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革命的重新界定
公共管理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基础》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A.神秘化组织B.传统组织C.合理一合法化组织D.商业组织2.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B.新公共管理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新公共服务理论3.下列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A.国务院B.妇联C.红十字会D.共青团4.中国的预算年度为()A.6个月B.12个月C.3个月D.9个月5.就公共部门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绩效评估属于()A.外部评估B.权力评估C.内部评估D.舆论评估6.提出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的理论是()A.新公共管理理论B.新公共服务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7.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A.权威性B.独占性C.政治性D.公共性8.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的合理领导方式,领导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的领导理论是()A.特质理论B.行为理论C.权变理论D.变革型理论9.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A.计划制定阶段B.计划执行阶段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10.现代信息技术在绩效评估中的运用,说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特征是()A.互联网的运用B.信息交流与沟通C.信息反馈D.信息发布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
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纯公共产品B.准公共产品C.有形的公共产品D.无形的公共产品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包括()A.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B.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C.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D.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3.影响薪酬制定的内在因素有()A.职员的工作性质和劳动量B.年龄和工龄C.组织的经营和财务状况D.工作的时间性和危险性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A.以顾客满意为目的B.以质量为中心C.取得高层支持是关键D.以全员参与为基础5.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A.管理途径B.政治途径C.法律途径D.组织命令途径6.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A.目标B.人员C.经费D.物资设备7.公共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导向、统领的作用B.影响、表率的作用C.协调、沟通的作用D.迎接挑战、引发变革的作用8.科学管理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巴纳德三、名词解释1.公共选择理论2.新公共管理理论3.公共治理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5.市场化工具6.公共产品与私人物品 7.公共预算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与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差异。
“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的重新定义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本 , 还 在 于 通 过 先 进制 造技 术 与 知 识 型 员 工和 新 的 生 产 管 理 方 法 的有 效 结合 达 到 产 品 多样 性 、产 品 开 发 周 期 、 产品 性 能和 产 能 灵 活 性 的 综合 优 化 。它 将 改 变 制 造 业 的要 素 投 入 结 构 和
制造 业企业竞争 的关键资源基础 、制造 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和国家间产业竞争的范式 、国家的 比较优 势条件 , 从 而重塑全球经济地理和产业分工格局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思路应 当从过去 的 “ 强化 比较成本优势”向 “ 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转 变,产业政策应 当在加快先进制造技术
学 人 》 杂 志 的 观 点 , 从 工 业 生 产 所 依 赖 的 主导 性
全球 金融 危机以 后, 除西 方发 达 国家 推动 的 新 的全球 投资 贸易秩 序形成 、中 国国 内新 一轮 的 市 场 化和 收 入 分 配改 革 等 经济 和 社 会性 因素 以 外, “ 第三次 工业革命 ”背景下 制造技 术的突破 与
下 降 , 出 现 的 以 数 字 制 造 和 智 能 制 造 为 代 表 的 现 代 制 造 技 术 对 既 有 制 造 范 式 的 改 造 , 以 及 基 于 现 代 制造 技术 的新型制造 范式 ,其核 心特征 是制造 的数字化 、智能化和 个性化 。
学部 主席 Ki t n e y院士为代 表的学 者认为 ,以系统 生物 学与合 成生 物学耦合 为核 心的生 物技术 突破 正在 酝酿人类 的 “ 第三次 工业革命 ” 。而 以 R i t k i n 为代 表的未 来学 家认为 ,正在 发展 中的 “ 第 三次 工业 革命 ”则是 基于互联 网的通 信技 术和可再 生 能源 系统融 合发 展的结 果。本 文接 受英国 《 经济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题重点、两套模拟题
1、简述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P29(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方式是不同的。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西方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都信奉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由放任的原则,那时的政界和学界都认为,让市场力量自由活动,资本主义经济均衡总是会自行确定的。
而且将达到充分就业、最优化的均衡状态。
因而人们主张限制国家或政府的作用,让商品经济在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下运行,国家尽量少干预或不干预市场的运行。
这一时期,国家或政府所扮演的是“守夜人”的角色,人们所推崇的是管的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信条。
(2)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仅给资本主义制度沉重的打击,而且宣告了自由放任、自动均衡理论与政策的破产。
这次危机的爆发在客观上促使凯恩斯主义的兴起。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为基础论证国家全面干预的合理性。
他认为导致周期性危机的根源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不足,而仅靠市场自发调节是无法自动扩大这种需求的;市场机制的失灵,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留出了空间;政府应该发现经济体系中的几个关键参数,对之加以控制或管理,以国家干预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特别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以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财政赤字、高失业率为特征的“滞胀”现象,促使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公共管理尤其是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以及凯恩斯主义加以批判和反思,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由此兴起。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全面干预论,分析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政府失灵的成因及表现,主张限制甚至取消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
它主要靠市场调节,政府的干预或调控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具有较浓厚的自由经济色彩。
(2)欧洲或莱茵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较大,国有经济的成分也较大,有明显的混合经济色彩,德法和北欧国家都属于这种模式。
技术“遮蔽”的空间:媒介环境学派“空间观”初探
技术“遮蔽”的空间:媒介环境学派“空间观”初探一、概述在《技术“遮蔽”的空间:媒介环境学派“空间观”初探》这篇文章的概述部分,我们可以初步勾勒出该文的核心议题与研究框架。
本文旨在探讨媒介环境学派对于“空间”这一概念的独特解读及其在技术影响下的深刻变革。
媒介环境学派认为,空间并非固定不变的物理存在,而是由人类活动、尤其是技术活动所塑造和重构的社会文化建构。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空间观念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革新。
文章开篇将首先介绍媒介环境学派的基本理论背景及其对空间问题的关注点,强调其“技术决定论”色彩下对媒介技术如何“遮蔽”并重新定义空间的理解。
进一步地,“概述”部分会概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指出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媒介环境学派的空间观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技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空间感知、行为模式乃至社会关系结构,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空间形态进行预见性思考。
本篇文章通过梳理媒介环境学派关于空间的相关理论,力图揭示技术进步是如何隐蔽地重塑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空间结构,以此为切入点引导读者反思并探讨在技术主导的时代下,空间的内涵与外延如何得以拓展和深化。
1.1 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空间重构。
从实体空间到虚拟空间,从物理世界到数字领域,技术不仅塑造了我们如何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交往模式、认知结构乃至文化形态。
在此背景下,媒介环境学派(Media Ecology)以其独特的视角脱颖而出,该学派强调技术作为环境要素对人类文明的塑造作用,视技术为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构成并定义人类生存空间的核心力量。
在媒介环境学的广阔图景中,技术“遮蔽”效应成为一个亟待深入挖掘的主题。
所谓“遮蔽”,指的是技术在创造新可能性的同时,可能隐藏或掩盖了其他现实面向,影响人们对于空间的直观体验和深层理解。
对“棱镜门”事件和斯诺登的看法
对“棱镜门”事件和斯诺登的看法第一篇:对“棱镜门”事件和斯诺登的看法工业和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安防监控随处可见,人们也习以为常,但由美国前中情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而起的“棱镜门”事件及背后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安全和监控问题还是让人们大吃一惊。
“棱镜门”事件本身就像一个冷静,折射出现代社会大至国家安全,小至个人隐私的信息安全问题。
6月初斯诺登实名披露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听监视项目。
美国利用黑客手段在互联网空间窃取他国信息,是“海盗”行为,这种做法与美国所倡导的“信息自由”理念背道而驰。
一直宣称维护个人自由的美国却在私底下收集别人的隐私,充分暴露了美国人权观的虚伪性,同时也暴露出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的阴暗心理,体现出其担忧西方资本主义没落和仇视共产主义的冷战思维。
而在美国历史上,像斯诺登一样的“泄密者”还有曼宁、艾尔斯伯格,身为美国人,他们为何要揭露自己国家的丑闻?面对人们的疑问,英国《卫报》的评论也许是一个合适的解释“他们在美国‘自由精神’的熏陶下长大,又经历了被召唤去监控或行使美国力量的现实。
而随着时光流逝,平衡这两者的冲突,让他们的世界观混乱。
美国以反恐名义发动战争,伤害其他国家的人民,侵犯本国公民的隐私。
对斯诺登们来说,一方面是忠于旗帜和制服,另一方面是忠于旗帜和制服所曾象征的理想,他们被迫作出选择。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他们选择忠于美国所宣称的理想。
他们并非叛徒,而是美国新一代爱国者。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斯诺登是一个民族英雄,为了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他放弃了高薪的工作、安逸的生活、似锦的前程,选择揭露美国政府监听真相,选择独自承受内心道德的压力,这是没有几人能做得到的。
但从美国公民来说,比较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后,也许更多人会认为他是美国的“叛徒”。
但是,对于我们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棱镜”计划只是美国庞大的信息劫掠系统的冰山一角,其实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都通过路由器监控着中国网络和电脑,这给中国维护信息安全敲响了警钟。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意义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一新道路的探索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境界,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始于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社会处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重重压迫之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中国人民面临着种种困境和苦难。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也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
这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如何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的彻底改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首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实际情况的深刻认识和科学分析。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具有封建制度的特点。
同时,中国还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压迫问题,需要进行反帝斗争。
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封建反帝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总任务,形成了革命斗争的总纲领。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还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对象、力量和策略的重新界定。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过程中认识到,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而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可能盟友。
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同盟者的革命的总策略。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这一革命道路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经验,逐渐壮大并取得重大胜利。
这一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使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实现了与民族敌人的殊死斗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也对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为同盟者的革命策略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通过新道路的探索,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重要的范例和经验借鉴。
总之,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这一道路的探索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行政组织理论第十三章 当代中外行政组织的改革实践
第十三章当代中外行政组织的改革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为美国行政组织的变革创造了有利条件的是A.政府职能的扩大B.政府机构的精简C.信息技术的发展D.人员素质的提高【解析】C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国行政组织的变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方国家中,被认为是当代行政改革先驱的是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当代行政改革的先驱——英国。
英国是推行市场化改革最早的国家,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先驱。
3.于1988年推行“下一步行动方案”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英国D.美国【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英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
1988年,英国政府开始推行“下一步行动方案”,其主旨是将决策与执行分离,主要形式是在部门内部设立独立的执行机构,履行政策执行和服务提供职能。
4.布莱尔改革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A.竞争性政府B.职能型政府C.合作型政府D.市场化政府【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布莱尔的“合作型政府”改革。
英国首相布莱尔所代表的工党认为,全球化带来的新的问题如果仍是沿用先前的行政改革思路是无法应对的,必须寻求新的方法。
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又积极创造政府内部和政府之间的各种合作,才能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由此建立了“合作型政府”。
5.日本在1955年完全确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是A.政府主导型B.市场主导型C.计划型D.开放型【解析】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日本现代行政体制发端于明治维新时期,到1955年完全确立了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
6.我国在行政组织与社会事业单位关系上,长期以来存在着A.宏观控制不严B.微观控制不严C.事业单位自主权过大D.机关法规、法律过多【解析】A 我国在行政组织与社会事业单位关系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宏观控制不严的问题。
7.为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日本政府建立了A.缩减公务员编制制度B.“加一减一”控制制度C.地方分权制度D.公务员交流制度【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关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综述
M丨经济论坛J 国内外关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综述薛金霞 曹 冲(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云南丽江 674100)【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产业融合的概念、类型、驱动力、效应、特征、障碍等方面系统阐述产业融合深层次的研究进展,为有效推进产业融合的实践做出理论揭示。
【关键词】 产业;融合;综述产业融合研究最早始于1713年英国学者威廉·德汉在讨论光线的汇聚与发散中首次提出,随后扩展到气象学、生物学等众多领域。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变革,首先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中出现了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
1977年Baran和Farber提出了计算和通讯系统的融合。
1978年麻省理工大学Nicolas Negroponte用计算机业、出版印刷业和广播电影业的圆圈相互重叠交叉进而趋于融合的过程展示了三大板块预见性合并,并预测核心重叠部分将成为发展最快的创新领域。
[1]随后哥伦比亚公司主席威廉·帕雷在广播年会上阐述了新闻信息传播机制融合带来的新变革。
1983年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传播形态聚合电子技术把所有的传播形态融入到一个系统之中。
之后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层出不穷,国际上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内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出现了众多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揭示,对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出产业融合目前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产业融合的概念1985年,英国学者赛哈尔认为“某一种技术范式向不同的产业扩散,促使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进而产生产业融合。
”[2]20世纪90年代,融合开始日益受到学者重视,从产业间渗透、产业边界融合、产品整合到市场融合,研究内容从原本的电子信息通讯、印刷、计算机等延伸到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文娱业等相关行业,产业融合的研究不断扩展同时不断深入。
美国学者格利斯坦和卡恩(1997)指出,“产业融合即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
现代管理专题形考作业标准答案(最新修订版)
现代管理专题形考作业标准答案(最新修订版)现代管理专题形考作业1一.名词解释1、知识经济(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
2、企业再造:企业再造也叫做企业流程再造,是指为了在衡量绩效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改善,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改造业务流程。
3、工作设计: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合理有效的处理工作的关系而采取的、对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特别处理。
4、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5、企业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通过持续学习和持续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成长机制,企业组织在经济效益方面稳步增长,在运行效率上不断提高,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同行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6、连续式流程:是指流程中的某一工序只有在前道工序完成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即所有工序都按先后顺序进行。
7、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一个期望的未来景象,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向前的使命,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上真正内心所向往的能力。
8、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让想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较个人深入的见解。
9、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指以流程为基本的控制单元,,按照企业的经营战略的要求,对流程的规划、设计、构造、运转及调控等所有环节实行系统管理,全面协调各种经营流程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以及与管理流程的适应问题。
10、异质群体:与同质群体相对而言。
指由个性各异而又互相依赖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群体。
是群体质量结构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判断题1.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
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的梳理及思考
传承历史、和谐回归——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的梳理及思考嘉兴市教育研究院徐辉球[概要]仔细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短短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程序及文化”和“工具论”这两种课程观点一直伴随其中、此消彼长。
在网络普及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我们的教学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迫切需要重新调整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在两种课程观点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点。
综合多种课程新思想,本文提出“传承历史、和谐回归”的观点,即兼顾“工具论”,回归“程序及文化”,让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传承历史、和谐回归是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存在问题的必由之路,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复杂电脑网络环境的需要,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课程技术科技历史回归程序文化工具论据考证,“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用于指课业及其进程,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度的意思。
也就是说,“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
不过,信息技术课程却是年轻的——它至今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的课程发展史。
而就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年的课程发展史中,关于其学习范围和进度的争议却一直没有中断过。
因此,我们觉得,及时梳理其发展史并思考其发展方向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一、两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与两种信息技术课程观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两种主要的课程观,其产生根源来自于两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
1981年8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WCCE)上,来自苏联科学院的伊尔肖夫(A.P.Ershov)向大会作了题为“程序设计,第二文化”的报告,就程序存在的普遍性作了精辟的阐述,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的观点。
这一报告代表了当时已经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各个国家对于计算机教育的认识。
由此,程序设计思想成为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最重要的信息技术教育思想。
受其影响,我国计算机教育界一些资深专家认为: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计算机所独有的,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信息文明的基本特征
论信息文明的基本特征摘要:信息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生产力、技术、文化发展的产物,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技术对生产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是信息文明时代的物质基础。
其实,信息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在发展历程上有着相似之处,都与社会生产力与科技进步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信息文明当然又不同于以往文明形态,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处于一个中心地位,社会对信息资源有着很高的依赖程度,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分工和人们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人们的社会生活在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信息文明社会改变了以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文明有着以下基本特征:信息文明是具有虚拟特点的文明,虚拟一直是人类的一种能力,只是在信息文明时代发挥的更淋漓尽致,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塑造了一个虚拟世界;信息文明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文明,信息文明社会的物质基础就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是信息社会最坚实的支撑;信息文明时代,信息在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在广度、深度和速度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文明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一体化的文明;信息文明时代社会的经济形式表现为以信息经济为主导,信息经济在生产方式、生产要素、劳动力需求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与传统经济有着显著区别;与社会的物质文明相对应,信息文明时代有着新文化,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状态呈现一种新的风貌,它是信息文明时期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多元性;信息文明时代人类文化将会发生巨大改变,趋向多元化、去中心化和扁平化。
关键词:信息,信息文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信息经济,信息文化1.序言 21.1研究背景 21.1研究现状 31.2研究问题 41.3 研究意义 42.信息文明的历史 52.1文明的历史变迁 62.2 信息文明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72.2.1科学技术条件72.2.2社会条件82.2.3全球化条件93.信息文明的基本特征103.1 信息文明的内涵103. 2信息文明的基本特征113.2.1表现为虚拟形态的文明113.2.2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文明133.2.3以信息为中心的一体化的文明143.2.4 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经济模式的文明153.2.5具有全新信息化社会生活的文明173.2.6 具有新价值观的文明——信息时代的精神文明184.信息文明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214.1 信息文明的物质基础214.2人类实践的建构性224.3 技术引发社会结构的转变234.4 网络空间的规则234.4.1网络空间带来的全新人类经验234.4.2人类存在状况的后现代性——游牧民244.5 人类文化的超文本知识状态 255.展望与希冀:信息文明时代的人类世界26结语27参考文献27序言1.1研究背景当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快。
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
社会变迁与社会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结构也随之演化。
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它涉及到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社会变迁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并分析社会结构的演化。
一、社会变迁的经济影响: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经济结构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比如,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使得社会的职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人口纷纷涌向城市,参与到工业生产中,工人阶级逐渐崛起。
这对传统的农业社会造成了冲击,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
二、社会变迁的文化影响: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精神标志,它体现了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社会变迁不仅改变了经济结构,也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例,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沟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人们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便捷。
这对传统的文化形态产生了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兴起,让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表达和独立性,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了挑战。
三、社会结构的演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社会结构也在不断演化。
这种演化是社会适应性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社会结构的演化通常经历几个阶段。
首先是稳定期,社会结构相对固定,人们相互依存、各司其职。
然后是动荡期,社会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动,人们的地位和身份得以重新界定。
最后是适应期,社会结构逐渐稳定下来,人们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规范。
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各个群体和个体,不断寻求适应新环境的方式和策略,使得社会结构得以更新。
总而言之,社会变迁对于社会结构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影响,也有文化方面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演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它反映了社会在不断变化中的各个方面。
这种变化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只有在不断适应变化的同时,我们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对信息技术发展的两个趋向的探析——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重新解读
在 现 代 传 播 媒介 手 段 下 , 由于 科 技 的带 动 , 得 传 播 技 使
术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但 是 F 新 闻 受 众 群 体 心 理 需 求 的 h于 变 化 , 们 看 到 , 播 手 段 仍 存 在 一 些 缺 陷 , 如 , 然 网 络 我 传 例 虽 技 术 的 发 展 已 经 改 变 了 过 去 顺 时 传 播 的 旧 方 式 ,开 始 了 新 闻 选 择 性 传 播 的 新 时 代 ,但 是 对 于 新 闻 细 节 的 披 露 仍 然 不
网 络 、 机 等 新 媒 体 的 日益 发 达 , 我 们 的 传 播 环 境 产 手 对 生 了很 大 的 冲 击 。 当 前 ih n 、 a 等 新 的 媒 体 平 台 成 为 公 众 P oei d P
趋 利 避 害 的 思 考
新 闻 竞争 使 网络新 闻不 仅 包括 文字 、 图片 、 音 、 视 , 且 声 影 而
关键 词 : 介 融合 媒 物 联 网 媒 介 延 伸
信 息技 术 的发 展 给人 类 的生 活 环境 、 生存 方 式 注入 了前 所 未有 的活 力和 动力 。以互联 网 、 手机 等新 媒体 为例 , 它们确
实 为 我 们 的 生 活 带 来 了 诸 多 的 方 便 和 惊 喜 。 从 发 展 趋 势 来 看 , 一 代 的 信 息 产 业 发 展 将 更 加 快 速 , 中 媒 介 融 合 与 物 下 其 联 网 的 实 现 将 是 未 来 信 息 技 术 发 展 的 必 然 趋 向 。 目前 , 国 美 许 多 新 闻 学 院 已 经 开 办 媒 介 融 合 号业 , 未 来 实 现 媒 介 融 合 为 做 起 了 前 期 准 备 , 内 外 有 关 物 联 网 的 各 种 创 新 发 明 方 兴 未 国 艾 , 些 都 是 未 来 人 类 生 活 的 光 明 图 景 。 《 解 媒 介 》 书 中 这 理 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地位及课程理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地位及课程理念一、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内涵信息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社会、经济、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成为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人类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将更多的集中在思考、学习以及系统建构等方面。
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育正是我们获得上述基本技能的关键途径。
1、什么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从古代的“边塞烽火”,到今天的“互联星空”,信息与信息技术,历来受到人们格外的重视。
而今天——被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更是亘古未见!人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那就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不仅对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还对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虽然人们一直在收集、传递和利用信息,但对于“信息”一词的确切内涵,却一直缺少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准确的界定。
这是因为信息无处不在,它渗透到了大千世界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之中,因而“信息”是千姿百态的,人们在不同的地方会看到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信息”;又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知识素养,以及不同的理想和追求、不同的个性特征等,“信息”的又显得“因人而异”,在一百个人的心中往往会有一百种对“信息”不同的理解。
现代汉语词典把信息定义为“音信、消息”。
包括由语言、文字、符号、数字、指令、代码、声音、图像、动画等等各种各样载体所表示出来的事物的特征、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等,都是信息。
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事实上,信息是所有一切事物状态和特征的反映。
它的传递与贮存以物质为载体,以能量的消耗为基础,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自然世界以及人的思维之中,并以消息的形式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
正是基于对“信息”的这一认识,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信息技术既是一个操作体系,也是一个认知体系,由信息技术所构成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形成信息素养,以便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工具课。
《公共管理学基础》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基础》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一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2.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B.新公共管理理论C.公共治理理论D.新公共服务理论3.下列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A.国务院B.妇联C.红十字会D.共青团4.中国的预算年度为()A.6个月B.12个月C.3个月D.9个月5.就公共部门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绩效评估属于()A.外部评估B.权力评估 C.内部评估D.舆论评估6.提出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的理论是()A.新公共管理理论 B.新公共服务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7.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A.权威性B.独占性C.政治性D.公共性8.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的合理领导方式,领导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的领导理论是()A.特质理论B.行为理论C.权变理论D.变革型理论9.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A.计划制定阶段B.计划执行阶段C.执行结果检查阶段D.处理阶段10.现代信息技术在绩效评估中的运用,说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特征是()A.互联网的运用B.信息交流与沟通 C.信息反馈 D.信息发布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
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A.纯公共产品B.准公共产品C.有形的公共产品D.无形的公共产品2.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包括()A.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B.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C.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D.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3.影响薪酬制定的内在因素有()A.职员的工作性质和劳动量B.年龄和工龄C.组织的经营和财务状况D.工作的时间性和危险性4.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A.以顾客满意为目的B.以质量为中心C.取得高层支持是关键D.以全员参与为基础5.戴维·H·罗森布鲁姆在《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一书中认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有三种主要的研究途径,即()A.管理途径B.政治途径C.法律途径D.组织命令途径6.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A.目标B.人员C.经费D.物资设备7.公共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导向、统领的作用B.影响、表率的作用C.协调、沟通的作用D.迎接挑战、引发变革的作用8.科学管理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巴纳德三、名词解释1.公共选择理论2.新公共管理理论3.公共治理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5.市场化工具6.公共产品与私人物品7.公共预算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行政学研究途径与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的差异。
革命的概念界定与描述
革命的概念界定与描述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革命”这个听起来就挺带劲的词儿。
啥是革命?你要是去翻字典,可能会得到一个干巴巴的解释。
但在咱心里,革命可不是那么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儿。
革命,就像是一场狂风暴雨,把旧的、腐朽的东西统统冲刷掉。
好比一间堆满杂物、散发着霉味的屋子,革命就是那股强大的力量,把杂物清理出去,打开窗户,让新鲜的空气涌进来。
你想想看,古代那些农民起义,不就是一种革命吗?被压迫得没法活了,起来反抗,想要打破那不公平的世道,给自己争一条活路。
这难道不是革命?就像陈胜吴广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多有气势!这就是要革命,要改变命运。
再看看近代,咱们国家经历的那些事儿。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就像是给一个久病的人来了一次大手术,虽然过程痛苦,但是为了能重新健康起来,必须得这么做。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斗争,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时候,可能会有人流血牺牲,但是那些勇敢的人不怕,因为他们心里有信念,相信革命会成功,相信未来会更好。
比如说,抗日战争,那是多么艰难的一场革命啊!面对强大的敌人,咱们的先辈们没有退缩,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
这难道不是革命精神的体现?革命还意味着创新,意味着突破。
就像一个人总是走老路,永远到不了新地方。
革命就是要开辟新的道路,创造新的可能。
所以说,革命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它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能够改变历史的进程,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革命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自由和进步而进行的斗争。
它能打破旧的枷锁,创造新的未来。
咱们要铭记那些为了革命付出的人,也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朋友,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学习心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学习心得近日,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部分的时候,深受启发和感动。
我认真阅读了相关资料和书籍,反复揣摩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涵、意义以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作用,收获颇丰,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顾名思义,是相对于传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提出的。
正如毛泽东所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国家的革命经验,而要立足中国现实,结合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革命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强调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以革命人民为中心。
如果说传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为了推翻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为了推翻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反动统治。
相比传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与时俱进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民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强调的是人民的民主权利,例如民主的选举、言论、出版、结社等权利,这些是传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倡导和所实践的。
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强调的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权利,包括土地、财产、宗教、婚姻等方面的权利。
这些权利是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所不具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方面也具有重新界定的新意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强调的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通过农民阶级的大众基础来进行国家和社会的彻底变革。
同时,在革命中建立全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把政权掌握进人民手中,以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并彻底消灭剥削制度,使全体劳动人民得以获得自由、平等、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的展现。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启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方向。
对社会革命范畴的新界定
对社会革命范畴的新界定社会革命的新界定一、定义社会革命是指彻底的经济、政治或文化变革,导致统治格局重新构建,社会安定动摇甚至社会秩序彻底变革的一种社会变革过程。
新的界定是指强调社会革命必须是全社会活动,应该突出全民参与;在运动过程中,坚持从下而上,民主平等,注重联盟和协作,力争获得民主化变革,促进全社会平等权利,这种全民参与的活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社会革命。
二、理念1. 以人为本:以人民为基础,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以公正的社会分配为根本,社会革命的初衷是带来社会公平,实现群众利益的落实。
2. 民主化:社会革命需要目的明确的策略,需要依靠全民参与促进,强调民主共和的理念,以民主决策原则保护民主社会的发展。
3. 平等化:社会革命应该以正义、公正和平等为基本原则,全面维护人权,实行平等的社会关系,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4. 全民参与:以全民参与为基本原则,在社会革命中,所有的活动都要服从群众的意志,建立群众发起和自主实践的形式,营造良好的自我提升环境。
三、特征1. 注重联盟和合作:社会革命中,注重联盟和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革命参与者形成各自团结,实现责任分工,促进社会发展。
2. 重视斗争:斗争是改变社会结构、改变国家本质的基本力量,是社会革命的本质体现,它决不是徒劳无功的斗争,而是落实和保障人民的利益的斗争。
3. 逐步形成新的社会秩序:社会革命不仅是一次不断发展的变革过程,而且是一次逐步形成新的社会秩序的过程,通过不断完善革命的艺术,推动越来越多新的社会变革取得成功。
4. 注重社会实践:社会革命的实践不仅仅是把握理论的实施,而是立足于具体情况,在一定朝向并不断改进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贴近每一位社会革命参与者的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
四、结论社会革命具有深远的改变、影响和意义,新的界定旨在突出社会革命的性质及其重要性,更好地发展社会革命事业。
只有彻底认识社会革命和注重以人为本、民主化、平等化、全民参与四大理念,才能打通社会革命的最后一道关口,实现社会革命的最终目的。
2024年春4月行政组织理论自考试卷含解析
2024年春4月行政组织理论自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行为科学研究表明,群团的规模大小与群团内聚力的强弱A.成正比关系B.成反比关系C.没有显著关系D.关系不固定2、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和细胞是()(A)职责(B)工作(C)权力(D)职位3、第一次提出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区别的学者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马基雅维利(D)密尔4、下列属于直接为行政首长服务的辅助机关是()(A)卫生局(B)办公室(C)公安局(D)工商局5、由一级行政组织保留,暂不分给所属单位,以备今后急需增加编制之用的是A.专项编制B.单列编制C.临时编制D.机动编制6、在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组织团结与否的最终反映是()(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B)行政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关系(C)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D)行政人员与行政环境的关系7、认为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这属于()(A)血统论的行政文化(B)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C)法治论的行政文化(D)民主论的行政文化8、规定了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国体(D)政体9、目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加A.制定目标B.执行目标C.检查成果D.合议制10、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A)统率机关与被统率机关(B)业务机关与辅助机关(C)常设机关与临时机关(D)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11、行政组织编制管理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A)职能管理(B)机构管理(C)部门管理(D)人员编制管理12、深刻剖析官场痼疾、提出“不称职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的是()(A)《帕金森定律》(B)《行政生态学》(C)《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D)《彼得原理》13、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学者是()(A)泰罗(B)法约尔(C)马克斯.韦伯(D)古立克14、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孙中山主张()(A)中央集权制(B)均权制(C)君主立宪制(D)共和制15、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的精髓是()(A)革命(B)改良(C)改革(D)建设16、既是行政人员的载体,又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指的是()(A)行政权力(B)行政组织(C)行政编制(D)行政结构17、确定行政组织编制的基本依据是()(A)行政人员(B)行政职能(C)行政机构(D)行政技术18、以行政职权大小为标准分类,可以将行政组织分为A.统率机关与被统率机关B.业务机关与辅助机关C.常设机关与临时机关D.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19、按省、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称为()(A)层级制(B)职能制(C)集权制(D)完整制20、决定一个行政组织是否具有内聚力的关键是()(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B)相互了解、和睦相处的关系(C)行政领导者之间的相互关系(D)一般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表明物资设备制约着行政组织的()(A)生存及适应(B)结构及功能(C)活动及效率(D)稳定及发展22、中国的王位世袭制度创立于()(A)商朝(B)夏朝(C)周朝(D)秦朝23、发放一些统计表格让组织成员自己评估目标实现的效果,在目标评估方法中属于()(A)数据分析(B)现场评估(C)自我评估(D)内部评估24、设置行政组织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进行专业化分工、简化办事程序,这体现的是()(A)法治原则(B)统一原则(C)系统原则(D)效能原则25、政府职能由以政治职能为重心,逐渐向以经济职能、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科技文化职能为重心转移,这属于()(A)行政组织职能作用领域的变革(B)行政组织职能作用性质的变革(C)行政组织职能分化程度的变革(D)行政组织职能行使方式的变革二、多项选择题26、唯意志论行政文化观的主要观点有()(A)权力来自人民委托(B)强调人民的参与意识(C)强调对权力的绝对服从(D)行政首长权力来自超人意志(E)行政首脑权力需由法律形式确认27、下列属于当代西方行政组织改革主要内容的有()(A)重新界定政府职能(B)重塑政府形象(C)增加政府回应性(D)再造政府流程(E)改革人事制度28、下列属于当代西方行政组织改革主要内容的有A.重新界定政府职能B.重塑政府形象C.增加政府回应性D.再造政府流程E.改革人事制度29、当前我国省级地方行政组织包括()(A)省(B)自治区(C)经济特区(D)直辖市(E)特别行政区30、马基雅维利提出,行政组织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A)人与组织平衡的原则(B)组织内聚力原则(C)组织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原则(D)持续存在下去原则(E)群众支持原则三、简答题31、简述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革命的重新界定一、问题的提出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技术革命。
其影响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是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不可能比拟的。
过去的工业技术革命,均是为了把人类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是人类体力的增大与外部器官的延伸;而这次技术革命,却是把人类从繁杂的脑力劳动中摆脱出来,是人类脑力的增大。
古生物学家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J.Gould)曾经写道:“我所读到的生命史,是一连串稳定状态,其间有少数迅速发生的重大事件所界定的间隔,并借此建立了一个稳定状态。
”[1]这个历史的间隔即所谓的技术革命。
虽然人们对技术革命的存在及历史地位予以承认并达到一致,但对于技术革命特别是20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技术革命的划分以及起始时间,在认识上仍有相当差异。
人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用不同的认识方法,对客观历史进程作出多种不同的描述。
然而由于科技革命不仅是研究科技历史的重要工具(例如,世界古代科学史与近代科学史的分期线是1543年,即哥白尼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这也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开始),也是研究社会问题的基点之一。
这是因为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法、思维方式的发展。
因此对上述问题的澄清和界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关于称谓当今学术界,对于上述新技术革命的称谓,至今还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科技革命,称谓竟没有为世人基本认同,似乎与其伟大意义难以相称。
总结众多学者的描述,这场新技术革命常见的称谓有:“现代科技革命”、“新技术革命”、“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及“智能技术革命”等几种提法。
这些称谓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指征这场科技革命,但让人总觉有所不足。
鉴于以下理由,我们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理由一:“现代科技革命”中的“现代”和“新技术革命”中的“新”这两个词都是时间概念。
“现代”一词对于现代的人们可以确切地知道它所指的内涵,但几百年以后,仍用“现代”来指征这场科技革命,则就难以切中了。
而“新”字,今天可以称“新”,他年可能应该称“旧”,因此,也没有揭示这场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2](P9)理由二:“第三次浪潮”、“第三次或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第几次”这个次第数字只能说明这次科技革命相对于前几次科技革命所发生的排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仅从字面上也不能指征这次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
况且,究竟是第几次,标准也不一样。
理由三:按照技术功能论的思想,信息技术就是一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
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加工和利用等技术,其中最重要的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
而在这四项信息技术(又称信息技术四基元)中,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处在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地位,而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则是核心技术与外部世界的接口。
目前为止甚至还有人提出广义信息技术的概念,把信息技术的的基础技术(指新材料、新能量技术)、支撑技术(指机械技术、电子与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即应用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类具体技术)也包括进来。
例如,曼纽尔·卡斯特就认为:“我把遗传工程及其日益扩大的相关发展与应用,也包括在信息技术里。
这不仅是因为遗传工程的焦点是对生物信息符码的解码、操纵,以及最后的重组,也是因为生物学、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无论在应用与材料上,甚至更基本的概念取向上,似乎已经彼此汇聚互动。
”[3](P6)一般来说,新技术革命自兴起至今大致经历了两个基本阶段(见下文的讨论),20世纪40-50年代是新技术革命的形成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诞生,其中计算机技术开辟了人类智力的新纪元。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技术革命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其主要标志是信息高速公路,即网络技术等。
网络是现代通信的新表现方式,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等技术相结合而成。
我们把整个世界作为—个庞大的通信系统,通信与计算机的关系应被确认为,计算机与通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不是把通信看作是计算机的外围设备。
智能技术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仅包括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所以,“智能技术革命”不足以指征这场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
况且智能是与体能相对应的概念,这正像我们没有将“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称谓为“体能技术革命”一样,同样也不能将这场新技术革命称谓为“智能技术革命”。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技术与光纤通信技术结合在—起,形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它目前是新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
我们知道技术革命就是指人类改造世界的技术手段的巨大变革,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新技术体系的确立,实质上就是不同历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技术以及以主导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群的更迭过程。
因此,如果把前两次技术革命依次称为“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的话,那么这场新技术革命就可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三、信息技术革命的起讫时间与划分(一)历史的回顾人类的技术革命之产生可以追溯到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次伟大的转变被西方的一些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而完整意义上的科学技术革命则是发生于近代史上的事情。
因此本文对于科技革命的考察是从近代科技革命入手的,类拟于信息技术革命的称谓,近代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几次科技革命,目前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主要有四种,即二次说、三次说、四次说及多次说。
二次说认为,第一次科技革命是18世纪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是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蒸汽技术及其广泛的应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至今仍在进行的革命,其标志是电力的应用以及现代科技革命。
三次说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前者是相同的。
而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9世纪末以电的应用为标志而发展起来的电机、电讯及汽车等一系列的新技术。
二次大战后期至今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生物技术等的发展。
此外,三次说还有另一种观点,即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不是开始于二次大战后期即20世纪40年代。
四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与上述基本一致,其区别在于进一步提出第四次科技革命,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及空间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技革命。
第四次即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科技革命,时间及标志是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群引起的当代技术领域的巨大变革。
多次说关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认识也与上述基本一致。
但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1945-1955年,第一个10年,以原子能的释放与利用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掌握核能的新时代;1955-1965年,第二个10年,以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为标志,人类开始了摆脱地球引力向外层空间进军的时代;1965-1975年,第三个10年,以重组DNA实验的成功为标志,人类进入了可以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的新阶段;1975-1985年,第四个10年,以微处理机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为标志,揭开了扩大人脑能力的新篇章;1985-1995年,第五个10年,以软件开发和大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建立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纪元;1995年至今,以互联网成为核心技术并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为标志,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社会。
(二)问题的症结关于近代科技革命发生的历史,以上几种说法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三次说和四次说,只有较少数的学者赞成二次说和多次说。
二次说的主要代表是《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书中认为,1760-1830年的工业革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展阶段,因为它标志着现代工业化的开始,并导致了都市化。
书中没有把第一次革命与在此之后发生的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革命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此我们不想对二次说做过多的讨论,关于电力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在许多书中许多学者都曾做过论证。
笔者认为,近代科技革命的二次说主要是对电力和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影响性及革命性认识不足,而且其判断的标准主要是工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或都市化。
而由上可知,多次说认为,几乎每过10年,科技都要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巨变,但从他们的认识来看,很难断定每次巨大变化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
综上所述,人们对近代以来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认识基本上达到一致。
因此,近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科技革命的起始时间及划分,各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和争议之处,即问题的症结,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革命是否发生在二战后20世纪40-50年代,即信息技术革命的起始时间问题。
第二、20世纪40年代与70年代所发生的技术变革是否属于同一次革命,即三次说还是四次说。
(三)问题该怎样认识下面将分别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1.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是人类科技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是科学技术历史上的一次历史的间隔。
以以下几点作为前提,我们认为信息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50年代。
(1)相应科学理论的建立。
1948年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研究人与机器的通信后得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的不朽论断,并从理论高度对信息的本质进行了阐述,信息成了独立的科学研究对象。
另一位信息论奠基人申农于1948年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申农公式,申农的主要贡献在于解决了信息度量问题,并创造了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
维纳和申农以及同期的其他科学家创立了信息科学。
这为以后信息资源学说、数字化革命、信息技术的扩散、电象产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4](P10)。
(2)计算机应用赖以扩散的条件产生。
虽然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但由于它是由真空管构成,巨大的体积与功耗使计算机技术向其他领域扩散成为不现实的空想。
1948年6月贝尔实验室宣布,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了晶体管(1947年问世),为扩散带来了希望。
之后,1954年,人类首次利用硅;1957年,创造了集成电路。
1959年,菲尔克公司研制成第一台大型通用晶体管计算机,从此,计算机进入了第二代。
由于使用晶体管逻辑元件和快速磁芯存储器,计算机的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主存储器容量从几千字提高到十万字,体积、功耗和售价也都大幅下降。
如此一系列的技术进步都为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散创造了较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