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大纲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一、外汇与汇率
外汇的概念和分类;汇率的定义;汇率的标价方法和报价方法;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
第十六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丁具的定义和种类;并能够对金融体系的变化做出解释;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和走势做出基本的判断..
考试内容
一、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的定义;构成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基本功能;构成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金融市场的分类..
五、剩余价值的分割
剩余价值分割的实质;剩余价值分割的具体形式..
六、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资本循环的阶段、形式和应具备的条件;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及其实现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产生根源..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必然趋势;是否掌握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基本经济特征;是否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和特点;是否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
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径..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试目的
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否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商品的基本属性;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一节市场需求第二节市场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第四节弹性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第一节无差异曲线第二节预算约束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第三节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第一节市场结构的类型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三节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一节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第二节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第三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一节市场失灵的含义第二节市场失灵的原因第三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第二节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第三节消费、储蓄和投资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第二节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第三节经济发展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一节价格总水平第二节就业和失业第三节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国际贸易政策第二部分财政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第二节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第三节财政的基本职能第四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1第十二章财政支出第一节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第三节中国的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第四节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第十三章财政收入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含义与分类第二节税收第三节税负转嫁第四节国债第十四章政府预算第一节政府预算的职能与原则第二节我国政府预算职权划分第三节我国政府预算体系第四节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第五节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第十五章财政管理体制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与类型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第三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十六章财政政策第一节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第三节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第四节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七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一节货币需求第二节货币供给第三节货币均衡第四节通货膨胀第十八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一节中央银行第二节货币政策第十九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第二节金融市场第二十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一节金融风险第二节金融危机第三节金融监管理论第四节金融监管体制第五节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第二十一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一节汇率制度第二节国际储备第三节国际货币体系第四节人民币跨境使用2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二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一节统计学第二节变量和数据第三节数据的来源第四节统计调查第二十三章描述统计第一节集中趋势的测度值第二节离散程度的测度第三节分布形态的测度第四节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第二十四章抽样调查第一节抽样调查基本概念第二节几种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第三节估计量和样本量第二十五章回归分析第一节回归模型第二节最小二乘法第三节模型的检验和预测第二十六章时间序列分析第一节时间序列及其分类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第四节平滑预测法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七章会计概论第一节会计基本概念第二节会计目标第三节会计要素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第五节会计基本前提第六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第七节会计法规第二十八章会计循环第一节会计确认第二节会计计量第三节会计记录第四节会计报告第二十九章会计报表第一节会计报表的概念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第三节利润表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第五节会计报表附注第三十章财务报表分析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第二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3第三十一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和核算特点第二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第六部分法律第三十二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第一节”调整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法”第二节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第三十三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一节物权概述第二节所有权第三节用益物权第四节担保物权第三十四章合同法律制度第一节合同概述第二节合同的效力第三节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第四节合同的担保和保全第五节合同的转让、变更和解除第六节违约责任第三十五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一节公司法和公司概述第二节公司的设立于公司法基本制度第三节公司治理结构第四节公司的股份(权)转让和股份公司的股份发行第五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第三十六章其他法律制度第一节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第二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第四节反垄断法律制度第五节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六节产品质量法律制度4。
经济学课程大纲
经济学课程大纲
课程描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概述。
学生将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和政府干预的影响。
课程目标
- 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了解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机制
- 掌握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概述
- 了解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和影响
- 培养分析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决策的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生产要素
- 稀缺性和选择
- 边际分析
第二章市场经济运作
- 需求与供给
- 市场均衡
- 价格机制
第三章宏观经济学
- 国民经济核算
- GDP和GNP的概念
- 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 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四章微观经济学
- 市场结构
- 垄断和垄断竞争
-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
第五章政府和市场
- 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
- 税收和财政政策
- 贸易政策和全球化
教学方法
讲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方式
- 期末考试:60%
- 小组讨论:20%
- 作业和考勤:20%。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知识》
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知识》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 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 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
10. 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23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
湖北工程学院2023年专升本《经济学基础》考试大纲一、基本要求: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十三章,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和理论分析能力的考核。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准确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要求能够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二、考试方法和时间:考试方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考试题型大致比例:选择题:30% ;判断题20%;填空题:10% ;名词解释:20% ;简答题:20% ;试卷满分:150分。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考核内容涵盖教材的十三章内容,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重点知识点,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识记,以及相关理论的分析运用。
第一章走进经济学识记:资源的稀缺性、资源配置;市场与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三大假设;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理解:1、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3、掌握经济学的三大假设第二章市场价格机制识记: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供给弹性的含义;点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理解:1、掌握需求的涵义、需求定理2、掌握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3、掌握供给、供给函数、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供给定理4、掌握均衡价格概念,理解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5、理解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含义、区别6、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类型7、掌握厂商的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识记: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收;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理解:1、掌握总效用、边际效用含义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4、掌握消费者剩余5、掌握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的特征6、掌握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第四章生产者要素投入分析识记: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规模收益;内在经济,外在经济理解:1、掌握生产函数概念2、掌握三种产量曲线及生产的三个阶段3、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原理4、掌握产量、成本既定时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第五章成本与收益识记: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理解:1、掌握各种成本的基本概念,明确经济利润与各成本的关系2、掌握短期内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及其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性质关系并加以运用3、掌握长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第六章市场与竞争分析识记: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情况,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一级价格差别,二级价格差别,三级价格差别;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囚徒困境;竞争与垄断理解:1、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状况并加以运用3、掌握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4、掌握完全垄断条件下厂商的均衡5、理解一级价格差别,二级价格差别和三级价格差别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识记:生产要素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和地租理解:1、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的特点2、掌握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生产要素需求的不同3、理解劳动者个人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识记: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相互关系;支出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名义GNP,实际GNP的含义理解:1、掌握GDP的含义及其支出核算方法2、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第九章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识记:总供给和总需求;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消费、储蓄与投资;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乘数理解:1、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内涵2、掌握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3、理解消费、储蓄与投资的内涵4、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转移支付乘数、政府税收乘数第十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识记: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增长分析、日本经济增长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分析理解:1、掌握经济周期各阶段的主要特点2、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3、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第十一章通货膨胀与失业识记:失业的定义,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影响;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基本情况表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经济学的原理,了解微观经济以及宏观经济的主要内容,掌握及需求与供给定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市场失灵、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等内容,在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应对并解决实际岗位中的问题,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素质目标1.能够分析市场经济的需求和供给;2.能够分析消费者行为;3.能够分析生产者行为;4.能够分析生产要素;5.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二)知识目标1.掌握需求与供给定律;2.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3.掌握生产者行为理论;4.掌握成本理论;5.掌握生产要素基本理论。
(三)技能目标1.具备市场经济分析的能力;2.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具备实践和应用的能力;4.具备分析消费者行为的能力;5.具备逻辑计算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1.重视实训教学环节,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资源、视频、网站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等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通过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讲练结合,通过组织小组比赛、班级比赛等形式进行教学。
3.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六、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方式实施“N+1+1”的过程考核制度,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占总成绩的40%,分别是:作业20%、测试10%、课堂表现10%;第一个“1”是课堂笔记,占总成绩的10%,第二个“1”是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经济学基础课程大纲
课程编号:1307001课程名程:经济学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conomics学时:32 学分:2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建立起对微观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经济学导论本章要求:理解什么是经济学,了解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本章要求: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概念,弹性的概念及其应用;学会用供求模型分析经济问题;掌握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工具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第三章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和成本理论本章要求:掌握偏好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及其变动;掌握短期和长期的生产函数;掌握短期的七种成本曲线和长期的三种成本曲线。
第四章市场与厂商的决策本章要求:了解四种市场类型的特征;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了解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决策的特点;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纳什均衡。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本章要求:了解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联系;掌握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厂商的生产要素决策。
第六章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本章要求:了解什么是市场失灵;掌握外部性的基本概念和改善其效率的政府政策;掌握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物品的特点及政府提供和干预的必要性。
第七章国内生产总值本章要求:掌握GDP的基本概念;掌握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衡量GDP的组成。
第八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本章要求:掌握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框架;理解古典观点和凯恩斯观点;应用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框架分析短期经济波动。
第九章IS-LM模型本章要求:了解两部门和三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掌握商品市场均衡决定的IS曲线和货币市场决定的LM曲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大纲(准确版)复习过程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心之所向,所向披靡2011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大纲(准确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一)市场需求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喝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二)市场供给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一、消费者行为分析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一)无差异曲线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二、.生产和成市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d(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蓝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成本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四、市场结构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一)市场结构的类型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其划分的依据,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的特征。
2020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星期五, 四月21. 2006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师考试_考试大 [ 2006-8-11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共有六部分的内容,即经济学、财政学、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经济法。
经济学部分的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内容。
具体地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国有企业改革、分配制度问题、经济增长与发展、市场机制有效性、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
财政学部分首先讲了财政的职能,接着讲到财政收入的两大来源:税收和国债、财政收入的使用——预算分配体制,最后讲到了财政政策的问题。
货币与金融学的内容共有五个方面: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的理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和金融关系与政策。
统计学部分的内容主要有:统计数据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统计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的测度;三种统计分析方法——动态的时间序列分析、综合的统计指数分析和相关与回归分析等。
会计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报表分析等。
经济法共讲了四个方面的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即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和商标法等。
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2020年九月整理).doc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東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東、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枃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増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10.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讲解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 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熟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总纲
《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课)课程编号:N062002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学分:3.5总学时:56 其中理论学时:56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一)教学目标1 .理论方面( 1 )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2 )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市场价格理论( 3 )熟练掌握和应用弹性原理( 4 )理解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与条件( 5 )领会生产理论、成本理论( 6 )理解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7 )了解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8 )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9 )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0 )理解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11 )理解IS —LM 模型(12 )领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特征、种类及其手段2 .实践方面( 1 )能够对一个企业的决策如价格决策、产量决策作出解释( 2 )能够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薄利多销”、“规模受益”等( 3 )能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是一个开放的、统一的、竞争的市场( 4 )能够对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5 )能够分析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影响( 6 )能够根据政府的政策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或者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推断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
(二)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体地说:1 .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
2 .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
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
2023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大纲
2023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大纲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广大经济从业者、学习者以及社会各界对经济基础知识的需求,我们特此编写了《2023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大纲》,旨在为广大学子提供系统、全面、实用的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资料。
二、大纲内容1. 经济学基础理论(1)微观经济学:介绍市场机制、供需关系、价格形成等基本原理;(2)宏观经济学:阐述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及其关系;(3)国际经济学:分析国际贸易、汇率、国际金融等热点问题。
2. 会计学基础(1)会计基本概念:介绍会计要素、会计恒等式等基本原理;(2)会计实务操作:分析财务报表的编制、分析方法及应用;(3)税务基础知识:讲解税法基本原则、税种设置、税收征管等。
3. 金融学基础(1)货币银行学:介绍货币制度、货币政策、金融机构等基本知识;(2)国际金融:分析外汇市场、国际资本流动等热点问题;(3)投资学:讲解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模型等投资策略和方法。
4. 财政税收基础(1)财政收支管理:介绍税收制度、财政支出、预算编制等基本知识;(2)税收制度改革:分析税制改革的方向、原则和具体措施;(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探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三、学习目标1. 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2. 了解会计学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3. 熟悉金融学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投资策略和方法,提高投资能力;4. 了解财政税收基础,能够理解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提高税收管理能力。
四、教学安排与实施1. 按照大纲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 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考试和实际操作训练,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五、结语《2023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大纲》的编写旨在为广大经济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全面、实用的经济基础知识学习资料,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2024年经济师考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的国民收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诠释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㊁财政㊁货币与金融㊁统计㊁会计㊁法律等相关的原理㊁方法㊁技术㊁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㊂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㊀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㊁供给和均衡价格㊂理解市场需求㊁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㊁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㊂2.消费者行为分析㊂理解经济人假设㊁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㊁预算约束㊁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㊁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㊃㊃1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㊂3.生产和成本理论㊂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㊁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㊂4.市场结构理论㊂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㊂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㊂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㊂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㊂理解资源配置原理㊁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㊁公共产品㊁外部性㊁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㊂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㊂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㊁储蓄㊁投资㊁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㊁储蓄㊁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㊂㊃㊃2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㊂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㊂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㊁失业㊂理解价格总水平㊁就业和失业㊁就业弹性系数10.国际贸易理论㊂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㊂第二部分㊀财㊀㊀政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㊂理解公共物品㊁财政职能㊁现代财政制度,掌握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失灵的原因,理解政府经济活动范围㊁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㊂12.财政支出㊂理解我国财政收支趋势,理解财政支出数据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辨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㊂13.财政收入㊂理解财政收入㊁税收㊁财政集中度㊃㊃3和宏观税负,掌握财政收入的形式及特征和税负转嫁的原理,理解我国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辨别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素㊂14.税收制度㊂掌握税制各要素,理解税收分类的基本方法,辨别流转税㊁所得税㊁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㊁消费税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理解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㊂15.政府预算㊂理解政府预算,辨别我国不同机关的政府预算管理职权,掌握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㊁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㊂16.财政管理体制㊂理解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㊁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㊁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内容,理解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㊂17.财政政策㊂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㊁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㊁财政政策的乘数与时滞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㊂㊃㊃4第三部分㊀货币与金融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㊂理解货币需求㊁货币需求量㊁社会融资规模㊁通货膨胀,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㊁西方货币需求理论㊁货币供给机制㊁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㊂19.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㊂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金融服务㊁货币政策㊁货币政策目标㊁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㊁主要业务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㊂20.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㊂理解金融市场㊁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特点,分析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㊁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㊂21.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㊂理解金融风险㊁金融危机㊁金融监管,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和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㊂22.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㊂理解汇率制度㊁国际储㊃㊃5备,辨别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掌握汇率决定与变动㊁国际储备及其管理㊁国际货币体系㊁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特点㊂第四部分㊀统㊀㊀计23.统计与统计数据㊂理解统计学㊁描述统计㊁推断统计㊁变量和数据,辨别数据和变量的类型,掌握统计学㊁描述统计㊁推断统计的基本原理,辨别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各种统计调查方法㊂24.描述统计㊂理解数据特征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㊁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㊁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以及变量间关系的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辨别常用测度数据㊂25.抽样调查㊂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辨别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掌握常用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理解估计量的性质,掌握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均值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方法和样本量的计算方法,辨别概率抽样中样本量的影响因素㊂26.回归分析㊂理解回归模型㊁回归方程㊁回归系㊃㊃6数,掌握最小二乘方的原理和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分析,掌握决定系数以及回归模型的检验㊂27.时间序列分析㊂辨别时间序列的分类,掌握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㊁速度分析㊁平滑预测方法㊂第五部分㊀会㊀㊀计28.会计概论㊂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㊁会计的基本前提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理解会计法规的构成内容㊂29.会计循环㊂理解会计确认的主要内容和确认标准,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㊁复式记账法的原理㊁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辨别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类型和会计计量属性类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区分会计循环各环节主要会计工作㊂30.会计报表㊂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㊁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辨别将不同会计项目按照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进行填列的方法㊂31.会计报表分析㊂理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㊃㊃7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辨别会计报表分析中反映偿债能力㊁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㊂3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㊂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内容及其核算特点,掌握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主要特点,辨别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程序,掌握预算结余资金的处理和核算方法㊁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㊂第六部分㊀法㊀㊀律33.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㊂理解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辨别调整经济的主要法律的种类㊂34.物权法律制度㊂理解物权法的基本内容,掌握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适用规则㊂35.合同法律制度㊂理解合同㊁要约㊁承诺,掌握合同的订立㊁履行和终止㊁担保和保全㊁转让和变更的适用条件㊂36.公司法律制度㊂理解公司㊁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掌握公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辨别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和公司设立㊁合并㊁分立㊁解散㊁㊃㊃8清算的相关规定㊂37.其他法律制度㊂理解专利㊁劳动合同,掌握工业产权法律制度㊁劳动合同法律制度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㊁反垄断法律制度㊁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㊁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㊂㊃㊃9。
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市场需求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二、市场供给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往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无差异曲线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基本性质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成本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市场结构的类型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其划分的依据,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的特征。
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各种收益概论的含义及其公式。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价格岐视的含义及其条件。
第五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市场失灵的含义资源配置和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实现岶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
市场失灵的含义。
二、市场失灵的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市场失灵的基本因素的含义及其对市场机制运行的影响。
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针对市场失灵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方式和措施。
科斯定理的含义。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指标和方法、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过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本指标的含义和核算方法。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消费、储蓄和投资消费理论,储蓄的含义和储蓄函数,投资的含义和投资函数,投资乘数的含义和公式。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考试内容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区别;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决定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长因素分解的模型的含义和内容;经济波动的含义和类型;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
二、价格总水平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价格指数的类型,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价格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三、就业和失业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失业率的类型,失业的一般分类,失业的经济效应,我国现阶段失业形成的特点和解决失业问题的途径。
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和手段的运用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政府的经济职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原则。
二、复观经卉调控的手段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
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现代国际贸易,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方式。
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和原因,国资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政府对资本流动的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否理解和掌握了公共财政基本职能的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基本的财政活动作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财政的基本含义,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基本含义,主要领域和手段。
收入分配职能:基本含义,主要手段。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基本含义,主要手段。
第十一章财政支出概述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支出的基本含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分类的内容:否理解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是否掌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原则和主要方法的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有关财政支出实践活动作出分析、评价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财政支出原则与分类财政支出的含义,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分类。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观点。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规模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
四、财政支出绩效考砰则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基本原则和主要分类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税收的概念和原则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影响税负转嫁的主要因素及税负转嫁主要方式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国债功能和国债制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对财政实践活动中的财政收入、税负转嫁和国债的有关活动作出分析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财政收入的基本含义,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二、税收的特征与原则税收的基本含义,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基本原则。
三、税负转嫁税收转嫁的方式,影响税负转嫁的因亲。
四、国债国债的基本含义,国债的种类,国债的功能,国债的制度。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政府预算的多重含义,是奇掌握政府预算的主要职能;是否掌握政府预算的分类的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否掌握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是否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健全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点内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对相关的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的活动动作出分析、评价和判断。
考试内容一、政府预算的含义与原则政府预算的基本含义,政府预算的职能,政府预算的原则,政府顶算的分类。
二、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财政管理理体制的基本含义,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四、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及其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财政政策考试目的通过本草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目标、工具、类型的内容,是否理解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积极成效,理解应对金融危机再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考试内容一、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财政政策的功能,财政政策的目标。
二、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歧政策的类型。
三、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积极成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积极成效。
稳健的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积极成效。
启动实施新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五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包括西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通货膨胀,并能够分析有关货币和宏观经济的问题和现象。
考试内容一、贷币需求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概念,主要货币需求的理论,货币需求的测度。
二、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乘数原理。
三、货币均衡货币均衡的含义和特征,货币失衡的类型,货币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的芙系。
四、通货膨胀通货嘭胀的概念,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冶理。
第十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掌握中央银行的产生、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独立性,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日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并能够理解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考试内容一、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定义,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过程,中央银行的职责、业务活动的特征,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架构。
二、贷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及其政策岔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丁具、直接信用控制、问按信用指导的含义,各种货币政策中介日标。
第十七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金融市场的定义与作用,并能够对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作出解释。
考试内容一、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商业银行的定义、性质、组织形式和功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管理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进展和主要内容。
二、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运行的机理,金融市场效率的定义,金融市场7个子市场的定义和有关内容,当代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相互渗透发展的趋势。
第十八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据有关金融监管的知识,包括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金融监管体制、以及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并能够分析有关金融监管问题。