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合集下载

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工作1.1完成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的审查,并确保施工方案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1.2对施工地进行勘察,并做好勘察报告,包括地质情况、地下管线等信息。

1.3根据勘察报告确定砂砾石底基层的设计参数,包括砂砾石的级配范围、砂砾石层厚度等。

2.施工材料准备2.1根据设计要求,采购符合标准要求的分级砂砾石。

2.2确保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用于存放和处理砂砾石。

3.施工流程3.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地面平整和清洁。

3.2根据设计要求划定施工范围,并按照需要进行边坡处理等工作。

3.3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设计标高上设置标线,用于指导砂砾石层的施工高度。

3.4根据设计要求,将砂砾石均匀铺设在标线上,边坡部分应做好夯实或喷涂防护处理。

3.5分层夯实:将砂砾石按照设计要求分层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成后进行检测,确保每层夯实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3.6完成砂砾石层的夯实后,进行最后的平整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4.施工注意事项4.1在砂砾石底基层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施工速度,尽量避免太快或太慢的施工进度。

4.2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夯实方式,确保砂砾石层的夯实效果。

4.3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保要求,合理处理废弃物,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施工质量控制5.1在砂砾石底基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砂砾石层的厚度、级配范围等参数符合要求。

5.2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层砂砾石进行夯实后,应进行检测,确保夯实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5.3施工完成后,进行最终的平整和检查,确保底基层质量符合要求。

总结:以上是级配砂砾石底基层施工的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工作、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流程、施工注意事项和施工质量控制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砂砾石底基层的施工质量和工程效果。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2008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级配碎石(碎砾石)已检验、试验合格。

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施工前进行ioo~2oom式验路段施工,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设计压实度时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机械设备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轧制级配碎石的材料可谓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砾石。

轧制碎石的砾石粒径应为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碎石中不应有黏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

2)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3)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 1.2.1-1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表1.2.1-1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②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组成接近高限。

③底基层所列为未筛分碎石颗粒组成范围。

4)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的压碎值应满足表121-2的规定表121-25)碎石或碎砾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2.2.2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桶等。

一般机具:测墩、3mn或5mm直径钢丝绳、倒链、铝合金导梁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一施工放样一级配碎石(碎砾石)材料拌合一运输一摊铺(平地机布料、整平或摊铺机摊铺)—碾压—接缝处理—养护3.2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平整、坚实,具有路拱。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级配砾石做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做底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

2)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颗粒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

3)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2.1-1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表1.2.1-1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4)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表1.2.1-2的规定。

表1.2.1-2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压碎值2.2.2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桶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施工放样→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运输→摊铺(平地机布料、整平)→碾压→接缝→养护3.2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平整、坚实,具有路拱。

新建下承层应通过验收,达到本规程规定;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

下承层不宜作成槽式路面。

3.3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上明显标记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中线、边线、标高标记明显。

3.4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

级配砾石(砂石)可在拌和厂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合,如强制式拌合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合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合机等。

(市政质检.1.16)级配砂砾(级配砂石)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市政质检.1.16)级配砂砾(级配砂石)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市政质检.1.16)级配砂砾(级配砂石)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第123应测点数1222232523-17-19202727-26-231911121222161354946432762625132622-1430-0.20.3-0.220符合要求厚度(mm)符合要求施工单位检查意见同意验收。

纵断高程(mm)平整度(mm) 年月日年月日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347允许偏差监理单位验收结论平均合格率(%)85质检员签名:监理工程师签名:主控项目全部符合要求,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要求,本检验符合要求。

砂石+20,-102790砾石+20,-10%层厚1785宽度(mm)不小于设计规定+B 40m 2488 横坡±0.3%且不反坡20m 1184基层≤101083底基层≤151184基层±152488底基层±201684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第7.8.3-4条符合设计要求中线偏位(mm)≤202086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第7.8.3-3条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不合格点的实测偏差值或实测值合格点数合格率(%)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规范第7.6.2条的有关规范。

第7.8.3-1条符合设计要求基层(底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7%(95%)。

第7.8.3-2条符合设计要求验收规范及图号CJJ1-2008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记录监理单位验收记录分部工程名称基层分项工程名称级配砂砾(级配砾石)基层及底基层验收部位16主要工程数量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工长工程名称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级配砂砾(级配砂石)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市政质检·1·16页,共页。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2.5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其他等级公路施工可参照执行。

2 基本规定《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 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及要求3.2.1 级配碎(砾)石已检验、试验完毕。

3.2.2 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3.2.3 试验段施工选取100~200m的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已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设计压实度时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3.2.1 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类的岩石(软质除外),宜采用石灰岩。

3.2.2 进场的碎石应进行颗粒组成、压碎值、级配试验检查,其试验指标应符合表3.2.2-1和3.2.2-2的规定。

表3.2.2-1级配碎(砾)石基层的颗粒组成范围表3.2.2-2级配碎(砾)石基层所用的石料的压碎值班3.2.3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颗粒。

石屑或其他细集料石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见表3.2.3。

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

表3.2.3 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3.3 主要机具3.3.1主要机械设备: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自卸汽车等。

3.3.2主要测量检测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灌砂筒、三米直尺、钢尺等。

3.3.3 一般机具:测墩、3㎜或5㎜直径钢筋绳、倒链、铝合金导梁等。

3.4 作业条件3.4.1 级配碎(砾)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并验收合格。

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封顶层)、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等。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级配砂砾(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级配砾石做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做底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

2)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颗粒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

3)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2.1-1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表1.2.1-1级配碎石及级配碎项目通过质量百分率(%)基层底基层③砾石砾石砂砾筛孔尺寸(mm)53 100 100 37.5 100 90~100 80~100 31.5 90~100 81~9419.0 73~88 63~819.5 49~69 45~66 40~1004.75 29~54 27~51 25~852.36 17~37 16~350.6 8~20 8~20 8~450.075 0~7②0~7②0~15 液限(%)<28 <28 <28塑性指数<6(或9①)<6(或9①)< 9①注:①潮湿多雨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6,其他地区塑性指数宜小于9。

②对于无塑性的级配砂砾(砾石),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组成接近高限。

4)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表1.2.1-2的规定。

表1.2.1-2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压碎值项目压碎值基层底基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26% <30%次干路<30% <35%次干路以下道路<35% <40% 2.2.2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基层(级配砂砾、砾石)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基层(级配砂砾、砾石)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签字)
监理(建设)单位意见
监理工程师:(签字)
(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表A.0.1编号:020005□□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并应按上表进行纪录。
范围
点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应测
点数
合格
点数
合格率
(%)




1
材料
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
本规范第7.6.2条规定
按砂石材料进场批次
1次
检验报告编号:
2
压实度
基层≥97%
底基层≥95%
1000㎡
每压实层
1
检验报告编号:
3
弯沉值
(设计有要求时)
≯设计规定每车道、每20m Nhomakorabea1
检验报告编号:




1
中线偏位(㎜)
基层(级配砂砾、砾石)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工程数量
验收部位(或桩号)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交方班组
接方班组
检查日期
年月日
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
检验依据∕允许偏差(规定
值或士偏差值)
检验频率
检查结果∕实测点偏差或测值
≤20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一、基本信息项目名称:XX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监理有限公司验收时间:2024年4月1日二、材料验收1.级配砂砾验收人员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级配砂砾进行了检测和验收。

检测结果如下:(1)粒径分布:经过筛分分析,级配砂砾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相符。

(2)含水率:经过称重法检测,级配砂砾的含水率为4%,符合规范要求。

(3)坚实度:采用压实度仪进行压实度测试,级配砂砾压实度达到90%,符合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级配砂砾材料质量合格。

2.级配砾石基层验收人员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级配砾石基层进行了检测和验收。

检测结果如下:(1)厚度:通过测量,级配砾石基层的平均厚度为30cm,符合设计要求。

(2)密实度:采用核密度计对级配砾石基层进行了密度检测,密度值为2.0g/cm³,符合规范要求。

(3)稳定性:对级配砾石基层进行了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基层的稳定性满足要求。

综上所述,级配砾石基层材料质量合格。

三、施工质量验收1.确认基层平整度:验收人员对级配砾石基层的平整度进行了检测。

通过使用水平仪和直尺进行测量,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2.确认基层压实度:验收人员对级配砾石基层的压实度进行了检测。

通过使用万能压路机对基层进行了三次压实,检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3.确认基层质量:验收人员对级配砾石基层的质量进行了检测。

通过目测和触摸,基层质量良好,无明显沉陷或坑槽。

四、验收结论根据对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的材料检测和施工质量验收,结论如下:监理单位应加强对基层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任何施工质量问题。

五、附录1.级配砂砾化验报告2.级配砾石基层施工记录3.基层压实度测试记录4.级配砾石基层验收照片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情况可能因项目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应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进行调整。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一、一般要求1.级配碎石。

(1)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和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缺乏石屑时,也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但其强度和稳定性不如添加石屑的级配碎石。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配合成级配碎砾石。

(2)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直控制在31.5mm以下,压碎值:基层不大于26%;底基层不大于30%o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超过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不应有粘土团、植物等有害物质。

拌和用料应按照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存放。

(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4)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油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5)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混合料,摊铺机摊铺。

2、级配砾石。

(1)天然砂砾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而且塑性指数在9以下时,可以直接做底基层。

(2)砾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压碎值不大于30%,颗粒中细长及片平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o(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二.施工前准备1.将拌和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由计量部门进行计量系统标定,经项目法人或总监办认可。

2、试验人员确定好料斗不同开口尺寸、电机转速与材料流量关系图。

3、建立施工工点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技术控制措施、工程进度计划等提驻地办批准后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4、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纵断面参数,桩号按照5m为最小单位依次计算好设计中桩、边*庄的高程。

5、对已交验的路基放出底基层的中线和边线,每IOm设一中线*庄(曲线段5m),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置指示桩,桩上明显标记设计高程,用白灰画出边缘线。

按设计结构层中口位置向外培筑好内侧竖直的土路肩。

6、对下承层用清扫机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下承层。

不得有积水。

7、混合料组成设计:(1)依据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组成设计,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依据目标配合比,进行混合料试拌,确定好料斗开口尺寸及电机转速,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类别
序号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单位
检验方法及器具
主控 项目
1
材料质量
碎石与嵌缝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DGJ08-118的有关规定
检查检验报告
2
压实度
级配碎石压实度基层不得小于97%。
灌砂法或灌水法
3
弯沉值
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弯沉仪检测
一 般 项 目
1
外观质量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推移、松散、浮 石现象
观察检查
2
级配 碎石 及级 配碎 砾石 基层 允许 偏差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检查数量:
1)压实度、厚度:每1000m2抽检1点。
2)宽度:每40m抽检1点;中线标高每20m抽检1点。
3)平整度:每20m,路宽小于9m检查1点;路宽9m~15m检查2点;路宽大于15m检查3点。
4)横坡:每20m,路宽小于9m检查2点;路宽9m~15m检查4点;路宽大于15m检查6点。
中线偏位
≤20
mm
经纬仪检查
纵断高程
−15~+5
mm
水准仪检查
平整度
≤10
mm
3m直尺和塞尺连续测量2次,取最大值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B
钢尺检查
横坡
±0.3%且不反坡
水准仪测量
厚度 偏差
砂石
−10~+20
mm
用钢尺检查
砾石
−10%~+20%层厚
5)中线偏位:每100m抽检1点。
6)弯沉值:每车道、每20m测1点。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类别

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测标准主控项目1、集料质量和级配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按砂石材料的进场批次,每批次抽检一次(为一个检验批) 检查方法:查试验报告2、基层压实度≥97℅、底基层压实度≥95℅;检查数量:每压实层,每1000㎡抽检1点检验方法:灌沙法或灌水法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检查数量:设计规定时每车道、每20米,测1点检测方法:弯沉仪检测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料集中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2、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水泥稳定土(砂砾)质量检验标准主控项目1、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的进场批次,每批次抽查一次(为一个检验批)检查方法:查试验报告、复检(由第三方试验室出据试验报告)2、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等于97%;底基层大于等于95%●其他等级道路基层大于等于95%,底基层大于等于93%检查数量:每1000㎡,每压实层抽查1点检查方法:灌沙法或灌水法3、基层、底基层7天(7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2000㎡抽检1组(6块)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由第三方试验室出据试验报告)一般项目1、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平顺,无明显粗、细骨料集中现象,无推移、裂缝、贴皮、松散、浮料。

基层及底基层的允许偏差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标准1、热拌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主控项目●道路用的沥青的品种、标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连续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100吨为一批,改性沥青50吨为一批)每批次抽检一次检查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沥青混合料所选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质量要符合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进场检验报告●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检,拌合温度、出厂温度应符合现行有关规定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查测温记录、现场检测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品质应符合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检查数量:每日、每品种检查一次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2、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度,对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于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检查数量:每1000㎡测1点检查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实验室标准密度)●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检查数量:每1000㎡测1点检查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米,测1点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一般项目●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班、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级配砂砾石基层施工技术

级配砂砾石基层施工技术

级配砂砾石基层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国内的公路建设中,大多是采用半刚性材料作基层,这往往就需要大量的水泥或石灰、粉煤灰和水,这些材料的购买的运输成本是很大的。

而在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有丰富的砂砾石资源.在修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如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砾石替代传统的半刚性材料作基层,这对促进交通发展和降低工程造价都是十分有利的。

目前,国内公路建设中,对天然砂砾石或级配砂砾石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将砂砾石按一定的级配组成,然后掺加一定比例的粘结料(石灰、粉煤灰或水泥),将这种掺加了无机结合料并满足级配要求的混合料作为高等级公路的基层。

而不掺加无机结合料的级配砂砾石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因此,用砂砾石作基层,其设计施工问题都是亟待研究与解决的课题。

1 砂砾石基层力学特性1。

1 砂砾石基层强度形成原理砂砾石基层结构强度形成的特点是:矿料颗粒之间的联接强度,一般都要比矿料颗粒本身的强度小得多;在外力作用下,材料首先将在颗粒之间产生滑移和位移,使其失去承载能力而遭受破坏。

因此,对于这种松散材料组成的结构强度,其中矿料颗粒本身强度固然重要,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则是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凡是强度特征上具有上述特点的材料,均属于松散介质的范畴。

对于松散介质范畴的材料,其抗剪强度可用库仑公式表示。

因此,由材料的粘结力和内摩阻角所表征的内摩阻力所决定的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即构成路面材料的结构强度。

砂砾石材料是按嵌挤原则产生的强度,它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和材料的内摩阻角。

由下列三项因素组成:①粒料表面的相互滑动摩擦;②因剪切时体积膨胀而需克服的阻力;③因粒料重新排列而受到的阻力。

粒料的摩阻角大小主要取决于石料的强度、形状、尺寸、均匀性、表面粗糙度以及施工的压实程度。

砂砾石混合料一般有一定的级配,且含有结合料,按密实原则形成强度。

砂砾石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内摩阻角和粘结力的大小。

级配砾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流程

级配砾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流程

级配砾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流程
概述
级配砾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流程是在道路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
工方法,旨在为道路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本文将介绍该施工工艺
及其流程。

工艺流程
1. 设计准备:根据道路设计要求,确定砾石底基层的设计参数,包括厚度、级配、密实度等。

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2. 砾石铺设: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底基层的平整。

将砂砾均匀
铺设在施工区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

3. 级配控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砾石的级配控制。

通过筛分和
分级操作,确保砾石的粒径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一定的密实度。

4. 松土和加固: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松土和加固。

通过振动作用,使砾石与地基之间形成更好的粒间连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
承载能力。

5. 精修处理:对级配砾石底基层进行表面平整和精修处理,确保其符合道路设计的要求。

可采用刮平、填充等方式进行处理。

6. 检验验收:根据道路工程验收标准,对施工完成的级配砾石底基层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道路铺设和施工工作。

注意事项
- 在施工过程中,需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避免因积水导致基层结构不稳定。

-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保护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砾石底基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是级配砾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流程的简要介绍。

通过正确的工艺和流程,能够为道路工程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支撑。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5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2.5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2.5级配砂砾(砾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其他等级公路施工可参照执行。

2 基本规定《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3 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及要求3.2.1 级配碎(砾)石已检验、试验完毕。

3.2.2 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已完成。

3.2.3 试验段施工选取100~200m的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实地铺筑试验,已确定在不同压实条件下达到设计压实度时的松铺厚度、压实系数、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施工工艺流程等。

3.2材料准备及要求3.2.1 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类的岩石(软质除外),宜采用石灰岩。

3.2.2 进场的碎石应进行颗粒组成、压碎值、级配试验检查,其试验指标应符合表3.2.2-1和3.2.2-2的规定。

表3.2.2-1级配碎(砾)石基层的颗粒组成范围表3.2.2-2级配碎(砾)石基层所用的石料的压碎值班3.2.3 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颗粒。

石屑或其他细集料石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或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的级配。

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见表3.2.3。

液限应小于28%,塑性指数应小于9。

表3.2.3 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3.3主要机具3.3.1主要机械设备:装载机、推土机、摊铺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自卸汽车等。

3.3.2主要测量检测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灌砂筒、三米直尺、钢尺等。

3.3.3一般机具:测墩、3㎜或5㎜直径钢筋绳、倒链、铝合金导梁等。

3.4作业条件3.4.1级配碎(砾)石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并验收合格。

检测项目包括压实度、弯沉(封顶层)、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等。

3.4.2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及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级配碎石基层技术交底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级配碎石基层技术交底
5.4《现场测试(石粉渣)压实度》
承接人:
(签名) 年 ) 年 月 日
2.1.2混合料配比为重量比,最大含水量及最大压干密度均应通过试验确定,压实系数(松铺系数)按试铺决定。
2.1.3拌合应采用厂拌。
2.1.4碾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最佳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
2.1.5每次压实厚度最小为10cm,最大为18cm。
2.1.6碾压时自两侧压向路中,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3轮宽,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2轮宽;对于带振动的YZ12、YZ14型振动压路机碾太,应先静压2-3遍后再加振碾压,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应以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标高和横坡、平整度符合验收标准为止。
2.1.10运输过程中应采用篷布覆盖,避免水分流失,进入施工现场待卸车辆篷布不能提前打开。
2.1.11遭受雨淋的混合料作报废处理。
3检查
3.1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施工,必须按下表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否则须返工处理。
3.2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检查验收标准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质量验收标准与允许误差表
2.1.7碾压过程中,采用控制桩拉线或水准仪控制标高和找平,在压路机稳压后及时铲高补低,填补处应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不准出现薄层贴补。
2.1.8分段施工衔接处可留一定长度不压,亦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挖松并适当加水泥浆拌合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
2.1.9混合料从加水泥拌和到完成压实时间(包括干拌时间在内),不超过三小时;压实成型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七天,七天内严禁上车,每次洒水数次,以保持表面湿润为宜。
1.3天然砂砾掺加部分未分碎石组成的混合料称级配碎砾石,亦可作基层,其强度和稳定性介于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之间。

C0302050101-级配砂砾(砾石)基层及底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C0302050101-级配砂砾(砾石)基层及底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合格 合格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
项 目
2
压实度
基层 底基层
第7.6.2条 ≥97% ≥95%
检验批部位
验收依据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
收规范》CJJ1-2008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合格
合格
合格
3 弯沉值 1 表面质量
中线偏位(mm)
≤设计规定
第7.8.3条 第4款
≤20
合格 合格 合格
纵断高程 基层
(mm) 底基层
一 般 项 目
2
级配砂 砾及级 配砾石 基层及 底基层
平整度 (mm)
基层 底基层
允许偏 宽度(mm)

横坡
±15 ±20 ≤10 ≤15 不小于设计规定+B ±0.3%且不反坡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厚度 (mm)
砂石 碎石
+20,-10 +20,-10%层厚
C0302050101_级配砂砾(砾石)基层及底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 录
编号C0302050101- 001
单位(子单位)工 程名称
分部(子分 基层(级配砂砾 分项工程名
部)工程名称 (砾石)基层)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 施工依据
分包单位项目 负责人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项目专业质检员: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检验批容量填写:同一检验批内的面积或米数,具体可按工程实际情况划定。
2、最小/实际检查数量栏中,主控项目原材料按砂石材料的进场批次,每批抽检1次,压实度每1000m2,抽检1点,弯沉值按设计规定时每车道、每20m,测一点;一般项目按验收规程表8.2.6要求检查。
3、表头中“施工依据”栏目应依照实际的施工操作依据填写,如施工企业的操作规程、工法、施工工艺标准等。
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主控项目
1
原材料
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规范第7.6.2条的规定
质量证明文件:
检验报告:
现场复检报告:
2
基层压实度
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7%,底基层压实度大于95%
基层压实度:
底基层压实度:
3
弯沉值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设计规定弯沉值:
实测弯沉值:
一般项目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部位
施工依据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验收依据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验收项目
1
基层观感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
表面检查情况:
2
中线偏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配砂砾(砾石)基层1、引用文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2008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级配碎石(碎砾石)的下承层通过各项指标验收,其表面平整、坚实,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中线偏差、宽度、横坡度、边坡等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及施工人员已就位;拌合击摊铺设备已调试运转良好。

施工现场运输道路畅通。

2.2材料及机具2.2.1材料1)级配砾石做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用做底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2)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颗粒小于5mrh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应不超过20%3)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颗粒组成及技术指标应满足表 1.2.1-1的规定。

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

表1.2.1-1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4)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表121-2的规定表1.2.1-2 级配碎石及级配碎砾石压碎值2.2.2机具主要机械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水车、运输卡车等。

小型机具及检测设备:蛙夯或冲击夯、手推车;水准仪、全站仪、3m直尺、平整度仪、灌砂桶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f施工放样f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f运输f摊铺(平地机布料、整平)f碾压f接缝f养护3.2准备下承层下承层应平整、坚实,具有路拱。

新建下承层应通过验收,达到本规程规定;对于老路面,应检查其材料是否符合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翻松老路面并采用必要的处理措施。

下承层不宜作成槽式路面。

3.3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上明显标记出基层边缘的设计咼程。

中线、边线、标咼标记明显。

3.4级配砾石(砂石)材料拌合。

级配砾石(砂石)可在拌和厂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合,如强制式拌合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合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合机等。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级配砂砾(砾石)数量。

根据级配砂砾(砾石)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

不同粒级的粗、细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

细集料应有覆盖,防止雨淋。

在正式拌制级配砂砾石(砾石)之前,必须先调试所有的厂拌设备,使级配砂砾(砾石)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3.5运输3.5.1级配碎石(碎砾石)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3.5.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宜由远到近卸置集料。

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控,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3.5.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3.5.4级配碎石(碎砾石)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运送级配碎石(碎砾石)较摊铺工序只提前数天。

3.5.5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3.5.6检查松铺材料的厚度,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3.6摊铺用平地机摊铺级配砂砾(砾石),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3.6.1摊铺时级配砂砾(砾石)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约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3.6.2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度,计算每车级配砂砾(砾石)的摊铺面积。

3.6.3级配砂砾(砾石)均匀地卸在路幅中央,路幅宽时,也可将级配砂砾(砾石)卸成两行。

3.6.4用平地机将级配砂砾(砾石)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3.6.5设一个三人小组跟在平地机后,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对于粗集料集中(梅花)的“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合均匀于细集料“砂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合均匀。

3.7碾压3.7.1摊铺后,当级配碎石(碎砾石)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逐次倒轴碾压,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3轮宽,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后轮宽度的1/2 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一般需碾压6~8遍,碾压后应使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3.7.2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3.7.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3.7.4碾压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随时适当补水,保持湿润,不得积水。

凡含土的级配碎石(碎砾石)层,都应进行滚将碾压,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

滚到表面的浆(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应清除干净。

3.7.5碾压成活后,发现粗细骨料集中的部位,应挖出,换填合格材料重新碾压成活。

3.7.6碎石压实后及成活中应适量洒水,并视压实碎石的缝隙情况撒布嵌缝料。

宜采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成活,碾压至缝隙嵌挤密实、稳定,表面平整,轮迹小于5mm 3.8接缝处理3.8.1用摊铺机摊铺级配碎石(碎砾石)时,靠近摊铺机当天未压实的级配碎石(碎砾石),可与第二天摊铺的级配碎石(碎砾石)一起碾压,但应注意此部分级配碎石(碎砾石)的含水量。

必要时,应人工补充洒水,使其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3.8.2用平地机摊铺级配碎石(碎砾石)时,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合。

第一段拌合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合整平后进行碾压。

3.8.3应避免纵向接缝。

如摊铺机的摊铺宽度不够,必须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8m同步向前摊铺级配碎石(碎砾石)。

在仅有一台摊铺机的情况下,可先在一条摊铺带上摊铺一定长度后,再开到另一条摊铺带上摊铺,然后一起进行碾压。

3.8.4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并按下述方法处理:在前一幅摊铺时,在考后一副的一侧应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摊铺后一幅之前,将方木或钢模板除去。

如在摊铺前一幅时未用方木或钢模板支撑,靠边缘的30cm左右难于压实,而且形成一个斜坡,在摊铺后一幅时,应先将未完全压实部分和不符合路拱要求部分挖松并补充洒水,待后一幅级配碎石(碎砾石)摊铺后一起进行整平和碾压。

3.9养护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4、质量标准级配砾石及级配砂石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4.1主控项目4.1.1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1)级配砾石做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 用做底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检查数量:按砂石材料的进场批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

2)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5%检验数量:每压实层、每1000卅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设计要求时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4.2 一般项目4.2.1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2级配砾石及级配砂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4的有关规定。

5、成品保护封闭施工现场,悬挂醒目的禁行标志,设专人引导交通,看护现场。

严禁车辆及施工机械进入成活路段。

级配碎石(碎砾石)成活后,如不连续施工应适当洒水养护。

禁止在已施工完的基层上堆放材料和停放机械设备,防止破坏基层结构。

6注意事项6.1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应根据施工特点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工作,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工作。

机械设备应做好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

机械操作手应经常培训持证上岗,不得疲劳作业。

机械路拌时严禁机械急转弯或原地转向或倒行作业;拌合机运转过程中,严禁人员触摸传动机构,机械发生故障必须停机后,方可检修。

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施工中,各种现状地下管线的检查井(室)应随基层施工相应升高或降低,严禁掩埋。

卸料、拌合、摊铺、碾压作业中,应由作业组长统一指挥,作业人员协调一致;现场配合机械施工人员应集中注意力,面向施工机械作业。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6.2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施工垃圾应及时运至合格的垃圾消纳地点,施工污水应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采用低躁机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如发电机)进行专项隔离,减少噪声扰民。

采用有封闭设施的运输车辆进行材料运输,减少遗撒及扬尘污染。

对施工便道应采取硬化措施并进行日常养护,洒水保湿抑制灰尘;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清洁池或车轮清洗设备。

对现场的存土场、裸露地表采用防尘网覆盖、喷洒抑尘剂或进行临时氯化处理。

7、质量记录7.1级配碎石(碎砾石)基层原材料质量进场检验及复检记录7.2击实报告及灌砂法或灌水法压实度试验记录7.3基层弯沉试验记录7.4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