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药山植物区系分析

合集下载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云南是中国主要的药材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药材植物资源。

由于该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使得云南的药材种植发展具备独特的优势。

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差明显,气候因素对药材植物的适应性要求相对较高。

云南的药材植物种植主要分布在雨林、高山、丘陵和河谷等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根据不同地区的分布和特点,云南的药材种植业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地区:滇东南片区、滇东北片区、滇中北片区、滇中南片区、滇西北片区、滇西南片区以及滇南片区。

首先,滇东南片区是云南药材植物种植的重要地区之一。

位于滇池周边和昆明市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药材植物的生长。

这个地区盛产贝母、当归等药材植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较高。

同时,这个地区还拥有较为先进的保护与利用贝母资源的技术和设施。

其次,滇东北片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包括曲靖、玉溪、红河等地。

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复杂,同时也是中国的亚热带和热带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

滇东北片区盛产人参、天麻等药材植物,种植规模较大,产量丰富。

尤其是曲靖地区的人参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知名度。

滇中北片区主要包括大理、楚雄、保山等地,这一地区的气候适宜药材植物的种植,土地肥沃,地形复杂。

大理地区以种植白芷、当归等药材植物为主,产量较高。

楚雄地区的产茶量也相对较高,茶叶也常被用作药材。

滇中南片区包括昆明市、普洱市等,这一地区的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湿润。

滇中南地区以种植黄连、金银花等药材植物为主,产量较高。

昆明市还拥有较多的草本药材种植基地,如紫草、款冬花等。

滇西北片区包括昭通、丽江、迪庆等地,是中国蔷薇科草本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

这一地区的气候寒冷,海拔较高,适宜高山药材植物的种植。

滇西北地区主要以种植红景天、灵芝等药材植物为主,质量优异。

滇西南片区包括德宏、怒江、西双版纳等地,这一地区气候独特,属于亚热带边缘气候,适宜热带和亚热带药材植物的生长。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云南地区药材植物种植的概述二、云南各地药材植物种植的发展情况1.昆明地区2.曲靖地区3.玉溪地区4.保山地区5.昭通地区6.丽江地区7.普洱地区8.临沧地区9.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0.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2.楚雄彝族自治州13.大理白族自治州14.迪庆藏族自治州正文一、云南地区药材植物种植的概述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药材植物种植基地之一。

云南药材植物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涵盖了草本、木本、藤本等各种类型,许多药材植物都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云南省政府对药材植物产业的重视,云南药材植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二、云南各地药材植物种植的发展情况1.昆明地区昆明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药材植物生长。

昆明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以草本植物为主,如三七、重楼、石斛等。

近年来,昆明地区加大了对药材植物种植的投入,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药材植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2.曲靖地区曲靖地区位于云南省东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药材植物生长。

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杜仲、厚朴、黄精等。

近年来,曲靖地区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药材植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3.玉溪地区玉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资源丰富,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当归、黄芪、甘草等。

近年来,玉溪地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药材植物种植取得了长足发展。

4.保山地区保山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药材植物生长。

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黄精、天麻、石斛等。

近年来,保山地区加大了对药材植物种植的投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药材植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5.昭通地区昭通地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气候温和,适合药材植物生长。

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黄连、杜仲、厚朴等。

云南主要造林树种分布情况及造林类型典型设计

云南主要造林树种分布情况及造林类型典型设计

云南主要造林树种分布情况及造林类型典型设计1云南造林树种分布情况1.1滇西北高山峡谷区本区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西与缅甸接壤,北部与西藏相连,东部与四川交界。

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丽江地区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所属的范围。

适宜发展的主要造林树种:大果红杉、长苞冷杉、苍山冷杉、油麦吊云杉、丽江云杉、黄背栎、川滇高山栎、红桦、川白桦、高山松、华山松、乔松、云南铁杉、秃杉、黄杉、云南松、云南油杉、麻栎、栓皮栎、多变石栎、旱冬瓜、冲天柏、银木荷、漆树、油桐、漾濞核桃。

1.2滇东北北部中山山原区本区位于云南省的东北部,该区东南、东北面与贵州、四川接壤,西及西北部与四川省隔江相望。

主要包括昭通地区的绥江、永善、盐津、大关、彝良、镇雄、水富、威信等县。

适宜发展的主要造林树种:高山栲、峨眉栲、红桦、川白桦、华山松、乔松、秃杉、杉木、黄杉、云南松、麻栎、栓皮栎、旱冬瓜、黄樟、漆树、油桐、乌桕。

11.3滇东北南部中山山原区本区地处滇中高原东北部,东与贵州的水城、威宁、赫章等县相连,西以金沙江为天然界线,南与昆明市的禄劝,曲靖地区的寻甸毗连,北与昭通地区的大关、彝良接壤。

主要包括昭通、鲁甸、巧家、宣威、会泽和东川等6县市。

适宜发展的主要造林树种:高山松、华山松、云南铁杉、黄杉、苍山冷杉、黄背栎、川滇高山栎、峨眉栲、云南松、云南油杉、麻栎、栓皮栎、滇青冈、高山栲、冲天柏、刺柏、直干桉、蓝桉、油桐、漾濞核桃、乌桕、板栗、漆树。

1.4滇西中山山地区本区位于云南西部,其西面与缅甸接壤。

主要包括保山地区的腾冲、昌宁、保山和龙陵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永平、云龙、剑川、漾濞及洱源、巍山、南涧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梁河北部及临沧地区的凤庆北部。

适宜发展的主要造林树种:华山松、云南铁杉、秃杉、黄杉、柳杉、云南松、思茅松、杉木、多变石栎、黄樟、云南油杉、麻栎、栓皮栎、高山栲、旱冬瓜、西南桦、冲天柏、红椿、银木荷、红2木荷、滇楸、香果树、油桐、漾濞核桃、板栗。

云南植物分布规律

云南植物分布规律

云南植物分布规律摘要: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故云南有“植物王国”、“药物宝库”等美称。

云南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约1万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全省生长着2000多种中草药,有些种类是云南独有的。

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云南植被分布规律云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较高,呈北高南低的倾斜。

由于其内部山岳高耸,河谷深嵌,地貌结构十分复杂。

再加上云南具有的南亚季风气候,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

形成了独特的有规律的植被分布规律。

一、云南生态环境简介:温度带和湿度带与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常常是密切相关。

许多植物种分布的垂直高度、纬度和大陆度的界限往往限于临界低温,地理界限与最冷月平均温度的等温线通常是对应的。

北半球寒温性针叶林带的北界或山地上限,通常与7月份平均温度为10℃的等温线一致;夏绿阔叶林带分布的北界或山地上限,则往往与1月均温0℃的等温线一致。

云南气候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既不同于南亚,也不同于东亚的气候。

东亚地区的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较大。

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盛行西北季风,而夏季由于太平洋上高压的影响改为东南季风这两种风向为180°夹角,两者一年完成一次循环。

南亚地区受热带季风影响较大,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由于行星风带的南移,盛行西南风。

而云南的季风气候则是冬季盛行西南偏西的风向,夏季则盛行西南偏南的风向,两种风向的夹角不到60°。

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of Form. Quercus pannosa and Form. Pinus squamata in the Yaoshan Nature Reserve, Yunnan
YANG Xing1, WANG Ping1,∗, GAO Dawei1, GAO Ningning1, LI Lushan1, YANG Xiaoliu1, ZHONG Qianjuan2
Abstract: We aimed to elucidate the nutrient element content and soil nutrient supply capacity of two forest ecosystems— Form. Quercus pannosa and Form. Pinus squamata—in the Yaoshan Nature Reserve of Yunnan, by using four sample plots. The analysis of C, N, and P content; ecologic stoichiometr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 leaf⁃litter⁃soil” in the four sample plots revealed the following. (1) The content of C and N in the same componen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content of 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C and N among the components in the same sample plot, and it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 leaf > litter > soil. The content of P decreased in the order leaf > soil > litter. (2) The C ∶P and N ∶P ratios of leaf, and the C ∶N ratio of litter and soil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four sample plots, whereas, the other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C ∶N, C ∶P, and N ∶P ratios of leaf, litter, and soil in the same land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decreased in the order litter > leaf > soil. ( 3) The leaf⁃soil C content and C ∶P ratio, and litter⁃leaf N ∶ P ratio in the Form. Q. pannosa exhibited highly significant or significant

云南省中药材分析

云南省中药材分析

云南省主产药材分析一、《药材资源》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

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4,758种,药用动物260种,矿物药32种,共计5,050种。

云南省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立体型特征,动、植物垂直差异十分明显。

因此,全省药材资源分为高寒层、中暖层、低热层三个层次。

由于东西热量条件和寒潮入侵强度不同,各层东西海拔指针有一定差异。

以北部南华的大百草岭~中部景东~南部金平以东的哀牢山脉为界。

分为东西两部分。

高寒层:西部2,500米以上,东部2,300米以上,占全省总面积的18.4%,以滇西北最为集中,滇东北次之,其它地区零星分布。

气候相当于寒温带至温带。

药材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的野生品种有麝香、鹿茸、熊胆、豹骨、猴骨、灵猫香、冬虫夏草、川贝母、胡黄莲、秦艽、珠子参、雪上一枝蒿、羌活、三尖杉、羺本、山慈菇、大黄、法罗海、三分三等。

家种品种主要有云木香、当归、天麻等,为全省生产基地。

中暖层:西部海拔1,500~2,800米,东部1,300~2,300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4%,以滇中、滇西南最为集中。

气候相当于中亚热带至温带,光照充足,气温温和。

降雨适中,土地肥沃,是云南药材主产区。

家种药材主要有茯苓、三七、党参、红花、附子、白术、山药、川芎、川牛膝、百合、泽泻、木瓜、枳壳、乌梅等。

野生药材主要有龙胆、黄芩、半夏、天南星、草乌、猪苓、杜仲、防风、何首乌、茯苓、金银花、香附、天冬、贯众、黄精、玉竹、鸡血藤、前胡、红芽大戟、百部、柴胡、仙茅等。

低热层:西部1,500米以下,东部1,300米以下。

主要分布在南部边缘一带,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

另外,金沙江、元江、怒江、澜沧江、南盘江等河谷地带亦有分布。

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7.6%,气候属于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除元江河谷外。

降水较充沛,土地肥沃。

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为南药生产基地。

主要家种品种有砂仁、肉桂、草果、白豆蔻、槟榔、苏木、儿茶、胡椒、檀香及吴茱萸、蔓荆子、木蝴蝶等。

药山自然保护区情况汇报(通用)

药山自然保护区情况汇报(通用)

药山自然保护区情况汇报(通用)药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是一处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为目标的自然保护区。

下面是对药山自然保护区情况的汇报:一、保护区概况:1. 面积:药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500公顷,其中陆地面积约1200公顷,水域面积约300公顷。

2. 地理位置:位于城阳区东南部,地处黄海之滨,是山海相依的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1. 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内保护了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豹猫、小尾熊、麋鹿等,以及一些稀有植物如桢楠、香果树等。

2. 野生动物监测:建立了定期监测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活动情况的体系,采用红外相机等科技手段进行监测,为保护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 生态修复与恢复:加强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工作,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手段,努力提高生境的质量和数量。

三、生态环境保护:1. 水质保护:加强对周边水体的管理和保护,严控污染物的排放,确保保护区内水域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2. 生境保护:采取限制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为野生动植物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护其栖息地的完整性。

3. 生态教育与宣传:积极开展生态教育活动,加强对公众、学生等群体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推动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工作。

四、科学研究与合作:1. 科研项目:开展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支持。

2. 国际合作:与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保持联系,开展保护区管理经验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

3. 数据共享:积极开展数据共享,向相关研究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相关数据。

总结:药山自然保护区作为青岛市重要的自然保护区,致力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未来将继续加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提高保护区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维护生态平衡做出更大的贡献。

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云南科协学术年会

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云南科协学术年会

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云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赵世坤一、云南气候区划与药用植物资源分布云南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据全省中药资源普查,药用植物有315科1841属6157种,药用植物种类居全国第一。

按云南地形气候环境,其主要药用植物分布情况如下。

(一)滇西北和滇东北为主的寒温带和中温带野生药材资源主要有冬虫夏草、川贝母、云黄连、胡黄连、大黄、天麻、黄精、珠子参、玉竹、猪苓、重楼、山珠、半夏、天南星、羌活、茯苓、天冬、三分三等〔5〕;家种药材主要有云木香、秦艽、桔梗、当归、附子、人参、西洋参等品种。

是云木香、云黄连、秦艽、当归、人参属植物最适宜种植区。

是我省地道中药材云木香、云黄连、当归等的主产区,如云木香以色黄白,质坚实、味香浓,油气足、不空心而颇负盛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到现在每年都有上千吨优质云木香调往全国。

1979年和1983年丽江拉美容高山药材试验场在国家有关单位的帮助下曾引种人参和西洋参成功,西洋参质量与进口药材一致,1990年卫生部批准可与进口西洋参同等供药用〔6〕。

形成规模种植的药材有云木香、秦艽、当归、桔梗、附子、茯苓、天麻、人参、大黄等品种。

草乌、附子由于种植技术基本成熟,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较好,近年来种植面积及产量在逐年增加,秦艽、云木香、当归、桔梗等品种种植面积则随着市场价格的起伏而波动。

(二)滇西北和滇东北高原为主的南温带主要野生药材资源有天麻、雪上一支蒿、半夏、鱼腥草、茯苓、龙胆草、淫羊藿、重楼、玉竹、何首乌、川楝子、金荞麦、杜仲、黄柏、厚朴等。

区内天麻和茯苓种植具有较长的历史。

彝良、镇雄等地天麻种植已是当地的主要特色产业,每年都有大量优质天麻销往全国各地。

区域内还种植半夏、雪上一支蒿、黄柏、厚朴、杜仲等药材品种。

(三)滇西中山、滇中高原盆地、滇东北为主的北亚热带野生药材主要有贝母、珠子参、雪茶、雪莲花、天麻、山药、红花、川芎、猪苓、重楼、茯苓、大理藜芦、金荞麦、续断、木瓜、乌梅、天南星、防风、龙胆草、黄芩、滇丹参、草乌、半夏等。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云南是中国的著名的药材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药材植物资源。

云南各个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各有特色,下面将逐个地区进行介绍。

昆明地区位于云南的中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大部分药材植物的生长。

在昆明地区,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药材种植园和基地,例如昆明市百花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昆明青山湖中药材种植基地等。

这些基地在推广药材种植技术、改良品种、提高产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当地药材植物种植业的发展。

大理地区位于云南的西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药材植物。

大理地区以白族地区为主,种植的药材植物主要有白芷、黄藿等药材。

特别是白芷的种植规模较大,产量较高,质量也颇受认可。

随着大理地区旅游业的兴起,一些药材植物也开始走向市场,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丽江地区位于云南的西北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著名的中药材产地,种植的药材植物主要有灵芝、决明子、丁香等。

其中,丽江地区的决明子产量较高,质量上乘,远销海内外。

丽江地区也引进了一些新品种的药材植物,例如葡萄糖、铁皮石斛等,通过技术改进和示范种植,有效地提高了当地药材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保山地区位于云南的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著名的中药材产地。

保山地区种植的药材植物主要有人参、黄芪、金银花等,其中人参产量较高,质量上乘,备受市场青睐。

保山地区还在不断引进新品种,改良传统品种,提高产量,提高品质,大力推动当地药材植物种植业的发展。

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的西南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著名的中药材产地。

思茅地区种植的药材植物主要有何首乌、丹参、天麻等。

思茅地区的何首乌产量和质量均较高,且远销国内外,享有盛名。

同时,思茅地区还在引进新品种,积极改良传统品种,推动当地药材植物种植业的发展。

玉溪地区位于云南的中部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著名的中药材产地。

玉溪地区种植的药材植物主要有黄连、川芎、桑叶等。

其中,玉溪地区的黄连产量颇高,质量上乘,备受市场认可。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摘要: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所以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云南植被的复杂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地植被类型及各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多样性所致。

而且,由于全省的地势状况,各类植被的交错和过渡现象普遍,特别是对各类常见的植被分布影响巨大。

1.云南省的气候特点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

云南省得地形地貌2。

1云南省的地形特点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2.2云南省的地貌特点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4000m;云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2200m;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平均海拔只在800~1000m,个别地区下降至500m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云南省是中国最重要的药材种植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药材植物的生长。

云南各地区的药材种植发展情况因地理位置、气候差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将详细探讨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的发展情况。

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是热带药材植物的重要产地之一。

西双版纳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香蕉、橡胶、椰子等经济作物,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

西双版纳因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了大量的热带药材植物,如天麻、白花蛇舌草、川楝子等。

在药材植物的种植、加工与销售领域上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理:大理地处云南高原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高原型药材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

大理地区种植了大量的藏药材植物,如冬虫夏草、莪术、藏红花等,这些药材植物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大理地区还注重生态和有机种植,采用有机肥料和生态种植技术,生产的药材植物品质优良,销售在国内外市场上倍受青睐。

昆明:昆明地处云南省中部,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多种药材植物的生长。

昆明地区是云南省药材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在药材加工、贸易与流通等环节占有重要地位。

在种植方面,昆明地区除了种植传统的中药材植物外,还大力发展了中药材的优质种植技术,引进了一些外来的药材植物种类,如人参、薏苡仁等,以丰富药材种植的品种。

玉溪:玉溪地处云南省东部,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也是云南省重要的药材植物产地之一。

玉溪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以普洱茶、山茱萸、香灯果等为主,这些药材植物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市场,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玉溪地区还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引进了一些新的药材植物种植技术和方法,提高了药材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保山:保山地处滇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也是云南省的重要的药材植物产地之一。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摘要: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云南、生态环环境、植被分布On 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tegrated with ecosystem Abstract: Yunnan is in relatively low latitude, 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alternative function of southwest monsoon and west wind circulation season of Indian Ocean. Thereby it is featured with Southern-Asia traits: dry season and wet-season a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while the annual yea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small, yet the eastern part is impacted by eastern-Asia monsoon and with high mountain climate, the radiation is quite strong of the sun, also, the daily temperature range is wid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physical landscape, the heat, water as well as earth condition within Yunnan province are distinct, forming the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manifested by the indigenous vegetation.Keywords: Yunn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 境内地势高耸 呈北高南低的倾斜。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原创版)目录一、云南地区药材植物种植的概述二、云南各地药材植物种植的发展情况1.昆明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2.大理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3.丽江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4.曲靖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5.保山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6.昭通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7.普洱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8.临沧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9.文山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0.红河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1.西双版纳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2.楚雄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3.玉溪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4.迪庆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5.怒江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6.丽江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7.德宏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8.贵州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19.四川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20.西藏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正文一、云南地区药材植物种植的概述云南地区是我国药材植物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大部分药材植物的生长。

云南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药材植物。

如今,云南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二、云南各地药材植物种植的发展情况1.昆明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昆明地区是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其药材植物种植发展较为成熟。

昆明地区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当归、黄连、川芎、牡丹等。

2.大理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大理地区位于云南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药材植物种植发展较为稳定。

大理地区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苍术、白术、甘草、黄芩等。

3.丽江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丽江地区位于云南西北部,其药材植物种植规模较大。

丽江地区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丹参、红花、防风、板蓝根等。

4.曲靖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曲靖地区位于云南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其药材植物种植发展较快。

曲靖地区主要种植的药材植物有石斛、天麻、杜仲、桔梗等。

5.保山地区的药材植物种植保山地区位于云南西南部,其药材植物种植历史悠久。

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杨幸;王平;高大威;高宁宁;李璐杉;杨晓柳;钟乾娟【摘要】以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黄背栎林和巧家五针松林的4块样地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这2种森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含量状况和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通过分析4块样地“叶片-凋落物-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样地同一组分的C、N含量差异显著,P含量差异不显著,同一样地各组分间C、N含量差异显著,均为叶片>凋落物>土壤,P含量则为叶片>土壤>凋落物;(2)不同样地叶片C:P、N:P比值和凋落物与土壤C:N比值差异不显著,其余指标差异均显著.同一样地叶片、凋落物、土壤的C:N、C:P、N:P比值差异显著,均为凋落物>叶片>土壤;(3)黄背栎林叶片-土壤C含量、C:P比值和凋落物-叶片N:P 比值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巧家五针松林凋落物-叶片C、N含量和叶片-土壤P含量、C:N、N:P比值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4)土壤N元素缺乏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P元素主要源于土壤矿物风化释放,而非生物小循环.【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9(039)011【总页数】8页(P4021-4028)【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叶片;凋落物;土壤;药山自然保护区【作者】杨幸;王平;高大威;高宁宁;李璐杉;杨晓柳;钟乾娟【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昭通6546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现代生态学的快速发展,生态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1],它结合了生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多重化学元素(通常是C、N、P)平衡以及元素平衡对生态交互作用影响的一种理论[1-2]。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

云南各个地区药材植物种植发展情况摘要:1.引言2.云南药材植物种植的概述3.云南各地区药材植物种植的具体发展情况a.昆明地区b.曲靖地区c.玉溪地区d.保山地区e.昭通地区f.丽江地区g.普洱地区h.临沧地区i.楚雄地区j.红河地区k.文山地区l.西双版纳地区m.大理地区n.德宏地区o.怒江地区p.迪庆地区4.药材植物种植对云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5.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正文: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多样,有着丰富的药材植物资源。

近年来,云南各个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药材植物种植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云南药材植物种植的概述云南药材植物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

在药材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云南省政府加大对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药材种植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云南各地区药材植物种植的具体发展情况1.昆明地区昆明地区以种植草果、黄精、重楼等药材为主,积极推广药材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2.曲靖地区曲靖地区重点发展三七、天麻等道地药材种植,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药材种植格局。

3.玉溪地区玉溪地区以滇重楼、滇黄精等特色药材种植为主,打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药材品牌。

4.保山地区保山地区着重发展石斛、黄精等优质药材种植,推进药材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5.昭通地区昭通地区以天麻、杜仲等药材种植为支柱产业,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6.丽江地区丽江地区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以滇黄精、滇重楼等为主的药材种植产业。

7.普洱地区普洱地区重点发展草果、砂仁等热带亚热带药材种植,推动农民增收。

8.临沧地区临沧地区以滇黄精、滇重楼等药材种植为主,积极引进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

9.楚雄地区楚雄地区着重发展以滇黄精、滇重楼等为主的药材种植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10.红河地区红河地区以天麻、三七等道地药材种植为主,推进药材产业的绿色生态发展。

云南杨林地区的森林植被调查及分析

云南杨林地区的森林植被调查及分析

云南杨林地区的森林植被调查及分析
首先,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和遥感技术辅助。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将对不同区域的植被进行采样和分类,以获取详细的植被信息。

同时,我们还将使用遥感技术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通过遥感影像分类和解译,进一步了解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将对森林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分布格局进行
详细记录和描述。

物种组成包括树种、灌木、草本等不同类型的植物。


构特征包括植被的高度、胸径、密度等参数。

分布格局包括森林的面积、
边界和连通性等。

接下来,我们将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将计算各种
植被类型的面积比例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以了解不同植被类型的相对重要
性和多样性。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计算森林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参数,评估该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状况。

在植被分析中,我们还将关注植被的演替过程和恢复状况。

通过对不
同演替阶段的植被进行比较,我们可以了解森林的生态恢复情况。

同时,
我们还将分析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如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
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通过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例如,加强保护区
域的保护力度,控制非法砍伐行为,加强土地治理和植被恢复工作,促进
杨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杨林地区的森林植被调查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
践意义。

通过对植被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
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建议。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之欧阳美创编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之欧阳美创编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摘要: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所以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

云南植被的复杂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地植被类型及各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多样性所致。

而且,由于全省的地势状况,各类植被的交错和过渡现象普遍,特别是对各类常见的植被分布影响巨大。

1.云南省的气候特点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云南省得地形地貌2.1云南省的地形特点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2.2云南省的地貌特点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之欧阳育创编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之欧阳育创编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摘要: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所以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

云南植被的复杂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地植被类型及各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多样性所致。

而且,由于全省的地势状况,各类植被的交错和过渡现象普遍,特别是对各类常见的植被分布影响巨大。

1. 云南省的气候特点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曰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 云南省得地形地貌2.1云南省的地形特点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o2.2云南省的地貌特点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药山植物区系分析
引言
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云南药山的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种类丰富,特有成分突出,过渡特征明显。

属的地理成分有14个类型以及各个类型中所拥有的一些属,同时也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该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的一些特点,更多的了解该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

关键词
药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区系特点
正文
一、植物区系
在植物区系的区划上,药山自然保护区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高原亚地区。

但该植物已是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东部边缘,同时也是云南高原地区的东部边缘,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属于华中地区,云南高原地区和横断山脉地区的过渡地带。

如水青树属,连香树属等均同时出现于该植物区系,又如热带分布的苏铁属,重阳木属,黄杞属和温带分布的冷杉属,红豆杉属,铁山属等也均同时出现于该植物区系。

在药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中,离生心皮类的几个科,如木兰科,八角科,五味子科,领春木科,水青树科和连香树科等,均集中出现在该自然保护区中,这在国内自然保护区中石少见的。

根据被子植物起源的真花学说理论,离生,心皮类是被子植物起源的原始类型,离生心皮类在药山自然保护区的集中出现,说明该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是起源古老的植物区系。

该植物区系不仅起源古老,而且种类丰富,特有成分突出,据目前所知,该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93科,742属1639种。

其中蕨类植物33科68属177种;裸子植物7科14属17种,被子植物153科660属1445种。

该自然保护区有杜仲属,珙桐属和巴山木竹等13个中国特有属,拥有巧家五针白皮松等约10种药山自然保护区特有物种,拥有攀枝花苏铁,急尖长苞冷杉,大王杜鹃等约
20种中国西南特有种。

药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东北,加上立体气候明显,植被垂直带谱丰富,植被类型多样等原因,该自然保护区蕴藏着较丰富的物种资源。

但由于以往对该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较薄弱,根据吴征镒院士的资料统计,整个巧山县只记载维管束植物500余种。

该自然保护区山高路险,野外考察不能到达的区域较多,加之受季节性限制,因此现在已知物种仅反映现有资料。

综上所述,药山自然保护区是东西汇合,南北交错,起源古老,中国特有成分较为突出,过度特征非常明显的植物区系。

二、区系地理成分
药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属)的地理成分有14个类型。

它们是世界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大洋洲分布,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北温带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温带亚洲分布,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东亚分布,中国特有分布。

其中,较常见的属世界分布的属有铁线蕨属,毛茛属,银莲花属,堇菜属,千屈菜属,酢酱草属,槐属,金丝桃属,鼠尾草属,灯心草属,车前草属,芦苇属,鼠李属和早熟禾属等。

泛热带分布的有豆瓣绿,属凤仙属,秋海棠属,黄麻属,大戟属,乌桕属,决明属,金合欢属,黄檀属,卫矛属,黄杨树,冬青属,醉鱼草属,牡荆属,野茉莉属,菝葜属,马蹄金属,狗尾草属等。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有楠木属,仙人掌属,柃属,雀梅藤属,无患子属,泡花树属,木姜子属,山芝麻属,山香圆属和桤叶树属等。

旧世界热带分布有海桐属,合欢属,金锦香属,楝属,一点红属,天门冬属,鸭舌草属,龙须草属,古钩藤属,香茶菜属,厚壳树属,双花草属等。

热带亚洲和热带大洋洲分布的有苏铁属,樟属,雀儿舌头属,猫乳属,崖爬藤属,椿属,梁王茶属,黑藻属,阳荷属,百部属,兰花属和马鹿草属等。

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的分布有贯众属,瓦韦属,白花苋属,虾子花属,木棉属,土沉香属,金雀花属,宿苞豆属,水麻柳属,蝎子草属,沙针属,常春藤属,飞仙藤属,鱼眼草属,大丁草属,露水草属,牡竹属和玉山竹属等。

热带亚洲的分布有含笑属,红果树属,润楠属,新木姜子属,山茶属,木荷属,重阳木属,蛇莓属,葛藤属,构树属,糯米团属,青风藤属,水丝梨属,鸡矢藤属,海芋属和独蒜兰属等。

北温带分布的有冷杉属,松属,刺柏属,柏属,红豆杉属,升麻属,绿绒蒿属,紫堇属,红景天属,景天属,荠
属,虎耳草属,马桑属,锦葵属,山梅花属,水杨梅属,山楂属,草莓属,樱桃属,蔷薇属,花楸属,绣线菊属,紫荆属,三叶草属,杨属,榛属,板栗属,桑属,榆属,荨麻属,胡颓子属,葡萄属,七叶树属,2属,盐肤木属,山茱萸属,杜鹃花属,白蜡树属,乌饭树属,金银花属,百合属和玄参属等。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有铁杉属,木兰属,八角属,五味子属,十大功劳属,升麻属,绣球花属,石楠属,珍珠梅属,胡枝子属,石栎属,栲属,刺槐属,人参属,漆树属,米饭花属,流苏树属,木樨属,络石属和菖蒲属等。

旧世界温带分布的有荞麦属,瑞香属,火棘属,梨属,苜蓿属,女贞属,丁香树,夹竹桃属,野菊属,筋骨草属,萱草属,重楼属,黑麦属,角盘兰属等。

温带亚洲分布的有大黄属,狼毒属,锦鸡儿属,马兰属,千星菊属,附地菜属等。

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的有黄连木属,木犀榄属和罔草属等。

东亚分布的有水青树属,连香树属,八角莲属,鱼腥草属,猕猴桃属,山桐子属,红果树属,绣线梅属,黄花木属,旌节花属,蜡瓣花属,化香属,五加属,吊钟花属,泡桐属,吉祥草属,白芨属,石蒜属,苦竹属等。

中国特有分布的有中国蕨属,杉木属,串果藤属,金铁锁属,牛筋条属,杜仲属,喜树属,珙桐属,同钟华属,翅茎草属,长冠苣苔属,巴山木竹属和鹭鸶兰属等。

三、区系特点
根据药山相关的区系地理成分,我们可以知道该地区具有以下的区系特点:
1)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
在植物区系联系上,尽管药山自然保护区时南北交错东西汇合的典型代表,但它与北温带地区的联系最密切,在该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中,北温带的成分最多,共有167属,占总数的25.1%再加上其他的温带成分,该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共占50.7%。

由此可见,药山植物区系是温带成分占优势的植物区系。

该自然保护区具有金沙江河谷低海拔生境的种类,它与各个热带地区均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泛热带分布的属还较多,但该自然保护区无典型的热带分布的科属,也无典型的热带分布的种,属于亚热带的山地区系。

2)东亚植物区系中东西汇合的地带
东亚植物区系西起喜马拉雅地区,经中国至日本朝鲜,以亚热带和暖温
带为主体的植物区系,具有一组起源古老的特有种,如三尖杉科,领春木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等。

在东亚植物区系中,又因为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和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差别等原因,植物区系再分成东亚广布,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和中国-日本分布3种成分。

药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东北部,是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华中地区,云南高原地区和横断山脉地区的过渡地带。

该自然保护区即拥有东亚广布的成分,如猕猴桃属,旌节花属,蜡瓣花属,四照花属,毛竹属等;也有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成分,如油杉属,水青树属,八角莲属,竹叶吉祥草属等;还有中国-日本分布的成分,如连香树属,青藤属,山桐子属,化香属和苦竹属等。

药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日本分布类型中的部分属分布的西部边缘,也是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部分属分布的东部边缘。

因此,药山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植物区系中东西汇合的典型地带。

3)东亚植物区系中的生物多样性的中心之一
在确定生物多样性中心的过程中,特有物种的多寡是主要依据之一。

而特有物种的多寡又与三种生态环境有关,即海洋上的孤岛,大陆上的孤峰和生态环境的过渡地带。

药山自然保护区既是大陆上的孤峰,也是生态环境的过渡地带。

因此,药山自然保护区的特有现象突出,拥有较多的滇东北特有物种,如巧家五针白皮松,巧家紫堇,巧家虎耳草,巧家绣线菊,攀枝花苏铁,乌蒙绿绒蒿,滇东紫堇等,该保护区也有较多中国特有物种,于珙桐,巴山竹等,也有较多的东亚特有物种,如领春木水青树,连香树等。

4)滇东北著名的植物模式标本产地
植物标本的模式产地是植物分类科学研究中重视的问题之一。

如果一个物种的模式标本丢失,损坏或采集不完整等,要澄清这个物种的分类问题,就要到模式产地采集产地模式进行研究。

因此,植物标本的模式产地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物种基因库。

药山自然保护区是滇东北的名山,至今,已记载有90余种维管植物的模式标本是采自该自然保护区这在滇东北是首屈一指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野外考察采集的深入,药山自然保护区所蕴藏的物种基因库将会有新的发现。

综上所述,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对于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有很
大的价值,同时也为以后的植物特点的研究和发现提供一些现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彭明春,王崇云,党承林.2006云南药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吴征镒.1977-2001.云南植物志(有关卷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