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爱情诗歌与情感表达考查题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情感情感分析题答案

古代诗歌情感情感分析题答案

3.菩萨蛮·咏梅 [宋]朱淑真
• 湿云不渡溪桥冷,蛾寒初破霜 钩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 香。
•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 自倚栏杆,夜深花正寒。
• 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 要分析。(4分)
• 白话译文
• 几朵带着雨意的乌云一动不动地高挂在天 空,小溪的桥上寒意袭人。一弯新月刚刚 冲破云雾的遮挡出现在天边,梅树多姿的 身影在东风中摇荡。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在 向远方流左。一枝怒放的梅花在皎洁的月 光中散发着幽香。
• 结合全诗,简析诗人在尾联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
• 词句注释:槛,当指大明寺之栏干。
• 书剑,指文才武艺。明时,谓政治开明之时代。
• 白话译文:
• 清晨,我远望匡山,但见青山如画,青翠的颜 色深浅不一,树木参差不齐。
• 藤影随风飘动,垂到栏杆上。山间的小路上, 行人大都带着一只家犬行走,晚归的农民们都 背负着柴薪。
• 来到院中,满地落花,才想到已是暮春, 时光流逝之感涌上心头。抬头看去,月光 空明,已是拂晓,整夜未眠。
• 独立阶前,仰对明月,划然长啸。思念的 故人,应该在天际独行。
• 答案 :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 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 独难眠, 乡梦难成。
• 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 因病不能 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 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
• 回首天涯江路永。远树孤村,数点青 山暝。梦过煮茶岩下听。石泉 呜咽松 风冷。
• 注:元成宗大德年间,卢挚由集贤学士大中大夫调任湖南岭北 道肃 政廉访使,即贬谪南方,此词写于他被贬之后。
• 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词句 进行分析。(4分)
• 作品鉴赏:《蝶恋花·鄱江舟夜,有怀 余干诸士,兼寄熊东采甫》通过梦中 与友人煮茶共饮,表达作者迁谪之意 和思友之情。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检测含解析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检测含解析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亭下,馀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本诗描绘的是春日江景,除了“江林〞外,还有和两个意象也能说明诗歌描绘的对象。

(2分)参考答案:亭客船★(2)本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江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参考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那么直接抒发作者在征途中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前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风光3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2分)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8分)[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1)“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解析:此题考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才能。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说明对做官的厌倦;“归,学取他渊明醉〞,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说明作者想要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抒发了作者想要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答“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每点1分)(2)赏析画线句子写景的特色。

(6分)答:解析:此题考察鉴赏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才能。

写景方法从寓情于景、色彩运用、写景顺序三个角度分析。

“红叶〞“山溪〞“松径〞“黄菊〞等意象,表现高尚情怀,“堪题〞“偏宜〞“满〞“绕〞等表现赞美、欣喜之情。

古代诗歌情感考查

古代诗歌情感考查

古代诗歌情感考查(2013年高考全国一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2014年全国一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2015年全国一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见,作者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边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情感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情感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情感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情感题1.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月①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②,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该诗是苏轼任职徐州时与其弟苏辙中秋相聚所作。

②清寒:这里指月光清亮。

(1)简要赏析“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这两句诗。

___(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2.古代诗歌鉴赏。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

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

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感悟。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

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___。

3.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的悲惨故事。

(2)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2020高考诗歌鉴赏---情感题

2020高考诗歌鉴赏---情感题
[答题步骤示意图]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答题步骤示意图],分步答题) 步骤一 情感①:表达对战争必胜的信心。 描述对象①: 颔联描绘饯行的隆重和出征时军威的雄壮,
颈联想象行军驻屯的整肃和警惕,暗示战斗必将胜利。
步骤二 情感②:表达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和祝愿。 描述对象②: 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展望荡平
(2)人——人生感受。 ① 第一种情感:单纯伤春悲秋。 例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杜甫 例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② 第二种情感:感慨时光易逝,青春不在。 例.“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③ 第三种情感: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 合诗句简要分析。
春日京中有怀①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②,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③,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 ①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 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 ②游秦:此处指游长安。③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答题步骤示意图]
[自主尝试] (请参考上面[答题步骤示意图],分步答题) 步骤一 情感①:喜爱山中夜景。 关键词①: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
步骤三 情感③: 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感情。 同类意象③(尾联): 写诗人“西北望”,“鹧鸪飞”指

古诗鉴赏之情感类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之情感类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之情感类试题训练及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面问题。

清平乐·弹琴峡①题壁[清]纳兰性德泠泠②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

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搏,声若弹琴”。

②泠泠:水流声。

[题干]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边塞景象:作用:情感:[答案](1)描绘水声泠泠、关塞入云、秋风苍劲,鸿雁低飞的边塞景象,渲染苍凉肃杀的气氛。

(2)联系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烘托作者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为结尾抒情做铺垫。

(3)(第二、三步)抒发了知音难觅的苦闷、关塞行役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英雄失路的落寞及对朝代兴衰的感叹。

[解析]这阕词,上片由水声泠泠起兴,慨叹知音难觅、前朝如梦、边愁难写等等,其复杂交织的悲感皆由这鸣琴一样的水声勾起。

这是由听觉上引来的愁情落笔。

下片仍是前景后情,从视觉、眼前景上进一步渲染这种愁情,结二句则由辛弃疾词句化出,自然浑成,表达了千古英雄皆寂寞的落寞情怀。

词的上片落寞幽清,下片写景却是异峰突起,于清越中显雄壮,词意颇有险绝之势。

人随落雁西风,亦是苍凉肃杀之句。

峰高入云,则秋风苍劲,鸿雁低飞。

独立绝顶,胸中层云涤荡,人便有御风而翔之势。

心意沉浮,风满袍袖,人的身心仿若全部融入苍茫时空之中。

词的结句,取辛弃疾《水龙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一感“无人会,登临意”之悲慨,直抒其郁勃胸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赠阙下裴舍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钱起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注:①当时,裴舍人的地位较高,诗人想得到举荐。

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情感题

高考诗词鉴赏中的情感题

古典诗词中的情感类题型一情感类题型提问方式: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心情?2.结合全诗,简述X句“XXXXX”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4.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二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感情类型1. 诗歌中常见的表情感的五个字:人、人、长、忧、思。

(1)人——人生志向(中国文人当官史)。

①第一种情感:渴望建功立业,但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②第二种情感:仕途不顺的苦闷。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例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例3.“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咏蝉》骆宾王③第三种情感:归隐田园之乐例:“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陶渊明(2)人——人生感受。

①第一种情感:单纯伤春悲秋。

例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杜甫例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②第二种情感:感慨时光易逝,青春不在。

例1.“百川到东海,何日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例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③第三种情感: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3)长——长亭送别①第一种情感:表留恋。

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②第二种情感:表勉励。

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③第三种情感:表心志。

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4)忧——忧国伤时消极:①第一种情感:抒发山河沦丧的痛苦。

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②第二种情感:百姓离乱的忧愁。

例.“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③第三种情感:讽刺统治者穷兵黩武、荒淫无度、软弱无能。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思想感情专题 (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思想感情专题 (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思想感情专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山(其二)①顾炎武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

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

②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

③楚人固焚麋,庶几歆旧祀。

④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注:①本诗作于顺治二年(1645)。

清军攻南明苏州等地,当地军民奋起反抗,惨遭掠屠。

②天狗:不祥之星宿,主灾难。

③元、脰(dòu):皆指头颈。

④据《左传》:吴军占领楚之麋城,楚人子期说:“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楚人遂焚麋城以战,吴师败绩。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山”两句:以景物烘托肃杀气氛,侧面写战争导致人间凄惨。

B.“天狗”两句:灾星降临、异象出现,暗指苏州等地兵灾的降临。

C.“楚人”两句:楚人固执地焚城,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

D.“叹息”两句:从历史回到现实,鉴古知今,生死关头就在今日。

14.顾炎武此诗沉郁悲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条简析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13.C14.(1)赞颂江南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抗清的决心。

以“秋花红未已”“归元”“断脰”表现江南人民的意志与抗争;(2)表现对敌人侵略暴虐的憎恨之情。

诗人将清军比为“磷火”、“天狗”、“白虹”,表现鲜明的憎恨;(3)坚信自今开始,君民同心,不懈奋斗,终会有胜利的一天。

诗中以勾践得到典故和直抒胸臆表达要坚持战斗和必胜的信心。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错误,句意为楚人坚持焚烧麋城,打赢了仗,死者还可以期望享受以前规模的祭祀。

此处作者强调要和敌人血战到底。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秋花红未已”一句,写那一望无际的殷红的秋花,岂不是抗清军民的鲜血所染! 赞颂江南人民的斗争意志;“秋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古代诗歌情感鉴赏规范答题

古代诗歌情感鉴赏规范答题

②点明手法 ③描绘景象,分析情感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 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 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 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04浙)
答案:“空”是徒劳之义,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
高考示例
答 题 要 点
①具体分析诗句(描写什么)。
②得出情感
③总括:对整首诗的思想感情作总结。
归纳总结:
1、切合题目要求: 有几问、从什么角度鉴赏、答什么 2、结合诗句具体作答: 忌空泛分析或只有分析结果没有分析过程 3、注意答题格式: ①先观点后理由 ③先分后总式 4、语言规范、简洁 答题时使用诗歌鉴赏术语,语言表达通顺,不出病 句,简洁 ②先总后分式 ④分点作答式
答 题 步 骤
(1)阐明物象的特征 (2) 找出物象和诗歌的结合点 (3)点明诗歌的思想感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高考示例
答案:在湖山胜处的清幽之境,观下鹭闻蛙鸣,观笋赏花,表 现了怡然闲适之情;嫩竹破土,木笔绽放的欣欣向荣、充满生 机之景反衬诗人的孤独落寞之情。尾联的“叹息” ,看似直接 抒情,表现旧交零落殆尽、无人相与品茗的寂寞惆怅之情;实 际上却又包含着同道不存,无人理解自己一颗报国之心的感慨。 诗歌就是这样含蓄而曲折地表达了热血志士、报国无门,只能 终老山水的无奈和忧伤的复杂感情。
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 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情感题专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注】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 年),辛弃疾时年四十二岁,在江西路安抚使任上,他选中了上饶的带湖一带,修建了新居,取名为“稼轩”,并自号为“稼轩居士”。

甚:为什么。

云山:田园。

衣冠人:上层或高贵的人物。

抵死:终究,毕竟。

14.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前三句照应了题目,并假设即将友好相伴的猿鹤埋怨词人仕而不归。

B. 词的上片末尾三句以惊弦、骇浪喻指了词人所处的宦途险恶、风波迭起的环境。

C. 词的下片主要表现词人对未来的设想,畅想了迁入新居后展开的经营和规划。

D. 词中巧妙运用比拟的手法,借用猿鹤与词人的对话代为抒发情志,妙趣横生。

15.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合全词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

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

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

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15. 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

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 - 15题。

郡斋明•李攀龙金虎署中谁大名,我今出守邢州城。

折腰差自强人意,白眼那堪无宦情。

诗词鉴赏与情感表达考核试卷

诗词鉴赏与情感表达考核试卷
1.以下哪些作品是李白的?()
A.《将进酒》
B.《静夜思》
C.《春望》
D.《登高》
2.以下哪些诗句描绘了自然景色?()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以下哪些诗人属于唐代?()
A.杜甫
B.李清照
C.王之涣
D.白居易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0.下列哪个词语用来形容诗人的豪放风格?()
A.婉约
B.豪放
C.清新
D.沉郁
11.下列哪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杜甫《月夜忆舍弟》
B.李白《将进酒》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白居易《琵琶行》
12.下列哪个诗句表现了离别之情?()
4.在现代生活中,诗词鉴赏有何实际意义和价值?请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答题要点:个人观点、实际意义、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超出部分不计分。标准答案与参考答案之间请用空行隔开。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 D
6. A
7. A
8. C
9. D
10. B
11. B
C.柔美
D.清新
2.《静夜思》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涣
D.白居易
3.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哪首诗?()
A.王之涣《登鹳雀楼》
B.王维《使至塞上》
C.杜甫《登高》
D.李商隐《无题》

古今爱情诗歌与情感表达考查题

古今爱情诗歌与情感表达考查题

《古今爱情诗歌与情感表达》考查方式1.从诗经的《野有蔓草》到屈原的《湘夫人》,两者在以植物寄托情感,表达爱情心理方面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可以下列角度来谈(1)、植物的选取,(2)主人公的情感抒发,(3)两者的共通性2.汪静之的爱情诗是其真实情感生活的再现,是表达五四时代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美好篇章,请结合《惠的风》和《伊的眼》、《祷告》《过伊家门外》,谈谈汪静之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内容,他表述的爱情观在当时有怎样的意义。

3.南人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爱情语言具有浅白通俗意味,却有深含爱情的真谛,你认为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请阅读席慕容的《莲的心事》《一棵开花的树》《前缘》《山路》,都是在述说一段段男女之间相遇无缘的叹息和怅惘,请从青春气息、画面之美、哲理感悟三方面来谈谈其诗歌的特色。

5.你认为穆旦爱情诗作的特色在哪里?6.写一首以植物为象征义的爱情诗歌。

要求:1.1—5题任选一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赏析文章,字数850字左右。

(必须有对具体作品的引述和评析。

)第6题必做,自拟题目,诗歌节数应达到二十行。

2.以信纸或原稿纸做答。

3.认真阅读作品,可以参考资料,但不能照搬照抄。

4.上交时间:17周星期一三四节时间。

上交地点:文B206中文系资料室。

以同系、同班为单位上交。

过期不交,视为自动放弃学分。

不撞南墙不回头•一道南墙•曾经折返了很多爱情•现在还是有人说•你怎么不撞南墙不回头啊!•你别蒙我啦•过了南墙是南极•过了南极又往北啦•即使重新回到原点•想想绕着地球走上这一圈•已足以检验自己的冲动•况且•一个回心转意的老太婆•已在原地等我。

《诗歌与情感的关系》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诗歌与情感的关系》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诗歌与情感的关系》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诗歌与情感的关系》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试题内容: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对什么是诗的问题的探讨中,人们发现了诗歌与情感的关系。

西方最早对于诗歌情感的研究始于柏拉图。

他从情感的角度对诗歌进行的研究已深入诗歌的本质之中,为后来的诗歌理论研究开辟了道路。

继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从理论上对诗歌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他对情感的观点是对他的老师柏拉图的一种反叛。

他不仅认为情感是人应当有的,而且还针对柏拉图说诗人通过情感“摧残理性”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怜悯与恐惧之情是受理性指导的。

在浪漫主义时代,诗歌的情感得到了最大的重视,情感成为诗歌的集中表现,情感成为诗人所追求的最终的艺术审美理想。

诗人华兹华斯把诗歌的情感看成诗歌的灵魂。

不仅西方注意到诗歌情感与伦理的密切关系,我国也是如此。

我国古代对诗歌情感与伦理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人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在诗歌里,情感已经不是一种自然生发的自然意志,也不是任由情感泛滥的自由意志,而是经过理性的陶冶,自然情感转变而成的理性的伦理情感。

在诗歌里,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那些从自然情感转化而来的伦理情感。

因此,诗歌的创作和审美欣赏都是同诗歌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伦理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诗人的创作是诗人同模仿的对象进行情感交流的结晶。

同样,读者对诗歌的欣赏也是他们同诗人和诗歌的情感交流,诗歌欣赏的过程就变成了一种伦理情感的心灵对话。

诗人要想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读者的情感,使读者的心灵激动起来,或感到快乐,或感到悲痛,首先就要把自己的情感转化成伦理情感,这才能将情感化作一团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浪漫主义者打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是模仿的理论垄断,把艺术看作是情感的一种表现。

他们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把一种情感变成一种鲜明的意象。

他们把艺术家所要求的客观现实的再现看成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表现,认为直觉的功用在于赋予形式以情感,作品是否伟大就在于情感能否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爱情诗歌与情感表达》考查方式
1.从诗经的《野有蔓草》到屈原的《湘夫人》,两者在以植物寄托情感,表达爱情心理方面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可以下列角度来谈(1)、植物的选取,(2)主人公的情感抒发,(3)两者的共通性
2.汪静之的爱情诗是其真实情感生活的再现,是表达五四时代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美好篇章,请结合《惠的风》和《伊的眼》、《祷告》《过伊家门外》,谈谈汪静之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内容,他表述的爱情观在当时有怎样的意义。

3.南人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爱情语言具有浅白通俗意味,却有深含爱情的真谛,你认为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请阅读席慕容的《莲的心事》《一棵开花的树》《前缘》《山路》,都是在述说一段段男女之间相遇无缘的叹息和怅惘,请从青春气息、画面之美、哲理感悟三方面来谈谈其诗歌的特色。

5.你认为穆旦爱情诗作的特色在哪里?
6.写一首以植物为象征义的爱情诗歌。

要求:
1.1—5题任选一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赏析文章,字数850字左右。

(必须有对具体作品的引述和评析。

)第6题必做,自拟题目,诗歌节数应达到二十行。

2.以信纸或原稿纸做答。

3.认真阅读作品,可以参考资料,但不能照搬照抄。

4.上交时间:17周星期一三四节时间。

上交地点:文B206中文系资料室。

以同系、同班为单位上交。

过期不交,视为自动放弃学分。

不撞南墙不回头
•一道南墙
•曾经折返了很多爱情
•现在还是有人说
•你怎么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你别蒙我啦
•过了南墙是南极
•过了南极又往北啦
•即使重新回到原点
•想想绕着地球走上这一圈•已足以检验自己的冲动•况且
•一个回心转意的老太婆•已在原地等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