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
2)语法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
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1)抽象系统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议。
模块化的目的就是用功能上等价的开放模型代替实系统。
5 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3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2 (题目略)【解】overlap o i cpu T T T T -+=/,其中T overlap 的最大值为T cup 。
由题意可得当CPU 速度提高4倍后,T =30/4+20-30/4=20(s)。
(注:T overlap 为CPU 和I/O 重叠执行的时间)3.7 (题目略)【解】(1)处理机响应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的先后次序与它们的中断优先级一样:D 1D 2D 3D 4D 5;实际的中断处理次序为:D 1D 2D 3D 4D 5。
(2)处理机响应各中断源的中断请求的先后次序与它们的中断优先级一样:D 1D 2D 3D 4D 5;实际的中断处理次序为: D 4D 5 D 3 D 2D 1。
(3)处理机响应各中断源的中断服务请求和实际运行中断服务程序过程的示意图如下:(4)处理机响应各中断源的中断服务请求和实际运行中断服务程序过程的示意图如下:3.9 (题目略)【解】字节多路通道适用于连接大量像光电机等字符类低速设备。
这些设备传送一个字中断请求D 3,D 4,D 5时间tD 1, D 2 中断请求主程序中断服务程序 D 1,D 2,D 3,D 4,D 5 时间t符(字节)的时间很短,但字符(字节)间的等待时间很长。
通道“数据宽度”为单字节,以字节交叉方式轮流为多台设备服务,使效率提高。
字节多路通道可有多个子通道,同时执行多个通道程序。
数组多路通道适合于连接多台像磁盘等高速设备。
这些设备的传送速率很高,但传送开始前的寻址辅助操作时间很长。
通道“数据宽度”为定长块,多台设备以成组交叉方式工作,以充分利用并尽量重叠各台高速设备的辅助操作时间。
传送完K个字节数据,就重新选择下个设备。
数组多路通道可有多个子通道,同时执行多个通道程序。
选择通道适合于连接像磁盘等优先级高的高速设备,让它独占通道,只能执行一道通道程序。
通道“数据宽度”为可变长块,一次将N个字节全部传送完,在数据传送期只选择一次设备。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1、基本概念(1)信号带宽、信道带宽,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答:信号带宽是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信道(通频)带宽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信号带宽对信道带宽的要求:信道(通频)带宽>信号带宽。
(2)码元传输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概念及其关系?答:码元传输速率(调制速率、波特率)是数据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传输速率,表示每秒传输多少电信号单元,单位是波特;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是每秒传输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单位是b/s或bps;两者的关系:比特率=波特率×log2N,N为电脉冲信号所有可能的状态。
(3)信道容量与数据带宽答:信道容量是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带宽W是信道能够通过的信号的频率范围,由介质的质量、性能决定。
(4)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信号的传输方式答:数字信号传输:数据通信1)数/模转换-->模拟通信系统-->模/数转换2)直接通过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传输1)模拟通信:直接通过模拟通信系统2)数字通信:模/数转换-->数字通信系统-->数/模转换2、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空分多路复用SDM、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和波分多路复用WDM;时分复用与统计复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时分多路复用:1)时隙固定分配给某一端口2)线路中存在空闲的时隙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按排队方式分配信道):1)帧的长度固定2)时隙只分配给需要发送的输入端3、掌握T1和E1信道的带宽计算方法。
答:每一个取样值用8位二进制编码作为一个话路,则24路电话复用后T1标准的传输比特率为多少? 8000×(8×24+1)=1544000b/sE1 标准是32路复用(欧洲标准)传输比特率为多少?8000×(8×32)= 2048000bps 4、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数据报服务、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服务的优缺点?5、指出下列说法错误在何处:(1)“某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是300Baud”;(2)“每秒50Baud的传输速率是很低的”;(3)“600Baud和600bps是一个意思”;(4)“每秒传送100个码元,也就是每秒传送100个比特”。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标准答案)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作者:————————————————————————————————日期:2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填空题1.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OSI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
3.OSI模型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4.物理层定义了(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5.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称为(帧)。
6.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链路管理)、(成帧)、(信道共享)、(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和(寻址)。
7.在数据链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9.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服务选择)、(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等。
二、名词解释同步协议实体对等层对等层通信服务 CIDR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同步同步指的是广义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什么事情的特性,而且条件和时间有关,具有时序的含义。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意图进行通信的结点必须要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协议,也称为网络协议。
实体任何接收或者发送数据的硬件单元或者软件进程模块都可以称为通信实体,简称实体。
对等层不同的网络结点,若它们遵循的是同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的话,那么在不同结点上完成同样功能的层次称为对等层。
对等层通信在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个层次只知道自己从上层接收来数据并处理后再传递给下一层,结果通信目的方该层次的对等层就收到与己方处理的一模一样的数据。
就好像在两个对等层之间有一条“通道”直接把数据传送过去一样,这种情况就称为对等层通信。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4版) 第3章习题答案.docx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语义、语法、时序2、应用层、表示层、会活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推路层、物理层3、数据传送分层协议4、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由能特性、规程特性5、帆6、链路管理、顾定界/倾同步、流量控制、过失控制、将数据和控的信息区分开、道明传输、寻址7、在数丑销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方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无连接的网络服务9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竭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削、过失控的、服务质量、提供可靠地信息目的地二、判断题1、Y2、N3、N4、N5、Y6、Y二、简笞趣1.什么是叫络体系结构?力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的体系结构定义: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architecture).或精确定义旋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都件所应完成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综合了OSI和TCP/IP的优点,本身由5层组城: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啊理层和敬需班路层.力的就是平安和有个全世界公用的标准来限制。
2.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定义是什么?力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标准或约定林力网络协议.网络机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腐法,演义和同步(指事件实现中嗣序的详细说明).3.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民的主要切能是什么?OSI模型,即开。
式通信系W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是国SS4化组纵(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枢架,简林osi。
4.举出OS[参考模型和TCP/IPft股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osi是规定意义上的国际林准;tcp/ipg事实上的国际标准;现在通用的是后者;荫者是七层;后者四层;只是分层方法不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5.OSI的■一层分别处理以下I腰:(1)把传输的比特划分九倾。
啊理层(2)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网络层(3)最供端到端的BR务。
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1、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D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2、将传输比特流划分成帧,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B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4、表示层的主要功能中没有(A )A)文件传输B)数据压缩C)数据加密与解密D)翻译5、在下列( B )、(D )中,存在源端口与目的端口。
A)IP协议B)TCP协议C)ICMP协议D)UDP协议6、在下列名称中,( A )、(B )是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A)报文B)报文分组C)包D)帧7、在OSI模型中,一个层N与它之上的层(第N+1层)的关系是( A )A)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第N+1层对从第N层接收的信息添一个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层与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8、OSI/RM模型中,哪个层次与数据加密相关?( D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9、以太网网络上的路由器用于OSI/RM七层模型中的哪个层次?( 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0、在数据链路层中( C )用于描述数据单位。
A)数据报B)报文C)帧D)分组11、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C )A)数据链路层处理设备到设备间的通信B)网络层处理高层进程间的通信C)传输层处理端节点间的通信D)数据的传输都是从高层到低层12、( A )、( D )是会话管理的功能。
A)连接建立B)检验与差错检测C)数据传输D)连接释放13、以( C )为代表,标志着我们目前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A)Internet B)NetWare网C)ARPA网D)IBM网14、Internet的电子邮件采用( C )协议标准,保证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传送电子邮件。
A)SNMP B)FTP C)SMTP D)ICMP15、在Internet中的大多数服务(如WWW,FTP 等)都采用( B )模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练习题一、填空题1。
网络协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组成.2计算机网络采用____________的体系结构,网络中两个结点对等功能层之间遵循相应的____________进行通信,相邻两层之间的交接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
OSI/RM的中文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层,由低到高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TCP/IP协议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对应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可分为______层,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
为了保证比特流在物理通道上传输,物理层协议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个方面的接口特性.6.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结构局域网,它基于____________协议标准,采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7。
CSMA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SMA技术的特点为____________。
8。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传输的__________________。
9。
面向连接的服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过程。
1O.TCP/IP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分别是TCP和UDP,UDP协议用来提供____________服务,TCP 协议提供__________________服务。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
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习题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的习题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1. 什么是IP地址?它有哪几类?各类地址的范围是多少?答: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中用于标识主机或网络接口的数字标识符。
它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地址分为A、B、C、D和E五类,各类地址的范围如下:- A类地址范围:1.0.0.0 ~ 126.0.0.0,用于大型网络。
- B类地址范围:128.0.0.0 ~ 191.255.0.0,用于中型网络。
- C类地址范围:192.0.0.0 ~ 223.255.255.0,用于小型网络。
- D类地址范围:224.0.0.0 ~ 239.255.255.255,用于多播。
- E类地址范围:240.0.0.0 ~ 255.255.255.255,保留地址。
2. 什么是子网掩码?它的作用是什么?答: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划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与IP地址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得到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确定IP地址中哪些位表示网络地址,哪些位表示主机地址。
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方便进行网络管理和路由选择。
3. 什么是CIDR?它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有何不同?答: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种灵活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不同。
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基于A、B、C等类别,每个类别有固定的网络号和主机号位数。
而CIDR采用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划分IP地址。
计算机网络第1-3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概述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的优点: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电路交换的缺点:电路建立时间长,线路利用率低。
(2)报文交换的优点: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
报文交换的缺点:延迟长。
(3)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
分组交换的缺点: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同时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由用户直接使用。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
工作方式:(1)边缘部分: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通信方式。
(2)核心部分:采用电路交换、分组交换。
1-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答:相同之处:两者所描述的都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即求传播时延带宽积。
结果见书上课后参考答案。
1-25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透明”这种名词的例子。
答:这种例子有很多。
比如日常家用电器,我们并不知道家用电器具体工作原理,但只要清楚某按钮可以完成什么功能,就可以使用家用电器为日常生活服务。
第二章物理层2-04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分层原理: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层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予以解决。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答:(1)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2)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3)服务数据单元:指定层的接口数据的总和;(4)协议数据单元: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2)作用:约定通信双方在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3)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也可以,但不如“时序”更贴切)。
4. 协议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协议: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服务: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要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协议是不同网络系统对等层之间的关系,而服务则是相同网络系统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5. 服务分哪两类?有什么区别?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答:(1)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区别如下: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静态分配资源,传输前需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无错、按序、无丢失、不重复;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发送大量报文,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2)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通信时所需的资源。
动态分配资源,不能防止报文的损失、失序、丢失和重复;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少量零星报文的场合。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第三章第三章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1. 选择题1) 在OSI模型中,负责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通信连接的层是: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答案:d) 传输层2) 在TCP/IP协议中,负责将数据划分成适当的大小并添加首部信息的协议是:a) IP协议b) TCP协议c) UDP协议d) ARP协议答案:b) TCP协议3) 在网络中,LAN是指:a) 局域网b) 城域网c) 广域网d) 互联网答案:a) 局域网2. 填空题1)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机通过_______连接起来,使之可以互相传输数据。
答案:网络2) 在OSI模型中,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_________。
答案:应用服务3) HTTP是一种基于_______的应用层协议。
答案:TCP3. 简答题1) 什么是TCP/IP协议?请简要描述TCP/IP协议的组成部分。
答:TCP/IP协议是因特网基础协议,是一种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族。
它是由两个协议组成的,分别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
TCP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而IP则负责数据的路由和寻址。
2) TCP和UDP协议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分别是什么?答: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数据按序到达、无差错以及拥塞控制等特点。
它适用于需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应用,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
UDP协议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度快、信息实时性高等特点。
它适用于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如音频视频传输、实时游戏等。
4. 计算题1) 假设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报大小为1500字节,其中IP首部长度为20字节,TCP首部长度为32字节。
该数据报的总长度是多少字节?答:Total length = 数据报大小 + IP首部长度 + TCP首部长度= 1500字节 + 20字节 + 32字节= 1552字节2) 已知一台主机的源IP地址为192.168.1.100,目的IP地址为192.168.1.200,请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255.255.255.0)计算出该主机所在的子网号和广播地址。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3章 习题答案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请说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个理由。
答:将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分层思想对于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实现有着极大的优势,如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可分割、易于实现和维护、促进标准化等。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答:实体是指层中的活动元素,它既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
不同主机中位于同一层次的实体称作对等实体。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包括哪些因素?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为网络执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是网络协议。
典型的网络协议包含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方面。
4.OSI网络参考模型定义了哪些数据单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OSI参考模型定义了服务数据单元、协议数据单元和接口数据单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4,3.5所示。
5.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区别在于两个实体通信前是否建立连接。
6.有两个网络都可以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其中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报文流。
这两者是否相同?请给出一个例子予以说明。
答:字节流没有报文的边界7.试说明服务与协议的关系?答:服务涉及相邻层间的接口,协议涉及不同计算机上对等实体之间发送的分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6所示。
8.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利用服务原语可以通知服务提供者采取某些行动,或报告对等实体正在执行的活动。
有确认服务需要使用请求、指示、响应和确认原语。
9.说明在实际网络中数据是如何进行封装传输的。
答:若从客户端A发送信息到客户端B,从客户端A是从应用端依次往下传输,在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各自加上本层的协议头,在物理层时,以比特流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到达客户端B的物理层,通过客户端B的物理层依次向上传输,经过数据链路层时,去除在客户端A中在数据链路层加上的报头,其他的内容当做数据包向上提交。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简答题1.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的方法解决计算机的通信问题通过分层的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复杂的通信处理问题转化成为若干相对较小的层次内的局部问题,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处理变得相对容易。
2.“各层协议之间存在着某种物理连接,因此可以进行直接的通信。
”这句话对吗不对。
物理连接只存在于最底层的下面。
各层协议之间只存在着称为“对等层通信”的逻辑连接。
3.请简要叙述服务与协议之间的区别。
通过协议的规定,下一层可以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是对于上一层的服务用户来说下面的协议是透明的。
协议是存在于对等层之间的,是水平的;服务存在于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是垂直的。
4.请描述一下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通过OSI模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发送数据的具体过程为:要进行通信的源用户进程首先将要传输的数据送至应用层并由该层的协议根据协议规范进行处理,为用户数据附加上控制信息后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再送至表示层;表示层根据本层的协议规范对收到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处理,给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附加上表示层的控制信息后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将它传送至下一层。
数据按这种方式逐层向下传送直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实现比特流形式的传送。
当比特流沿着传输介质经过各种传输设备后最终到达了目标系统。
此后,接收数据的具体过程为:按照发送数据的逆过程,比特流从物理层开始逐层向上传送,在每一层都按照该层的协议规范以及数据单元的控制信息完成规定的操作,而后再将本层的控制信息剥离,并将数据部分向上一层传送,依此类推直至最终的、通信的目的用户进程。
5.请简述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虚电路服务要求发送分组之前必须建立连接,即虚电路。
之后所有的分组都沿着虚电路依次进行传送。
在所有分组传送完毕后要释放连接。
它可以提供顺序、可靠的分组传输,适用于长报文的通信,一般应用于稳定的专用网络。
6.请简述无连接服务的特点。
无连接服务无需事先建立连接。
各个分组携带全部信息,依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独立选择路由到达目的端。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3章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学习要点1.理解网络体系的概念2.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3.掌握ISO/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和各层功能4.掌握TCP/IP体系结构的各层功能5.了解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6.了解TCP/IP主要的功能及特点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方法来描述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把复杂的网络互连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问题,并在不同层次上予以解决。
2.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图3-1 网络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3.层次结构中的相关概念(1)实体(2)协议: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3个要素组成:<1>语法(Syntax):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如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2>语义(Semantics):指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3>定时(Timing):指事件的实现顺序,如速度匹配、排序等。
(3)接口(4)服务(5)层间通信图3-2对等实体通信实例实际上,每一层必须依靠相邻层提供的服务来与另一台主机的对应层通信,这包含了下面两方面的通信:<1>相邻层之间通信<2>对等层之间通信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采用了层次结构,将整个网络的通信功能划分成七个层次,每个层次完成不同的功能。
这七层由低层至高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如图所示。
2.OSI/RM各层的主要功能(1)物理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物理层传输的单位是比特(Bit),不去考虑比特流的意义和结构。
(2)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通过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保证点到点(point-to-point)可靠的数据传输。
第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3章计算机网络一、选择题1.(C )拓扑结构需要中央控制器或者集线器。
A. 总线型B. 树型C. 星型D. 环型2.(D )是应用层提供的服务。
A. 远程登录B. 文件传输C. 邮件服务D. 所有上述选项3.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是( B )。
A. 集线器B. 网桥C. 路由器D. 网关4.一个IP地址由(C)位二进制组成。
A. 4B. 8C. 32D. 485.191.1.2.3这个IP地址所属的类别是(B)。
A. A类B. B类C. C类D. D类6.UDP和TCP都是(C)层协议。
A. 物理B. 数据链路C. 网络D. 传输7.局域网中最常用的有线通信介质是(A)。
A. 双绞线和基带同轴电缆B. 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C. 宽带同轴电缆和双绞线D. 光缆和宽带同轴电缆8.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分为(D)层。
A. 4B. 5C. 6D. 79.Gnutella使用的网络服务模型是(C)模型。
A.终端 B. 无线C.对等网络 D. 客户机/服务器10. (D)用来衡量通信信道的容量。
A.协议 B. IP地址C.数据包 D. 带宽二、问答题1.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分层的目的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中协议分层的主要目的是简化网络的设计。
协议分层具有概念化和结构化的优点。
分层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方式来讨论系统组件,使得更新系统组件更为容易。
2.什么是OSI模型和TCP/IP模型,各分几层,每层的含义是什么?哪几层是点到点的通信方式?哪几层是端到端的通信方式?答:OSI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它定义了一个异构计算机连接标准的框架结构。
OSI参考模型的系统结构是层次式的,由七层组成,从高层到低层依次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其中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是点到点的通信方式,其余层是端到端的通信方式。
TCP/IP模型是因特网的协议标准,由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其中网络接口层是点到点的通信方式,其余层是端到端的通信方式。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有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邢彦辰)_课后习题答案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答案(邢彦辰)_课后习题答案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计算机、通信2(FEP、CCP3(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和均衡负荷、提高安全可靠性4(资源、通信5(ARPA6(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7(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8(总线、星型、树型、环型、网状二、选择题1(D 2(C 3(A 4(A 5(B 6(B三、判断题1(× 2(? 3(? 4(×四、简答题1((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多主机互联的网络阶段;(3)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4)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阶段2(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1)完成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与子课题研究内容的描述;(2)提出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两级网络结构的概念;(3)研究了报文分组交换的数据交换方法;(4)采用了层次结构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与协议体系;(5)促进了 TCP/IP 协议的发展。
4(虽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结构、具体用途和信息传输方式等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可靠性、独立性、高效性、扩充性、透明性、可控性和廉价性等几个方面。
5(典型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两个子网,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资源子网由主机、用户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由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
6((1)主体设备;(2)联接设备;(3)预处理设备;(4)信道。
7((1)按照网络的数据交换方式划分,主要的交换方法有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交换网、ATM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2)按照网络的覆盖范围划分,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3)按照网络的物理信道媒体划分,可分为双绞线网络、同轴电缆网络、光纤网络、微波网络、卫星网络等;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可分为总线型网络、环形型网络、星型网络、树型网络和网状型网络等;(5)按照网络应用范围和管理性质划分,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两大类。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三、简答题1.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的方法解决计算机的通信问题?通过分层的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复杂的通信处理问题转化成为若干相对较小的层次内的局部问题,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处理变得相对容易。
2.“各层协议之间存在着某种物理连接,因此可以进行直接的通信。
”这句话对吗?不对。
物理连接只存在于最底层的下面。
各层协议之间只存在着称为“对等层通信”的逻辑连接。
3.请简要叙述服务与协议之间的区别。
通过协议的规定,下一层可以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是对于上一层的服务用户来说下面的协议是透明的。
协议是存在于对等层之间的,是水平的;服务存在于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是垂直的。
4.请描述一下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通过OSI模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发送数据的具体过程为:要进行通信的源用户进程首先将要传输的数据送至应用层并由该层的协议根据协议规范进行处理,为用户数据附加上控制信息后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再送至表示层;表示层根据本层的协议规范对收到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处理,给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附加上表示层的控制信息后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将它传送至下一层。
数据按这种方式逐层向下传送直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实现比特流形式的传送。
当比特流沿着传输介质经过各种传输设备后最终到达了目标系统。
此后,接收数据的具体过程为:按照发送数据的逆过程,比特流从物理层开始逐层向上传送,在每一层都按照该层的协议规范以及数据单元的控制信息完成规定的操作,而后再将本层的控制信息剥离,并将数据部分向上一层传送,依此类推直至最终的、通信的目的用户进程。
5.请简述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虚电路服务要求发送分组之前必须建立连接,即虚电路。
之后所有的分组都沿着虚电路依次进行传送。
在所有分组传送完毕后要释放连接。
它可以提供顺序、可靠的分组传输,适用于长报文的通信,一般应用于稳定的专用网络。
6.请简述无连接服务的特点。
无连接服务无需事先建立连接。
各个分组携带全部信息,依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独立选择路由到达目的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参考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的方法解决计算机的通信问题
通过分层的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复杂的通信处理问题转化成为若干相对较小的层次内的局部问题,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处理变得相对容易。
2.“各层协议之间存在着某种物理连接,因此可以进行直接的通信。
”这句话对吗
不对。
物理连接只存在于最底层的下面。
各层协议之间只存在着称为“对等层通信”的逻辑连接。
3.请简要叙述服务与协议之间的区别。
通过协议的规定,下一层可以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是对于上一层的服务用户来说下面的协议是透明的。
协议是存在于对等层之间的,是水平的;服务存在于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是垂直的。
4.请描述一下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通过OSI模型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发送数据的具体过程为:要进行通信的源用户进程首先将要传输的数据送至应用层并由该层的协议根据协议规范进行处理,为用户数据附加上控制信息后形成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再送至表示层;表示层根据本层的协议规范对收到的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处理,给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附加上表示层的控制信息后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将它传送至下一层。
数据按这种方式逐层向下传送直至物理层,最后由物理层实现比特流形式的传送。
当比特流沿着传输介质经过各种传输设备后最终到达了目标系统。
此后,接收数据的具体过程为:按照发送数据的逆过程,比特流从物理层开始逐层向上传送,在每一层都按照该层的协议规范以及数据单元的控制信息完成规定的操作,而后再将本层的控制信息剥离,并将数据部分向上一层传送,依此类推直至最终的、通信的目的用户进程。
5.请简述虚电路服务的特点。
虚电路服务要求发送分组之前必须建立连接,即虚电路。
之后所有的分组都沿着虚电路依次进行传送。
在所有分组传送完毕后要释放连接。
它可以提供顺序、可靠的分组传输,适用于长报文的通信,一般应用于稳定的专用网络。
6.请简述无连接服务的特点。
无连接服务无需事先建立连接。
各个分组携带全部信息,依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独立选择路由到达目的端。
它只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因此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独立选择路由的模式也不能保证分组到达的顺序性。
但是其操作灵活且鲁棒性较强,适合于短报文传输以及对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不高的环境。
7.“传输层是真正端到端的网络层次。
”这句话对吗
正确。
源端主机上某个程序的进程利用传输层报文的首部字段和控制报文与目的端主机上的目标程序进程进行对话,从而实现程序(进程)之间的信息交互。
8.请画出TCP/IP模型的结构图。
9.TCP/IP模型中传输层的协议有哪些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TCP/IP模型中网际层的协议有哪些
网际协议I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地址解析协议ARP、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以及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
11.请说明IP协议分片处理的过程。
若IP分组经过的某中间网络的MTU值小于生成分组数据的初始网络的MTU值时,必须要将分组分割成适合该中间网络传输要求的小的分组,这个过程称为分片。
一般是将IP 分组的数据部分按照8个字节的整数倍进行等分,并从零开始计数。
只有第1个分片拥有IP分组完整的首部信息,后续分片只复制原IP分组首部的部分信息(无选项字段)。
此时每个分片分组的片偏移字段值设为该分片的数据内容的第1个字节在原始的IP分组中的位置,同时标志字段的DF位为0,最后一个分片的MF位为0,其它分片的MF位为1。
所有的分片将在目的主机上进行重组。
重组时,接收端将标识符字段值相同的且MF位为1的各个分片缓存起来,直到某个分片的MF为0为止。
随后将这些分片的数据内容进行重新的组合,从而恢复出原始的IP分组信息。
12.请说明ARP协议和RARP协议的区别。
ARP协议用于查询已知IP地址的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信息。
RARP协议处理的是通信设备知道自己的物理地址,但是不知道IP地址的问题。
13.请说明TCP协议校验和字段的计算方法。
发送端先将校验和字段全部置0。
然后将伪首部连同UTCP报文一起拆分成若干16位的二进制位串。
若TCP报文的数据部分不是偶数个字节,则在最后添加一个全0字节。
随后按照二进制反码计算这些16位二进制位串的和。
最后将此值的二进制反码记入校验和字段并发送。
接收端首先将收到的TCP报文附加上伪首部信息以及可能的填充字节信息,然后将这些内容拆分成16位的二进制位串。
最后按照二进制反码求这些16位二进制位串的和,如果结果是全1则表明传输无误。
14.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由哪些部分组成
TCP/IP模型的网际层为每一个连接在网络上的设备接口分配了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32位标识符作为该设备接口的唯一标识。
这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32位标识符称为IP地址。
32比特的IP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
15.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是什么
IP地址是网际层级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概念,而硬件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网络接口层)使用的地址概念。
数据链路层“看不见”数据报的IP地址,而网际层也看不见硬件地址。
17.对于传统的IP地址而言,请说明和的含义是什么
前者用于计算机的环回测试,后者表示一个B类网络的广播地址。
18.某单位拥有一个B类地址网络。
现欲在其中划分7个子网,则子网掩码是什么每个子
网最多可以有多少台主机
255.255.240.0.4094。
19./20包含多少个地址其最大地址和最小地址是什么
212个。
最大地址为,最小地址为。
20.IPv6分组的扩展首部是否为数据报的首部为什么
扩展首部都不属于IPv6数据报的首部,而是与数据部分共同被定义为有效载荷
(payload)或净负荷。
因为扩展首部提供的是数据报的扩展功能,是可选的。
数据报的首部专指基础首部。
21.TCP/IP模型的应用层可以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相对应
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22.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可以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相对应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23.请简述TCP/IP模型与OSI模型的区别。
首先,TCP/IP模型的应用层囊括了OSI模型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三层的功能。
实践证明将表示层和会话层单独作为独立的层次会造成网络结构复杂、功能冗余,可以将它们的功能划归其它层次实现。
TCP/IP模型在这一点上做得较好而OSI模型在此处却留下了一个败笔。
其次,TCP/IP模型只有一个未作任何定义的网络接口层,而OSI模型则完整的定义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实际上这两层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层必须处理实际的物理传输媒介的各种特性,而数据链路层只关心如何从比特流中区分名为帧的数据单元以及如何将帧可靠地传输到目的端。
TCP/IP模型在这一点上工作做得不够。
除上述差异之外,两个模型的特点对比还有:TCP/IP模型没有明显地区分服务、接口和协议的概念,而OSI模型却做了详细的工作,从而符合了软件工程实践的规范和要求;TCP/IP模型是专用的,不适合描述除TCP/IP模型之外的任何协议,而OSI模型是一个通用的标准模型框架,它可以描述任何符合该标准的协议;TCP/IP模型重点考虑了异构网络互联的问题,而OSI模型开始对这一点考虑得不多;TCP/IP模型提供了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服务,而OSI模型开始只考虑了面向连接一种服务;TCP/IP模型提供了较强的网络管理功能,而OSI模型后来才考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