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妙用

合集下载

吴茱萸的食用方法

吴茱萸的食用方法

吴茱萸的食用方法
吴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可以作为食材使用。

以下是一些吴茱萸的常见食用方法:
1. 酒泡法:将吴茱萸用清酒或白酒浸泡,可以用来制作各种酒类饮料,也可以用来做料理调味。

2. 姜茱萸糖水:将吴茱萸与姜片一同煮水,加入适量冰糖煮至冰糖完全溶解,可用来调制糖水饮品。

3. 吴茱萸茶:将吴茱萸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待茶水变红后可饮用。

可以加入蜂蜜或者其他草药一同冲泡,增加口感和风味。

4. 吴茱萸果酱:将吴茱萸去籽,放入锅中煮沸,加入适量白糖搅拌至浓稠,即可制作成果酱。

可以用来涂抹面包或者做饼干等。

5. 吴茱萸炖鸡:将吴茱萸与鸡肉一起炖煮,可以去腥增香,同时具有滋补养身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吴茱萸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食用时需要适量,并根据自身体质情况来决定使用份量。

同时,怀孕、哺乳期、小孩和体质虚弱的人最好避免食
用吴茱萸。

有任何疑问或者身体不适,建议咨询专业中医或者医生的意见。

吴茱萸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吴茱萸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吴茱萸适应症及使用说明吴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适应症。

本文将对吴茱萸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进行详细介绍。

I. 吴茱萸的适应症吴茱萸作为一种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以下方面:1. 消化系统问题:吴茱萸具有理气行滞、疏肝理气的功效,可以缓解胃部不适、胀气等消化问题。

2. 食欲不振:吴茱萸能促进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尤其适用于食欲不振引起的消化不良问题。

3. 胃痛腹痛:吴茱萸具有活血化瘀、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胃痛、腹痛等症状。

4. 感冒发热: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等症状。

5. 头痛偏头痛:吴茱萸能舒肝解郁,通经活络,对头痛、偏头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II. 吴茱萸的使用说明1. 用量:吴茱萸的用量因人而异,一般建议每次使用3-9克,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增减。

2. 煎煮方法:将吴茱萸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待提取物颜色变深时,即可出锅。

3.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避免使用吴茱萸。

-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如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 使用吴茱萸时应注意药品的质量,避免购买劣质产品。

4. 禁忌症:具有气滞血瘀、阳亢内热等疾病的患者,以及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禁止使用吴茱萸。

5. 药物相互作用:吴茱萸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药物、镇静催眠药等联用时应遵医嘱。

总结:吴茱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医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消化系统问题、食欲不振、胃痛腹痛、感冒发热、头痛偏头痛等众多适应症。

在使用时,应注意用量、煎煮方法以及禁忌症等方面的问题,并遵医嘱使用。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停止使用。

此外,选择正规药店购买质量可靠的吴茱萸,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吴茱萸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用量

吴茱萸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用量

吴茱萸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用量
吴茱萸的性味
吴茱萸,又名蜀茱萸、山茱萸,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常用药材。

吴茱萸的性味属
于辛、温,归经为心、脾、肾经。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
吴茱萸有以下的功能主治:
1.行气活血:吴茱萸能够疏通气血,活动经络,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
症状,如胸闷、胸痛、月经不调等,有很好的疗效。

2.强筋活络:吴茱萸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可以改善关节疼痛、肌肉酸
痛等症状。

3.消食化滞:吴茱萸有助于消化不良、食积不化引起的腹胀、消化不良
等症状,有良好的促进食欲的效果。

4.固涩止泻:吴茱萸对于脾虚泄泻、大便稀溏等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定惊安神:吴茱萸有平肝定惊、安神的作用,对于惊悸、失眠、健忘
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吴茱萸的用量
吴茱萸的用量因个体差异和疾病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建议的用量为:
1.饮片剂:一次10-20g,一日2-3次,煎服。

2.茱萸丸:一次5-10g,一日2-3次,口服。

3.酒剂:每日2-4毫升,口服。

4.口服液:一次15-30毫升,一日2-3次,口服。

请注意:以上为一般用量,具体用量应根据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总结
吴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性味辛温,归经为心脾肾经。

它具有行气活血、
强筋活络、消食化滞、固涩止泻以及定惊安神等功效。

其用量因个体差异和疾病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建议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如有不适,请
及时咨询医生。

)。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吴茱萸,又称舒筋散、舒筋宝,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

下面是关于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1. 舒筋活络:吴茱萸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疼痛。

它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肌肉疼痛等问题的有效药物。

2. 驱寒温经:吴茱萸具有温经驱寒的作用,可以帮助体内寒邪的排出,改善寒凉体质。

特别适用于经期不调、寒凉腹痛以及手脚冰凉等症状。

3. 和胃化湿:吴茱萸具有和胃化湿的功效,可以促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缓解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对于湿气重的人群,尤其有益。

4. 消食化痰:吴茱萸还具有消食化痰的作用,可以帮助消化系统排除体内的痰湿。

对于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5. 涩肠止泻:吴茱萸有收敛肠道的作用,可以止泻,并可减少腹泻时的水分流失,缓解腹部不适和腹泻症状。

6. 镇咳平喘:吴茱萸还可以镇咳平喘,对于咳嗽、喘息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尤其适用于寒咳、气喘等与寒邪、湿邪有关的疾病。

7. 养肺祛痰:吴茱萸可以养肺祛痰,对于肺热痰多、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对于吸烟者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的人群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总之,吴茱萸以其综合的药理作用,在中药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适合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作为保健品来维护身体的健康。

但在使用吴茱萸时,应遵医嘱,不可过量使用,以防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

吴茱萸之妙用(治扁桃腺红肿溃疡、小儿夜啼症、胃肠气胀、妇女阴痒、脱发、角膜溃疡等)

吴茱萸之妙用(治扁桃腺红肿溃疡、小儿夜啼症、胃肠气胀、妇女阴痒、脱发、角膜溃疡等)

吴茱萸之妙用(治扁桃腺红肿溃疡、小儿夜啼症、胃肠气胀、妇女阴痒、脱发、角膜溃疡等)整理:吴盛荣编辑:李邦源吴茱萸之妙用吴光烈先生用吴茱萸灵活多变,别出心裁,有独具一格之建树。

先生以吴茱萸为主药,治疗扁桃腺红肿溃疡、小儿夜啼症,小儿麦疥、胃肠积气如鼓、妇女阴痒、脱发、角膜溃疡等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01扁桃腺红肿溃疡余治一例扁桃体红肿溃疡,吞咽困难,连服养阴清肺汤加板蓝根、桔梗数剂,未见效果,请教吴老他说:药对症,药性缓,欲速效可用吴茱萸研为细末调醋涂于两足心,以引火下趋,此从治之义也。

余用之果收良效。

02小儿夜啼症吴老曰:小儿夜啼上半夜发作属心火上炎,用吴茱萸研末调醋贴于足心,引火下趋;下半夜发作为脏寒,用吴茱萸研末调醋涂于脐部,盖以棉花、纱布、再用胶布封固,此温脏也。

余临症用之,疗效确实不逊,实奥妙也。

03小儿麦疥麦疥为收割大小麦之季节,小儿全身皮肤瘙痒不已,搔后皮肤发红,夜睡更甚,血出结痂,皮肤粗糙。

西医为皮肤瘙痒症,吴老谓:此乃湿热毒邪,郁结皮肤。

当用燥湿清热解毒治之,用吴茱萸15g,硫磺10g,冰片3g,合为粗末布包、浸于茶油内加热,取起俟温,擦于患处,每天1—2次,不数天而愈。

吴老谓:吴茱萸为辛温走散要药,其功宏、其效速,皮肤之黄水疮疹,湿疹等用之亦效。

04胃肠积气如鼓吴老曰:胃肠积气如鼓,不能饮食,辗转反侧不安,此寒凝气滞也。

当用吴茱萸研末炒酒,乘热敷脐部,未几则见失气频传。

如不效,再用吴茱萸15g,半酒水煎汤灌肠,腹胀必消。

余验之果神效也。

05妇人阴痒吴茱萸15g,明矾15g,食盐10g。

水煎先熏外洗阴户,止痒甚效。

吴老曰:湿能生虫,故阴痒,吴茱萸为燥湿杀虫之要药,湿去阴户自不痒也。

06脱发某,女,30岁,小学教师。

因家庭不和,时常争吵,产后未几,夜不能寐,精神紧张,头发脱落大半,求诊吴老。

诊脉舌未见异常,吴老曰:此与肝郁产后血亏有关,肝失条达,藏血功能失常,且血少无以营发,因而发落。

吴茱萸的实用方法

吴茱萸的实用方法

吴茱萸的实用方法吴茱萸可当家庭医生!吴茱萸又名茶辣、气辣子,为芸香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接近成熟的果实。

其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止痛降逆、理气燥湿、镇痛镇静、驱蛔、抗菌的功效。

本品外用可治疗下列多种疾病。

1.高血压:吴茱萸研末,每次取20-40克,以米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

连敷12~24小后血压开始下降,症状减轻。

2.口腔溃疡:吴茱萸10克,研末,以米醋调成稀糊状,涂敷于两足心,外用纱布扎紧。

每天涂敷12~24小时。

涂敷2~3次可生效。

3.黄水疮:吴茱萸研粉,以凡士林调制成10%软膏,涂搽患处(先用温水洗净)。

每日1~2次。

治疗4-6次后可以治愈。

尤其是止痒效果显著。

4.湿疹:吴茱萸研末,以凡士林调成30%软膏,涂搽患处,每日2次。

l周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可治愈。

5.妇女阴下湿痒:吴茱萸适量,煎汤频洗患处,立即见效。

6.消化不良(胃寒型):吴茱萸10克,以食醋20毫升调成糊状,加温至40℃ 摊于洁净棉布上,贴敷于脐部,用胶布固定。

12小时换药1次(若同时取吴茱萸5克、生姜3片煎服,疗效更佳)。

连敷2~3次显效7.赤白痢疾:吴茱萸、黄连、木香各6克,研成粉末,以水调敷脐部。

每天2次,每次4~6小时,轻症者疗效显著。

8.腰腿风湿冷痛:吴茱萸15克,研末,以米酒拌匀,炒热,摊于油纸上敷患处,用布包扎,立即止痛。

9.寒凝头痛:吴茱萸15-20克,煎汤趁热熏洗头部,每天1次。

10.牙痛:吴茱萸6克,米酒100ml,以文火煎煮10分钟。

待药酒凉后加入冰片l克调匀,即可含漱。

l~2次即见效。

11.小儿流涎:吴茱萸3份,胆南星、五味子1份,以陈米醋调匀,涂敷两足心,外用纱布固定。

每天涂敷10小时,一般3次显效。

吴茱萸药源广泛,但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不宜多用久服。

阴虚有热者忌用。

本品外用一般用6~40克,研成粉末,分别以水、酒、醋、油、凡士林等调成药备用。

方法取吴茱萸适量研成极细粉末,醋调成糊状备用,每晚临睡前热水泡脚19-20分钟后,取麝香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剪成3*3CM大小,将调好的药做成直径1.2CM,厚0.25CM的圆柱形小药饼,置于胶布中央,临睡前敷于足底涌泉穴,连用1-2周见效。

中药吴茱萸最新临床应用验方

中药吴茱萸最新临床应用验方

中药吴茱萸最新临床应用验方1.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吴茱萸10g,研末,醋调成糊状,敷于两足涌泉穴,48小时取下。

治疗8例,全部治愈。

2.治小儿流涎。

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共研细末,用陈米醋调成糊状饼,临睡前,敷于涌泉穴,男左女右,每次敷12分钟。

治疗100余例,全部治愈。

3,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取吴茱萸果细粉,每包18g,每晚临睡前将1包吴茱萸粉以白醋调成浓稠状,分敷两侧足心穴(涌泉穴稍后方),外覆盖塑料薄膜,绷带固定12小时,每日用药1包,14日为1疗程。

血压正常后,改用每周敷1-2次。

巩固疗效。

共治疗27例,20例降至正常,改善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6%。

4.治疥疮。

吴菜萸风干,粉碎,过筛,配成10%-15%的泥膏,洗净皮肤,再涂药膏。

治疗疥疮26例,全部治愈。

5.治婴幼儿泄泻。

取吴茱萸20g,研细,加米醋适量调成糊状,敷在脐围,覆盖范围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下脘穴、天枢穴(双)、气海穴。

药上盖塑料布,用胶布固定。

24小时后取下药渣,再以前法继敷。

敷药1次治愈37例,敷药2次治愈51例,敷药3次治愈5例,好转3例。

6.治呃逆。

取吴茱萸20g,苍耳子20g,肉桂5g。

共研末。

每次取10g,用醋调敷双足涌泉穴。

治疗12例,大部分经治疗3日即可痊愈。

吴茱萸:温中下气

吴茱萸:温中下气

吴茱萸:温中下气吴茱萸是一味闻起来有辛味儿,吃起来很苦,有热性的中药。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它的外用方法。

外敷神阙和中脘,赶走寒气脾胃强吴茱萸能温中散寒,治疗寒气凝结导致的疼痛、呕吐和泄泻。

寒冬时节,即使是健康的人,有时也难免受点风寒,引起腹泻。

平时脾胃就虚寒的人,更是这样,往往在黎明时分腹痛,急上卫生间。

祛寒止泻:取吴茱萸适量打粉,加白醋调敷神阙、中脘穴,每天1次,每次2~4小时,偶感风寒腹痛者1~2次即可治好,脾胃虚寒的1周为1个疗程。

有些人睡觉时容易流口水,有些人平时就自觉口中唾沫很多,忍不住要时时往外吐。

这些人一般舌质淡而嫩,多属脾虚,可用吴茱萸粉适量加白醋调敷脾俞、胃俞。

治阴下湿痒生疮:吴茱萸用水煮3~5次,去渣留汁,用来洗疮。

促进手术后排气:术后排气越早,说明肠蠕动恢复得越快,也意味着疾病好得越快。

如果手术后两三天还没排气,可以用吴茱萸粉适量,白醋调敷神阙穴,一般敷药几个小时后就会排气了。

吴茱萸虽然是热性的,但是却可以使热下行,中医叫做引火下行。

根据这个原理,用吴茱萸粉适量,白醋调敷双侧涌泉穴,可以降血压,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

卢崇汉之吴茱萸《本经》:味辛,温。

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透风邪、开凑理。

根,杀三虫。

阐述:气味辛温,调肝理脾,温肝暖脾,木土畅达,运化与调达之气皆富,为行郁化滞之妙品也,郁化滞行而痛已。

与姜、桂同用,理心脾之郁,郁开而痛止:与藿香、丁香同用,醒脾开胃舒肝,使木土交攻,气化得宣,凡呕吐腹胀均消,而食饮可进。

与附子、桂枝尖同用,温下元,开太阳,火暖而水沸,气行而血流,诸痛皆已。

与巴豆、干姜同用,暖火土,快肠胃,使瘀积下行,清浊得分,痛即得止,凡寒凝气滞,冷热交争皆消。

与砂仁、贡术同用,纳气归肾,运化大行,五脏六瞻安谧。

与细辛、法半夏同用,一开一降,温气旋转,凝滞流行,诸痛乃解。

与鲜石菖蒲、甘草同用,引君火下交于脾,睥畅运转与木,木得其养,使木气调达,肝郁乃解。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1. 吴茱萸简介吴茱萸(学名:Evodia rutaecarpa),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是我国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吴茱萸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不仅可以入药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和化妆品等领域。

2. 吴茱萸的药用价值吴茱萸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常被用于中医药治疗疾病。

其主要功能主治包括:•祛寒驱湿: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寒湿所致的各种症状,如腹痛、腹泻、寒疝等。

•祛风止痛:吴茱萸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风寒湿痹引起的疼痛。

对于头痛、牙痛、关节痛等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调节胃功能:吴茱萸有促进胃动力、增加胃酸分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痛和胃寒等症状。

同时,吴茱萸还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对于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和酸反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抑制肿瘤生长:吴茱萸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某些肿瘤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研究显示,吴茱萸的提取物还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少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3. 吴茱萸的用法用量吴茱萸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也可以制成各种中药制剂。

常见的用法用量包括:•煎汤:将吴茱萸切片后,与其他中药材一起煎煮,可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一般用量为3-10克。

•制剂:市面上常见的吴茱萸制剂有吴茱萸片、吴茱萸酊等,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制剂和用量。

•外用:吴茱萸的挥发油成分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通过外用贴敷等方式发挥药效,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等。

4. 注意事项和禁忌在使用吴茱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禁忌:•孕妇禁用:吴茱萸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妇忌用,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过敏者慎用:对吴茱萸过敏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请及时停止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吴茱萸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对抗凝血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量控制:使用吴茱萸时应遵循医嘱,在用量上要控制好,避免过量使用引发不良反应。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什么是吴茱萸吴茱萸,学名Evodia rutaecarp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芸香科植物。

吴茱萸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的果实富含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有助于改善人体健康。

吴茱萸的功效主治吴茱萸作为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下面是吴茱萸的常见功能主治:1.祛寒止痛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于寒凉引起的腹痛、胃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寒凉引起的不适感。

2.舒肝理气吴茱萸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胸闷、胁肋胀痛等症状。

它可以调节肝脏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舒缓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

3.健胃消食吴茱萸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它对于胃寒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有改善作用。

4.痛经吴茱萸对于经期痛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促进经血的流通,舒缓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减轻疼痛感。

5.抗菌消炎吴茱萸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于感染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6.抗氧化吴茱萸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预防氧化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和提高免疫力。

7.调经吴茱萸具有调经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月经周期,缓解经期不调、经量过多等问题。

如何使用吴茱萸吴茱萸可以作为中药材使用,也可以制成各种中药制剂。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使用方式:1.煎汤将吴茱萸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水中煎煮,可以制成吴茱萸煎剂,口服服用。

2.泡水将吴茱萸放入茶杯中,加入热水冲泡,可以制成吴茱萸茶,慢慢饮用。

3.外用可以将吴茱萸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植物油中,制成吴茱萸油膏,外用于皮肤患处。

4.药丸、胶囊吴茱萸也可以制成药丸或胶囊的形式,方便口服。

使用吴茱萸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吴茱萸的功用主治

吴茱萸的功用主治

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
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
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
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
⑦《纲目》:开郁化滞。
吴茱萸的药用价值
功用主治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4] ,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
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
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吴茱萸,又名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植物。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在我国的中草药中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

吴茱萸具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抗衰老等等。

但是,吴茱萸也有一些禁忌,不适合所有人食用,比如孕妇、哺乳期妇女、正在进行重要的手术等。

接下来,我们将对吴茱萸的功效和作用进行详细的介绍,并说明吴茱萸的禁忌。

首先,吴茱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吴茱萸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如五味子酸、黄酮类物质、甘露醇以及维生素C等。

这些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减缓血管老化的速度,提高血液的流动性,改善微循环。

此外,吴茱萸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聚和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其次,吴茱萸可以调节内分泌。

内分泌失调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女性。

吴茱萸中的五味子酸和黄酮类物质可以调节体内激素的分泌,对女性月经不调、经期疼痛、更年期综合征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吴茱萸还能够提高性功能,对于男性阳痿、早泄等问题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吴茱萸可以增强免疫力。

吴茱萸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它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可以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此外,吴茱萸还可以刺激巨噬细胞的活性,促进白细胞的生成,增强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第四,吴茱萸可以降低胆固醇。

高胆固醇是很多人的健康隐患,吴茱萸可以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研究发现,吴茱萸中的甘露醇可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并促进胆固醇的排泄。

最后,吴茱萸具有抗衰老的效果。

吴茱萸中的黄酮类物质、维生素C以及其他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缓衰老的速度,保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

此外,吴茱萸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预防皮肤松弛和皱纹的形成。

虽然吴茱萸具有这些功效和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禁忌的人群。

首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该禁止使用吴茱萸。

由于吴茱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导致子宫收缩,对胎儿和乳汁的质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作用与功能•温中健胃: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的作用,可用于胃寒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消积退食:吴茱萸能够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适用于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的人。

•补肾壮阳:吴茱萸被认为是一味滋补药物,可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早泄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止呕止泻:吴茱萸有止呕、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呕吐、腹泻、久泻等症状。

•驱虫止痒:吴茱萸可用于驱虫、止痒,对某些寄生虫感染、皮肤瘙痒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主治与用量1.主治–脘腹胀满:吴茱萸可用于脘腹胀满、反酸嗳气等胃气不和的症状。

用吴茱萸配伍其他药物如厚朴、焦三仙等,可增强其健胃作用。

–寒症,如寒疝、寒痢:吴茱萸可用于寒疝、寒痢等寒性症状。

常与平肝理气药物如青皮、苡仁等配伍,可加强驱寒作用。

–虫积不化:吴茱萸可用于蛔虫积滞不化等虫积不化的症状。

常与驱虫药物如苦楝皮、石榴皮等配伍,可促进虫积排出。

2.用量–煎汤剂:每次吴茱萸用量为39g,煎汤水量约为300500ml,文火煎煮3060分钟,分成23次服用。

–酒浸剂:将吴茱萸研磨成细粉,用白酒浸泡10天以上,然后3次,口服。

再去渣,每次用量为13g,每日2–成药剂:根据具体药品剂型和说明书指导使用。

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对吴茱萸过敏者禁用。

•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师。

•药物会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请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使用。

•不要超量使用,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以上是针对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吴茱萸之前,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

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和用量1. 吴茱萸的作用与功能吴茱萸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

以下是吴茱萸的主要作用和功能:1.调和胃气: 吴茱萸具有温中降逆的功效,可以调节胃气,治疗消化不良、胃胀、腹痛等症状。

2.止呕止泻: 吴茱萸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3.杀虫驱蛔: 吴茱萸中的挥发油成分对蛔虫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可以用于驱除体内寄生的蛔虫。

4.补血活血: 吴茱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贫血、瘀血等症状。

5.抗炎消肿: 吴茱萸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关节炎、痤疮等炎症性疾病。

6.养颜美容: 吴茱萸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减缓衰老,增强皮肤弹性,具有养颜美容的效果。

2. 吴茱萸的主治疾病吴茱萸作为一种中药材,有着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以下是吴茱萸的主要主治疾病:1.胃脘疼痛: 吴茱萸具有温中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消化不良、胃胀等症状。

2.呕吐泄泻: 吴茱萸具有止呕止泻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3.脘腹胀满: 吴茱萸可以舒肝和胃,促进消化,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欲不佳等症状。

4.虫积蛔虫: 吴茱萸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杀虫驱蛔的作用,可用于驱除体内寄生的蛔虫。

5.血瘀经闭: 吴茱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等血瘀经闭的症状。

6.风湿痹痛: 吴茱萸具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风湿痛等炎症性疾病。

3. 吴茱萸的用量吴茱萸的用量通常根据具体症状和个体差异来确定。

以下是吴茱萸的常见用量:1.吴茱萸饮剂: 一般每次10-15克,可煎服,每日2-3次。

2.吴茱萸丸剂: 一般每次4-6克,可随水服用,每日2-3次。

3.吴茱萸外用: 可根据需要将吴茱萸研末加入温水中制成糊状,外敷患处。

4.吴茱萸泡水: 可将吴茱萸与温水泡制,每日适量饮用。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吴茱萸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吴茱萸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效和作用:
1. 健脾开胃:吴茱萸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有助于消化和吸收营养。

2. 祛湿化痰:吴茱萸有温热的性质,能够祛除湿气和痰湿,有助于治疗湿热和痰湿病症。

3. 通经活血:吴茱萸有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够疏通经络,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等问题。

4. 安神定志:吴茱萸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和失眠等问题。

然而,吴茱萸也有一些禁忌症,如:
1. 孕妇禁用:吴茱萸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妇慎用,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2. 脾胃虚寒者禁用:吴茱萸有温热的性质,不适合脾胃虚寒者食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 高血压患者禁用:吴茱萸可以增加血压,高血压患者不宜食用。

建议在使用吴茱萸前,先咨询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

吴茱萸医用大全吴茱萸的外用外用吴茱萸治顽疾

吴茱萸医用大全吴茱萸的外用外用吴茱萸治顽疾

吴茱萸医用大全吴茱萸的外用外用吴茱萸治顽疾吴茱萸医用大全吴茱萸为芸香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秋季采收,除去枝梗,干贮存备用,经甘草水浸泡后名淡吴茱萸。

中医认为,吴茱萸性味辛、苦、热,入肝、脾、胃经,有疏肝下气、降逆止呕、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之功,临床多用于内服。

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其外治亦显示了较好疗效,介绍如下,供选用。

一、传染科1、痄腮:吴茱萸15克,冰片少许,共捣匀加蛋清少许调糊外敷双足心涌泉穴,包扎固定,一日一换,连续3~4天即可肿消痛止。

吴茱萸20克,肉桂2克,或吴茱萸10克,大黄、胡黄连、胆南星各5克,研末醋调敷双足心亦可。

2、乙脑:吴茱萸、附片各9克,明矾6克,面粉30克,共研细末,米醋为糊,分贴双足心涌泉穴,每4一6小时换药1次,适用于乙脑身热头痛而下肢厌冷者。

3、流脑:吴茱萸15克,研为细末,兑酒少许调糊外敷双手足心,包扎固定,约敷1—2小时,适用于流脑高热、头痛、呕吐者。

4、痢疾:吴茱萸18克、或加附片5克,研为细末,米醋调匀外敷双足心涌泉穴,2小时后取下,适用于菌痢高热、肢冷、纳差者。

吴茱萸60克,巴豆30克,黄腊10克,丁香3克,共研细末,米醋调糊,外敷肚脐及双足心,1日1换,至全愈为止,适用于噤口痢疾口噤不能食、食则呕吐、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脐腹疼痛、脉沉者。

5、白喉:吴茱萸9克,制附片12克,共研细末,白酒调糊外敷双足心,适用于寒证白喉。

6、水痘:吴茱萸适量,研末热醋调糊外敷双足心,适用于狂热痘毒麻木致死。

7、瘟疫:吴茱萸适量,研末,米醋调为糊状,敷足心,24小时后取下,即消。

如未愈,续敷24小时,适用于大头瘟,头面肿大咽喉闭塞。

二、内科1、感冒:吴茱萸、明矾各3克,共研细末,蛋清调为稀物状外敷双足心、双手心,每6~8小时换药1次,连续2、3天。

2、中暑:吴茱萸、地龙各适量,研为细末,加面粉适量,米醋调糊,外敷双足心,纱布包扎,每日1换,适用于中暑头痛头晕、恶热心烦、面红气粗、口燥渴饮、汗多等。

吴茱萸临床应用验方举例

吴茱萸临床应用验方举例

吴茱萸临床应用验方举例
1.治心中寒,心背彻痛(《圣济总录>茱萸丸)吴茱萸12g,桂心、当归各60g。

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温酒下,渐加至40丸。

2.治呕吐涎沫,头痛及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伤寒论》吴茱萸汤)吴茱萸(洗)2g,人参9g,生姜(切)18g,大枣(擘)4枚。

以水200ml,煮取150ml,去滓。

温服100ml,日服3次。

3.治蛔心痛(《普济方》吴茱萸散)吴茱萸(水浸一宿,焙干炒)15g,鹤虱(微炒)45g。

上为细散。

每服6g,空腹温酒调下。

4.治脾受湿气,泄利不止,米谷迟化,脐腹刺痛,小儿疳气下痢(《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戊己丸)黄连(去须)、吴茱萸(去梗,炒)、白芍药各150g。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浓煎米饮下,空腹服,日服3次。

5.治牙齿疼痛(《食疗本草》)吴茱萸煎酒。

含漱之。

6.治口疮口疳(《濒湖集简方》)茱萸末。

醋调涂足心,亦治咽喉作痛。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吴茱萸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主治吴茱萸(学名:Evodiae Fructus),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多种药用功效。

下面是吴茱萸的主要功能主治:1.祛风散寒:吴茱萸可以温阳祛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寒战等症状。

2.理气止痛:吴茱萸具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胸腹疼痛、经痛、胃脘痛等症状。

3.祛湿化痰:吴茱萸可以祛湿化痰,适用于湿浊内蕴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

4.消食磨滞:吴茱萸可以促进消化,改善食欲不佳、胃口不好、脘腹胀满等症状。

5.散瘀止血:吴茱萸有散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血瘀引起的痛经、跌打损伤等情况。

用量吴茱萸是一种辛温的中药,用量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以下是吴茱萸的一般用量和使用方法:•煎汤剂:一般情况下,吴茱萸的用量为3-10克。

将吴茱萸与其他适宜的中药材配伍,按照煎汤的方法煮药,每日分2次服用。

•研粉服:也可以将吴茱萸研磨成粉末,每次0.5-1克,一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

•外用疗法:吴茱萸还可以作为外用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等症状。

将吴茱萸研磨成细末,与适量的清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并进行轻轻按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吴茱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用药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腹泻患者禁用吴茱萸。

肾虚者慎用。

•不宜长期使用:长期大量使用吴茱萸可能导致胃肠不适、口舌生疮等不良反应。

•遵医嘱使用:不建议自行使用吴茱萸,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合理使用吴茱萸。

总之,吴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风散寒、理气止痛、祛湿化痰、消食磨滞和散瘀止血等功效。

在使用吴茱萸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用药指导,合理使用,并注意潜在的禁忌和副作用。

如有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就医咨询。

吴茱萸敷脚心,引火下行,借助涌泉的水,把火浇灭,实火虚火都管用!

吴茱萸敷脚心,引火下行,借助涌泉的水,把火浇灭,实火虚火都管用!

吴茱萸敷脚心,引火下行,借助涌泉的水,把火浇灭,实火虚火都管用!第一把火,肺火。

燥是秋天的主气,燥气太过就变成了燥邪,中医把外界的邪气归纳总结为六种:风寒暑湿燥火。

其中,燥邪最容易伤肺,肺喜润恶燥,肺是需要润的,它喜欢湿润的环境,不喜欢干燥。

燥胜则干呀,导致的结果就是肺阴虚,阴虚了火就旺。

肺火的表现一般有咽喉肿痛、口鼻干燥等。

第二把火,胃火。

秋冬季是养生进补的好时节,民间也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

不过,滋补的药物大多燥热,而且不好消化,到了胃里容易化成火。

再一个秋冬天喜欢吃火锅的人也越来越多,羊肉本身就有温补的作用,天寒地冻的时节,吃吃喝喝,动得又少,一整天地待在暖气房里,火上加火。

胃火的表现一般有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

第三把火,肝火。

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平时工作忙吧,生活琐事多吧,偏偏年底又是忙碌的“加班季”,这些压力如果不能疏散出去,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肝内郁火堆积。

肝火的表现一般有面红目赤、头晕耳鸣、口苦咽干、急躁易怒等。

有一味中药能把人体内旺盛的火气赶出去,它就是吴茱萸。

唐代大诗人王维曾在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人把每年的九月初九这天定为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喜欢登高远眺。

登高的时候会把吴茱萸佩在身上,因为古人相信吴茱萸可以驱邪。

这里的邪指的是外界的各种阴寒邪气。

吴茱萸是热性的,又有辛味儿,非常善于走窜,它就像御林军一样,走来走去,把企图靠近的阴寒邪气都逼开。

也正是因为善于走窜,所以它还有一个很厉害的作用,引火下行,不管是实火、虚火都管用。

方法是取吴茱萸10克,打成细末,用醋调成糊状,睡前敷在脚心,用医用纱布固定好,第二天早上起床时揭掉。

吴茱萸可以把上半身的火气顺着经络引下来,引到脚心。

在人的脚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涌泉穴,顾名思义,就是泉水奔涌而出的意思。

借助涌泉穴的“水”,把火气浇灭,排出去。

这样的用法,古医书中早有记载。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卷三十二·吴茱萸》载:“口疮口疳,吴茱萸末,醋调涂足心,一夕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茱萸妙用
吴茱萸为临床常用中药之一,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入肝、脾、胃经,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之功效,传统内服法主要用于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气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等。

然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发现,吴茱萸外用治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具有用药量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下面就简介吴茱萸外用治病验方九则,供参考:
一、治高血压病:将吴茱萸研为细粉, 20~30克,用醋调成糊状,睡前敷贴两足心,外用布包裹,一般敷药12~24小时后血压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

轻症敷1次,重症敷2~3次即显示明显的降压效果。

二、治痢疾:用吴茱萸6克,六一散9克,先将吴茱萸研细末后与六一散混匀,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三、治小儿多涎症:用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研末和匀,睡前取15克,用陈醋调敷双足涌泉穴,外用纱布扎紧,每次敷贴12小时,一般3~4次即愈。

四、治小儿腹泻:用吴茱萸12克研成细末,取未熟的米饭(俗称夹心饭)适量与吴茱萸粉合成饼,待温度适宜放在脐部周围,用纱布绷带包扎固定,时间为10小时,晚上敷用为宜。

共治疗小儿腹泻患者35例,外敷1次治愈28例,其中年龄最大者5岁,最小者6个月,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五、治疗肠粘连:取吴茱萸60-90克,用锅炒烫,生姜30克,捣烂取汁,涂患者腹部,用纱布包裹炒热的吴茱萸,从右下至上腹,再至左上腹,反复热熨,每次约30分钟,临床共治疗100例,腹痛完全消失,饮食、排便恢复76例;腹痛基本消失、肛门排气、能正常进食18例;腹痛不减者6例。

六、治疗腮腺炎:用吴茱萸10克,虎杖根4.5克,犁头草6克,胆南星3克,共研成粉备用。

2~5岁用药粉6克,6~10岁用10克,11~15岁用12克,15岁以上用15克,用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双侧涌泉穴,每天换药一次。

七、治鹅口疮:用吴茱萸、附子各10克,共研末后用米醋调为稀糊状,涂擦患儿两足心,先用塑料布裹一层,然后用洁净布裹一层,以不松不紧为宜,连用两次即可。

八、治溃疡性口腔炎:将吴茱萸晒干,研碎后过细筛,用时取细末加适量醋调成糊状,置于清洁布上,将两脚洗净,分别包在两脚的涌泉穴及其周围,24小时后取下即可。

用量:1岁以下用1.5~6克,1~5岁用6~9克,5~15
岁用9~12克,15岁以上用成人量12~15克,共治疗256例,治愈247例,一般敷药1次即可有效。

九、治湿疹:用吴茱萸30克(炒),配乌贼骨21克,硫磺6克,共研细末,外撒或用蓖麻油调敷患处,外用纱布包扎;隔日一次。

共治疗湿疹138例,治愈111例,好转21例,无效6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