点修改意见一、关于简介:(1)成才标准:1.官阶:副处以上;2.专业技术人员:副高职称以上;3.经济能人,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4.有专门特长者;5.考上名牌大学或人员。

成才者的时间段不限,建校以来至今的成才者均可;6.获得国家重大荣誉者,如战斗英雄、烈士、英模等;(本人有多个职务的应一一注明)(2)学校规模:注明三个阶段的师生规模、校园及设施规模情况(重点是20xx年秋季学期):建校初期、高峰期、20xx年秋季学期(含班数、学生总人数,教师总数、各学历人数、职称情况,校园面积、教学设备)。

(3)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教育教学特色:可写整个学校的情况,也可写一个教研组的情况,还可写某个教师的情况,关键是要有个性特色。

不要写没有个性特色的内容,如 __提倡的教育方针、大的教育政策和导向、普遍性趋同的口号等。

(4)获奖情况:获奖较多的,可按德育、教育教学、体卫艺、其它等类别分类统计次数,级别较高或有重大价值的奖项可单独列出来,包括获奖时间、获奖名称、授予单位等项内容。

(5)历任正副校长:格式要求:姓名(职务、任期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其中,书记校长不是同一人的,要把书记列入。

副校长主持工作的要注明。

二、关于重点:重点要写出本校(园)的特色和各项内容的变化情况。

三、关于文字记述风格:记述风格朴实简洁,不用文学描写,不用议论评述,不用形容词,不是必须则不用副词。

四、年代、数字要确切,不能用“左右”、“以上”,“以来”等模糊概念。

五、所有内容(含数据)记述的下限时间为20xx年底。

附《灵川县教育志》对学校材料采用的说明:1.学校(园)的第一部分——学校概况(简介)全文录入《灵川县教育志》。

2.学校校志的其它部分内容,有两大内容容易被采用:①有个性特色的内容②富于变化性特色的内容请各校(园)在修改时注意从以上方面下功夫。

一、学校概况1、创办时间正义初级中学前身是“正义中心校”下设的初中部,于1966年秋学期开始招初中生,校址设在原正义村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枣中学教育志(1993——2015)曲阜市陵城镇章枣中学二0一五年六月目录一、学校简介 (2)1、基本情况 (2)2、师资队伍 (3)3、学校管理 (4)4、教育教学管理 (4)5、办学特色 (5)6、办学效益 (5)二、学校大事记 (5)三、历任校长、中层名录 (8)1、历任校长 (8)2、中层名录 (8)四、校园概貌 (10)1、学校平面图 (10)2、校容校貌 (10)一、学校简介曲阜市陵城镇章枣中学始建于1993年8月,1993年8月22日,学校正式运行,校址在章枣村原小学校,有4个班,在校学生208人;1994年,学校迁入现校址,位于曲阜市陵城镇章枣村北首,占地面积34486米2,约52亩,建筑面积为7156.5米2,规划设计为24个教学班,服务陵城西部18个行政村,约2.5万人口、服务半径2km。

1、基本情况1994年8月,学校有两个级部,8个教学班,400余人,1995年,学校有三个级部,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余人;1996年8月,学校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余人;1997年至2002年,学校保持1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在1000人左右,学生入学率100%。

2002年至2003年,学校新初一招收4个班,2004年至2005年,新初一招收 2 个教学班,学校办学规模减少为8个教学班,在校人数约400人。

2005年9月,陵城镇党委政府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章枣小学、果庄小学、西郭小学六年级学生并入章枣中学;2006年9月,章枣小学、果庄小学西郭小学五年级学相继并入章枣中学;2008年9月,曲阜市陵城镇章枣小学并入章枣中学,学校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德育工作,依法治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积极巩固“两基”成果,在校生巩固率100%。

2、师资队伍1993年8月,学校成立初期,共有15位教师,1994年9月,学校共有24位教师,1995年,学校共有39位教师,1996年学校共有47位教师,1997年,学校共有56位教师,1998年,学校共有教师61人,1999年至今,教师队伍人数控制在56人左右。

近年来,我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师德师风考核方案》、《教师年度考核方案》,使每一位教师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在办学思想上,引导教师结合教学指导思想,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教育观念上,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校积极落实《教师岗位责任制》,每学年从教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尖兵。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积极鼓励教师进修、参加培训和校际教学交流。

与此同时,我校还注重本校培训,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做到互相促进,协同提高。

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55人,现教职工55名,男教师36人,女教师19人,其中本科学历39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专科学历7人。

中专学历6人,学历达率100%。

其中:男教师36人,女教师19人,30岁以下5人,31—50岁36人,51岁以上14人。

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4人,一级教师29人,二级教师22人。

3、学校管理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扎实苦干、规范管理、开拓创新是关键。

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制定了《教师考勤管理制度》,用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力求做到规范化、科学化。

每学期学校都制订相应的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了过程有记载,结束有总结。

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水平,为迈向更高的层次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育教学管理我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仁和”文化为校魂,以“快乐学习,幸福成长”为办学宗旨,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我校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开展平安校园创建,进一步确保教育和谐发展。

利用课堂上好安全课和健康教育课,增强师生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其次,教师深入学习新《义务教育法》,依法规范教学行为。

第三,坚持“立德树人”观念,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第四,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建设。

建立以教师为本位,学校为基地,校教研为龙头的校本教研机制。

以教务处统领语、数、英三科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进一步明确备课作业、听课反思、《班主任工作手册》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力求最大限度防止应付检查现象发生。

第五,体现“教育公平”政策,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注“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成长,实行结对帮扶和个案研究总结工作。

5、办学特色学校提出“家校联手正教风,师生同行树形象,群策群力抓管理,凝心聚力提质量”办学思想,借助乡村少年宫这一平台,尝试开展“快乐星期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推进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把学校与家庭合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具体做法是:在班级学生家长中吸收一位懂教育、有热心的家长和有关教师为学校提合理化建议,参与学校管理,制定家长行为规范,鉴定学校,家庭合作责任制,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重大责任,以及自己的言行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不注意或不懂教育方法而导致学生没有兴趣、不守纪律的学生家长更应醒悟;办好家长学校,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6、办学效益学校曾获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实验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实验基地”、“济宁市规范化学校”、济宁市文明单位、济宁市、曲阜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曲阜市教学质量奖、曲阜市“督导评估办学水平进步奖”、“曲阜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先后多次为济宁、曲阜绿化现场会、传统文化教育现场会提供现场。

近三年来,有26人次分别荣获济宁市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教学能手、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基本功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二、学校大事记:1993年8月22日,新学校正式运行;9月9日,陵城镇党委、政府领导刘灿镇、高士华、韦挺、秒润可,教委主任张学宗来校慰问教师。

1994年4月15日,陵城镇教委张学宗、王宝财、张承银,陵城镇政协朱润可主任来章枣村商谈学校校址和新校建校事宜;9月12日,新生入学,学校迁入新校址平房上课。

1995年1月18日,教学楼开始施工;6月28日,陵城镇政协朱润可主任,陵城镇教委张学宗主任、王宝财主任来学校研究操场建设问题;12月8日,全体师生搬到教学楼办公上课。

1996年1月10日,学校改造平房为教师宿舍;4 月2日,市教委教育科孔宪安主任来学校验收曲阜市规范化学校达标工作;11月9日,学校完成了校园硬化工作;11月13日,国家教委领导在曲阜市委副书记赵元山同志、市教委主任孔凡鹏陪同下,来学校检查“两基”工作。

1997年3月,校园开始建设假山、喷泉等景观;学校主干道铺设柏油路,陵城镇铺路队为我校铺设篮球场。

7月11日,我校中考有了重大突破,重点高中、中专上线人数突破20人。

1998年3月11日,曲阜市校园绿化、美化现场会在我校召开;4月8日,在陵城镇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取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鼓号操表演荣获第二名的佳绩;7月,我校重点高中、中专上线人数为18人;11月,教学楼实现集中供暖。

1999年4月1 日,学校被评为“曲阜市遵纪守法光荣校”;4月13日,荣获陵城镇中小学春季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4月21日,济宁市教委领导来我校验收“济宁市规范化学校”达标工作;11 月16日,我校申报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多维互动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实验;11月21日陵城镇供电站为我校安装30KVA变压器一座。

2000年6月4日,孔然校长赴上海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7月16日,胡建国、朱明新、张宗田赴济宁参加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教师培训;10月10日,操场院墙拆除;11月23日拆除原校门,改建新厕所,新建迎门墙、主席台。

2001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济宁市规范化学校”;5月24日,济宁地区“勤俭办学”绿化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2002年1月23日,曲阜市教委邹全主任陪同国家教委尚教授、井主任来校查看体育教学情况。

2002年3月25日,孔然校长接任星村支部书记;8月25日,陵城镇党委政府任命宁洪涛同志担任支部书记兼任校长工作。

2003年1月8日,宁洪涛校长调入陵城镇教委,担任中学教研室主任;胡建国担任党支部书记兼任校长工作。

6月25日,中考突破历史最好水平,重点高中上线人数突破50人;9月1 日胡建国任陵城镇中学校长,孔健任章枣中学党支部书记兼任校长工作。

2004年10月26日,学校被评为曲阜市“绿色学校”。

2005年1月5日,学校被评为“济宁市文明单位”。

2006年6月17日,学校被曲阜市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2007年8月,学校启动杨木梁改造工程,更换物理实验室一排杨木梁。

10月,山东省中小学农远工程配备50台电脑。

2008年8月,章枣小学并入中学,学校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

2009年4月,学校成立“高跷队”,在陵城镇春季运动会上荣获最佳表演奖。

2010年10月,顺利通过济宁市规范化学校验收。

2011年11月,为曲阜市学校管理现场会提供现场。

2012年10月,顺利通过“乡村少年宫”验收。

2013年10月,在陵城镇党委政府和陵城镇中心中学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打112米深水井一眼,解决了师生吃水难的问题。

2014年3月,在陵城镇党委政府和陵城镇中心中学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进行了电路线网改造,将校内主要线路改为地埋线;6月,借助2014年惠民工程,改造校舍41间,新建水冲厕所300平方米,扩建餐厅296平方米,同时更新报教学楼门窗。

2015年3月,借助标准化建设的机遇,学校新建300米塑胶操场,重新硬化校园地面,改建了论语墙,杨庄村党支部书记以个名义捐赠孔子像一尊。

学校功能室配备齐全。

5月,被评为济宁市后勤管理先进单位;7月,中考升入重点高中38人,升学率71.7%,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历任校长、中层名录1、历任校长2、历任中层四、校园概貌1、学校平面图2、校容、校貌图片资料(教学楼)(棋乐园)(孔子广场)(教学楼门厅)(实验探究)(获奖学生)(学生充满自信走出考场)3、校魂:仁和4、理念:快乐学习幸福成长5、校训:明德明理求真求实6、校风:博学笃志切问近思7、教风:因材施教诲人不倦8、学风:乐学善思学而不厌编写成员主编:张宗田顾问:刘洪彦编委:李庆森、丁世重、袁世强、胡庆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