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6-9课)复习课件(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
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说课稿(1)教材的分析我们现在复习的初二历史(上)讲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建国前的近代史知识。
教材围绕两条鲜明的主线,即: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两条主线,每个单元主题鲜明,在编排上既是以时间为顺序,又在内容上层层递进。
这节课复习的是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列强的侵略带给中国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同时又猛烈的冲击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迫使中国向近代化的方向发展。
这是本单元与第一单元的内在联系。
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这条主线的集中体现,是个重点。
它安排了四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这四课呈现出明显的层层推进的特点,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的变革,到思想文化领域的自觉性革命。
综合四课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探索不仅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荡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但最终未能使国家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以此引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到底谁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呢?(2)学生的情况初三学生掌握了一些复习的方法,大多数能根据导学案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
但是,学生对一些史实还是不熟悉,在分析某些问题时不能深入下去,或是不能有深刻的感悟、体会。
再就是不能建立起知识结构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3)达成的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历史事件的基础知识。
2、熟记洋务运动的评价、百日维新内容、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意义、新文化运动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总结面对危机,中国不同阶级探索近代化的措施和结果。
重、难点是知识目标1、2。
我准备采取让学生自主复习为主,通过师生互动,同学合作完成教师设计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的记忆和理解。
(4)教学的设计1、由旧知导入新知。
首先复习第一单元:中国被侵略和中国人抗争的知识点,然后导入本单元,为了救亡图存,各阶级、各阶层进行的近代化探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6—9课)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提纲(3)
第二单元(6—9课)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近代化探索线索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哪些事件:(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地主阶级洋务派;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
(3)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
资产所阶级革命派)。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学习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感悟是:①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青年学生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②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人民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的民族,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③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哪些变化?(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学技术——学政治制度——学思想文化。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中国近代化道路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分别举例说明。
(技术:洋务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近代化探索中涉及的政治力量及他们的思想主张:(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资产积极维新派:思想:维新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民主共和(三民主义),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资产积极激进派:思想:民主、科学,主张:提倡民主科学)★★近代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6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PPT课件 (3)
B、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 7、中国近代史上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B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8、洋务运动失败留下的深刻教训 B
A、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要学习西方的制度
C、学习西方必须推翻封建制度
D、学习西方必须运用革命方式
• 9、《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结论
的条款是(B )
A、赔款巨额白银 B、严禁人民反帝
C、拆毁大沽炮台 D、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洋务运动
知道洋务运动的口号, 列举其主要企业,评价 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二) 近代
化 的探
索
第7课
第8课
第9课 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 要内容
了解孙中山与兴中会、 同盟会,知道武昌起义 说出中华民国的成立,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 义
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 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第7课 戊戌变法
中考目标要求: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有:P30
•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重用维新人士;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训练新式军队等。
第8课 辛亥革命
中考目标要求:
• 了解孙中山与兴中会、同盟会 • 知道武昌起义 • 说出中华民国的成立 •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继经济和政治领域近代化之后,思想文化领域也迫切地需要近代化。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两阶段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重新审视“伟大理想”等词语的真正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紧迫感。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完成39页的动脑筋2)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所谓的近代化:即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请同学们回忆前三课的内容,说说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进行这些探索的分别代表哪个阶级或阶层?2、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一单元中的前3课内容,实际上反映的是近代化探索中的两个阶段:其中的洋务运动属于“经济领域”的探索,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则属于“政治领域”的探索,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文化运动则属于“思想领域”的探索。
※出示教学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3、学习探究新课: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0页的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略)※教师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课本上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是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XX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XX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概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对四次近代化探索联系和区别的理解1.联系:都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努力。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而新文化运动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区别: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戊戌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方式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采用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探索的经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在先进的中国人发动的重大运动中,洋务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一、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一》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运动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主张:自强(前期)求富(后期)主张:师夷长技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主要内容: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军事工业名称创办人创办时间地点地位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861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865上海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866当时远东的第一大船厂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概述中国近代化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战争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也随之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希望完全寄托于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维新运动如昙花一现,很快失败了。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及几个名牌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近代化的探索。
把矛头对准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结构一、技术变革——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中央是;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3、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4、性质:是一场失败了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5、结果及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阶级的根基。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制度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戊戌变法(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危机空前严重。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明确考纲】1、识记知道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八上P28-30);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八上P28-30);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八上P36-38);知道武昌起义(八上P37-38);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八上P40-42)。
2、理解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八上P32-34)。
3、运用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八上P30);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八上P38)。
【梳理知识】一、洋务运动(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2、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4、代表:中央为奕;地方为曾国蕃、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6、特点:通过从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7、主要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如:曾国蕃、李鸿章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八上P28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机器房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如:李鸿章创办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
八上P29(3)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八上P29 (4)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八上P298、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的原因:(1)主观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
10、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八上P30(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课标要求】1.列举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概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不断探索的历史。
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都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当然也没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这也说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知识结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精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单元概述中国近代化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
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它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战争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洋务运动也随之失败。
资产阶级维新派由于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希望完全寄托于没有任何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因此维新运动如昙花一现,很快失败了。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及几个名牌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领域近代化的探索。
把矛头对准维护封建制度的孔教,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结构一、技术变革——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2、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中央是;地方是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曾国藩3、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4、性质:是一场失败了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5、结果及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没有触动封建统治阶级的根基。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二、制度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戊戌变法(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危机空前严重。
八上二近代化的探索
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1、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 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该 文应发表于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 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 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3、作用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 运动,有利于资产阶 级参政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发展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 思想上:开办新式学堂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作用,是近代中国一次 思想解放潮流
1、杨湛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为的是
问题:
1、陈独秀认为,共和体制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应该拿起哪两大思想“武器”来解决?
1、封建思想意识 2、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激进民主主义者(1915年---20世纪20年代) 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 、鲁迅 、 1、代表人物: 、
2、以《新青年》为主阵地 民主 、科学 , 3、核心主张:前期宣传(口号和旗帜)
1、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 尤县府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 思想的活动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设立福州船政局
2.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l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 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 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 B.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八年级上学期复习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32. 义和团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在下列哪一 方面相同 B A.群众基础 C.指导思想 B.历史背景 D.斗争对象
33.下列组织不属于孙中山领导创办的是 B A.兴中会 B.强学会 C.黄埔军校
A、檀香山 B、武昌
D.中国同盟会
C、日本东京 D、南京
34.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A
35.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 均地权”为政治纲领的是 B
③筹建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 评价: 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 近代企业。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 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序幕:“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时间: 1898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开始标志: 光绪帝颁布一系列变法法令
准备: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会 变法内容: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
D
41. 1915年袁世凯曾一度复辟帝制,仅仅83 天后便宣告失败,这最能说明的是 A.人民的力量很强大 B.复辟准备不充分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军阀的力量不够强大
C
42. 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 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湖北军政府的涣散和软弱 D.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 B
43.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没有深入发动群众 C.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D.没有提出革命纲领 A
44.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 国第一次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以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A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
中考回放:
• 1、(2012年陕西副题14题)下列图片反映 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历程。 说法正确的是( )
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房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A、反映了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B、体现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索了近代化的发展之路 D、解决了经济、政治和思想发展之路
康有为 梁启超 资产阶级维新派
时间
1898年6月到9月
领导者 光绪帝 内容 政治: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文化: 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训练新式军队
结果 失败(戊戌政变)
又称 百日维新
性质
103天
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 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经 济近代化的开始
①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 代企业,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 定的抵制作用。
考点点拨:
• 1、洋务运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 端,因为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创办新 式教育。 • 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时期。
时间 举办者 企业名称 企业在当时的特点 洋务派兴办的第一 个军事工业 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1861年 曾国藩 李鸿章 1865年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1866年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后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 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时间 举办者 1872 李鸿章 1893 年 张之洞 1893 年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难点突破 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百日维新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大多对新政或明或 暗的抵制。
材料二 慈禧太后在变法开力始量后对不久比,(就客要观求原光因绪皇)帝
凡是任命高级官吏必须首先征得她的同意。 材料二 在百日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出变法
模诏令、谕旨达180件。康有为的策弟略弟失康误广仁(曾主评观价原道因:)“规
21
课堂小结
背景
戊
戌 变
过程
法
影响
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洋务运动的破产 公车上书 创办报刊、团体 百日维新:内容 解放了人们思想
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精选ppt
爱国 救亡
的 政治 运动
思想 解放 运动
22
课堂延伸
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能够从一百多年前 的那场变法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继续 推进改革开放?
政治方面 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意义
有利于具有维 新思想知识分 子参与政权
经济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有利于中国民 族工业的发展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 有利于西方科 译外国书籍,传播新思想; 技文化的传播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军事的 近代化
戊戌变法是一场精大选pp刀t 阔斧的改革 18
精选ppt
御览上书—— 变还是不变?
16
变法开始—— 大刀阔斧还是循序渐进?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课堂历史辩论会
社会各界对变法的态度
类别
态度
维新士人
完全拥护变法
了解西学的官僚 支持有限变法
大部分官僚 不愿或反对改变
人教初中历史八上《6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word教案 (4)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①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士大夫: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主张“师夷长技”。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实行维新变法运动,建立君主
位,使人们思想得以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
变法本身虽失败,但它有利于资产阶
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及对的评价等历史知识;通过对洋务运动的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生互动交流法。
课 1。
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老师用)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中国近代化探索回顾”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
(1)1840——1919年发生的哪些历史事件属于这一主题探究的内容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民族工业的发展,学习西方思想等。
(2)为了成功探究这一题目,你准备从哪些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答: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网上获取历史信息;阅读某人的著作,传记;咨询有关教师和专家等。
(3)中国近代(1840—1919年)涌现出许多学习西方寻找真理的仁人志士,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崇拜的是哪一位,写出该人物的名字,结合其主要事迹和你的评价谈谈崇拜的理由。
可供选择的还有: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严复、胡适、鲁迅、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等。
(4)近代化的探索阶段:第一期: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洋务运动;(器物变革)第二期: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制度变革)第三期: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变革)(5)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或中国的近代化起步有什么特点? 答:从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6)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启示)说明: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
在中国近代前期的探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和探索精神……(7)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哪些事在思想领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8)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学习西方政体上的区别?(9)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①腐朽的封建制度②列强的侵略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④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等。
(10)近代化精神:指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体现出的精神。
也就是探索救亡图存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进步和民主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经过:
序幕 酝酿 开展
公车上书
创办政治 团体、报 刊、学堂
戊戌变法
1898.6.11-1898.9.21
打击了封建 官僚制度
有利于资 产阶级参 与政权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有利于民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
(2010· 广东东莞) 13.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 “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D
(2010· 山东东营) 8.下列戊戌变法内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B
7(2011年山东滨州市).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 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于人 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 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D
15(2011年铜仁).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 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 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9(2011年黄石市).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D
(2010· 广东汕头)
8.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 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参考答案]A[09黔东南州]第6题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 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 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 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 策略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参考答案] B[09衡阳中考]第7题
4.结论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下列各项,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 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是: A.建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颁布《定国是诏》
[参考答案]B [08乐山中考]第18题
(2011· 四川宜宾) 2.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 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 ) A.兴办近代军事 B.传播新思想 C.开始兴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参考答案]A
[08威海学业]第11题
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 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 驻扎 [参考答案]D[08广安中考]第1题
B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参考答案] B[09南京中考]第10题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 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 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参考答案]B [2007年常德中考] 第13题
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 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 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 护清朝的统治 B.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 展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序幕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 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D [2007年绵阳中考] 第13题
A
(2010· 贵州铜仁) 15.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 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 代中国教育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它创办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B
6(2011年苏州市). 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 “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 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 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6. (1)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 发展。 (2)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性质(或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 务)。 (3)清政府的腐败和封建制度的落后;列强的 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等。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时间 代表人物 内容
1898年6月到9月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洋 务 运 动
内容
评价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江 南 制 造 总 局 汉 阳 铁 厂
福 州 船 政 局
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京 师 同 文 馆
第一所新式学堂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源自军 用 工 业民 用 工 业
封 建 制 度 之 肌 体
新 式 学 筹 堂
备 海 防
不触动封建制度,仅仅将近代西方技术嫁接 在腐败的封建制度肌体上,这是洋务运动没有使 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
核心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族资本主 义的发展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反映资产
有利于 军事强大 阶级民主 政治需求
有利于传 播资产阶 级思想
戊戌变法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 意义 2.性质 3.失败 原因 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和思想解放运动,虽挫败了,但在社会起 了思想启蒙的做用,对社会也起了深刻 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没有发动群众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中央:奕 代表人物: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创建近代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如1862 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结果 作用 性质 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有一群先进无畏的英雄人物
林则徐
魏源
李鸿章
曾国藩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陈独秀
李大钊
解读历史
洋 务 运 动
戊 戌 变 法
辛 亥 革 命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辛亥 革命 新文化 运动
洋务运动:清政府中的 开明官员为了镇压人 民,维护封建统治, 从19世纪60-----90年 代,掀起的一场“师 夷长技”的封建统治 者的自救运动。
7(2011年烟台市).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 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 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A
36(2011年十堰市).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艰难起步,曲折前进。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 题: (1)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哪一事件?这一事 件对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2)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是哪一事件?之所以 说这一事件失败了,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 (3)说说中国近代化进程为什么艰难曲折? (2分)
19世纪末,中国先后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和义和团运动,这两次运动兴起的共同原因 是 A.封建统治的剥削压迫 B.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 C.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参考答案]B[06年自贡中考]第23题
背景
革命团体、革命政党的建立
建立同盟会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日本东京
B
“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 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参考答案]C[08汕头学业]第8题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 标志是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2013-2014学年度八年级《中国历史》(上)
第二单元《近代化探索》 复 习
中国的近代化
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 习,寻求新的出路的 过程。
解读历史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 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 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 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 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