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3、理论的主要内容:
3.1贸易的分析基础 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异 →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相 对生产成本和相对价格不同→贸易可能发生 比较优势具体而言,某种商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 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相对价格、机 会成本四种方法来确定。
设甲国在A产品上的产量为Q1,所要求的劳动投入为L1;
CIC1
小麦 240 贸易后的均衡状态(E2) 15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15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进口120单位小麦 出口150单位布 CIC2
O
120
180
贸易前的均衡状态(E1) 生产组合 消费组合 贸易 福利水平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没有 CIC1
6.2理论局限性
①李嘉图把比较优势思想建立在一系列较为简单的假设前提上。 他简单地把动态的经济世界抽象成静止的世界,因而得出的参加 贸易各国所获得的利益都是短期利益,没有说明这种利益是否符 合一国的长远利益。 ②比较优势思想并未完全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它认为国 际贸易中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在于国内、国际 市场中有着不同的交换比率,这个观点并非错误的,但试图用这 一观点来完全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却是不妥的。 ③比较优势思想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一些实际情况。按照其思想, 比较利益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国际贸易最有可能出 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实际上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 国家之间展开。 ④它只注意到了国际贸易能够使贸易国的整体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却忽视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事实上国际贸易会造 成一些人获利,而另一些人受损。这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美国分工前和分工交换后的市场均衡
CIC1
O
小麦
120 贸易前的均衡状态 240 贸易后的均衡状态 15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15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进口150单位布 出口120单位小麦 CIC2
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曲线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曲线名词解释国际经济学是一个研究国家间经济交流和贸易的学科,它涉及到各种复杂的概念和理论。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本文将对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曲线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两个国家根据生产效率来分工合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理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最擅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商品和服务。
通过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国家间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整体福利水平。
2.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项服务时比其他国家更加高效的能力。
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国家应该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获取自己需要的其他产品。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不同,它只考虑一个国家在生产上的效率差异,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效率。
3. 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体在资源有限情况下,生产两种不同商品之间的潜在关系的图形工具。
它表明了一个国家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选择权衡。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显示出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之间的潜在最大产出。
4. 保护主义(Protectionism):保护主义是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或限制自由贸易的政策。
保护主义的目标通常是保护国内工业和农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常见的保护主义政策包括关税、配额、进口限制等。
然而,保护主义经常被批评为破坏自由贸易和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因素。
5. 汇率(Exchange Rate):汇率是用来衡量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的概念。
汇率的变动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而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由政府干预稳定。
不同的汇率制度对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有不同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elasticityof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y 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和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一、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一)什么是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个人、公司、地区或国家在单位时间内以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更多商品或服务的能力,或每单位时间生产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
与竞争对手相比,投入更少的时间。
绝对优势可以通过使用更少的投入以更低的每单位绝对成本或通过更有效的流程来创造商品或服务来实现。
(二)绝对优势的关键知识点关于绝对优势,有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1)绝对优势是生产商可以以相同的成本提供更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2)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概念,绝对优势可以是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进行贸易获得巨大收益的基础。
(3)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生产者总能获得比孤立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收益。
(4)绝对优势可以与比较优势形成对比,比较优势是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三)亚当.斯密对绝对优势的理解绝对优势的概念是18 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旨在展示各国如何通过专门生产和出口比其他国家更有效地生产的商品从贸易中获益。
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决定专门生产和销售特定的商品或服务,并使用产生的资金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
史密斯认为,专注于各自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交易这些产品,可以让所有国家变得更好,只要它们各自至少拥有一种产品,它们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解释了为什么个人、企业和国家相互贸易是有意义的。
由于每个实体在生产某些商品和服务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两个实体都可以从交换中受益。
这种贸易中的互惠互利构成了斯密的论点的基础,即专业化、劳动分工和随后的贸易导致繁荣的全面增长,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史密斯认为,这就是同名《国富论》的根源。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在经济学中,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的竞争优势。
这两个概念起源于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并在后来的经济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首先,绝对优势是指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所具有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或个体的绝对的优势。
换句话说,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时耗费的资源或时间比其他国家或个体少。
例如,如果国家A生产一件商品所需要的时间比国家B少,那么国家A在这个产业中拥有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则是指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时的相对优势。
与绝对优势不同,比较优势是通过比较两个国家或个体的机会成本来确定的。
机会成本是指某个国家或个体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所放弃的其他可行选择的成本。
如果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一种商品时的机会成本比其他国家或个体低,那么它在这个产业中就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国家A和国家B分别生产苹果和橙子。
如果国家A在生产苹果和橙子上都比国家B快,那么国家A在这两个产业中都有绝对优势。
然而,国家A可能更有效率地生产苹果,而国家B可能更有效率地生产橙子。
这就意味着国家A具有比较优势在苹果生产上,而国家B具有比较优势在橙子生产上。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A和国家B 可以通过互相贸易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根据斯密的理论,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产业中具有不同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因此通过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意味着每个国家或个体都可以专门从事其拥有绝对或比较优势的产业,并通过贸易获取其他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使得每个国家或个体都能够通过特化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
然而,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并不是唯一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其他因素如市场规模、技术能力、成本优势等也会对贸易产生影响。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计算均衡价格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计算均衡价格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提供其中一种服务时,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商品或提供所有服务时,其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生产或提供。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戴维·李嘉图于19世纪初提出。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或服务,然后用其产出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或服务。
这样的贸易将使各国都受益,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绝对优势理论则是由亚当·斯密于18世纪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或提供所有商品或服务,那么它将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绝对优势。
根据这个理论,国际贸易应该由那些能以较低成本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国家来主导。
那么,如何使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来计算均衡价格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产成本和效率的概念。
生产成本是指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支出的资源和费用,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效率则是指在已知资源限制下,能够得到的最大产出。
在比较优势理论中,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在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或服务,然后用其产出与其他国家交换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或服务。
这意味着,在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中,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应该反映其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其中一种商品或提供其中一种服务时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它应该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这些商品或服务。
举个例子,假设国家A和国家B分别生产两种商品:汽车和电脑。
假设国家A在生产汽车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国家B在生产电脑上具有比较优势。
这意味着国家A应该专门生产汽车,国家B应该专门生产电脑。
然后,两个国家可以通过贸易交换汽车和电脑,以实现互利。
在交换过程中,汽车和电脑的价格应该反映各自的比较优势,即国家A的汽车价格应该较低,国家B的电脑价格应该较低。
绝对优势论则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产或提供所有商品或服务,那么它将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绝对优势。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2.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日本工人和美国工人每人每月都能够 生产1辆汽车;美国每个工人每月能生产2 生产1辆汽车;美国每个工人每月能生产2 吨食物,日本工人每人每月能生产1 吨食物,日本工人每人每月能生产1吨食物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例如: 例如:甲、乙两国都生产汽车和粮食。 乙两国都生产汽车和粮食。
甲国:一辆车需花劳动1万小时, 吨粮需500 甲国:一辆车需花劳动1万小时,1吨粮需500 小时,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为20吨粮, 小时,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为20吨粮, 一吨粮的机会成本是0 05辆车。 一吨粮的机会成本是0.05辆车。 乙国:一辆车需9000小时,一吨粮需300小时 乙国:一辆车需9000小时,一吨粮需300小时 ,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是30吨粮,一吨 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是30吨粮, 粮的机会成本是0 033辆车。 粮的机会成本是0.033辆车。 假设甲国有资源1亿小时,乙国有资源1 假设甲国有资源1亿小时,乙国有资源1.8亿 小时
二、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大卫 • 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任何产品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个国家,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个国家 , 这两个 国家的贸易仍然对双方有利。 国家的贸易仍然对双方有利 。 因为各国必定有 自己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自己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新古典经济学家用机会成本概念解释比较优 势。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 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上有 比较优势。任何国家都会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 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国际贸易能给各国都带来 好处。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1.绝对优势:一国生产一种产品比另一个国生产这种产品技术更先进或成本更低,我们就说该国生产该产品具有绝对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衡量)低于其他国家,则这个国家生产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3.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中技术性较高,需要大量机器设备和资本投入的产品。
4.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需手工操作,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产品。
5.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商品生产不仅需要劳动,还需要资本、土地等要素。
(看书了解)6.规模经济理论:在规模报酬递增时,一国不生产所有商品,而生产一部分,以扩大规模,得到规模效应的效益。
7.最惠国待遇:一国对待所有缔国的待遇必须都想同8.国民待遇:一国给缔约国的企业和人民与本国公民、企业形同的经济待遇。
9.金本位制:各国泉币都与黄金挂钩的国际泉币体系。
10.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当局通过补贴、关税、配额、非关税壁垒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政策。
11.汇率:也称汇价,指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比价,或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分为间接标价和直接标价两种标价方法。
12.倾销:在国外出售一种商品的价格比海内出售的价格低,或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都构成倾销。
13.未抵消影响的外汇干预:XXX允许本国货币的买卖对基础货币产生影响的干预。
14.浮动汇率制:一国XXX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官方汇率,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自发决定。
15.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固定,汇率波动仅限于一定幅度内。
16.法定贬值: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由官方行为二升高时,本币产生的贬值。
17.管理浮动:XXX干预外汇买卖,试图影响汇率。
18.国际收支平衡表:在一定时期内,体系记录一国与其他国家一切经济交易、收支状况的报表。
采用复式计帐法,分为常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官方储备项目、误差与遗漏项目。
19.净投资收入:本国在外国货的的资产的利息利润减去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利息利润。
国际经济学
第二章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2.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分别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是指,一国在所有商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要低于另一国,即所有商品的生产均处于绝对劣势,但是相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较之那些相对劣势较大的商品而言,即具有比较优势。
4.比较优势原理(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都处于劣势即无绝对优势),两个国家也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
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这是其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计算题:假设本国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6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8单位劳动;外国生产1单位食品需要2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服装需要4单位劳动。
(1)哪国在食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哪国在服装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什么?(2)列举一个双方愿意进行互惠贸易的交换比率,并计算本国与外国的贸易获利分别是多少?解:(1)外国在生产食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本国在服装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外国生产食品的成本为本国的1/3倍,服装的成本为本国的1/2倍,相比较,生产食品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而本国生产服装的成本为外国的2倍,生产食品的成本为外国的3倍,相比较,服装的成本更低,优势更大(2)外国所能接受的食品国际价格底线:12f≤6c本国所能接受的食品国际价格底线:4f≤3c即6c≤12f≤9c,若交换比例为12f:8c,则外国获利2单位服装,本国获利1单位服装。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
美国分工前和分工交换后的市场均衡
CIC2 200 PPF1
150
E2
100 E1 CIC1
O
120
240
对美国而言:小麦(用布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200/240)/1=0.83 布(用小麦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240/200)/1=1.2
小麦
布
300 PPF2
美国分工前和分工交换后的市场均衡
CIC2 200 PPF1
市场中有着不同的交换比率,这个观点并非错误的,但试图用这 一观点来完全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却是不妥的。
③比较优势思想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一些实际情况。按照其思想, 比较利益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即国际贸易最有可能出 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实际上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 国家之间展开。
④它只注意到了国际贸易能够使贸易国的整体福利水平得以提高, 却忽视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事实上国际贸易会造 成一些人获利,而另一些人受损。这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
PPF1
E2 150
E1
CIC2
100
CIC1
O
120 180
240
对中国而言: 小麦(用布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300/180)/1=1.67 布(用小麦来表示)的相对价格为:(180/300)/1=0.6
小麦
布
300 PPF2
中国分工前和分工交换后的市场均衡
PPF1
E2 150
E1
CIC2
100
O
生产组合 消费组合
贸易
福利水平
CIC1
120 180
240
贸易前的均衡状态(E1)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100单位布,120单位小麦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ppt课件
1
Absolute Advantage Theory ——Adam Smith
绝对优势理论,又 称绝对成本说,是最早 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 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2
基本内容: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 产上,一个国家在劳动生 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 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 绝对低于另一国家,若两 国家都从事自己占有超过 它国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 继而进行换,那么双方都 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 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 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6
分工前
呢绒
酒
分工后
呢绒
酒
英国的劳动投入
葡萄牙的劳动投 入
总产量
100 90 2单位
120 80 2单位
100+120=220
80+90=170
2.2单位
2.125单位
虽然英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投入都高于葡萄牙(都处 于绝对劣势),但其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高一些。也可 以说,英国在生产呢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葡萄牙在生 产酒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让英国和葡萄牙进行分工,分 工生产的结果是两种产品的产量都高于分工以前。
3
分工前
分工后
小麦
布
小麦
布
法国的劳动投入
100
100
100+100+150=200
总产量
2单位
2单位
2单位
4单位
法国在小麦的生产方面比英国有绝对优势,英国在布的生产方
面比法国有绝对优势。如果两国按照绝对优势分工,法国将原来生
产布的100单位劳动转移到小麦的生产上,共可生产2单位小麦;英
7
即便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方面都具有绝对劣势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论
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要素禀赋论今天又遇到了这个熟悉的陌生问题。
又懵了下。
虽然国贸不是本专业,但是也挂经济学的边缘。
温故。
一、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 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
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的。
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书中分析了国际分工的绝对成本状况,提出了依照绝对成本进行分工的学说,奠定了自由贸易政策主张的理论基础。
该理论分析了分工的利益,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原因是: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斯密的理论观点表明,各国获得的对外贸易利益取决于各国生产商品的绝对成本优势;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本国生产效率高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别国生产效率高的商品;交易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获益。
因此,斯密主张解除国家对贸易的管制,包括关税征收和发放补贴。
但是,斯密的观点也包含非科学的成分,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是相等。
经济知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经济知识: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事业单位考试中,经济学占很大一部分比重,而经济学名词又是其中重要的考点。
那么今天我们就对比了解一组经济学名词——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一、知识介绍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也可以说,当某一个生产者以比另一个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来生产产品时,我们称这个生产者在这种产品和服务上具有比较优势。
那么什么叫做机会成本呢?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比较优势:当一件事情两者都必须做的时候,甲乙双方都需要为了做这件事而放弃做别的事,那么做别的事所能带来的收益也就被放弃了,这便是机会成本。
而甲乙双方为了做这件事所放弃的收益里面,收益低的这一方则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便可以优先去做这件事。
例如:有一对兄弟的父亲突发疾病急需有人照顾,哥哥月薪三万,请假照顾父亲则损失三万的收入;而弟弟月薪三千,请假照顾父亲则只会损失三千元的收入。
那么,针对这件事,弟弟的机会成本低于哥哥,即弟弟具备比较优势,因此,由弟弟请假去照顾父亲是更合适的。
故而,比较优势可以理解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说到比较优势,则不能不说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大意是指: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国所产生的在该产品生产上的优势。
正是基于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倡自由贸易政策取代限制贸易的做法,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专业生产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合则两利,使得世界的财富得以增加。
事实上,现在所讲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基于绝对优势理论,从而需要实现更合理的全球化资源配置。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计算均衡价格
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计算均衡价格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均衡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确定的价格。
1.比较优势: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来获取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
比较优势的存在使得国家之间可以实现互利互惠的贸易。
2.绝对优势: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绝对的生产效率优势。
换句话说,这个国家可以以更低的资源投入生产更多的商品。
绝对优势主要强调的是在绝对效率上的优势,而不考虑机会成本。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供需达到平衡时形成的价格。
在国际贸易中,当两个国家进行商品交换时,均衡价格可以通过供求关系来确定。
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该国在国际市场上通常会有竞争优势,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该商品。
而其他国家则可能从该国购买该商品,形成均衡价格。
然而,具体的计算均衡价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市场供需关系、成本结构、竞争情况等。
这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涉及到众多变量和假设条件。
因此,无法简单地通过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来计算均衡价格,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和经济模型建立。
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指出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效率,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效率更低,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理论概述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又称绝对成本说(Theory of AbsoluteCost)、地域分工说(Theory of Territorial Division of Labor)。
该理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亚当?斯密(1723-1790)是英国产业革命前夕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学家。
产业革命是指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械大工业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是实现这一变革的障碍。
亚当?斯密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在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鼓吹自由放任,系统的提出了绝对成本说。
亚当?斯密因此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
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所谓绝对成本,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主要阐明了如下内容:(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斯密认为,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
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分工的结果。
他以制针业为例说明其观点。
根据斯密所举的例子,分工前,一个粗工每天至多能制造20枚针;分工后,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针,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几百倍。
西方经济学必背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elasticityof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和Q2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fixedcost):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product):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variable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yield):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解析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区别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解析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区别国际贸易理论习题解析: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的区别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中各国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相互依赖的原理。
本文将详细讨论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区别,并举例说明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于19世纪初提出的,他认为比较优势是导致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即在生产某种产品时可以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获取大于其他国家的产出。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的专业化程度比其他国家更高。
比较优势的核心理念是“代价差异”,即生产一种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机会成本差异。
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意味着它能够以较低的代价生产该商品,并将其出口给其他国家。
比较优势的例子可以通过以下情景来说明: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从事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
国家A相对于国家B在农业和制造业的机会成本分别较低。
虽然国家A在两个领域中的机会成本较低,但是它在农业上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也就是说国家A在农业方面拥有比较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A可以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并通过向国家B出口农产品来实现经济利益。
二、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绝对优势是导致国际贸易的决定性因素。
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能以较低的绝对成本来实现更高的产出。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绝对优势的理念是基于生产效率而非机会成本差异。
一个国家如果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可以选择专门生产并出口所有商品,因为它在任何产品上的生产都比其他国家更有效率。
绝对优势的例子可以通过以下情景来说明:假设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从事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
然而,国家A在农业和制造业的生产上都能够以更低的绝对成本来实现更高的产出。
经济学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异同【摘要】亚当斯密于《国富论》中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指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的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因此各国专门生产本国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
两者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关键词】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曾经听过一个经济学的讲座,其中提到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区别。
那位教授以A国牛肉和B国的小麦出口为例阐述了其中的区别。
虽然印象已经很模糊但始终记得那位教授反复提到的劳动生产率和机会成本。
为了更好的区分它们,查阅了一些资料作为参考。
共同点: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
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例1:
农民: 生产土豆1磅需5小时,牛肉1 农民: 生产土豆1磅需5小时,牛肉 磅需20小时 磅需 小时 牧羊人:生产土豆1磅需 小时,牛肉 磅需10小时 牛肉1 牧羊人:生产土豆 磅需 小时 牛肉 磅需5小时 磅需 小时 假设每周劳动40小时 小时, 假设每周劳动 小时,平均生产两种 产品各20小时 没有贸易。 小时, 产品各 小时,没有贸易。 则每人可消费产品为: 则每人可消费产品为: 农民: 磅土豆 磅牛肉 农民: 4磅土豆 1磅牛肉 牧羊人: 磅土豆 磅牛肉 牧羊人: 2磅土豆 4磅牛肉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没有贸易时, 没有贸易时,两国在两种产品上平 均分配资源。 均分配资源。 甲国生产汽车5000辆 粮食10万吨 甲国生产汽车5000辆,粮食10万吨 乙国生产汽车1万辆,粮食30万吨。 乙国生产汽车1万辆,粮食30万吨。 每国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
相互依存性和绝对优势,但甲国在汽车生产上 有比较优势,乙国在粮食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有比较优势,乙国在粮食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甲国专门生产汽车,乙国专门生产粮食, 甲国专门生产汽车,乙国专门生产粮食,然 后贸易,甲生产汽车1万辆,乙生产粮食60万吨。 后贸易,甲生产汽车1万辆,乙生产粮食60万吨。 甲5000辆车本国消费,另5000辆车换乙国的15万 5000辆车本国消费, 5000辆车换乙国的15万 吨粮乙30吨粮本国消费, 30吨粮换甲国的1 吨粮乙30吨粮本国消费,另30吨粮换甲国的1.5万 辆汽车 两国都从贸易中获得了好处。 两国都从贸易中获得了好处。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2.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日本工人和美国工人每人每月都能够 生产1辆汽车;美国每个工人每月能生产2 生产1辆汽车;美国每个工人每月能生产2 吨食物,日本工人每人每月能生产1 吨食物,日本工人每人每月能生产1吨食物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二、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大卫 • 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任何产品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个国家,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个国家 , 这两个 国家的贸易仍然对双方有利。 国家的贸易仍然对双方有利 。 因为各国必定有 自己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自己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新古典经济学家用机会成本概念解释比较优 势。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 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上有 比较优势。任何国家都会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 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国际贸易能给各国都带来 好处。
农民生产土豆有绝对优势, 农民生产土豆有绝对优势,牧羊人生产 牛肉有绝对优势, 牛肉有绝对优势,只要他们都只生产自己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贸易, 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贸易,则双方的处境 都会改善。 都会改善。 农民40小时生产土豆 磅,牧羊人40小时生 农民 小时生产土豆8磅 牧羊人 小时生 小时生产土豆 产牛肉8磅 产牛肉 磅 双方贸易后, 双方贸易后, 农民可消费: 磅土豆 . 农民可消费:4磅土豆 1.5磅牛肉 牧羊人可消费: 牧羊人可消费:4磅土豆 6.5磅牛肉 双方的状况都比贸易前好了
四 思考题
本章“ 本章“问题与 应用”中第4 应用”中第4题 。
经济学原理
(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Economics)
第三章、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内容提要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应用 思考题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一、绝对优势理论
最早由亚当•斯密〔 最早由亚当•斯密〔英〕提出两个国家 能从贸易中获益是因为各国都有生产率 绝对高于对方的产品。 绝对高于对方的产品 。 生产者生产一种 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 物品所需要的投入量较少 , 就可以说该 生产者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advantage)。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生产另一 种物品机会成本的倒数。 种物品机会成本的倒数。 同一个国家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中 都有比较优势, 都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生产两种物品 时都没有比较优势。 时都没有比较优势。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三 应用
1.迈克尔·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迈克尔·乔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乔丹修剪草坪需要2小时,在这2 乔丹修剪草坪需要2小时,在这2小时 中,他可以拍一个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取1 他可以拍一个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取1 万美元。 万美元。 杰尼弗修剪这块草坪需要4小时, 杰尼弗修剪这块草坪需要4小时,在这 4小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工作并赚20美元 小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工作并赚20美元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例如: 例如:甲、乙两国都生产汽车和粮食。 乙两国都生产汽车和粮食。
甲国:一辆车需花劳动1万小时, 吨粮需500 甲国:一辆车需花劳动1万小时,1吨粮需500 小时,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为20吨粮, 小时,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为20吨粮, 一吨粮的机会成本是0 05辆车。 一吨粮的机会成本是0.05辆车。 乙国:一辆车需9000小时,一吨粮需300小时 乙国:一辆车需9000小时,一吨粮需300小时 ,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是30吨粮,一吨 则一辆车的机会成本是30吨粮, 粮的机会成本是0 033辆车。 粮的机会成本是0.033辆车。 假设甲国有资源1亿小时,乙国有资源1 假设甲国有资源1亿小时,乙国有资源1.8亿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