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促胰岛素类制剂及二肽基肽酶抑制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治疗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治疗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中治疗的研究进展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其作用机理基于葡萄糖依赖性肠促胰素,能全面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时减少低血糖发生和体重增加的风险,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可能延缓疾病进程、安全性良好等治疗优势。

本文对DPP-4抑制剂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安全性做一综述。

标签:2型糖尿病;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Abstract】Dipeptide peptidase IV (DPP - 4)inhibitors as a novel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glucose-dependent mechanism of action based on incretin ,can reduce the overall three key indicators (fasting blood glucose,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while reducing the risk of hypoglycemia and weight gain ,with the protection of islet function ,may delay disease progression ,good safety and other therapeutic advantage .In this article the pharmacodynamic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curity of DPP 4 inhibitors were reviewed.【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ipeptide peptidase IV inhibitors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增加趋势。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肠促胰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摘要:随着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药物开发的迅猛进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和提供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也不断发展。

根据肠促胰素可以醋意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的生理特点,两类相关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被发明,作为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这两种药物均可有效降低血糖,且能不同程度的增加与降低患者的体重。

但在具体的临床映众中也需要评价和关注这两类药物带给患者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肠促胰素;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增多,对不同食物的选择增多,导致肥胖人数不断增多,患糖尿病人数逐年上升。

目前已研发出来肠促胰素类药物来治疗2型糖尿病,其主要包括胰升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

以下具体介绍两种药物的最新应用和临床进展。

一.肠促胰素的功能介绍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可以刺激胃肠道上皮分泌细胞产生肠促胰素,其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和肠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GIP)。

由消化道上皮组织的K细胞、L细胞分别产生的GIP和GLP-1受到血糖浓度的调控,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目前相关的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证实表明,健康人与2型糖尿病患者(T2DM)体内的GLP-1的功能优于GIP,也就是说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有显著的提高。

动物和人体的研究一致发现:GLP-1的分泌调控是受到血浆葡萄糖水平的影响,且它的降血糖效果亦具有血糖水平依赖性。

血糖愈高,其作用愈强;反之则减弱。

在卡路里限制状态(calorie restriction)下,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作用降至最低。

同时,GLP-1可下调T2DM患者餐后血浆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且GLP-1对其负反馈调节作用也受到血糖水平的调控。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诊的86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43),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给予DDP-4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糖达标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的FPG、2hPG、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

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8.37%,较对照组的67.44%显著提高(P<0.05)。

结论DDP-4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糖药物。

标签:2型糖尿病;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2型糖尿病是临床患病率较高的一种代谢系统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视神经损害、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口服降糖药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磺脲类、双胍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都是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类型。

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是最近几年发现的新的糖尿病治疗靶点,其能促进胰岛素释放,提高胰岛素水平,抑制DDP-4降解,发挥持续而平稳的降糖效果[2]。

该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运用DDP-4抑制剂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接诊的86例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通过运动及饮食干预,血糖仍控制不理想。

排除标准:合并内分泌疾病者;存在肝、肾、心、肺疾病者;贫血者。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組(n=43):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8~69岁,平均(55.21±6.43)岁,病程1~9年,平均(2.1±1.6)年;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40~68岁,平均(54.58±5.64)岁,病程1~13年,平均(2.9±1.5)年。

新型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新型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作为新型降糖药物,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其通过延长抑制DPP-4活性作用时间及促进肝脏分泌胰岛素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根据DPP-4抑制剂药物的不同药理活性、药动学及构效关系等情况,分析降糖药物的使用及研究进展,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标签: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糖尿病;二肽基肽酶-4糖尿病患者多出现各种胰岛素分泌失调及血糖不断升高的情况,严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等,其中以Ⅱ型糖尿病最为显著[1]。

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如低血糖、β-细胞功能损伤及体质量增加等,不仅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而且可能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一定的伤害。

本研究中针对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药效特点及差异予以综述,分析新型降糖药物的临床使用价值。

1 DPP-4成为Ⅱ型糖尿病治疗的最新靶点DPP-4主要由表达于肠道、肾脏、肺部及肝脏的各处细胞膜、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中的766个氨基酸构成,且其存在于内部机体中的底物只有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及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两类。

在完成进食过程后,两类激素的分泌物会随之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以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且此类激素可直接刺激β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存活,改善胰岛素原基因的翻译与转录,并补充其细胞内的胰岛素含量。

研究过程中发现DPP-4可有效抑制内源性肠促胰岛激素完成降解过程,并延长作用时间,因此可将其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2]。

2 DPP-4抑制剂的不同化学性质经调查临床实际应用的DPP-4抑制剂主要为沙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及阿格列汀等,此类药物虽然在作用机制等表现上相同,但是各种药物的结构表现出明显差异。

阿格列汀、西格列汀等药物与氨基酸残基共同发挥作用,而沙格列汀及维格列汀是通过对DPP-4产生抑制作用后呈现出双相过程,由于后者形成可逆复合物,在药物完全清除状态下仍保持抑制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表现出对DPP-4抑制作用更为持久有效。

【述评】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展望

【述评】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及其临床应用展望

【述评】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及其临床应⽤展望⽂章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8,34(8) : 629-633作者:洪天配⽥勍杨进摘要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改变了糖尿病治疗格局。

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包括胰升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这类药物可纠正2型糖尿病的多重病理⽣理学缺陷,在有效改善⾎糖控制的同时,不会带来低⾎糖和体重增加的风险,故⽬前已⼴泛应⽤于临床实践。

此外,以肠促胰素效应为靶点的药物研发仍处于不断探索进程中。

与肠促胰素相关的新型治疗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基础胰岛素固定剂量复⽅制剂、⼝服GLP-1受体激动剂、GLP-1促泌剂等,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应⽤于临床实践。

2型糖尿病(T2DM)既往的管理模式着重于降低⾎糖,⽽⾮纠正⾼⾎糖的病理⽣理缺陷,故⾎糖控制效果往往难以长期维持。

随着T2DM病理⽣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和治疗⽅法研发的快速进步,T2DM管理模式已由重点强调⾎糖控制达标转向针对病理⽣理机制的综合管理。

众所周知,T2DM是⼀类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少涉及8种病理⽣理缺陷,⾼⾎糖只是这些缺陷的特征性外在表现之⼀[1]。

T2DM理想的管理模式是在深⼊阐明其病理⽣理机制的基础上,采⽤各种⼲预措施纠正病理⽣理缺陷,从⽽达到治疗疾病、改善临床结局的⽬的。

肠促胰素药物的研发是近年来T2DM治疗学的重⼤突破之⼀,其可纠正T2DM发病机制'⼋重奏'中的6种病理⽣理缺陷,包括恢复肠促胰素效应、促进胰岛β细胞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抑制α细胞胰升糖素分泌、抑制肝糖输出、促进⾻骼肌葡萄糖摄取及改善神经递质⽔平异常[2],故其在T2DM治疗中的重要性⽇益凸显。

本⽂对肠促胰素类药物的研发历程、临床应⽤现状与发展前景进⾏了梳理和总结,以供读者参考。

⼀、回顾历史——肠促胰素效应的发现及其临床应⽤1.肠促胰素效应的历史沿⾰:1902年,Starling和Bayliss发现了第⼀个激素,即促胰液素(secretin)。

肠促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肠促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562)
万方数据
・100・
匿堂绫姿垫!i至!旦箜!!鲞筮!塑丛!ii堂垦!!璺卫i坐!堂:』坐!Q!i:∑尘:兰!,塑垒! 大剂量利拉鲁肽(1.8 mg)可使患者收缩压降低4.49
mmHg。
验显示,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均能降低患者HbA,。水平,后 者较前者作用更显著;利拉鲁肽更多地降低患者空腹血糖, 但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均可显著 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rley. 1iet等¨叫的实验发现,CNT03649和exendin-4可使高脂喂养 的APOE3Leiden转基因大鼠空腹血糖分别降低30%和28%, 体内胰岛素分别降低43%和65%。此外。CNT03649和 exendin-4还可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36% 和54%),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36% 和43%)。 Zhan等¨u的荟萃分析结果表明,与安慰剂对比,西格列 汀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和空腹血糖。Cai等[121比 较了维格利汀和安慰剂对血糖、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安 慰剂比较,维格利汀100 mg/d可平均降低HbA。。0.77%,平 均降低体质量0.95 kg;维格利汀50 mg/d可平均降低HbA.。 0.58%,体质量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King等¨副分析了二甲双胍分别联合利拉鲁肽每日1.8
Research in Use of Incrett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Endocrinology,Shanghai First People’S Abstract:The incretin years.According gon—like the

肠促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肠促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柳 岚 综述 雷闽湘 审校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内分泌科 , 湖南 长沙 410008)
摘要 : 肠促胰岛素如抑胃多肽 ( G IP) 和胰高血糖素样肽 1( G LP 1) 可以调节
细胞增殖பைடு நூலகம்细胞防御 , 在
细胞
刺激的胰岛素分泌上发挥重要作 用 。 G LP 1 可抑制胃排空 、 分泌和食物 摄入 , 运用于 2 型糖尿病患者可明显降低餐 后血糖 , 且发生低血糖风险小 , 尤其适用于 老年糖尿病 患者 。 天 然 GLP 1 在体内 迅速被 DPP I V 降解 , 目前 已有抗 降解 、 长效的 GLP 1R 配体用于 临床研究 。 DPP I V 抑制剂 可以发挥降糖作用 。 关键词 : 肠促胰岛素 ; 中图分类号 : R 587. 1 抑胃 多肽 ( G IP ); 胰高血糖素样肽 1( G LP 1); 2 型糖尿病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1773( 2005) 03 0223 04
[ 5]
3 肠促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3. 1 GLP 1 对人 体的作用 正 常人输注 GLP 1 ( 7 36) 酰胺后胰岛素分泌增加、 胰高血糖素分泌减 少 , 并可显著减少餐后血糖。与 G IP 不同, GLP 1 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仍有促胰岛素作用和降 糖作用。 同样, GLP 1 可 抑 制 人 的 胃 酸 分 泌 和 胃 排 空 , 而 GLP 1依赖的胃排空作用减弱与血糖转运和葡萄糖 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减弱相关。与胃排空和胰高血糖 素在血糖控制的重 要性上一致 , GLP 1 还 可降低 1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类似的研究证明, 在糖耐量 异常或糖尿病患者中输注 GLP 1 可增加
第 25卷第 3 期 2005年 6 月 y
国外医学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李祎亮;王菊仙;吴香玫;邹美香;李卓荣;王玉成【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年(卷),期】2008(17)20【摘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它通过刺激和保护胰岛B 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餐后血糖.二肽基肽酶Ⅳ(DPP-Ⅳ)抑制剂能增强GLP-1的活性,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症状,是一类新型的抗糖尿病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DPP-Ⅳ单用或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合用都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服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近年来已经成为糖尿病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文中就其作用机制、国内外开发现状、构效关系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总页数】7页(P1739-1745)【作者】李祎亮;王菊仙;吴香玫;邹美香;李卓荣;王玉成【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3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30019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R914.5【相关文献】1.降糖药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J], WANG Xin;HAN Jia-yi;NING Bao-ru;LIU Yang;CHEN Li-jiang2.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姚丽荣; 刘璠娜; 尹良红3.食源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J], 赵蕊;姚鑫淼;周野;管立军;张英蕾;李哲滨;沈卉芳;崔怡娟;卢淑雯4.二肽基肽酶4及其抑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J], 陈志会;杨艳;凃玲;徐西振5.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治疗Ⅱ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J], 金泽彬;贺颖;李正祎;张宸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的研究进展宝轶;石勇铨【摘要】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目前已获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而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主要在于如何优化自身特点和扩展临床适应证,具体包括延长GLP-1受体激动剂的有效作用时间、开发能口服的GLP-1受体激动剂、寻找可促进GLP-1分泌的新靶点、开发其他胃肠-胰腺生物活性肽类新药以及探求此类药物在1型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前景等。

%Incretin-based drugs include 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 receptor agonists and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which are permitted to be used for treating the type 2 diabetes at present an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mainly focuses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expand their clinical indications, including prolonging the effective duration, manufacturing oral agents and searching for the new target to stimulate the secretion of GLP-1 receptor agonists. Other gastrointestinal-pancreas bioactive peptide type drugs will be developed and their prospect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reatment of type 1 diabetes, obesity, cardiovascular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re explored.【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4页(P11-14)【关键词】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糖尿病【作者】宝轶;石勇铨【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00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机制的更深入认识,基于肠促胰岛素(incretins)的药物因具有能够恢复和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重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间的平衡等特点而成为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抗糖尿病药物发展概况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抗糖尿病药物发展概况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抗糖尿病药物发展概况作者:吴霞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肠促胰岛素的发现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各大制药公司已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药品,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或受体激动剂。

这些药物具有有效降低血糖、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以及不增加体重等优点,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

关键词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2型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97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7-0003-04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不断研究与认识,肠促胰岛素(incretin)因可促进β细胞复制和再生、抑制其凋亡以及改善α细胞功能而成为研究热点。

肠促胰岛素是一组胃肠激素,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eptide, GIP)[1]。

因为GLP-1会被GLP-1降解酶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迅速降解且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或多或少都存在GLP-1水平降低的现象,所以注射GLP-1受体激动剂和口服DPP-4抑制剂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和维持血糖水平稳定[2]。

本文简要介绍这两类基于肠促胰岛素的抗糖尿病药物的发展概况。

1 GLP-1受体激动剂1.1 艾塞那肽(exenatide)艾塞那肽是人工合成的含有39个氨基酸的exendin-4类似物,是美国批准的第一个GLP-1受体激动剂。

exendin-4是自希拉毒蜥(Gila monster)的唾液中分离得到的,与人GLP-1在氨基酸序列上具有53%的同源性[3]。

exendin-4不是DPP-4的底物,不会被迅速降解。

艾塞那肽能够激活GLP-1受体、由此发挥类似人GLP-1的作用,但因其N端不能被DPP-4降解,故血浆半衰期更长。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新进展——肠促胰岛素激素类似物及二肽酶-Ⅳ抑制剂

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新进展——肠促胰岛素激素类似物及二肽酶-Ⅳ抑制剂
被 抑 制 |】 4。高 胰 高 血 糖 素 血症 导致 肝 脏 葡 萄糖 生 成
张 茜 肖新 华
关键词 肠 促 胰 岛 素 激 素类 似 物 二 肽 酶 一 抑 Ⅳ 制 剂 2型 糖尿 病
增加 ,从而生成过多的葡萄糖。针对降低胰高血糖素 的治疗 将成 为一 种 新 的血糖 控制 方式 。
释放 。大量 研究 发现 ,G P 1 了促 进胰 岛素分 泌 作 L一 除
N uk等 [ ac :发 现 2型 糖 尿 病 患者 肠 促 胰 岛 素激 素对 胰 岛素 的刺 激 作用 显 著 降低 。降低 的原 因可 能是 肠 促 胰 岛 素激 素 的浓 度 低 或作 用 抵 抗 。2型糖 尿病 患 者 餐后 G P 1 度 降低 ,GP浓度 正 常或 增加 。说 明 L一 浓 I 2型糖 尿病 患 者对 GP抵抗 。这样 G P 1 为有 效 的 I L一 成 潜 在 2型 糖尿 病 治疗 的药 物 。
中 国 医 学科 学 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 京 协 和 医院 内分 泌 科 .北 京 1 0 3 070
A rn等 H 发 现 当血 糖浓 度 高 于 9 m /l ,G P 1 he o ] 0 gd 时 L 一
@ 2 0 h d ieP bi i o a y L 0 6 T eMe i n u l h g C mp n t c sn d
用外 ,还能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延缓肠排空 和 抑制 食 欲 l 。但 在 正 常 生 理情 况 下 G P 1 衰 期 3 ] L一 半 短 ,生物半衰期仅为 2 6 - 分钟 ,在血液 中被二肽酶一
1 ( P — ) 迅 速 降 解 。为 克服 这 一 缺 陷 ,现 研 究 V DPI V 开 发 了两类 药 物 :其 一 为肠 促 胰 岛素 激 素类 似 物 ,除 具 有 肠促 胰 岛 素激 素 的生 理 作 用 外 ,对 D P I 的降 P~ V 解 作用 不 敏感 ,半 衰期 延 长 ;其二 为 D P I抑 制 剂 , P— V 它 能抑 制 D P I活 性 ,防 止 肠 促 胰 岛素 激 素 失 活 。 P— V 肠 促 胰 岛素 激 素类 似 物 和 D P I 抑制 剂 的研 究 开 发 P— V 拓 展 了 2型糖 尿 病 治疗 的新 途 径 。 本 文 就 2型 糖 尿

二肽基肽酶_4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_王欣

二肽基肽酶_4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_王欣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as a new target of type 2 diabetes,and some drug candidat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entered clinical phases.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 of various reported inhibitors c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icient DPP4 inhibitors. KEY WORDS: DPP4 ; DPP4 inhibitor; type 2 diabete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 糖尿病患者数量在不 断增加。全 世 界 现 有 糖 尿 病 患 者 约 1. 94 亿, 预 计 到 2030 年, 糖尿病患病人数将升至 3. 66 亿
。其催化活性位点是以 Ser630 为中心的五肽片段。 替
4 失去催化活性。 可以被 DPP4 水解的 换该片段则使 DPP寡肽有 2 个共同的特征: 即含有 30 ~ 80 个氨基酸并且第二
“新世纪优秀人才 ” 20100480655 ) ; 天津医科大学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21202120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012T50237 , 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 ( 20100101 ) 作者简介: 王欣, 女, 博士, 讲师 Tel / Fax: ( 022 ) 83336658 研究方向: 药物合成与分析 Email: chengxianchao@ aliyun. com Chin Pharm J, 2013 November, Vol. 48 No. 21 · 1789·

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的临床作用研究进展

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的临床作用研究进展

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的临床作用研究进展摘要肠促胰岛素是一类在食物刺激下由肠道细胞分泌并能促使胰岛素分泌的激素,与之相关并已用于临床的药物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两类。

本文简要介绍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的临床作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2型糖尿病的病因复杂且涉及多个方面。

目前,生活方式改变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是最好的初始干预措施。

然而,随着自然病程的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日后不可避免地都需要再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肠促胰岛素系统功能的紊乱已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人摄入营养物质后会刺激肠黏膜释放某种因子;1964年Elrick等[1]发现,在血糖水平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健康人口服葡萄糖后会比经静脉内注射葡萄糖后引起更多的胰岛素分泌,这种现象被称为“肠促胰岛素”效应。

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口服葡萄糖和经静脉内注射葡萄糖后引起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相当。

因此,肠促胰岛素系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促进胰岛素生物合成及分泌的过程,主要涉及两种激素即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的生物学行为[2-3]。

这两种激素释放入血后都会很快地被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所分解而失去活性。

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及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制定的指南已经声明,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二线用药。

近年来,随着对肠促胰岛素的不断认识及其相关药物的研究,已发现肠促胰岛素相关药物不仅对糖代谢有作用,而且还会影响脂代谢、胃肠道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骨骼系统等。

肠促胰岛素激素类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肠促胰岛素激素类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

肠促胰岛素激素类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于波【摘要】In recent years,is in the form of incremental increase in diabetic patients, disease of diabetes has become a serious hazard to human health.New - type 2 diabetes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current drugs.Studies have shown that glucose - dependent - insulinotropie polypeptide (GIP)and glucagons like peptide - 1 (GLP-1) is an important im promoting human insulin hormone, GLP-1 and GIP for balance of human body glucose steady sta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GLP-1 and GIP developed glucagon -l sample peptides analogues and agonists and dipeptide peptidase-4 inhibitors, have wide clinical value and market prospects.%近年来糖尿病患者递增,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新型2-型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当前药物研究的一大热点。

研究表明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e polypeptide,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s like peptide-1.GLP-1)是人类重要的肠促胰岛素激素,GLP-1和GIP对于保持人体葡萄糖稳态平衡意义重大。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28 1 第 卷 2 0 年O 5 第 9基肽酶 I V抑制剂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吕 晓 川 . 伟 夫 王
( 中国人 民解 放军 总 参警 卫 局保 健 处 , 北京
10 1) 0 0 7
『 要】 摘 二肽 基 肽 酶 1(ppi l et ae , P 一 ) 制 剂 类药 物 通 过抑 制 D P 4减 少 胰 高 血糖 素 样肽 - (L 一) Vd et y pp ds D P 4 i d i 4 抑 P一, I P1 G 的 降解 , 加 G P 1的血浆 浓 度 , 善 餐后 血 糖 控制 , 治疗 2型糖 尿 病 的新 途径 。 目前 , 市 的 DP - 增 L- 改 是 上 P 4抑制 剂 有 西他 列 汀(i pi N 维 格列 汀 (i al t ) S @ t)I n Vl gp n。通过 检 索上 述 D l 4抑制 剂 公开 发 表 的 临床研 究 , d ii P一 P 综述 其 临床 研 究 进展, 结果 表 明 , 他列 汀 和 维格 列 汀作 为 D P- 制 剂 , 西 P- 4抑 单独 或 与二 甲双胍 、 吡格 列酮 、 罗格 列 酮联 合 用 于治 疗 2
腹 血糖 f 线值 1. m l ) 别 降 低 06r o L维 格 列 汀 基 0 5m o L分 5 / .e l ( t / o 5 gq ) 1 m l ( 格 列 汀 每 天 10m ) = . 1; 0m ,a和 . m oL维 3 / 0 g( 0 0)与 P 0
[ 章 编号】 1 7 - 2 0 2 0 )O b- 2 — 2 文 6 3 7 1 (0 8 1 ( )0 1 0
02k . g和01k , 慰剂 组 患者 体 重增 加 11k 。低血 糖 发 生 . g安 . g 率各 组 之 间相 似 , 他列 汀 组 胃肠 道反 应 略高 。其他 不 同人 西 群为期 l 2周 或 1 8周 的西 他 列 汀单 药 试 验 也 得 到 相 似 的结

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李娜;李峰【摘要】随着肠促胰素的发现,胰岛α细胞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的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糖尿病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糖尿病状态下胰岛细胞病理生理变化及比较两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胰岛功能衰竭的患者提供此两类药物的一些应用指导。

【期刊名称】《药学研究》【年(卷),期】2015(034)008【总页数】4页(P477-479,484)【关键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岛α细胞;糖尿病【作者】李娜;李峰【作者单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山东济宁27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7.151970年Unger发现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mellitus,T1DM)患者在胰岛素缺乏的同时伴有胰高血糖素的异常升高;1981年Unger和Oric提出了糖尿病发病的“双激素学说”,认为糖尿病是由β细胞和α细胞功能共同异常所致,即胰岛素分泌相对减少,胰高血糖素相对增多的共同结果[1],该学说已得到广泛认可及证实。

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胰岛素分泌受损和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往往伴有绝对或相对的空腹和餐后胰高血糖素的增高[2]。

近年来随着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发现及其广泛研究,人们发现GLP-1不仅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作用于胰岛β细胞,也能作用于胰岛α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3]。

同时GLP-1还有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及胰腺外作用[4]。

由此研发出的GLP-1受体激动剂及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研究的总结,对糖尿病患者,尤其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甚至衰竭患者在此两类药物选择上给予一些提示。

胰岛细胞包括α、β、δ、PP细胞4种,其中胰岛α细胞和β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90%以上,而且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这两种对血糖影响最大的激素分别主要由胰岛素β细胞及α细胞分泌。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基于肠促胰岛素的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 年 来 ,随着 对 2型 糖 尿 病病 理 生 理 机 制 的更 深 人 认 识 ,基 于肠促 胰 岛素 ( i n c r e t i n s )的药 物 因具 有 能 够恢 复 和改善胰 岛 和 B细 胞功能 、重建胰 岛素 和胰
o n t h e o p t i mi z a t i o n a n d e x p a n d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i n d i c a t i o n s ,i n c l ud i n g p r o l o n g i n g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d u r a t i o n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o r a l a g e n t s a n d s e a r c h i n g or f he t n e w t a r g e t t o s t i mu l a t e he t s e c r e t i o n o f GL P一 1 r e c e p t o r a g o n i s t s . Ot h e r g a s ro t i n t e s t i n a l — p a n c r e a s b i o a c t i v e p e p t i d e t y p e d r u g s wi l l b e d e v e l o p e d a n d t h e i r p r o s p e c t s o f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t r e a t me n t o f t y p e 1 d i a b e t e s , o b e s i t y ,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a n d n e u r o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d i s e a s e s a r e e x p l o r e d . KEY W ORDS i n c r e t i n - ・ b a s e d d r u g s ; d i p e p t i d y l p e p t i d a s e ・ - 4 i n h i b i t o r s ; g l u c a g o n - - l i k e p e p t i d e - - 1 r e c e p t o r a g o n i s t s ; d i a b e t e s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

王璐;邸阜生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7(013)001
【摘要】肠促胰岛素类似物(incretin mimetics)是一类具有多种抗高血糖作用的新型降糖药物,它模拟胰升糖素样肽(GLP)-1的作用;二肽基肽酶(DPP-Ⅳ)抑制剂抑制GLP-1的降解.这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增加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抑制不适当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缓胃的排空;和抑制食欲.研究显示,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还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新生的作用,可能会成为未来2型糖尿病(T2DM)治疗领域的新药.目前,几种肠促胰岛素类似物和DPP-Ⅳ抑制剂正在进行T2DM治疗的末期临床试验.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王璐;邸阜生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代谢科,天津,30017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代谢科,天津,300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1
【相关文献】
1.肠促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郭燕羽;史丽萍
2.DPP-Ⅳ抑制剂——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策略 [J], 吴菁;谷卫
3.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J], 马莹;刘艳
4.肠促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J], 郭燕羽;史丽萍
5.胰岛素类似物与人胰岛素在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价效比分析 [J], 丁慧;袁迎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76・及其他抑{训生痰触前神经元传递i立程中,需要突触传递埘。

l胎信g-在A#,P,在POMC神经元如何调控HGP尚未完全清楚。

神经元从葡萄糖氧化中得到大多数ATP,故脑葡萄糖的感受对食物摄取,交感.冲经清胜及胄&量消耗懒重要角管圳.大鼠第三脑室葡萄糖水平不同,改变食物摄入及其相关反应导致低血糖咖1。

第三脑室或MBH葡萄糖乳酸盐抑制HGP,独立于循环中胰岛素的改变阱1。

脑葡萄糖乳酸盐作用依赖乳酸盐代谢为焦葡萄糖酸盐(Pyruvate)(通过乳酸脱氢酶)。

帅a把转化为乙酰辅酶A(经PyTuvate脱氢酶)并联接中枢K(触:P)通道吲,最终使脑感受营养素作用从而调控HGP。

MBH感知激素及营养素及接着抑制HGP是依赖下丘脑K(ArP)通道神经元的高度极化脚.过度喂养引起IR,导致下丘脑调控HGP缺陷,电生理研究提示LRb缺乏的Zucker大鼠呈肥胖及瓜,且胰岛素激活弓状核神经元的K(ArP)通道受损∞‘。

短期过度喂养的大鼠可致肝胰岛素抵抗,但无外周(肌肉及脂肪组织)m,这也是人取的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下丘脑对营养素及激素感知受损,而中枢抑制脂质氧化是通过抑制MBH中的肉毒碱转化酶-1(CPT.1)以恢复下丘脑的长链脂肪酸辅酶A(LCFA-COAs)水平及使过度喂养大鼠的食物摄取及葡萄糖稳态平衡正常化,显示了恢复下丘脑脂肪感知可能是治疗过度饮食引起的肥胖及瓜的有效途径。

细胞因子,肠促胰岛素,神经元的作用:除瘦素及胰岛素外,其他脂肪因子、肠促胰岛素(incretin)及细胞园子亦参与中枢调控HOP。

脂联素由脂肪细胞产生,是被认为有益的脂肪因子。

在瓜个体脂联素低,而在胰岛素敏感个体脂联索高,表明它具有胰岛素敏感作用[2-al。

给脂联素于第三脑室导致室旁核ACTH释放激素(CRI-i)表达及FOS免疫活性,致能量消耗增加,体重及循环中葡萄糖及脂质水平减少阱1。

有报告两种脂联素受体之一adipoRl表达于弓状核,故有理由相信脂联素参与下丘脑调控HGP。

抵抗素(gesistin)是另一脂肪因子,可致m,它经中枢途径部分参与调控HGP,输注抵抗素于MBId或第三脑室增加HGP哳1。

第三脑室内抵抗翥增加下丘脑神经肽Y(NPY)及AgP.P表达,提示抵抗素参与下丘脑神经元调控HGP。

给抵抗素子中枢,显著、选择性抑制高胰岛素血症对肝糖分解,但不能改变肝关键的糖异生酶(磷酸焦葡萄糖羟化激酶及葡萄糖-6磷酸酶)的表达,提示中枢抵抗素导致肿瘤坏死因子a、白介素-6在肝表达及细胞因子信号3(SOCS-3)的抑制嘲,并减少STATs蛋白表达。

肝STATs具有介导下丘脑信号在肝的转录作用,故肝STATS减少对肝瓜有贡献,并增加肝SOCS-3表达㈨。

这些结果显示下丘脑除调控肝代谢外,尚能参与前炎性因子的内环境。

相反,细胞因子n吓吨在肝细胞减少胰岛素信号,因为TNF-《x可致胰岛素受体底物分子丝氨酸磷酸化,可减少胰岛素激活P13K的能力删。

故细胞因子能调节下丘脑调控HGP,这是因为葡萄糖稳态平衡在炎症时明显受损,导致应激引起的高血糖症及低血糖症,细胞因子可致IR,高血糖症或低血糖症。

给IL-Ip于第三脑室,导致野生的及瓜的db/db小鼠长期低血糖。

Ⅲ.1B致低血糖可能部分是由于介导急性抑制HGP。

TNF-a可能在下丘脑抑制胰岛索及瘦素引起的P13K信号剀,从而不利于白介素-6葡萄糖的稳态。

已知肠促胰岛素之一胰高糖素样R-I(Gml)通过MBH调控HGP。

G【Bl受体主要表达在PoMC神经元m1。

若干药物治疗的靶目标是肠促胰岛素系统。

这些有益作用部分是由于下丘脑调控HGP,现有的数据显示胃肠或脂肪组织神经元可感受营养素通过脑调控HGP蜘。

(参考文献略,读者需要可向编辑部索取)收稿日期:2009-10-09(责任编辑:王静)肠促胰岛素类制剂及二肽基肽酶抑制物的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褚建平【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0800(2009)12-1276-04近年来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重大变化,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作者单位:宁波市第一医院,浙江宁波3150lO作者简介:褚建平(1962~),男,浙江省宁波市人,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传统的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及噻啶烷二酮类药物等外,出现了许多新型药物。

下面就药物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1肠促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重要的肠促胰岛素成员之一,它是由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由末端空肠、回肠和结肠L细胞分泌,是胰高血糖素原(pro-班位塞田医堂2QQ2生12且麓2L益j臣监期glueagon,PG)基因翻译后加工的产物。

在葡萄糖刺激下由肠段L细胞分泌的PG被裂解为肠高糖素相关胰多肽(glicentinrelatedpancreaticpolypeptide,GRPP:PGl~30)和胃泌酸调节素(ox-yntomodulin:PG33~69),同时产生等分子的GLP.1(PG72~108)、GLP-2(PGl26~158)和插入肽-2(m.2)。

其中无活性的GLP.1(1~37)甚PPG72~105进一步水解切除6个氨基酸后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GLP.1(7~37),其中一部分分子C端的一个氨基酸被分解,余端被酰胺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GLP-l(7~36)酰胺,是GLP-I主要的天然肽,占80%。

目前已经克隆出人类GLP.1受体的反转录DNA,并从毒蜥蜴毒液中提取出该受体的兴奋剂exendin-4和抑制剂exendin(9~39)酰胺。

1.1GLP-1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胰岛的作用。

正常生理状态下,进餐后血浆中的胰岛素分泌迅速增加,而胰高血糖素水平则应迅速下降,两种激素相互协调以完成餐后高血糖的控制。

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光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延迟,更重要的是餐后胰高血糖素水平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胰岛素分泌上的缺陷,但餐后的高胰高血糖素水平是目前使用的降糖药物无法纠正的。

因此可以说目前所使用的降糖药物无法从根本上纠正2型糖尿病的这一病理生理特点。

GLP・l却在这方面却有其独特的作用。

GLP-I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作用:GLP.1在胰岛p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当GLP-1与受体结合后,通过一系列的信号传导使葡萄糖信号转导途径中一些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磷酸化而促使胰岛素分泌,更重要的是这一作用是葡萄糖依赖性的,血糖愈高,作用愈强,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其作用消失。

这一特点既可以降低餐后的高血糖,又可避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

GLP-1不仅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作用于胰岛素生物合成、基因转录的各个过程中。

另外GLP-l还能上调与胰岛索分泌相关的基因表达,如葡萄糖激酶、葡萄糖转运子.2基因等。

GLP.1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抑制胰高血糖素(glucagon)多)"泌,尽管目前对其具体调节机理尚不清楚,但这已被大量试验所证实。

与目前所使用的降糖药物相比,GLP.1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胰岛素分泌的不足或延迟,更是纠正了餐后的高胰高血糖素水平,从而使血糖控制能够更好地符合正常生理特点。

研究还发现,GLP-l能够刺激大鼠胰岛D细胞和胰岛细胞培养物分泌生长抑素。

而目前最为引人关注的是GLP-1还具有促进胰岛B细胞增殖、新生及抑制其凋亡的作用,因为这一作用的发现将有可能逆转2型糖尿病的进程,这更是目前使用的降糖药物所不具备的功能。

(2)抑制胃动力和胃酸分泌。

GLP.1通过迷走神经的介导,抑制胃动力和胃酸分泌,延迟胃排空,并可阻滞肠道平滑肌活性,减少肠道运输,抑制食物的酶性分解,从而减少对营养的吸收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3)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

研究发现在正常人体中注入略超生理剂量的GLP-1能够显著提高研究对象的饱食感,减少其对食物的摄取。

这种作用在非糖尿病肥胖者及患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者中也被证实。

(4)对心血管的效应。

近期还有研究发现,GLP.1改善了合并冠脉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Ⅲ。

动物实验中发现,GLP.1能舒张大鼠股动脉环,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不依赖血管内皮和一氧化氮。

’。

GLP-l的这种独立于代谢控制的血管调节功能无疑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防治展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Dttr-iI培等01对脑室内注入GLP-1的小鼠研究发现,GLP.1能够提高小鼠的认知能力,并表现出了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1.2GLP.1类似物在生理状态下由于GLP.1能被二肽基肽酶IV(DPP-IV)迅速降解,DPP.IV将GLP-l从N端第2位丙氨酸处水解掉2个氨基酸,使其转变为无活性的GLP-1(9~36)酰胺和GLP・1(9~37),所以其半衰期仅有短短的几分钟,这极大地限制了GLP—l在临床上的应用。

因此如何延长GLP-l的生理作用时间而又不影响其生理功能成・1277・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如对GLP-l类似物的研究。

GLP-l类似物或是通过对GLP-1结构的改造,或是与GLP.1具有结构上的同源性,因此克服了DPP-IV的降解,延长了其半衰期时间。

尽管存在结构上的差异,但GLP-1类似物具有与天然GLP-l同样的生理功能。

在血糖调节方面GLP.1类似物同样能够呈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和摄食等。

大量的临床试验已初步证实了GLP-l类似物除能够良好地控制血糖外(降低HbAlC),还能够减轻患者的体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13的功能,目前已经在动物模型中证实GLP-l及其类似物有促进胰岛13细胞增殖、新生及抗胰岛13细胞凋亡的功能。

目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研究较多的几种GLP-1类似物有:(1)Exenatide。

礼来公司研发的Exenatide目前已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不能理想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Exenatide是人工合成的OXell-din-4,后者最初由毒蜥蜴唾液中分离得到。

exendin-4含有39个氨基酸,具有53%的氨基酸序列与人类GLP-1一致。

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exenatide后约2h达到血药峰浓度,其半衰期约2.4k药理作用持续约6h,主要通过肾脏代谢。

目前推荐exenatide的剂量使用方法是:第1个月皮下注射5嵋,bid。

之后lOlag,bid。

其主要副作用是轻中度的恶心,主要发生在使用的初期。

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exenatide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

exenatide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水平,那它会不会影响正常生理状态下机体对低血糖的调节呢?对12个健康志愿者的试验结果显示:在正常血糖水平时,eXella*tide组胰岛素分泌是对照组的3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