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与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游戏
活动设计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游戏活动设计更是其核心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1. 游戏的概念和作用游戏是儿童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儿童的天性和需要,更是他们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建立自信、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对游戏的概念和作用进行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2. 游戏活动设计的原则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设计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促进幼儿的社交和合作能力等。
这些原则是游戏活动设计的指导,也是其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游戏活动设计与幼儿全面发展的关系游戏活动设计应当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促进其智力、情感、社交等各方面的发展。
只有把游戏活动设计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实践探索1. 游戏活动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幼儿园游戏活动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关键的方面。
内容方面,可以从生活实践、科学探索、艺术表现等方面入手,设计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游戏活动;形式方面,可以有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个别游戏等多种形式,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和特点。
2. 游戏活动设计的实施过程游戏活动设计的实施过程也是需要认真考虑和精心安排的。
从游戏活动的准备、引导、实施到总结,都需要教师有系统的规划和巧妙的操作。
在游戏活动的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示范、激励等方式来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参与和表现。
3. 游戏活动设计的评价和改进在实践探索中,游戏活动设计的评价和改进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记录、访谈等方式来对游戏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幼儿的反应和收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设计,使之更贴近幼儿的需求和成长。
三种基本学习理论与教育游戏的设计
三种基本学习理论与教育游戏的设计一、概述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教育游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正逐渐在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它以其独特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吸引了众多学习者的关注,并在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而深入理解学习理论,并将其融入教育游戏的设计中,无疑是提升教育游戏质量的关键所在。
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石,它对于指导教育实践、优化教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的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被誉为三种基本学习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和机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学习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强化来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
在教育游戏设计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规则和奖励机制,引导玩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和技能。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则关注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变化,认为学习是通过信息加工和认知重构来实现的。
在教育游戏设计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体现在注重玩家的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情境,激发玩家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为学习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经验的积累来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的过程。
在教育游戏设计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体现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玩家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将三种基本学习理论融入教育游戏的设计中,不仅能够提升游戏的教育价值,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游戏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教育游戏在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在当今教育领域,教育游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而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游戏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游戏不仅能带来娱乐和放松,更重要的是,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玩游戏来提升个人能力和技能。
游戏中的理论知识首先,游戏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
许多游戏设定背后都有着复杂的逻辑和规则,玩家需要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才能顺利通关。
比如,解谜类游戏强调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战略类游戏需要玩家制定长期规划和决策,而模拟类游戏则让玩家体会管理和经营的操作。
通过这些游戏,玩家可以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到各种理论知识,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带来提升。
游戏中的实践技能除了理论知识,游戏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许多游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的方式,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尝试各种技能和操作。
比如,驾驶游戏可以提升玩家的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能力,射击游戏可以锻炼玩家的精准度和团队合作能力,体育类游戏可以增强玩家的体能和运动技能。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玩家可以逐渐掌握各种技能,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游戏与教育的结合随着游戏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将游戏引入学习过程中。
通过设计各种教育类游戏,教师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种结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享受游戏的乐趣,又能获得实际的学习成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游戏的社交性和团队合作除了个人能力的提升,游戏还可以帮助玩家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许多游戏都是多人在线游戏,玩家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才能达到游戏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玩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协调冲突、分工合作,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这些在游戏中培养的社交技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玩家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幼儿园游戏与学习结合方案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生活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孩子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他们心灵世界的重要表达方式。
如何让幼儿园教育中的游戏和学习相结合,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游戏与学习相辅相成1.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学习和探索世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习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和教育方法,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3. 游戏和学习相辅相成,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幼儿园教育中游戏与学习的结合方案1. 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应该根据孩子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打造各种形式多样的游戏环境,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的空间和条件。
2. 设计生动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孩子的兴趣特点,设计创新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增强知识的吸收和记忆。
3. 改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
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4. 加强游戏与学习的交流交流。
幼儿园教师应该关注孩子的游戏与学习状态,及时与家长交流,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三、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意义1.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游戏与学习相结合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智力、情感、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游戏与学习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 增强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共识。
游戏与学习相结合可以让家长更加重视幼儿园教育,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形成家庭和社会共识,共同关心幼儿的发展。
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理论支持
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理论支持引言:幼儿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游戏活动,幼儿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
本文将从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发展理论等角度探讨幼儿游戏活动设计的理论支持,并且讨论这些理论的应用对幼儿的影响。
一、认知理论的支持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Piaget认为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游戏中的探索和想象帮助幼儿建立内部模型,并促进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Vygotsky认为幼儿的发展是通过与他人进行交互和合作中实现的。
游戏活动提供了合作的机会,使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和社会能力。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支持1. Bandura的观察学习理论Bandura认为人的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而获得的。
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观察其他幼儿的行为,并通过模仿和试验来学习新的技能和行为方式。
2. 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Skinner认为行为是通过积极或消极的结果来增强或抑制的。
游戏活动中,通过奖励和惩罚,幼儿可以建立积极的行为反应,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发展理论的支持1. Erikson的个人身份理论Erikson认为幼儿的个人身份是通过解决各种发展阶段上的心理冲突而形成的。
游戏活动可以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幼儿解决心理冲突,促进他们个人身份的形成。
2. Freud的心理分析理论Freud认为幼儿的发展受到本能和冲动的影响。
游戏活动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幼儿发泄和控制冲动,促进他们的心理调适。
四、理论的应用对幼儿的影响1. 认知能力的提高游戏活动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尝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认知活动。
这种认知活动促进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记忆和注意力的发展。
2. 社交能力的培养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通过这些互动,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游戏理论的学习计划
幼儿游戏理论的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幼儿游戏理论,我将能够深入了解幼儿游戏在幼儿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幼儿游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幼儿游戏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升自己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专业水平,并能够应用游戏理论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内容1. 幼儿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 幼儿游戏的分类和功能3. 幼儿游戏的原理和方法4. 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5. 幼儿游戏在幼儿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6. 幼儿游戏的评价和指导三、学习计划1. 第一阶段:对幼儿游戏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幼儿游戏的定义、特点、发展规律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时间安排:1周学习方式:阅读相关教材和学术论文,参加相关讲座和研讨会。
2. 第二阶段:学习幼儿游戏的分类和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掌握根据幼儿发展需求选择适当游戏的能力。
时间安排:2周学习方式:阅读相关资料,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游戏对幼儿的影响。
3. 第三阶段:研究幼儿游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如何设计和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时间安排:3周学习方式:参与实践活动,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活动,学习如何设计合适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
4. 第四阶段:深入研究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了解幼儿游戏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
时间安排:2周学习方式:参观幼儿园和幼儿游戏教育机构,与教育专家和教师交流和讨论。
5. 第五阶段:总结和评价幼儿游戏的作用和效果,掌握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和指导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安排:1周学习方式:整理学习材料,撰写学习心得和体会,参加幼儿游戏教育专题讲座。
四、学习资源1. 幼儿游戏理论的相关教材和学术论文2. 幼儿游戏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3. 幼儿游戏教育的相关讲座和研讨会4. 幼儿园和幼儿游戏教育机构的参观和交流机会五、学习评估1. 每个阶段结束后,通过写作或口头报告对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游戏体验学习知识的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主题:通过游戏体验学习知识二、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体验教育的优点和特点;2、掌握如何利用游戏体验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3、了解游戏体验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和优越之处。
三、教学内容1、游戏体验教育的优点和特点游戏体验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游戏是人们在休闲娱乐时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游戏体验教育正是把游戏和学习相结合,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游戏体验教育的学习过程类似于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进行尝试,从而掌握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让学习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积极性。
(3)促进学习者的思考能力:游戏体验教育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进行不断的思考,从而获取游戏中的知识,并且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加学习者的互动性:游戏体验教育是一种具有社交性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2、如何利用游戏体验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游戏体验教育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者也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1)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每个人的爱好和能力都不一样,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
(2)注重游戏中的知识点:游戏是一种具有娱乐性的活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注重游戏中的知识点,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掌握知识。
(3)重视练习和反思:游戏体验教育的学习过程类似于尝试和实验的过程,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进行练习和反思,从而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成效。
(4)分享和交流:学习者在进行游戏体验教育时,需要注重互动和分享,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游戏体验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和优越之处游戏体验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和优越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方式的差异:游戏体验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它采用了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与教育,而传统教育则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不仅能够带给人们快乐和放松,还能够成为一种学习的工具。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探讨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游戏中的理论学习1. 游戏中的历史知识许多游戏都以历史事件或历史背景为基础,通过游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历史知识。
比如,在一款以二战为背景的射击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游戏了解到二战期间的各种战役、武器装备等相关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历史的了解,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历史素养。
2. 游戏中的科学知识许多科幻类游戏都涉及到一些科学原理和概念。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
比如,在一款太空探险游戏中,玩家需要了解一些天文学知识,比如行星的运动规律、星系的结构等。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3. 游戏中的经济知识许多经营类游戏都涉及到一些经济原理和概念。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基础的经济知识。
比如,在一款模拟经营游戏中,玩家需要了解一些市场供求关系、成本收益分析等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增加我们对经济的了解,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经济素养。
游戏中的实践学习1. 游戏中的团队合作许多游戏都需要玩家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够完成任务。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学习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比如,在一款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中,玩家需要与其他玩家合作击败强敌。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2. 游戏中的问题解决许多游戏都需要玩家解决各种问题才能够继续游戏。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学习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在一款解谜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推理来解决各种难题。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游戏中的时间管理许多游戏都有时间限制,玩家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任务。
游戏和学习的关系
游戏和学习的关系游戏和学习的关系问题,历来是幼教界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游戏不是学习,游戏与学习是完全不同的活动。
这种观点否定了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价值,而且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另一种观点认为游戏就是学习,把游戏等同于学习。
这种观点过于偏颇。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也是供认对幼儿进行教育、传授知识经验的契机。
笔者认为游戏和学习,有时是独立的,有时是有联系的。
当学习呈高结构化的形态出现时与游戏分离,呈低结构化的形态时与游戏统一。
学习活动是幼儿非常重要的活动,是教育目的性较强的活动。
与游戏活动不同,学习活动相对正式一些,约束性强一些,目标性大一点;而游戏活动往往娱乐性、假想性强一些。
当然,两种活动有时难以界分,况且,学习活动也不意味着肯定枯燥无味,学习活动也寻求内在兴趣与动机。
二期课改前实践中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认为用游戏的手段组织教学,教学就是游戏了,哪怕不再给幼儿以充分的自发游戏的时间,游戏成为基本活动的理想也实现了。
其实那一类游戏化的教学所起的作用完全不能取代幼儿的自发游戏,幼儿对两类活动的游戏性体验是不同的。
另一种是虽能充分保证幼儿的自发游戏时间,但游戏的过程被教师控制得很严密,像教学一样不时地以预设的目标来导演和干涉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外表上看加强了对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改变对游戏的放任和放羊状态,使游戏服务于教育的目标,具体表示为“加强对游戏的计划和检查:积极介入幼儿游戏进行间接指导;追求幼儿游戏内容的积极意义;强调游戏讲评的效果”。
这两种情况的出现被理论工作者戏称为“游戏幼儿”。
如何真正区分游戏和教学,使其得到最大的整合,发挥各自的作用?首先,教学就是教学,游戏就是游戏,这两种活动的作用和任务以和教师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一类活动的本体就是游戏,一类活动的本体是教学,而活动的手段是游戏化的。
只有分清了两类活动的性质以后再来理解游戏是基本活动,才干自觉地使游戏与教学相得益彰,即一方面充分保证自发游戏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不用功利性地考虑指导的问题,让幼儿完全自主地活动。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学习理论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学习理论幼儿教育中的游戏与学习理论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幼儿教育中,游戏与学习理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游戏与学习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自发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游戏材料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并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1. 模拟角色扮演游戏模拟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幼儿在虚拟情景中体验现实生活,发展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比如,幼儿可以扮演医生、消防员等角色,通过模拟情境,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学习数学概念,加减法等基本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3. 科学游戏科学游戏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幼儿能够学习到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学习理论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学习理论是指对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解释和理论。
在幼儿教育中,有很多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行为。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幼儿学习。
例如,当幼儿完成任务时,给予奖励鼓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鼓励幼儿与他人互动,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
3. 情境理论情境理论认为学习容易发生在具有意义和情境的环境中。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玩游戏是很多人业余时间的一种常见娱乐活动。
然而,除了在游戏中获得快乐和放松外,我们其实还可以从游戏中学到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本文将探讨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方面。
游戏中的策略规划在许多游戏中,玩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制定相应的策略。
比如战略类游戏中,玩家需要考虑资源分配、防守和进攻等问题,这其实是对于战略管理学中的诸多理论的实际运用。
通过游戏,玩家可以学习到制定长期和短期规划、风险管理、团队协作等实践技能。
团队合作与沟通许多网络游戏都需要玩家之间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或者对抗其他团队。
在这个过程中,玩家需要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是现实生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通过游戏学习这些技能可以在工作中受益良多。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许多解谜类游戏和推理类游戏需要玩家进行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是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
通过游戏培养这些能力可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创造力与想象力许多沙盒类游戏或者建造类游戏给予玩家很大的自由度,玩家可以在游戏世界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并且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这有助于培养玩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于艺术和设计的兴趣。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未来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游戏培养这些素质可以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情绪管理与压力释放最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面对各种压力和负面情绪。
而一些单机游戏或者休闲游戏可以帮助玩家减轻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通过游戏释放压力也是一种情绪管理的方式,有效地保持身心健康。
总结来说,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是一种有趣且有效的方式。
不仅可以让我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还可以提高各种技能,对个人成长有积极影响。
因此,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我们也不妨尝试从中寻找更多的学习收获。
中班趣味教学:游戏与学习的完美结合
中班趣味教学:游戏与学习的完美结合
引言
在中班教学中,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潜力,游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情商。
本文将介绍一些趣味教学方法,让学习不再枯燥,充满乐趣。
游戏一:拼图比赛
•游戏规则:将一幅图片分成若干块拼图,让孩子们争先拼完。
•教育意义: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耐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游戏二:盲盒游戏
•游戏规则:将知识点写在小卡片上,放入盲盒中,让孩子们摸出来回答问题。
•教育意义:激发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增强记忆力。
游戏三:音乐游戏
•游戏规则: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让孩子们根据音乐节奏做出相应动作。
•教育意义: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和动作协调能力。
结语
通过游戏与学习的完美结合,中班教学将不再枯燥乏味,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快乐成长。
希望以上趣味教学方法可以激发教师们的创新意识,为中班教学注入更多活力与乐趣。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请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让游戏成为学习的助力。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学习理论研究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学习理论研究引言近年来,随着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者开始关注游戏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应用到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它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针对这种教育方式,本文尝试运用先进的学习理论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教育和学习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游戏化教学的本质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利用游戏玩法、游戏系统、游戏情境、游戏思维等元素,将教育和学习目标融合于游戏中的教学方式。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游戏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更好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能够更好地传达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
二、学习理论在游戏化教学中的应用1.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提出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获取经验和知识的方法。
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游戏中模拟出来的角色来学习理解和模仿他人行为。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游戏中的角色来学习如何组织和管理事物,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来模拟实际情境,学习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2. 费曼学习法费曼学习法是一种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和表述来解释和传授知识的方法。
在游戏化教学中,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更好地传递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比如,在游戏中设计问题和谜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反思来解答,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深入思考和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
3.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者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和优先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自我决定的影响。
在游戏化教学中,可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和自由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游戏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幼儿园游戏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幼儿园游戏教育课程是幼儿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理论与实践对于幼儿的成长和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幼儿园游戏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以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一、理论基础1.1 游戏教育的理论基础游戏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儿童发展理论”、“学习理论”和“游戏理论”。
儿童发展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活动,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探索和体验世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习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自发性、愉悦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2 游戏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游戏教育课程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发展为导向,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体验为主,提供多样化的体验机会;以亲子互动为重,积极引导家庭参与。
二、实践方法2.1 游戏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游戏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注重在游戏中融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以多元化、趣味化的形式设计。
内容设置应当包括认知、语言、体育、艺术等多个方面,保证幼儿全面发展。
2.2 游戏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游戏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在游戏中引导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意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
教师应当成为游戏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注重与幼儿的互动,根据幼儿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对幼儿发展的影响3.1 促进身体发育通过各种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肌肉协调性和身体灵活性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良好运动习惯。
3.2 提升认知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能够运用和巩固各种学习过的知识,提高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认知智力的提升。
3.3 增强社交能力游戏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幼儿的友谊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学习理论支撑下的学科教育游戏设计探析
考 虑 三 个 问 题 :第
一
,
游 戏 有 别 于 教 科 书 和 电视 作 品
,
次理 论 人 的动机 可 分 为生 理 安 全 归属 和 爱 尊重 和
把 握 好 故 事 情 节 的设 计 ;第 二
,
巩 固学 习 者 在 教 育 游 戏
自我 实 现 需 要
。
[8 1
。
学 习 动机 不 但符合这 种规律 而且 更
。 ,
“
”
科 教 育 游 戏 益 智 教 育 游 戏 综 合 教 育 游 戏 等嗍 教 育 游
、
6
、
。
戏 根 据 内容 可 以 分 为 :以 课 程 学 习 为 内容 的 游 戏 ;学 习
题
。
换 言之 无 论 教 育游 戏 选 择 何 种 学 习 观 点 只 要 最 终
, ,
专 门知 识 或技 能 训 练 的 游 戏 和 益 智 类 游 戏
激励人 去完成行 为 的主
”
辅 助 或者 替 代
般教学 的游戏
。
,
能够使 学 生 在游戏进
观原 因
”
“
;
推 动 人 们 行 动 的 内在 力 量
。
门
。
一
般 认 为用 电
行 中学 习 或 者 巩 固 知 识
设 计 这样 的学科 教 育游戏要
,
脑 游 戏 学 习 可 以 激 发 内部 动 机
,
、
根 据 马 斯 洛 的需 要 层
”
计上
、
,
但 与 之 相 关 的研 究 还 未 开 始
,
[3 1
,
本文 尝试 从动
三 以学 习论 视 角探 析学科教 育游 戏设 计
幼儿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心得
幼儿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心得深度学习理论在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发展尚未成熟。
以大班幼儿积木游戏为例,诠释判断幼儿深度学习发生的理论依据,探讨利于幼儿深度学习的因素,提出积木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过程图式。
基于实践,提出多方面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策略:活动设计策略包括幼儿自主拟定计划并分享讨论,以核心点连接各个阶段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选择包含情境性的,有趣的活动内容等;观察策略包括细致观察并解读幼儿学习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幼儿活动现状衡量拟定方案的可行性等;引导策略包括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性情境,适当参与并活跃学习气氛,巧用隐性指导,及时提供认知经验支持等。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我们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做?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
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
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这次基层幼儿园教师培训,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一、广泛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
县幼儿园园长张梅霞在幼儿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精辟,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他们又结合幼儿园实际工作让我们了解如何在幼儿园进行教学工作。
2014年幼儿园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由精品信息网整理!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游戏化教学的学习理论基础
游戏化教学的学习理论基础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设计元素和原则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因为它能够提供一种更具吸引力和有趣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
游戏化教学的实施基于一些重要的学习理论,这些理论为游戏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视为一种行为变化的过程,侧重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游戏化教学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奖励和惩罚的运用,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
游戏化教学通过设立目标、达成任务和获得奖励等机制来激励学生的参与,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效果。
2. 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对信息的主动加工和理解。
游戏化教学通过提供有挑战性的任务、多样化的问题解决和自主决策的机会,促使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游戏化教学还通过设定有序的关卡和逐步增加难度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知识和技能。
3.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通过自我建构和合作交流来构建知识的过程。
游戏化教学通过提供情景化和真实性的任务,以及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建构知识。
游戏化教学还提供了错误容忍和反思的机会,帮助学生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
4.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具有自主性和内在动机,通过满足三种基本需要(自主性、能力和归属感)来实现自我调节与成长。
游戏化教学通过提供选择权、自主决策和个性化学习路径来满足学生的自主性需求。
游戏化教学还通过情感和社交因素的引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合作精神。
总之,游戏化教学借鉴了多种学习理论的思想,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以创造一个积极、有挑战性和具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
它通过奖励机制、问题解决、合作交流和自主决策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方式和效果,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果。
游戏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游戏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引言现代教育领域中,传统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被现代游戏化学习所替代。
游戏化学习指的是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挑战性与奖励机制的学习活动,以达到提高学习者自主性、积极性与成绩的目的。
本文将系统地阐述游戏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为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提供启示。
一、游戏化学习的理论基础1.1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行为主义学派强调学习是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反应,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强化条件的反应,只有当行为得到了强化才会得到加强。
基于这一理论,游戏化学习设计需要设置奖励机制,如积分、星级、等级等方式,激励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
1.2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与社会交互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从中学习。
因此,游戏化学习设计需要设置互动式、多人合作等方式,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3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拥有自主性和控制权,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因此,游戏化学习设计需要支持学习者的自我决定,通过引导与反馈等方式,帮助学习者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二、游戏化学习的实践案例2.1 DuolingoDuolingo是一款针对语言学习的游戏化学习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多种语言。
该应用引入了闯关、积分、虚拟货币、多人竞赛等游戏化元素,通过此类机制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2 Kahoot!Kahoot!是一款常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练习的游戏化学习应用。
该应用允许教师自主设计课堂问答、测试和评测等活动,学生可以透过使用自己的设备参与到活动中。
Kahoot!也提供了即时成绩、排行榜等游戏化元素,进一步增加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结语游戏化学习理论及实践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但是,游戏化学习设计不应完全以娱乐为主,应兼顾学习的本质,满足教育要求,确保游戏化学习有效性。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
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现代社会中,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学习的途径。
通过参与游戏,人们可以学习到各种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具体案例。
首先,游戏作为一种虚拟的体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模拟的环境,让他们可以在其中学习各种理论知识。
比如,在一些策略类游戏中,玩家需要根据游戏规则和情境来制定相应的策略,这就需要他们运用一些理论知识,比如战略规划、资源管理等。
通过在游戏中不断尝试和实践,玩家可以逐渐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其次,游戏还可以帮助人们培养一些实践能力。
在游戏中,玩家需要不断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一些解谜类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观察、推理和实验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游戏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相比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游戏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到学习中。
通过在游戏中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人们可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实践。
总的来说,从游戏中学习理论与实践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通过参与游戏,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游戏这种资源,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游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学习的途径,让我们在游戏中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理论与游戏活动“学习”一词在西方学习理论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联结派把学习视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认知派认为,学习是零碎知觉信息的再组织化过程;综合两大派的联结—认知说,又把学习理解为是对环境中的刺激,依其关系形成一种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意义的获得和实现期望的过程。
“学习”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礼记?月令》“鹰乃学习”一语。
“学”是效仿的意思,是获得知识,有所启示,提高认识,效法先知先觉者的意思,也就是获得经验、知识和技能等;“习”是形容小鸟频频飞起的形状,反复不断地练习,使知识达到巩固,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中国《学习科学大辞典》对“学习”是这样界定的:①从学习的外延来看,是泛指包括动物和人类在内的学习活动;第二层次是指人的学习;第三层次是指学生的学习;第四层次是指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学习。
②从学习的内涵来看,学习就是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并外化为行为表现的活动。
学习的含义是极广的,首先,我们理解学习不单指行为变化与经验获得,而是重在人的整体发展变化。
第二,学习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的。
第三,学习是“知行统一”的。
第四,学习不仅是重已有的经验,还要创造出新的东西。
学习过程是获取经验过程。
传统学习观把学习理解为一个接受由他人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现代新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
对于游戏与学习的价值判断,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基于对游戏与学习有不同理解,这不同理解导致了不同的实践。
其一,对立论:业精于勤,荒于嬉。
这种态度把游戏与学习看成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认为游戏是无目的的活动,学习是有目的的活动;游戏是表现已有经验,是一种练习,学习是接受新的知识,是一种探索;游戏的结果对发展的内容具有偶然性,学习的结果对发展的内容具有必然性;游戏是轻松愉快的休闲活动,学习是具有外在压力的严肃活动。
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这种情况,从家长和教师的角度看,把时间花在游戏上,愈味着占用了学习的时间;从孩子的角度看,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就是占用了他的游戏时间。
这种态度是夸大了游戏与学习的独立,以致使两者割裂。
其二,同一论:游戏就是学习。
这种态度把游戏与学习看成是同一个过程,认为游戏的内容和学习的内容无法区分,在游戏和学习中都产生新的体验,因此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两者不用分辨。
持这种态度者,在实践中容易出现这样两种情况,或者是严肃的“游戏”(把二切严肃的学习活动都说成是游戏),或者是放任的“学习”(一切活动都任其随心所欲,认为就是学习)。
这种态度放大了游戏与学习的内在联系,以致使两者混淆。
其三,相关论:游戏与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这种态度把游戏和学习看成是相互促进的并列活动,认为游戏获得的是学习的机制,学习获得的是系统的知识;游戏积爪直接经验,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游戏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成为学习间接经验的背景,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又成为游戏的背景。
因此,游戏有助于学习,学习的成果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
持这种态度者,在实践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有压力、有负担的学习和轻松、愉快的游戏交替进行。
其四,统一论:游戏和学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认为游戏是幼儿意愿的活动,学习也必须成为幼儿意愿的活动才能奏效。
因为我们可以强迫幼儿学习知识,但我们不能强迫幼儿学到知识,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外在目的转化为内在动机时,学习与游戏之间便实现了部分转化,通过转化,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学习的收获,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
持这种态度,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教学游戏和学习游戏化的做法。
这种态度既看到了游戏与学习的相对独立,又看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对于造成以上分歧的原因,首先,我们可以从近年来有关学习理论的研究来分析游戏与探究、学习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20世纪50-60年代,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以外部刺激与机体内部的生物内驭力为依据来解释学习发生的原因。
他们认为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
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人们行为结果通过生物内驱力的作用形响着后继的行为,对后继的行为起粉强化的作用。
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系。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不能解释游戏或探究。
20世纪Kre年代以后,受认知主义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唤醒”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区分游戏与探究。
华尔威(Wohlwill, 1984)提出了区分探究与游戏的三个标准:(1)从行为模式来看,探究的行为方式比较固定刻板(Stereotype),不管在任何情景中,行为方式变化不大,总是视觉与触觉等的联合运动,而在游戏中则卷人了很多行为方式而且往往以夸张的或新学习看成是相互促进的并列活动,认为游戏获得的是学习的机制,学习获得的是系统的知识;游戏积爪直接经验,学习接受间接经验;游戏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成为学习间接经验的背景,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又成为游戏的背景。
因此,游戏有助于学习,学习的成果在游戏中练习和巩固。
持这种态度者,在实践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有压力、有负担的学习和轻松、愉快的游戏交替进行。
其四,统一论:游戏和学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认为游戏是幼儿意愿的活动,学习也必须成为幼儿意愿的活动才能奏效。
因为我们可以强迫幼儿学习知识,但我们不能强迫幼儿学到知识,当学习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要,外在目的转化为内在动机时,学习与游戏之间便实现了部分转化,通过转化,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了学习的收获,在学习中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
持这种态度,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教学游戏和学习游戏化的做法。
这种态度既看到了游戏与学习的相对独立,又看到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对于造成以上分歧的原因,首先,我们可以从近年来有关学习理论的研究来分析游戏与探究、学习之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20世纪50-60年代,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以外部刺激与机体内部的生物内驭力为依据来解释学习发生的原因。
他们认为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
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人们行为结果通过生物内驱力的作用形响着后继的行为,对后继的行为起粉强化的作用。
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的联系。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不能解释游戏或探究。
20世纪Kre年代以后,受认知主义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唤醒”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区分游戏与探究。
华尔威(Wohlwill, 1984)提出了区分探究与游戏的三个标准:(1)从行为模式来看,探究的行为方式比较固定刻板(Stereotype),不管在任何情景中,行为方式变化不大,总是视觉与触觉等的联合运动,而在游戏中则卷人了很多行为方式而且往往以夸张的或新的方式组合起来;(2)从注意的集中程度来看,在探究中更多有意注意,注意力比较集中,在游戏中容易分散注意;(3)从情绪状态来看,探究中的情绪是中性的或偏向否定的,在游戏中则是肯定的。
认知主义中有一部分诸如信息加工的理论家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及其特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学习的任务就是“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征,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①由于学习过程或认知活动过程被看作是对外部信息的加工过程,因此探究被看作是“学习”,是与掌握信息有关的认知性行为;而游戏则是与信息的重组与巩固有关的行为,不被看作是认知性行为,因此不被看作是“学习”。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哈特(C. Hun),她认为“游戏”会妨碍学习,妨碍信息的获得。
皮亚杰认为,“知识在本原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初便是纠缠得不可分的)中发生的”。
②皮亚杰把动作化和格式外化的过程称为双向建构。
一方面主体把外界信息同化于主体已经形成的结构,形成某种广义的物理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主体顺化于物,在一定程度上使主体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在皮亚杰看来,纯外因的习得是不存在的,主体之所以获得知识,是由于主体的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的同型关系,主体结构被应有于客体的缘故。
皮亚杰对于同化作用的估计并不是积极的,而建构主义的观点对于同化在认知结构活动过程的作用给予了积极的估计。
同化过程是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种相互作用,不仅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获得意义,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增添新的内容,而且也使原有的经验发生改造和重组,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变化。
所以,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惫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一方面主动地去探索环境,并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理解环境中的新信息的意义;另一方面,又不仅仅迫随环境刺激,他们还主动作用于环境,改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使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经验变得更为精确,进一步加深对于先前经验意义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外部的、物质的东西向内部的、观念的东西转化,而且也使内部的、观念的东西外化为实际的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实现着主客观的双向建构。
其次,我们应当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游戏。
根据活动的本休特征区分:按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称为本体性游戏。
这是一种用自己已有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即使有探索,也是在最近发展区内,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
这种活动是重过程、轻结果的,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活动,因此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由教师组织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其中有游戏的体验,有游戏般的乐趣,称为手段性游戏。
它是以游戏为手段,服务于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这种活动的进程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对手段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考虑,只是幼儿年龄小,不能过早承受压力和紧张,所以不要求注重结果。
由于学习可以是教育情景中的学习,也可以是教育情景之外的学习。
而游戏情景中的学习则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如果问题的讨论范畴不一致,将会产生矛盾,出现不同的结论。
因而,我们把探索、学习、游戏、教学之间的关系用下图来做一分析: 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大2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可以按不同的目的与标准分类。
心理学家布鲁姆等人依据人的发展的不同内容,把学习活动分为三种不同类型:认知的学习、情感的学习和外部运动的学习,并把各类学习排成由低到高的若干层级。
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学习也可以按照幼儿发展的内容分为认知的、社会的、情感的和运动的学习,这是从游戏活动外部看游戏过程中的学习活动的方法。
事实上在游戏中幼儿也在学习如何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依靠与人和事物的直接接触、交往与相互作用获得经验,这种获取经脸的方式以及幼儿活动的年龄特点,使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概念带有直觉性、具体性的特点。
游戏过程正是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着以幼儿主动学习为特征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
游戏活动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