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设计总说明书

合集下载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文)

工程设计证书编号:A222000384 工程编号:龙湖区龙祥街道夏桂埔社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二○一八年十一月目录1 设计说明书 (1)1.1 概述 (1)1.1.1 任务依据 (1)1.1.2 设计标准 (1)1.1.3 工程概况 (1)1.1.4 项目研究过程 (2)1.1.5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1.1.6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2)1.2 功能定位 (2)1.2.1 规划情况 (2)1.2.2 交通量预测 (2)1.2.3 工程建设意义 (2)1.3 建设条件 (3)1.3.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3.2 工程地质条件 (5)1.3.3 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6)1.3.4 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建设的影响 (7)1.3.5 项目区域内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对项目的影响 (7)1.3.6 沿线市政管线的现状与规划 (7)1.3.7 各项(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专项评价、评估结论对项目的影响 .. 71.3.8 有关部门对重大问题的意见,沿线居民的要求或建议 (7)1.3.9 其他 (7)1.4 工程设计 (7)1.4.1 设计原则 (7)1.4.2 设计依据 (8)1.4.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9)1.4.4 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9)1.4.5 横断面设计 (10)1.4.6 路基、路面结构设计 (11)1.4.7 道路附属工程设计 (14)1.4.8 桥梁、隧道及涵洞设计 (14)1.4.9 排水工程 (14)1.4.10 沿线环境保护设施 (15)1.4.11 近远期结合实施方案 (20)1.4.12 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20)1.4.13 设计配合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21)2 工程概算 (21)2.1 工程概况 (21)2.2 编制依据 (21)2.2.1 工程项目及工程量: (21)2.2.2 定额及取费依据: (21)2.2.3 价格依据: (22)2.2.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计算依据: (22)2.2.5 其他 (22)2.3 概算投资 (22)3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 (23)3.1 道路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2 污水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23)3.3 雨水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道路边坡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1.1、设计依据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标准集规程,主要有:国家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国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国家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国家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行业规范《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SL 386-2007;国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1.2、勘察报告及参考文献(1)《文卫路市政工程勘察报告》(2)《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崔政权、李宁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3)《岩土工程治理手册》。

(4)我司设计、施工的其它高边坡支护方案。

2、工程概况文卫路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

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

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

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因此道路边坡支护需结合现场开挖地形、周边建筑物基础标高以及基础填土换填厚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边坡支护方案。

此次支护范围为文卫路桩号K0+000~K0+241.504,坡高约0~8m,大部分为填土边坡。

3、场地地质条件3.1、地形地貌拟建道路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村,前进路东北侧。

道路沿线地貌单元为山前洼地。

钻探点孔口标高14.11~32.23m。

相对高差18.12m。

文卫路北侧畔山美的嘉园基础以及西乡卫生所基础已开挖形成临时边坡。

3.2、地层结构与岩性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含卵石细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Q3al+pl)粉质粘土及早白垩世细粒花岗岩层(K1)。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总说明书1、概述本路段为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之⼀,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库⾄屯⾥路相交⼝,总⾥程2.606Km。

1.1道路现状现状道路为⾮等级路,总长为2.606Km。

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厚度为20cm,⽆路⾯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泥混凝⼟路⾯,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等,现状如下:露⾻破碎板根据“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结构为:20cm⽔泥混凝⼟⾯层+16cm 5%⽔泥稳定碎⽯基层+16cm 5%⽔泥稳定⼟底基层,增加排⽔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宽6.5m,将旧⽔泥路⾯⾯层挖除,再新建路⾯结构,路⾯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 任务依据l、《保定市徐⽔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程可⾏性研究报告》;2、建设⽅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接受建设⽅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员进⾏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

路基⽅⾯,侧重于沿线填⼟调查;料场⽅⾯,积极与保定市徐⽔区交通局以及地⽅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调查范围,满⾜道路施⼯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政府进⾏协调,并与环保、⼟地、⽔务等部门先⾏进⾏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

项⽬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1.3.1本路段执⾏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1、《公路⼯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泥混凝⼟路⾯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泥混凝⼟路⾯施⼯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公路路⾯基层施⼯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1、《公路排⽔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4、《城市道路照明⼯程施⼯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电⼒⼯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民⽤建筑电⽓设计规范》(JGJ 16-2008)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公路⼯程基本建设项⽬设计⽂件编制办法》[2007]358号1.3.2 主要技术指标过村段受客观条件限制,按照等外路设计。

乡村道路设计说明书(20㎝混凝土面层20㎝片石基层)

乡村道路设计说明书(20㎝混凝土面层20㎝片石基层)

说明书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一、概况12345678工程位于12县内县境内,本项目是12345生产、生活以及对外经济交流的主要道路,也是沿线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

二、任务依据1、《12345678工程》合同书。

三、测设主要依据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部颁《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3、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4、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66、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7、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8、77省地方行业标准《农村公路技术标准》JTD/T B01-2009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10、《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B06-02-200711、其他相关规范、手册;四、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农村公路基本级;2、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3、路基宽度:4.5米;4、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0米;5、最大纵坡:12%;6、最小坡长:60米;7、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8、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9、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0.15;10、地震基本烈度值Ⅶ。

五、测设经过根据《12345678工程》对该路的勘测设计深度和工期要求,以及在听取业主方对全线路况介绍和设计方对全线实地考察基础上,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于2014年1月上旬正式开始外业勘测。

在12县交通运输局和其他各有关部门、沿线居(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半个月的外业测量完成外业资料收集,进而转入内业设计,于2014年1月中旬完成了全部的施工图设计工作。

六、路线走向及工程概况12345678工程,路线总长2226.52公里,起点位于123456公路捌邓岔路口处,止于123456村K2+046.93。

S-1-1总说明书

S-1-1总说明书

S-1-1 第 1 页共 6 页总说明书一、概述1、任务依据依据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道路工程2007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根据有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2、设计标准全线按三级公路设计,双向二车道,计算行车速度为30km/h,路基宽度7.5m,行车道宽2×3.25m,土路肩宽度2×0.5m;设计荷载:公路Ⅲ级;设计年限为8年。

3、测设经过在1:2000大比例图纸上进行纸上定线。

4、路线全长本路线长2.800公里。

5、沿线自然地理特征此路线位于湖南省,属于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植被丰厚,地形复杂。

但山脉水系清晰,水系发达,沿线河流较多,有部分农田。

人口密度不大,须拆迁建筑物较少。

该路线位于旅游地区,拟修建成一条旅游区三级公路。

6、设计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6)《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二、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原则为保证设计方案科学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计过程中按照“充分利用,安全舒适,合理可行”的设计思路,在满足工程经济的前提下要满足三级公路标准的要求,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并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因素。

2、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适用情况本项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的要求。

本路线主要设计指标见表1:表1 路线主要设计指标三、路线1、路线方案选择的基本原则(1)路线走向在满足技术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尽量与湖南省当地的旅游景区规划保持相一致。

(2)结合地形、地物、河流位置及地质条件确定路线走向,要求做到安全、顺适,保证线形的均衡性。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任务依据.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

2、设计标准此地区为丘陵地区,该路设计为二级公路,选用行车速度V=80km/h,双车道,路幅宽度12m。

其他技术指标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定,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3、路线经过:中间控制点,池塘,那龙养殖场,路线设计终点,全长1684。

865KM,桩号间距为20。

4、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2.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项目建设时应适当超前考虑。

3.尽量利用老路及山地,以降低造价。

4. 尽量选择高差较低的地段修路,减小工程量和土石开挖量,减小造价.5.沿线的中小城镇采取“离而不远,近而不进”的原则,通过人口稠密地区时,在现有详细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尽可能减少房屋的拆迁量。

除考虑房屋拆迁外,对管线的避让和动迁在初步设计选线时也进行了重点考虑,并作为线位的重要控制点.(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为湿润丘陵重丘、低山及平原、属云贵高原与东南沿海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区。

丘陵、低山坡面陡峻,陡达40%以上。

沟谷两侧坡面曲折,局部地段呈鸡爪地形。

该地区河流及沟谷水量丰富,地面径流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不太严重。

广阔平坦,村镇、田地、水利建筑设施等较多。

2、工程地质评价本地区位于南岭中等山地工程地质区的西南部。

第四纪多残积层土质为砖红色粘性土、属高液限的粘土,多为碳酸岩风化的残积土.该地区岩石风化破碎较重,丘陵地区属于自然营力的长期作用,局部地方有岩石出露。

岩石以碳酸岩为主,花岗岩次之。

据实地调查,路线所经平原微丘区均按土质考虑,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70%;路线所经山岭重丘区:(1)凡岩石悬崖地区,土层厚1米,为普通土,以下为岩石中,软石占40%,次坚石60%;(2)凡有土质陡坎地区,均为土质,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30%,硬土占40%;(3)凡无陡坎悬崖地区,土层覆盖厚度约为1。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完整版)农村公路道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书1、概述本路段为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之一,起点与易保线相交,沿现有道路向西,穿解村中部,终点解村西与瀑河水库至屯里路相交口,总里程2.606Km。

1.1道路现状现状道路为非等级路,总长为2.606Km。

其中过村段1.01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厚度为20cm,无路面基层;野外段长度为1.596Km,为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由于现状道路等级较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过村段路面病害逐渐严重,主要病害为破碎板、露骨等,现状如下:露骨破碎板根据“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的要求,对本路段进行改造提升。

过村段由于受道路两侧空间、地形等客观因素限制,仅按照现状道路线形、宽度将旧路挖除新建,新建路面结构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16cm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6cm 5%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增加排水边沟和路灯照明,并通过加强交安措施,保证通行安全。

野外段参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7.5m,路面宽6.5m,将旧水泥路面面层挖除,再新建路面结构,路面结构与过村段相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 任务依据l、《保定市徐水区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建设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1.2.2 测设经过接受建设方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精干人员进行了本路段的勘查设计工作。

针对本路段特点,勘测方面,加强对路基、料场等现场调查。

路基方面,侧重于沿线填土调查;料场方面,积极与保定市徐水区交通局以及地方政府了解周围料场情况,扩大调查范围,满足道路施工需要。

勘测中,积极与地方政府进行协调,并与环保、土地、水务等部门先行进行了沟通,取得了相关意见。

项目组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与设计相关资料。

1.3技术标准1.3.1本路段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勘测规范》(JTG Cl0—2007)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2014)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3、《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14、《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1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07]358号1.3.2 主要技术指标过村段受客观条件限制,按照等外路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2.1 路线地理位置图见平面设计图。

2.2 工程概况设计时间:2011年9月15日-2011年10月29日设计地点: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设计公路路段:公路AB段2.3设计公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JTGB01—2003)2.4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设计车速:30km/h停车视距:110m路基总宽度:8m三、道路线形设计过程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米,最短缓和曲线长4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25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纵坡长度限制为最小为130米,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400米和(凸形)400米。

3.1平面:(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3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时为350m,当路拱>2%时为45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270m,最小值为9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40m,最小值为30m。

3.2纵断面:(1)最大纵坡为5%,最小坡度为0.5%,最小坡长130m;纵坡为5.5%时的最大坡长为3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5m。

四、平面设计4.1平面选线的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疏顺、合理配合。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采用较高指标。

道路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道路交通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道路及交通施工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本设计项目为XX市XXXX道路改造工程。

现状XXXX路为12~14m宽水泥混凝土道路,两侧各有5~9m宽人行道。

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好坏不均匀。

道路两侧为建筑工地、商业街道、学校、机关单位、居民楼、医院。

道路起点与XX市主干路民主南路相交,终点至在建1#大桥及大潭映像小区。

XXXX路为XX市的城市次干路,它的建设为解决XXXX路线区域内部及连接1#等地方交通提供便利。

本项目的改(扩)建,能减少人民路的交通压力,与1#大桥的配套建设,构成新的一条通往1#居民区的交通要到。

二、设计工作范围及任务本项目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道路路基路面、交通及沿线安全设施工程、雨水排水工程等。

施工图设计在方案阶段设计已确定的线路走向、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重大设计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细化;并在勘测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确定设计技术标准及设计参数,统计主要工程数量等。

本项目改造要求:路面沥青化、市政管线下地。

三、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一)、设计标准XXXX路为改造工程,执行城市次干路标准,采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计算行车速度:30km/h2、停车视距:30m3、平曲线最小半径:R=45m4、竖曲线最小半径:凹R=1400 m,凸R=1500 m5、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6、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7、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8、标准路基宽度:道路红线宽度18.0~33.5 m,双向两车道9、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二)、采用相关的规范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四、工程设计(一)、道路平面XXXX路为改造工程,部分路段路面设计新建沥青混凝土,部分路段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混凝土(白加黑)。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是一条连接城区与XX镇的重要交通干道,总长约5公里。

为改善通行条件,提高通行效率,本项目计划对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包括路面重新铺设、路灯更新、排水设施完善等工作。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道路交通法规,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施工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2. 环保性: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 经济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4. 合理性:设计需考虑道路使用功能、周边环境、人流车流等因素,保证道路设计合理。

三、工程内容1. 路面改造:对道路路面进行重新铺设,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确保路面平整、无裂缝,提高通行舒适度。

2. 路灯更新:对道路原有路灯进行更换,选择功率适中、节能环保的LED路灯,提高夜间通行亮度。

3. 排水设施完善:对道路周边排水设施进行检修,确保排水畅通,避免雨水积水对道路造成损坏。

4. 路标路牌设置:在道路两侧设置清晰可见的路标路牌,指示行车方向、限速等信息,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5. 绿化美化工程: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工程,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四、施工方案1. 施工时间:本项目计划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施工,总工期约为6个月。

2. 施工队伍:拟聘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方法:道路铺设采用机械铺设,排水设施采用挖掘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效率。

4.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设置施工标志标牌、挡板等,确保施工安全。

5. 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环保工作,减少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排放,做好固废处理。

五、质量管理1. 施工前要进行现场勘察,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2.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 施工结束后要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六、成本预算本项目总投资约XX万元,其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等各项支出。

(完整word版)道路设计说明书

(完整word版)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第一篇总体设计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一)概述xx公路工程的修建对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及沿线镇区发展规划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在促进镇区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任务依据本项目勘察设计的主要依据有:1、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相配套的有关规范、规程;2、项目委托书及相关技术要求;3、双方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

(三)测设经过受业主委托,由我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勘察设计任务,按一阶段施工图进行勘察设计,作业中严格遵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实地放线和资料收集工作,其主要测设经过如下:1、控制测量为满足本项目设计、施工的要求,沿线布设控制导线3.146公里。

导线点采用RTK进行施测,导线点高程采用假设独立高程。

坐标系统采西安80坐标系,测量成果经外业验收后进行了平差计算,各项精度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作为本测区的基本平面、高程控制。

2、中线测量中线全部采用全站仪实地放线,全线为20m一桩(特征点加桩),路线纵断面采用全站仪施测。

3、专业调查外业测设期间,各专业组人员对拟定路线方案的水文地质情况、路基构造物、桥涵的相关资料及其它构造物的拆迁、当地材料价格等均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设计标准根据xx政府的委托,本段路线以交通部颁发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标准进行测设,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路基、路面宽度: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两侧土路肩各0.5米(横断面布置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设计荷载:公路-II级;3、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25;4、路面类型:水泥砼路面;5、一般最小圆曲线半径:30米;极限最小圆曲线半径:15米;6、回头曲线最小半径:15米;7、最大纵坡:9%,受限路段12%;8、最小坡长:60米。

三、沿线自然自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1、地形、地貌该段路线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沿线主要地质特征为:山岭重丘区第四系全新冲积粘土、亚粘土、填积土和淤泥,局部洪积软亚粘土和下伏亚粘土。

公路城市道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公路城市道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总说明一、任务依据及项目概况(一)任务依据1.《长沙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毕业设计指导书》。

2.公路相关规范标准(二)工程规模及技术标准项目重要技术标准二、路线平纵面设计(一)平面设计路线设计线为公路中心线。

路线全长1.942km,共设立平曲线1个,平均每公里0.515个,平面线形采用基本型,最小圆曲线半径800m,最小缓和曲线长250m。

路线力求吻合地形,注重平纵面配合,线形连续、均衡,最大限度地提供行车的安全性和方便性。

(二)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行车的安全、油耗,结合沿线地形、工程地质、填挖方条件、设计洪水位等考虑拟定路线纵面。

全线共设立竖曲线1处,竖曲线半径50000m。

本项目纵断面设计,完全符合公路纵断面的最大纵坡、坡长设立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且对全线进行了平均纵坡的验算。

(三)平纵组合设计线路所经地带重要为平原地形,地形起伏较小,水系、植被发育。

路线进行平纵面组合设计时需考虑地形、地质、环保、等制约因素,规定路线方案尽量吻合周边地形,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充足考虑车辆行驶安全舒适性、驾驶员视线规定及心理反映,在工程量增长不大的情况下,尽也许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全线平曲线半径大于满足视距规定的最小半径值、纵曲线半径尽量大于视觉所需要的最小半径值,保证行车安全。

(四)路线平纵面指标执行情况本路段路线平纵面指标执行情况见下表:技术指标采用值表1)平曲线超高全线半径小于2500米的平曲线设立超高。

一般情况下,缓和曲线长度满足规定期,平曲线超高渐变由直缓点开始,至缓圆点完毕,渐变段长度不小于70m,超高渐变率不大于1/200。

缓和曲线过长导致超高渐变率小于1/330的,控制在双向2%到单向2%渐变率不小于1/330。

2)平曲线加宽本项目平面指标高,无加宽设计。

3)平曲线视距全线视距按不小于2倍停车视距检查,并结合据地形和植被覆盖情况,尽量对平曲线内侧影响视线的障碍物和挖方边坡按视距包络曲线进行清除。

图纸设计总说明

图纸设计总说明

图纸设计总说明广东省珠海市三灶镇定家湾工业区滨河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下达的设计委托书;2.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工业园区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4.《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工业园地质勘查报告》;2.设计标准和工程验收便准2.1 主要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2)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4-2019)5.《城市道路及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8.《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9)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06-2019)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19)2.2 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Ⅱ级2.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等级:中等3.设计车速:30km/h4.车道宽度:K0+000~K0+051.485段:6.8m ;K0+051.485~K3+140段:12m5.车道数:K0+000~K0+051.485段:2车道;K0+051.485~K3+140段:4车道6.设计年限:30年(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7.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25Mpa 。

8.抗震设防: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道路不设防。

9.路面抗滑标准:一般路段:构造深度TD 不小于0.2~0.4mm ,F0(路面摆式仪验收测定值)为≥45,F (设计年限内路面摆式仪使用值)为≥35,石料磨光值为PSV ≥35; 环境不良路段:构造深度TD 不小于0.2~0.4mm ,F0(路面摆式仪验收测定值)为≥50,F (设计年限内路面摆式仪使用值)为≥40,石料磨光值为PSV ≥40。

新建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

新建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

施工图设计文件有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第一篇总体设计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桥梁、涵洞第五篇隧道第六篇路线交叉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八篇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第九篇其他工程第十篇筑路材料第十一篇施工组织计划第十二篇施工图预算附件资料基础目录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 (1)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1)2 设计标准 (1)3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工程概况 (1)4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1)5 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6 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7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1)8 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路线方案的优化及比选论证 (1)9分期实施设计的说明和对工程实施的建议(分期修建工程编制) (1)10 总体施工实施步骤的建议 (1)11 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1)12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情况 (1)13 与有关部门协调情况 (1)14 附件(复印件) (1)第二篇路线说明书 (2)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2)2 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 (2)3 施工注意事项 (2)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书 (4)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4)2 施工图标段(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 (4)3 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说明 (4)4 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 (4)5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4)6 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 (4)7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设计说明 (4)8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4)9 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 (4)10 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 (4)11 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4)12 动态设计及监控方案说明 (4)第四篇桥梁、涵洞说明书 (6)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6)2 特大、大、中桥设计说明 (6)3 小桥、涵洞设计说明 (6)4 主要材料及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情况 (6)5 桥梁结构分析计算及计算参数的选取情况 (6)6 桥梁耐久性设计,养护维修设施设计情况 (6)7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6第五篇隧道说明书.. (7)1 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 (7)2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及相关咨询意见的执行情况 (7)3 隧道设计说明 (7)4 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 (7)5 辅助坑道设计 (7)6 长、特长隧道通风防灾、救援设计 (7)7 隧道施工监控预测、地质预报设计 (7)8 隧道机电设施设计说明 (7)9 环境保护设计 (7)10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7)第六篇路线交叉说明书 (8)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8)2 路线交叉设计说明 (8)3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8)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说明书 (10)1 总体设计 (10)2 专业设计 (10)第八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书 (13)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3)2 相关部门和业主的意见及落实情况 (13)3 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等 (13)4 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表现手法等 (13)5 主要场地自然条件分析及对策 (13)6 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 (13)7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情况 (13)8 土地复垦与利用情况 (13)9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13)第九篇其他工程说明书 (14)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4)2 渡口码头、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说明 (14)3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4)第十篇筑路材料说明书 (15)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5)2 沿线筑路材料质量、储量及采运条件的说明 (15)3 大型料场的说明 (15)4 与地方政府就料场开采、运输的意向协议等 (15)第十一篇施工组织计划说明书 (16)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6)2 施工组织、施工期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工期、进度及措施 (16)3 主要材料供应、运输方案及临时工程的安排 (16)4 对缺水、风沙、高原、严寒等地区以及冬季、雨季施工所采取的措施 (16)5 对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协调和分期实施有关问题的说明 (16)6 施工准备工作的意见 (16)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 任务依据1.2 测设经过(简要说明)2 设计标准3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工程概况3.1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3.2 沿线主要城镇3.3沿线主要河流3.4 沿线公路及铁路等3.5 ……4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所拟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等的变更依据及理由。

道路勘测设计总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总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总说明书一、概述(一)、任务依据根据某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标准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8.50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三)、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A: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79380.000,91030.000,67.70),终点B:K0+623为所给地形图坐标(79150.000,91980.000,75.10),全长0.623公里。

(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工程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平坦,地形起伏不大,最高海拔高为91.00米,河谷海拔高为65.50米,总体高差在25.5米左右。

(五)、沿线筑路材料等建设条件沿线地方材料有:碎石、砾石、砂、石灰、粉煤灰等。

其他材料如沥青、水泥、矿粉需到外地采购。

二、路线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4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0.623公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平曲线个数(个) 3平均每公里交点个数(个) 1.5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200/1平曲线占路线长(%)52直线最大长(米)467.439变坡点个数(个)9平均每公里变坡次数(次) 2.3最大纵坡(%) 4.15最短坡长(米/处)200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3000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2000三、横断面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置:0.75+3.75+3.75+0.75=8.5米式中数字自左至右分别为:左路肩、行车道、行车道、右路肩。

市政工程建筑设计总说明书

市政工程建筑设计总说明书

设计总说明书1.概述1.1.工程概述本次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圩镇市政道路升级改造项目位于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40km/h,路线呈南北走向,本次改造北起本项目与忠和大道交叉口处,南至忠信镇高速连接线交叉口处,设计总长约3.95km;道路控制红线为23m,现状主车行道宽度为15m,两侧主要为居民住房,路面情况良好,主车道为新建沥青路面;人行道、排水、交通、绿化、照明等配套设施未完善。

1.2.任务依据1)忠信镇政府控制性详细规划2)国家及住建部和交通运输部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3)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及测量资料1.3.设计标准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技术标准表1.4.工程概况1.4.1.项目概况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主车行道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整体情况良好,为近年新建道路,人行道、排水、绿化设施均未完善,人行道多为居民自建砼铺装,但整体状况一般,铺装高低不平,存在局部下沉、破损情况;本项目两侧路段均为现状排水明沟,明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存在局部堵塞的现象;道路沿线电力通信线路大部分为沿道路两侧建筑挂壁布设,部分路段线路已下地;现状道路沿线有配套的照明系统,但路灯多已损坏;缺少消防设施。

本次项目主要是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提质改造,以改善现有道路品质为目标,将本项目打造为符合新时代小镇品质的城市道路。

该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本次本项目改造红线宽度为23m,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断面,改造后断面形式为23m=4m 人行道(新增)+15m车行道+4m人行道(新增),具体改造内容如下;①现状道路两侧增设各4m宽人行道,缘石采用水泥砼缘石,人行道采用透水砖面层,同时完善路面、人行道与建筑前铺装地的高程衔接;②新建道路两侧雨水口及雨水连接管;将其打造成能体现客家特色的小景观,同时保证周边居民正常的生活生产需求及安全;③完善道路沿线交通标线及标识;④提升道路绿化设计,完善道路的照明设施;项目地理位置图1.4.2.主要控制点、相交道路河道及主要建筑物、主要市政管线等1、主要控制点:本项目;2、相交道路:忠和大道、忠信高速连接线;3、主要建筑物:本项目两侧居民住房;4、主要市政管线:本项目有现状电力线路,两侧有排水沟,局部段有市政污管道。

高速公路施工图总说明

高速公路施工图总说明

1.0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任务依据无锡至南京高速公路无锡段施工图设计,其主要任务依据是江苏省交通厅与我院签订的测设合同以及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苏高计(2000)201号“关于宁杭高速公路、镇扬大桥南北接线、沿江高速公路设计进度计划的函”。

1.2测设经过无锡至南京高速公路无锡段起于江阴与张家港交界处,西接江阴段,东接常熟段。

张家港施工标段路线全长约19.095km(含常熟境0.175km)。

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本项目采用全封闭、全立交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8.0m,设计车辆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

江阴至太仓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工作始于1998年,2000年7月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苏计交发(2000)195号“关于江阴至太仓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全线采用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标准。

2000年3月,我院根据工可报告和工可批复要求,开展了江阴至太仓高速公路全线的初步设计工作,2000年7月,先期完成张家港段的初步设计工作。

8月,省交通厅委托中交公路一院对张家港段初步设计进行了中间咨询,并形成了咨询意见。

根据中间咨询意见,我院进一步完善了初步设计,2000年9月江苏省建设厅召开了初步设计审查会,并以苏建重(2000)357号文下发了“关于江阴至太仓高速公路(江阴至张家港段)初步设计的批复”,批复同意初步设计的路线推荐方案,同意张家港段设置张家港、港口二处互通式立交,并要求在施工图阶段对线形作进一步优化,以减小工程规模。

根据咨询意见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我院对初步设计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2000年8月中旬开始,我院开展了张家港段的定测工作和调查工作,按中桩(中平)、横断面、河床断面测量、路基、路面、桥梁、涵洞、路线交叉调查及交通经济、筑路材料、征地拆迁、取土位置和施工组织计划调查等内容进行工作,并与沿线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协调,在初步设计协议基础上签定了有关补充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说明书第 1 页共18 页总说明书第一篇:工程概况一、项目概况及建设的意义:该设计路段为海南省横线万宁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

由于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原有的一条镇级公路已远远不能满足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为此,拟定新建高速公路,以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本设计有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两个方案,虽然比较方案路线比较平顺土石方也相差不多,但由于比较方案在跨越河流时是斜交,并且刚好在河流转弯处,跨径比较大,增加了建桥费用。

而且比较方案与已有道路过多的相交,严重影响了施工时沿线的交通。

所以经比较确定使用推荐方案。

二、设计依据:1、当地政府提供的地质资料。

2、国土资源厅测绘院测量的线路沿线带状地形图。

3、其他相关道路的规划要点、图纸、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G C20-2011)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8)《公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四、技术标准:全线新建采用高速公路设计标准,路基宽27米,沥青砼路面宽22.5米,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设计荷载:公路-I级,BZZ-100。

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大中小桥涵1/50。

五、路线起点、路线长度:本路线全长1.73公里,全路线均为新建,路线的起点桩为K0+000,终点位于桩号K1+732.567。

全线设有1个平面交点,平曲线最小半径为800米。

第二篇:路线设计一、平曲线设计1、选线原则1)在路线设计和选线中,应该尽量避开农田,做到少占或不站高产田。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特殊地基地区。

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4)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污染等问题。

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1)直线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同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6V、反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2V。

本设计速度为100km/h。

2)圆曲线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起其半径值以及超高和加宽。

(1)圆曲线的最小半径①极限最小半径②一般最小半径③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圆曲线的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

(4)平曲线的最小长度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宜在:1:1:1 到1:2:1之间。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值:600m平曲线最小长度极限值取:170m3)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高速公路(100)停车视距S t 取160m 。

2、平曲线要素计算 内移值:)(2384-24342m R L R L p ss = (2.1)切线增长值:)(240-223m R L L q s s = (2.2)缓和曲线角:)(π1802β000R L s = (2.3)切线长:)(2αtan )(m q p R T ++= (2.4)平曲线长:)(180πm L RaL s += (2.5)外距:)(-2αsec )(m R p R E += (2.6)切曲差:)(-2m L T D = (2.7)式中: α—转角(度)Ls —缓和曲线长(m) R —圆曲线半径(m)基本型曲线计算图示主点桩号计算如下:JD1桩号为K0+952,直缓点桩号:ZH=JD1-256.876=K0+695.125 缓圆点桩号:HY=ZH+120=K0+815.125曲中点桩号:QZ=ZH+503.416/2=K0+946.833 圆缓点桩号:YH=HZ-120=K1+078.541 缓直点桩号:HZ=ZH+503.416=K1+198.541以此方法计算2JD 、3JD 的曲线要素,具体结果见设计图纸《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二、 逐桩坐标计算NN中桩坐标计算示意图放线时一般是根据导线点坐标用全站仪或者CPS 测量路线交点坐标,计算交点转角和方位角,交点间距;再根据计算的结果、选定的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中线上各桩坐标。

三、纵断面设计1.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项。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的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最优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造价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2.该路地处高差较大,本项纵断面设计采用较大纵坡,起伏与该区域农田相结合,尽量降低路堤高度,路线纵断面按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的要求和确保路基处于干燥和中湿状态,所需的最小填筑高度来控制标高线形设计上避免出现断背曲线,反向竖曲线之间直线长度不足3秒行程的则加大竖曲线半径,使竖曲线首尾相接。

此外,所选用的半径还满足行车视距的要求,另外,竖曲线的纵坡最小采用0.3%以保证排水要求。

3.纵坡设计(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我过情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①准备工作纵坡设计前,应先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标注纵断面控制点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③试坡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

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面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几句话。

前后照顾就是说要前后坡段统盘考虑,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段坡段上。

以点定线就是按照纵面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控制点”,参考“经济点”,初步定出坡度线,然后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移动坡度线,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标准,又保证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量最省的坡度线,将其延长交出变坡点初步位置。

④调坡调坡主要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⑴结合选线意图。

将试坡线与选线时所考虑的坡度进行比较,两者应基本相符。

若有脱离实际情况或考虑不周现象,则应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权衡利弊,决定取舍;⑵对照技术标准。

详细检查设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纵坡折减以及平纵线形组合是否符合技术标准的要求,特别要注意陡坡与平曲线、竖曲线与平曲线、桥头接线、路线交叉、隧道及渡口码头等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修正。

调整坡度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长、缩短、纵坡线和加大、减小纵坡度等。

调整时应以少脱离控制点、少变动填挖为原则,以便调整后的纵坡与试定纵坡基本相符。

⑤根据横断面图核对纵坡线核对主要在有控制意义的特殊横断面图上进行。

如选择高填深挖、挡土墙、重要桥涵及人工构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点的断面等。

⑥确定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

所谓定坡就是把坡度值、变坡点位置(桩号)和高程确定下来。

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线法,直接读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

变坡点位置直接从图上读出,一般要调整到整10桩位上。

变坡点的高程是根据路线起点的设计标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长依次推算而来。

设计纵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⑴在回头曲线地段设计纵坡,应先按回头曲线的标准要求确定回头曲线部分的纵坡,然后向两端接坡,同时注意回头曲线地段不宜设竖曲线。

⑵平竖曲线重合时。

要注意保持技术指标均衡,位置组合合理适当,尽量避免不良组合情况。

⑶大中桥上不宜设置竖曲线。

如桥头路线设有竖曲线,其起(终)点应在桥头两端10m 以外,并注意桥上线形与桥头线形变化均匀,不宜突变。

⑷小桥涵上允许设计竖曲线,为保证路线纵面平顺,应尽量避免出现急变“驼峰式纵坡”。

⑸注意交叉口、桥梁及引道、隧道、城镇附近、陡坡急变处纵坡特殊要求。

⑹纵坡设计时,如受控制点约束导致纵面线形欺负过大,纵坡不够理想,或则土石方工程量过大而育无法调整时,可用纸上移线的办法修改平面线形,从而改善纵面线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