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894年, 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

到1914年, 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0万美元, 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

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 《辛丑条约》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二十一条》2.张明在图书馆查阅中国近代史资料时看到了一段介绍“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 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B.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 民主思想B. 军事技术 C. 政治制度 D. 风俗习惯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也是一部抗争史,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 中国的外交史B. 中国的民族关系发展史C.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D. 近代化的探索史6.中国近代化开端于()A. 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 B.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C. 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 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7.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 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 “我办了一辈子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 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8.(2011·泰安学业考试)他, 历史上褒贬不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的清政府代表是()A.李鸿章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左宗棠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哪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A.林则徐 B.关天培 C.丁汝昌 D.邓世昌3.“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以上条文出自()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揭开维新运动序幕的是()A.公车上书B.光绪帝发布变法令C.严复译述《天演论》D.康有为上书光绪帝5.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也是各阶级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抗争史。

其中农民阶级作为主体进行的抗争活动有()①太平天国运动②虎门销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运动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6.如下图人物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奋勇杀敌、壮烈殉国,他是()A.左宗棠B.邓世昌C.李鸿章D.关天培7.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

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第1 页共6 页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程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D.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历程8.洋务运动时期筹建的新式海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A.黄海海战 B.旅顺战役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9.此漫画名为《“惩罚”中国》,它讽刺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11.有学者认为,戊戌文化是以救亡图存为主题的、与儒家文化相对抗的具有资本主义文化萌芽性质的新文化。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从19世纪60—90年代开展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史实,用下列哪一专题来概括最为恰当()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经济和社会生活2.1901年2月14日,清廷颁布上谕:“本年夏间,拳匪搆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叠命庆亲王奕勖、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

”结果签订了()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九国公约》3.北洋舰队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直接导致这支舰队覆灭的战役是()A.廊坊战役 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4.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突出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这就是()A.废除了科举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C.建立了北洋海军 D.促进了思想启蒙5.历史课上老师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学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4条,你认为正确的是()A.洋务派主观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C.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民用工业D.洋务派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6.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不包括()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7.《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A.开埠通商 B.索取赔款 C.割占土地 D.开办工厂8.2012年9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第67届联大发表讲话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1894年日本通过发动战争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钓鱼岛割让给日本。

”这里的战争和条约指的是()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9.严重冲击中国民族工业,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0.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之门的洋务运动选择“自强、求富”的途径是()A.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改变清朝的经济政策C.鼓励大商人开矿办厂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11.报载:2013年4月17日,正值《马关条约》签署纪念日之际,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赴中国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D.抵制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2.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全面支持筹划变法的皇帝是()A.光绪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道光帝3.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4.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

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5.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

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开放通商口岸 B.实行君主立宪C.废除八股文章 D.学习军事技术6.9月7日,“条约”正式签订,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托夫说:“1900年的对华战争为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

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等。

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7.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8.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哪一个历史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同学们给出了四种答案,请你帮大家选出正确的一项()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D.戊戌政变的发生9.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日本极右势力为达到攫取钓鱼岛的目的,曾演出了一场捐资购买中国钓鱼岛的闹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究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单项选择题1.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局归并。

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A. 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C. 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消费技术D. 局部抵抗了外国经济权力的扩张2.民国时期的小说家包天笑在晚年追叙说:“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

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

〞他文中这些情形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九国公约?3.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

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A. “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B. 近代新式教育的开展C. 大生纱厂的兴衰D. 黄埔军校的创立4.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5.历史记录片?1911,东交民巷?里有以下几个镜头,其中与历史不符的一个是A. 某国使馆举行舞会B. 居民熙熙攘攘C. 外国军队驻扎D. 各国使馆林立6.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以下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为中国的近代化开拓了道路D.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7.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

〞该诗中的“议和〞与以下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1865-1895年,中国都市的风貌因大量机械化工厂的开设而改变了,这些工人都为中国人所有,但都依赖外国的设计并使用引进的技术。

”材料表述的社会背景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 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5.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中写道:“张之洞为了使汉阳铁厂放在他的湖广总督府鼻子底下,厂址选在地势低洼,离煤铁资源很远的地方,仅垫高铺平就花去三十多万两银子,资金超出计划,只好一再追加。

”这反映出洋务派( )A.办军事企业缺乏经验B.对企业管理封建落后C.办企业是为中饱私囊D.办企业资金严重匮乏6.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 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D.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2.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洋务运动时说:“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洋务运动的“杰出人物”包括()①林则徐②曾国藩③李鸿章④左宗棠⑤张之洞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3.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

”材料反映了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民主思想B.政治制度C.军事技术D.风俗习惯4.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认识到“自强”须以“求富”为根基,创办一批民用企业。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上海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5.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

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鸦片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6.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对华侵略战争。

史称()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雅克萨之战7.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左宝贵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中弹牺牲。

他牺牲于()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9.CCTV《探索发现——晚清秘史》之纪录片《北洋水师》把清朝北洋水师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过程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含答案)

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B.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 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2.李鸿章为增强晚清国防力量,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开平矿务局 D.上海机器织布局3.图中哪位人物是黄海海战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A. B. C. D.4.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C.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6.“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与此诗相关的战役是()A.虎门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青浦大捷7.辛亥革命前著名民主革命家陈天华在他的《猛回头》中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外国在使馆界驻军C.以海关税、盐税作赔款担保 D.保证严禁人民的反帝活动8.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明定国是》诏的颁布 D.戊戌政变9.“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写于()A.1843年 B.1894年 C.1896年 D.1902年10.这场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这场运动是()A.新文化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绿林起义11.以下是江南制造总局大事记(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江南制造总局()①属于清政府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②培养了掌握近代科技的人才③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④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被停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含解析)

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含解析)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题号一二总分得分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范围:第4课至第7课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3河南辉县期中,4,★★☆)他们认为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清朝的统治就可以长治久安。

“他们”所属的派别是(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洋务运动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

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湖北织布局3.[横向对比](2023陕西高陵第一次段考,5,★★★)以下是洋务运动时期部分企业信息简表,这些企业属于( )企业名称情况简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一度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开平煤矿近代大型新式采煤企业汉阳铁厂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经营不善,多有亏损A.军事企业B.民用企业C.外资企业D.中外合资企业4.[历史解释](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5,★★☆)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19个近代军事工业企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业企业,至1894年,洋务企业总资本达26344万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

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立了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务运动为中国工业近代化奠基 B.洋务运动是一次成功的自救运动C.洋务运动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D.洋务派建立的海军有力地保护了海疆5.[家国情怀](2023河北渤海新区京师学校第一次月考,3,★☆☆)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在中国黄海勇击日寇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宝贵D.邓世昌6.[国防教育·海权意识](原创)国防教育片《甲午甲午》采取实地摄制、史料回放、动画再现、专家评述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勾勒19世纪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重现甲午动人心魄的战争进程。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单选题1.“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这里评价的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2.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见面时可能谈及的话题是()A. 北洋海军的组建及其训练情况B. 中日海军在黄海战事的进展C. 康有为正在推行的变法D. 《新青年》杂志中的相关内容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反映出义和团的主要斗争目标是()A. 清政府B.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 资产阶级D. 汉族地主武装4.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A. 《南方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5.在民族危机日趋严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诏书,宣布变法的皇帝是()A. 同治皇帝B. 道光皇帝C. 光绪皇帝D. 宣统皇帝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l0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A. 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B. 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C. 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7.在中国被日本打败举国同仇敌忾之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冒着于夫所指、身败名裂的风险,冷静地提醒人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进而提出向仇敌学习。

他们的意图是()A. 吸取经验进行革命B. 仿效日本变法强国C. 维新变法推翻清朝D. 学习西方抵御侵略8.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A. 签订《东京条约》之后B. 签订《北京条约》之后C. 签订《南京条约》之后D. 签订《马关条约》之后9.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 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 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 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 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10.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 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2017•鄂州)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据此可见()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是19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

这位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3.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A、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D、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

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5.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

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

前车之撤,可以为鉴。

”“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6.(2017·贺州)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主要表现是()A.赔款白银4.5亿两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拆毁大沽炮台 D.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2.“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①严复②谭嗣同③康有为④梁启超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3.在戊戌变法法令中,属于文化教育的内容是()A.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D.训练新式军队4.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这一历史亊件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爱国运动时期6.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代表的是()A.李鸿章 B.奕䜣 C.慈禧 D.张之洞7.某班正在演出历史剧《百日维新》,其中一个演员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这位同学扮演的角色是()A.谭嗣同 B.梁启超 C.光绪帝 D.康有为8.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然没能达到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中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措施是()A.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一批近代企业B.创办京师大学堂,“中西并用”“广育人才”C.修建京张铁路,废除科举制度D.创办大生纱厂,提供引进外资9.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思想文化10.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

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开放通商口岸 B.实行君主立宪 C.废除八股文章 D.学习军事技术1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及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

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0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

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 《辛丑条约》B. 《马关条约》 C. 《南京条约》 D. 《二十一条》2.张明在图书馆查阅中国近代史资料时看到了一段介绍“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里的“礼物”是指()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B.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C.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A. 民主思想B. 军事技术 C. 政治制度 D. 风俗习惯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 中国的外交史B. 中国的民族关系发展史C.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D. 近代化的探索史6.中国近代化开端于()A. 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 B.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C. 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 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7.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 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 洋务运动劳而无功C. 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8.(2011·泰安学业考试)他,历史上褒贬不一。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清末洋务派的主张。

洋务派属于()A.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地主阶级D.无产阶级2.下图是小历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C.安庆内军械所D.福州船政局4.1864年,李鸿章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可危之甚”。

他主张()A.创办民用企业B.兴办新式学校C.引入新式交通D.组建新式军队5.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

作之君,作之师,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

这是传统孵育出来的社会心理……洋务工业的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官领其总,商出资本,无疑是一种切实的倡率引导。

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这反映了洋务运动()A.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开启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维护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6.“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和李鸿章其实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使战争继续下去,但他们找不到办法使日本同意停战。

”材料中的“战争”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侵华战争7.以下示意图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事件。

其中①应为()A.关天培抵御英军的进攻B.曾国藩围困天京C.邓世昌撞击“吉野号”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8.近代中国清政府屡战屡败,被迫和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该现象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新文化运动时期2.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来往,商议谈论。

在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是( )A.师夷长技、自强B.民主、科学、新青年C.民族、民权、民生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1865年,他购买了上海虹口“洋泾浜外国厂中机器之最大者”美商旗记铁厂。

他将这座能够修造轮船枪炮的工厂与原来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两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

“他”是( )A.李鸿章B.张之洞C.左宗棠D.曾国藩4.(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1877年,轮船招商局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产业,中国水域中中国资本的轮船吨位达到400万吨,占中外船只总吨位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说明洋务运动( )A.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B.开启了军事工业近代化之路C.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5.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

”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6.(2019·广东江门模拟)某班排练一部有关《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众反应的情景剧。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_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_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_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卷_含答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选择题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之后2.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二十一条”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4.“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抗击的侵略者是()A. 英军B. 英法联军C. 俄军D. 八国联军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6.如图名叫《扯线木偶》,它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状况?()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7.《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

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洋务运动C. 公车上书D. 新文化运动8.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A. 创办军事工业B. 开办民用企业C. 兴办新式学堂D. 派遣留学生9.“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A. 创办京师大学堂B. 开放言论C. 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D. 准许创办报刊和组织强学会10.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兴起最早从哪个时候开始()A. 洋务运动期间B. 维新变法期间C. 新文化运动期间D. 国民政府期间11.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自强”与“求富”②“民主”与“科学”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扶清灭洋”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12.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中不包括()A. 湖北织布局B. 轮船招商局C. 江南制造总局D. 汉阳铁厂13.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重庆②上海③天津④南京A. ④②③①B. ②④①③C. ①③④②D. ②④③①14.“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A. 《尼布楚条约》B. 《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①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③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④孙中山——辛亥革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重要事件是()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17.义和团揭帖云:义和团,起山东,只因鬼子闹中原。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一年发生在()A. 1900年 B. 1889年 C. 1901年 D. 1895年2.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3.“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C.清政府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4.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5.下图为2016年初水下打捞出的清代沉船“致远舰”舷窗图片。

提到此舰,我们会联想起120多年前那场激烈的海战,更不会忘记那场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邓世昌6.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历程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7.2016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致远舰的发现入选其中。

致远舰将士壮烈成仁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 A B. B C. C D. D8.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9.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等。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C.鸦片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2.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如下图,在中日甲午战争博物馆内,我们有可能看到以下哪一人物的事迹()A.林则徐 B.李秀成 C.左宗棠 D.邓世昌4.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5.能够说明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不平等条约是()A.《北京条约》 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6.近代日本征得清政府的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

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鸦片战争前夕 B.戚继光抗倭前夕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7.戊戌变法时期,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是()A.蔡锷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划海防④培养人才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9.“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

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

”材料所述应是()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10.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B.公车上书C.创办《万国公报》 D.同盟会的成立11.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求富 C.自强 D.师夷长技12.《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一项规定是()A.赔款4.5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13.历史上的“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个条约签订以后()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A.小华:邓世昌在威海卫战役中壮烈牺牲B.小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C.小林:《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小王:《马关条约》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加剧15.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A.双方互有损失 B.日本舰队全军覆没C.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6.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抵制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17.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涛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

该现象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
2.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C.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D.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3.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的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
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
举办新式学校。

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发展近代产业,维护清朝统治
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4.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的原因不包括( )
A.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B.洋务企业经营管理带有明显的官僚衙门作风
C.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
D.洋务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5.某班举行“甲午中日战争祭”的主题班会,以哀悼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烈。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①邓世昌②丁汝昌③谭嗣同④聂士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6.与以往条约相比,日本在《马关条约》中获取的新权利是( )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7.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右图所示报刊主要
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