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请野猪示范基地的请示(1)(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申请“小星火”项目资金

建立“特种野猪养殖示范基地”的

请示

区科协:

方山镇位于泸州市西南面,处长江之滨,方山之麓,距泸州城区15公里。方山镇在龙华村建立“特种野猪养殖示范基地”,以带动方山镇农户饲养种野猪,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该项目投资90万元,全部由业主自筹。现申请财政补助资金,用于示范基地养殖设施建设补贴。恳请上级给予解决为谢!

附件:建立“特种野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方山镇关于建立“特种野猪养殖示范基地”项目

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自然条件

1、地理自然优质

方山镇位于四川盆地内,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17.8摄氏度,一月平均气温为7.3摄氏度,七月平均气温为28.2摄氏度,年总积温6482摄氏度,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摄氏度的总积温5633摄氏度,无霜期327天,月极端最高温度39.9摄氏度(1972年),月极温最低温度-3.4度(1975年),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摄氏度为265天,年平均日照时为128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降水全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5—9月。

2、交通优势

方山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涛涛长江行径镇内7个行政村,已形成了石棚、连纤子、蒲号子、马鞍山等4个水码头。隆纳(隆昌至纳溪)高速公路由南至北横穿全境并设有上下口通道,隆纳铁路由南至北横穿全境并在集镇设有预留火车站,方山旅游专线水泥公路已建成,江石公路路面已硬化,全镇12个农业行政村村级公路已全部硬化,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3、养殖基础优势

全镇广大有养生猪的传统习惯,养殖基础好。

4、政策优势

当前,为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央、省、市、区政府对发展生猪产业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方山镇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全镇生猪产业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并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养殖户。

5、市场优势

近年来,我国肉类生产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肉类总产量年均递增4.21%。从肉类产品国内、外销售情况来看,整个市场都呈现出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对猪肉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生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市场分析

野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5倍。亚油酸是科学界认为唯一的人体最重要必须脂肪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野猪具有保健、野味、经济三大优势,是目前家猪生产需要转换的品种,更是养殖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家猪的营养结构和肉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对健康消费的需要。而野猪肉质鲜嫩香醇、野味浓郁为众人所知,人人爱吃。它风味独,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各类维生素、氨基酸、微量

元素,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高于家猪2.5倍,还含有抗癌物质锌、硒和亚油酸等。而且它以无污染的玉米、红薯等为主食,是纯天然的绿色滋补保健食品,成为人们真正的“放心肉”而极为畅销。目前市场十分紧俏。而目前泸州市中高档餐饮业野猪肉消费基本是空白,野猪肉的消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生产特种野猪肉投放泸州市市场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三、项目规模

1、猪舍86间,2000平方米,配套建设饲槽、粪沟、自动饮水器、饮料间、值班室、消毒池等建筑和设备设施。

2、建设沼气池两口,分别为直径4.2米、6米。

3、引进种猪63头:其中种公猪3头(野猪2头、杜洛克1头),种母猪60头(野猪9头、本地猪50头、杜洛克1头)采用多元杂交方式繁殖特种野猪。

4、由当地畜牧兽医站提供技术指导,应用现代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进行饲养管理,生产特种野猪肉。

5、参加了生猪保险,降低生猪生产风险。

猪场一期工程现已完成投产,预计年出栏特种野猪128头,年产特种野猪肉78960KG,年销售收入315万元,年利润61万元。

四、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产特种野猪1128头,每头收入2800元,

每头利润545元,年销售收入315万元,年利润61万元。

2、社会效益

本项目可以带动方山镇农户饲养特种野猪,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

3、生态效益

本项目合理布局、规模适度、人畜分离、生活区与生产区分离、建设专门的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农业和畜牧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的实行“猪—沼—果”,生态生产模式,防止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杜绝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结论

本项目是充分利用我区综合资源,大力发展“猪—沼—果”生态养殖,把养殖业做大做强的好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示范性、带动性、可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