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层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条形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公式

条形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公式

条形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公式
1.计算基础的长度:基础的长度可以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标注来确定,
常用单位是米(m)。

2.计算基础的宽度:基础的宽度也可以通过设计图纸上的标注来确定,常用单位是米(m)。

3.计算基础的深度:基础的深度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的承载力来确
定的。

常用单位是米(m)。

4.计算基础的体积:基础的体积可以通过长度、宽度和深度的乘积来
计算,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³)。

基础的体积=长度×宽度×深度
5.计算混凝土的用量:混凝土的用量可以通过基础的体积和混凝土的
密度来计算,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³)。

混凝土的用量=基础的体积×混凝土的密度
6. 计算混凝土的密度:混凝土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下混凝土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混凝土的密度可以根据施工要求或者
混凝土类型来确定。

7.计算备料量:在计算混凝土用量时,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浪费率和
混凝土的材料比例。

浪费率一般为5-10%。

材料比例根据混凝土的配方来
确定,如水泥、碎石、沙子的比例。

实际用量=混凝土的用量/(1-浪费率)
实际备料量=实际用量×材料比例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设计图纸来进行计算,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中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现场的要求,以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⑶、框架柱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其中柱高: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建筑基础垫层计算表(带公式)

建筑基础垫层计算表(带公式)

换填材料 砾,角砾,石宵,卵
灰土
z/b
石,碎石,矿渣
粉质粘土,粉煤灰
0.25
20
6
>=0.50
30
23
28
注: 1.当z/b<0.25,除灰土取θ=28。外,其余材料均取θ=0。,必要时宜由试
2.当0.25<z/b<0.5时,θ值可内插求得。
3.垫层厚度不宜小于0.5m,也不宜大于3m。
4.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
垫层计算
根据国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2.1条垫层厚度z应根据需换置软弱土的深度
基础埋深d= 1.8 m
垫层厚度z= 1.4 m
基础宽度b= 2.9 m
基础长度l= 2.9 m
条基垫层底面处
垫层压力扩散角θ = 28 度
独基垫层底面处附加压力标
土容重γ = 18 kn/m3
最后修改日期: 2003.6.12
度z应根据需换置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层的城载力确定并符合下是要求: Pz+Pcz<=faz
基底平均压力标准值(包括基础自重)Pk= 180 kpa
基底处土自重压力标准值Pc=dγ = 32.4 kpa 垫层宽b'=b&#层底面处附加压力标准值Pz=[b(Pk-Pc)]/(b+2ztgθ )= 97.53 k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垫层底面处经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00 kpa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η d= 2
独基计算结果(pz+pcz)-faz= 199.02

条基计算结果(pz+pcz)-faz= 155.13

混凝土量的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量的计算规则及公式
);墙高——自基础上表面算至墙顶。墙厚——按图纸规定。
知识延伸:2句话搞定清单、定额2种工程量计算方法
1、清单按实体量,定额按实际量(作为懒之集大成者,其实这句话我只用4个字记住:轻提耳机)
比较下清单和定额2种不同工程量计算规则,会发现不同的计算部分远远多过相同的,但几乎所有的不同都因这句话而生,以这句话为指导思想,后续的工程量计算就不容易混淆了。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3、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
4、平板指无柱、梁而直接由墙支撑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实体积计算。
现浇砼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计算方法: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墙长×墙高×墙厚-0.3m2以外的门窗洞口面积×墙厚
3、独立基础( 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混凝土量的计算规则及公式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公式

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公式

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公式小蚂蚁算量工厂根据公司员工的工作经验总结了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公式,希望对大家工程算量有所帮助。

一、满堂基础垫层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1)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4×S中+S 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2)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1/6×H×(S上+4×S中+S 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3)素砼体积的计算:基础垫层与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基础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4)垫层模板的计算: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2、建筑工程量计算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4×S中+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

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4×S中+S 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1/6×H×(S上+4×S中+S 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垫层计算公式

垫层计算公式

垫层计算Excel表格公式一、材料的选择砂石粉质粘土灰土二、垫层厚度(公式法)p z +p c z ≤f az p z =k 0p 0=k 0(p -γD )条形基础 p z =b (p -p 0)/(b +2z tan φ)=矩形基础 p z =bL (p -p 0)/(b +2z tanφ)(L +2z tan φ)=p z +p c z =57.48000234≤所以 垫层厚 z =1.5三、垫层宽度宽度定为1、按公式计算b '≥b +2z tan φ≥2、按经验a. 参照垫层厚度 z 决定垫层尺寸一般垫层厚度为1~1.5m,不宜大于3m和小于0.5m。

当z≤1.2m当z>1.2mb. 参照垫层侧面图的承载力决定垫层宽度B 。

116 f 侧≥200kPa200kPa > f 侧≥120kPaf 侧<120kPac. 按b z =b +2z /3决定宽度,且b z ≥b +0.6m1.8≥z >2m ,b z 适当加宽b z ≥b +1.4m ≥垫层厚度一般可取b z ≥b +2.5z z=b z =b =b z =b +2z tan φ =b'=b +2(300~400)mm =B ≥b +(0~0.36)z B ≥b +(0.6~1.0)z B ≥b +(0.6~2.0)z粉煤灰矿渣其他工业废渣12.480f az =591.802.532.531.71.42.20.4z =b =z =b +2z tan φ =b +2(300~400)mm =≥b +(0~0.36)z ≥b +(0.6~1.0)z ≥b +(0.6~2.0)z土工合成材料2.当0.25<z/b<0.5,φ值可内插值求得。

~ 3.8图3图1 垫层厚度确定图3 垫层宽度B确定图2 垫层宽度确定。

垫层计算公式

垫层计算公式

垫层计算Excel表格公式一、材料的选择砂石粉质粘土灰土二、垫层厚度(公式法)p z +p c z ≤f az p z =k 0p 0=k 0(p -γD )条形基础 p z =b (p -p 0)/(b +2z tan φ)=矩形基础 p z =bL (p -p 0)/(b +2z tanφ)(L +2z tan φ)=p z +p c z =57.48000234≤所以 垫层厚 z =1.5三、垫层宽度宽度定为1、按公式计算b '≥b +2z tan φ≥2、按经验a. 参照垫层厚度 z 决定垫层尺寸一般垫层厚度为1~1.5m,不宜大于3m和小于0.5m。

当z≤1.2m当z>1.2mb. 参照垫层侧面图的承载力决定垫层宽度B 。

116 f 侧≥200kPa200kPa > f 侧≥120kPaf 侧<120kPac. 按b z =b +2z /3决定宽度,且b z ≥b +0.6m1.8≥z >2m ,b z 适当加宽b z ≥b +1.4m ≥垫层厚度一般可取b z ≥b +2.5z z=b z =b =b z =b +2z tan φ =b'=b +2(300~400)mm =B ≥b +(0~0.36)z B ≥b +(0.6~1.0)z B ≥b +(0.6~2.0)z粉煤灰矿渣其他工业废渣12.480f az =591.802.532.531.71.42.20.4z =b =z =b +2z tan φ =b +2(300~400)mm =≥b +(0~0.36)z ≥b +(0.6~1.0)z ≥b +(0.6~2.0)z土工合成材料2.当0.25<z/b<0.5,φ值可内插值求得。

~ 3.8图1 垫层厚度确定图3 垫层宽度B确定图2 垫层宽度确定。

独立基础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独立基础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独立基础模板面积计算公式
一、基础知识独立基础分:阶形基础、坡形基础、杯形基础3种。

独立基础的特点一:一般只坐落在一个十字轴线交点上,有时也跟其它条形基础相连,但是截面尺寸和配筋不尽相同。

独立基础如果坐落在几个轴线交点上承载几个独立柱,叫做联合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的特点二:基础之内的纵横两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钢筋,且长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

长宽比在3倍以内且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独立基础(独立桩承台)。

二、计算方法(1)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2)独立基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3)独立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4)独立基础模板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沉井素混凝土垫层及砂垫层厚度计算公式【最新版】

沉井素混凝土垫层及砂垫层厚度计算公式【最新版】

沉井素混凝土垫层及砂垫层厚度计算公式1.沉井砂垫层计算:θθtg B Putg G h 22-= 式中:h -为砂垫层厚度。

Pu -下卧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折减值。

G-沉井下沉前的单位长度重量。

B-2.64m 刃脚下素混凝土垫层宽度。

θ-砂垫层的应力扩散角,图纸采用30°,即tg θ=0.577。

Pu=f ×k1×k2×k3;Pu=60*3*0.8*0.85=122.4式中:f -下卧层地基的容许承载力,根据本工程沉井地下地质为粉质粘土,即容许承载力为60kPa 。

.Pu -下卧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折减值。

k1-容许承载力转换为极限承载力的系数,k1=3.k2-极限承载力的折减系数。

k2=0.8~0.95,本工程采用k2=0.8.k3-沉井总自重(含施工荷载)超载系数的倒数,取0.83~0.87,本工程采用k3=0.85。

G=(2595000/100)/47.6=545KN/m主进场泵房概况:本泵房平面尺寸为13.7m*12.9m ,沉井标高-3.6~0墙厚为1.4m ,标高0-8.1墙厚为1.2m ,标高8.1~12.6墙厚为0.8m 。

分四次浇筑一次下沉,四节浇筑完成混凝土总放量约为990m3(2.5t/m3),钢筋140t 。

即总重约为2595000kg 。

(1KN=100KG )顾h=577.0*264.2577.0*4.122*2545 =1.570m 。

实际施工时,砂垫层厚度取1.6m 。

2、素混凝土垫的计算素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fc =7.2Mpa ,ft =0.91Mpa ,1)、素混凝土垫层尺寸的确定沉井壁厚1.4m ,考虑模板的需要,混凝土垫的宽度采用2.64m ;根据施工经验混凝土垫的厚度采用0.12m 。

2)、抗压强度计算抗压强度采用下式进行计算:N≤φfccA ’c式中: N -轴向压力设计值,即素混凝土垫上的荷载设计值(N );φ-素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本工程取1)fcc -素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fc ×0.8取用) A ’c -1234000mm2混凝土受压区的面积(mm2);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全面]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全面]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二十九、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3、独立基础( 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三十、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⑶、框架柱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其中柱高: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1b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如图2c 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如图3d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依附于柱的牛腿,并入相应柱身体积计算.如图4三十一、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2、梁长的取法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如图53、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3、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三十二、钢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1、一般现浇板计算方法: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米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板长×板宽×板厚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与板现浇成一体.其工程量按梁板体积和计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3、无梁板系指不带梁直接用柱帽支撑的板.其体积按板与柱帽体积和计算4、平板指无柱、梁而直接由墙支撑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实体积计算.三十三、现浇砼墙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现浇框架结构的剪力墙计算方法:按图示尺寸以米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及0.3米2以外孔洞所占体积.计算公式:V=墙长×墙高×墙厚-0.3米2以外的门窗洞口面积×墙厚式中:墙长——外墙按L中,内墙按L内(有柱者均算至柱侧); 墙高——自基础上表面算至墙顶.墙厚——按图纸规定.。

建筑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满堂、承台、条形、独立基础等)

建筑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满堂、承台、条形、独立基础等)

建筑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满堂、承台、条形、独立基础等)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 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1/6 h1 ×[A×B+(A+a)(B+b)+a×b]+A×B×h2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混凝土柱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构造柱工程量计算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式中:H——构造柱高度 A、B——构造柱截面长宽 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 n——马牙差边数2、框架柱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其中柱高:a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坡面垫层计算公式

坡面垫层计算公式

坡面垫层计算公式在工程建设中,坡面垫层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式,它可以有效地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善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坡面垫层的设计和计算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坡面垫层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坡面垫层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坡面垫层的厚度计算、坡面垫层的承载力计算和坡面垫层的变形计算。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个方面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坡面垫层的厚度计算。

坡面垫层的厚度计算是坡面垫层设计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着坡面垫层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

坡面垫层的厚度计算公式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h = (q / C) + (2B)。

其中,h为坡面垫层的厚度,q为坡面荷载,C为坡面垫层的承载力,B为坡面垫层的宽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坡面垫层的最小厚度,从而确定坡面垫层的设计参数。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土的性质、工程的荷载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确定最终的坡面垫层厚度。

二、坡面垫层的承载力计算。

坡面垫层的承载力是指坡面垫层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它是坡面垫层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

坡面垫层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Q = C A。

其中,Q为坡面垫层的承载力,C为坡面垫层的承载力系数,A为坡面垫层的有效面积。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坡面垫层的承载力,从而确定坡面垫层的承载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地基土的性质、工程的荷载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确定最终的坡面垫层承载力。

三、坡面垫层的变形计算。

坡面垫层的变形性能是指坡面垫层在承受荷载时的变形情况,它是坡面垫层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参数。

坡面垫层的变形计算公式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公式:δ = (q L^3) / (E B H^3)。

其中,δ为坡面垫层的变形,q为坡面荷载,L为坡面垫层的长度,E为坡面垫层的弹性模量,B为坡面垫层的宽度,H为坡面垫层的厚度。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坡面垫层的变形情况,从而确定坡面垫层的变形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基垫层底面处附加压力标准值Pz=[b(Pk-Pc)]/(b+2ztgθ )= 97.53 197.2 57.6
垫层底面处附加压力标准值Pz=[bl(Pk-Pc)]/[(b+2ztgθ )(l+2ztgθ )]= 141.42 kpa 垫层底面处土自重压力标准值Pcz =γ (d+z)= 垫层底每边超出基础宽度(不小于0.3)b1=ztgθ =
征值(垫层底面处经深度修正)faz=fak+η dγ [(d+z)-0.5]=

0.74 m
θ
垫层计算
垫层厚度z= 基础宽度b= 基础长度l= 垫层压力扩散角θ = 土容重γ = 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系数:η d= 独基计算结果(pz+pcz)-faz= 条基计算结果(pz+pcz)-faz=
表4.2.1
根据国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4.2.1条垫层厚度z应根据需换置软弱土的深度或 基础埋深d= 1.8 m 基 1.4 2.9 2.9 28 18 m m m 度 kn/m3 kpa
条基垫层底面处附
独基垫层底面处附加压力标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垫层底面处经深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 100 2 199.02 155.13

垫层底 — — 197.2 197.2 = = 1.82 -42.07 不满足 满足要求
压力扩散角θ(度)
中砂.粗砂,砾砂,园
灰土 换填材料 砾,角砾,石宵,卵 z/b 石,碎石,矿渣 粉质粘土,粉煤灰 0.25 20 6 >=0.50 30 23 28 。 。 注: 1.当z/b<0.25,除灰土取θ=28 外,其余材料均取θ=0 ,必要时宜由试 2.当0.25<z/b<0.5时,θ值可内插求得。 3.垫层厚度不宜小于0.5m,也不宜大于3m。 4.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300
θ
最后修改日期: 2003.6.12 需换置软弱土的深度或下卧层的城载力确定并符合下是要求: Pz+Pcz<=faz 基底平均压力标准值(包括基础自重)Pk= 180 kpa 基底处土自重压力标准值Pc=dγ = 垫层宽b'=b+2tgθ = 32.4 4.39 kpa m kpa kpa 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