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
《管理学原理》问答题汇总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汇总一、管理导论1.人类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这一矛盾长期存在并困扰人类。
请列举协调该矛盾的方法,并说明其解决原理。
2.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3.“很多企业家都是从基层做起的,从基础做起对一个管理者的成长很重要,由此可见,高层管理者最需要的是技术技能,其他技能次要些。
”这种观点对吗?请用管理者所需要的技能来简要回答。
二、管理理论1.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学之父”,其科学管理的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如何理解“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降低工资支出”?三、决策1.决策应该追求满意方案,而不是最优方案,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2.为什么要准备若干个备选方案?3.决策过程包括哪些环节?请画图回答4.察觉与分析问题是决策起点,也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环节,为什么?5.如何正确地应用头脑风暴法来获得创新的方案?6.科学的分析判断流程包括哪些步骤?7.如何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四、计划1.目标与目的有何联系与区别?2.决策与计划有何联系与区别?3.为什么说目标是管理的基本出发点?4.简述目标的制定过程。
5.波特五力模型包括哪些要素?6.如何确定有效的目标值?7.简述SMART原则8.“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不需要做计划”,这句话对吗?请说明理由?9.“有计划太约束,不自由,所以不要做计划”,这句话对吗?请说明理由?10.简述计划制定过程五、组织1.哪些因素会影响有效管理幅度?2.管理者为什么需要学会授权?3.管理者如何有效授权?4.有效的管理需要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怎样才能使集权与分权有效的结合?请简而术之。
5.人员配备时,应该因人设岗,还是因岗定人?6.如何处理直线与参谋的关系?7.如何理解“组织结构的存在使普通人能够做出非凡的事情”?六、领导1.“在社会经济发展呢迅速的今天,(1,9)型领导风格比(9,1)型领导风格更科学”。
这种说话对吗?请用费德勒的权变模型解释2.管理者如何提高领导影响力?3.管理者为什么要成为领导者?4.管理与领导有什么区别?5.“领导模式是不是有效,重要的是领导者本身,其他因素并不重要”。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
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管理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职能间的关系:决策时计划的前提.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2.分析管理两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包含很大的艺术成分.它是一个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体。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
由共同劳动的性质所产生,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
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象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着它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护,从而为企业进行更好的服务,这时就产生了艺术,而管理步伐中的细小环节,模式所不能解决的它就必须有新的方式,新的手段,新的做法去解决,根据环境和问题的不同,作出不同的结论,这本身也是艺术,所以管理是科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门最好的艺术。
3.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来激励和约束管理者?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的。
所以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或者说责任大体上分为三类:1)管理一个组织。
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管理者必须做到:一是确定该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有什么目标?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目标?二是谋取组织的最大效益;三是“为社会服务”和“创造顾客”。
2)管理管理者。
组织的上、中、下三个层次中,人人都是管理者,同时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必须做到:一是确保下级的设想、意愿、努力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二是培养集体合作精神;三是培训下级;四是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
3)管理工人和工作。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两个假设前提:一是关于工作,其性质是不断急剧变动的,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的比例会越来越大;二是关于人,要正确认识到“个体差异、完整的人、行为有因、人的尊严”对于处理各类各级人员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管理学简答论述题
三、简述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简述影响组织设计的五个因素。
1.(1)环境;(2)战略;(3)技术;(4)组织规模;(5)组织生命周期。
2.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
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这种看法不对,因为一方面“车到山前必有路”本身并不表明工作中不做计划,只不过是计划随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快速调整;另一方面计划的作用体现在:(1)为企业活动分工提供依据;(2)为企业活动资源的筹措提供依据;(3)为企业活动的检查与控制提供依据。
3.管理者在衡量工作成绩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3. 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建立信息反馈系统。
4.如何应用公平激励理论?4. ①管理者不仅关心员工的自身的所得绝对报酬,且还应注意关心员工之间报酬的比较,应注意激励措施的公平性(横向比较)②员工不仅关心他人的报酬,还应注意员工将目前的报酬与过去作比较。
(纵向比较)③提高政策的透明度,绩效评价合理科学性,结果准确性。
员工对公平的判断主观性,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付出,过低估计自己所得报酬,而对他人的估计则相反。
5.简述行为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5. 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工人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四、论述题(共16分)管理包括哪些职能?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管理的职能主要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
四种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计划职能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控制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计划是基础,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简述题(共30分,每小题6分)1.“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名俗话主要体现了哪些管理学原理?1. 这名俗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不断追求更高需求层次的愿望,主要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解析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
(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
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
(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答: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
(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
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
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高等教育-管理学原理题目答案[最新整理]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B )A.科学性和艺术性B. 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C. 一般性和多科性D. 理论性和实践性2、被后人尊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A. 法约尔B. 泰罗C. 西蒙D. 梅约3、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是( A )A. 法约尔B. 泰罗C. 西蒙D. 梅约4、需求层次论的提出者是( A )A. 马斯洛B. 赫茨伯格C. 弗鲁姆D. 亚当斯5、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C )A. 马斯洛B. 赫茨伯格C. 弗鲁姆D. 亚当斯6、在下列计划种类中,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的是( A )A. 规则B. 政策C. 程序D. 规划7、在下列计划种类中,由上层管理人员制定的,涉及组织长远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方针和方案的计划是( C )A. 运营计划B. 策略计划C. 战略计划D. 应变计划8、选聘管理人员的基本途径有( D )A.个人申请与公开竞争B.面试与测试C.评审中心D.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9、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是指( A )A.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B.权力需求、归属需求和成就需求C.生存需求、社交需求和成长需求D.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10、安大学的二维度理论把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它们是( C)A.定规和关怀B.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C.对生产的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D.专制型领导和民主型领导11、俄亥俄研究”把领导行为概括归纳为两个维度,它们是(B )A.定规和关怀B.以工作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中心C.对生产的关心程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D.专制型领导和民主型领导12、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组织结构被称为( D )A. 直式结构B. 机械式结构C. 有机式结构D. 扁平式结构13、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D )A. 马斯洛B. 赫茨伯格C. 弗鲁姆D. 亚当斯1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C )A.一般适用于那些没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以及组织处于初建阶段、组织所处环境较简单且易变等情况。
自考 管理学原理 名词解释 简答题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P5—6答: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③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④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简述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P6答:①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②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③管理的层次:上层主管人员、中层主管人员、基层主管人员。
3、简述管理学的特点?P11—12答:①一般性②多科性③历史性④实践性4、简述系统的特性?P19答:①整体性②目的性③开放性④交换性⑤相互依存性⑥控制性5、简述系统的观点?P19—20答:①整体观点②“开放性〃与“封闭性”③封闭则消亡的观点④模糊分界的观点⑤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⑥信息反馈观点⑦分级观点⑧等效观点⑨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6、简述管理的两重性?结合实际谈一谈掌握管理两重性的意义?P8-10答:①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②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意义:①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③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于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实验。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整理及答案(白瑷峥版)
简答题1.简述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由一系列活动构成的(4)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过程(5)管理的实质是协调2.简述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的关系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关系: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区别。
(1)管理活动的范围更广,它不仅贯穿于作业活动的始终,而且包括作业活动之前的调研、作业活动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等。
(2)管理活动比作业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
作业活动一般是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即可。
而管理活动中,不仅管理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作业人员的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
(3)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是管理活动而非作业活动。
如果管理者参与作业工作,可以促进与下属的沟通和理解。
3.简述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简单地说,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
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
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
4.简述管理者的分类(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是指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基层管理者又称一线管理者,是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综合管理者是指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专业管理是指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
5.简述管理学的概念及特点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对千百年来人类管理经验、智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学习管理的主要途径。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题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管理: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
2.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下而上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3.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
科学的进行组织设计,要根据组织设计的内在,规律性有步骤的进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领导: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5.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
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6.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
7.扁平式组织:指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较大、管理层次较少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8.权变领导: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体。
9.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展开活动的过程中,一些无形的、与正式组织有联系、但又独立于正式组织的小群体。
维系非正式组织的,主要是接受与欢迎或孤立与排斥等感情因素。
10.冲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在特定问题上目标不一致、或看法不相同或意见分歧而产生的相互矛盾、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
11.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题
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2.人际技能,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3.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管理的必要性①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物质力量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③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①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②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③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④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基本观点①工作定额原理②标准化原理③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的工人”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⑤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⑥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霍桑实验(梅奥)的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②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③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④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SWOT 分析法含义:SWOT分析是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将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分析方法。
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分析基本步骤:①分析组织的内部优势与劣势;②分析组织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③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组织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组织发展战略。
SWOT 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SWOT 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优势——机会(SO)组合、弱点——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弱点——威胁(WT)组合。
组织文化塑造的途径①确立合适的价值观标准②选择与组织价值观相融合的应聘者③强化员工的认同感④建立符合组织文化要求的奖励系统⑤不断丰富和完善组织文化社会责任的含义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培养管理者道德的途径①挑选高素质的管理者②做好管理道德的教育工作③提炼规范管理道德准则④管理道德行为列入岗位考核内容⑤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业绩(新增)①企业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监理企业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渠道,尊重员工的话语权,为员工创造自由的工作环境②企业应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慈善活动,帮助社会上的困难群体③企业在生产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决策的原则(新增)信息原则、预测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原则、对比择优原则、反馈原则决策的标准①由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的“最优标准”;同时具备:A.获得所有信息;B.拟定出所有备选方案;C.预测每一个备选方案的执行结果。
自考考试管理学原理真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案例
10年4月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经济环境27.委员会管理28.职位权力29.链式沟通30.管理审核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简述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32.简述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33.领导工作的实质是对他人施加影响力,其影响力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34.简述现场控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试举例分析技术因素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36.试述激励强化理论及其应用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37.案例:宏大集团公司是一家拥有20家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方式是独立经营,集中核算。
有一位分公司的张经理最近听了关于目标管理的讲座,很受启发和鼓舞,计划在分公司内推行目标管理。
在一次部门经理会议上他详细叙述了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与发展情况,指出了在公司推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提出计划在公司实施目标管理,并要求下属人员考虑他的建议。
一段时间后,在又一次部门经理会议上,大家对实施目标管理进行了讨论。
财务经理提出,集团总公司对分公司下一年的目标没有明确指示,生产经理也提出,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目标也无明确要求,分公司要做什么也不清楚,等等。
听到这些后,张经理说:“这些都无关紧要,不会影响我们实施目标管理。
其实,目标没什么神秘的,我们分公司计划明年的销售额达到500万,税后利润达到8%,投资收益率达到15%,正在进行的新产品项目很快就能投产,我们以后还会有更进一步的明确目标,如今年年底前完成我们的新市场开发工作,保持员工流动率在15%以下……”。
张经理越说越兴奋,“下个月,你们每个人要把这些目标转换成自己部门可考核的目标,并能用数字表达,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构成我们分公司的总目标了”。
部门经理听到这里,对自己的领导提出这些可考核的目标及如此明确和自信的陈述感到惊讶,一时无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6分)(2)张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妥当?你认为应该如何做。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
的进 激和 考思再 的本根 的行 进程过务 业对 而� 进改的 烈剧现 实面 方标指效 绩今 当的 键关些 这度速 和务 服、量质 、 本 成 如 诸 在 为 � 造 再 程 过 务 业 . 34 。动活 的用作 互相和 联关互相 的 出 输 为 化 转 入 输 将 组 一 � 程 过 . 24 。理 管会员委 为即 �去 中体集 个一到 散分 力权把是 就也 �者 理管的 上以位 两给 交权策决 高 最 的 中 织 组 果 如 � 理 管 会 员 委 . 14 。 感任责的 度高 着有 又功成 的业企 对及 以果后的 动行 己自 对们他 �时同 �愿 意及以权 职、 能技 、识知 的动行 取采 和定决出 做有 拥内 度限的 定规在 工员 下态状种 这在 �态 状种一 样这着 味意 它�式形 级 高 种 一 的 与 参 工 员 是 � 化 性 活 . 04 。 次层理管 的 高 较 到 中 集 力 权 着 味 意 � 权 集 . 93 。中 织 组 个 整 到 散 分 权 职 示 表 � 权 分 . 83 。任责 的务任 成完与 告报有 负者权授 对者 权授 被�权 督监挥 指有 者权授被 对者 权授 。权动 行�权 主自 的当相有 �下 之督 监的定 一在级 下使 �力权的 定 一 属 下 给 授 委 级 上 指 是 � 权 授 . 73 。的使 行来人责 负的 门部 谋参或 务业由 是分 部大�力 权分 部那 的者理 管线直 于属 原的有拥 所 门 部 某 或 位 职 某 是 � 权 职 能 职 . 63 。权挥 指的说 所常通 是就也 �力权的 等令 命布 发、策 决出做 括包 的有拥所 门 部 某 或 位 职 项 某 是 � 权 职 线 直 . 53 。域 领的 殊特 个一的 辖管权 有务 任的定规 成 完 为 者 理 管 中 织 组 指 是 � 门 部 . 43 。数人 的
《管理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
1.管理的内涵与性质就是什么?管理就就是管理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运用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职能,依靠组织内的全体成员的活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有效与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的性质有:(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具有二重性。
具体具体来讲,一方面就是指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就是指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
2.管理的外部环境对组织有何影响?外部环境就是指能够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其构成要素就是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与技术因素,它只就是以间接作用的方式影响社会某一特定的管理组织,但就是这些起间接作用的变量因素将最终决定着组织的长远发展。
具体环境由资源供应者、竞争者、服务对象(顾客)、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构成。
它就是对某一组织的目标实现产生直接影响的要素。
具体环境对每一个组织而言都就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它同一般环境相比,对组织的影响要更为直接与具体些。
3、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什么?管理学就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与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自己的研究对象。
主要就是研究管理内部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各个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阐明管理对象的活动规律,探求有效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而达到管理系统的最大目标。
从理论上来概括,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与基本规律。
4、什么就是泰罗制?由泰罗所创立的一种科学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1)制定工作定额制;(2)实行标准化管理;(3)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贯彻例外原则等。
泰罗强调科学管理的核心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5.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哪些基本观点?继梅奥之后,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自考管理学原理00054_历年简答论述真题(章节)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简述管理的概念。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简述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2、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简述管理的职能。
(4)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从事的活动,不同学者对管理职能有不同的归纳,但在管理基本职能认识上达成了共识,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务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展开论述2分;举例说明2分简述管理学及其特点。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特点有:1、综合性2、不精确性3、实践性4、历史性5、发展性简述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
简述管理者的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简述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萝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种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简述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及论述题题库
管理学原理重点题目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份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份。
4.霍桑试验: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
由于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分为: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和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5.管理理论丛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并从各自所处的角度,结合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去研究现代管理问题,形成了多种管理学派。
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把管理理论的各个流派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6.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组织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9.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10.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11.许诺原理:是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能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12.目标: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案例分析
名词解释管理突破:指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人才生命周期:人才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引入阶段、成长阶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主管人员培训应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霍桑实验: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决策: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强化: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
零期预算: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
管理道德: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为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直线职权:指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沟通:指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
系统: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控制工作:指管理者通过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重新拟订标准,对下发工作成交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结果。
简答题一、计划工作程序:①估量机会②确定目标③确定前提条件④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⑤评价各种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二、内部提升制优缺点:优点:1.由于对机构中的人员有较充实可靠的资料,可了解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判断是否适合新的工作。
(完整word版)管理学原理 简答题论述题及答案
41.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即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指导与领导)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42.简述决策的程序。
答:(1)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2)评价备选方案。
(3)选择方案.43.简述组织工作的步骤。
答:组织工作的步骤包括六步:(1)确定组织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拟定派生目标.(3)确认为实现目标所必须的各项业务工作,并加以分类。
(4)根据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们的最好方法来划分各种工作,由此形成部门。
(5)将进行业务活动所必须的职权授予各部门的负责人,由此形成职务说明书,规定该职务的职责和权限。
(6)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部分的业务活动上下左右紧密地联系起来。
44.简述计划工作的步骤。
答:计划工作的步骤包括以下八点:(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
(3)确定前提。
(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5)评价各种方案.(6)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45.试论人员配备工作在管理五大职能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答:(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主管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
其目的在于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结构中所规定的各种职务,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
(2)人员配备是管理的五大职能之一,与其他职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标与计划是组织工作的依据,组织结构决定了所需主管人员的数量和种类;适当的人员配备有利于做好指导和领导工作;选拔优秀的主管人员也会促进控制工作;人员配备工作要采用开放的方法,不仅从组织内部,也通过环境把各项管理职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3)人员配备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它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人是实现组织目标最重要的资源,主管人员在组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
1、环境的分类
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成的整体,难以准确而清楚地区分,所以,管理学有许多环境分类结果,较常见的一种分类既把环境分成两大类,一般或者宏观环境、具体或者微观环境。
(1)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那些在任何时期对所有的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因素、技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因素、自然资源因素
(2)微观环境:是指那些对组织的影响更频繁、更直接的外部环境因素,是与某一具体的决策活动和处理转换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特殊力量,是那些与组织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
从企业的角度分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管制机构、战略同盟伙伴
2、战略制定:一般来说,战略制定包含三个关键步骤:
企业使命陈述----了解企业使命与企业目标
环境与资源分析---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战略决策—根据战略目标对备选战略进行战略分析与选择
3、职权的类型:组织内的职权有三种类型: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1)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权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2)参谋职权是指参谋人员所拥有的提出咨询建议,或提供服务与便利,协助直线部门和直线人员进行工作的权力,(3)它是一种辅助性职权
职能职权是指参谋人员或部门的主管人员被授予的原属于直线主管人员的那部分权力。
4、控制的功能:控制尤为重要,控制是管理职能链条上的最终环节,控制位组织提供适应环境变化、限制偏差累计、处理组织内部复杂局面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控制的四项基本功能也是控制的目的所在。
一、适应环境的变化:构建有效的控制系统帮助管理者预测和确定这些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作出反应。
这种环境探测越有效、持续的时间越长,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组织在激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限制偏差的累积:小的差错和事物并不会立即给组织带来严重的损害,然而时间一长,小的差错就会的得以积累、放大,并最终变得非常严重。
工作中出现偏差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关键是要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
三、处理复杂的局面:组织内部的复杂局面使得授权成为必要,但是现实中许多管理者发现他们难以受权,原因是怕下属将他们负责的事情做错。
然而,如果管理者建立起有效哦的控制系统,由它给管理者提供有关下属工作绩效的信息,那么管理者对受权的担心就会减轻,并使组织内的复杂局面变得井然有序
四、提高竞争的优势:成本领先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它要求积极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强化成本控制,减少浪费。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有必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控制予以高度重视。
论述: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即可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也可能对后者产生消极影响,
一、可以满志职工的需。
非正式组织是自愿性质的,其成员甚至是无意识地加入进来的。
二、加强人们合作的精神。
人们在非正式组织中的频繁接触会使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从而易于产生和加强合作的精神
三、可以帮助正式组织起到一定的培训作用。
非正式组织虽然主要是发展一种工余的、非工作性的关系,但是他们对其成员都在正式组织中的工作情况也往往是非常重视的。
四、自发地帮助正式组织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
非正式组织也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存在的。
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非正式组织的目标如果与正式组织发生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非正式组织的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也会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
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发展组织的惰性。
这并不是因为所有非正式组织的成员都不希望改革,而是因为其中大部分人害怕变革会改变非正式组织赖于生存的正式组织的结构,从而威胁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一、利用非正式组织,首先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允许乃至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条件,并努力使之正式组织吻合。
促使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也有利于正式组织效率提高。
二、通过建立和宣传正确的组织文化来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引导非正式组织提供积极的贡献。
非正式组织形成以后,正式组织既不能利用行政方法或其他强硬措施来干涉其活动,也不能任其自由,因为这样有产生消极影响的危险。
因此对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应该加以引导。
这种引导可以通过借助组织文化的力量,影响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