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各家学说共85页

合集下载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最突出:腧穴学理论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 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处方特点 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 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 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 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7按时选穴:把气血在人身经脉的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学术依据源于《内》《难》代表: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最早;明代徐凤发挥,成为今天子午流注纳甲法;高武《针灸聚英》记载此法;李梴《针灸大全》演绎,开穴法;窦汉卿飞腾,灵龟八法;王国瑞(按时五输:何若愚,徐凤,高武;八脉交会穴:王国瑞,徐凤;原穴:王国瑞)8重灸派:a温补理论(窦材:温补脾肾;许叔微:肾阳;罗天益:脾胃;张介宾:总结温补作用)1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从适应症: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急症用灸等临床灸派2合生见证:多条经脉的病症出现的同一症状,或者说,同一症状可能与几条经脉有关。

各家针灸学说课件针灸学说流派与医家4

各家针灸学说课件针灸学说流派与医家4

“宋天圣针灸铜人”由青铜铸成,身高和青年男子相仿,面部俊朗 ,体格健美。头部有头发及发冠;上半身裸露,下身有短裤及腰 带;人形为正立,两手平伸,掌心向前。铜人被浇铸为前后两部 分,利用特制的插头来拆卸组合,体现了当时较高的人体美学和 铸造工艺。
明正统仿宋针灸铜人 王惟一
民国铜人
• 铜人标有354个穴位名称,所有穴位都凿穿小孔。 体腔内有木雕的五脏六腑和骨骼。因此,不仅可以 应用于针灸学,也可应用于解剖学。
1933年毕业于北平陆军军医学校 医科。曾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院长兼外科主延安中国医科大学 教授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晋冀 鲁豫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意义颇大。
经穴图绘、模型制作制派
为了使经穴理论直观化、规范化、统一化, 不少学者致力于经穴图的研究绘制。
孙思邈对针灸图的绘制也十分重视,他在《 千金翼方》中反复强调 “孔穴难谙,非图莫 可”。
涪fu(服)翁
可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末期,就来到当时的绵阳沈家坝南端隐居。
绵阳五绝走进国宝档案
1983年在绵阳永兴西
北京的赵尔康、杨甲三,南京邱茂良、杨兆民, 福建的陈应龙,广东曾天治,广西罗兆琚,河南 邵经明,浙江高镇五,安徽陆善仲,山西谢锡亮 ,湖南詹永康等,无不以师出承门为荣。以及被 誉为“美国针灸之父”的苏天佑等,将针灸广泛 传播至东南亚及至欧美代代相传的承门针灸薪火
鲁之俊
鲁之俊,江西新城(今黎川)人。
卷一
首列“手足经脉之图象” ,凡三相
三相:正侧背
及 次为十二经循环路线图、
卷二 文及注
十四经均含所属腧穴的名 称及位置
再次为任督二脉循行
针灸避忌太乙图序
大定陈氏刊刻时平水闲邪 聩叟补入
卷三
头面部各穴,分部分线排 列

针灸各家学说PPT课件

针灸各家学说PPT课件

.
27
① 化脓灸派 《甲乙经》最早记载发灸疮之说; 隋代陈延之《小品方》: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 李守先《针灸易学》:“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减痛之法:《扁鹊心书》内服睡圣散;明代龚信《古今医鉴》用药制
过的纸擦之,使皮肉麻木;
.
28
② 隔物灸派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先记载了多种隔物灸法; 元代朱丹溪《丹溪手镜》、《丹溪心法》对隔物灸应用较多; 明代薛立斋,应用隔物灸治疗外科疾患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如隔蒜
气不至而不效; 张子和《儒门事亲》善用刺络放血; 喉科医家夏春农,善用针刺出血治疫喉;
.
13
5. 针灸治疗学
按经选穴、分部选穴、按脏腑选穴原则; 晋隋名医陈延之提出近道法和远道法; 王叔和《脉经》所刺部位,多无具体穴位,只提及刺其经脉。
.
14
(二)《难经》
三十二难;奇经八脉、八会穴、五输穴、针刺补泻、得气等; 1. 经络腧穴学 首次提出奇经八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提出八会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 五输配五行,阐发五门十变刚柔相配关系; 子母配穴法;补充原穴,治五脏六腑之疾病也; 《此事难知》绝骨治百节酸痛;杨继洲泻痢用章门和中脘;
.
23
(2) 循经取穴派:强调经络应用,仅提某症取某经, 如岐伯和王叔和; 《内经》强调取经; 李梴《医学入门》:论某病取某经,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随经取用; 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阳明经,中部足太阴,下部足厥阴,前膺足阳明, 后背足太阳。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古人取经,今人只知取穴,亦为一失;
.
24
应。 80多个交会穴,多位于头面躯干部;
.
17
2. 刺灸学 针刺深度,如腹部8分,头面3分; 留针时间,一般留6-7呼,环跳留20呼; 唐宋风靡化脓灸;一般为3-4壮,环跳可灸至50壮; 误刺误灸:刺神庭诱发癫痫;灸哑门、风府引起失音等; 宋代王执中即主张“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最突出:腧穴学理论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7按时选穴:把气血在人身经脉的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学术依据源于《内》《难》代表: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最早;明代徐凤发挥,成为今天子午流注纳甲法;高武《针灸聚英》记载此法;李梴《针灸大全》演绎,开穴法;窦汉卿飞腾,灵龟八法;王国瑞(按时五输:何若愚,徐凤,高武;八脉交会穴:王国瑞,徐凤;原穴:王国瑞)8重灸派:a温补理论(窦材:温补脾肾;许叔微:肾阳;罗天益:脾胃;张介宾:总结温补作用)1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从适应症: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急症用灸等临床灸派2合生见证:多条经脉的病症出现的同一症状,或者说,同一症状可能与几条经脉有关。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流派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着最突出:腧穴学理论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7按时选穴:把气血在人身经脉的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学术依据源于《内》《难》代表: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最早;明代徐凤发挥,成为今天子午流注纳甲法;高武《针灸聚英》记载此法;李梴《针灸大全》演绎,开穴法;窦汉卿飞腾,灵龟八法;王国瑞(按时五输:何若愚,徐凤,高武;八脉交会穴:王国瑞,徐凤;原穴:王国瑞)8重灸派:a温补理论(窦材:温补脾肾;许叔微:肾阳;罗天益:脾胃;张介宾:总结温补作用)1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从适应症: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急症用灸等临床灸派2合生见证:多条经脉的病症出现的同一症状,或者说,同一症状可能与几条经脉有关。

各家针灸学说

各家针灸学说

•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 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 名曰神庭,在龟(一作鸠)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 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 (一作少阳),在大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 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 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 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 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 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 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 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 对十二经病证进行虚实分类,为经络辨证提供思路。
•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 痹,小腹中有疝瘕,王月(王字一本作五)
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
后横理中(即太陵穴也)。左手关前寸口阳
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一作急痛)。
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
太阳在手小指外侧本节陷中(即后溪穴 也)。”
第一节 张机
• 一、生平与著作 • 仲景,河南南阳,《伤寒杂病论》“医方之祖”。《伤寒论》原文
涉及针灸有31条。
二、学说与贡献
• 六经辨证
• (一)针治三阳
• 1、疏通经络,发散风邪
• 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 却与桂枝汤则愈。”
2、和解泻热
• 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 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 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各家针灸学说PPT专业课件

各家针灸学说PPT专业课件
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
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 小柴胡汤。
完整编辑ppt
12
2.表里俱寒,灸药并投
•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 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 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完整编辑ppt
13
3.阴寒直中,先灸后药
完整编辑ppt
18
•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 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 名曰神庭,在龟(一作鸠)尾下五分。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 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 (一作少阳),在大仓左右三寸。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 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 左。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 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脾部在右手关 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 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 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 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 对十二经病证进行虚实分类,为经络辨证提供思路。
完整编辑ppt
20
• “左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小肠脉也。苦脐 痹,小腹中有疝瘕,王月(王字一本作五)
即冷上抢心。刺手心主经,治阴。心主在掌
后横理中(即太陵穴也)。左手关前寸口阳
实者,小肠实也。苦心下急痹(一作急痛)。
小肠有热,小便赤黄。刺手太阳经,治阳。
• 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 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发汗后,烧针令 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

针灸各家学说

针灸各家学说
《席弘赋》:“凡欲行针须审穴,要明补泻迎随诀”,
手法派:强调手法操作;
02
03
重灸派:偏重灸法治病;可分为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以及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临床灸派。
王焘《外台秘要》:针能杀人,灸法是王道;
《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明堂灸经》、《曹氏灸经》;
窦材《扁鹊心书》: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加强必毙伤;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壮数多、上百壮,双补脾肾。
清代吴砚丞《神灸经纶》为灸法专著。
化脓灸派
1
《甲乙经》最早记载发灸疮之说;
2
隋代陈延之《小品方》: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
3
李守先《针灸易学》:“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4
减痛之法:《扁鹊心书》内服睡圣散;明代龚信《古今医鉴》用药制过的纸擦之,使皮肉麻木;
5
02
03
隔物灸派
元代朱丹溪《丹溪手镜》、《丹溪心法》对隔物灸应用较多;
王叔和提出五脏病取五输与俞募配伍;
孙思邈提出阿是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王执中尤重阿是取穴:哮喘按肺俞、癫痫按风池、梦遗按肾俞、咳嗽按膻中、痢疾按大肠俞、带下按带脉等;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善用五输穴、井穴、原穴和单穴;
李东垣《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脾胃俱虚可用大、小巨虚治疗。
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
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金代窦汉卿《标幽赋》:“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
候(气)之不至,必死无疑;

针灸各家学说PPT课件

针灸各家学说PPT课件
族传授方式再传24人,如弋阳县徐凤《席弘赋》,南丰县李梴《医学 入门》; 重视八法针;补泻手法;灸法防病学说:李梴的炼脐法;龚廷贤《万 病回春》用乳香、没药、川续断、麝香等药末填脐中,置艾施灸;
.
33
5. 工作对象因素 孙思邈对考订统一经穴位置的重要意义体会较深,绘成了彩色的正人、
伏人、侧人针灸图各一幅。 针灸歌赋派,高武《针灸聚英》:世俗喜歌赋,以其便于记诵也; 喉科针灸派夏春农;热病针灸派庞安时,从事《伤寒论》的研究为主;
治劳灸派的龚居中,以治疗虚劳病而擅名等。
.
34
6. 特定环境和条件因素 张子和主张攻泻,与他接受治疗的患者多为体质壮实的农民有关,多
用放血攻邪一法; 罗天益多用灸法温补脾胃,与他所处时代正值蒙古攻金,连年战争频
仍,他的家乡河北一带惨遭兵祸,饮食劳倦疾病较为常见有关。
.
35
7. 疗效因素 许希喜用针,著《神应针经要诀》,与他用针治愈了宋仁宗的病受到
.
37
第十一章 庞安时
1. 概述: 1042至1099年,湖北浠水县人,字安常,号蕲水道人,名盛江淮; 《伤寒总病论》:针灸药并重、针术精妙。 2.学说: (1) 伤寒六经辨证说:强调经络病机。 (2) 阐发张仲景针灸理论:阳证针刺,阴证用灸;重灸气海、中极治阴毒;太 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3) 不宜针灸说:微数之脉,慎不可灸;火邪证”、“火劫证” 。
.
6
(一)《黄帝内经》
1. 概述: 30万字,主要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医学; 针灸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素问·八正神明论》:“法往古者,先知针经”; 形成了系统的针灸理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
7
2. 经络学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流派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最突出:腧穴学理论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 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 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 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7按时选穴:把气血在人身经脉的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学术依据源于《内》《难》代表: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最早;明代徐凤发挥,成为今天子午流注纳甲法;高武《针灸聚英》记载此法;李梴《针灸大全》演绎,开穴法;窦汉卿飞腾,灵龟八法;王国瑞(按时五输:何若愚,徐凤,高武;八脉交会穴:王国瑞,徐凤;原穴:王国瑞)8重灸派:a温补理论(窦材:温补脾肾;许叔微:肾阳;罗天益:脾胃;张介宾:总结温补作用)1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从适应症: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急症用灸等临床灸派2合生见证:多条经脉的病症出现的同一症状,或者说,同一症状可能与几条经脉有关。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著最突出:腧穴学理论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与部位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 《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就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 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7按时选穴:把气血在人身经脉的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学术依据源于《内》《难》代表: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最早;明代徐凤发挥,成为今天子午流注纳甲法;高武《针灸聚英》记载此法;李梴《针灸大全》演绎,开穴法;窦汉卿飞腾,灵龟八法;王国瑞(按时五输:何若愚,徐凤,高武;八脉交会穴:王国瑞,徐凤;原穴:王国瑞)8重灸派:a温补理论(窦材:温补脾肾;许叔微:肾阳;罗天益:脾胃;张介宾:总结温补作用)1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从适应症: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急症用灸等临床灸派2合生见证:多条经脉的病症出现的同一症状,或者说,同一症状可能与几条经脉有关。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经发挥》; 明代张景岳《类经》,将内经原文以类相从,分类注释;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3. 经穴考订派 经穴图的绘制:最早见于葛洪《抱朴子》;孙思邈《千金翼方》:
孔穴难谙,非图莫可; 针灸模型的创制: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高武铸造男、妇、
儿铜人各一座。 经穴文献研究: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王执中《针灸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3) 按时取穴派:以气血在人身经脉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 金代的何若愚,创子午流注纳甲说,撰《流注指微赋》; 徐凤《针灸大全》专论子午流注之法、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高武《针灸聚英》提出了子午流注纳子法; 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十二经夫妻相合逐日按时取原穴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2) 循经取穴派:强调经络应用,仅提某症取某经, 如岐伯和王叔和; 《内经》强调取经; 李梴《医学入门》:论某病取某经,而不言穴者,正欲人随经取用; 大概上部病多取手阳明经,中部足太阴,下部足厥阴,前膺足阳明, 后背足太阳。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古人取经,今人只知取穴,亦为一失;
刺、赞刺、络刺、豹文刺、毛刺、浮剌、短刺、缪刺、巨刺等; 重刺络放血法;针刺补泻法;针刺禁忌;针刺得气等。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2) 学术影响 窦汉卿《标幽赋》: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凡用针者,
气不至而不效; 张子和《儒门事亲》善用刺络放血; 喉科医家夏春农,善用针刺出血治疫喉;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良、术中出现的问题等。
针灸各家学说课件
④ 内科针灸派: 张仲景善用针灸治热病; 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专论伤寒暑病通用针刺法; 王孟英《潜斋医学丛书》针刺痧证甚效; 葛洪《肘后备急方》收载了用灸抢救危急重证的验方; 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重点介绍灸法在急重证方面的应用; 唐代崔知悌,著《骨蒸病灸方》,久病虚羸,用此而愈; 明代龚居中著《红炉点雪》,为课程性质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着最突出:腧穴学理论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7按时选穴:把气血在人身经脉的流注盛衰时间作为选穴依据,学术依据源于《内》《难》代表:金代何若愚《流注指微针赋》最早;明代徐凤发挥,成为今天子午流注纳甲法;高武《针灸聚英》记载此法;李梴《针灸大全》演绎,开穴法;窦汉卿飞腾,灵龟八法;王国瑞(按时五输:何若愚,徐凤,高武;八脉交会穴:王国瑞,徐凤;原穴:王国瑞)8重灸派:a温补理论(窦材:温补脾肾;许叔微:肾阳;罗天益:脾胃;张介宾:总结温补作用)1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从适应症:热证忌灸派,热证可灸派,急症用灸等临床灸派2合生见证:多条经脉的病症出现的同一症状,或者说,同一症状可能与几条经脉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意义
1. 1987年第一次出版;卫生部支持编写的针灸专业必修课程; 2019年第二次修订。 2. 日本浅川要先生等将一版《各家针灸学说》译成日文,于2019 年1月在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认为是“先人的智慧”、是
“针 灸师必读之书”。
(二)课程性质
1. 研究历代针灸流派与名医针灸学说的一门学科; 2. 专业基础课; 3. 重在继承: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2. 刺法灸法学 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
针入见气尽,乃出针; 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 金代窦汉卿《标幽赋》:“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
入,不痛之因”; 候(气)之不至,必死无疑;
(三)《甲乙经》
晋代皇甫谧(公元215~282年)所撰,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1. 腧穴学 349个穴位;首次提出以经统穴分类法; 载述穴位别名,补充穴位取穴方法; 孙思邈腧穴在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以手按之,病者快然; 窦汉卿腧穴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郄腘之间,动脉相
经发挥》; 明代张景岳《类经》,将内经原文以类相从,分类注释;
3. 经穴考订派 经穴图的绘制:最早见于葛洪《抱朴子》;孙思邈《千金翼方》:
孔穴难谙,非图莫可; 针灸模型的创制: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高武铸造男、妇、
儿铜人各一座。 经穴文献研究:隋代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王执中《针灸
愈”
3. 处方选穴 200多种病证的500多个处方; 多为单方:暴瘖不能言,支沟主之 ; 葛洪治霍乱灸中脘,巨阙;治身面俱肿灸足内踝下白肉际; 《针灸资生经》治衄灸上星; 《续名医类案》载腰脊痛灸申脉;
三、针灸流派
1. 概述 学派由学说构成;流派由学说和见解、主张等构成。如葛洪重在用
资生经》考证穴位定位,明代的《循经考穴编》载述30多种透针法。 《圣济总录》把354个穴位归属十四经,使腧穴归经得到初步统一。
4. 穴法派 注重临床选穴的一个流派,包括取穴和穴位主治;凌汉章取穴不揣
按,隔衣亦中;李千户取穴必折量,点记后方针; (1) 辨证取穴派:《难经》倡用八会穴;王叔和重俞募穴;孙思邈 注经外奇穴;王执中多选酸疼处;刘完素常用五腧穴、创八关大刺 以泻火;张洁古用大接经针十二井穴治中风;窦默对八脉交会穴有 独到经验;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载了500多个针灸处方;刘瑾 《神应经》论述了400多种疾病的辨证取穴。
应。 80多个交会穴,多位于头面躯干部;
2. 刺灸学 针刺深度,如腹部8分,头面3分; 留针时间,一般留6-7呼,环跳留20呼; 唐宋风靡化脓灸;一般为3-4壮,环跳可灸至50壮; 误刺误灸:刺神庭诱发癫痫;灸哑门、风府引起失音等; 宋代王执中即主张“凡著艾得疮发,所患即差,不得疮发,其疾不
(一)《黄帝内经》
1. 概述: 30万字,主要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医学; 针灸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素问·八正神明论》:“法往古者,先知针经”; 形成了系统的针灸理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经络学
(1) 学术成就 经络的意义、概念、循行、联系、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 络脉诊疾和切脉辨候; 按经取穴和表里经互用; 经络与人的生长、衰老密切相关;
胃俱虚可用大、小巨虚治疗。
4. 刺灸学
(1) 学术成就 重针法、略灸法;九针; 焠刺、燔针;九刺、十二刺法如恢刺、扬刺、偶刺、合谷刺、大写
刺、赞刺、络刺、豹文刺、毛刺、浮剌、短刺、缪刺、巨刺等; 重刺络放血法;针刺补泻法;针刺禁忌;针刺得气等。
(2) 学术影响 窦汉卿《标幽赋》: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凡用针者,
(2) 学术影响 张仲景根据病邪表里传变提出六经辨证,病在太阳即刺阳明,使经
不传则愈;上工治未病; 王叔和《脉经》提出先脉后证,再针灸; 元代滑伯仁提出十四经学说; 李时珍著述《奇经八脉考》; 刘完素分经治疮疡、王肯堂分经治眼病、郭志邃分经治痧证等。
3. 腧穴学
(1) 学术成就 100多个穴位名称; 腧穴定位法; 以痛为输和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 特定穴:五输穴、原穴、下合穴、络穴、背俞穴等;
灸治急症。 黄帝岐伯针派:《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兽医针灸流派:黄帝时代有善于用针灸医马的名医马师皇; 扁鹊针派:用针灸治愈了虢太子尸厥;河北任丘人。
2. 经学派 研究《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的流派; 研究方法有校勘、分类、注释、训诂和考证等;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为现存最早的注本。 王冰注释《素问》; 杨玄操《难经集注》、《针经音》和《明堂音义》; 元代滑伯仁考据《内经》和《难经》,著有《难经本义》和《十四
(2) 学术影响 王叔和提出五脏病取五输与俞募配伍; 孙思邈提出阿是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王执中尤重阿是取穴:哮喘按肺俞、癫痫按风池、梦遗按肾俞、咳
嗽按膻中、痢疾按大肠俞、带下按带脉等;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善用五输穴、井穴、原穴和单穴; 李东垣《脾胃论》:大肠、小容
1. 古代针灸学术流派:10个; 2. 名医针灸学说:65位; 3. 名医古籍概览。
(四)课程要求
1. 破除针灸没有理论的糊涂观念; 2. 博览典籍,发掘针灸宝藏; 3. 丰富诊疗技能和实践经验; 4. 启迪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创新。
二、学术渊源
前代文献:三经(奠定了针灸的理论基础); 源于师授:罗天益师李东垣等; 源于家传:张璧、王国瑞、凌云等; 实践经验:葛洪、赵学敏等。
气不至而不效; 张子和《儒门事亲》善用刺络放血; 喉科医家夏春农,善用针刺出血治疫喉;
5. 针灸治疗学
按经选穴、分部选穴、按脏腑选穴原则; 晋隋名医陈延之提出近道法和远道法; 王叔和《脉经》所刺部位,多无具体穴位,只提及刺其经脉。
(二)《难经》
三十二难;奇经八脉、八会穴、五输穴、针刺补泻、得气等; 1. 经络腧穴学 首次提出奇经八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 提出八会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 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 五输配五行,阐发五门十变刚柔相配关系; 子母配穴法;补充原穴,治五脏六腑之疾病也; 《此事难知》绝骨治百节酸痛;杨继洲泻痢用章门和中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