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效率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变黄变干 , 导致粉碎效果 差 , 不易腐烂 。
( 2 ) 粉 碎 。摘 穗 后 , 及 时进 行粉 碎作业 , 作 业 时 调 整 好拖拉机的作业速度和留茬高度 , 谨 防漏 切 和 刀 片 打 土 。
能达 到 1 5 左 右 。1 2 5 0 k g鲜 玉 米秸 秆 相 当于 4 0 0 0 k g 适宜微生物 活动的碳氮比为 2 5 : l , 秸 秆还 田后土 壤中氮
使得 微 生物 与作 物 争夺 氮 素 , 结 果秸 秆 分解 缓 土杂肥的有机质含量 , 氮磷钾含 量相 当于 1 8 . 7 5 碳 铵、 素不足 , 麦苗因缺氮而 黄化 、 苗弱 , 生长不 良。 1 o 过磷酸钙和 7 . 6 5 硫酸钾 。连续 2 ~3年实施玉米 慢 , 机械秸秆还田 , 可增加 土壤有机 质含量0 . 1 5 %~0 . 2 , 增
加速 效 磷 3 3 ~4 5 、 速效 钾 2 5 ~3 O , 增 加 含 氮 量
( 2 ) 秸秆 粉碎不 符合 要求 。有 的地 块粉碎 后 的秸秆 过长 , 其长度大于 1 0 c m, 不利于耕翻 , 影 响播种 。 ( 3 ) 土壤大J J , : f L 隙 比例 不合理 。秸 秆还 田后 , 使土壤
一
提 高 作 物 产 量 。其 用 量 为 每 亩 施 碳 铵 1 5 k g , 过 磷 酸 ( 3 ) 增施氮肥。土壤微 生物在 分解作物秸 秆时 , 需要 要 , 5 k g , 硫酸钾 1 O 。 定的氮素 , 易 出现 与作物 幼苗 争夺 土壤 中速效氮 素 的 钙 2
( 6 ) 还 田数 量要适宜 。玉米秸秆还 田好处很 多 , 但还 田数量并非越多越好 。秸秆还 田数 量要根据水源 和耕作 下茬耕作 , 每 亩还田秸秆 以 3 0 0 4 0 0 k g为宜 , 过 多会危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要领.doc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要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要领如下:一、操作方法1、机械粉碎还田。
采用联合收割机或秸秆粉碎机具,在玉米植株上部还有2-3片绿叶(完熟期)时收割,将秸秆一次性粉碎,连同小麦基肥直接抛撒于地表,再机械耕翻,整平土地,直接播种小麦,一般3-5天可以完成收获和播种。
2、人工粉碎还田。
无大型粉碎农机具的地方,可在玉米收割后人工将秸秆切碎约3-4寸(10cm)长,就地均匀撒开,连同小麦基肥一起翻耕入土,或将秸秆顺犁沟摆放,翻埋压实。
二、配套技术1、秸秆用量及粉碎程度每亩直接还田玉米秸秆250公斤左右为宜。
粉碎切割成3-4寸(10cm)左右较为经济合理。
若玉米秸上部叶片仍有2-3片青叶,土壤及秸秆水分较多,则粉碎切割方式可以粗放些,一般6-7寸(10-25cm)长即可,这样可以提高工效,节省能源。
掩青时,要抓住玉米秸秆含水量大、易腐熟的关键时期,抓紧还田,随切随掩,深耕严埋。
2、农用机具农用机具是玉米秸秆还田作业中重要的配套设施。
在茬口时间紧的地方,尽可能用相应的农机具,以提高效率。
一般以拖拉机配以带粉碎机的收割机,边收边抛。
3、水分管理翻压掩青后如土壤墒情不好(干旱),应在播种前浇好润墒压茬水,塌实土壤。
秸秆还田时如土壤墒情较好,可在小麦冬前分蘖时,进行一次饱灌,目的是通过灌水防止土壤架空,出现小麦苗期吊根现象,又能促使秸秆吸水,加快腐烂分解。
4、施肥管理为保证小麦需肥,要配足农家肥和化肥作基肥。
除此之外,为调节碳氮比,促进微生物活动,加快秸秆腐熟,每亩需增施氮素2-4公斤(折尿素5-10公斤),与小麦基肥一起深翻时施入。
有条件的适当补施些磷肥可提高肥效。
5、病虫防除对病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应配合进行土壤处理,有严重病虫害的秸秆不宜还田。
三、适宜条件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适宜具有灌溉条件、土地平整、地块较大、雨量适中的玉米-小麦双熟制地区。
四、效益分析1、改土培肥玉米秸秆还田较易于腐解,其养分可直接为下茬小麦利用,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改善钾素营养的供应状况,加速钾素循环利用。
土肥技术-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规程

土肥技术-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规程一、秸秆还田的优点1.地力培肥,归还养分。
我县土壤瘠薄,有机质缺乏,仅在12g/kg左右,而商品有机肥偏贵、农家粪肥施用不便,造成绝大部分地区农户不向土壤中投入有机物料,导致土壤有机质呈现连年下降趋势。
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如按每亩还田秸秆1吨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150kg/亩,相当于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g/kg,同时还向土壤中归还了氮、磷、钾、镁、钙及硫等作物必需营养元素,因此长期实施可使低产田转变为中高产田。
2.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微生物活性。
秸秆还田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生物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0%以上。
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土壤碱性降低,酸碱趋于平衡,养分结构逐步合理。
3.抗旱保墒,提高地温。
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同时,可作为吸水持肥的载体,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养分流失,同时提高地温。
据测定,连续六年秸秆直接还田,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显著增强,吸水率提高近10倍,地温提高1~2℃。
4.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秸秆还田使土壤具备了“保水、培肥、通气、提温”的本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的“水、肥、气、热”条件,作物产量显著增加,形成良性循环。
试验结果显示:连续实施秸秆还田三年,可以使作物产量提高10%,亩节约化肥纯量3-5公斤,除去机耕费,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
二、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总流程秋季玉米收获后剔除病株—秸秆粉碎还田—施入秸秆腐熟剂—深翻—旋耕—镇压—机械播种三、玉米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具体操作过程1.还田前准备秋季玉米收获后,无论机械收获还是人工摘穗,首先都需要人工剔除病株,如玉米丝黑穗病、顶腐病等,防止传播病菌,加重下茬作物病害。
如果秸秆病虫害严重的地块,不宜进行还田。
2.还田时间玉米秸秆还田的最佳时期为玉米成熟后,秸秆呈绿色,含水量在30%以上,此时含糖分、水分较大,易碎,有利于切割,粉碎和加快腐解。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氮比失调。
秸秆本身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
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旋耕或耕地以前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
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其长度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
解决办法:使用大型秸秆粉碎机,因为大型秸秆粉碎机机器马力较大不仅粉碎的秸秆较碎,在旋耕时粉碎的秸秆与土壤搅和均匀,旋耕较深。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
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
那么,怎样才能弥补以上缺陷,保证稳产、高产呢除采取以上有针对措施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补施氮、磷、钾肥料。
2、提高土壤墒情。
3、提高播种质量。
秸秆还田的地块,以提高播种质量。
4、适时镇压浇水。
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
5、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
黑龙江省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作为柴草烧掉,进行秸秆还田的数量较少,对此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推广研究员付建和建议:应进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
玉米秸秆还田的十项技术要求

玉米 收获时采用联 合收割 机将秸秆
4 . 增 施 氮肥 。秸 秆在腐烂 过程 中 ,
全部直接粉碎 还 田后 种植 小麦 ,不仅能 要 补充一定数量 的氮肥 ,促 进微生物 的 够增加 土壤的有机质 含量 ,改善土壤 物 活动和有机 质的分解 ,加快秸秆 腐熟 。
理性状 、增加土壤蓄 水保墒 能力 ,提高 每6 6 7 平方米 ( 1 亩 )翻压秸秆5 0 0 千克 ,
虫剂 、杀菌剂进 行拌种 。秸秆 还 田数量 苗的现象 。所 以必 须浇好越 冬水 ,使 土 较大 时 ,要尽量 使用 圆盘 式开 沟器播种 壤 踏实 ,同时也有 利于秸秆 腐化 ,避免
黄弱苗”。 1 . 还 田方式 。采用玉 米联 合收获机 而造成小麦 “ 5 . 预 防 病 害 。玉 米 病 害 常 见 的 有 褐
斑 病 、大小 叶斑病 等 ,子粒 收获后还有
还 田机 械 应 用 3 7 . 5 ~5 3 . O 千 瓦 的 大 型 拖 部分病 菌残 留于秸秆 中。秸秆带 菌较 多
玉 米成 熟后 及 早 摘 穗 ,随 即还 田 ,迅 上,喷药后即可耕翻,防止病菌蔓延。 6 . 加 强 水分 管理 土壤 水分状 况是 速 耕 翻 ,覆 盖 压 实 。 此 时玉 米 秸 秆 中 水分 、糖分高 ,易于粉碎 和加速腐殖 分 决定秸秆 腐解速度 的重要 因素 。秸秆直
照职 责分 工 ,负责本行政 区域 内衣产 品 体系和 责任追究 制度 ,保 障工作 经费 ,
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提 高 农产 品质 量 安 全 水 平 。县 级 以上
财 政 、公 安 、经 济 和 信 息 化 、环 境 人 民政 府 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监 督 管 理 部 门
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农业种植技术。
通过将玉米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土壤侵蚀,实现农田可持续利用。
免耕栽培技术则是指在种植过程中不进行传统的翻耕作业,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保持土壤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的农作物生产。
一、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玉米秸秆是农作物的副产品,通常会被焚烧或者随意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而将玉米秸秆还田可以达到以下几个作用:1. 保持土壤水分:玉米秸秆在土壤中分解产生的有机质能够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 改善土壤结构:玉米秸秆经过分解后,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密实,增加土壤肥力。
3. 减少土壤侵蚀:玉米秸秆在土壤表面形成覆盖层,可以减少风蚀和水蚀,保护土壤不被侵蚀,减少土壤流失,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二、免耕栽培技术的优势免耕栽培技术是一种低碳、低耗、高效的农业耕作方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传统的翻耕作业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侵蚀,而免耕栽培技术可以保持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对土壤生态环境有利。
2. 节约劳动力和人力物力资源:免耕栽培技术不需要进行翻耕作业,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3.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免耕栽培技术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更充分地被作物吸收利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高效的农作物生产。
三、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的操作方法1. 收割后不立即清场:在玉米收割后,不要立即清场,可以将秸秆留在田间,形成覆盖层,防止土壤风蚀和水蚀。
2. 利用机械将秸秆切碎:使用专业的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切碎,有利于秸秆的分解和土壤中养分的释放。
3. 结合农业生产周期选择作物:在不同的农业生产周期中,选择适合免耕栽培技术的作物种植,结合玉米秸秆还田,实现高效农作物种植。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配套技术

邮
卷
……… ……
玉米收获后秸秆 全部直接粉碎
还 田种 植 小 麦 ,不 仅 能够 增 加 土 壤
增施碳酸氢铵 4 5千克或尿素 1 5千 克 。与小 麦基肥 一起深翻时施 入 。
如 施 用 氮肥 不 足 ,就 会 出 现 微 生 物
的有机质含量 ,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
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提高粮食
素 。秸秆直接翻压 还田时,若墒情 不足 ,应及 时灌水 。在小麦生长发 育过程中,要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
需 水 规律 及 时浇 水 。
获机 收获 后直 接粉碎秸秆还 田,或 人工采摘 玉米穗后用玉米还 田机粉
碎 秸 秆 还 田。还 田机 械 应 用 3 . ~ 75
5 . 千 瓦的大型拖拉机作动力 ,将 25
干枯时再 还田 , 粉碎效果差 , 腐殖分 解慢 ,秸秆在腐烂过程 中容易与麦
苗争 抢 水 分 ,不 利 于 小 麦 的 生 长 。 3秸 秆 长 度 。 采 用 联 合 收 割 机 .
盘式开沟器播种机 ,以免播种机挂 根、壅土 ,造成缺苗断垄。并适当 增加播种量 ,一般可增加 1%。 0 8镇压 。小麦播种后要及 时镇 . 压 ,使麦种与土壤接触严密。
产量 , 而且还能提高劳动效率 , 减轻 农 民的劳动强度。玉米秸秆全量还
田 应 掌握 以 下技 术 要 点 。 1还 田方 式 。 采 用 玉 米 联 合 收 .
与麦 苗争 氮 素而 造成 小 麦 “ 黄弱
苗 ” 。 5加 强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状 . 况 是决 定秸 秆 腐解 速 度 的重要 因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广泛存在于农田中。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玉米秸秆通常被视为废弃物,往往会被焚烧或者露天堆放,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量还田技术应运而生。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是指将玉米秸秆全部或大部分还入土壤中,以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土壤改良的目的。
全量还田技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玉米秸秆收集。
在玉米收获后,将秸秆进行集中收集。
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将秸秆切碎或割短,以便于后续的还田操作。
第二,秸秆还田。
将收集到的玉米秸秆直接还入田地中。
可以采用扩大切割还田、直播还田、直播分层还田等方式。
这样可以将秸秆快速还入土壤,有利于秸秆的分解和养分释放。
还田后的管理。
为了促进秸秆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还田后需要适当进行管理。
可以采用轮作、深松、还田肥等措施,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养分供给。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玉米秸秆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有机质,将其还入土壤,可以为作物提供营养,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玉米秸秆中的有机物质可以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保水性和肥力。
可以减少灾害的发生。
全量还田可以有效地避免秸秆露天焚烧引发的火灾风险,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
还田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玉米秸秆的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还田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全量还田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对农民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
还田后的管理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知识,这对一些缺乏技术支持的地区可能存在困难。
还田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等。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是一种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土壤改良的农业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就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技术。
目前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普遍被群众接受。
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田周围环境。
秸秆还田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1、保证秸秆粉碎质量
首先选用适宜的秸秆还田机,玉米秸秆粉碎长度掌握在3-5cm为宜,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
2、尽早翻耕或旋耕
机械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被均匀撒在田地之中,此时要尽快将秸秆翻耕入土,深度一般要求20-30cm,最好是边收边耕埋,达到粉碎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堆积,以利于秸秆腐熟分解和保证小麦种子发芽出苗。
有条件和时间的农户秸秆还田后的地块最好采用机械翻耕,翻耕最好是铧式犁,因为铧式犁有旋耕机不可比拟的功能就是深耕埋草,也就是可以把秸秆掩埋到20-30cm土层下,不仅有利于节水保墒保肥,而且有利于秸秆腐熟。
3、增施氮肥和腐秆剂
在秸秆粉碎后,旋耕和深翻前,除按常规施肥外,每亩按100kg秸秆另外再加10kg碳酸氢铵或3.5kg尿素,有条件每亩再加2-3kg 秸秆腐秆剂,以加快秸秆腐烂,而且补施的氮肥被微生物利用后仍保存在土壤里,其利用率比施在没有还田的耕地要高,可以避免小麦苗期缺氮发黄。
4、足墒还田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
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故应及时浇水,生产上一般采取边收割边粉碎,特别是玉米秸秆,因收割时玉米秸秆水分含量较多,及时翻埋有利于腐解。
5、还田数量要适宜
秸秆还田可提高地力,增产增收。
但并非还田越多越好,其还田数量要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来决定,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能影响下茬耕作质量。
一般情况下,玉米秸秆的还田量是:一般标准是每亩秸秆2400-500kg为宜,过多会为害下茬小麦根系生长。
6、播前土壤处理
秸秆还田由于时间紧,使上茬玉米田大量的害虫虫卵和病原菌被翻入土壤,特别是近几年玉米粘虫、红蜘蛛和丝黑穗、大小斑病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在旋耕或深翻前每亩撒施3-5kg3%的辛硫磷颗粒剂。
或用48%的辛硫磷乳油500毫升用1-2kg水稀释与20-25kg细沙或细土拌匀后再与2-5kg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匀,均匀撒施地面深翻或旋耕土中,以预防和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菌源和虫卵,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
上茬玉米病虫害特别严重的地块不易直接还田。
7、保证小麦播种质量
由于玉米秸秆还田使土壤中的作物纤维增加,为保证下茬小麦播种质量,最好采用圆盘开沟式播种机,其优点是靠圆盘刃滚切土壤和残留在土壤浅层的秸秆,使土壤进一步压实,避免麦架空和麦苗根部漏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